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85000000008

第8章 在刘毓中百年诞辰时的追思

今年,1996年,是着名秦腔艺术大师刘毓中先生百年诞辰,也是他逝世十四年祭。在秦腔近现代史上,他独领风骚七十年。谁还能有如此殊荣呢?

初冬的深夜,我正要和刘毓中开始对话,一股寒风从窗隙吹来,我抬头凝望窗外,繁星闪灼,我想,昨夜的星辰,怕有几颗已经陨落了,还有几颗升腾而起,又能有几颗获得永恒的生命呢?!

我正在思索之际,刘毓老微笑地走来了。

那是1952年的夏天,我刚从天水山地里土改归来,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的筹备工作,认识了许多久负盛名的艺术家,后来都成了忘年交,刘毓中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一天早晨,我走出西北戏曲研究院不远,碰见了刘毓老,我赶忙向前问候:

“刘毓老,你来的好早啊!”

他说:“这不早,我都练过功了”

我惊异地说:“这大年纪还练功呢!”

他说:“演到老练到老,才能把戏演好。”

说着他向我指了指周围的坟地,那年这里还有坟地,现在说起,有一种非常久远的感觉。刘毓老当时说这一片荒芜的坟园都是孤魂冤鬼,解放前夜里磷火漫游,无人敢到这里来,现在。这里成了西北戏曲的最高学府,艺人们的家,真是沧海变良田。

寡言的刘毓老那天显得有些激动,接着他说,如今,党和人民又让艺人到北京参加汇演,真是百年不遇的盛事。他兴奋地和我握手,道声再见。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有说不出的欢愉。

这次汇演,他在《游龟山》中扮演胡彦,在选择折子戏时,苏育民向马健翎和黄俊耀推荐他。在他几出拿手的衰派老生剧目中,选中了《卖画劈门》,在其中扮演白茂林,有多处令人叫绝的表演,使这出戏久演不衰,成为刘毓老的代表力作。不久,喜讯从北京不断传来,《游龟山》一剧获得优秀剧本奖,并发表在《人民文学》月刊上,这是《人民文学》首次发表戏曲剧本,可见当时文坛对《游龟山》的重视了。刘毓老和苏育民获得演员一等奖,这是一个演员最高的奖赏。周恩来总理给他颁奖时亲切地问道:“你就是刘毓中吗?”他激动地连连点头称是。总理又问:“你父亲是演戏的吗?”刘毓中忙回答“是的,总理。”总理又说:“我看过他的戏,艺名叫木匠红对吧。”他万万没有想到周总理竟如此了解自己,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后来他向我述说此情景时。我分明看出他的眼眶里还闪着泪花。

戴誉归来,在西安大舞台公演。西安大舞台是当时西安最大的戏园,座落在新城南门外西边一片空地里,就是现在的南新街北头西边的街口。偌大一个戏园,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我和戏迷朋友领略了一次,真是又苦又乐,乐在不但看了《游龟山》的演出,欣赏了许多秦腔名角儿的表演,还到后台拜访了刘毓老,当时他容光焕发,老当益壮,显得分外的年轻。我的那位朋友还拿着本子和笔,请刘毓老题词,他确实感到为难,我说不用题词了,签个名吧。于是刘毓老拿过本子和笔,写上了刘毓中三个字。我的那位戏迷朋友拿着这个签名本到处给人看,着实高兴了一段时光。

戏散了,我们踏着满地的月光走向归途,心还沉浸在戏剧里,情不自禁地唱起刘毓老在《游龟山》中的那一段戏文;

