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15900000015

第15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2)

古今言《易》者奚啻数百家,然自注疏外惟程、朱《传义》为世所传习。平甫自言读程三十年,而又尝问学于朱子,与之往复辨论,故其书独得理要。陈直斋谓:“《程传》一于言理,尽略象数,而此书未尝偏废。程氏于小象颇欠发明,而此书爻象尤贯通。”又谓其“遍考诸家,断以己意,诚精且博。”不其然哉?吴草庐为学得力于《易》,自注疏、程、朱外,惟取是书及蔡节斋《训解》。则是书之宜辅《传义》而行也审矣,可不急为传之乎?干玉伦徒者北庭人,虞伯生称其好古博雅,学道爱人,其人可想见。于以见有元一代缙绅士大夫通经慕古,宋世之风规未尝坠也。

东谷郑先生《易翼传》序

《易》之教失,而为卜筮之书,以流于阴阳占验之术。王辅嗣曰:“互犹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故其注《易》,专务明理。自谓有得于言象之表。然其失也,祖述老庄,谓有从无出,理寓于无。《易》以垂教,本备于有,是知有无之截然为两,而不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原无二致也。于是心迹始判,学术事功纷然驳杂矣。或者不安于浅近,而徒索之于无。其弊也,不至糟粕诗书,土苴仁义不止。

程氏有忧之作为《易传》,一以玩辞为主。其言曰:“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故不涉于象数,象与占在其中矣;不落于有无,性命幽明之理著,事物情尽,而开物成务之道备矣。朱子谓其用意精密,道理平正;尚疑其举三百八十四爻尽属之于人身,于作《易》之意有所未尽,且其间义理多伊川所自发,与经文隔膜,所以读者难于贯穿。而程子亦自云:“成书旋复修补,期于七十,其书始出。”又曰:“吾于此书,止说得七分,后人更须自体究。”其不敢自信如此。此东谷郑氏舜举《翼传》之所以作也。舜举自序其所得于伊川者由体用显微之旨,而于其中犹不能以无疑。疑斯辨,辨斯明。凡伊川之隐而未发者莫不尝其窾綮,尽其节目,融会贯通而出之,然后确乎其有以自得也。夫明经者必博观众家之说,折衷其是,以定一宗,故其理可明,而异说不得以惑。则是书之作虽不足以尽《易》,其有功于《易》也多矣,况于程氏之书也哉。予故特梓之,以广其传。

《〈三易〉备遗》序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杜子春注曰:“《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合《周易》为三代之书。《连山》首艮,夏用之;《归藏》首坤,商用之;《周易》首乾,周用之。孔子叹杞、宋无征,于杞得夏时,于宋得坤乾。”康成注以“《夏时》为夏四时之书,其存者有《小正》;坤乾,商阴阳之书,其存者有《归藏》。”考班固《艺文志》,《归藏》不著于录,康成何从得之?毋亦张霸《古文尚书》之流乎?《隋志》有薛贞注《归藏》十三卷,至唐已亡,别有司马膺注。又有《连山》十卷。宋《崇文总目》独存《归藏》,《初经》、《齐毋》、《本蓍》三篇间见诸书所引,颇类诸子百氏之语。

愚窃以为:太卜之所掌者《三易》之筮法。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但有端龟命蓍吉凶悔吝之兆,原无彖爻所系之辞。孔子所得或出献老口授,非有成书,故后世无传。否则秦政禁书,《二易》当以卜筮得存,不应不见于西汉也。宋·东嘉朱日华氏精心象数之学,以为天下有亡书,无亡言。因夏时坤乾之言,即河洛先后天之图,推五行生成,以明五十五图之为《洛书》,述《连山象数图》,以备《夏易》之遗。推五行纳音,以明四十五数之为《河图》,述《归藏象数图》,以备《商易》之遗。因先天后天之体用即象数之合,以证羲文之合,以繇爻彖象之辞证互体,演反对互体图例,以备《周易》之遗。而首之以《河图》、《洛书》之辩。凡为书十卷。

日华中嘉定辛未武科,官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及建宁、松溪、政和巡检。家则堂提刑两浙,见其书异之,因进于朝,请收之冗散之役,处以校雠之任。时为咸淳八年之夏。未三年,纪元德祐,不及收用,徒录其书于后省而宋社屋矣。其子士可、士立,先后补成,乞序于同邑林千之以传之。父子用心于是书,可谓勤矣。日华名元升,温之平阳人。士可登开庆己未武科。千之字能一,举宝祐癸丑进士,官编修。林霁山赠之以诗,有“大雅凋零尚此翁”句,盖宋之遗老也。

