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15000000003

第3章 纳兰成德传(2)

康熙十二年癸丑,容若年十九,会试中式,以患寒疾,不及廷对。(《通志堂经解》卷首载乾隆五十年二月二十九日上谕,谓容若“癸丑科中式进士,年甫十六”。盖据册籍填写之缩减耳。)于是益事“经济”之学,用力于《通鉴》及古文词。约自是年始,容若渐在“文人”社会中露头角,渐与当世才人交结。是时“文人”社会之状况为何如耶?明遗民中之巨子,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魏禧等尚健在,然皆入山惟恐不深,罕与市朝相接。贰臣则“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之文彩犹照映诗坛。其年辈稍晚者,则首推“江南三布衣”(朱彝尊、姜宸英、严绳孙),名满公卿,上动宸听。诗则王士祯主盟坛坫。词则徐囗、顾贞观之作海外争传。骈俪则陈维崧、吴绮以雄放纤柔相颃竞。此外卓然名家者,若汪琬、邵长蘅等之于古文,施闰章、宋琬、吴雯、梁佩兰、吴兆骞之于诗,彭孙遹、秦松龄、李雯等之于词,未易悉数。上举诸人中,顾贞观(梁汾)、严绳孙(荪友)、姜宸英(西溟)后此成为容若之密友。其次秦松龄(对岩)、朱彝尊(锡鬯)、陈维崧(其年)亦与容若有交谊。此外如王士祯(贻上)、吴绮(园次)、吴雯(天章)、梁佩兰(药亭)则皆尝为其坐上宾,与有酬唱之雅焉。其营救吴兆骞,则后世传为佳话者也。盖容若虚怀好客,肝胆照人,于单寒羁孤、侘傺困郁、守志不肯悦俗之士,咸能折己礼接之,生馆死殡,于资财无所吝惜。其或未一造门,而闻声相思,必致之乃已。故海内风雅知名之士,乐得容若为归,藉之以起者甚众。

是年(康熙十二年)始交严绳孙、朱彝尊。时严不过生员,朱则布衣也。绳孙此后之自述曰:

始余与容若定交,年未二十,才思敏异,世未有过者也。(《秋水集》卷二《<;成容若遗集>;序》)

又曰:

余始以文章交于容若。时容若方举礼部,为应世之文。(《秋水集》卷二《成容若哀辞》)

彝尊此后之自述曰:

往岁癸丑,我客潞河。君年最少,登进士科。伐木求友,心期切磋。投我素书,懿好实多。改岁月正,积雪初霁。囗履布衣,访君于第。君情欢剧,款以酒剂。命我题扇,炙砚而睇。是时多暇,暇辄填词。我按乐章,缀以歌诗。剪绡补衲,他人则嗤。君为绝倒,百诵过之。(《曝书亭集》卷八十《祭纳兰侍卫文》)

可见其初交时之情况。容若尝构一曲房,题其额曰:鸳鸯社,属绳孙书之。(《修竹吾庐随笔》)

同年(癸丑)五月,容若所作《通志堂经序》中有“向余属友人秦对岩(松龄)、朱竹垞购诸经籍藏书之家”之语,则是年已识秦松龄,惟不知是否自是年始耳。《通志堂经解》者,乃唐宋经注之汇刻,据徐乾学序,乃彼悉其“兄弟家藏本,覆如校勘。更假秀永曹秋岳、无锡秦对岩、常熟钱遵王、毛斧季、温陵黄喻邵及竹垞家藏旧版书若抄本,厘择是正。……谋雕版行世。门人纳兰容若尤怂恿是举,捐金倡始,同志群相助成。”

容若序亦谓:

