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97700000017

第17章 恃有功,韩信讨封 毁协议,楚军中伏

两军相持,汉王派使议和,为的是讨要被扣押的老父与妻子;议和成功之后,张良和陈平乘机建议,趁楚军撤退时袭击项王;韩信、彭越、英布,加上汉王四路大军将楚军团团围住,西楚霸王十战十决,不但没有冲出重围,反而陷入了十面埋伏之中。在深夜里,他又听到了四面响起的楚歌声。

夬卦,彖曰:夬,夬也,刚夬柔也。健而说,夬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龙且带走了几乎一半的楚兵,奔赴齐境。

虽然项羽痛恨齐王,但是现在既为汉所攻,就为楚之友,必须派兵去援救齐国。只要能救得齐王,齐王必会投楚,即成为楚军之后援了。

另外,项羽这时也知道韩信是他的劲敌,能够击败韩信的汉军,那么刘邦一伙人就不足畏惧,因此,他决定分出一半的兵力去对付韩信。

龙且率兵,很快到达了齐地。并派出信使,去联络齐王,要他来人接洽,合兵一处。

齐王听说楚军来援,十分高兴,双方联络之后,他派人将楚军领到了高密城一带。高密城边,有一条大水,名叫潍水。潍水水面宽阔,水波浩荡。楚军来到之后,就在潍水的东岸驻扎。

韩信军队开到,见到东面的楚军星如棋布,就只得驻扎在潍水的西边。这也同刘邦之汉军与项羽的楚军一样,双方以水为界。

韩信已经探知这次楚军的领兵将领是龙且,他对曹参、灌婴等部将说道这个龙且是项王手下一员悍将,他又带了这许多的兵马,我们如果硬攻,必会两败俱伤,待我用计破他。”

曹参与灌婴都知道韩信的能耐,就都说愿听大将军调遣。

韩信于是命令暂且退兵数里。

龙且见到汉军退兵,以为是汉军见到了他的兵马,已生了胆怯之意,就兵进数里,千脆扎到了潍水的边上。

几日过去,韩信在那里按兵不动,龙且真的以为韩信已经怯阵,便想要渡河挑战。

他的部下中有一个从吏在一旁说道:“大将军,此事千万谨慎,不可渡河去与韩信硬打。”

“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道我龙且还怕他韩信不成?”

“不是这等说,韩信引兵前来,宜在速战,现在他不速战,反而退步,我疑为有诈。大将军,虽然齐军曾经大败,而此地是他们的家乡,所以即使再败,他们逃回到家中就可以了。而我军却是在异国他乡,如果败阵,地形不熟,士兵逃散,就无法收拢,所以要慎战。”

龙且一听,有些气了,斥责道:“你怎么仗未打而先言败,难道你就能猜到这次交战韩信就一定会赢吗?”

“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叫大将军警惕韩信这个人,可不能小瞧了他。我听说他足智多谋,机变百出,不如我们先看一看再说,那汉兵去国二千余里,客居齐地,无城可依,无粮可借,必定待不了多久的。只要能与他耗下去,汉军必会撤退。”

龙且听到这个属吏长他人的志气,心中更是反感,他说道:

“韩信,哼,他不过是鄙夫,有什么能力?我听说他小的时候家境贫贱,衣食不周,靠一个什么漂母的人周济,才能活得下来。他还受过胯下之辱,连一个屠户人家的儿子都怕。这般没用的人物,我们还怕他什么?况我奉项王命令,前来救齐,如果不与韩信接仗,耗在这里,即使把韩信耗败,算得什么战功?不被项王耻笑,那才怪呢!”

那从吏再劝道:“大将军,由来轻敌者必败,我听说那韩信一肚子的诡计,我们不能不防呀!”

龙且斥责道你别再婆婆妈妈了,我心里有数。到得这里,总要血战一场,那才解气。待我一战得功,杀败了这个韩信,威震齐国,那齐国国王还不感激涕零,说不定还会把国土分给我一半呢!”

从吏见他不听劝告,只得叹了口气,退出营帐,再跑到周兰将军处去建言了。

说话间,韩信已把他的计策布置停当了。他除了嘱咐曹参、灌婴二将之外,又叮嘱傅宽,命令他准备万余条沙袋待用。

沙袋尽管没有现成的,但是那每一个士兵都有一条干粮袋,可装五至七天的干粮,尽可用来装沙,故而用不了多时,万余条沙袋已经收集完毕。

傅宽得到的命令是让他到潍水上游去,用沙袋装沙,逐步堵塞河道,让潍水慢慢递减,待到韩信放号炮举红旗时候,再命挖开沙袋,让水畅流。韩信的这一计策,可以叫水淹三军。

会用兵者,在山旁会用山形,在水边会借水势,一草一木皆可成兵。韩信如今就是这样一个人。

正待韩信准备进攻之时,那龙且早已按捺不住,差人到西岸来下战书了。

韩信倒也痛快,在龙且的信后,写了一句话:“遵将军所请,明日决战!”让信使拿回去作交待。

龙且收到回话,笑道:“韩信啊韩信,明天就是你的死期了!”第二天天刚亮,还没等龙且披挂自己,点齐楚军,韩信已经带了数员骁将,几百个士兵,渡河到达了东岸,在河边立定。而由曹参和灌婴所率领的大军,却还在河西岸,做出跃跃欲试,准备渡河的姿态。韩信在阵前大叫道龙且听着,快快出来受死!”

龙且立即带兵到了岸边,周兰紧随其后。

韩信道:“龙且,我听说你是项王手下的一员大将,武功、膂力都算得军中第一,我就与你大战三百回合,看一看是谁厉害?”