注:家铉翁,号则堂,眉州人,以荫补官,历任权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权侍右侍郎、浙西安抚使、签书枢密院事等职,政绩斐然。宋亡后,他守志不仕,直至终老。

《丙子〈学易编〉》(节本)序

《丙子学易编》,宋·陵阳李心传微之著。本十五卷,此仅一卷,盖元·俞琰石涧节本也。微之之父舜臣常著《〈易〉本传》三十三卷,洪景卢为之序。微之本父书,并采王弼、张载、程颐、郭雍、朱熹诸家而成是编。阅其序目,大抵以象占为主,尽扫虚无穿凿之缪,盖有功于《易》道者,惜不得见其全也。其书之成仅二百八十日,是为宋嘉定九年,岁在丙子,故曰《丙子〈学易编〉》。石涧借全编于书肆而手抄之,自云:“寒天短晷,老目昏霿,并日而录其可取者。”盖时年已七十余,可谓老而好学也矣。

赵氏《易叙丛书》序

《〈周易〉辑闻》六卷,《易雅》一卷,《筮宗》三卷,合名之曰《易叙丛书》,宋·户部侍郎赵汝楳所著。汝楳者,商恭靖王元份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天水郡公善湘之子也。善湘于群经皆有撰述,而于《易》则有《约说》八卷、《或问》四卷、《指要》四卷、《学易读问》八卷、《学易补过》六卷。汝楳自序其书,谓受《易》于父,盖六易稿而传之者。惜乎《丛书》在,而善湘之经义无存。父子著书则同,而传不传,信有幸不幸也。汝楳以宗室子为宰相史弥远女壻,顾能谦抑自修,研精《易》象,又以余暇引致黄问、黄中、吴仲孚诸人,诗篇唱和,其风流儒雅犹可想见。至晚岁用理财进,虽历膴仕而失士誉。然则善《易》者必明乎进退得丧之理而审择焉,庶几可以动而无悔也已。

《水村易镜》序

《水村易镜》一卷,宋·莆田林光世著。光世字逢圣,勅令所删定林霆曾孙。靖康初,霆叔冲之被命使金,是时霆为乌江丞,三上书请代往,不报。冲之竟执节死。事具《宋史》本传。霆博学,深象数,与郑樵为金石交。光世渊源家学,遍览藏书,因《易》十三卦取法乾象者著为图说,以明圣人仰观之义,名曰《易镜》。淮东漕黄汉章上其书于朝,理宗览而惊异,以为先儒所未发,命有司以礼津遣赴阙,由布衣授史馆检阅,迁校勘。历将作丞,知潮州,数迁得提举浙东常平茶盐。进《嘉言》二十篇,赐进士出身,召拜司农少卿兼史职。俄而去食祠。复起知隆兴府,以言者寝新命,遂用朝请大夫知秘阁归老。

林氏世多忠节。冲之子郁,官福建茶司,遇乱,骂贼死。霆兄震,知镇江府,力攻蔡京、卞兄弟有声。崇宁、大观间,霆与秦桧同登进士。不附和议,常责桧曰:“公何忍置二帝万里外,博一宰相!”故莆人谓之忠义林氏。光世之擢官也,以趣贾似道进。师还朝,被劾而去。岂亦为似道所恶,故不安其位耶?今不得而考矣。所进《嘉言》,理宗比之杨万里《千虑策》,手书“水村”二字赐之。光世因作亭于莆之囗嵉山,以彰其宠。吁!岂非布衣稽古之至荣欤?

文公《易说》序

自文公《本义》出,而《易》道大明,久为天下学士所服习。然而公论《易》之精义微言,见于同时之论难与及门弟子之辨说者,不一而足。又或著为文章,发之歌咏,间有可以阐羲、文之秘,抉周、孔之奥者。虽文集、语录各有成编,然以简帙重大,学者或未能周览。且丛见杂出,非汇而归于一,亦无由得其要领也。公孙子明绍承家学,取文集、语类汇而葺之。首之以河洛、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重卦与乾坤之要指;次取论上、下二篇之策与《十翼》之言;而终之以卜筮与蓍卦。

考误正郭子和之失者,及凡注、疏、欧、苏、《参同契》及《麻衣心法》之类,靡不著其得失,明其归趣,使学者知所从违,而不惑于群言之淆乱。信如杨东里所云,学《易》之士不可无之书也。其后董正叔、胡庭芳、董真卿亦缘子明之意而各为《附录》、《纂注》诸书,然或不专取朱子之言。若自为一书,且采之博而择之精,惟是书为优。子明名鉴,文公长子塾之子,以荫补迪功郎,官至奉直大夫、湖广总领,居建安紫霞洲。文公子孙居建安者自子明始。

