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42500000046

第46章 杨朱的为我哲学(1)

在先秦思想史上,杨朱要算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奇特的人物。首先是杨朱其人的时代问题,杨朱与老子的关系问题,杨朱是否即阳子居抑或即庄周的问题,杨朱的学派归宿问题;其次是《列子·杨朱篇》是否反映杨朱思想的问题;再次是杨朱为我哲学的认识和评价问题,杨学的历史地位及其绝灭的原因问题,凡此诸多问题,历来争议良多,莫衷一是。

按照传统的看法,杨朱属于道家人物。因此,我们要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和研究道家的哲学智慧,就有必要依据有限的资料,就杨朱其人及其思想的有关问题作出合乎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一、杨朱其人及其学派

杨朱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这本是没有疑义的。唯现代学人蔡元培先生谓杨朱即庄周,方使这一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蔡氏的说法表面上肯定了杨朱其人的存在,然实际上它却是否定杨朱独立于庄周而存在,即否定杨朱白杨朱,庄周自庄周。事实上,战国诸子及秦汉学人从没有对杨朱其人的存在发生疑问的,庄子或将“杨、墨”并举,或将“儒、墨、杨、秉”并举,或谓之“陽子”和“阳子居”;孟子则或径称之为“杨朱”,或称之为“杨子”和“杨氏”;荀子和韩非皆以“杨朱”称之,韩非有时也以“杨子”称之;《吕氏春秋·不二》谓之“陽生”;《淮南子》则或以“墨、杨、申、商”并称,或谓之“杨子”;扬雄《羽猎赋》则谓之“陽朱”。他们均没有混杨朱与庄周为一人,所以,我们不能不同意郭沫若先生的意见,“杨朱的存在,我们也是不好抹杀的”,杨朱“这样一位学派代表的存在,就象墨翟我们不能抹杀一样,杨朱我们也断然不能抹杀的。”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上述,杨朱又称陽子、陽生、杨氏、杨子、陽朱、陽子居。这许多不同称谓,均是指杨朱一人。大抵古人姓名用字,不象现代严格讲究,虽一点一划亦不能随意增损,就杨朱一人而有陽、杨异文之别,即其证也。不过,陽、杨混用不分,这在古书人名用字上尚不算生硬过分,因为陽、杨同从易得声,系同声通用字,故实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陽、杨可通而为一,当不成问题。然朱是否即即子居?或者说,杨朱是否即陽子居?却不无讨论辨析之必要。在这一问题上,历来存在三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陽子居即杨朱,唐代陆德明即持此说,他在释《庄子·寓言》篇“陽子居”时说:“姓杨,名朱,字子居。”第二种看法认为,陽子居非杨朱,《庄子·应帝王》“陽子居”释文引李颐云:“居,名也;子,男子通称。”第三种看法取怀疑的立场,晋张湛注《列子·黄帝篇》云:“子居或即杨朱之字”。又注《杨朱篇》云:“或日字子居。”

现代学人在杨朱是否即陽子居问题上亦多有争论。其中,持否定性意见的门启明先生曾提出如下四点理由:“第一:古人多是一字命名,以切音命字的极少。第二:先秦各书都称杨朱杨子或陽生,‘杨’‘陽’

两字,在古是有通用的例子的。(如高诱注《吕氏春秋》作‘陽’,注《淮南子》作‘杨’。)且庄子亦尝被称做‘庄生’;但未见有称杨朱作陽子居的。第三:谓杨朱字子居,晋人尚不能肯定其说(张湛,晋人),唐人何由加以判定(陆德明,唐人)?第四:杨老年代不相及。