那龙且看到韩信比他瘦小,不屑地说道:“哼,别说是三百回合,就是三千回合,本大将也奉陪就是了,就恐怕你那小鸡一样的身子骨到时早就被戳烂了。”

“用不着逞口舌之利,只有打过了才知道。”说罢,韩信挺枪上前,与龙且战在了一块。

韩信抖擞精神,与龙且两马盘旋,打了二十余个回合,看出已有体力不支的现象。只见他手下的一员骁将,纵马奔出,大声喝道:“大将军,你且暂息,等末将来取龙且的狗命!”

他把韩信替换了下来。

此将本事更加不济,没斗上十个回合,差点被龙且一刀砍着,慌得他连忙拨马逃命。龙且追赶不过几步,又被韩信的一员骁将迎着,这员将军说道:“张将军不必慌张,待本将前来屠龙!”

此将还是不行,战得七八回合,已经不敌,只得拍马回阵。接着,又有一将替下了他。

阵中,那周兰看到这种情况,便喊道:“大将军,敌人用的是车轮战术,小心上当!”

那周兰是听了从吏的话,知道龙且已经骄傲,所以处处小心,生怕他中了韩信的诡计。

龙且边打边言道:“就是他们都轮上一遍,我有何恐?”

说着,奋起神威,竟将一员汉将劈于马下。

韩信见此,连忙说道:“我们打不过他了,快撤!快撤!”

他自己先拨马头,掉头向潍水跑去。他的部下,也都掉过头来,跟随其后。

见到汉军逃跑,龙且领兵就追。

周兰虽然觉得龙且杀了一将,取得了胜利,又觉得韩信身边的将领为何都不堪一击,有些疑惑。他又想到了那个从吏来对他说,韩信善于使计,而龙且却太过骄傲,恐怕会被韩信所乘。见到龙且追击,就大声说道:“大将军,不可追赶,小心中了敌人的诡计!”

“韩信小子,再有什么计谋都敌不过我手中的大刀!你引兵跟上便是!”

龙且见自己的大部队还未行动,故而这样叫道。

周兰只得率领大军压向了河边。

韩信等马步军抢渡潍河。因此时河水只及人胸,马尚可奔渡,人也可游泳,韩信的马军大都登上了对岸,步军有被敌军追杀到的,也有渡过了河的。

龙且想着如果能够杀了韩信,必定可以立一件大功,也就紧追不舍,韩信等前脚到达对岸,龙且也后脚跟到。

就在这一时间里,有两三千的楚军渡过了潍河,而且均系骑兵。周兰生怕龙且有失,也紧追着龙且抢过了河。

楚军的大部队开始渡河。

登上岸的龙且与周兰,被汉军的部队阻住。

韩信见龙且追到,回身再战。

左有曹参,右有灌婴,早已布下了口袋阵,他们各带一支兵马,两下夹击,把楚军层层包围。

曹参的一员偏将,高举着一杆红旗,挥动起来,营中号炮,也连响了三下。

这是信号,上游的那员汉军将领傅宽,立刻命令撤去沙袋,赶快放水。

一时间,大水如洪流般奔涌而至。

龙且与周兰被汉军围困,正在苦战,极盼自己的大部队到达,根本无法考虑其他的问题。而就在那么一个瞬间,大水奔腾而下,向囚渡的楚军冲去,在河中的楚军,本来还是水及前胸,一下子就漫了头顶。

河水陡然涨了一倍,再加上水由上游下来的冲击力,楚军将士尽皆浮起,被水流卷走。

不仅仅是步兵,那些骑兵也连马带人,在河水里翻滚不停。龙且到达西岸的楚军,在数万汉军的包围之下,不过是送到饥饿人口中的一碟小菜,顷刻间都被消灭,龙且这时根本无法与韩信单打独斗,他先被乱军所伤,又死在了韩信手中。周兰则被汉军擒住了。

虽然连死带伤加上被大水卷走不过万人,但楚军见到主将被杀,洪水又无情吞食了许多楚兵,都恐慌莫名,在东岸的楚军犹如鸟兽逃散。

齐王田广,见到这种情景,知道大势己去,连忙逃回了高密。

韩信没顾得打扫战场,立即进兵西岸,直抵高密城,齐王见势不好,离开了高密再奔城阳,半路上被汉军追到,成了俘虏。

齐王田广被解至韩信马前,韩信责他杀害郦食其,罪不可恕,“本来我也要烹你,但这种酷刑实在残忍,那就赏你一刀吧!”便令推出去砍下了首级。

韩信击败齐、楚联军,已到了汉王四年的十一月,也即是公元前的203年冬天。

五十九

韩信如风卷残云,横扫齐地数十县。齐地既平,韩信就向汉王报捷。在送出捷报的同时,中间还挟着一书,那就是韩王自请当齐假王的文书。

这时的韩信,不用别人劝说,那种念头就自然而然升上了脑际。

他想道,凭他韩信之力,竟将北方五国全部平定,疆土都归汉国,至功甚伟,难道汉王还不能赏他一个齐王当一当?因此派出使节,主动请封齐王印信。

刘邦在成皋城中养伤,这时已快痊愈。突然见到了韩信送来的文书,喜的是北平全部平定,气的是那韩信竟自动要求假王之封。他还没有看完信函,就发起了大火:

“我困守成皋,日夜盼他前来驰援,他倒好,不来不说,还想当什么假王,这小子是不是变了心了?不准,不准!”

恰好张良与陈平来到,汉王就将信函推给了他们。

张良和陈平看到韩信在信中说道:

“齐国虽然平定,但是齐人多伪,齐地又靠着楚疆,难免不反复无常,朝汉暮楚,因此信决心镇守齐土,兼及北方,请汉王封为假王,以保诸地不失。”

在张良等看信之时,刘邦还骂骂咧咧地言道:“哼,竟敢同我讨价还价,想自立为王,这还了得!”

张良附在汉王的耳边说道:“大王,现在的形势,您还能阻止得了韩信称王么?汉楚在此对峙,韩信却已无敌手,可以任意坐大。大王不准,难道能派出兵去讨伐么,讨伐不了,与韩信交恶,恐怕就会骤生不测了。不如······”

那汉王是个一点就通的灵异人物,马上止住了话,变了一种说法:

“不是这等说,我是说韩信也真是的,要一个假王干什么?他平定诸侯,功劳很大,干脆做一个真王不就得了。张良、陈平,你们起草册封文书,封他一个真正的齐王。”

“遵旨!”

