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16500000013

第13章 汉之哲学(7)

五、扬雄

我说这一章,以董钟舒起,以扬雄作结。扬雄一生别无特长,只会模仿古人。他作赋模仿司马相如,作骚体模仿屈原,作《法言》模仿《论语》,作《太玄》模仿《易》。其他著作如《训纂》《州箴》,无一不是模仿。他是王莽时代的人,认得几个怪字,做的文章都是王莽体。“王莽体”就是古圣人体。刘歆说他的《太玄》只配拿来盖酱瓶,刘歆一生只有这句话还中听。

《太玄》的“玄”字,即是道家所说的“道”字,只是《易》所说的“道”字。所以他说:

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形者也。资陶虚无而生乎规,神明而定摹,通古今以开类,摛措阴阳而发气。

这不是“道”吗?又说:

玄者,用之至也。见而知之者,智也。视而爱之者,仁也。断而决之者,勇也。

这是生吞活剥《易·系辞传》“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一段。

《太玄》本身只是新室皇帝时代的新卜书,与王莽、刘歆所造的那些三代古文同一性质。全书分八十一“首”,每首四“重”,每重或为一,或为一一,或为一一一。最上一重名“方”,次名“州”,次名“部”,次名“家”。凡家每首一变,三首复如旧。如囗囗囗凡部三首一变,九首复如旧,如囗囗囗。凡州九首一变,二十七首复如旧。如囗囗囗。凡方二十七首一变,八十一首复如旧。如囗囗囗。最没道理的是每首有四重,却有九爻,此名为“赞”。赞与每首的“重”与“画”绝无关系。

只此一事可现《太玄》是《易林》一类的签诗筊辞,并不是精心结构的哲学。《太玄》也依卦气分日用事,八十一首,每首九赞,共七百二十九赞。

每两赞合为一日,一为昼,一为夜,凡三百六十四日半。再加踦、嬴两赞,共凑成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这又可见《太玄》是“道士派的儒学”的一部分了。

扬雄死于西历纪元后十八年。隔了九年(西二七),王充生。从此中古哲学开一个新时代。但王充以后“道士派”的思想不但不曾消灭,反结晶成了一个势力很大,传播很远的道教,还发生了汉末的黄巾起义。

虽然如此,却有一个区别。王充以前的一百年,“道士派”的思想是中国思想的正宗,王充以后,那一派的思想虽然不曾消灭,却不能不退居旁支小道的地位。所以说从此中古哲学便开一个新时代了。

第六章 王充与批判的精神

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生于建武三年(西历27)。他的家世很微贱,他的祖父是做“贾贩”的,故人笑他“宗祖无淑懿之基”。他后来到京师做太学的学生,跟班彪受业。他也曾做过本县本郡的小官。元和三年(西历86),他已五十九岁了,到扬州做治中。章和二年(西历88),罢州家居,他从此不做官了。

《汉书》本传说他“永元中病卒于家”。大概他死时在西历一百年左右。他著书很多,有《讥俗节义》十二篇(不传),是用俗话做的,又有《政务》一书,是谈政治的书(不传),又有《论衡》八十五篇(今存,但缺《招致篇》),他老年时又做了《养性书》十六篇(不传)。《论衡》末卷有他的《自叙》一篇,可以参看。

王充的时代(西历27至100)是很可注意的,这个时代有两种特别色彩。第一,那时代是迷信的儒教最盛行的时代。我们看汉代的历史,从汉武帝提倡种种道士迷信以后,直到哀帝、平帝、王莽的时候,简直是一个灾异符瑞的迷信时代。

西汉末年最特别的是谶纬的书。(谶字训验,是一种预言,验在后来,故叫做谶。纬是对于经而言,织锦的纵丝为径,横丝为纬,图谶之言都叫做纬书,以别于经书。)

