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7400000026

第26章 东北不是汉家地(3)

而且,如果袁应泰放弃援救沈阳,而是率领驻扎在抚顺的大军直扑后金的核心地带,如界藩、赫图阿拉以及刚刚成为后金都城的萨尔浒,那么即使努尔哈赤攻下沈阳,也会发现自己的老家都被人占领了。

现在的问题是,努尔哈赤是不是够快,以及袁应泰够不够狠。

事实证明,努尔哈赤的确够快,而袁应泰却不够狠。

守卫沈阳的明朝军队数量只有3万,当然,还有数量不少的蒙古难民。

三月十二日,守城将军贺世贤、尤世功率军与八旗军于沈阳城外发生大战,但是明军在宽阔的城外空地上不是八旗骑兵的对手,大败而回。

贺世贤立刻转为防守,熊廷弼的功劳立刻展示得淋漓尽致,八旗野战出色,但是攻城就不是有火器依托的明军的对手。八旗伤亡巨大。

努尔哈赤使出惯用手段,派李永芳前去劝降,被贺世贤大骂,无功而返。

这个时候,原先收留的蒙古人开始发挥作用,不过他们的作用不是守城,而是攻城,这些蒙古人褪下难民的伪装,拿出马刀,杀向好心收留他们的明军。

第二天,沈阳被攻破,贺世贤、尤世功战死,三万军队被杀。前往救援的总兵官陈策、童仲揆被击败,战死。

沈阳陷落。

辽阳

袁应泰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反思,他要赶紧守住辽阳。

他生命的全部就是辽东,辽东就是辽阳和沈阳。沈阳已经被攻陷,可以说,袁应泰二分之一的生命已经失去,他不想连剩下的二分之一也丢掉。所以他赶紧布置起辽阳的防守。

辽阳是明政府在辽东的首府,经济意义上来说,这里最富裕;政治意义上来说,它代表明朝政府。所以不论哪个意义上,袁应泰都必须死战。

而且辽阳防守的厚度给了袁应泰足够的信心。

所以他决定不死守,而是迎战。

迎战也是有原因的。

辽阳位于沈阳的南部,辽阳的北面就是太子河,努尔哈赤想进攻辽阳,必须渡过太子河。于是坐在城内等敌人过来,还不如沿河岸列阵,阻止敌人过河。

袁应泰难得在军事上聪明了一回,可是已经晚了。

十九日,努尔哈赤率军队来到太子河北岸,准备渡河攻城。

我找不到努尔哈赤过河的详细记录,也不清楚袁应泰是怎么布置的防守,反正结果是:袁应泰战败了。

《明史》说:应泰……出城五里迎战,军败多死。

战败以后,袁应泰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回到辽阳城内死守。

你袁应泰怀抱必死的决心,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陪你死,十多个官员商议好,带着不少军队,逃了。

大战当前,有人逃跑,而且是当官的,这对城内的军民士气是极大的打击。

二十日,努尔哈赤全力攻城,明朝军队逐渐瓦解。城内的间谍乘机造谣,人心浮动。傍晚,辽阳城西门被攻破,后金军队涌入城中。

袁应泰知道无力回天,对身边的巡按御史张铨说道:守城不是你的职责,你赶快逃命吧,我要和辽阳共存亡。

他穿好官府,挂上宝剑和官印,面朝大明朝北京城的方向,上吊自尽。

张铨没有跑,而是回到官署,上吊自杀。

他的小舅子姚居秀随后自杀。

他的仆人唐世明放火烧毁了阁楼,也烧毁了自己。

分守道何廷魁携带妻子投井而死。

监军崔儒秀自缢身亡。

看历史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鲁迅《论睁了眼睛看》

袁应泰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但是他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也是一个合格的汉人。在今天,就是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的子民。

辽阳城就这样被攻破,辽东,已经没有哪一块地方属于大明朝。

情况,已经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是,还是要有人来收拾。

这个人是谁?

熊廷弼!