一切封文都已准备停当,汉王担心信使回去会乱说,就直接派出张良赍印前往,一作宣封,二作贺喜。

张良说话,当然滴水不漏,他对韩信言道:

“大将军,可喜可贺,汉王让我送来册封文书,正式册封您为齐王。那汉王一见你的书信,就发火了······”

韩信有些紧张:“发火了,究竟所为何事?”

“汉王说道,韩信,吾爱将也,他平定北方诸侯,军功如此巨大,一个真王也不能全部平衡他的功劳,他要什么假王,岂不是让寡人失了面子。就封他一个真王便了!现在我带了印信在此,请齐王受封吧!”韩信十分髙兴,第二天便安排仪式,接受封号。仪式之后,韩信又宴请张良。张良在宴席上再言道:“齐王,那汉王再三交代,要我告知齐王,请齐王领兵南下,一齐抗击楚军,等天下太平之时,他将与齐王分享富贵。”

“先生回去报告汉王好了,韩信敢不从命!”

韩信被封齐王,愈加精神抖擞,不日便大阅兵马,整军调将,准备引兵向西击楚。

忽然,有卫士进来报告道:“齐、齐王,外面有楚使求见!”

想来齐王新封,卫士还叫不习惯。

“楚使,是什么人?”

“他自称武涉。”

武涉,是盱眙人士,素来都是项王的幕僚,很有些口才。韩信心想我与楚无甚往来,难道我晋封齐王,楚王如此快地得知,便来当说客了?

韩信道:“就叫他进来吧!”

武涉是走近齐国的时候方才知道韩信被封了齐王,也就顺水推舟,行了见王之礼:

“楚使武涉,拜见齐王,恭喜齐王,贺喜齐王!”

“使臣免礼,君来贺我做甚么?恐是为了项王,来做说客。你对我有何面教,尽管说来不妨!”

武涉言道:“天下苦秦,所以楚汉戮力击秦,今秦早亡,分地割土,各自称王,正应休息士卒,与民更始。谁知汉王兴兵东来,侵入楚地,夺人财物,挟制诸侯,与楚争斗不息。可见汉王贪得无厌,志在并吞。足下明智过人,难道不能洞察么?而且汉王前日,尝在项王掌握之中,项王不忍加诛,使王蜀汉,也算是情义两尽。偏汉王不念旧谊,复击楚王,机诈如此,尚好亲信么?足下自以为得亲汉王,替他出力,涉恐足下他日,亦遭反噬,为彼所擒了!试想足下得有今日,实有项王尙存,汉王不得不笼络足下。足下眼前处境,还是进退裕如的时候,左投汉汉胜,右投楚楚赢。汉胜必危及足下,楚胜当不至于自危。项王与足下本有故交,时常系心,必不相负!倘若足下不肯深信,最好是与楚连和,三分天下,鼎足称王,楚汉两国。都不敢与足下为难,这就是万全之策了。”

韩信笑了笑,说道先生这话,我有些听不明白。你是说楚王好,汉王不好。但就我来说,我投过楚王,他只给了我一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一员卫士而已,言不听,计不从,所以我才改投汉王。汉王立即封我为上将军,拜将授印,何等风光,就是汉王旧将,也难有此种荣耀。他同时授我数万将兵,任我南征北讨,极其信任。我又怎么能叛汉归楚呢?如果真如君所言,那韩信就是一个不会知恩图报的小人了。我己誓死从汉,先生不必多言,你还是回去吧!”

“齐王还是不忙做出决断,三思后再定······”

“不必了,要我负汉是不可能的,请先生回去报告给楚王吧!”武涉说不通韩信,只得叹了口气,怅然辞归。

韩信送走了武涉,刚迈步走向内室,从旁边走出一个蒯彻,向韩信说道:“齐王,我近来向高人学习了相术,我观察您的正面,不过是封侯拜相,可是当我看您的背面时,哎呀,真是贵不可言!”

由这几句话起头,韩信立时就感兴趣。请想,世人都信迷信,那韩信也不例外。“先生,果然如此么?请内室谈。”

韩信引蒯彻进入密室,两人坐定,韩信说:“先生有什么话请讲!’,蒯彻就又说道:“秦亡之后,楚汉纷争,不顾民众死活。项王起兵彭城,转南逐北,直下荥阳,威震远近,今乃久困广武,不得再进。汉王率数十万众,握有巩、洛,凭借山河,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反致屡败。这都是所谓的智勇俱困。以我之观察局势,非有圣贤,是不能止住这场纷争的了。现在大王乘势崛起,位于楚汉之间。那武涉的这话是对的,即大王如果把宝押在汉,则汉胜,押在楚,则楚赢。其实楚王与汉王的命,都悬于大王的手中。在这个时候,大王不必急着南下,助汉攻楚,而应当在齐地静等时机,观察局势,这样三分天下就能保持。如果你助汉,一下子灭了楚,那就会有野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了,愿大王细思。”

“先生这话是不错,但汉王从来没有对不起我的地方,他对我一直很真诚,我无食时他把自己的饭食给我吃,我少衣是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我如此坐视不援,是向利背义之举,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蒯彻再道:“这件事齐王是知道的,先前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是一对刎颈之交的好兄弟,后来为了两将之死的嫌疑,势成水火,最后陈余授首。大王自信你与汉王的交情,是否高过张耳与陈余呢。如果你硬把宝押在汉王一个人的身上,会不会产生大的错误?即使如文种、范蠡那样,对越王句践忠心耿耿,那越王打败吴国之后,他们一个被杀,一个逃跑。所以兔死狗烹之论,古今皆然。现在大王所立功劳,试问在汉将中能有几人,功高震主这句话,大王想是听过。即使是汉王不疑,宠信如初,也难保他的手下人不构陷于您。因此,我的主见略与武涉不同,大王今投汉则功高震主,投楚则项王不会信任。倒不如自成疆土,自固王位,介立于两王之中。”

“先生的话我听明白了,你回去吧,让我考虑考虑再定行止。”蒯彻临走之时,又回过头来说了这么一句话:

“大王,现在三足鼎立,三分天下正当其时,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再思,再思!”

