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7400000025

第25章 东北不是汉家地(2)

一年时间,熊廷弼打造了一条坚固的防线。

在当时的辽东,稳住阵脚是关键。想稳住阵脚,必须要有据点,这个据点就是辽阳和沈阳。这两个城市是整个防守体系的关键,也是熊廷弼来到辽东的任务所在。

熊大人全力制造战车、火器,疏通河流,修理城墙,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总算是把辽阳和沈阳两个城市的防守给弄好了。

有一两个据点还不够,要有一连串的据点。熊廷弼四处调集兵马,先后在近十个地方建立了军事基地,构成了一条防线,这条防线以辽阳和沈阳为后方,把战线向前推进一百里,以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为据点。

按照熊廷弼的打算,这些前沿据点之间联系紧密,小股敌人来犯,可以各自为战,大规模的敌人入侵,就互相支援。

熊廷弼清楚,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他立足防守的同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进攻,不过,他放弃了以前明军正面进攻的模式,而是采用游击战的方式。

他组建了许多小规模的精锐部队,到处骚扰后金防守薄弱的地方,捣毁据点,焚烧建筑,摧毁农田,杀死牲畜。

反正努尔哈赤以前这么干过,他熊廷弼现在也这么干。

努尔哈赤哪是能吃亏的人,他也想报复,可是问题出现了,他找不到目标了。能打的他都打了,能杀的他也杀了,现在的赫图阿拉到清河中间除了被火烧焦的土地以外,什么也没有。

熊廷弼这个时候是弱势的一方,他死守不出,还不定时地来骚扰你,努尔哈赤没有办法啊,不能把六万人的军队一字排开在百公里的战线上吧!

而且努尔哈赤不是没有尝试过,他也出兵过好几次,可是每次都碰到一个大钉子,然后灰溜溜地跑回家。即使有的时候打了小胜仗,可是屁股还没有转过来,明军就打回来了。

所以熊廷弼来到辽东一年以后,明朝和后金暂时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这是熊廷弼的大功劳,如果不是他铁腕的手段,温情的攻势,明朝不可能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

正是这一次机会,使得明朝完全有可能实现中兴。

只可惜,中兴是可能的,结果是失望的。

熊廷弼走了,在他来到辽东一年以后。

熊廷弼走得窝囊,不只是他走得窝囊,后面还有好几位辽东大将走得也很窝囊。原本是很有本事的人,却硬是被一群只顾私利的人给搞下了台。

我们原本说过,熊廷弼到辽东来就是别人下的套。

那些潜水的人心里原本打算得很好:让女真人杀死熊廷弼。

结果女真人杀不死他,这群人只好另寻办法,反正借口很多,不怕你不死。

他们对待熊廷弼的宗旨是:玩你不是目的,目的是玩死你。

但是,这一次,熊廷弼没有被玩死,第一是因为别人没有玩够,第二是辽沈失陷了。就在他离开辽东不到半年,这些人需要他去救火。

熊廷弼被罢免的导火线是1620年的8月发生在辽东的一次武装冲突,熊廷弼没有占到便宜,死伤几百个人。

这原本不是大事,双方对峙状态下,小冲突几乎每天都有。但是一直抓不住熊廷弼小辫子的潜水员们却发现了这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他们开始行动。

第一个浮出水面的人叫做宗文,原来是户部(财政部)的一个主任。父亲去世回家守孝,回来以后要补缺(就是等着看全国哪个单位缺人),但是这里面有门道,如果上下的关系好,不仅很早就能分到职位,还能捞到肥差。如果关系不好,可能很多年都没事情做。这个宗文属于比较倒霉的人,一直没有等到空缺,他就写信找熊廷弼帮忙,但是熊大人是谁,自然拒绝了他。

官场里面,拒绝一个人的要求比接受一个人的要求后果要严重得多。

不对吧?拒绝了别人的要求表示我清正廉洁啊!

