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89300000010

第10章 公而忘私,踏上仕途就要一往无前(2)

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期间,有一天晚上与众幕僚饭后闲聊,一时说起当世的英雄豪杰来,他深有感触地说:“彭玉麟和李鸿章乃盖世之将才,吾不能及。”一位幕僚见此忙说:“此言差矣,吾大人与彭、李各有所长,各领风骚也。”接着,另一位幕僚道:“彭公威猛,故人不敢欺。”又一位幕僚则拍马屁说:“李公精敏,自然人不能欺。”说到此处,众人不知道再说什么了,既然曾国藩是有所长的人,那他长在哪里?如果说不出来,岂不是会被看出来是在拍马屁,想到这里,众人吓得屁滚尿流,虽然曾国藩做人并不霸道,但都想倚仗他为自己谋利益。忽然,在一旁管理文墨、负责日常抄写的一名不起眼的人小步趋近曾国藩说道:“想我曾帅仁德,人不忍欺。”此语一出,众人无不齐声鼓掌。曾国藩慌忙说道:“言过其实,言过其实矣!”但心里却十分高兴。因为他向来以“仁德”二字自诩,此言正中他的下怀。事后,曾国藩仍对那个说话的人念念不忘,问其手下:“此为何人?”手下人回答:“此人祖籍扬州,秀才出身,行事一向谨慎。”曾国藩禁不住赞叹:“此人有大才,不该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便委派此人任职权倾一方的扬州盐运使,而这个人就是后来“两年四级跳”的两湖总督陆徵明。

陆徵明只因一句妙语便得升迁的“发迹史”,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一个人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还要主动寻找伯乐,因为这是一个人才爆炸的时代,没有几个伯乐能够从人群中发现你,唯一的可行之道便是抓住机会主动地表现自己,只有如此,才能少走弯路,才能不至于被埋没。而那些不俗之人总是能在适当的时机适当地表现自己。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这样一件奇人异事,说的是怎样升官,怎样被上级发现你、重视你。故事是这样说的,说有一个新上任的县官,因为没有什么做官经验,又不愿心甘情愿地拍马屁,于是一直苦于不被上级重视,在他看来,上级是有意不搭理自己。这让他更是苦恼。这样过了半年,他突然心生一计:

把所有积压在案的工作放在夜里来完成,白天上班依旧是昏昏沉沉,身边跑腿的人和百姓都看在眼里,于是就向上面反映说他白天在衙门悠闲,晚上早早地回家享乐,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县将危及国家的统治。上级看完后,派人下来查看,县官早料到有这一点,于是装作爱搭理不搭理的,那执行任务者问他:“我家主人让你来管理县人,你怎么只顾享乐?”他说:“我什么时候只顾享乐了?”说着拿出所有的工作文件,众人一看,条例清晰,冤假错案几乎没有,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不说,非要见上级一见,无奈便同他去见,一时说起缘由,上级十分惭愧,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好官,从此我会好好信任你的。”不久便给他加了官。这便是他加官的秘诀,看来光有本事也是不够的,还得会营销自己,让别人知道你,别老躲在台下幕后,须知,伯乐的视力都是有限的。

如今做官的朋友也要明白:尽管获得提拔的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是自己的工作成绩,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争取展现自己的时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才是获得重用的好计谋。

赵国被秦国打得节节败退,公子平原君计划向楚国求救,打算从门下食客当中挑出20名文武兼备的人与他随行,结果精选出19位,还差一位无法选出,平原君伤透了脑筋,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要求加入。平原君大为惊讶,就对毛遂说:

“凡人在世,如同锥子在袋子里面,若是锐利的话,尖端很快就会戳穿袋子,露在外面,从而出人头地。可是,你在我门下三年了,一向默默无闻,是不是没有展露锋芒的机会呢?”毛遂回答说:“我之所以默默无闻,就是因为一向没有机会,如果把我放在袋子里面,不仅尖端,甚至连柄都会露出外面。”平原君认为这话不错,就让他加入行列,凑足了20人,前往楚国求救。到了楚国后,毛遂大露锋芒,协助平原君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其余19人都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倘若毛遂没有自荐,恐怕就不只是为期三年的默默无闻了。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确能说会道,埋头苦干,但领导并不认为他们怎么样,原因就是不善于表现。所以,有的时候,“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做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明强”才是成大事的根本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无此行者,不足以委以大任。