韩信关起门来静思,也觉得蒯彻的话有几分道理,但是比较起楚王与汉王来,他毕竟对汉王还是感恩戴德的,他一直是效忠汉王,汉王必然不会负他。这一想,他还是不能宣布离汉独立。

过了几日,蒯彻想问韩信思考的结果,那韩信说了他不忍背弃汉王的意思,言语之间对蒯彻十分冷淡。蒯彻知道这是齐王是在故意疏离他了,觉得再在这里待下去不仅无趣,反而得祸,就此辞别。韩信也没有做什么挽留,任他自去。

不过,人就是如此之怪,谗言间语入耳生根,尽管不信,却也播下了疑惑的种子。韩信遣走了蒯彻,却又觉得内心怪怪的,就在驰援汉王的路上走走停停,最后竟然完全停下来,不走了。

六十

汉王刘邦的伤势己经好了。

他一直在广武一带与项王对峙,相互都没有进展。原先的意思,是想等韩信的兵到,从后背袭击楚军,将楚打败。不想韩信久久不能盼到,令汉王既无奈又愤怒。

汉王只得内部做了调整,他任命英布为淮南王,要他领兵再赴九江,去截楚军的后路;另一方面再致书给彭越,要他侵入梁地,断楚粮食,让项王一日都待不下去。

这些决定都是正确的,如果楚军真的没有了粮食,干饿数天,汉军就能打败楚军。可是汉王又下不了决心,因为老父亲和妻子都在项王的手中,保不齐,项王在走投无路的关口上真的将他老父杀掉,那就是他汉王的不仁不孝了。

他找来了张良和陈平这两位最受信任的谋臣,向他们问计。

张良与陈平的意见都劝汉王与项羽讲和。

张良道:“现在项王既无助势也断了粮草,我看正好与他计和,并通过讲和要还太公吕后。”

“项王暴虐,一语不合,便会动怒,万一即使媾和,他也押着老父不放怎么办?”

陈平道这是媾和的先决条件,我认为必须派一个能言善辩的谋臣,讲明利害关系,告诉项王,此时除了议和,也别无出路了。”

“那么,派谁去好呢?”

汉王的话还未说毕,有一人应声闪了出来。汉王一看,是一个叫侯公的人,这个人一直是刘邦的一个幕僚,随汉王好些年了,还算善于应对。刘邦点头答应:“你去之后,小心说话,千万不要触怒项王。”

“微臣理会得!”

武涉回报项王说,韩信根本不听他的游说,不愿向着项王。项王一听,添了些许愁怀,心想韩信不能背离原主,而除开韩信,他再也找不到援军了,现在粮食将尽,无力再与汉对抗,这如何是好?

正当他犹豫之时,听到了汉王派来使臣的消息,便令传入。

侯公缓步走入,直至项王的面前,行过了礼后,直立于下,平视楚王。

项羽故作发怒道:“你家主子真不是个丈夫,不敢出战,又不愿退去,是何道理?”

侯公从容作答:“我请问项王,你是想战呢?还是想退呢?”

“我当然想打,好好打上一仗,与你家主子拼个你死我活!”说着,他取下了身旁架子上的宝剑,拍在自己的榻前。

“要打吗?兵凶战危,现在双方相持良久,都已经兵疲将懒,如果开战,恐怕两方都讨不了好处。汉王想罢兵息战,所以派我来晋见项王。”

项王这时也有此意,但嘴巴却硬:“想和么,汉王是有这意思么?”“汉王早有此意,只是两军对阵,欲罢不能。现在汉王派我前来,就是与项王议和的。”

“汉王是否已有条款?不妨说出来让我听听。”

“我作为使臣,奉命来见项王,只有二议:其一是楚汉两国,划定疆界,彼此相安,不再侵犯;其二是请项王放还刘公吕后,使汉王骨肉团圆。如此,汉王定感项王的圣德。”

“噢,原来如此。”项羽把玩着榻上的剑,拔出来观瞧着:

“我道汉王为何如此积极,原来是想讨还家眷骨肉,故而让你巧辞令色,前来请和。”

侯公像是没有看到楚王的表情变化,侃侃谈来:“项王,我不知项王为何听到汉王讨要骨肉如此反感?实话说吧,大王可知道汉王东出的意思否?身为人子,谁人无父无母,汉王母亲已逝,只余老父。他远在西蜀,无时不在惦念家人。他出蜀东向,潜入彭城,原因之一是想接取父亲、妻子,嗣闻为大王所拘,急不暇择,遂至与大王为敌,累战不休。今天大王无意议和,那就不必说了,我这就回去,向汉王言明,你们再决一死战好了;如果大王诚心议和,就应当将刘公吕后放归,这也是表明了大王的议和诚心。大王,你没有杀掉汉王之父,这是明孝,你没有侮辱汉王之妻,这是明义,如果再能够放归两人,这就是明仁,三德俱备,大王的名声还不会为世人称颂么?现在如果项王负约而扣住刘公,曲在项王;如果放归刘公,而汉王不遵和约,错在汉王,天下人都会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两位大王。何去何从,还是大王您自己选择吧!”

