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300000040

第40章 成就来自专注力

问:打坐的时候灵魂出窍,出去了怎么回来?回不来怎么办?

师:什么是出去?既然通过修行可以出去,怎么可能回不来呢?如果这样,说明你是一个非常散乱,魂魄不健全的人,人在走路、吃饭、做事,魂魄只有七八分在身体里面,一小部分跑到外面去了,所以要喊你好几声,才能把你的魂魄喊回来。一个人智商低,很迟钝,心散乱,是因为他有一部分魂魄游离于身体之外。有一种人思维敏捷,反应快,智商高,那是因为他人在哪里,魂魄就在哪里。但多数人都是前一种,他们的灵性很低,修行难以成就。这种人不要说修行成就了,就连做社会上的事业也难以成就。而且这种人修行会出问题,总感觉自己出去了没办法回来。原因之一是神经不健康,有一部分魂魄确实在外面;之二是散失在外面的那一部分魂魄收不回来。这种人通常活在自我当中,别人跟他说什么他听不进去,他说话也不会观察对方的反应,只管像打机关枪一样把话说完,心里就舒服了,并不知道对方是否听清楚了,是否理解,是否喜欢听。这种人在我们身边很多,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每个人的魂魄本来都是健全的,只是很多人从小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没有学会专注地做事,变成了一个散乱、魂魄不健全的人:吃饭,饭菜掉到桌上、地上都不知道,吃着吃着就发呆了,父母喊他一下,他才从忘我中惊醒;读书的时候人坐在教室里,魂魄已经跑出去了,眼睛看着课本,不知道读到哪里,老师讲课也听不见,坐在教室里发呆。从小在家、在学校都没有学会专注,离开学校到社会上,也是一个散乱的人。魂魄不健全的人就是来学佛,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里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没有专注力,所谓的有耳不能听,有眼不能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魂魄不健全,六根产生不了作用。真正支配六根的是我们内在的主人。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静坐?就是要训练身心合一,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无论你通过哪种途径,只要达到身心合一,做任何事没有不成功的。

有的人非常无明,本来已经很散乱了,走路的时候耳朵还挂着个耳机,眼睛还在东张西望,结果看的没看清楚,听的也没听明白,长期这样下去,六根就各自为政。一个人六根不能统一,做任何事都进入不了状态,所做的事自然上不了层次。

莲花生法门的静功就是训练专注力,让身心、六根都能协调统一,变成一个一,否则无法入道。动功是为了疏通经络,强身健体,对治生理的欲望。

一个人如果专注在自己身体某个部位的专注力都没有,想修无为法,那是自欺欺人!比如观想自己的头顶如莲花开放,你是否能停留在这个画面上十分钟不散乱?是否能专注地从慧眼看着前方,注意力保持十分钟不转移?如果不能,想入道,绝无可能!参话头,是否能把念头和话头绑在一块持续十分钟?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还参什么话头?参话头,首先要能把念头和话头绑在一起,心要落在话头上才能参话头。所谓的止观,首先要能停在、定在一个话头上,才能观这个话头,进而参这个话头。

一个人一旦有了专注力,就可以用意念把身体的疾病移走。如果用意念移不走,说明念头不能专注在某个点上。为什么过去的僧人在头顶上烧九个戒疤呢?一般都是烧九个,不是一次性烧九个,而是一次烧一个。烧一个戒疤最少要痛十天,由于头顶上痛,注意力就会专注在痛点上。等到不痛了,又开始散乱了,就再烧一个……一直烧到第九个。一个人能九十天专注在一个地方,怎么可能不成就呢?就如同打坐,前二十分钟坐着很舒服。为什么舒服呢?因为散乱,心跑掉了,魂魄打妄想走掉了,不在身体里面。半小时一过,腿开始麻了痛了,心就回到麻痛的点上了。这时候想把心从痛处移开,想打妄想都不可能了。痛得你呲牙咧嘴,还怎么打妄想,怎么分神,怎么入定呢?如果你一开始就入定,魂魄走了,哪里还会感觉到身体的疼痛?

问:请问灵动可以代替做动功吗?灵动是怎么产生的?

师:你说的灵动是指什么?

答:就是身体自己会动。不是随自己的意志而动,而是听到某种声音,比如听到音乐,身体就会动。动到最后就不动了,整个身体会很柔软。我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师:你肯定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你现在干什么工作?

答:我以前是一个做皮鞋的工人,后来下岗了。

师:你做皮鞋的哪个部位?

答:做皮鞋的带顶。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动呢?

答:每次动的情况都不同。

师:就是给你不同的音乐,你的动作都不一样。这么容易就被外境牵着跑,这种人有什么出息,能做什么事啊?只是一个跟风从云的人!

