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000000031

第31章 人本佛教(1)

打坐昏沉如何对治?我以前讲过好多次,今天再告诉大家一种对治的方法:把脊柱拉直,闭上眼睛,吸一口气到丹田不要呼出去;压下巴,眼球顺时针转十圈,逆时针转十圈,由外向里转十圈,再由里向外转十圈。这时候抬起头来呼气。这样做,三口气就可以驱除昏沉。

如果静坐时很散乱,已经散乱成片,控制不住了,就不要继续用功了。用这种方法对治以后,再回过头来重新用功,能用多久就用多久。当散乱又成片时,又用这个方法对治,然后再重新用功。

这就像我们开着汽车往山坡上冲,第一次没冲上去,就不要继续冲了;必须把车倒回来,加足马力再冲一次;一旦冲不上去停在半路上了,还要再次回过头来加足马力,再冲一次,只有这样才能冲过这个山坡。

为什么人困倦的时候就要打哈欠,一打哈欠就会眼泪汪汪的呢?学过五官科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五官之间有一根很细的管道,彼此相通。打哈欠是血液里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产生的生理现象。你头一抬,嘴巴一张,打个哈欠,把二氧化碳呼出去,缺氧得到了缓解,脑部暂时得到了养息。但没维持多久又缺氧了,又要昏沉,打哈欠。

修行人最初用功的时候,不是昏沉,就是散乱。当散乱刚刚减轻,又开始昏沉;昏沉一旦解除,头脑清醒了,又开始散乱。一直这样反反复复。这是修行人都会遇到的通病。

虽然我们不具备四禅八定的功夫,虽然我们现在还有种种恶习,但是,只要我们渴望求道的心不退,我们修道的心不退,临终时就不会进入三恶道。

问题是当我们临终时,是否会道心退到一边,习性现前呢?如果这样,还是会被习性牵着走,顺着习性去往生。如果临终时,习性没有现前,就会保持渴望修道的心,与道相应。

参禅打坐,念佛持咒,也是培养一种学佛的习性。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恶习,要比学佛的习性大无数倍!

学佛的人越精进用功,过去八识心田里收录的种子越容易现前。这是好事。因为你内在恶性的种子现在不现前,就可能在临终时出现,那时候出现会更麻烦!生前恶习的种子出现得越多,临终时就出现得越少。

一个人如果生前一直压抑自己的恶习,那么临终处于昏迷状态,意志力薄弱的时候,恶习的种子就会出现并占主导地位。如此说来,我们平时应当如何处理内在恶习的种子呢?

学佛的人对自己的不良习惯,往往是采用压抑的方式,不让它显现出来。实际上这不是根治的方法。为什么说学佛的人要天真、单纯、表里如一呢?内在有什么习性,就让它展露出来。只有展露出来,自己和他人才看得清楚。恶的习性,就把它对治掉;好的习性,就继续培养,让它增长。

如果你是用压抑、掩盖的方式,那么好的、坏的习性都被压抑在里面。要想彻底整理、清点八识心田中收录的过去世的种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地敞开自己,无论好的习性还是坏的习性,都用大魄力把它显露出来。否则你无法走出自己狭隘的空间,与外面广大的空间融为一体。

学佛修道即是走出自我的空间,与外面广大的空间融为一体,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与外界相融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敞开。当你把自己敞开时,外界的力量自然会进来,不需你走出去,刻意与外界相融。就好比一间封闭的房间,当你把门窗打开,外面的空气自然会进来,内外的空气自然会融为一体。

你不需要求道,更不需要求佛菩萨,只要把心打开,自然就与道、与佛菩萨融为一体。不是我们走进他里面,而是他一直在门口等待着我们把门打开,是他渴望走进屋子里!与道沟通如此,与人沟通也是如此,只要打开自己,自然就与对方融为一体!

昨天来了三四个人,跑到山上要皈依。我说我不想给他们皈依。他们说:“我们几千里地跑来不容易,又辛苦又花钱,就是专门来皈依的。家里事情很多,想过两天就走,你今天就给我们皈依,起个法名吧!”

我心想,又跟前面来的那些人一样,又是大爷来了!又来跟我讲条件了!下午刚到,傍晚就要皈依。我说我不想马上替他们皈依,他说:“是不是嫌我们笨呢?”我说:“那是你自己说的,我没说。”

今天皈依的时候,我一看,怎么没有那几个人呢?后来一打听,原来吃完早饭就走了!当时我想:唉呀,现在学道的人哪,确实是不好讲!你说他不虔诚吧,他确实挺虔诚,从几千里外跑来,说要把身口意供养给我。我只说我不要,他就觉得没有面子,不好意思,第二天就走了!