王莽当国的时候,利用当时天人感应的迷信,造作了“麟凤龟龙众祥之瑞七百有余”,还不够用。于是他叫人造作许多预言的“符命”。(孺子婴元年[西历6年]孟通浚井,得白石,上有丹书,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自此以后,符命繁多,王莽一一拜受,初始元年[西历八年]有一个无赖少年,名叫哀章,造作铜匮,内藏图书,言王莽为真天子。到黄昏时候,哀章穿着黄衣,捧着铜匮,到高庙里,交给守官。官闻奏,王莽遂亲到高殿拜受金匮,明年,莽遂做皇帝。)

图谶的起源很有政治和宗教的意味。汉初的儒生用天人感应的儒教来做那“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事业。后来儒教总算成功了,居然养成了皇帝的尊严,居然做到了“辩上下、定民志”的大功。

王莽生在儒教已成功之后,想要做皇帝,很不是容易的事。他不能不也来利用这天人感应的宗教来打破人民迷信汉室的忠心。

解铃还须系铃人,儒教造成的忠君观念,只有儒教可以打破。王莽、刘歆一班人拼命造假的经书和假的纬书,正是这个道理。

王莽提倡经术,起明堂,灵台,辟雍,求古逸书(即是叫人造假书),添设博士员,——骗得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书称颂他的功德。这是儒教的第一步成功。

他那七百多种的祥瑞——白雉、凤皇、神雀、嘉禾、甘露、醴泉、禾长丈余、一粟三米——骗得他的九锡。(九锡是当时902个大儒根据《六艺通义》经文所见《周官》《札记》宜于今者”所定的古礼。)这是儒教的第二步成功。

平帝病了,王莽又模仿周公“作策请命于泰畤,载璧秉圭,愿以身代,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不幸平帝没有成王的洪福,一病遂死了。王莽却因此做了周公“居摄践阼,如周公故事”。这是儒教第三步成功。

但是儒教的周公究竟不曾敢做真皇帝。王莽没有法子,只好造作符命图谶,表示天命已归周公,成王用不着了。

于是这个新周公乃下书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属。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祗畏,敢不钦受”。

明年,遂“顺符命,去汉号”。读策的时候,王莽亲执小皇帝的手,流涕歔欷,说道,“昔周公摄位,终得复于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哀叹良久。这出戏遂唱完了。这是儒教的第四步大成功。

这是谶讳的起源。光武帝中兴,也有许多图谶。(李通造谶曰“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又强华奏《亦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七之际火为主”。光武遂即帝位。)

故光武很相信这些说谶的人,甚至用图谶来决定嫌疑(《后汉书·桓谭传》,又《郑兴传》)。

光武末年(西历57),初起灵台、明堂、辟雍,又宣布图谶于天下。明帝(西历五八至七五)、章帝(西历76至88)继续提倡这一类的书,遂使谶讳之书布满天下。

汉人造的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都说是“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篇,说是自初起到孔子九位圣人增演出来的。

又有《七经纬》三十六篇,都说是孔子所作。(《七经纬》是:《易纬》六种、《书纬》五种、《诗纬》三种、《礼纬》三种,《乐纬》三种、《孝经纬》二种、《春秋纬》十三种,详见《后汉书·樊英传注》)这种书的作伪的痕迹,很容易看出。

据尹敏(光武时人)说“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后汉书·尹敏传》)。其实单看那些纬书的书名——《钩命决》《是类谋》《元命苞》《文耀钩》《考异邮》等等——也就可以晓得那些书的鄙陋可笑了。又据张衡说:

《春秋元命苞》中有公输班与墨翟,事见战国,非春秋也。

又言“别有益州”。益州之置在于汉世。

其名三辅诸陵,世数可知。……至于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际也。(《后汉书·张衡传》)

这四条证据都是作伪的铁证。但是汉朝的君主和学者都是神迷了心窍,把这些书奉作神圣的经典,用来改元定历,决定嫌疑。(看《律历志》中屡引图谶之处可证。)这种荒谬可笑的迷忌,自然要引起一般学者的反抗。

桓谭、郑兴、尹敏在光武时已极力攻击图谶的迷信。(尹敏最滑稽,他攻击图谶,光武不听,他就也在谶书的阙文上补了一段,说“君无口,为汉辅”,光武问他,他说“臣见前人增损图书,敢不自量,窃幸万一”,光武也无可如何。桓谭攻击图谶,光武大怒,说他“非圣无法,要把他拿下去斩首。)