且陽子居所问‘明王之治’与‘为我’的主张亦不相合。”我们认为,门先生的理由似无充分的说服力。首先,从他的第一条理由来看,他自己尚不能十分肯定地说,古人“全是”一字命名,以切音命字的“绝对没有”,他似乎也知道,倘若下此断语,恐非合乎实际。其次,从他的第二条理由来看,它的前半部分谓杨、陽古可通用,并依庄子亦称庄生,而谓杨子亦可称陽生,当无问题,惟“未见有称杨朱作陽子居的”之判语,我们尚不能苟同。“陽子居”之名见于《庄子·应帝王》和《寓言》篇,庄子虽未明确称陽子居即杨朱,然通过考释说明,我们仍可断定陽子居就是杨朱。再次,从他的第三条理由来看,他从晋人张湛未肯定地说杨朱字子居,而谓唐人陆德明不当加以判定。照此逻辑,我们要问门启明先生:作为离唐一千余年的今人又何由断定杨朱其字必非子居哉?又次,从他的第四条理由来看,他先认杨老年代不相及。杨老年代是否相及固然还可以讨论,但相及与否并不足以说明陽子居必非杨朱。在我们看来,杨朱和老子的关系属于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这一点稍后再作诠解。同时,门启明先生又谓“陽子居所问‘明王之治’与‘为我’的主张不合。”陽子居所问“明王之治”见于《庄子·应帝王》篇:“陽子居见老聃,日:‘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日:‘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釐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蹙然日:‘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日:‘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侧而游于无有者也。”’从这一段话,我们看不出陽子居之问与杨朱的“为我”主张有什么特别的不合之处,而且,对于杨朱的“为我”主张,我们认为也不宜从绝对的个人主义的意义上去理解(详后)。

笔者同意陽子居即杨朱的说法,理由有如下数端:其一,如前所述陽、杨古可通用,这是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其二,古人虽多以一字命名,然例外的情况也时有所见,如孔子的一个学生姓闵名损字子骞,杨朱字子居正与闵损字子骞相类。而且,子居可切成朱音,杨朱名朱字子居与庄周字子休其意正同。其三,根据高亨先生的考证,杨朱名朱字子居,其义相因。《说文》:“朱,赤心木。”居,叚作琚。《大戴礼‘保傅》篇云:“上有葱衡,下有双璜,衙牙珠以纳其问,琚瑀以杂之。”

庐辨注:“总日珠,赤者日琚,白者日瑀。”可见,琚亦有赤义。又,朱可读为袜,居可读为裾。《苟子·富国》:“天子袜褚,衣冕。”杨惊注:“袜,古朱字。”《汉书·赵禹传》:“禹为人廉裾。”颜注:“裾,读与倨同。”《郅都传》:“丞相條侯至贵居也。”颜注:“居,读与倨同。”此朱袜、居裾通用之证。高亨进而指出:“朱居既有相因之义,则杨朱字子居,似合事实矣。”其四,杨朱和陽子居均具有深察雄辩的辩者特质,《庄子·骈拇》云:“骈于辩者,累互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杨墨是已。”庄子视杨墨为辩者、名家并不准确,但杨墨皆具名家气质恐是事实。《韩非子·八说》亦谓“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而陽子居则曾因主“物彻疏明”(见《庄子。应帝王》),即洞察秋毫、明辨事理而受到老聃的训斥和批评。可见,陽子居和杨朱旨趣一而不二。依据以上数端,我们认为陽子居即杨朱大致不会错。