学佛还要什么面子呢?学佛的人根本不能要面子,要面子你就学不了佛,更学不好佛!你要求法,乃至做人做事想明确方向,怎么能因为师父说了一句“不收,不要”,说你笨(“笨”还是他自己说的),你就面子上下不来呢?

不过这种情况我自己也出现过,要找某位师父求法、办事,话一出口,师父也是这样做,我就觉得丢了面子,不好意思了。用这种心态学佛修道根本不行,绝对要不得!

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多大,内在的境界就有多高,果位也能升多高。罗汉的承受力、菩萨的承受力、佛的承受力是有很大区别的。不用说圣人,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一点承受力,怎么做人做事呢?现在学佛的人根本无法跟古人比!

难怪过去的祖师爷说:“打不走,骂不走,才是佛门的龙象!”现在的人,你不敢打,不敢骂,哄着,哄着,他就歪了!实际上真正的人才不需要哄,你就打,就骂,结果几年打下来,骂下来,他就成才了!

我们佛门里把学佛的人才(即法器),比喻成“佛门狮象”,像狮子、大象一样。狮子代表“锐利”,它气势威猛,生命力特别旺盛,冲劲十足。吼一声,威震山岳,谁都抵挡不住!

大象是能承载重量,驮几千斤都没问题,而且任劳任怨!你们都见过大象,它的四条腿就像四根柱子一样,走起路来非常稳健。但是一旦发起火来,咆哮的时候,碗口粗的树,鼻子一卷就连根拔掉了!

大象是有耐力,狮子是有威猛力。一个学佛的人既要有威猛力,又要有耐力。可是现在学佛的人,你说猛,他猛不起来,勉强算有点魄力,实际上魄力也算不上。你说他没有魄力吧,他动不动还要生气发火。但是真正的大火他又发不起来,没有那个底气!过去那些祖师爷们发起火来,吼叫起来,骂起人来,声音比寺院的钟声还要宏亮!

说耐力,我们更没有!任何一件事,我们做上三两个月、半年,充其量一年,就厌倦了。你种菜没有耐力,做饭没有耐力,做生活中的事情没有耐力,你学佛同样也没有耐力。你做一件事情有耐力,转过来学佛,你同样也有耐力,学佛也是在做一件事情。你骂人有胆量、有魄力,你学佛修道也会有胆量、有魄力。

一个人的心无论敞开不敞开,别人都看得很清楚。学佛的人乃至不学佛的人,内在都有贪、嗔、痴和杀、盗、淫。这些都很正常,没什么好掩盖的!

告子曾说:“食、色,性也。”一个人有饮食的需求,有贪嗔痴,这是人的习性,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没有必要掩盖,你说与不说,彼此都知道。只不过是有的人轻一些,有的人重一些而已。

我们是婆娑世界的众生,也即欲界的众生,有欲望很正常。并不会因为你说出来就多一点,不说出来就少一点。你敢说,你心灵的大门才会打开,你和宇宙的力量才会相应;你不敢说,把自己封闭起来,你和宇宙的力量就无法相应。

讲修行的体验和感悟,不像在外面做事,说错一句话,表错一个态度,就无法收回,会给个人和团体带来损失。你讲自己的感悟和思想,讲错了也不需要负责任,仅仅是谈自己的体悟而已。

投师学艺、皈依佛门是非常快乐的事。因为这些是形式上的、刹那间的事,我们会觉得好玩,轻松自在。而学佛修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在未入门之前,真的是一件枯燥、痛苦的事。

今年一年很快又要过去了,今天已是12月3号,还有二十几天就到元旦了。接近春节,事情又多了。年终总结、财务报表、来年的计划,都要向宗教局、向政府汇报,天天忙得不得了!但是,就在这样的忙碌中,自己在不知不觉地成长。

真正的修道,是在做人做事中修,闭着门能修什么呢?只能修个小定,修个小慧。小定、小慧拿到世间上去用,根本不堪一击呀!“遇事心不烦,心不动”,说起来很容易。但佛法不是说的,是要做、要行的。一个人功德圆满,名成业就,不是靠想,也不是靠说,而是慢慢干出来的!