不对。拒绝别人的要求,表示你不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那好,以后什么屎盆子,就全都扣你头上。

后来这个宗文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搞到了一个吏部的职位,还专门负责辽东的人事问题。

宗文心里高兴啊,本来吏部就是一个肥差,而且还专门管熊廷弼的,哈哈,看我这次不整死你。

第二个人叫做刘国缙,这个人老家是辽东的,原来是个御史,因为犯了错误被免官。现在辽东出事了,明朝就选拔老家辽东的人去对付女真人。这个刘国缙招募了一万多人的辽东人参加了军队,可是不久这群辽东人就跑了一半。熊廷弼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朝廷,刘国缙心里自然很不高兴,也寻思着找个机会报复一下。

后来,宗文出差到了辽东,碰到了刘国缙,宗文原来是刘国缙的徒弟,自然和刘国缙一拍即合,碰巧遇到熊廷弼这次小小的败仗。

事情可大可小,既然可大可小,自然越大越好。

这两人就联名给皇帝写信。

信里说:这个熊廷弼太小心眼了(告发刘国缙),不听从别人的意见(不帮助宗文),军队不训练(一直不出城),将领没事做(一直守城),人人都不高兴(都在打仗,谁整天乐呵呵的),还滥用权力(杀了几个逃跑的将领),催促军队干活(全部去修理城墙)。

这两人不但自己写,还让别人写,一个御史也上书说熊廷弼到了辽东一年了,也没见什么成绩,而且还滥用上方宝剑,胡作非为(你一个御史在京城里大门不出的,你知道辽东什么状况?可笑!)。

这下,朝廷对熊廷弼的信任已经有所下降,不过还没有到开除职务的地步。

本来,派熊廷弼去东北的是万历皇帝,可是万历皇帝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挂了,继位的朱常洛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也不明不白地死了,跟上的是天启皇帝。

一个新皇帝上台,自然要有一番作为,自然就会有一群不得志的官员趁机表现一番,这些不得意的官员心里想啊,老皇帝不待见自己,好不容易死了,来了一个新皇帝,自己再不抓点紧拍拍马屁,官运就没指望了。

外地的官员可以送给皇帝搜刮来的财宝、美女。

京官怎么办?没东西送啊,只好扳倒拦在前面的官。一方面表示我为国尽心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拦路虎,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最容易扳倒的人是谁?当然不能是京官,能当上京官的,背后都有势力。正当大家都在掂量该搞下哪个人既有的赚,也不得罪人的时候,刚好有个人送上门来:熊廷弼。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向熊廷弼发起了进攻,而且罪过越来越大。

御史冯三元说有八个例子证明熊廷弼无能,有三个证据证明熊廷弼欺骗皇帝,如果不开除他,辽东一定守不住。冯三元比较客气,只说熊廷弼办不成事。

下面的一个人就不客气了。

御史张修德说,这个熊廷弼不但守不住辽东,而且因为这个熊人在,辽东会更早被女真人拿下。感情说,熊廷弼去了辽东是搞破坏的。

俗话说,三人成虎。

第三个人跳出来了。这个人是魏应嘉,一个给事中(秘书)。魏应嘉的理由我们不清楚,但是结果我们很清楚。

皇帝最终同意解除熊廷弼的官职,但是却没有对他采取其他的惩罚措施,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熊先生“认错”的态度很好。

熊廷弼不想死啊,不想死就老实点。别人一说他的不是,他就立刻承认。他倒不是把莫须有的罪名往身上揽,而是说自己没有罪,只是能力不足。

熊廷弼走了,谁来接替他的工作呢?

这个人是袁应泰。

袁应泰的脚后跟

袁应泰是谁?袁应泰是一个很好的官员,至少在他当上辽东经略使之前,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官员。在当时的明朝,可谓难能可贵。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除了最后辽东经略使的记录不太光彩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个官员能够做到的全部。

这个人很有才华,搞建设、搞后勤的水平是一流的。

他当地方官的时候,到处修理运河,开荒灌溉,后来调到熊廷弼手下管理后勤,修建城市要的砖瓦木材,装备军队要的武器火药,只要他在,一概不成问题。要是放到现在,他绝对是一个搞物流贸易的高手。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父母官。

父母官这个词,不知道是“百姓的父母”的意思,还是“把百姓当做父母”的意思。但是在袁应泰的字典里,绝对是后者。

治理洪水的时候,他可以身先士卒,住在河岸上,和民工一起生活。

山东有饥荒的时候,他可以掏腰包设粥铺,赈济饥民。

他甚至还挪用一些无聊的税收用来赈济灾荒。

他也保持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当他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使的时候,他当即杀白马祭神,对天发誓将为辽东奉献自己的生命。

