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000000033

第33章 修生理与修道(1)

(有人请上师开示“辟谷”的问题)

实际上过午不食,加上适当的运动,就不需要辟谷(师父指主动辟谷的行为)。为什么佛门里很少听说“辟谷”这个词呢?因为很多人长期过午不食,再加上静坐、跑香,就不需要辟谷了。

当修到一定程度,体内的元气足了,自然不需要五谷杂粮等食物来补充元气,也就是达到了自动“辟谷”的状态(有的人是短期不吃,也有的人长期不吃)。刚开始几天要多喝开水,会排出黑色的宿便。如果元气不足,就不会自动辟谷。我们的身体有这样的规律和现象:气满不思食,精满不思淫,神满不思睡。

我们五脏六腑的元气是通过胃产生的。我们从嘴里吃进的食物,首先是到胃里,通过胃液的研磨、消化,再输送到小肠。营养在小肠里被吸收后,便输送到各个器官。糟粕就通过大肠排出体外。五脏六腑通过吸收营养产生元气,同时又有排泄的功能。

静坐的人,或者有些意志比较薄弱,容易受暗示的人,通过别人的诱导,譬如对他说“气满不思食”,这句话对他产生了心理暗示的作用,由心理影响到生理,他就可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

有些人的确是生理的元气充满了,体内贮存的能量足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不需要再吃食物来补充营养了。就像有些动物在冬眠之前,有一两个月吃得很多,是为了让身体积蓄能量。一到冬天,它就封口不吃也不动一样。

为什么一个冬天不吃不喝也能维持生命呢?因为体内贮存了足够的能量供身体消耗。等冬天一过,春回大地,阳气开始上升,这些冬眠动物也苏醒了,它们体内贮存的能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就需要进食了。

我们人无论修行不修行,每年也会有一个月吃食物不香。如果你是一个修炼的人,出现自动辟谷现象往往是在这一个月里。就我个人来说,每年农历的六月我吃饭就不香。在我闭关修炼期间,这一个月都不吃不喝,每天照样打坐。还有一些身体强壮,胃功能比较好的人,在辟谷期间照样干体力活。但是这样的人很少。当这一个月把体内贮存的能量消耗完以后,身体又开始接受食物了。

修炼的人在这个阶段,功力往往会大增。因为食物属于阴性,吃得越多,越容易昏沉,提不起精神。不吃食物,或者少吃食物的时候,体内的阳气相对会比较足。既然阳气足,就会往上升,功力自然会增长。

所以过去很多开悟的人,都是在辟谷期间的凌晨开悟的。也就是过了子时,两点以后。因为这个时间大地的阳气是从下往上升,我们体内的能量也是从下往上升。道家和密宗讲的“开顶”,也多是在这个时辰。其余的时间也有,但是很少。

就像莲花开放都是在清晨一样。早晨我们起床以后,发现莲花都开了!为什么中午以后,到了傍晚,莲花苞又都合上了呢?因为午时一过,能量就开始往下走,莲花苞就慢慢地合上了。等到子时一过,能量又开始往上升了,莲花苞又渐渐打开了。

我们人体生理机能的运行规律与自然界的植物一模一样。道教讲:“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这里所讲的“精”,指的是人体的精力。我们通常讲的“某某人精力特别充沛”,指的就是这个“精”。

越是精力衰弱的人(或者身体虚弱的人),他的欲望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精力,或者说元气不充足,体内就有足够的空间让它流动,它就会乱串。而当一个人的精力充沛,能量充足时,它就形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力量,也就是一个完整的能量体,就不容易流动,所以他就不会产生欲望。

我们体内有一种力量,它原本就来自宇宙,所以很容易和宇宙的力量相应、相吸、沟通。可是我们身体的能量往往因为消耗太多而无法往上升,只能往下沉。当你修炼到一定程度,体内的能量往上升时,它自然会和宇宙的力量紧紧地吸在一起。因为它本身就来自宇宙,很容易被吸上去,回到源头。