注:此处的文公应指的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称考亭先生、紫阳先生。谥文,故又称朱文公。《麻衣心法》则是指《麻衣道者正易心法》,该书由麻衣道者撰写,宋初陈抟作注。

王巽卿《大易缉说》序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不可以一端尽也。故自汉以至宋,言《易》者凡七百家。有宋而后,为书益伙。朱氏《授经图》、焦氏《经籍志》所载几备矣,乃巽卿是书独遗而不录,《文渊阁书目》中亦失之。近始得于藏书之家。其书前为《图说》、《论辩》二卷,后为《解说》八卷,而总名之曰《大易缉说》。大旨则分纬《河图》以溯伏羲画卦之由;错综河洛,以定文王位卦之次。而义之最精者,则每卦必论成卦之主,以为圣人观象设卦,咸自乾坤而出,乾坤二体之变,即成卦之主。

文王主之以成卦体,周公主之以取爻义,夫子主之以为彖传。故圣人所系之辞,无不因六画而来,则昔贤所谓假象以设辞者非矣。其言至当。吴草庐称其书平正稳审,盖谓是乎!其于有宋诸儒独右濂溪之《太极图说》,等之羲、文、周、孔,尊为《六易》。而于康节、晦庵少有所轻。虽未免或过,要皆出于心解理会,非因仍蹈袭者比也。是书元·常德路推官田泽尝请于朝,为之刊行。申子出处详于泽所为《续刊〈缉说〉始末》中,兹不赘。泽者,居延人,后官海南海北道廉访司副使,著有《洪范洛书辨》一卷,见《授经图》中。

崇仁吴氏《〈易〉璇玑》序

《〈易〉璇玑》三卷,绍兴中崇仁布衣吴沆所进,当时目为环溪先生者也。先生幼孤,事母孝,政和间尝献书于朝,不报,乃归隐环溪。其言《易》,自彖而求之卦,次求之象,次求之爻,为论二十七篇。其文简奥,间以韵语行之,类古繇辞,卓尔成一家之言者也。当其时,高宗留意学《易》,书《乾卦》赐侍讲秦梓,书《否泰卦》赐右相张浚。于是以《易》义进者朱氏震、林氏鯈、李氏授之、刘氏翔、郭氏伸、彭氏与、宋氏大明、都氏絜、吴氏适,或令秘省看详,或令有司给札,或与堂除,或补上州文学。先生独高尚不仕,没而祀于郡县学宫。读其书,思其人,镂版传之,益信立言之必本乎德。

《合订大易集义粹言》序

宋·陈隆山《大易集义》六十四卷,曾穜《大易粹言》七十卷。二书摭集宋儒论说凡十八家。而《粹言》所采,二程、横渠、龟山、定夫、兼山、白云父子七家。其康节、濂溪、上蔡、和靖、南轩、蓝田、五峰、屏山、汉上、紫阳、东莱十一家之说,皆《集义》上下经所引,《粹言》则未之及也。《粹言》有系辞、说卦、序卦、杂卦;《集义》止上下经。余窃病其未备,因于十一家书中将讲论《系辞》以下相发明者一一采集,与《粹言》合而订之,间以臆见,考其源委,定其体例,芟其繁芿,补其脱漏,成八十卷,庶使二书之发凡、起例互相吻合,而十八家之精义奥旨无不网罗毕具。繇是而上求三圣之心于千载之下,和合诸儒之言于一堂之中。虽人自为说,有彼此浅深详略之不同,而会而归之,罔所乖剌;测度摹拟,无有不备;纵衡变化,无有不通;理象之粲然者莫是过矣。自揣固陋,未必有当于《集义》、《粹言》所以为书之宗要,或亦陈、曾两公之所不废也。书成,请正于座主徐先生,先生曰善,命梓之附诸《经解》之末。

注:陈友文,字隆山,他所撰写的《大易集义》,实际上共六十七卷。而《大易粹言》只有十卷,实为方闻一所编纂,性德此处以为曾穜所著,有误。

董氏《〈周易〉程朱氏说》序

宋哲宗元符己卯,程伊川先生序《易传》十卷。后七十九年为孝宗淳熙丁酉,晦庵先生《本义》成。自有两书而四圣人之精义微旨益著。又八十九年为咸淳丙寅,实度宗即位之二年,天台董正叔取二先生之书合而一之,为《〈周易〉程朱氏说》,盖始终百七十年矣。尝观程先生之《传》主于言理,而朱子《本义》则推本圣人因卜筮教人之意,第明其为卦象、卦变、卦体、卦德而不费于辞说。