他和前任熊廷弼一样,对明朝的政治环境有深刻的认识,他也和熊大人一样,给皇帝上书,连内容都和熊大人的奏折一样。

奏折里面说:臣愿与辽相终始,更愿文武诸臣无怀二心,与臣相终始。有托故谢事者,罪无赦。

他表示,自己会和辽东共存亡,他希望朝廷里面的大臣始终支持自己。

就是这么一个很好的官员,被派到了辽东。

就是这么一个很好的官员,很可惜来到了辽东。

是人都有弱点,袁应泰的弱点只暴露过一次,就是在辽东战场。

希腊古老著作《荷马史诗》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做阿喀琉斯的人,武艺高强,几乎无敌,但是这个人有一个弱点,这个弱点就是他的脚后跟。后来他的敌人发现了他的这个弱点,打架的时候专门挑他的脚后跟下手,终于把他杀死了。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简称为“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弱点。

接替熊廷弼的袁应泰也这样一个“后脚跟”:他不会打仗。

也不能说他不会打仗,毕竟他来到辽东只有短短一个月,应该说,他不具备一个战场指挥家的坚决和果断。他的性格过于优柔。这是文人的通病。

对于一个能够贴近下层人民的官员,对于一个能够给前线的军队提供无限支援的官员,你不能奢望他还能做得更多。

如果是和平年代,他的弱点就不会暴露。

可惜,这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你死我活的辽东战场。

不但不会打仗,他的心还很软,或者叫太善良。

他太善良了,简直就是一个慈善家。

他不仅自己掏腰包赈济灾民,还挪用公款办慈善事业。

这不能算是缺点。但是当他接替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使的时候,这就成了袁应泰之踵——袁应泰的脚后跟——袁应泰的致命弱点。

袁应泰来到了沈阳,他做的第一件事就很符合他的善良的性格。

熊廷弼在辽东政策的核心就是严酷,他严厉地对待每一件事,虽使得辽东的军队和社会气氛紧张,但是井然有序。

因为熊廷弼的铁腕,使得明朝防线之外的土地上,经济越来越坏,流民很多。恰逢当时蒙古族出现饥荒,很多蒙古人跑到明朝城下来讨饭,熊廷弼的政策是两个字:不管。不管你来多少饥民,我都不会让你进来。

但是现在的长官是袁应泰,这个人心肠软,他一看到城外那些饥民的凄惨状况,忍不住同情心就泛滥了:他要放这些人进城。

他当然不会说他是看这些人可怜,他的理由是,这些人如果不放进来,就会跑到努尔哈赤那里去,这不是壮大了人家努尔哈赤的实力吗?我们收养了他们,打仗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么一收养,前后进入各个城市的蒙古人总数上万。

这个理由不能说不对,问题是,你收养的人是谁,蒙古人,那可是背叛明朝很多次的垃圾啊,你怎么还能相信他们呢?况且,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努尔哈赤派过来的间谍?

如果袁应泰听过农夫和蛇的故事,他一定不会这么做。冷静下来的袁应泰一想,也是,万一人家是间谍怎么办?

可是你袁应泰能想到,间谍也能想到,你狠,还有更狠的。

怎么狠?在三岔堡这个地方明军和后金打了一仗,明军把蒙古人拿去当前锋,结果蒙古人作战勇敢,死了好几十人。这才是狠,间谍,怕死的不能当间谍。

袁应泰彻底消除了怀疑时,女真人的机会也就到了。

沈阳

袁应泰来到沈阳,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来的。

那些个官员们骂熊廷弼无能,如果袁应泰的成绩不如熊先生,这群官僚就会仕途受影响,他们有压力。

皇帝炒了熊廷弼的鱿鱼,让袁应泰来接手,皇帝也有压力。

袁应泰来到辽东,任务是比熊大人做得好,问题是熊大人已经做得很好了,袁应泰自己更有压力。

要是想比熊大人做得还好,只有一个办法:做熊大人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这个事情就是向女真发动进攻。

熊廷弼想做,可是时机还没到,就被炒鱿鱼了。而他被炒的原因也是没有能够打胜仗,收复失地。

上司的压力、皇帝的压力、熊大人的压力都促使袁应泰要采取更开放的政策,他积极的调兵遣将,准备进攻后金。

在熊廷弼的安排下,辽东的明朝军队这个时候已经有十万出头。虽然在战斗力上还存在疑问,但至少在数量上,已经有了可以一战的资本。

袁应泰把首战的目标放在了抚顺,他把将近4万人的精锐军队调集到抚顺,2万人的军队调集到清河,其他据点也一共派遣了大约3万军队。

这样,保护辽阳和沈阳的部队总共只剩下三、四万人。

沈阳兵力的减少,给努尔哈赤提供了机会。

努尔哈赤的情报网也得到袁应泰策划大规模进攻的消息。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1621年3月,明天启元年,熊廷弼离开辽东4个月以后,努尔哈赤开始进攻沈阳,他的军队数量是八旗6万人。