可是很少有人能把生理的能量修充足,而且还能保证它不外漏。如果你能做到,这股能量就会转过头来,从下往上升。常人不是能量不足,就是充足以后又漏掉。

如果你能把这股能量修充足,而且不让它漏掉,它就会在体内形成一个循环(从督脉上升,从任脉下降),然后再从中脉上升。这时候你就不要在地面上打坐了,可以跑到山顶上或者屋顶上去打坐。总之,离地面越高越好。因为地面有吸引力。

既然地面有吸引力,为什么树枝又会往上长,而不朝地面长呢?这说明宇宙虚空同样有吸引力。所以当一个人的精力充足并保持不漏,它就上升变成了气。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元气,道教把它称为“炁”(古文字)。

当一个人没有欲望时,精就变成了气。狭义的欲望,指的是男女之间的****;广义的欲望,指的是人的贪、嗔、痴、慢、疑,包括人的种种理想、抱负,都可以归为欲望之列。

因为你有种种的欲望(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欲望),所以你就无法保持先天的元气。尤其是当你有了生理的欲望,先天的元气就会变成后天的“精”。有了精,你的欲望会更强烈,精就会漏掉。所以佛教讲的“六通”中,有一通叫“漏尽通”(指生理、心理和证量上的三种漏),其中就包含了这种生理上的漏。佛在《楞严经》里讲,漏尽不证,要想成佛,犹如煮沙成饭,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你通过某种手段达到了不漏,你还得让这股力量回过头来往上升,升到中间变成“气”。如果你降伏了这股气,让它继续往上,升到头顶就变成了“光”。在下面是精,在中间是气,在头顶就是神,或者叫光。

就像一杯水,遇到冷空气就变成冰,中等温度就是水,遇到高温就变成水蒸气。这就是修行层次高的人,头顶上会有光的原因。他把下面的能量由精变成气,再把气变成神光,散发出去了。

既然我们人体能从五谷杂粮中获得能量,再把能量释放出去,我们也就能把宇宙的能量吸收进来。但是必须达到全身八万四千毛孔都张开,才能吸收外面的能量。

既然毛孔能吸收外面的能量,也就意味着你体内的能量也可以通过八万四千毛孔释放出去。这就是我们跟修行高的人坐在一起,会感到他的身体发热,火力特别旺的原因。同时也会感到自己的头脑很清醒,更活跃。因为他的能量场比较大,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就像一团火焰,我们一靠近,就会感到身体发热。或者当我们走近一座冰山时,身体就会发冷。这都是能量辐射的现象。

如果一个人修行很高,能量场比较大,他摸一摸你,就能改变你的能量场。甚至他用过的东西,如杯子、筷子、碗、衣服上都有他的能量。你一碰到他的东西,就能改变你的能量场。这就是佛教千百年来讲的所谓的“加持力”!实际上把秘密说穿了,就是能量场的作用。

“能量”是现代科学的用语,过去没有“能量”之说。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宗教所讲的是真实不虚的。科学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宗教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就佛教而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所以就目前来说,科学还无法证明宗教。

就像我们中国的《黄帝内经》,科学考证有五千年的历史,据人们传说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但是科学家是以考证为依据,不听人们的传说。即便是五千年,科学也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怎么能证明《黄帝内经》是否正确呢?

实际上我们中国的中医就是源于《黄帝内经》。学中医的人必须读《黄帝内经》,就像学佛的人必须读《楞严经》《金刚经》《圆觉经》一样,这是学佛的“根本经”,《黄帝内经》也是学医的根本经!

中医的针灸、按摩过去都是按照“子午流注”来治疗的。因为子时,我们人体的能量全部要归源。这时候你就不要工作、劳动了,最好是休息。如果这时候你不休息,还集中精神去做事,你体内的能量就很难回到它的源头。

“源头”一是指丹田,二是指身体的各个脏器。身体工作了一天,到了子时是需要休息的时候了。当我们在这个时辰休息,气血就会全部回到五脏,五脏补充了能量(等于五脏吃饱了),过了子时,能量又从五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开始工作了。