你们修行不是想检验自己的定力吗?你们到舞厅去,听到迪斯科的音乐,身体会不会扭动?修行人不能把握自己,被境所转,还修什么道?听到音乐身体扭动是自然的,但是你做不了主就是错误的。音乐有穿透力,可以与我们的细胞共鸣,的确可以把我们带到另外一个时空。你可以随着音乐进去,但要有个灵明的觉知存在,必须做得了自己的主。

凡夫与圣人的区别就是一个做得了主,一个做不了主。做不了主就被境转,做得了主就能转境。为什么我们听到佛教的音乐,身心会感到清凉呢?因为音乐有穿透力,我们的细胞与音乐融为一体了。你能进入音乐的状态,也必须能随时从音乐的状态里出来。世间上有很多庸俗的音乐,让人越听越庸俗,越听越充满欲望,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欲望。而宗教的音乐,尤其是基督教的音乐,让人听着听着,灵魂就升华了。无论是带着欲望还是带着清凉,都要有个灵明的觉知存在。

基督教的音乐比佛教的音乐好。基督教特别重视音乐传教,在这方面佛教赶不上基督教。有一种高雅的音乐来自灵魂,是灵魂谱写的,是灵魂在演奏,在歌唱,我们通常说这种音乐来自天堂,来自极乐,是天籁之音。因为一些修行人入定以后灵魂出去了,到了他向往的天国,比如基督教徒到了他们的天堂,佛教徒到了极乐世界,他们听到了那里的音乐,出定后把听到的记录下来,谱写出来,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天籁之音。我们佛教有些经典就是这么来的,最有代表性的是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就是晚上入定,到兜率天去听弥勒佛讲经,白天出定后把听到的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大智度论》。

佛教的建筑也是过去的祖师大德们入定以后,到了不同的境界,看到了不同的建筑,出定后把它们描绘出来,以此为蓝图建造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入定,神识不能出去,他所讲、所写、所画、所用的,都是头脑的力量,都是知识,不是智慧,不是灵性的力量。一个人平时如果连头脑、六根都不能专注统一,又怎么可能入定,他的本来面目又怎么可能脱离身体,自由翱翔于三界之外呢?

平常人的心是四分五裂的,分散在千千万万个角落。修行就是通过一种方法,把我们散乱的心收回来,让千万个念头变成一个念头。当你能长期专注在一个念头上,再把这一个念头分成千千万万个,也就是所谓的一心多用,和万物融为一体,天人合一了。修行的整个过程就是——收回来,再分出去。我们第一个过程都完成不了,心都收不回来,又怎么可能进行第二步——再出去呢?

为什么很多人眼睛在看东西的时候,耳朵不能听;头脑在沉思的时候,眼睛不能看,耳朵也不能听。而有一种人眼睛在看的同时,耳朵也能听;耳朵在听的同时,头脑也能思维;头脑在思维的同时,嘴巴也能跟人对话,回答别人的问题,也就是一心能多用呢?就是因为后者随时都能专注,而前者不能。只有当一个人随时都能专注的时候,才能随时把自己这种专注的力量分散到千千万万个人身上,从而接收到千千万万个信息。

一个人越专注,眼前的光就越明亮,一旦散乱,打妄想,眼前的光就暗淡了。但是,更多的人都是闭起眼睛,眼前一片漆黑。魂魄没有和身体合二为一,眼前怎么会放光呢?你们可以拿一面镜子看看自己的两只眼睛会不会放光,是不是炯炯有神很明亮,如果不是,你就知道自己有多散乱了。

过去修行人在禅堂里打坐,得道的禅师看到里面坐着的都是一群没有灵魂的人。这些人的心很散乱,每个人只有两三分魂魄在,七八分都跑掉了,只有身体坐在禅堂里。这还叫打坐,还叫修行吗?所以当禅师看到这样的人,就一香板打到他肩膀上,把他跑出去的七八分魂魄打回来。但是回来不久,他的魂魄又跑了,禅师第二个香板又打过去——香板就是干这个用的!

一个人为什么会昏沉、散乱呢?就是因为魂魄走掉了。当一个人的魂魄走了,他身体的光就减弱,暗淡,甚至没有了,人坐在这里,身体是一团黑色的东西,不是一团亮晶晶的光。开天眼的大和尚或班首看到了,就用香板打他,把他走掉的七八分魂魄打回来。可是打完香板,痛几分钟后就不痛了,他又开始打妄想,魂魄又走了。对这样的人怎么办呢?老和尚没办法,就给这些散乱的人头上烧戒疤,通过这种方式训练九十天,他散乱的心就收回来了,就能达到身心合一,人在此心在此了。基础建立起来了才谈得上开始修法,在此之前给你任何方法你都修不了。

古时候训练专注的方法,是让我们的意念随着呼吸进进出出,把心和呼吸捆绑一起,呼的时候心念随着气呼出去,吸的时候心念随着气吸进来。什么时候心和呼吸融为一体,念头和呼吸同步了,就意味着能把散乱的心收回来了。《楞严经》上讲阿难修行证果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在我们中国汉传佛教里几乎失传了,只有南传上座部佛教还保存得比较完整。现在不是有个葛印卡老师传的内观禅吗?这个方法就是从观呼吸入手。天台宗的数息观就是内观禅的方法。这种方法原来天台宗保存得很好,它有个六字诀:第一步是数呼吸,第二步是随呼吸……也就是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现在社会上很多大师在传教传法,他们的方法可修不可修呢?如果说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里有一百公里,很多大师传的法门只能让你走六十、七十公里,能走八十、九十公里的法门少之又少,甚至有的法门只能让你走上一二十或者二三十公里,就再也走不下去了。

