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15900000014

第14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1)

经解总序

经之有解,自汉儒始。故《戴礼》著经解之篇。于时分门讲授,曰《易》有某家;《诗》、《书》、《三礼》有某家;《春秋》有某家者。某,宗师大儒也。传其说者,谓之受某氏学,则终身守其说,不敢变。党同觝异,更废迭兴。虽其持论互有得失,要其渊源皆自圣门,诸弟子流分派别,各尊所闻,无敢私创一说者,盖其慎也。

东汉之初,颇杂谶纬;然明、章之世,天子留意经学,宣阐大义。诸儒林立,仍各专一家。今谱系之列于《儒林传》者可考而知也。自唐太宗命诸儒删取诸说为《正义》,由是专家之学渐废,而其书亦鲜有存矣。至宋二程、朱子出,始刊落群言,覃心阐发皆圣人之微言奥旨。当时如临川、眉山、象山、龙川、东莱、永嘉、夹漈诸公,其说虽微有不同,然无有各名一家如汉氏者。逮宋末元初,学者尤知尊朱子。理义愈明,讲贯愈熟。其终身研求于是者,各随所得以立言,要其归趋,无非发明先儒之精蕴,以羽卫圣经。斯固后世学者之所宜取衷也。惜乎其书流传日久,十不存一二。

余向属友人秦对岩、朱竹坨购诸藏书之家。间有所得,雕版既漫漶断阙,不可卒读;钞本讹谬尤多,其间完善无讹者又十不得一二。间以启于座主徐先生,先生乃尽出其藏本示余小子,曰:“是吾三十年心力所择取而校定者。”余且喜且愕,求之先生,钞得一百四十种。自《子夏易传》外,唐人之书仅二三种,其余皆宋、元诸儒所撰述,而明人所著间存一二。请捐赀经始与同志雕版行世。先生喜曰:“是吾志也。”遂略叙作者大意于各卷之首,而复述其雕刻之意如此。

注:《戴礼》分为《大戴礼》八十五篇,为戴德所著;《小戴礼》四十九篇,为戴圣所著,二人为叔侄关系。《儒林传》指的是《后汉书·儒林传》,《正义》指的是《五经正义》。

《子夏易传》序

汉《艺文志》:《易》十三家,无所谓《子夏传》者。《隋唐志》始有《卜夏传》二卷,云已残缺。今书十一卷,首尾完具,盖后人之书,托言卜商者也。案:古《易》上、下二篇惟文、周之彖、爻;而孔子所系之辞则别名曰《传》,谓之《十翼》,各自为书,不相联属。今本彖、爻之下即系以孔子之《传》,如今所行王弼本,其非古《易》也明矣。

陈氏谓李鼎祚、陆德明所引用皆不见是书,则亦岂隋、唐所载之旧哉。《崇文总目》虽疑之,而未能确指为何人。晁景迂始以为唐·张弧作。弧尝著《易·王道小疏》,或即此书,未可知也。唐人经解存于世者:于《易》,惟李鼎祚之《集解》;《诗》,成伯玙之《指说》;《春秋》,陆淳之《纂例》、《辨疑》、《微旨》三数种。若长孙无忌之《要义》,则约《正义》而为之者。其他未见也。然则是书虽近而不笃,又岂可使无传也哉。弧尝官试大理评事,别有《素履子》三卷,见道家。

注:汉《艺文志》指的是《汉书·艺文志》。《指说》即《毛诗指说》。《纂例》《辨疑》《微旨》分别为《春秋集传纂例》《春秋集传辨疑》《春秋微旨》。

三衢刘氏《〈易〉数钩隐图》序

三衢刘氏《易解》,晁氏《读书志》(注:参考下文,此处似少一‘载’字。)一十五卷,《崇文书目》载《新注》十一卷,今之存者《易数钩隐图》三卷及《遗论九事》一卷而已。刘氏之《易》传于范谔昌。谔昌自谓其学出于李处约、许坚,二子实本于种放者也。其为图采摭天地奇偶之数成之,释其义于下,凡五十有五。李觏删之,止存其三,以为彼五十二皆疣赘,穿凿破碎,鲜可信用。

然当庆历初,吴秘献之于朝,有诏优奖,当其时田况序其书。秘之《通神》、黄黎献之《略例》、《隐诀》、徐庸之《〈易〉缊》,皆本刘氏。逮鲜于侁稍辨其非,其后论《易》者交攻之,而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宋之群儒恒主其说。自蔡元定之论出,朱子取之,于是人不敢异议。然朱子之言曰:“安在《图》之不可为《书》,《书》之不可为《图》?”朱子盖未尝胶执己见也。然则刘氏之书固宜并存焉而不可废者已。