在弄清了陽子居即杨朱之后,尚有必要对杨朱是否即庄周作出辨析。认杨朱即庄周的,在日本有久保天随先生;在中国有蔡元培先生。

蔡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伦理学史》中指出:“孟子之所谓杨朱,实即庄周。古音庄与杨,周与朱,俱相近。如荀卿之作孙卿也。”以下他还有许多话,论说杨朱“为我”说与庄子思想相合。蔡先生乃“五四”时代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然他的这一论断却实在有欠公允和客观。首先,根据唐钺先生的考释,古音“庄”与“杨”韵虽同而声纽则异,“朱”与“周”声纽虽同(古音同属端母)而韵则异。并且以声近(不同)证二名之属一人是极危险的事。其次,汉人称荀卿为孙卿,乃系避汉宣帝讳“询”起见,蔡氏谓称杨朱为庄周与此同类,无疑是牵强附会。再次,如前所述,不仅秦汉诸典籍《吕氏春秋》、《淮南子》、《法言》等对庄、杨二人名字有极严格的区分,如《法言》云:“庄、杨荡而不法,墨、晏俭而废礼。”更主要的是,战国诸子庄、孟、荀、韩等,未见有混庄、杨为一人的。又次,庄子自己对杨朱常取非驳排斥的立场,他批评杨朱“累瓦结绳,窜句游心,”系“无用之言”,“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主张“钳杨墨之口。”如庄子果就是杨朱,岂致如此这般作贱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呢?最后,从思想上看,杨的思想固然有与庄子相合之处,如二人均主“全性葆真”,但我们万不能因此断定杨朱就是庄周。在思想史上,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存在观念上的相通性、一致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老、庄的思想在基本观念上就是相通的、一致的,难道我们可以因此而认老即庄、庄即老吗?蔡先生的推理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更何况庄的思想是多方面的,杨的为我说与庄的齐物我的主张颇不相吻合。由上五条理由,我们可以认定,杨朱绝非就是庄周,杨和庄明明白白地是两个人。

关于杨朱与老子的关系,也是我们在考察杨朱其人时必须作出说明和回答的。在这一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杨朱确是老子的弟子、学生,这种观点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另一种看法认为,杨朱非但不是老子之弟子,而且他在老子之先,开道家思想之先河,“杨朱之后,老庄之徒兴。老庄皆继杨朱之绪。”这种观点以冯友兰先生为代表。

上述两种看法中,后一种看法即冯先生的看法与历史的真实情况相差甚远,我们不取之;前一种看法即郭先生的看法相对接近历史的真实,我们取认同的立场。我们的理由除了前面讨论陽子居是否即杨朱时所引《庄子·应帝王》篇所记“陽子居见老聃”一段文字外,还根据《庄子·寓言》篇的以下一段记述: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日:‘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陽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日:‘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

老子日:‘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陽子居蹴然变容日:‘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在还没有更充分的史料说明老、杨之关系的情况下,《庄子》中的这两段文字可谓弥足珍贵,虽然《庄子》不能作信史看,但其所载亦非全无根据。郭沫若先生指出:“杨子是老聃的弟子,《庄子》里面屡次提到,我们不能认为通是‘寓言’。老聃与杨朱的存在如被抹杀,则彭蒙之师、彭蒙、宋钘、环渊、庄周等派别不同的道家便全无归属。”我们权且同意郭老的话,因为“老子先孔子而生,后孔子而卒。其卒年盖在战国前期,周显王初载,故得与杨朱年事相接,而发生师弟之关系也。”杨朱的生卒年代颇难详考,不过我们要对杨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就不能不对其年代作出大致的交代。关于杨朱的年代,学术界的意见也很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杨朱“一定生活在墨子(公冗前约479~前约381年)与孟子(公元前约371~前约289年)之问。

因为墨子从未提到他,而在孟子的时代他已经具有与墨家同等的影响。”这是冯友兰先生的看法。门启明先生亦持此说,他指出:“杨子之在孟之前,墨之后,是定然无疑”,“大概他生卒年代上的约数,当是在西纪元前450至370年之问。”胡适的看法与此接近,他认为“杨朱的年代当在西历纪元前440年与360年之间。”第二种意见认为,杨朱的年代是在墨子以后,与陈骈、孙膑、孟轲同时,“孟轲的年代,据前人考定,当西纪前372年至289年,这大致不错。这样,杨朱约莫生于西纪前370至360年问,死于300至290年间之说就有差误,也必定很小。”第三种意见认为,《庄子》、《说苑》所载杨朱见老聃事及尝与禽滑釐论,其说似不虚妄。用此推之,则杨朱之生卒,当必上可以见老聃,而下可以及见禽滑釐无疑也。这是郑宾子先生的看法。郑考老子生当在西历纪元前570年左右,假定他至多活120岁,则其死时大约在西历纪元前450年左右。又依禽滑釐为墨子弟子之故,且据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墨子生当西历纪元前500年至490年之间,其死时当在西历纪元前420—426年之间,而谓禽滑釐生当前460年左右,死于380年左右。郑进而假定杨朱上可以见老聃之时,在老聃未死之前20年左右,而下可以与禽滑釐辩论之时,在禽滑釐既生之后30年左右。