夫以二先生学之渊源有本,而论《易》若是不同,何也?盖尝征之程先生之言曰:“有理而后有气,有气而后有数,《易》因象以知数,得其义则象在其中。”又曰:“理无形也,因象以明理。理见乎辞者也,则可由辞以观象。”是程先生虽专言理,实兼包乎象数也。朱子曰:“《易》只是卜筮之书,今人说得来太精了,然却入粗不得。某之说虽粗,然却入得精,精义皆在其中。”良以卜筮象数原未尝外于义理,盖有此理,则有此象,有此数,即卜筮所谓趣吉避凶,惠迪吉、从逆凶者未尝外义理而得,是理与数岂岐而二之物乎?正叔有见于此,故辑为成书,依程《传》之文而录《本义》于后。

同类推荐
  • 罗生门

    罗生门

    夜幕降临,一位被主人扫地出门的家将来到了罗生门下。生逢乱世,罗生门常年无人修葺,如今早已成为尸体成堆、乌鸦聚集的恐怖之地。家将无家可归,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只能不择手段,可是他又无法下定决心。犹豫之际,家将在门内发现一个正在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家将惊恐不已,细问之下才得知,老太婆此举也是被生活所逼,迫于无奈。家将听后大受触动,最终下定决心,抢了老太婆的衣服逃离罗生门,不知所踪。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描述了社会底层人物在面临生死时的抉择,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发人深思。本书收录了芥川龙之介最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有的作品虽已发表近百年,但生命力依然顽强,反复被世人追捧和传颂。20世纪50年代,《罗生门》由黑泽明搬上电影银幕,同名影片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赞誉。
  • 根

    作家张明友的第九部诗歌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父母童年篇;第二辑乡愁刻骨篇;第三辑岁月悠悠篇。收录了《根》《母亲》《悯农行》等共131首诗歌。主要为歌颂母亲和故乡的诗歌,也描述了诗人的乡愁等复杂的情感。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雪花飘零时,爱情,曾与我擦肩而过。风景这边独好,梦到深处却成空,美丽的初恋在缘聚缘散之中变成往事……
  • 李清照词选

    李清照词选

    李清照是家喻户晓的宋代女词人,她的作品脍炙人口,在其生前既已流传。其词集《易安词》散佚,经后人整理编订的词集有《漱玉词》。这本小书选录了李清照最为精粹的词作,较好地展现了词人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水平。评注者对每首词的重要词语加以注释,然后再做简要的评讲,使之更加浅近易懂,非常适合大家领略易安词的艺术魅力。
  •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分成上下两卷。“上卷”与书名同题,以“我”为视角,写一个平常人在平淡的日子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及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知足常乐”的心情。“下卷”《城市的写真》,主角是城市。写的是城市的景物,阳光与阴影;以及人,那些普通人身处底层的艰辛与并非低沉的奋斗,以及在作者心间激起的百感交集的波澜。
热门推荐
  • 来生再见

    来生再见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黄抗日,原名黄山猫,20岁顶替哥哥应征入伍,名字是那一年被一个国军营长改的。长着一张猩猩脸,参加了长沙的三次会战。五年后,在常德会战期间,被日军俘获,为日军搬运炮弹,后来被收复失城的国军官兵解救。半年后,于著名的衡阳保卫战结束时,他与他的弟兄们在团长的指示下一起向日军举起了软弱无力的双手,当时他们饿得要死,几天没吃一粒米,喝的是阴沟水,都没打算再活了。那时黄抗日是排长,休整后被编入伪军。几个月后又被湘南游击队捉拿,于是弃暗投明,成了游击队员。五年后又被国民党的地方武装逮捕,被关了五天。五天后,一支游击队折回来解放了黄家镇。黄抗日再次获得自由。
  • 仙实录

    仙实录

    十年前,在泰缅地区工作,由于自小崇尚佛教,所以拜访过那边很多庙宇,偶然中,在缅钦邦隆格朗山附近的一个寺庙中看到一些残破的汉文书籍,多是佛经手抄本,字迹大多模糊难辨,其中有一本像是个人修行的日记,其内容与佛教毫无牵扯,更像是一个修道之人的心得。之后几年,利用闲暇几乎走遍泰缅寺庙古迹,并查阅大量资料,竟然发现我们熟知的历史并不准确,真相渐近,又是那么的惊世骇俗。。。。。。-----详情请见:番外-仙实录之源头
  • 尾巴的归宿