有为父提篮儿卖鱼上岸

行走在龟山地惹下祸端

多亏了江夏县公子来见

才救了你的父转回江边

……

1957年初秋,梅兰芳先生率团来西安公演,为欢迎梅先生,西安戏剧界演出了折子戏专场,其中就有刘毓老的《烙碗计》。这出戏我曾多次看过,也为刘子明和定生苦情深深的感动过,并以定生而自况,就是没有看过刘毓老的这出戏。这次看了他在大雪弥漫中追赶那可怜的侄儿,那急切、疼爱、慈祥、痛苦的心情,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泪流满面,仿佛看见了童年的我和我苦涩的童年。他的表演质朴纯真,沉真老练,那在风雪中的蹉步和跌滑动作的运用,以及浑身颤抖的表演。都给人一种异常寒冷的感觉。把戏演到这个份上,是要有真功夫。梅先生看后说:“这种唱做并重的衰派老生戏,是要看功夫火候的。刘毓中继承了他父亲刘立杰先生以及其他名师的优秀传统,才能演得那么出色。”

1959年刘毓老参加了陕西戏曲赴京演出团,并巡演了十三省,把秦音远播到江南去,这是陕西戏曲有史以来唯一的壮举。他在《三滴血》中扮演周仁瑞,这个角色戏并不多,但他演得却精彩极了,把周仁瑞老人失子之痛和孤苦伶仃的悲哀,以及受屈负冤、呼天怨地的悲愤心态,活脱脱的呈现观众的眼前。那质朴无华的表演,那激越高亢的唱腔,震撼着人的心灵,那艺术的感染力达到了美的极致。难怪马少波看后在一篇观剧随笔中赞道:“戏不多而能认真作出戏来,可以看出表演功夫!”刘毓老不愧是一位具有真功夫的名角儿。那些浪得名的“名角”儿,尽管喧闹一时,历史终将会剥去他们身上的金粉。

刘毓老的名角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于他的。几十年来,他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吸收溶化,精益求精,继承和发了秦腔表演艺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敬重。我国许多艺术大师都和他有交往,对他的人品戏品都给很高的评价。欧阳予倩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曾在武汉观看过易俗社的演出,并认识刘毓中,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岁月,欧阳予倩先生一眼认出了刘毓中,问了刘箴俗、刘迪民、马平民都已先后作古,先生有着无限的感慨,特为刘毓中题词吟道:

汉上聆高艺。

重逢三六年。

当时愁雾里,

今日百花前。

……

秦声动京邑,

古艳呈新妍。

梅兰芳先生曾多次观看他的演出,都有中肯的评论,并题词曰:“继承父师的优秀传统,发展秦腔的表演艺术”。苟慧生先生酷爱刘毓中的衰派艺术,曾为他两次作画相赠,可惜文革中被抄走了。马连良先生也曾多次观看他的表演,称赞他为“衰派老生中一绝。”

1979年的夏天。我和多年不得相见的刘毓老重逢了。我握着他的手说,这些年我自身难保,也没能来看望你,请多多原谅。他却摇着我的手深情地说,我也没能去看望你,请你见谅。我说,彼此、彼此。顿时,屋里充满了爽朗的笑声。我俩都笑出了热泪,这是对往昔忧闷和沉寂的嘲弄,也是对未来的乐观的叩问。

不久,刘毓老以八十四岁的高龄参加陕西省着名秦腔演员联合演出,他演出的剧目是《三滴血》中的《路遇》一场,那精湛的表演艺术和深厚、激越、苍劲的唱腔,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我为他的演出写出文章,发表在陕西日报上,那次演出真是名师荟萃,各有千秋,全省各地的着名演员二十八位汇集西安,共演出了二十九个折子戏和选场。这些优秀剧目充分体现了各种不同流派、风格和行当的艺术特色,是前辈艺术家创造的结晶。其中刘毓老的门生就有闫更平、乔新贤、张新华、任哲中等,由此可见他在梨园的宗师地位和对秦腔的巨大贡献了。

1981年12月1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举行茶话会,隆重庆祝刘毓中舞台生活七十周年。这年也是他八十五岁诞辰,门下弟子纷纷前来献艺祝贺,演出了他亲授的名剧《卖画劈门》、《周仁回府》、《放饭》等二十多出折子戏。更难能可贵的是,八十五高龄的刘毓老还亲自登台主演他的拿手好戏《祭灵》、《路遇》、《韩宝英》等,再次展现了他的艺术风采,令人感到宝刀不老,仍然光辉照人。像这样艺术生命之长久之精湛的艺术大师,不要说在秦腔界罕有,整个戏曲界又能有几人呢?!