敢担当,是一个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在时机成熟时“明强”,亮出自己,才有机会被委以大任,才能成大事。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明强”,所以,我们先来说明一下。曾国藩认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辩、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所以,明是强的前提,须先明而后强;强从明出,不明不强。怎样才能明强?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二是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所以,明强的意思,就是既要自强,又不能盲目自强;既要超过别人,又要注意一定的条件和场合。

曾国藩曾对他的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唐代的顺宗在当太子时,往往是满口的豪言壮语,无时无刻不以天下为己任,而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当上太子的先决条件。但是,他的才华又太过咄咄逼人,以至于被人认为有逼父退位的意图,那么,也就会遭到废黜。所以,他不能在父皇面前表现出太强的才干,造成太响的名气。有一天,太子对幕僚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但幕僚却告诫他:“你作为太子,最要紧的是尽守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寒问暖,而不宜多言国事,否则会让别人觉得你是在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倘若因此而引得陛下疑忌于你,你将何以自明?”太子听得如雷贯耳,于是立刻作罢。往后,便很少再谈起国事,直至熬到即位,才实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顺宗改革。所以说,这种含才不露、不显身手的风格,就是明强,即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特长。

其实,在官场上,懂得“明强”是很重要的,不然,是混不下去的,甚至还有可能被罢免。

袁枚是清朝鼎盛时期数一数二的大才子,12岁中秀才。广西巡抚命其作《铜鼓赋》,他提笔立就。20出头就登科及第,点了翰林。时人说他“长身鹤立,广颡丰下,齿若编贝,声若洪钟”,俨然神仙下凡也。

然而,少年得志的袁枚,很快就碰上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

按规矩,进士点翰林,除了三甲之外,一般人都属于翰林庶吉士,即见习翰林,一年后大考,如果合格则转为翰林编修,不合格则分发六部做主事,再差的则放到地方做知县。而才高八斗的袁枚,居然做了知县。

做了县官的袁枚,并没有自暴自弃,每到一处,很快就会把前任所积压的案件清理干净。按理说,如此能耐的人理应得到赏识才是,可是,恰是皇帝本人不喜欢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加能吏。

清朝的惯例;全国进士出身的官员,皇帝都要亲自考察,更何况是做过翰林的。袁枚太聪明,太有才情,也太能干。但是,乾隆是英主,是自恃诗才和学问比所有臣子都强的十全老人,他不能容忍一个才情和天分都比他高的全才。这样的全才,即便冒出来了,也不能让他升上来,倒是宁可用庸才,因为庸才方可以衬托出皇帝的高明。然而,与袁枚一起的沈德潜却懂得深藏不露的重要性。乾隆因此给了他极高的礼遇,官职由少詹事升詹事,再升书房詹事,80多岁退休以后,还封给他礼部尚书衔,甚至到了90岁还晋阶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而且沈德潜年老归乡后,乾隆多次下江南,几乎每次都要他来陪护,都要唱和几首诗。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游幸江南,沈德潜赶到清江浦迎驾,乾隆赐诗曰:“玉皇案吏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

可见,在上级面前,做到“明强”是很重要的,既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又要隐藏自己的才华,这就好比是一把锋利的剑,该用的时候就拿来一用,不该用时千万不要让它散发出逼人的杀气。

否则,遭殃的将是自己。

古时有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豪杰。在曹操将刘备心目中的英雄豪杰逐一排除否定之后,气氛骤变。除了曹操之外谁还配得上“英雄”这一称号呢?“刘备是也。”曹操一语既出,刘备连声否定。找出各种理由后又扯开话题,幸免于一时的杀身之祸。从这一点上,我们便可以看出,刘备是懂得明强的人,在当时环境下,他不得不藏起自己的锋芒。如若他当时为了逞一时之快,连声响应,那必然招致曹操的暗杀。