努尔哈赤利用明朝大军集结的缝隙,绕过明朝布置的防线,直接来到沈阳城下。

努尔哈赤这么做,冒着极大的风险。

他倾巢出动,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沈阳,他就会在抚顺、清河等地遭到明军的攻击。那个时候,他很有可能会葬身沈阳城下。

同类推荐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采用的是吴晗1948年版本,讲述了朱元璋的传奇一生:从朱元璋少年时乞讨度日起,到他青年时四处征战,再到他中年统一天下登顶帝位,老年时殚精竭虑为子孙铺平道路为止,详述了朱元璋跌宕起伏的一生。吴晗通过梳理、考订、辨析各类翔实的历史资料,用通俗、生动、情感丰沛的语言将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复杂多面的帝王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出来,并对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进行了中肯的评述。另外,吴晗还分析了他的性格养成与变化,从侧面进一步丰富了朱元璋的形象。
  •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女性诗人是一支傲然独立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创作队伍,为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一缕妩媚的色彩。本书遴选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58位女诗人,通过其各具风格的诗词作品,诉说人生的爱恨、欢喜与悲辛,展现古代社会女性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与动人故事。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康震评说李清照

    康震评说李清照

    作为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李清照是古代文学群山中一座秀美的山峰,在男性占据主宰地位的文学时代,李清照似乎是一个精彩的意外。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她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透过散落在历史书页里的斑斑点点,走进一代婉约词宗的内心世界,走进这千年词史中的精彩意外,去领略其中那意外的精彩。
热门推荐
  • 明天天气会好吗

    明天天气会好吗

    都说开心是藏不住的,其实不开心也是藏不住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蚀骨冰寒

    蚀骨冰寒

    那时,他是一块玄冰,她是一只狐狸;那时,六界动荡,亡灵遍野;那时,一场阴谋悄然进行,一个少年逆世而生……那时之后,他的问世,令将天下冰寒在静谧之中……
  • 原来爱你那么伤

    原来爱你那么伤

    十年,整整十年,乔安无数次的鼓起勇气站在简予阳的面前,说爱他,他连看都不屑于看她一眼。乔安以为反正都已经耗上了十年,再耗下去差不多就是一辈子了。所以,她发誓一定要将他绑在自己的身边一辈子,直到那日看到他抱着别的女人,在街角的灯光下笑的温柔缱绻。乔安这才恍然醒悟,原来十年的相守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所以,简予阳,我们离婚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几度回首难

    几度回首难

    我出生不过两三年,村子里便爆发了瘟疫,阿娘因此逝去。阿爹悲痛,生生将一切罪过强加在我身上,后更是将我赶出那所谓的家。我流落街头,本以为会一命归西,幸得池栈相救,收我为徒,被送往傅衾住处,安度到成年之日。却又被送入宫中寻那龙骨,我原以为,不超过十年,便可出宫,却怎料,竟身陷谜团,解不得……后来脱身,却再次陷入天界算计,原来自从入宫的那一刻,我就应该晓得……我陷入的是环环相扣的迷雾……
  • 天逆

    天逆

    父亲废柴,自己废柴,林旭发誓,他一定要改变命运,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超天才,成就真正的强者!转涅槃,天玄指天!度生死,淬炼灵丹!破乾坤,为见伊人一面;掌轮回,只换你的笑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有个简单的问题

    有个简单的问题

    如果再遇见年少那一抹阳光,你会不会少一些扭捏多一些勇敢,奋不顾身去追寻。
  • 我真的没有灵力

    我真的没有灵力

    “我真的没有灵力!”孟步凡半月王国缓冲地带的小伙子,通过捡到一个鬼老师,重新修炼鬼灵之力,尽管别人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伙子,但是你可不能小瞧他,毕竟三千恶鬼流,啖骨食肉无生还。
  • 伏妖录

    伏妖录

    风雅,一个卖了三年保险没赚到一毛钱的打工仔,归家途中发生了一场意外,同时踏入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成为了一座毁灭之城的城主。?????????????只有通过不断完成任务,才能阻止濒临失控的百蛊城毁灭。于是风雅按照系统发布的任务,开始在世界各种禁地探险。??????????随着他的实力日益强大,慢慢的,风雅意识到自己的身世绝对不像表面那么简单,甚至父亲的失踪,也跟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场惊天阴谋,也缓缓的就此揭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