先生(乾学)乃尽出其藏本,示余小子曰:“是吾三十年心力所择取而校定者。”余且喜且愕,求之先生,钞得一百四十四种。……请捐资经始,与同志雕版行世,是吾志也。

是则容若原未尝以校订之功自居,乾学亦未尝以此归之容若。而乾隆五十年二月二十九日上谕,乃指乾学校刊此书而托之容若,为之市名,以要结权贵,则于原书之首数页尚未一检,而信口加罪,其昏瞆有如是也。据上引二序,则校订之力,全出乾学。惟伍崇曜(实谭莹代作)《粤雅堂丛书》本《通志堂经解》目录跋云“《经解》其(容若)所刻,而健庵(乾学)延顾伊人(湄)校定者”,不知何据。(此文写成后,检知其据《八旗通志·艺文志》。)其或然欤?全书凡一百若干种,其中有容若叙文者约六十种。据徐乾学序,此书之雕印“经始癸丑,逾二年讫工”。然容若于各序文之记年,无在丙辰及丁巳之外者。岂书先刻成,然后作序欤?抑上引二语,乃乾学经始时之预算,而非事实欤?后说殆近。

当容若辈流连文酒之欢,议论铅椠之事,正南徼风云飙起之时。此后扰攘十年始已。是年三月,镇广东之平南王尚可喜请撤藩归辽东,吴三桂、耿精忠亦以是请。下议政大臣、九卿等议,多谓吴三桂久镇云南,不可撤。独明珠与户部尚书朱司翰、刑部尚书莫洛等坚持宜撤,诏从其议,立下移藩之谕。已而吴三桂兵起,廷臣争咎首谋者。上曰:“此出朕意,伊等何罪?”盖帝久有削灭诸藩之决心,明珠等之议适符其意也。十四年,明珠调吏部尚书。十五年(丙辰)耿精忠降,三藩已有敉平之望。以明珠主张撤藩称易,授武英殿大学士。

是年容若应殿试,名在二甲,赐进士出身,旋授三等侍卫。后由二等擢至一等侍卫。自是年后,簪缨羁身,“值上巡幸,时时在钩陈豹尾之间。无事则平旦而入、日晡未退以为常”。(《<;成容若遗集>;序》,《秋水文集》卷一)即在休暇,亦旦夕有“正欲趋庭被急宣”(姜宸英赠容若句,《苇间诗集》卷三)之事,不复如前之逍遥自在矣。是年始友顾贞观。时贞观已举顺天乡试。先是以龚芝麓为之延誉,名声大起。据其同时人徐囗《词苑丛谈》所言:

顾梁汾舍人风神俊朗,大似过江人物。无锡严孙友诗“曈曈晓日凤城开,才是仙郎下直回。绛蜡未销封诏罢,满身清露落宫槐”,其标格如此。

顾自述曰:

岁丙辰,容若年二十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即填此曲,为余题照。(《弹指词》卷下《<;金缕曲>;自注》)

此曲即《金缕曲》,其词曰: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家国,朱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痛饮狂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与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读此可见容若之性情与气概焉。据徐囗《词苑丛谈》,此词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无不知有《侧帽词》者。贞观之和作,亦极慷慨缠绵之致,兹并录如下:

且住为佳耳。任相猜,驰笺紫阁,曳裾朱第。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容易得一人知己。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曾不值,一杯水。歌残击筑心逾醉,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无忌。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已矣,但结托来生休悔。俄顷重投胶在漆,似曾相识屠沽里。名预籍,石函记。

容若友朋中,以与贞观为情谊最深。贞观有挚友吴兆骞,亦江南才士也,以科场案被累,戍宁古塔。是年冬,贞观为《金缕曲》二阕,代书寄之,以稿示容若。其词曰: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生平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囗行戍橐,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贞观之自述曰:

二词容若见之,为泣下数行,曰:“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啸亭杂录》卷九作‘都尉河桥之作、子荆楚雨之吟,并此而三矣’。)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余曰:“人事几何?请以五载为期。”恳之太傅,亦蒙见许。而汉槎果以辛酉入关矣。

明珠许救汉槎之事,据《随园诗话》所记如下:贞观之请救汉槎也。明珠方宴集,坐间手巨觥,引满,谓贞观曰:“若饮此,为救汉槎。”贞观素不饮,至是一爵而尽。明珠壮之,笑曰:“余戏耳。君即不饮,余岂即不救汉槎耶?”又传:“兆骞得释归,因诣明珠谢。留府中,闲行入一室,上书一行曰‘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据杨寿楠《贯华丛录》引刘继增《顾梁汾诗传》)此一事可见明珠、容若及顾贞观之性格,故备载之。