过去的修行人,尤其是年轻人,通常子时还在用功。因为在这个时辰用功容易降伏身体的能量。但身体虚弱的人、精力不充沛的人,子时应该休息。

为什么男同志在清晨会明显地表现出很强的欲望呢?因为这时候生理的能量走到了下面。这时候你必须起来修炼,通过修炼让能量往上走。否则,能量就一直停留在下面。所以佛教的修行人通常早晨四点就起来修炼。有机会我会给男同志专门讲一堂课。

修行人必须懂生理学、医学。不懂生理学、医学,想修行,想入道,想弘道,绝无可能。作为一个修行人,你就是不精通“五明”,也要了解五明。

释迦佛就是一位大医学家,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生理学”,就是释迦佛讲的《禅观正脉》。我曾经推荐大家看,你们可能还没有看过!修“白骨观”的人,都要先读这本书。

我们体内的能量,在头上是“神”,在中间叫“气”,在下面就成了“精”。修炼以后,就由精变成气,由气变成神。如果你不修炼,有了欲望,它就由神变成气,由气变成精,这时候欲望会更强烈。也就是说精、气、神是一个东西。譬如水,你可以把它变成冰,也可以把它变成水蒸气散发掉。水蒸气就是水,就是冰;冰就是水,就是水蒸气。三者是一,不是三。

为什么古人要把它分成精、气、神呢?它在我们体内确实是一种东西。但是当它走到不同层次时,就会变成不同的形象。如果你没有欲望,身体里就有用不完的元气;如果你不消耗体力,又没有欲望,身体里就有用不完的神光。

如果你很能干活,你体内的“神光”就少,“精力”也少,但是你的体力就比较大。如果你不动脑筋,也不干体力活,你体内的“精力”就特别旺盛,通常容易产生生理欲望。为什么过去祖师爷们都是半天干活,半天修炼,而且在修炼之前,都要运动——跑香呢?因为通过跑香把身体跑热,让下半身的能量输送到上半身。下半身没有能量,就不容易产生欲望。

我们人体之所以有周期性的生理变化,就是因为我们有欲望。一个修炼成就的人、功力很深的人,就没有生理上的周期性变化,没有后天的生理反应。这就是佛经上讲的“马阴藏相”。道教讲的“斩赤龙,降白虎”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之所以有后天的生理反应,是因为有了欲望以后,神光就变成了气,气就变成了精,有精就要漏。如果你没有欲望,就会保持先天的精、先天的气、先天的元神。它是在身体里面运转的,当你有了欲望,它就从上面转到下面。如果你没有欲望,它就从下面转到上面,从上面出去了。

关于生理方面,我曾经给几个比较好的道友讲过。因为他们渴望修行,确实在苦苦地追求道,但又不懂生理。不过谈及这个话题,在这里不好讲透。因为各行各业都有保守派和开放派,我想我们这里也会有保守派、开放派。今天请允许我以“开放派”的表述方式,把人的生理谈透。如果有谈错的地方,或者语言不文雅,请大家一定要原谅!

我手里拿着一串念佛珠,就先讲一讲念佛珠的来历。据说文殊菩萨在无量劫以前做教主度众生的时候,遇到了“一阐提”。何为“一阐提”?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极难发心、极难度化、极难成佛的人。这类人要到无量劫以后,才能发心,才能成佛。可是文殊菩萨是急性子,等不到无量劫以后再来度这些众生,于是就把手中的宝剑放到空中一挥,“咔、咔、咔”,这些一阐提的头全都掉了。

我们在座的也有“一阐提”,无论你怎么说,他都执迷不悟,都不听!你怎么说,他都有他的道理。文殊菩萨遇到这样的人,一着急,宝剑一挥,他们的脑袋全都掉了。掉了以后怎么办呢?他就把这些一阐提的脑袋用绳子串起来,给他身边的阿罗汉每人发一串。

阿罗汉把它拿在手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把这些一阐提的佛性唤醒了,他们就不需要等到无量劫以后才发心,乃至成佛了。也就是说今天杀了他,阿罗汉拿着他的头念佛,下一世他投胎做人,菩提种子马上就萌发了。

“一阐提”也能成佛,但是极难成佛。因为虽然他也有佛性,但很难萌发,要等到无量劫以后才能萌发。文殊菩萨替他们着急,就用这种方式来度他们。这就是念佛珠的来历!

