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5000000016

第16章 公孙丑章句下(3)

齐人去讨伐燕国,有人问孟子:“你劝说齐国讨伐燕国,有这件事吗?”

孟子说:“没有。沈同问我:‘燕国可以讨伐吗?’我回答他说:‘可以。’他便去讨伐燕国了。他如果问:‘谁能讨伐燕国?’我就会国答他说:‘是天吏才能讨伐燕国。’现在有个杀人犯,有人问我说:‘这人可以处死吗?’我就会回答他说:‘可以。’他如果问:‘谁能处死他?’我就会回答他说:‘做官的才能处死他。’现在,让一个跟燕国一样无道的国家去征伐燕国,我为什么去劝说它呢?”

[延伸阅读]

齐国讨伐燕国,是战国中期的一项重大事件。孟子对此事的态度很明显:燕国的国政败坏,民众因此遭受苦难,因此可以去讨伐,但讨伐者必须施行优于燕的政措,否则,伐燕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在此,衡估的准则是和民众的利害、爱憎相一致的。

人活于世,做人做事若能“率性而为”,那人生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了。问题是,你不是天地间唯一的存在,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别人也不可能为了你而存在、对你言听计从。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人际关系和事业上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需要以智慧和耐心去解决,而不是靠你一时的喜恶和脾气。

如果你看不惯老板的苛刻,就说“老子不干了”,这样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苛刻的老板很多,你在别的地方也会碰到,而你辞职,又有谁在乎呢?你若失业,不仅没人在乎,说不定还有人在偷笑哩!如果你嫌工作辛苦,就任性地放弃,那么你放弃的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当然,没有人在乎你的放弃,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如果某人激怒了你,你就拿起刀子……那么,你坐了牢,毁了一生,倒霉的是你,伤心的是家人,别人是一点也不在乎的。

最重要的是,时间久了,你就会养成一种放纵自己情绪的习惯,遇到问题就顺着性子去做,有时候你真的解决了问题,但也为你自己的将来埋下了祸根。也许你得罪了很多人,即使他们不说,日后还是会伺机报复的。长久下去,对你的事业和人际关系就会破坏多,建设少,甚至还有可能带来毁灭。一旦你给人“不能控制情绪”的印象,那真的是难以翻身。所以落魄的人、自我毁灭的人,多半是一种性情之人,这一点,只要我们观察那些人就可明白。

或许你会说,某人有显赫的家世、雄厚的家产,当然可以“任性而为”。这种人也就随他去了,因为如果想任性而为,别人也劝不了的。问题是,你有这种“任性而为”的条件吗?何况这种人任性而为的结果常常是毁灭哩!

所以,无论在事业上还是人际关系上,遇到不如意时,请别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是应该:

1.忍耐;

2.掂量轻重;

3.做出决定。

审视一下你的性情,如果不好,那就改改你的性情,更不可顺着自己的坏性情随意而为!

[原文]

燕人畔①,王曰:“吾甚惭于孟子②。”

陈贾曰③:“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④,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⑤。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⑥,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⑦。”

[注释]

①燕人畔:畔通“叛”。齐攻占燕国后,有亡燕的意图,引起诸侯的不满,赵国与燕人合谋迎立流亡在外的燕王哙庶子职为王,与齐国相对抗。

②甚惭于孟子:孟子在齐灭燕后曾劝说齐王行仁政,见本书《梁惠王下》。齐王没有及时听取孟子的告诫,以致燕人背叛了齐国,所以他说“甚惭于孟子”。

③陈贾:赵注云:“齐大夫。”

④管叔:名鲜,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灭殷后,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为诸侯以延续殷的世系、治理殷的遗民,并将弟弟叔鲜、叔度封于管、蔡以监视他。周武王去世后,继位的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认为他有篡位之意,便与武庚一起作乱。周公奉王命进行讨伐,杀了武庚与管叔,放逐蔡叔,平定了叛乱。

⑤顺之:赵注云:“顺过饰非。”

⑥其过也如日月之食:《论语·子张》云:“子贡曰:‘吾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更也人皆仰之。’”此处之“古之君子”似指子贡。

⑦辞:朱熹《集注》云:“辩也。”

[译文]

燕人反抗齐国,齐王说:“我非常有愧于孟子。”

陈贾说:“大王不要忧虑。大王自以为与周公哪个更仁而智啊?”

