登陆注册
40095700000015

第15章 论语(4)

一天,在涿县的大街上,一位皇族后代刘备正在看榜文。想到国家危难,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只听身后有人大声地说:“男子汉不去为国出力,叹什么气呀!”刘备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豹头环眼、长着胡子的黑脸大汉。他叫张飞,以卖酒杀猪为生。刘备觉得遇到了知心朋友,便邀张飞来到酒店,一边喝酒一边畅谈报国志向。这时,突然闯进来一个相貌堂堂的红脸大汉,高声大喊:“店家,快拿酒来,我要赶着投军去!”原来这位英雄名叫关羽。三个人述说完各自的身世后,都说出了想做一番事业的想法。

第二天,三个人来到张飞家的桃园,摆好祭品,点上香,一同跪在祭台前,对天地发誓,从此结为兄弟,生死不离,同心协力,保国为民。

颜渊篇第十二 子贡问政

【原文】

子贡问政【政:执政的学问。】。子曰:“足食,足兵【兵:兵器。这里指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斯:指示代词。此,这。】三者何先【何先:哪个最先(去掉)。】?”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成立,存在。】。”

【译文】

子贡问如何处理朝政。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再要去一项,这剩下的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也就不能存在。”

【师说】

粮食、国防、信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比较而言,老百姓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更是立国的根本。一旦失去了民心,一个国家即使有再多的粮食,再强大的军队,也是无济于事的。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当子贡连续提出二者必去其一的问题时,孔子作出了“去兵”“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的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知识卡片】

失信不立。

——《左传》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

颜渊篇第十二 君子成人之美

【原文】

子曰:“君子成【成:成全,实现。】人之美【美:好事。】,不成人之恶【恶:坏事。】。小人反是【反是:与这相反。是,代词,这。】。”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助成别人的好事,而不是助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这个相反。”

【师说】

从对待他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帮助他人成全好事,需要很高的人生境界,但是助纣为虐却是品行低劣的小人表现。为了别人的幸福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这就是君子精神的高尚之处。

孔子倡导成人之美,他同时又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成人之恶的坏人,他们也“热心助人”,然而他们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帮助别人干坏事。“成人之美”与“成人之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知识卡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增广贤文》

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雨果(法国作家)

【故事链接】

君子有成人之美

管仲本是齐桓公的死敌,后来齐桓公却依靠管仲成就了一番霸业,其中鲍叔牙起了很大的作用。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感情深厚。长大后他俩分别成了齐国公子纠和小白的师傅。纠和小白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齐襄公被杀死后他们就开始了王位争夺。

在这一过程中,管仲给公子纠献计杀掉小白,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公子纠被杀,小白登上王位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想办法让管仲平安回到了齐国。

接着,鲍叔牙便向齐桓公大力举荐管仲,说:“那时,管仲侍奉公子纠当然要帮着他。但是他的本领比我强,定能助你一臂之力。”齐桓公听了,立即拜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相国以后,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被尊称为“仲父”。鲍叔牙甘愿将相国之位让给管仲,这一成人之美的举动,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子路篇第十三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有司:官员。司,管理。】,赦小过,举【举:提拔,推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舍:舍弃,放弃。这里指不推举。】诸【诸:‘之乎’二字合音。】?”

【译文】

仲弓担任季氏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先给手下做好表率,让他们各司其职,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有才能的人。”仲弓又问:“怎么知道他是优秀人才而把他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了解的,至于你不了解的人才,别人难道不会去发现他们吗?”