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二月,姜宸英始至京师(《苇间诗集》卷三)。其识容若,当在是时。方苞记姜西溟遗言云:

康熙丙子(时容若殁已十一年)同西溟客天津。将别之前,抚余(方苞)背而叹曰:“吾老矣,会见不可期。吾自少常恐为《文苑传》中人,而蹉跎至今。他日志吾墓,可录者三事耳:(其一)吾始至京师,明氏之子成德延至其家,甚忠敬。一日进曰:‘吾父信我,不若信吾家某人。先生一与为礼,所欲无不得者。’吾怒而斥曰:‘始吾以子为佳公子,今得子矣。’即日卷书装,遂与绝。”

全祖望《姜宸英墓表》所记,则视此较详而稍异。其言曰:

枋臣(明珠)有长子,多才,求学先生。枋臣以此颇欲援先生登朝。枋臣有幸仆曰安三,势倾京师,內外官僚多事之。……欲先生一假借之而不得。枋臣之子乘间言于先生曰:“家君待先生厚,然而卒不得大有佽助。某以父子之间亦不能为力者,何也?盖有人焉。愿先生少施颜色,则事可立谐。某亦知斯言非可以加之先生,然念先生老,宜降意焉。”先生投杯而起曰:“吾以汝为佳儿也,不料其无耻至此。”绝不与通。于是枋臣之子百计请罪于先生,始终执礼。而安三闻之恨甚。(《文献征存录》卷二所载与此同,而较略。)

比观方、全二氏之记载,有微异者二处:(一)全氏所记容若之进言,视方记为婉转。(二)方记所示,似宸英一怒遂与容若永绝也者。惟据全表,则此后二人尚有往来。按关于后一点,全表为信。宸英《苇间诗集》卷三有《哭亡友容若侍卫》四首,中有云“平生知己意,惟有泪悬河”。又于其死前一年,有《容若从驾还,值其三十初度,席上书赠》六首,则终容若之世,二人友谊如故也。宸英一生囗轲,读容若投赠之词,所以慰藉之者良厚,宜乎其有知己之感。虽然,宸英拒容若之劝,宜也。以此拂袖行,矫矣。为身后之名,不惜特彰挚友之失,且欲抹杀其以后之友谊焉(假设方苞所记为信)。吾有以知此自少即希为《文苑传》中人者之品格矣。

严绳孙言,容若“丙辰以后,傍览百氏”。(《成容若哀辞》)今观《通志堂经解》中五十余种之序录,皆丙辰及丁巳两年间所作。容若除草《经解》序外,又从事经学之著作。丁巳二月,辑成《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是书乃取宋陈友文《大易集义》及方闻一《大易粹言》合辑之。二书皆荟萃宋儒之《易》说。《集义》原书只有上下经,《粹言》兼具经传。惟《集义》所采摭,视《粹言》多十一家。容若因将二书合并,去其重复繁芜,又采十一家著作中论《系辞》诸传,为《集义》所未采者补之,“间以臆见、考其原委”(自序)。此书今刻《通志堂经解》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谓此书“相传谓其稿本出陆元辅。性德殁后,徐乾学刻入《九经解》中,始署性德之名,莫之详也”。予按此缀辑之事,原属易易,宜为容若之智力所优为。至若移录原文,搜寻资料,或假门客之助,原非异事。若谓其纯出捉刀,吾不信也。容若又有《陈氏<;礼记集说>;补正》三十八卷,刻《通志堂经解》中,前后无序跋,度亦作于此两年前后。此书乃“因(宋)陈澔《礼记集说》疏舛太甚,乃为条析而辨之。凡澔所遗者谓之补,澔所误者谓之正。皆先引经文,次列澔说,而援引考证以著其失。其无所补正者,则经文与游说并不载焉。颇采宋、元、明人之论,于郑注、孔疏亦时立异同。大抵考训诂、名物者十之三四。辨义理是非者十之六七。以澔注多主义理,故随文驳诘者亦多也。凡澔之说,皆一一溯其本自何人,颇为详核。……凡所指摘,中者十之七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一)”