又假定杨朱20岁而见老聃,80岁而寿终正寝,则其生卒年代当在西历纪元前490年左右~前410年左右,而与禽滑釐辩论之时则须当西历纪元前430年左右,其时杨朱约60岁矣。郑强调不得以杨朱曾与禽滑釐辩论之故,遂说他的年代在墨子之后。

我们认为,如果说老子确系生当春秋末年,且得以长寿而终的话,如果说杨朱见老子可信的话,那么,上面第三种意见关于杨朱生卒年代的推定无疑是较近情理的,我们对此取认同的立场。

同类推荐
  • 技术体系:理性的社会生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技术体系:理性的社会生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世界处于由技术交织而成的体系之中,这个体系建立了各项符合技术运作的规则,同时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维护与运行。那么,社会中为何还会出现抗议与黑客攻击等现象?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热门推荐
  • 我家医圣太妖孽

    我家医圣太妖孽

    【都市热血爽文】六年前,他被父亲追杀,生死不知。 六年后,他霸气而归,带来焚天怒火。 去你的天煞孤星鸟命,从今往后,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若这世界不公,我便焚了这天,掘了这地,我要这个世界因我而颤抖。 而你白帝城韩家,在我眼里只是蝼蚁。
  • 破厄异大陆

    破厄异大陆

    《破厄神册》第一页写道,读过本书的都能破厄转运,好事连连。被人称为小贼的少年,从此就如人生开挂,好事不断。。。
  • 苏非的末世求生记

    苏非的末世求生记

    带着空间和猫打丧尸...大年三十本是阖家欢乐的日子,g市突然爆发瘟疫...当代女大学生苏非被迫带着空间走上了打丧尸的不归路。忠犬男?穿越者?冰山?逗比?猫?再见(ー_ー)!!苏叶粉丝群:1064648344
  • 火影之汤影崛起

    火影之汤影崛起

    宅男张哲瀚穿越到火影忍者一步步带领汤忍村成为最强忍村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梅竹马变变变

    青梅竹马变变变

    青梅看中了竹马的哥们儿。竹马看中了青梅的闺蜜儿。于是狼狈为奸勾搭在一块商议各种的“追求大计”,计划还没开始呢。竟阴差阳错居然灵魂换体!好好一对冤家“青梅竹马”变成“竹马青梅”
  • 异世重生:独宠

    异世重生:独宠

    他后宫佳丽三千,却为他抛弃这后宫,他为人冷漠,却独独宠爱他。他不惜背上昏君骂名,也不放开他,只为博他一笑,他曾说一生一世只宠他一个。他从21世纪穿越过去,女友的背叛让他不在相信感情,他决定以后不再动情,却还是被他攻破防线。他说你不要背叛我,也不能不要我,我一旦爱上了,就不会放手,除非你不要我。他说这一生只爱你。
  • 最凶残

    最凶残

    他前世是冷酷杀手,今世在武道世界重生。进入学院却遭遇不公平,执着于改变命运,又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强权压迫而陷入绝境。黑暗中他见到的不是一丝光明,是更深层次的黑暗,但也终于有了反击的手段,一步一步,杀出一片天!
  • 大地上的乡愁

    大地上的乡愁

    《大地上的乡愁》是第七届冰心散文家作家唐毅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散文集。作者以乡愁为主题,行行重行行,从故乡到他乡,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漫游,写下富有故事、温度和趣味的文字。作者长于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对周遭的一切予以文化观照,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家国情怀、文明兴衰、文化命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