【师说】

谁是贤才,怎样去分别呢?孔子说,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选。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没有表现的机会,只好等待别人去发掘了。

【知识卡片】

《子路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孔子的教育理念、政治主张,也有关于个人道德与品德的完善,以及他的求同存异思想——“和而不同”。

子路篇第十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

【原文】

子曰:“其身【身:自己的品德、才力等。】正,不令【令:动词,下命令。】而行;其身不正,虽【虽:即使。】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师说】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政治不仅是命令、权威,使人服从而已,为政者更要凡事率先垂范。孔子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并强调以身作则。

【知识卡片】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增广贤文》

如果法官偷窃了自己,盗贼便有权偷窃别人。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故事链接】

以身作则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灵公有个癖好,爱看女扮男装,宫里的宫女都穿起了男装,于是全国各地的妇女也纷纷效仿起来,弄到了男女不分的地步。

齐灵公对此很不满,便规定凡是民间女子女扮男装的,一经发现,就要撕破衣服,扯断衣带。尽管措施很严厉,但这种现象也不能一时杜绝掉。于是齐灵公问晏子:“我下令禁止女扮男装,发现以后就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为什么还禁绝不了呢?”晏子说:“宫中的女子都穿男装,却要禁止宫外的女子穿男装,这好比是在门外挂着牛头,在门里却要卖马肉一样,怎么能让人信服?”

齐灵公听了晏子的话,高兴地说:“你说得对!”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宫中女子,一律禁止穿男装,恢复女人的装扮。这一命令,虽然不是对着全国下的,却在全国百姓中起到了以身作则的作用。不到一个月,齐国的女子女扮男装的奇怪现象就不禁而止了。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和而不同

【原文】

子曰:“君子和【和:相异的个体在一起配合叫和,和是和谐共处。指配合的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而不同【同:相同的东西混同一起叫同。指配合的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苟同,引申为同流合污。】,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来达到统一和谐,但是不盲目苟同他人,而小人只讲求完全一致,却没有自己的见地。”

【师说】

“和而不同”的思想显示出了孔子高度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君子既要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是也要让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得以体现,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与他人混同。但小人则相反。小人与他人完全一致,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思想。

【知识卡片】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

把自己的缺点告诉你的朋友,是莫大的信任;把他的缺点告诉他,是更大的信任。

——富兰克林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易事而难说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易事:很容易与人共事。】而难说【说:同‘悦’,动词,被取悦。】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使:役使,派遣。】人也,器之【器之:量才使用他们。】。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求备:求全责备。】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共事很容易,但很难取悦他。不以正道去取悦他,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会根据才能来安排。为小人办事很困难,但要取悦他则很容易。不用正道去取悦他,也会得到他的喜欢。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却求全责备、处处刁难。”

【师说】

孔子阐述了君子和小人在用人、待人方面的不同表现。君子喜爱正道,只要有足够的才能和学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为他做事不用考虑其他。作为君子,他胸怀宽广,以事业为重,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把别人对自己的褒扬、赞誉看得很淡然。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

【知识卡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中国谚语

待君子宜宽,防小人宜严。

——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泰而不骄

【原文】

子曰:“君子泰【泰:泰然,稳重。】而不骄【骄:骄纵,放肆。】,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稳重而不骄纵,小人骄纵而不稳重。”

【师说】

君子从内而外安详坦然而不是清高孤傲;小人则因内心躁动没有底气,所以表面上要目中无人。内心谦逊的人对事能坦然处之,因为他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恐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产生的外在表现。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绚丽多彩的生活空间,我们既需要情感的放飞,但更需要理性的罗盘。

【知识卡片】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塞涅夫(古罗马哲学家、政治家、作家)

【故事链接】

一饭三吐哺

周公是一个有才干的政治家,他的君子风范深受孔子的推崇和敬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说的就是他求贤心切、为国事操劳的情景。

有一次,周公正在洗头,刚把头发浸湿,外面来人有急事报告。周公连忙握着湿淋淋的头发,出去办完事,再回来接着洗;洗到半截儿,又有人来报告,他还是握着湿发出去,一连出去几次,才把头发洗干净。——这就叫做“一沐三握发”。

还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饭,刚把一块肉放进嘴里,外边有客人来访。他马上把肉吐出来,起身去迎接客人。一顿饭的工夫,来了三次客人,周公就吐了三次饭菜——古代就把这个故事叫做“一饭三吐哺”。

他家人不忍看到这种情景,说:“您不能吃完饭再去会客吗?”周公摇摇头说:“这些贵客来访,都有好主意要说。我恨不能马上听听,怎么能怠慢了人家呢?”