注:《隐诀》指的是《室中记师隐诀》,《通神》指的是《周易神通》,皆载入《宋史·艺文志》中。

同州王氏《易学》序

王氏湜《易学》一卷,《文献通考》载其名,又述晁氏之论,称湜为同州人,而不言生于何世。考书中语,约略在南渡前。其自为之序曰:“予平生喜《易》,晚得邵康节‘易学’,喜不自禁,昼夜覃思,未尝暂舍。”又曰:“愚于《观物篇》之所得,既推其所不疑,又存其所可疑,不敢轻其去取故也。”绎其辞,盖研精邵子之学而不欲自异者矣。西山蔡氏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称系邵子之说。然邵子第言:“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以数之体言之,则奇为圆,而偶为方也。今王氏之学一本邵子,而主《河图》九数。又魏华父论精通“邵学”者数朱子发,亦以九为《图》而十为《书》。予未能阐《图》、《书》之奥义也,序其端,以见昔人所以说“邵易”者如此。

注:《观物篇》指的是宋朝邵雍所著的《观物内篇解》和《观物外篇》,这两本均载入《宋史·艺文志》中。《河图》和《洛书》只是数学的一个分支,通常又称幻方或魔方。汉代孔安国曾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其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朱氏《汉上〈易传〉并〈易图〉丛说》序

荆门朱子发以赵元镇之荐,入论《易》殿中,称帝意,除祠部员外郎。及迁秘书少监,告词敷以“否”、“泰”之义。其后以起居郎兼资善堂赞读,则申以山下出泉为喻。集传之作,命尚方给纸札。而林鯈上所著《易说》,有诏俾其详问。当时学《易》之醇深莫有远过之者,故其告词多以《易》为喻。受知于主,不可谓不遇矣。书成日,表上于朝,自言:“由政和迄绍兴十有八年,造次不舍,上采汉、魏、吴、晋,下逮有唐及今,包括异同,补苴罅漏。”盖若是其勤且博也。

元·袁学士伯长谓:“《易》以辞象变占为主,王辅嗣出,一切理喻,汉学几于绝熄。尧夫、子发始申言之,后八百年而始兴者也。”所以推崇子发者亦至矣乎!今则罕有刊其书以行者,可慨已。高宗之告词曰:“朕惟《否》、《泰》二卦论君子小人消长之理甚明。或谓消长系乎时数,此大不然。上下交而志同,于时为‘泰’,故君子以其汇征;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于时为‘否’,故君子以俭德避难而已。”观其幸学讲《泰卦》;张魏公入朝,则书《否》、《泰》二卦赐焉;未尝不审于阴阳消长、君子小人进退之机而反复绎。顾卒退元镇,俾小人得进,何欤?善乎魏公之言曰:“‘否’、‘泰’之理,起于人君一心之微。一念之正,其画为阳,‘泰’自是而起矣;一念之不正,其画为阴,‘否’自是而起矣。”子发之传亦云:“时已‘泰’矣,苟轻人才,忽远事,植朋党,好恶不中,不足厌服人心,天下复入于‘否’。”又云:“天地反复之际,小人必因君子有危惧之心,乘隙而动。”皆切中南渡君臣之病者。吾故表而著之,书以为序。

《〈周易〉义海撮要》序

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集汉郑康成以下至王介甫《易》说凡百家,择取专明人事者编为百卷,曰《〈周易〉义海》。至绍兴中,江都李衡删其重叠冗琐,又益以伊川、东坡、《汉上〈易传〉》,为《撮要》十卷,而以群儒杂论附焉。自汉以来,说经者惟《易》义最多:隋《经籍志》凡六十九部,《唐志》增至八十八部,《宋志》则二百一十三部。然今之传者盖罕矣。唐·李鼎祚合三十五家《易》说为《集解》,遗文坠简,借之得见指归。而《义海》一编克能表章百家之说,惜乎全书之不可复睹也。

衡,字彦平,宣和末入辟雍,乾道中官秘阁修撰,寻除侍御史,改起居郎。时张说以外戚为节度使,给事中莫济不书勅,翰林周必大不草制,衡与右正言王希吕相继论奏,同时去国。士子为《四贤诗》以纪之。其后徙昆山,聚书万卷,号所居曰:“乐庵”。其为学以《论语》为本,盖有得于洛人赵孝孙之说。孝孙之父受业于伊川者也。李氏《集解》一刻于明·宗正灌甫,再刻于海盐胡氏,三刻于常熟毛氏。而是编未有刊行者,乃勘其舛误而镂诸版。