但是迷信已深,这几个人又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当时的天人感应的儒教。(郑兴、尹敏都是信灾异之学的,桓谭略好。)故不能发生效果。王充也是这种反抗运动的一个代表。不懂得这个时代荒谬迷忌的情形,便不能懂得王充的哲学。

上文说的谶纬符瑞等等的道士迷信(即是儒教迷信),是西历一世纪的第一种特别色彩。但是那时代又是一个天文学发展时代。刘歆的三统历是儒教的天文学,是王莽时代的天文学。建武八年(西历三二)已有朱浮、许淑等人请修改历法。

从永平五年到元和二年,是四分历和三统历竞争最烈的时代。四分历最后战胜,遂得颁行。当两派争胜的时候,人人都尽力实地测候的工夫。谁的效验最优,谁便占胜利。故杨岑候月食的成绩比官历优,政府就派杨岑署理弦望月食官。后来张盛、景防等用四分法与杨岑比课,一年之中,他们候月食的成绩比杨岑多六事,政府就派他们代杨岑署理月食官。

四分历所以能颁行,全靠他的效验远胜太初历。后来贾逵(与王充年岁略相同,死于西历101,年七十二)用这种实验的方法,比较新旧两历,得结果如下:

以太初历考汉元(前206),尽太初元年(前104),日朔二十三事,其十七得朔,四得晦,二得二日。新历七得朔,十四得晦,二得三日。(旧历成绩比新历好)

以太初历考太初元年,尽更始二年(西历24),日朔二十四事,十得晦。以新历,十六得朔,七得二日,一得晦。(新历成绩比旧历好)

以太初历考建武元年(西历25),尽永元元年(西历89),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以新历,十七得朔,三得晦,三得二日。(新历成绩比旧历好)

又以新历上考《春秋》中有日朔者,二十四事,失不中者二十三事。(新历成绩很坏)

实验的结果指出一个大教训,“求度数取合日月星辰。有异世之术,太初历不能下通于今,新历不能上得汉元。”

这种实验的态度是汉代天文学的基本精神。太初历的成立,在于效验(见上章);四分历的成立,也在于效验。这种效验是真确可靠的,不比那些图谶纬书的效验的邈茫无稽的。

这种科学的态度,在当时自然不能不发生一点影响。王充生在这个时代,他著书的时候正当四分历与太初历争论最烈的时期。(《论衡》著作的时期很可研究。《讲瑞篇》说“此论草于永平之初。……至元和章和之际,孝章耀德天下。”

又《恢国篇》记章帝六年事,称“今上”,《宣汉篇》也称章帝为“今上”。《齐世篇》称章帝为“方今圣明”。据此可见《论衡》不是一个时代做的。

大概这书初起在永平初年,当西历60余年,正在四分法初通行的时候,后来随时增添修改,大部分当是章帝时的著作。直至和帝初年还在修改。故有称孝章的地方。此书最后的修正当在西历90年左右,四分历已颁行了。此书的著作与修正,前后共需三十年,但此后还有后人加入的地方。如《别通篇》提及蔡伯喈,蔡邕生于西历一三三年,王充已死了三十多年了,此外尚有许多后人加入的痕迹,但《论衡》大体是西历60年至90年之间做的。这是大概可以无疑的。)他又是很佩服贾逵的人,又很留心当时天文学上的问题(如《说日篇》可为证),故不能不受当时天文学方法的影响。

依我看来,王充的哲学,只是当时的科学精神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故不懂得当时的科学情形,也不能了解王充的哲学。王充的哲学的动机只是对于当时种种虚妄和种种迷信的反抗。王充的哲学的方法只是当时科学精神的表现。

先说王充著书的动机。他自己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佚文篇》)

他又说: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自叙篇》)

他又说:

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虛妄之言胜真美也。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悦虚妄之文。何则?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虛惊耳动心也。