项羽就是喜欢听软话,奉承的话。他听得侯公所说三德的话,心里很是受用。当下同意议和,并叫来手下人员,一起商议协定。

侯公与项王手下,共同议定就荥阳东南二十里外的鸿沟为界,沟东属楚,沟西属汉。

议定后报知项王,项王没有意见,就再差楚使,和侯公一同去见汉王。汉王同意,审定了协议,再报楚王。楚王等协议签定之后,就将刘公吕后,还有一个从吏叫审食其的,一同随侯公同归汉界。

汉王听到老父亲和妻子全身归来,十分高兴,走出城门迎接,父子夫妻相见,大家悲喜交集,抱头哭泣。而众臣子等待他们情绪稍安,也一同前来庆贺。

刀丛箭镞,九死一生,父子、夫妻乍然相见,虽然兴奋莫名,但是,到了夜间,那太公与吕后的心情,都有些不满和哀怨。

当晚,吕后与刘邦都想好好玩一玩,俗话说久别如新婚嘛。因此吕后缠绕着刘邦,想做那一星半点的事儿。

刘邦却分外地冷静,他问那吕后:

“在那边,项王没有欺侮你吧?”

“你吃醋啦?哪里会呢,他身边有一个从江东带过来的美人,封为虞姬的,他每日宠幸都来不及呢,连别的嫔妃都顾不上······”

“这虞姬长得美吗?”

“美,当然美,比起你后宫那些庸脂俗粉好看多了。”其实刘邦的后妃如薄氏戚姬等一点也不比虞姬逊色,只不过那吕后就是看不惯她们。

刘邦没有再说话。

此时吕后一个劲地往刘邦的怀里钻,想要好好亲热一番。但是刘邦却大有不胜应付之意。他早已把戚氏接到了身边,还有那个魏王豹的薄氏也已收入囊中,多头应付,晨欢夕嬉,耗去了不少精神。吕后在与他搂抱亲热之中,也觉得他根本就没有兴奋,还有那一杆枪也逞不了什么英雄。吕后有些心犹不甘,想使劲搂抱,哪料得刘邦突然大叫了一声“哎呀!”惊得她一放手,连忙问道怎、怎么啦?”

“碰到了伤口,好、好痛。”

吕后还不知怎么回事,轻轻拉开了夫君的衣领,这才知道那刚结痂的伤口处,有了些渗血。

“怎么,这里也受了伤?”

“就是这里么,还有哪里?”

“不是说脚受伤的么?”

“那是骗项王的,还伤得很重······”

“我叫医官来看。”

“用不着,己经好了,刚才是太使劲了。今晚、今晚就别做了吧!”“那还能做什么?”吕后躺下,自顾自地睡了,最后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她想起了审食其陪伴她的那些日子,真的是有求必应,觉得今后就得靠这个审食其为她解闷了。

而刘邦的父亲太公呢,一个人独睡寝室,也在抱怨自己的儿子。“这个不孝子,还想喝老父一杯羹呢。是我得罪你了?小时候打你,也是因为你不肯读书,是为你好呀!”

就因为此,以后刘公也对儿子耿耿于怀。

由于侯公的功劳,汉王第二天就特封侯公为平国君。

一切料理完毕,就听得楚王拔营东归的消息,这时候汉王也准备领军西归,命令众将领收拾粮草衣物。

就在这当儿,忽然进来两个人,对汉王说道:“大王,您真的要西归吗?”

“怎么,这里难道还没有住够?还能待得下去啊!”

“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问,大王是否甘心只在西面称王,与那项王同分天下?”

“不分又何如,难道能一下子就打败楚王?”

“本来是打不胜的,现在可以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张良,另一个则是陈平。

六十

张良与陈平来见汉王,就是建议他此时攻击楚军。

汉王说道:“我与项王订立了协议,相互以鸿沟为界,互不侵犯,现在墨迹未干,就要打他,被世人知道,会说我不仗义吧。”

张良说道:“大王,先前所以与项王定约,完全是因为太公与吕后都在他的手中,投鼠忌器,现在刘公和吕后都回来了,还有什么顾忌。自古来都讲求兵不厌诈,大王尽可以把这次签约当成一个计谋就是了。”

陈平也说道:“大王,现在楚军归心似箭,已无心再战,此时用有备而攻无备,一定能够击败楚军。如果汉军放弃这样一次好机会,恐怕就时不再来了。”

张良又补充说道:

“现在天下,汉已得大半,四方诸侯,也都被平定,彼项王兵疲力乏,众叛亲离,正是天要亡楚之时,若听任他东归,不去追击,岂不是养虎遗患吗?”

刘邦醒悟:“不错,不错,我听你们的就是了!”

这时到了汉王四年的孟冬,年关将届,汉王乘父亲与妻子都在军营,决定提前过年。这时楚军东去,危机己解,汉军粮足钱盈,可以过个肥年了。于是汉王叫人大张筹办,以示庆贺家眷团圆,犒劳将士之意。

这个年过得实在是痛快,有老父端坐上首,吕后伴随一侧,还有两个爱妃戚氏与薄氏也请出来下坐作陪。众文臣武将都上前来祝福,好话说了几箩筐。金樽玉盏,美酒佳肴,喧哗嘈杂,斗酒猜拳,好不热闹。那太公与吕后一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二是惊魂初定,才不做刀下鬼,又乍成座上宾,所以两人都好不高兴。

刘邦一家足足过了三天的神仙生活。

别说是汉王一家,就是全体将士,也尽情饱醉,胡闹瞎玩了三天。

过罢了年,已是汉王五年。刘邦不想再耽搁时日,就立即调度兵马,准备东进。同时,也派了几百人,把太公和吕后送到咸阳去。可怜那个吕后,只与刘邦做了几日名不副实的夫妻,就要分离,心中很不是滋味,幸好还有审食其陪着西行,不然也不知道她将怎样度过那些无聊的曰子。

再说项羽领兵东归,只道是汉军不会再赶他们,也就慢速行军,一直到了固陵(今天河南太康以南)。汉王自张良与陈平建议之后,就派出了侦骑,一直悄悄地跟在楚军的身后,随时向汉王报告。因此汉王随后追进,就是沿着楚军行军的路线进行的。见楚军驻扎固陵,汉军也不敢太过逼近,也选了一个依山傍水之地,扎下营盘。