齐王说:“呀!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指派管叔监视殷人,管叔却率领殷人叛乱。周公如果预知而指派他,是不仁。如果不预知而指派他,是不智。仁、智连周公都没有完全做到,何况大王呢?请让我去见孟子解释这件事。”

陈贾去见孟子,问道:“周公是怎样的人?”

孟子说:“是古时候的圣人。”

陈贾说:“他指派管叔监视殷人,管叔却率领殷人叛乱,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错。”

陈贾说:“周公指派他时预知他将会叛乱吗?”

孟子说:“不知道。”

陈贾说:“那么圣人也有过失吗?”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过失不也合乎情理吗!古时候的君子有过失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过失却只管错下去。古时候的君子,他们的过失如同日食、月食一样,民众都见得到:当他们改正时,民众都仰望着他们。现在的君子非但只管错下去,竟还为过失辩解。”

[延伸阅读]

孟子在齐国战胜燕国之初就提醒齐王,如不施“仁政”,就不能保持已取得的成果,所以,齐王此时觉得有愧于孟子。大臣陈贾不仅不劝说齐王检讨自己,反而想通过“圣人也有过失”的事实强为齐王的错误辩解,这种不实事求是的恶劣态度,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孟子的驳斥。

富兰克林年轻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言行不可一世,处处咄咄逼人。造成他这种个性的最大原因,归咎于他的父亲过于纵容他,从来不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训斥。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去,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富兰克林从此一改往日的行为,踏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那位朋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自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远避于你,免得受了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哩!”

富兰克林听了这一番话,大受感动;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处事待人处处改用研究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时时避免有损别人的尊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一变而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了。他一生的事业也得力于这次的规劝。

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接受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结果一定不堪设想,至少美国将会少了一位伟大的领袖。

只要你认清了这一点:妄自尊大,将使与你接触的人们感觉头痛,将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此你所能获得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直到众叛亲离。试想到了那时,你做人还有什么趣味?你行事还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扬呢?

要改正恶习,并不是一件难事,你只要记住:未来要去成就的丰功伟业还多哩!现在即使有了一点点小成就,比起未来的成就只是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已对你大加赞美,也只是表明他们的眼界太低,而不能说明你的成就已到顶峰。当你对人说话时,应该打定主意:你是在向对方吸取学识经验,而不是把你浅薄的学识全部搬出来献礼;你发表意见,必须抱着求人将它改善的目的,而不是用来压倒人。因为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情愿被迫接受任何意见的。

[原文]

孟子致为臣而归①,王就见孟子②,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③,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④:“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⑤,养弟子以万钟⑥,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⑦。子盍为我言之⑧?”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⑨,陈子以时于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⑩,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11)!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12)。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治之耳。有贱丈夫焉(13),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注释]

①致为臣而归:朱熹《集注》云:“孟子久于弃而道不行,故去也。”

②就见:亲自去看望。

③得侍同朝:旧读以“得侍”为句,以“同朝”属下读,焦循《正义》引孔广森说谓:“‘得侍同朝’者谦词,言与孟子得为君臣而同朝也。‘甚喜’,王自言甚喜也。俗读‘得侍’绝句者谬。”译文从之。

④时子:赵注云:“齐臣也。”

⑤中国:朱熹《集注》云:“当国之中也。”

⑥万钟:朱熹《集注》云:“钟,量名,受六斛四斗。”

⑦矜式:赵注云:“矜,敬也;式,法也。”

⑧盍:“何不”的合音。

⑨陈子:孟子的弟子陈臻。

⑩十万:焦循《正义》引阎若琚《孟子生卒年月考》谓:“此盖孟子通计仕齐所辞之数,非一岁有也。”

(11)季孙、子叔疑:赵注云:“孟子弟子也。”朱熹《集注》云:“不知何时人。”

(12)龙:通“垄”,高出地面而类似于田埂的土堆。

(13)丈夫:成年人,《谷梁传·文公十二年》云:“男子二十而冠,寇而列丈夫。”

[译文]

孟子辞掉官职要返回故乡,齐王去看望孟子,说:“过去企望见到你而没有机会,后来能同朝相处,我很高兴,现在你又要抛下我返回故乡,不知道以后还能再相见吗?”