其实,类似于刘备这样的明强,还有刘邦值得我们论述。当时,项羽的势力已经可以独霸天下,而此时的刘邦尚不能与之抗衡。虽然项羽从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但谋士提醒说刘邦有夺取天下的野心,项羽不放心,便随意召来刘邦试探一番。刘邦深知其意,到了项羽家便开始百般显露自己的懦弱和无能,表明自己毫无志向也无能力雄霸天下。项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安心地送刘邦回家了。不料,数年之后,竟是那懦弱无能的刘邦开创了大汉的王朝,而自己只能是自刎于乌江。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尤其是官场上的朋友,一定要懂得明强的深意,如果做不到明强,则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那么又拿什么来完成伟大的使命呢!项羽本身的才能在刘邦之上,输的原因不只是他没有刘邦善用人才,更是他不如刘邦懂得进退。不懂得忍一时之气,不懂得一味的锋芒毕露只会招人妒嫉、受人排挤、被人暗算,从而无法施展自己原本的才华。但刘邦恰恰相反,他懂得装狗熊,懂得养精蓄锐,瞒天过海,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强,所以,到了最后,他能给项羽有力的反击,一雪前耻,成就自己的英雄本色。真是不得不叹服啊!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尤其是那些奔走于官场的朋友,在领导看来,你们既是得力的帮手,又是潜在的对手。当你的角色成为后者时,那么,你倒霉的日子也就快到了。所以,再强也不要强过领导,因为能提拔你的只有领导,如果得罪了领导,就等于你没有了出路。所以,做官就是要把握一个“度”,而这个度就是“明强”的要义。身处官场,各种激烈的矛盾冲突随时会把一个人卷入旋涡。因此,切勿靠近太显眼的位置,就应该成为做官者必不可少的座右铭!

困境只是暂时,失势不失志才能卷土重来

困境者,顺境之基也,大凡得志者,皆须从困境出。

挫折困难是难免的,然而重要的是做到“失势不失志”。

就是要用积极心态来对待一切艰难困苦,只有如此,才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在困境面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定志向,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认清形势、认清自己,从而绝地反击。

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一旦失势,就会失了志向,彻底败下阵来。

而这也是我们这一节要说的主题,即失势不失志,只有如此,才能卷土重来。

1854年,曾国藩初练湘军有所成就,按朝廷要求,攻打湘潭及靖港。不想,落得个一败涂地。曾国藩自觉惭愧,想以死谢罪,跳湖时被友人救起,却引来全朝上下的鄙夷,更有徐有壬等人准备弹劾他,在此种不利形势下,曾国藩把自己关在长沙城外,七昼夜不与人说一句话,陷入深刻的反思与思考之中。而这正是其“咬牙立志”的生动表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打脱牙之时多也,无一次不和血吞之”。通过这次坚定意志,曾国藩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得出兵败的原因是:一是水军未经操练,组织系统上又不能层层节制。二是赏罚机制欠缺,于是开始整顿营务。规定凡是临阵脱逃的将领,不再录用。经过这样一番整顿,湘军实力大增,在最后取得了岳州大捷。

曾国藩也是凡人,甚至是凡人中的凡人,因为他也会犯错,也会失败,也会有想不开的时候。但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志气上不输给别人,这一点让他在人生的战场上愈挫愈勇,所以,这种面对挫折与困局的勇气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一生成就了许多事业,其中遇到的挫折不在少数,但是,他能坚定其志,不改其方向,这其中主要原因便是他能坚守“志向”。他曾说过:“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其实,曾国藩的“失势不失志”在他年轻时便有所表现。这于他的诗文中可见一斑。他在《岁暮杂感十首之四》诗中云:“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此时曾国藩两次会考落第,诗中并未反映其因名落孙山而怠惰消沉的心态,而是以更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坚定自己的志向,从而追求成功的到来。他在《小池》一诗中更加鼓舞自己志气:“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蟠。

物理无定资,须臾变众窍。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曾国藩的成功,建立在自信、自尊和自强的意志之上,其自信和豪迈心态,在诗作的文句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可知曾国藩后来能有所大作为,绝非出自偶然。

最后让我们记住孟子说过的这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増益其所不能。”当困境摆在面前时,千万不要气馁,不要失了志气,因为我们还要卷土重来!