注:《唐志》即《新唐书·艺文志》。

赵氏复斋《易说》序

严陵赵子钦,宋宗室子,仕为宁海军节度推官,当时目为复斋先生者也。《易说》六卷,朱子寓书,嘉其用意精密。而门人喻仲可传之,郡守许兴裔刊之。兴裔谓其体察也精,推研也审,深窥爻象之变。仲可称其师则曰:“探赜钩深,简严精切,他人千百言不能该者,约以数语,盖卓然可传者也。”子钦尝著《广杂学辨》,朱子每语学者,以为近世未有。至《士冠礼》、《昏礼》、《馈食图》,朱子见而作《通解》。及先生之殁,朱子哭之恸,曰:“赵丈为人,今岂易得!”当日荐先生于朝者,彭忠肃龟年、薛文节叔似、孙献简逢吉。而其平生交最契者,赵忠定汝愚、吕忠公祖俭。观其友,可以信先生之为人;诵其友之言,可以证先生之学术。虽其论《易》间与朱子不同,然可云笃志于道者已。

谷水林氏《易裨传》序

朱子门人《易》义有成书者,瓜山潘氏、盘涧董氏、谷水林氏。潘之《集义》、董之《师训》,予皆未之见,所见者林之《裨传》三篇而已。其言曰:“〈易〉之道变通不穷,得其一端,皆足以为说。”是亦善《易》者之言也。独怪鄱阳董季真会通经传,集诸家《易》义,从游朱子者凡七十五人,而林氏顾不与焉,盖有不可解者。迨元至正间,嘉兴路总管刘贞、教授陈泰始刊之于郡学,而曩之雕本今又不可得矣,乃复镂板以广其传焉。林氏名至,字德久,淳熙中以太学上舍释褐,官秘书省。潘氏名柄,字谦之。董氏名铢,字叔重。

吴氏《易图说》序

《古易》一册,附以《易图说》三卷,宋·河南吴仁杰斗南父著。《易》上下二篇,盖伏羲所画之卦、文王所演之彖、周公所系之爻辞而已。孔子《十翼》本自为书,后人欲便学者习读,始分附彖、象传于各卦爻之下,而古初之经遂乱而不可识。宋之吕微仲、晁以道、吕伯恭及睢阳王氏、九江周氏,咸有所更定,亦人各不同。

仁杰则以为:《易》上下经而外,孔子之传卦象者当曰《彖传》,传大象者当曰《象传》,传爻辞者当曰《系辞传》;而今之《系辞》二篇当总名《说卦》,即汉·河内女子所献三篇也。故析为《彖传》、《象传》各一篇,《系辞传》上、下二篇,《说卦》上、中、下三篇,《文言》、《序卦》、《杂卦》各一篇,凡十篇,而《古易》复完。又以卦必有变,极其变,则每卦可为六十四。爻之动者则占对卦,爻之不动者则占覆卦。对卦亦谓之变卦,变者用九六,不变者用七八。又言:“伏羲所画之??即乾字,??即坤字,他卦皆然,不必更著卦名。”与所论乾坤用九用六之义最精详,具于所订《古易》之后。而《易图说》者则演之为图,以明其旨者也。是二书固相辅而行者与?仁杰《古易》本十二卷,今本止举其略,而集诸家所订于后。考张昶《吴中人物志》:仁杰有《集古易》,盖此书也。仁杰本昆山人,其称河南者,举其郡望。登淳熙进士,累官国子学录。尝讲学朱子之门。他所著,如《乐舞新书》、《盐石新论》、《两汉刊误补遗》、《离骚草木虫鱼疏》,世多有存者。

《〈周易〉启蒙通释》序

《〈周易〉启蒙通释》二卷,宋·婺源梅里胡方平著。方平字师鲁,世所称玉斋先生,而双湖胡一桂庭芳父也。朱子之为《启蒙》,盖发明象数,为读《本义》者设。玉斋之《通释》,则因《启蒙》以发明《本义》者也。其言曰:“《本义》阐象数、理义之原,示开物、成务之教。象非卦不立,数非蓍不行。象,出于图书而形于卦画,则上足以演太极,而《易》非沦于无体;数,衍于蓍策而达于变占,则下足以济生人之事,而《易》非荒于无用。《易》之要领孰大于是?明乎此,则《本义》一书如指诸掌也。”盖其沉潜反复,研精《易》旨者二十余年,始成是书。故其见之精卓若此。其生平,《易》学本于介轩董梦程,复师毅斋沈贵瑶,二君皆饶之德兴人。介轩故受《易》于勉斋黄干,又为盘涧董铢之犹子,宜其渊源有自来也。是书新安旧有椠本,今已不可得。此本为元·建阳刘泾所梓,有泾及熊禾去非序。泾字楫之,云庄文简公爚后人。