孟子答道:“这个我不敢要求了,但内心是很企望的。”

另一天,齐王对时子说:“我想在都城中送幢房屋给孟子,用万钟粟米来养活他的弟子,让大夫和国人们都有所效法。你能否替我告诉孟子?”

时子托陈臻转告孟子。陈臻就把时子的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可是时子哪里知道这事不妥当呢?如果我贪图财富,辞去了十万钟粟米的官职去接受这一万钟粟米,这是贪图财富吗?季孙说:‘子叔疑这个人好奇怪啊!自己去做官,别人不用也就罢了,又让自己的儿子、兄弟去当国卿。哪个人不想升官发财?而他却要把升官发财私下垄断起来。’古时候的集市交易,以自己有余的东西来换取所没有的东西,由有关部门加以管理。有个卑鄙男子,必定要找个高处登上去,借以左右观望,恨不得把全市场的赚头都由他一人捞劳去。人们都觉得他卑鄙,因此向他征税。征收商税就是从这个卑鄙男子开始的。”

[延伸阅读]

孟子认为齐国的执政者不可能理解、采纳自己的主张,所以就离开了。齐王觉得孟子离去很可惜,却又不想切实地采纳孟子的建议,因此想用财利来留住他。这个方案显然不为孟子所接受,孟子最后所说的一段话含义深长,他实际是批评齐王垄断了财利,却又没有决心施行仁政,这种做法是很卑鄙而不足取的。

古人指出:“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有一番熏陶玉成之心,使人乐于为善。”意思是与其把天下之人都看成是坏人,不如把天下之人尽看成是好人。这样做的好处是以自己的真善美之心来熏陶别人,帮助他人也乐于形成向善的思想。

这条古老的名言在这里说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的心境完全取决于人的思想观念,当你认为天下所有人都是坏人,都对你有不良企图的时候,你的心情肯定好不了;但是,当你认为天下人都是好人,都会给你关心、帮助时,你的心情一定很开朗,感觉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所以,不妨采取这样一个原则,不要轻率地评价、讥讽别人。

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是不能单纯地用是非曲直把它说清楚的,或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计较是非高下。只有公堂之上的法官才必须用是与非来评判受审者,是一种无法回避是非的职业。而在生活中,人们总希望活得轻松、自在,为什么要像法官那样费尽周折去定是非呢。这无非是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作祟,图自己一时的痛快,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对于那些生活上的鸡毛蒜皮之事,即使你对了他错了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结果并不见得是对方承认你聪明,反倒是彼此在心里拉开了一段距离,影响了手足之谊或朋友之间的和睦气氛。

有些人不但在生活上喜欢分出个是非曲直,做学问时也会犯讥讽古人的错误,总爱给古人们排个先后,评个高下,言谈中口出狂言、不自量力。凡是善于学习的人,对于别人的一点点优势特长都虚心领受,用心揣摩,总要把它学到手,哪可能有狂妄评判指摘的举动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终其一生的灵性思考,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也是对自我甚至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全书十二卷,剖析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阐释了人的德行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等,表达了奥勒留身居宫廷与面对乱世的独特感悟。《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该派里程碑式的作品。古代斯多葛派的哲学精神能流传至今,并植根于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神之中,可谓都仰赖于奥勒留的《沉思录》。本书为梁实秋译本的最新修订版,同时加入了英文,是中英对照的全新典藏读本。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西方文明经典文献之一。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以科学家的智慧和化学家的严谨为统治者开出政治处方。马基雅维利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从研究君主个人行为出发,将政治斗争与谋略技巧在心智上做了诚实并饱含深意的思考。
热门推荐
  • 负债让你更有钱