    尾巴的归宿

    一位拥有着冰系灵力的少年,自他诞生世界起,他就无父无母,他感叹自己为什么降临到这个世界,更奇怪的是他没有眼泪,没有笑容。他生活在雪之国的边防,这里的天气和他的性格一样严寒。一次意外,他结识了灵人学校里活泼的塞文,低调的龙,美丽的劳拉,高傲的丹尼。自那以后,少年的人生出现了转折,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欢笑和泪水,他们开始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决定各自分开,那刻,少年突觉眼睛有些湿润,用手掌划过脸颊道:“这是什么?!”......故事里没有英雄,没有超人,更没有无所不能的神。有的只是平凡的少年,真挚的友谊,稚嫩的誓言,执着的坚持和残酷的现实。
  • 亚历桑德拉图腾

    亚历桑德拉图腾

    “现在轮到我做甲方了,对吗?”一个身穿深黑色袍子的女人说道,“朋友——亚历桑德拉...”数亿年前我从众神值守的宙斯的头颅中“出生”数万年前我成为了拯救万物的“英雄之母”数千年前我变成了巫师敬仰的“亚历桑德拉”今天我又会是谁呢?.......雅典娜
  • 七年了你还好吗

    七年了你还好吗

    梦醒了,终究一场空,就像你在我心里只留下了影子。
  • 百日契约:我是你的眼

    百日契约:我是你的眼

    苍天废我一双眼,换你宠我一生恶俗的相遇,平淡的开场,他要了她的身。本以为缘分只有百天,上苍眷恋,她得以继续“苟活”,将心也交给了他。正主回归,她明白原来自己一直是“替身”。面对他的冷淡和欺骗,她选择:“你就这么玩我?替身我不做,再见!”“你以为你可以走得掉?我没说让你走,你就必须留下。”于是,她沦为他的禁脔,住他的家却看着他和别人相爱。逃跑的她一场意外,眼睛失明。他紧紧搂住她,动情抚摸她的眼睑:“从此以后我做你的眼。”“我不需要眼,也不需要,你。”
  • 夺爱试婚:新妻限时回家

    夺爱试婚:新妻限时回家

    逃脱了一双黑手,意外惹来一只腹黑狼。纯属意外一吻,她被他一推,二吻,三……“我们结婚!”见面三次,他强势要求。她几经考虑,有些犹豫,“听说叶少体质和常人有别?”他微微勾起唇角,笑得阴测,“体力没差就好。”
  • 为啥送我一个网吧啊

    为啥送我一个网吧啊

    “网吧啊!开网吧啦!足不出户体验异界旅游啦!有没有人来我的网吧啊!”这是一个作者儿子穿越到异界开网吧赚(pian)钱(ke)的逗比故事
  • 武功地球

    武功地球

    气,是一种能量,本书作“炁”读音同“气”,内炁属性分金、木、水、火、土。从科学角度阐述武功,从都市背景展开侠义情仇。翻开此书,进入人人习武的新武时代。
  • 植兰人花素

    植兰人花素

    一本《植兰术》横空出世,植兰人因它族群覆灭,江湖人因它,派系纷争。两代人的恩怨情仇因它展开。面对灭族之恨,她(花素)苦练内功,正邪之战后,她换名为小蝴蝶,以小飞贼的身份出现在江湖,巧遇奉盟主之令保护保护花素的侠客楚风。他想改变她小飞贼的身份,拿了她的蝴蝶吊坠,让她待在他身边。他也见过白衣打扮的“花素”,被她所吸引。面对花素与小蝴蝶,他抉择艰难。她恨自己是花素,为了报仇,不能说喜欢。她又恨自己是小蝴蝶,看着他喜欢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不敢说出真相。江湖行,倾心路,谁懂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忧伤?江湖门派繁杂,恩怨太深,虎视眈眈地等着花素出现,都想从她身上获得《植兰术》傲视群雄。亏得绣庄掌权人柳方方暗中帮忙,小蝴蝶就是花素的真相才没有被揭穿。柳方方,江湖人尊称为的“大小姐”,总是轻然淡笑。她晦涩不明的江湖立场,引得很多人猜测。面对众多追求者,她视而不见。植兰人的覆灭,到底是谁所为?八年前的谜底,要怎么揭开?重重疑惑,在大家的心底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