周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诚心招纳天下贤士,为了周朝的事业,用尽了毕生精力。

宪问篇第十四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怀居:留恋舒适安逸的居家生活。怀:留恋,思念,眷顾。居:家居,家庭。《左传》上有“怀与安,实败名”的话(《僖公二十三年》),士若怀恋家居之安,心有所累,就成就不了事业。】,不足以为士【士:读书人。】矣。”

【译文】

孔子说:“作为‘士’,如果一味留恋家庭,就不足以成为‘士’了。”

【师说】

孔子一贯主张积极入世,以实际行动在天下施行“仁”。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议政参政,就是实例。

在孔子心目中,读书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有使命感,有责任心,不追求更不满足于安逸的居家生活。一个读书人如果倾心于营造和迷恋自己的安乐窝,那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后来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一思想的发挥。

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反对“怀居”,但又不主张离开父母而“远游”,表面看来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二者和谐统一在实现“仁”这个大目标之下。孝敬父母是“仁”的表现,胸怀天下、志在四方同样是为了实现“仁”。

【知识卡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唐代诗人)

四海为家的人没有家。

——英国谚语

宪问篇第十四 邦有道,危言危行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危:正,正直。】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孙(xùn):通“逊”,谦让。】。”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国家政治黑暗污浊,仍要做正直的事,但说话要谦逊谨慎。”

【师说】

种子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于是它做到了;沙子坚信它可以变成珍珠,于是它做到了。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不管外界怎么变化都能处变不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节论述孔子的处事之道。无论国家政治如何变化,个人的处事原则不能变,都要正直磊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但是孔子同时也认为在政治不清明的时刻,小心讲话是保全自己的方法。

同类推荐
  • 教你一眼看透海

    教你一眼看透海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海洋科普知识,内容涵盖解密海和洋的差别、海流成因的发现、海雾的形成、海洋台风的威力、有趣的海洋动物、凶残的海洋巨蟒、海底的不明潜水物、太平洋上的珊瑚海、海洋探测的顺风耳等。
  • 小学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小学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立足于教学实践,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介绍了实施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不同的章节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课程教学的模式、不同课型的过程设计、教学技能等实践层面的策略和方法。不仅对科学与技术课程执教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小学自然学科教师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星宇迷尘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星宇迷尘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白雪公主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白雪公主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惊险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惊险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热门推荐
  • 普通女孩的普通生活

    普通女孩的普通生活

    只是一个普通女孩(算是德云女孩)根据自己的经历添油加醋地写故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当是记录生活本书一般来说不会出现男主只会出现作者对爱豆或者角儿的崇拜与喜爱不一定什么时候更新可能会连载好久本文出现的您所熟知的人物也希望不要上升我也尽可能去避免他们本人的名讳若有写的不好的地方希望能指出
  • 校花与校草的神秘爱情

    校花与校草的神秘爱情

    樱树学院忽然来了两位神秘的同学,他们的资料一片空白,却被评为校花和校草。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走进了彼此的心里;但当双方父母得知之后,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这段神秘的恋情,原因很简单:……
  • 我和妖怪谈恋爱

    我和妖怪谈恋爱

    (伪)女娲后人与山鬼的别扭恋爱全过程~千年前,山鬼对齐北不屑一顾,直到她灰飞烟灭,才知后悔滋味如此之苦!千年后,齐北复生归来,却一直把身边这个酷酷的山鬼大人当成色狼、变态、跟踪狂,变着法的躲着。恢复记忆后,齐北竟然还是选择嫁给黑熊精。什么⊙?⊙?不可能!我堂堂山鬼竟抵不过一只大黑熊?!来看山鬼大人“追妻火葬场”的大型现场!甜虐掺杂,每日更新,欢迎吐槽~
  • 情定三生情缘