    负债让你更有钱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个人理债的方法、实例和技巧,深入浅出地教会你认清债务的真面目,正确打理债务,从而轻松摆脱债务的困扰,并通过高明理债改善生活,让家庭和个人资产保值增值。
  • 文弱骑手

    文弱骑手

    环法自行车赛是无数人的梦想,奥麟的梦想就是获得环法冠军,然而意外发生了...
  • 假妻真爱:财迷小萌妻

    假妻真爱:财迷小萌妻

    “雷越天,我最宝贵的第一次竟然只卖了十万,太亏了!你得补我差价一千万!”“一千万?拿去!”“雷越天,你身陷艳照门,是我挺身而出救你于危难,你不该给我一百万的感谢费吗?”“一百万?拿去!”“雷越天,你刚才牵了我的小手,一万块!”“雷越天,要我陪你出去玩,十万块!”“雷越天,你……”小样,不就是喜欢钱吗?爷啥都不多,就钱多,看爷不用钱砸死你!正在数着手中的粉红票票的女子丝毫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被对面的腹黑男人给当成了大鱼来钓。“夕蕊啊,我饿了。”“滚一边去,别耽误我算账。”“一万块。”“爷,你是想吃中餐、西餐还是我下面条给你吃?”“唔,我想吃的是你!”衣衫纷飞,霸道无比:“十亿,嫁给我!”
  • 我的女皇大人该休息了

    我的女皇大人该休息了

    她—异世孤魂,一朝穿越成了女尊王朝的五公主。他—丞相府最俊美有才华的大公子。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只因宴会上她跳戏了他几句。自那之后,他便缠着她不放。后来更是助她成为女皇。她也只他一人…“女皇大人……”
  • 公主是我女朋友吖

    公主是我女朋友吖

    这本书就是女主下凡历劫需要经历一生的情结,若是找到了并且相爱,那么可以回到云巅,与其他人进行一系列竞争噢。。
  • 国学九家智慧

    国学九家智慧

    如果你要追求成功,可以读读儒家的执着学说;如果你要追求快乐,可以读读佛家的心灵学说;如果你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妨读读纵横家的策划学说;你若功成名就,只想追求健康,那么,你就不妨读读医家的健康学说;退一万步讲,你面对人生,毫无办法谋求改变,你是一个绝对的弱者,那就不妨读读安贫乐道的农家文化,那样,你也会活得怡然自得。
  • 人生高起点——保持积极心态

    人生高起点——保持积极心态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心态如何。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别在于前者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后者则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而只有积极的心态才是成功者的法宝。两个具有不同心态的人从牢房的窗口同时向外望着:一个人看到的是暗夜和天空中的乌云。
  • 蒂齐衣冠冢

    蒂齐衣冠冢

    远古众神纷纷应劫她却羽化归来,我乃昆仑山白泽上神幺巳灵儿。仿佛没有人知道众神应劫的原因她开始着手调查。随着真相慢慢的浮出水面才发现事情的关键点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 夜妖

    夜妖

    这是一个以无尽夜空为源的修炼世界天上星辰幻灭是为何手掌星辰是何风采上古大神可移山填海平宇宙八荒睁左眼而月西落日东升睁右眼则月东升日西落且看一个少年如何掌控星空之下的世界且看一个奔跑在洪荒大地少年的追逐之路
  • 枪魂玄冥

    枪魂玄冥

    枪魂岛,一个万事皆有可能的神秘岛屿。炎羽童,一个天生主角光环却甘愿自己奋斗的热血少年。五大城市,十大家族,圣灵之堡,深海之殿,死亡之渊,玄冥之巅都在以枪魂之力寻找玄冥神枪统领世界。正与邪,爱与恨,生与死,兄弟情,家族情,战友情,师徒情,全在这里,一起开始这场浩荡的枪魂史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