不久,在庆祝易俗社成立七十周年的时候,刘毓老突然逝世了。我和他在三兆话别,送他远行,祝他一路平安。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空荡荡的,痛感我们失去了一位旗帜性的演员,而且是永久性失去了……戏剧界的悲哀是显而易见的。

在失去刘毓老十四年后的今天,我们迎来了他的百年诞辰。这十四年来,我们没有一日忘记他,随时都可以听到人们这样说,假若刘毓老在,我们如何等深情的话语。

刘毓老自我的艺术实践虽然结束了,但他的艺术流派却源远流长,他门下弟子会把它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在人类艺术的长河里,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和艺术献给人民和历史,并得到历史和人民的认同,他艺术生命才是永恒的,与人类和历史同在。

1996年11月21日于听雨楼

同类推荐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诗意村庄

    诗意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气势雄伟壮丽,极具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侠义沉浮录

    侠义沉浮录

    乱世末年,民不聊生。凉夏两国积怨多年,夏国想借凉国积弱之际,将凉国尽数吞并;魔门巨擘彩衣宗用邪术残害无辜性命,制作了大量尸傀,意图一统江湖,染指朝政。是非沉浮,皆非对错,且看曾经的江湖豪门秦家后人秦逸,如何从荆州的小城襄阳起步,在这等乱世中,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前夫错爱:悍妻要离婚

    前夫错爱:悍妻要离婚

    五年前的一场错爱,她浴火重生。五年后,她为了报复,毅然选择嫁入豪门,却差点丧命。尖酸刻薄破坏别人家庭的小姑,工于心计狠如蛇蝎的前未婚妻,怀了身孕隐居国外的小三,这个豪门还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她还能不能让他负责到底?
  • 请在黎明消失之前找到我

    请在黎明消失之前找到我

    一次两次,两人陷入死亡轮回,他想救她,她想活着,互相追逐拼尽全力,拯救?追杀!绝望,环环相扣……死亡有了规律,解开迷题。“如果你想知道我的名字,那么请在黎明消失之前找到我!”说着她从高楼上又一次跳了下去,并期待下一次的拯救。
  • 武技之变

    武技之变

    未来人类的生活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体质上的变化。于是人们的体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技能,新兵种层出不穷……
  • 弄死系统的我

    弄死系统的我

    你要成为我的女人?不存在的,我的女朋友是命中打劫来的!你要和我比身份?不存在的,我爸是时间长河第一人!你要和我比天赋?不存在的,我有个会自己加模板的系统!你要和我比……不用了,我哥是时间长河的掌管者,先比过他再找我。我,这么牛的人,分分秒秒的都是感悟,谁理你?
  • 幻惑九重天

    幻惑九重天

    何为幻何为惑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曲史一桩桩扣人心弦的惊鸿术科技道仁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斯诺

    斯诺

    斯诺是20世纪世界杰出的阅读、作家和评论家。他的新闻报道、评论以公正、客观、诚实而见著,其作品融新闻性、政治性和文学性于一体,成为撼世的经典之作。他对中国的理解、认识使新、老“中国通”们相形见绌。他对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推断力、高度的分析力,其结论往往是独特的、正确的和预见性的。他还是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使者。他执着地追求正义、自由、平等,反对殖民主义强权统治,呼吁国际和平。他一生致力于增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促进美苏、美中关系正常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我是灾厄破除师

    我是灾厄破除师

    大家好我是叶玄,这本书是我死后重生复仇都市、和伙伴一起拯救人类社会的幻想故事,我拥有虚空指数异能,看我如何突破自我,逆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