一个人这也不能承受,那也不能承受,这也嫌麻烦,那也嫌罗嗦,以这样的心态修行,别说你修不进去,就算你修进去了,修成了,你也起不了大用。

离开人无大道,离开人无佛法,离开人也没有功德福报。无论你想成为哪一个果位上的圣人,只要离开人,离开事,都无法达成。

说这些你们无法感受啊!万行悟得太晚了,33岁才悟到这些道理。但是现在告诉你们,你们也无法感受。也许十年之后你们才能感受,但到那时已经晚了!我很有幸,已经感受到了。我把我的感受告诉大家,你们听了只是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会有感悟,但是无法感受。没有感受,就无法受用。什么时候你们身心都感受到了,才会受用,才能开始起“用”。

所以我把我修行的心态和课程重新列了一遍,全部调整了方向。过去确实走错了许多路!但我相信,重新调整之后,再用十年的功夫,加上我过去十几年修学摸索到的经验,十年之后,一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我们出家人这么笨,只能讲讲所谓的“佛法”!真正的佛法也讲不出来,只能拾人牙慧,东拉西扯,扯出来的东西既不成体系,也不能自圆其说。甚至前后矛盾,都是邪知邪见!还自以为能自圆其说,行家一听就知道是外行。

同类推荐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全书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方面入手,谈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解了儒家智慧的精华,并穿插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养性、心态胸怀、谦孝美德、社交礼仪、正视财富等篇章向大家阐释了儒家的博大智慧。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 伊朗伊斯兰教史

    伊朗伊斯兰教史

    本书正是想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并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 《道德经》解玄

    《道德经》解玄

    随着中国日趋强盛,关于国学的研究大潮也早已兴起。长期以来,执着于国学研究的几乎全是文、史、哲社会科学界的学者。稍加留意即可看出,近几十年来,不少自然科学界学者关心国家大事,也在从事这方面的探究。孙文鹏研究员就是在这方面已经做出突出贡献的一名闯将,这部《〈道德经〉解玄》把学界对此经典的研究从考据、解义提升到“解玄”的新高度。
热门推荐
  • 时光暖暖皆因你

    时光暖暖皆因你

    谁说早恋不好的?叶苒高中时,快要高考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忙着考试的事,但……她的高三男友每天为她跑上跑下买东买西的,根本没有在意过高考……这一举动闪瞎了一众高二高三学生的眼,羡煞其目!她高考时,她的男友已经大一了!但……她家那位特意请了两个月的假在她最后冲刺阶段做全职教师加保姆!这一举动,又闪瞎了当年高二现今高三的学生的眼……坑品保证,放心入坑!带你重温高中恋爱那点小心思.!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凡人家族史

    凡人家族史

    这是一部凡人世界的生活史,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老人的一生,无论经历了什么都积极努力的活着。
  • 家,仇

    家,仇

    两家平凡且普通家庭,有着一段世仇家恨,六十年前,因为一块宅基地,李张两家闹得不可开交,两家老爷子双双离去,过了二十年李父被张家弄得惨死,李父在死之前让儿子许诺“不报家仇,誓不为人”。
  • 衣锦美人

    衣锦美人

    曲款冬觉得自己的前半生就是“硕人”里的庄姜夫人,“硬件”高配,“软件”没有………就在她几乎放弃“治疗”的时候,老天爷突然大发慈悲了,还送她一个原来只敢仰望的男人……款冬觉得自己手有点抖……收还是不收呢?穆明决:咳~咳~款冬秒回:收!————原来人生中有的缺席,只是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
  • 师兄的小宝贝

    师兄的小宝贝

    她与阎王的小公子做了个交易,所以她的修仙之路一路顺畅。她是别人眼中的大佬,但其实,她只想做师兄的小宝贝吖。“师兄,要抱抱嘛”“师兄,要亲亲吖”“唔……”“能给我看看你的眼睛吗?”“怎么了?”“我想看星星。”
  • 一抹阳光:爱上你的笑

    一抹阳光:爱上你的笑

    “萱,这辈子,你只属于我,是我的唯一““泽,这辈子,我非你不嫁,我只属于你”“皇甫萱,你现在转身离开,我们将永世不见”“宫雨泽,你只是忘记了,我的心很小,愿很小,无法永恒,我宁愿选择放弃”最简单,最美丽的誓言,一转身,深爱的两个人形同陌路。
  •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那天清晨,法医刘哥从解剖室冲出来,遇人乱舞解剖刀,他疯了!同一天,一具女尸静静躺在解剖台上,双臂白骨森森,一切证据在告诉我,她死前吃了自己!我只是一名法医,一名做幕后工作的技术警,但麻烦竟然降临在我身上。夜里的磨牙声,床单上的莫名血迹,难道凶手来过?醉酒那一夜,我的鞋印出现在案发现场。难道我就是凶手?法医禁忌档案,视觉独特的重案小说,带给你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一起寻找扑所迷离的真相,一起品味极度残忍的作案手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除暴抗恶(中华美德)

    除暴抗恶(中华美德)

    我国古代清官继承了这种进步思想,爱民如子,疾恶如仇。他们在任父母官时,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不顾个人安危,除暴抗恶,除暴安民,抑恶扬善。在他们的努力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他们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除恶务尽,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