作为一个法师,一个传教士,对各个宗派的教理、思想、方法都应该了如指掌。如果一个出家人的脑子里没有十几二十个法门,就没有智慧辨别一个法门是否可修,可修到哪个层次,是正见还是邪见,也就无法教导来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众生。

任何一个法门一开始都是训练我们的专注力,培养我们的定力(宗教称为禅定),有了定力才能入道。到东方、西方,到任何一层天都是要本钱的。

法门不是目的,而是让我们用来赚钱的工具。赚什么钱呢?赚到了禅定就是赚到了“钱”。你有了这个“钱”,想在哪里建道场,想建什么样的道场都可以。修不同的法门得来的禅定,就如同做不同生意赚来的钱。有的人通过念佛修专注,有的人通过磕头修专注,有的人通过走钢丝练专注……有了专注就有了禅定。有了禅定,你想干什么都可以,往生任何一个国土都可以。往生靠的不是法门,而是禅定。

千万不要把专注当作修行的目的。专注是为了把禅定训练出来。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做生意的行业呢?行业虽多,但做生意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赚到了钱还不是目的,是为了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净化社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而训练专注的目的是为了修道、回归——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们总说“回家、回家”,回哪里的家呀?灵魂的源头才是我们真正的家!我们都来自三界之外,回家就是回归三界之外,那里才是我们的源头,我们真正的归宿。

2010年9月4日

同类推荐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 天路历程

    天路历程

    除了《圣经》之外流传最广、翻译文字最多的书籍之一,被称为西方最伟大的三部宗教题材文学名著之一,与但丁的《神曲》、斯宾塞的《仙后》并列为世界文学中三大讽喻体作品,被奉为“人生追寻的指南”,“心路历程的向导”——《天路历程》被誉为英国文学中史诗般的存在,为十七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狱中心血凝成的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是除了《圣经》之外流传最广、翻译文字最多的书籍之一,为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所阅读。此次出版的《天路历程》采用了著名翻译家西海先生的译本,译文平实准确,再现了约翰·班扬朴素晓畅的行文特色。
  • 禅悟人生

    禅悟人生

    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伊朗伊斯兰教史

    伊朗伊斯兰教史

    本书正是想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并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热门推荐
  • 假想剑

    假想剑

    立于假想中,剑握于手。所以,那究竟是什么。一个转世的,执剑的少年,牵扯到前生的因果,在这神秘外露的世界,又会怎么样呢?“嗯?这可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这次不只是握着剑的站在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独宠:我的亿万超模娇妻

    豪门独宠:我的亿万超模娇妻

    当你遇到一个粗鲁、野蛮、毫不讲理的男人怎么办?当你事业正好前途无量,却被这男人逼着结婚怎么整?五年前,景宸被诅咒他们景家会绝子绝孙,他大笑说谢谢;三年前,景宸冷笑着要让他们景家折在他这一辈;一年前,被自家老婆告知她想要一个孩子,景宸的笑脸裂了一点点;九个多月前,当医生恭喜他母子安好时,他彻底笑不出来了;现在,当那个小王八蛋出生了,他只想把那家伙塞回娘胎再造!“景智轩!离你妈远点!”
  • 苹果影评集

    苹果影评集

    一个电影,一段故事,一份人生,一篇感悟在电影的世界里遨游,与感动震撼洗涤心灵
  • 渊庭

    渊庭

    得雄霸三分,化九州风雷,左目轮回,右目寰宇,火灵妖体绣古纹,擎一方阎贴,跨逆天蛮蛟,拂尘间三千剑影,探手间可掌乾坤,百世霸主,一生阎罗,行七界九州踏八荒四野。雄霸天下,我自狂笑傲九天。
  • 降临黑暗前的绯色光芒

    降临黑暗前的绯色光芒

    (短篇小说)晚霞是落日最后的光芒,随之而来便是黑暗的开始。也许黑暗是漫长的,但有了晚霞,黑暗后的黎明能够走得更远。十三世纪,教皇压制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片分裂的景象。冷酷无情的骑士拉尔夫,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等到了为神圣拼死效力那一天,但就在离开公国之前,他却遇到了……
  • 我没有朋友我要朋友

    我没有朋友我要朋友

    每个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段爱情故事,所以,爱理所应当地成为书面,音乐或绘画等艺术中最常见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题
  • 浪卷千层雪

    浪卷千层雪

    这部小说是根据1942年8月3日,东北军第111师师长常恩多和苏鲁战区政务处长郭维城在鲁东南甲子山区举行起义这一真实的故事而改编创作的。小说以“八三”起义为背景,主要叙述在抗日战争初期,一个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的爱国进步青年洪图,与恋人许雪华双双投军抗日,参加中共秘密党工作。他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多次化险为夷,最终成功起义。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穿越我叫草雉京

    穿越我叫草雉京

    一位少年因为救自己的女朋友发生了车祸;于是他被白无常带到了阎罗殿,可没想到阎王竟然是他的大哥,而且阎王说他还有98年的寿命,所以他重生了,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