当熊廷弼再次接到任命书的时候,他一定很痛苦。

但是没有时间给他痛苦,他需要赶快赶往辽东,那里有比他第一次去还要烂的烂摊子等着他收拾。

在袁应泰死和熊廷弼来的这段时间里,有一个人临危受命,成为辽东的最高长官,这个人叫做“薛国用”。

他在历史上没怎么出现过,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却完美地完成了朝廷给他的任务,日夜加强防守,女真也没有来进攻。而且他一直待在辽东,直到自然去世(非战死),也算是一个奇人。

辽阳的失陷成为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随后辽河以东相继倒下七十多座城堡。

这下,不但辽河以东的地方明朝全部丢失,辽河以西的地方,明朝也快要保不住了。

辽河以西是宽阔的辽河平原,这里无险可守。越过辽河平原,沿着今天辽宁省西部的奴鲁尔虎山一路往南,就会进入一条狭窄的地带——后世称为辽西走廊,这里东南是渤海,西北是燕山,大海和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就是东北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这条地带的最东部是锦州,最西部就是举世闻名的山海关。

辽西虽然难守,但是必须要守住。

国难思良将!

辽沈安然无恙的时候,大家都铆足了劲攻击熊廷弼,等到辽沈丢掉了,大家才回过神来,又纷纷给皇帝出主意,说,这个东北,没有熊大人不行啊。

其实,当沈阳被攻破的时候,明朝就有人说,还是让熊廷弼去吧。可是还是有人反对,给事中郭巩坚决反对,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辽阳紧接着被攻破,这下大家都傻眼了,赶快让熊廷弼去吧,再不去,说不定女真过几天就打到北京城了。

朝廷决定,重新起用熊廷弼。

这不是自己扇自己耳光吗?

皇帝心里那个丢人啊。大臣心里那个丢人啊。

三个月前大家都说这个熊廷弼多么多么无能,犯了多少多少错误,把那个辽东折磨得惨不忍睹。

那就撤了他的官吧。

可是人家至少没有把辽东给玩丢了啊。

你们选的袁应泰倒是也很不错,可是去了一个月就把辽东送给努尔哈赤了。

没办法,谁让这些只会骂人的官,不敢上战场呢,还是把熊大人请回来吧,丢人总比丢命好。而且这些大臣在朝廷里今天骂骂这个,明天骂骂那个,何为羞耻早就不记得了。

否决前一个决定,自然连人也要否定,前面几个给熊廷弼小鞋穿的官,都被皇帝严厉地惩罚:撤职的撤职,罚款的罚款。

这是一个信号,表示我们这次是真的信任你了。

熊廷弼不会在乎谁被开除,谁被罚款。他不关心这个,他关心的是东北的局势。

真正为国为民之人,不会在意别人给他的冤屈,只要他有机会,不管是什么环境,什么背景,他都会一往无前,不会放弃。

熊廷弼接到朝廷的通知:赶快赶往东北,祖国需要你。

广宁

1621年7月(天启元年),熊廷弼时隔半年,再次回到东北。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前往辽阳驻扎,去沈阳慰问,也没有巡视抚顺,到前线祭奠死者。

不是他不想去,是他去不成,上面的那些地方,已经不是他明朝的地盘了。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这一次来到东北,他的任务比上一次要艰巨得多。

第一,自然是因为辽东失守,明军退到了辽河平原上,要在平原上防御后金的骑兵,困难可想而知。况且留给他布置防线的时间已经很少。

第二,上一次他来到辽东,是绝对的领导,绝对的老大,可是这一次来,虽然名义上他还是绝对的领导,但是权力上却不能算是老大。

他遇到了一个不能称为下属的下属——王化贞。

王化贞,文人,大学本科学历,后来被派往广宁守城。

广宁这个地方距离辽东前线很远,但是北边紧挨着蒙古。辽东战事吃紧的时候,蒙古人也想趁机捞一把,就打算从广宁下手。

王化贞这个人,历史记载说他刚愎自用,不懂军事,还喜欢夸海口。不过,这只是写历史常有的偏见。说他刚愎自用,喜欢夸海口,我承认,后来他就是因为这种性格死掉的。可是,说王化贞不懂军事,我不同意。

我们常说的懂军事,不仅仅是指那些百战百胜的人,也不仅仅是指像努尔哈赤这种打了一辈子仗,有输有赢,却始终没有垮掉的人。

懂军事,是泛指那些有眼光,有智谋,而且有勇气的人。这种人很多。没有人说懂军事是专门指从来不输的人。

打仗输了就叫做不懂军事,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懂军事了。

王化贞就是一个懂军事的人。蒙古人来打广宁,王化贞手下只有几千老弱残兵,可是他却让蒙古人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而且王化贞还建议明政府和蒙古人合作来牵制女真,从战略上来说,这条建议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手段上要有所变化。

如果上述两个理由还不能证明王化贞的军事才能,那么当辽沈失守、民心大乱的时候,他积极招募流亡民众,组织军队上万人,固守河西,就完全能够证明他的确懂军事。

但是才能不决定命运,性格才决定命运。

我们从事实出发,证明王化贞懂军事,我们也将从事实出发,证明一个人的性格才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本来王化贞因为守卫广宁有功劳,被皇帝表扬,正高兴地做着山大王。这时,熊廷弼来到了辽西,来到了广宁。

王化贞发现这个熊大人脾气熊得很。熊廷弼发现这个王弟弟不听指挥。

王化贞心里不高兴,熊廷弼也很郁闷。

王化贞为什么不听指挥?