过去有些阿罗汉成圣以后,不出来度众生,手里拿着念佛珠不停地念。意思是大地的众生好比是一阐提,我虽然不出去有形有相地度众生,但是我在山上不停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加持一阐提,也是在度众生。到了后来,大家就不知道念佛珠的来历和作用了。

念珠还有一种作用,古人在传法、讲法时,用它来比喻我们生理的结构。(师拿出念珠)这串念珠是拉蒙师父用铁树给我做的。十八罗汉的头像各具形态,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念珠的中间用一串星月菩提子连通,象征人体的中脉。罗汉头穿成的珠圈代表左右二脉,或者任督二脉。

在座有读过道教和密宗经典的都知道,密宗比较重视左、中、右三脉,道家比较重视任、督、中三脉。一个是前、中、后,一个是左、中、右,因此两家争论得非常激烈!

尽管他们的观点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非常重视“中脉”。无论你是想“开悟成佛”,还是想“得道成仙”,都必须中脉畅通!

同类推荐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 说爱太长

    说爱太长

    和所有狗血故事一样,程默因为剧组放假提前回来没想到捉奸在床,没想到这厮居然一脸坦荡“别那么吃惊,只是上了个床而已嘛!”然后就溜达去找水喝了,程默觉得自己从头凉到脚,放下手里的皮夹,顺带将前天刚买的价值18万的Valentino外套轻轻地挂好在门背,从冰箱里的冰冻柜把前天从超市买的专门定制的15cmx15cm的冰块搬了出来,然后走向正在厨房喝水的背影........
  • 风流女相帝王夫

    风流女相帝王夫

    命途多舛,本该是风流少年饮酒笑红尘,只奈何步步陷他人谋——痴情女皇,一生谋算,只为当年一抹柔情相待;无望涯上最孤傲的狼,一生只许一人,从此青丝换雪,爱情与忠诚,孰轻孰重,谁来抉择?豪门闺秀,少年痴情,彼与彼间深仇、隔血海。多年后,她是深宫高品女官,他是一国年轻丞相,再遇见,是厮杀于朝堂,抑或云雾终散见月明?癫狂神兽,噬神成魔,为爱囚绝千年;红衣赤焰,上古之咒,转首处,谁人白衣倾魂?千年逆转,风云变,英雄出,谁来破谁的诅咒,谁又是谁今世的劫?迷雾层层的赤云大陆,隐世千年的神秘家族,波诡云谲的朝堂政局……这里有涅灭而生的神族之裔,隐于妖境的魅惑之王,人、神、魔、妖共现于世,展开争夺。她是逍遥不羁的楚小王爷,前世果果,今生纠纷,是一场意外的穿越之旅,亦或是一局别有用心的谋划?“我怕的从不是那些躲藏在黑暗深处的狡诈心思,什么阴谋阳谋,终究敌不过温情暖语后的无情背叛。”一朝突变,一夜崛起,她化身勾魂夺命的暗夜使者“帝飒”,掌握神秘莫测而遍布四方的无双暗卫,覆拥震慑江湖的邪恶组织,无所不知的百晓书生……夺江山,断情根,翻手成云,覆手为雨,天下纷争扰扰,战火一触即发!
  • 若爱乘风

    若爱乘风

    若爱乘风,当爱像风一样离去,你是否能洒脱的跟过去说声再见,完美的为回忆画上句点,不拖不欠。当爱像风一样的吹来,你是否又能痛快迎面相接。爱需要勇气,不爱也需要。愿各位若爱乘风,携愿而归。
  • 妖孽追来:逗比娘子别想逃