《〈周易〉玩辞》序

宋·江陵项平甫先生,光、宁两朝以直谏著声。庆元中坐党籍罢官,杜门著书,为《〈周易〉玩辞》十六卷,发挥卦爻,抉摘精蕴。其意以为:辞者象之疏也;“玩辞”者读《易》之法也;不玩其辞而知其象,不知其象而能观变玩占,以尽人合天者,未有也。其言苞举天人,兼该理数学者探索之不尽。其书盛行于宋季。迨元·大德中,淮西廉访佥事干玉伦徒尝刻于齐安,而马贵与、虞伯生为之序。数百年来传本渐稀,近得善本于吾师东海先生,因重校而梓之。

同类推荐
  • 背影: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朱自清亲情主题散文精选集,4大篇章,39篇经典佳作,在真挚的文字中,传递出生命的种种感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那么一个人,虽然只留下匆匆的背影,却温暖着你的内心:也许是铁道边蹒跚前行的父亲,让你难以忘却;也许是窗边等待着的妻子,让你倍感温暖;也许是家中嬉戏的孩童,让你心生欢喜。从此,你懂得了珍惜,学会了感恩。在漫长的人生中,在漂泊远行时,即使孤独与寂寞,心中依然留存着一份暖意。
  • 新揭“红楼”隐密

    新揭“红楼”隐密

    本书作者以《红楼梦》文本和史料为基础,以独特事件为切入点,将《红楼梦》文本中的“真事隐”难题视作“红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推理、论证、揭示、破解了这一“猜想”,部分破译、解读了曹雪芹的写作密码。
  •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并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有关方面研究成果的文章,并对先前的研究观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说明,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收录了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描绘人间百态,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致亲人、友人的书信充满了知性和妙语。字里行间尽显一个聪明女人对生活的态度,她真实的个性、思想,以及她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全职经理人

    全职经理人

    五年前,陆宇离开自己亲手建立的王朝世人皆叹,一代天骄从此离去。五年后,陆宇以新的方式措不及防的闯入人们视线有人惊叹,这不是当初的陆宇吗!他回来了,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回来了,他依旧是当初的那个陆宇,曾经创立一代王朝的陆宇
  • 劫上龙床

    劫上龙床

    世界顶级的女劫匪,杜紫藤却折在亲弟的手中,穿越而来,却是霉运缠身,冷面劫匪碰上邪魅君王,此君心狠手辣却为她倾心,可紫藤的霉运也让他步履惟艰,究竟是要美人,还是要江山?不如带着睿智谋师,牵着神秘身份的御前侍卫统领,咱私奔去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神的召唤

    诸神的召唤

    这是一场被诸神召唤而来的神选者与英雄的传承者之间的战争!这是一场兵与卒、将与帅之间的战争!这是一群神选者为了回归故乡!开疆扩土,脚踩英雄!拳打诸神的故事!书友群:16459566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园中的月季

    园中的月季

    朱丽在自家花园的池中被发现,一颗小月季花树浮在水面...
  • 致年少爱情的过客

    致年少爱情的过客

    年少的情窦初开,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却不想,你只是我的一个过客。
  • 天明官

    天明官

    主角张传靖穿越到明朝。拜王阳明为师。扬我王党!我左俞龙右戚虎,海瑞咱小弟。打鞑子,杀倭寇,灭女真,收南洋!玩转嘉靖朝,扬我大明天威!
  • 道法尊者

    道法尊者

    一杆轻毫笔,一捧灵泉水,书画世间神通,一页黄符纸,几枚道符文,勾勒万千法术。法宝?一笔足矣。神通?吾自是神通!
  • 将天屠

    将天屠

    世间一切至凶至恶至毒之力,都可化为屠天煞气,为我所用!天下所有至尊强者,都将为我麾下牛马,任我一个眼神,便要他魂飞魄散,身死人灭。世间所有天材地宝,便只能有我一个主人!若在我手,无人能夺。若不在我手,我定要夺来!重铸凶器,只为站在巅峰,杀回那遥遥九重天,屠尽那苍苍漫天神。我,就是楚凡,我,代号‘屠天’P:开篇十万简单粗暴小白文,黑狗血、白狗血、黄狗血怒撒江头等君喷。若喷累了,不妨追看十万后,十万后剧情跌宕够创新,节奏爽快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