首先,王化贞的官位和级别不低于熊廷弼。王化贞是巡抚,熊廷弼是经略,也不过是个巡抚的头衔。

其次,也是很关键的一点,王化贞手里有军队,而熊廷弼除了皇帝派的几千人马之外手里没有一个人,熊大人原本想故技重施,招募逃亡的人当兵,可是他来得晚,人都被王化贞抓走了。

最后,王化贞上面有人,熊廷弼没有。王化贞的上面是重新掌握大权的叶向高,这个人和本书联系不大,只是提一下,他是内阁大臣。王化贞和******总理拉上了关系,自然很有底气。

而且,这两人对付努尔哈赤的计划完全不一样。于是两个人的矛盾扩大,历史记载说,中外举知经、抚不和,必误疆事。

熊廷弼一直是防守主义者,他强调要修防御,建城堡。他上一次来到辽东,就一直是坚持加强防守,然后等待时机。他的计划是放弃辽河以西的防御设施,把军队全部集中到广宁城,在辽阳和广宁之间构造缓冲地带,建立预警系统,以逸待劳。

可王化贞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冒进主义者。他表示,只要他带领一支部队渡过辽河,八月十五中秋节以前就可以击败努尔哈赤。

王化贞的狂妄,可以用一句诗来描写:与我六万虎狼兵,提刀跃马入东京。

东京,努尔哈赤新建的都城,位于当时辽阳城外,现在的沈阳。

王化贞的气势,可以用一个人来描写:南宋将军宗泽,他临死前高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以表达收复失地的愿望。

他的全部计划都建立在进攻的基础之上。他打算沿辽河西岸修建防御阵地,一是能够保住肥沃的辽河平原,为持久战进行物质准备;二是以辽河为依托,进攻时能够突然而快速。

一开始,王化贞为了防止熊廷弼夺军权,就假装把军队指挥权交给熊大人,可是军队是王化贞的,军队的工资也是王化贞给的,会听熊大人的话?

于是,全面接管军权的王化贞大人彻底地甩开了熊廷弼大人,自己光着膀子干起来,带领军队来到辽河岸边,准备进攻后金。

我有军队我怕谁?

王化贞的准备井然有序——准备粮草,训练士兵,寻找叛徒(李永芳表示要回归),寻找伙伴(蒙古人表示要帮忙)。

不仅如此,王化贞早在辽阳失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进攻的打算(如此看来,王化贞也很有远见),他派部将毛文龙率领两百多人潜入镇江(不是现在的江苏镇江,而是靠近朝鲜的九连城),并一举攻占镇江。此事使得王化贞在朝廷中的地位大大加强,熊廷弼的主守计划因此而被搁置。

就在王化贞的进攻计划准备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努尔哈赤却率先进攻了广宁。

同类推荐
  •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一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从此经常接近先进知识分子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大学毕业,次年重返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心理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宋朝花落知多少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宋朝花落知多少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包括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唐廷枢、清末军医——何守仁、中国第一位周游世界的平民旅行家——潘德明、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等。
  • 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