你想如此大部队的行动,又如何能不让楚军得知。楚军斥候侦知之后,立即报告给了项王。

那项王一听,又是气得发昏:“他娘的,这个刘季老儿,从来就不讲信用,说好了议和,他偏要偷袭于我,众将士,咱们杀它个回马枪,这次一定要活捉汉王。”

项羽点起三军,重新杀回,自己亲率那江东带来的数千精锐,做了前锋。

汉军虽然也做了准备,不曾想到项王会来一个反噬,匆忙应战。两军前锋,很快短兵相接。

项羽一马冲在最前,他就是想找到刘邦,活剥了他。因此一个劲地向着中营冲杀,汉王将领,纷纷前去阻拦,都被他杀败。项王的一杆大戟,如风车一般飞舞,触者都死,他已经挑翻了上百名士卒,杀掉了数十员偏将校佐,还一直向汉王的大帐卷来。汉王一见不是个头,边忙骑马回逃。等逃退十余里后再扎下营,检点人马,已死伤了数千余众。

汉王重新整顿军马,依山立住,与楚军相对。前番是因为没有料到楚军的偷袭,吃了大亏,现在有了准备,立营甚坚,层层防守,那项羽虽然几番挑战,倒也无法一下子战胜汉军,两下里又成对峙局面。

汉王重新派出信使,召唤韩信所部与彭越所部,赶快向主力靠拢,或者是从侧后攻击。但是过去了十日,仍不见两下里有任何动静。

汉王闷坐帐中,正好张良来见。汉王道这韩信与彭越真不是东西,难道他们想要背叛我不成?”

张良连忙安慰汉王道:“也不是这等说,汉王如果听我建议,就能马上召来韩信和彭越。”

“真有如此之能,快说说先生的高见!”

“大主,那彭越兵力虽弱,却一直在助汉王游击,但是始终没有得到汉玉的封赏,我估计他心中已有怨言。彭越攻略梁地,是大王命他往佐魏豹,所以移兵的。今天魏豹己死,他心中也盼封王。大王没有封他,他必定深怀怨望。以我之见,不妨取睢阳北境,直至谷城,都封给彭越,他必然会前来襄助大王。”

“那个韩信呢?我不是封了他为齐王了吗?他不是也不来支援,这又是何故?”

“齐王之封,不是大王主动给的,而是他要的。正因为是他要的,他心里也一直不安,生怕汉王对他有所成见。我看这次不如多给他一些好处,大王可以再把陈郡以东,直至东海,全部封给韩信。那韩信的家在楚境淮阴,现在把这块家乡之土也分给了他,他肯定高兴。大王这样做了之后,不出十日,必定会得到增援。”

“就听你的好了,这值得什么,给他们,都给他们!”汉王大气地说道。

汉王听了张良意见,立即命人飞快赶制文书,派急骑送至两人。果然不出张良所料,这两人得封得赏之后,立即派出信使报告汉芏,言马上进兵,赶来支援。

在给这两人写信的同时,汉王还想起了英布,又令英布从南方前来,兜住楚军的退路。那淮南王英布,连同汉将刘贾,进兵九江,招降了九江守军、楚大司马周殷。因此英布带着三支兵马,向汉军靠拢,并对楚军形成了大包围的态势。

韩信、彭越,再加上英布,这三路大军开始趋集,汉王得到报告之后,通晓自己的汉军,汉军上下,一齐振奋,个个摩拳擦掌,对于项羽的恐惧,也都消弭于无形。

项羽手下的那些楚兵,本来是想回归家乡的,结果由于汉军的尾随而不能成行,现滞留于此,那半颗心却早已东归;再加上楚军粮草不继,军队己开始断炊,更加人心动摇。

项羽察知军心,又听到汉军有三路大军前来汇合,就决定不再逗留,命令部队且战且退,早些返回彭城,再作打算。

三路大军会齐,汉王就命令韩信当全军的主帅,统一调兵遣将,迎战楚军。他早有自知之明,知道这领兵遣将,他根本不如韩信。那韩信是每仗必胜,而他呢,则每战必输。

这时楚军虽有十余万人,而汉军却有三四十万余众,相比之下,优劣形势已明。

再说那个韩信,他在扫北的战事中,已建立起了威望,同时他也是个不怕兵多将广的多多益善的指挥官,得到汉王授权之后,得知项王每战必亲自奋勇当先,骁勇难有敌手的特点,把所有兵卒,编成十队,每队为三万人,一队为一个整体,梯次向楚军挑战,这是一种大车轮战法,他不相信项王真正是钢筋铁骨铸成的,永远不会疲倦。

项羽且战且退,此时已来到了垓下这个地方。垓下的位置在今天安徽灵璧县南陀河的北岸,这时是公元前的203年十二月至前202年初。楚军已被汉军团团围住了。

六十二

项羽到了这个时候,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在他的身边,已经没有了像范增那样的谋士,也没有了像章邯、英布、龙且那样的勇将,完全只是凭他本人的骁勇与不怕死在那里支撑着了。

这一日,汉军前来逼营。项王披挂上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向了汉营。凭着他那一杆神戟来回翻舞,逼得那些害怕的汉兵连连后退。他的部下,也跟随着他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韩信挥兵,且战且走,与项羽时远时近。项羽见到韩信,就愈急于想会一会他,就拨马向着韩信立马之地冲进。