    情定三生情缘

    一路顺风顺水的林梦佟仔33岁生日来临之际,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反转:失业,离婚,无房可住。心灰意冷但又有些如释重负的他独自闯荡在南京,成为一家小书店老板,命运的巧合让他邂逅了两个女孩,一个是在在城市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小婉,一个是父母离异男朋友和闺蜜偷好的秦雨晴。林梦佟那颗早已被冰雪结晶的爱情之心一点一滴被两个女孩溶解。究竟屌丝逆袭成功还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爱情友情又该何去何从,一切都扑朔迷离,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下里巴人,都随时间已灰飞烟灭。人生在世,独独一个情字刻骨铭心。它既是解决人生苦短的良方,又是让人魂断心肠的毒药,逃避还是接受,这篇故事也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 牙狼闪光

    牙狼闪光

    本作为特摄作品牙狼的同人文章。请各位看官在阅读此书时也多多关注牙狼系列,这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 盖世为尊

    盖世为尊

    天高几许,盖世为尊!地球青年身患绝症,不愿等死,用最后时光去旅行探险,却得重宝意外穿越陌生世界,那么他该怎样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准备好干粮作者带你一起穿越时空领略浩渺雄奇的修真世界!
  • 网游之一不小心撞到爱

    网游之一不小心撞到爱

    讲述着一个网游小白在游戏里不小心认识了一个大神并奔现的故事
  • 贵少来袭:恶魔萝莉赶快逃

    贵少来袭:恶魔萝莉赶快逃

    堂堂第三集团的掌上明珠天海樱莱尽被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的青梅竹马害死,这太可恶了。含着怨气重生回到十岁那年,伪装成了无害的小萝莉,开始狠狠地那些对不起她的人,可是,为什么引来一只贵少?他,第一集团的独生子,寒气缠身,在一次派对上,遇到了一只小白兔,人生第一次心动了,想把她绑过来好好宠,终于收获了小白兔的心,却发现是一只冷血的猫,不过没关系,我喜欢就可以,但是这娘家为什么这么防着他?什么?怕他伤害她,他宠她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害她。之后,某少来到了某别墅门前,看着一屋子的人,淡定的说了三句话“我爱她。我不会伤害她。她是我的。”转头对某兔说,“过来吧,小白兔。”“贵少,求带走...”
  • 狗心

    狗心

    《狗心》是一部荒诞不经的讽刺小说,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莫斯科的社会生活。闻名欧洲的医学教授普列奥布拉仁斯基和助手博尔缅塔尔博士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将一名死去男子的脑垂体植入一条狗的体内,试图发现促成人类肌体年轻化的奥秘。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实验的结果导致了狗的人化。这只成为人的狗尽管具有人的外形和语言能力,但却没有任何道德意识。他无耻下流,为所欲为,搅得教授一家鸡犬不宁,最后竟拔枪威胁其缔造者的生命,万不得已教授和他的助手重又将其变回狗身。作家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现实与幻想、悲剧与喜剧、轻松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融为一体,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人类自身发展的重大命题。
  • 邪皇神妃:高冷御灵师

    邪皇神妃:高冷御灵师

    她,死神倾沫,本是受黑暗子民敬仰的华丽女王,某天,她爱上了一个男人,爱的忘记防备,没料想均被最亲的姐妹和男子后背捅了一刀,夺走了所有,一刀挂命。一朝魂穿,她竟成了她伯若桑,一个毫无灵力的胆小废材,渣男渣女欺压?那就报复回来。无灵气,无唤灵?当真?呵呵!可笑。他,神秘而又高冷,不爱什么,却便便缠上她,高冷?去哪儿了?片段一:“桑儿,若是让我知道除了我,你还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我不建议会把他们都杀了。”男子邪魅的声音凑近她耳边,深情而又像威胁道。伯若桑:“……”她不就见一下自己的父亲?这个男人也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