康熙十七年三月(容若二十四岁),严绳孙在吴中,与吴绮共订定容若词集刻之,名《饮水词》(《严绳孙<;饮水词>;序》)。十月,清帝巡视北边(《东华录》卷七),容若盖在扈从之列。是年三藩已渐次戡定。清帝惩于此次大乱,知非恩络一世才智之士。无以服汉人。先是正月二十二日诏曰:

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著作顾问之选。朕万几时暇,游心文翰,思得博洽之士,用资典学。……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无论已未出仕者,著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其余内外各官,若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于该督抚代为题荐。务令虚公延访,期得真才。(《鹤征录》卷首)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该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5)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5)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是可以过上一种富有尊严与简朴的生活,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从哪一点上尊敬他们,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人生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于老年人或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是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是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充实。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是连带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
  • 复活的生命

    复活的生命

    从古到今,真正的诗心是随着生命而浩瀚翻湧,生动活泛的,犹如万流朝宗,合归于海,势不可当。人生中有田园诗、边塞诗、浪漫诗、朦胧诗、印象诗,隨着生命的壮丽多彩,今又有一涓涓细流,归回了大海,那就是“白鸟先生”《复活的生命》之诗。从“白鸟先生”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白鸟集》,到如今的第二本诗集《复活的生命》,我们可从中观出一个残疾人士的心路历程,人生印记和滋润心田的美善见证。珍贵在全能的造物主,赋予了“白鸟先生”诗心的灵感与感动,从《白鸟集》到《复活的生命》……一唱三叹。
热门推荐
  • Koko的随心日记

    Koko的随心日记

    我是一名学生,更文不定,就是记录生活里的一些小事。有粉丝更是求之不得啊,感谢读者。
  • 双生萌宝:总裁爹地请接招

    双生萌宝:总裁爹地请接招

    为了病重的母亲,她接受了一场不寻常的交易。当一切结束后,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换来的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此剑名为归去来

    此剑名为归去来

    大陆分五域,东域剑为尊;一剑荡平八方,一身正气浩荡。我以我剑,斩诸天。我以我身,为剑圣。
  • 魔祖在上

    魔祖在上

    从尘封的棺材之中醒来,宁休发现自己穿越了,并且还成为了一个从中古时期被封印到现在的大魔头,仇家多到闻者伤心,见者流泪。而最让他感到蛋疼的是一身修为尽失!仰天看向天花板:“我是不是该一头撞死然后再穿越一下?”就在这时,宁休找到了原身留下的嫁衣神功,从此在反派的路上越走越远。“观世间万物,皆为我之嫁衣,不过首先,我得想办法出去。”
  • 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

    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界纪

    三界纪

    一个来自洪荒的家族,因为抵御不了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没落。一个由各种生灵组成的门派,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而不得不逐渐凋零。一个外邦逃命的将军,因为各种派系的争斗,而被迫潜藏在贫穷的山村里。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更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怎样的强者。但无论是那个时代,都有一批觉醒者。只是,它们都是时代的异类。
  •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是老舍的代表作和当代真正伟大的文学巨著。老舍为旗人,隶属“满洲八旗“”的&quot;正红旗&quot;,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因此得名。《正红旗下》以清末北京社会为背景,老舍从出生写起,当时正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小说中一个个小人物栩栩如生:老实巴交的父亲、善良正直的王掌柜、尖酸刻薄的姑母、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他们在动荡历史洪流中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 异界乾隆

    异界乾隆

    我是林凡,本来,是个宅男的,因为一次意外,得到了一条坠子,最后,就穿越,我会不断变强,重回地球的
  • 异界的死修

    异界的死修

    普通的少年李莱昂,在一个偶然的时机下穿越到了异世界。面对异世界各种潜伏的危险,李莱昂只能凭借他天选之人的未知力量,重生强化的天赋技能一点一点强大起来。&lt;死亡窃取&gt;,&lt;本源赋予&gt;,&lt;魅惑气息&gt;...各种天赋技能,或主动,或被动,不断被李莱昂所捕获。他是异世界的主宰,也是最变态的存在!为了遵循内心的指引,为了保护自己珍惜的人,勇敢的少年不断地和命运抗争,最终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异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