    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

    滨州市作协主席李登建所著长篇散文体人物传记《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具体、生动地记叙了传主郭连贻一步步成为“乡贤”的过程,并以郭连贻为中心,雕塑了一组乡贤的群像,着力表现乡贤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乡贤”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色彩浓厚的文化符号,反映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视角独特、内涵丰富、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兼备的优秀文本。84岁的郭连贻老人是一位生长在乡野的饱学之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而这却正好是他艺术创作得天独厚的资本;他游曳于稼穑笔墨之间,甘于寂寞和清贫,类似深山里的隐士,但他的学问、品行、君子风范慢慢吸引了众多喜欢文学、文史、书法艺术的同道,成为一个影响当地文化发展的了不起的人物。本书形象地揭示了乡贤对地方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如果说官方文化倡导的东西是骨架,那么他们营造的则是其细胞、血肉,一个地方活生生的文化恰恰是由他们传承着。一代一代乡贤以令人钦佩的智慧、热忱、执着和辛勤劳动,培育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气”。在艺术上,《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以大量典型细节,细致的描绘、刻画,竭力突出文学性;不满足于讲述传奇故事,更多地将笔触伸向人物的精神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其内心的冲突,灵魂的挣扎,富有人性深度和思想深度。同时作者试图借助这位梁邹大地、文化、民俗孕育的乡贤,打通历史,打通儒、释、道、书法、绘画、文学……密集的知识点和成熟的文化分析力、判断力,为这本书增添了底蕴与阅读的魅力。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守护

    查理九世之守护

    诅咒,怨念,无心,被命运抛弃的可怜人儿,黑洞....吞噬。背叛。无数被命运所抛弃的怨念所形成的..........“心”——被诅咒的黑色漩涡。
  • 奶包分你一半

    奶包分你一半

    从小众星捧月的沈大少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岂会栽在一个女人身上,可笑至极。某天,有朋友问及,他与那女人的事,大少爷漫不经心道了句“她一个觊觎我家财产的女人,配吗?”多日后,沈汁行红着眼,被那人抱在怀里揉着脑袋,轻声哄道:“小奶包,乖啊,姐姐离开一中,是为了名正言顺与你在一起。”【口嫌体直小奶包×美艳动人小姐姐】本书又名《意外发现沈大少爷的奶包属性,我可!》1.里面出现的城市名都是虚构的,切勿与现实相连。2.晚十点更新,日更两章。 (全文待修)
  • 血念杀戮

    血念杀戮

    女主角苏韵娆(苏娆)在5月5日那天!家破人亡,可被一个神秘男子的收养当了杀手,还认了一个干妹妹:墨浅(墨兮)。男主角韩宇皓,警察世家,他对当年的小女孩非常在意,可却找不到她的踪迹。
  • 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的寓言题材广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借用凶猛的动物的形象,展现强权者的残暴专横、贪婪狡诈,揭露社会弊端。另一类则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训诫。其用语简洁生动,幽默风趣,是俄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
  • TFBOYS我浩轩你

    TFBOYS我浩轩你

    幻冰瞳和她的两个闺蜜夏翎曦、叶雨萱来到重庆,又转到重庆八中去读书,三位女主和三只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哦,写不好,大家不要嫌弃哦。
  • 殿下的现代弃妃

    殿下的现代弃妃

    “你是谁?”“你走开!”曲幽河边,本以为是一场噩梦。而后,嫁为人妇,妃不受宠,她却逍遥自在。重重劫难后,她被迫做为他深宫一名妃子,却被他一个狠戾的耳光打的吐血不止,他阴狠的话语在她耳边响起,“贱人,你果真,对得起我!”如果噩梦不是梦,那么,曲幽河边神秘男子,究竟是谁?
  • 何觅方舟

    何觅方舟

    我一直在找一个人。他身上有淡淡的沉静,淡淡的忧郁,还有淡淡的松香。他嘴角总噙着淡淡的笑,眼尾有一颗淡淡的痣。他总是淡淡的,像拂过海面的风,像清晨竹叶上滴落的露珠,像一株清馨独立的栀子花。我一直在找他。我的世界里,唯有不变的他。你能帮我找到他吗?他是我,曾经,遗失,再也,找不回的——恋人。
  • 求道的少年

    求道的少年

    少年天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他就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自己所该肩负的责任。自以为看透一切,却连自己也不能照顾好。他的未来如何,或许他自己也清楚,最终会泯然众人,就像是组成世界的一个小小蚂蚁。然而某一天的到来,一切似乎改变了......
  • 万古星河祭

    万古星河祭

    在茫茫星河世界,万千宇宙!有一群捉星拿月,气吞山河的强大之能。他们飞天遁地,战尽妖邪!一步之间横挪万里,感悟日月星辰之道。在华夏地球上,一般平凡的小子江长青,拥有了万载前古修士的记忆,是肆无忌惮横向都市,还是追逐上古记忆,重走修士之路。
  • 快穿之这届宿主不太行

    快穿之这届宿主不太行

    叶阑手贱的签了换命合同,成功把自己坑死。绑定的系统冷漠又无情,叶阑觉得人生无望。还好还有小奶狗给她撩。系统:你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