是故才能之士,好谈论者,增益实事,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至或南面称师,赋奸伪之说,典城佩紫,读虚妄之书。……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今吾不得已也。虚妄显于真,实诚乱于伪。世人不悟,是非不定,紫朱杂厕,瓦玉杂糅。以情言之,吾心岂能忍哉?……人君遭弊,改教于上;人臣愚惑,作论于下。实得,则上教从矣。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实虚之分定,而后华伪之文灭;华伪之文灭,则纯诚之化曰以孳矣。(《对作篇》)

同类推荐
  • 军事战争的智慧

    军事战争的智慧

    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译文经典)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译文经典)

    “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1930年,段义孚(Yi-fu Tuan)出生于中国天津,先后在中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就读小学和中学,在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获得地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多年。自1984年至1998年正式退休期间,他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别以约翰·K.赖特地理学教授和维拉斯地理研究教授的身份担任讲座教授。段教授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美国地方中心的创始董事会成员,并于2012年获得著名的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该奖是地理学界的最高奖项。段义孚认为:“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之生存为核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研究重点置于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的社会建构,强调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关注人的终极命运,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他作为地理学家所认识和经历的一切的见证,书中他反思了之前所有作品的内容,并将其重新呈现。
热门推荐
  • 他说,天亮了

    他说,天亮了

    一个隐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各种事情接踵而来,为兄弟,为女人,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 喜欢我的女孩子有问题

    喜欢我的女孩子有问题

    开学第一天音无便遇到了患有严重中二病的少女,本以为之后再无交集没想到却接二连三的遇到了各种问题人物……一心想要撮合别人的社长到底是男是女?清纯可爱的软妹子为何会突然变成女流氓?自闭少女又为何半夜上门?青春怎会如此多灾多难?为什么身边的女孩子都有问题呀!!!
  • 魔王绝宠:失势嫡妃

    魔王绝宠:失势嫡妃

    上一世云系嫡女云千千被未婚夫与闺密所害而死,云千千发誓如有来世她一定不会再被骗了……再次睁眼,对面站着一个男人,却对自己说着恶毒的话,爹爹不疼姥姥不爱在自己身身上体现了……,妖星转世。傻子,废材,外加花痴……谁说的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他,前面那谁,你给我站住……
  • 妃儿传

    妃儿传

    我叫萧情,我不是人。温倾城,你的棋盘,下得可真够大……新书《诡秘游戏之旅》已开文,期待书友们的到来。
  • 深情王爷追妻:独爱神女妃

    深情王爷追妻:独爱神女妃

    穿越到了青楼!她慕容羽灵居然是传说中的神之女,绝色倾城,医绝天一,谁得之得大统,这该死的传说为她引来了众多帅哥追逐!她有独一无二的空间神器,有珍贵无比的神之血液,有威风无敌的超级神兽,明明可以快乐纵横于江湖,可是,为何会败在他柔情的攻势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看得见

    时光看得见

    那些稀松平常的经历,你还记得嘛?愿我的文字温暖你的过往,使往事在心底生花,温暖现在的你我。
  • 我真的不是召唤兽

    我真的不是召唤兽

    我愿做你的召唤兽当做我秘密的相守不害怕有一天你要放开我当你越飞越高的时候我终究会看透求救是命运最美的错在召唤着我你召唤着我情愿献上我的自由
  • 哈利波特与混血公主

    哈利波特与混血公主

    总而言之,就是一位天朝正太,变为一个英国萝莉,带着手下哈利勇敢的与伏地魔抗争的故事(雾)变身流不喜勿进,作者啥都不敢保证,谨慎入坑
  • 妈咪别跑

    妈咪别跑

    简介:她和他因为舞会结缘,相识相爱,可当她发现自己怀孕,他却突然消失了。天哪,谁来告诉她,到底是什么情况····读者群:59091762帅帅群:58052622(VIP用户进)汩泉博客:http://blog.sina.com.cn/sweet14原创作家圈:http://www.*****.com/?gowrite泉泉的新浪博客圈子,里面有很多出版了的作者,亲们有新浪博客的话,顺便加入,去支持一下吧,谢谢。
  • 独步亿灵

    独步亿灵

    陷害、内斗!兄弟的反目,道侣的背叛!!不挣,不染血,面临的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