同类推荐
  • 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

    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六种,内容取自已公开出版的胡适著作。书稿以胡适讲西学为线索,遴选胡适讲述西方文化特征的文章,特别是讲述西方哲学的较为通俗的著作,反映了胡适对西方文化的基本观点。由于胡适深受西学,特别是其中的实用主义的影响,他对西方文化的解读是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阐释,有助于一般读者准确了解西方文化的精神,形成对西方文化较为客观的看法。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对话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对话

    《旋转与升腾——新经典主义文学的哲学视野》承接《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录》,根据哲学家邓晓芒与作家残雪在前部著作出版之后的数次对话辑录而成,两人分别从文学和哲学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进入对诸多问题的探讨,话题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宗教和无神论和自然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信仰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认识的关系,等等。本书的读者在书中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探索的历程。当一个艺术家想对自己为之献身的艺术进行一种哲学把握的时候,当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想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定位的时候,他就可能陷于这种探索之中。读者对本书可以期待的是,这种探索不是一个人冥思苦想,而是由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是代表女性思维的作家,另一个是代表男性思维的哲学研究者,在对话中进行一种身体力行的示范或演习。
  •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技术从不中立。网络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拽着你沉迷,或因为痛苦,或因为贪求刺激,但本质上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无聊。叔本华、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也不曾预见,人类的无聊可以被网络放大到如此地步。在这个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红色药丸,还是选择蓝色药丸?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热门推荐
  • 锦衣卫创始人

    锦衣卫创始人

    (武侠新书,《盛世男儿歌》现已连载,请各位多多支持!仍旧是在明初的历史背景下勾画出的故事,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却意外来到了这个遍地狼烟的元末乱世。这一年,蒙元朝廷与各路起义军火拼正猛,朱元璋在郭子兴的手下刚刚展露头角。后世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系统,还没有建成。而他凭借着自己一个后来人对历史的点滴了解,将要在这个时代下,亲手创立一个锦衣卫,成就万世功业……
  • 真的不是我啊

    真的不是我啊

    仇陈:真的不是我群众:我看见了仇陈:小姨妈陈娇娇:乖大外甥
  • 星之乱

    星之乱

    《星舰战记》讲述的是一万年后的星际战争。龙起云本来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一场突如其来的侵略战争,让他失去了家人,失去了一切。为了抵抗侵略,为家人报仇,龙起云做为一名普通的志愿兵,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中,而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存亡,让他从普通一兵成长为战争英雄。英雄有英雄的责任,其实龙起云并不想做什么英雄,但当他发现中华民族生存的最后希望完全指望他时,龙起云知道,他唯有肩负起这个民族复兴的重任,即使要牺牲自我,也在所不惜……英雄的故事由此展开。
  • 卓越领导的11项修炼

    卓越领导的11项修炼

    几十年公司治理心得,数十家企业成败得失,都归结成一句话:一个卓越领导者一定善于驾驭危机,懂得化危为机。危机无处不在,考验无时不有。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就是修行。赶紧阅读本书,开始你成为卓越领导的修行之路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四人游

    四人游

    四个性格迥异的少年,被命运的轮盘扭转到一起。梦想的道路盘根错节,命运之轮转动无常,岁月轻狂。天道,人道,宿命。四大咒术体系:阴阳,通灵,诡道,五行。
  • 雪球专刊第077期:业绩为王

    雪球专刊第077期:业绩为王

    六月底七月初的股灾正在慢慢远去,灾后买什么股票才靠谱显得尤为重要。股灾之后,业绩为王。随着2800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中报,上市公司的业绩重新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如何选择业绩好,成长性强的股票?如何才能坚定信心,长期持有优质股,并获得丰厚回报?本期《雪球专刊》或许能为你提供部分答案。
  • 撞出璀璨火花

    撞出璀璨火花

    农村出来的林林独闯一线城市,亲情没有太多关怀的她,会怎么对待爱情,友情呢?她的人生将在这座城市是收获,还是失去?而性格高冷内心柔情的胡浩宇怎样一步一步算计她来到户口本自己的配偶栏上。来看总裁霸道示爱小蜗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