那韩信好像就是不让他追到似的,接着再退,这样犹如猫戏老鼠一样,十余里路打打杀杀就过去了。

忽听得一声炮响,有两支汉军包抄前来,堵住了楚军的去路,而韩信的军马,就势撤离了战场。

这两支军马由两员勇将带领,接住了项王,项王一点也不惧,大吼一声,又杀入核心,那两员将军轮番交战,还是敌不住项王那杆枪,只得且战且退。

这时第二声号炮响起来了,从斜次里又有两军杀了过来,先前的第一拨汉军再次从容退去。

项王道:“这是你们韩信使用的车轮战术吧,人多势众,能奈我何?”他奋起神威,又杀了一阵,戟挑之处,汉兵死伤颇重。

项王尽管毫无疲色,但他的士兵在这轮番进攻中都已疲惫了,所以这一阵下来,楚军死伤也较多。

接着,第三声炮又响,汉军仍是两军迭出,两军后退,又同项王交缠在一起。

项王面对着一拨又一拨的生力汉军,也己经感到了疲劳,但他仍是强打精神,再战汉军的两员大将,楚军士兵见项王不退,也就勉力跟随,但已被汉军分割,都各自为战,再难聚成大军气势。

此时红日己快西坠,冬日夜长日短,天色也近朦胧。忽听得大炮连响数声,汉军十支军队尽出,那漫山遍野,都是赤帜,项王这才觉得不好,如果再不退军,肯定要全军覆没了,于是他下令撤退。

就是退军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楚军很难全身而退。于是,项羽反过来向外冲杀,仍是一马当先,让士兵紧随其后。

项王冲一程,汉军就掩杀一阵,十决十突,十退十进,最后还是让项王退到了垓下的营寨中。汉兵见到天色已晚,也就鸣金收兵。

项羽粗粗检点人马,他那带出去的五六万人,几乎只有数千人返回,而且人人衣甲上都是血迹斑斑,襟破甲碎,伤势累累,有许多士兵刚进得营门之后,一屁股坐于地上再也站不起来,被拉起的人中,竟还有就地死去的伤员。

项王走进大帐,被虞姬接着,帮他脱除盔甲。衣甲未脱,那虞姬己沾得满手是血。才脱得一半,项王己累得一屁股坐于睡榻之上。

这是项羽生平第一次感到了疲劳。

虞姬是在项王与汉王相持的时候来到军营的,已经伴随项王数月之久。她是项王从江东挑来的一个美人。这虞姬不同于其他女子,妩媚中带着英气,温存时柔弱无骨,坚强时英姿飒爽,因此特别被项王看中,要她守候在他的身边。

虞姬看到项王这副模样,十分心疼,终于把他的头盔取下,铠甲除去,又替他洗尽了脸上的血斑。

只听见这时项王长长出了一口粗气:“败了,败了!这次是回天乏力了!”

虞姬安慰道:“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忧劳?”

“此次不同以往,汉军漫山遍野,杀都杀不完。我每次都中刘季的诡计,这次他又搞了假的议和,猝不及防,中了暗算。”

“大王还可突围至江东,再卷土重来······”

“你们女人,不知道厉害。此次比以往历次都更加凶险。”

“那,难道没有机会了?”

“老天可能不再给我机会了,这次是韩信在指挥,这小子素来就会谋算,狡诈得很。英布与彭越更是狼狈为奸,他们四处合围,要想突出去真是难上加难。”

虞姬从来没有看到项王如此忧虑过,也觉事态严重,就不敢多言,叫军士端了酒饭,伺服项王。

项羽默默无语,连饮了几觥酒,觉得不仅全身酸疼,而且有些迷迷糊糊的,他平日酒量极大,想不到今晚竟不胜酒力。

灯红酒绿,面对着如花似玉的美人,这本来是人间最美的佳景,平日里充满着惬意,而今晚却充满了忧愁。

愁酒入肠,更加醉人,项王就倒在榻上,沉沉睡去。虞姬不敢打扰,只得替他盖上了被子。而虞姬自己却不敢入睡,坐于睡榻旁边,看着项王,轻轻地叹着气。

夜半时分,似有什么动静,只听得外边凄风飒飒、马蹄踢踏,还伴有人喊马嘶、鬼哭狼嚎般的声音,虞姬心里发紧,有些害怕起来,只是不敢叫醒项王。

又过了一些时候,就听得先是有那么一些楚歌楚调响起,继后声音愈来愈大,中间还伴有箫笛奏鸣,虞姬愈加惊惶,不知所以。

那项王虽然睡着,却也不十分踏实,此时睁开蒙昽的睡眼,迷迷瞪瞪地问道:“这是、是什么,回到家乡了吗?”

虞姬道:“不是,好像是有人唱歌。”

声音更大更响,项王也清醒了过来,酒意顿消,他坐起身子,侧耳倾听,正是他们楚国的歌声曲调。

项王披衣起身,在虞姬的陪伴下走出营帐,这才辨清,原来是汉军士兵在楚营外围,齐声唱着楚歌,吹着箫笛。

那声音如泣如诉:

江东风光好,

故乡人物亲,

老母倚门望,

妻儿罗衾冷,

离乡年复年,

战乱何时停,

敢问亲人归不归,

夜夜到梦中。

原来,在前半夜里,楚军士兵见到大势已去,有些人就干脆离叛潜逃了,有门路的人去投了汉营,没有门路的人则单独或成伙逃跑,被汉军抓到之后,就干脆降汉。就是那个项伯,他自恃与张良相厚,并与汉王结了姻亲,就带着他的亲信,去投了汉王。故而这前半夜的马蹄声碎,就是楚军上下各自打算,瞒着项王在自己行动。

而后半夜,则是张良的妙作。他自己找来楚国的乡俚民调,填进了新词,教给那些汉军士兵学唱,然后围在楚营之外,集体咏唱。例如那个周勃,本来就是会吹笛子的,就任了吹奏的教头。张良想,项王所带的都是楚国兵卒,在这样靡靡之音之下,肯定会丧失斗志。

项羽起先还十分懵懂,“难道汉军己得楚地了吗?怎么有那么多的汉兵会唱楚曲呢。”

虞姬回复道:“有些人还唱得不熟,估计是有人教唱。是想让我军的士兵怀念家乡。”

“本来将兵就思归心切,听到了这歌,如何是好?”