    妖孽追来:逗比娘子别想逃

    推荐新书《快穿:百变男神,轻点撩》他,南云国三王爷,一身红衣似血,俊美如妖孽。她,21世纪的普通穿越女。初遇时,异世的黑暗森林里迫于无奈的救下了这个妖孽男子,而他,却强吻了她,天亮后,她一脚踹在他英俊的脸庞上,悄然离去。再遇时,她被骗卖入青楼,而他却只用区区一两银子威逼老鸨买下了她。一个是不向皇权低头的21世纪穿越女,一个是迷倒万千少女的妖孽王爷,还有一个原主的暖男未婚夫,外加一个说是前世欠下情债的魔修,众美男是各有千秋,且看最终是花落谁家?
  • 现代家庭保健(时尚生活指南)

    现代家庭保健(时尚生活指南)

    说起时尚生活,总会让人想起“品味”二字,时尚的脚步也似乎一直都与审美惜惜相关,如今时尚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时装,红酒,手表这些的东西,在大众化的生活中,时尚已经与科技密切联系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追求有品位、有格调的生活方式,以期享受生活的乐趣。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消费理念催发了大量新的生活用品和生活内容,不曾使用过的新用品进入千家万户。本书在理财、法律、茶道、花草、象棋围棋、开店收藏、饮食保健等方面全方位的展示了一个高品位而又幽雅情调的生活图画,全书衔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点出发,由线到面逐渐深入,引导读者在现代化的气息下,走进一个既温馨、舒适而又新潮的生活氛围。
  • 青峦

    青峦

    作品背景是五代十国乱世风云之中,主角应师傅陈抟老祖之命下山,途中遇柴荣,赵匡胤,赵光义,四人结义为兄弟,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波折起伏的故事。面对着权力和财富,四人之间又有什么选择?柴荣为何暴毙,赵匡胤又为何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重文轻武,赵光义面对抉择烛光斧影,本书为您一一道来。东影煌煌耀天仙,南易幻化愁思平,西极炎炎拙真人,北嶽巍峨遥天长,窥测天机话神相,骑驴跌坐看陈抟,惨绝人寰有宗权。四极三绝何许人也?善恶自有后人道来。盛唐武林十八家,三山五岳六门派,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本书就是本着赋予你理财的能力,赋予你改变命运的力量的宗旨而做的!让你由内而外,从观念到身份,实现最神奇的转变。它不是高深莫测的空谈,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理财“挖井”指南。同时,本书对所有理财工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其中提供的理财方法拿来就能用。书中穿插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同时,本书也摒除了一般理财类图书中生涩的理财术语,你读到的将是最贴近生活的言语,而它博大的内容,可以满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理财需求。可以说,它就是一本专门为理财人士打造的超级理财指南。
  • 王妃不好当啊

    王妃不好当啊

    别人穿越好歹是有个仪式感的,为什么我林木木就是一脚踩空掉进坑里?行吧,为什么别人穿越好歹能有个身份,我连人都穿过来了?且看我没身份没地位怎么把南夏第一高冷王爷搞到手!搞到手是搞到手了,所以为什么还会让我二次穿越?哦....这让人窒息的操作.......
  • 被流放的女将军

    被流放的女将军

    一场流放,一次驱逐。尚渐,你怕吗?你恨吗?不!我不怨亦无悔!能够逃离那个肮脏不堪的世界。能够逃离那个让我双手染满鲜血的世界。我尚渐何其荣幸!杀戮半生,寂寞半世。尚渐以为,她天生便是冷情冷心之人,这一生都不会懂得情为何物。直到……遇见那那个名为尚竹的温暖生物。阿渐,我们一起白头偕老可好?阿渐,打完仗,我们回家成亲可好?阿竹,来到这里,遇见你真好!鲜血染红衣,未亡等归人。何奈归人亡,痴等一世殇。《不忘》
  • 小道士收妖记

    小道士收妖记

    “小道士,你怕是收不了我了。”“小道士小道士,我帮你收其他妖吧?”“小道士,你看这,泥鳅~~”“小道士,我想吃藕糕……”“小道士小道士,那边有人打我!!!我不管小道士你得给我报仇!”“道士,我有点累,能不能多睡一会?”“道士,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好开心啊~~”“老道士,呜呜呜,我牙吃琉璃糖啃掉了~~~”“老道士,那小狐狸抢我的冰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