项羽到了这时,才知道这歌的妙用,他早就没有了睡意,于是带着虞姬巡查营区,这一看不打紧,他吓了一跳。好多营帐已空他的士兵都己叛逃了。

还有一些士兵,正带着自己的包裹,丢弃枪械,换上了便衣准备逃跑,一见项王出巡,立即吓得逃回营帐,或是匍匐于地,怕项王要对他们处置。却见项王两眼茫然,似见非见,从他们身边踏了过去,这些士兵见项王如此,也乐得他不在意时逃跑了。

一趟走下来,只看到项王大帐近前的八百亲兵还大多尚在,其余营寨十寨九空。项王吃惊地说道:“难道这楚音乡调,有如此大的魔力,竟抵得十万雄兵么?”

“归去来矣,楚水吴山,正盼着兵士们归去啊!”虞姬也是楚人,这时轻语感喟,怅然若失,她扶着项王入帐。在她那吹弹得破的脸上,也已挂上了几行眼泪。

同类推荐
  • 对不起,不能再喜欢你了

    对不起,不能再喜欢你了

    和周杰伦、辛夷坞、九夜茴一起缅怀: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初恋!张佳玮、辜妤洁、自由极光、天涯蝴蝶浪子联袂推荐!《ceci姐妹》杂志采访、太平洋女性网专访!我爱上你,就像飞鸟恋上鱼。当熬过象牙塔,亲历大都市的冰冷与繁华,请允许渺小的我亲手埋葬爱情!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首周杰伦!相爱了那么多年,最后还是不能在一起。学霸沐芷和学渣赵可以的青春,是伴随周杰伦成长的一路青春。他们的爱情,从蔡依林开始,到昆凌结束,12年想必也是所有人的爱情和青春。他们的故事,是一部漫长的电影,也是令所有人感怀的青春回忆。在不久以后,它将会出现在大银幕上,唤起更多人的共鸣和泪点。
  • 票房毒药

    票房毒药

    他们都说,我是靠潜规则上位的。这是废话!在这个圈子里,有哪个女明星敢站出来拍着胸脯说,我从来没靠过关系上位?恐怕她们的胸还没拍响,胸里的硅胶就已经陷下去了。
  • 深夜将至,别吃罐头

    深夜将至,别吃罐头

    它是这样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结,一篇故事就是一个罐头,而每个罐头都期待能让你在某个私密的夜晚想起,不多不少,就只让你一个人想起:关于恐惧那张感官模糊又诱人的面孔。大概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午夜一个人独处的心悸吧。只是你从来不知道让你辗转不安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来吧——85后台湾作家“不带剑”用令人惊艳的笔触,告诉你关于深夜的秘密。
  •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一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一

    《警世通言》的40篇,风格较接近。作为话本小说集,虽然各篇不相联属,而且产生时代又包括宋元明三朝,历经数百年,但它们沿着一个系统发展下来,仍具有相近的特色。其中最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这篇小说都堪称完美。
  • 在乌鲁布铁

    在乌鲁布铁

    《野草莓丛书:在乌鲁布铁》主要内容包括:在白山黑水之间、加油站、海岛、请戏、飞行、光环、夜活、鼠浪岛、杀生鱼、黄花梨、麻玻璃、租房记、掏耳勺、天黑下来、梦里的乌金、逃跑的婚姻。
热门推荐
  • 我是喷火大怪龙

    我是喷火大怪龙

    我是一条龙,一条会飞会喷火的大怪龙。作为一条喷火大怪龙,我的任务应该是飞到每一座城堡之中抢走最漂亮的公主。又或者是应该冲进任何一座宝库中洗劫所有的金子和宝石,把它们搬到我的山上,然后在财宝堆成的山上打盹,顺便打败想要屠龙的勇士们。最后,趴在我自己的小窝里,吃过几条烤鱼,看着太阳落山,安稳地睡上一觉。
  • 月光男孩回忆录

    月光男孩回忆录

    青春中总有一段无处安放的回忆,成就了现在勇敢自信的自己...
  • 全校都羡慕我们谈恋爱

    全校都羡慕我们谈恋爱

    江枳高中第一天报道,就碰上了众人口中的高岭之花穆楚。穆楚高中第一天报,就碰上了地理超烂的小路痴江枳。在不断的相处中,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后来,全校的人都知道了江枳和穆楚这对神仙cp。结婚以后,穆楚真面目暴露,高岭之花的形象岌岌可危。某次采访,江枳说:“学生时代的喜欢是最纯粹的,我很庆幸他一直都在。”主持人:“穆楚先生有什么优点吗?”江枳:“哪哪都好。”主持人:“那缺点呢?”江枳:“太会说了,太会做了。”主持人及观众:我们拒绝这波狗粮。(校园,双洁,甜宠,其中还有好几对副cp)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锦绣陷阱

    锦绣陷阱

    云子衿穿越了,作为胎穿的她,睁眼的第一件事不是婴儿啼哭,而是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宅院中立足生存。沐疏重生了,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仰天大笑,感谢天恩浩荡,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好好谋划,虐死前世将他利用至死的渣女。总之一句话,就是重生男主自以为设了陷阱,引女主跳进去,却自己先掉进去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特别办

    特别办

    当某些高台强调要扫除封建迷信的时候,有一个部门却悄悄成立起来——特别办。
  • 神豪大少在都市

    神豪大少在都市

    从小到大,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穷人,没有爸爸,可今天我才知道,我真正的爸妈的身份竟然是……从现在起,低调做人,低调做事,再也不是我的风格!实力!有钱!美女!
  • 洪荒之顽泥老祖

    洪荒之顽泥老祖

    玄黄为先天浊气得道成为众多鸿钧道祖听道中人之一,自此之后的洪荒历程中便随时可见一个浑身散发土气的老者行走于洪荒之间,随时都有可能用他那宽厚的嗓音无耻的道“小友且慢,此物于吾有缘,还望小友高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