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8800000027

第27章 驱权宦学士擢相 镇西川文饶筹边(2)

李德裕上疏入朝,廷议中,牛僧孺又说:“西川既招募新兵三万,从事农业之百姓又可亦民亦兵,足保本镇。前北方诸镇援蜀之兵,皆归本镇,唯河中、陈许三千人仍留驻成都,陛下可诏来年三月亦各归本镇。”唐文宗就又以牛僧孺之言下诏,送往成都。当时,李德裕所募之兵,大多分散在各险要之处,选能戍守将领率兵驻守,以为有陈许三千人戍守成都,再加上成都原来所余镇军,足可戍守。朝廷诏书下,要让来年三月陈许军回归本镇,成都实是空虚,若吐蕃、南诏闻知,乘虚袭成都,成都必不保,因此人人惶惶,纷纷到节帅府求李德裕请求朝廷留驻陈许兵。李德裕心想,日前牛僧孺曾上言清溪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朝廷督我修筑清溪关,以断南诏入寇之路。我曾上奏朝廷,南诏通西川小路太多,不可能一一塞断,仅修筑一座清溪关,不可能断南诏入寇,只可加强清溪关后各要处戍守,就能保全镇无虞。牛僧孺定是以为我有意坏他之策,今以此报复。李德裕于是一边安抚兵民,一边上奏朝廷说:“蜀兵脆弱,新为蛮寇所困,皆破胆,不堪征戍。若北兵尽归,则与杜元颖时无异,蜀不可保。恐议者云蜀经蛮寇以来,已自增兵,向者蛮寇已逼,元颖始捕市人为兵,得三千余人,徒有其数,实不可用。郭钊募北兵仅得百余人,臣复招募得二百余,此外皆原旧兵也。恐议者又闻一夫当关之说,以为清溪可塞。臣访之蜀中老将,清溪之旁,大路有三,其余小径无数,皆东蛮临时为之开通。若言可塞,则是欺罔朝廷。要须大度水北更筑一城,迤逦接黎州,以大兵守之方可。况闻南诏以所掠蜀人二千及金帛赂遗吐蕃,若使二虏知蜀虚实,连兵入寇,诚可深忧。其朝廷建言者,盖由祸不在身,望人责一状,留入堂案,它日败事,不可令臣独当国宪。”奏疏入朝,文宗阅罢惊出一身冷汗,自语道:“李德裕真厉害,他已猜透是牛僧孺建言,若依僧孺建言,必须僧孺立一军令状,日后败事,就以此状追究牛僧孺罪责,看来僧孺所献之策均不可为。”他不令牛僧孺知道,急召宋申锡商议。宋申锡看完李德裕的奏章沉思道:“李德裕所言有理,若嵯颠与吐蕃联手,乘虚入攻成都,成都危矣。愿陛下皆从李德裕所请,使他得以专心营蜀,必然有效。”唐文宗点头答应,就命宋申锡以皇帝手诏答复李德裕,陈许兵仍留蜀中,一切“听卿为便”。

李德裕得朝廷答诏,就以诏书中答允所请诸事四处张榜晓谕军民,人心得以安定。他又把十六岁以上的男子组织起来,和军队一道,边加强军事训练,边修复都江堰及一切水利设施,恢复发展成都平原等地农桑、纺织生产,奖励农耕,减轻百姓负担,同时按税率的最低点,顶抵劳动用工款。尽管赋税降低了,但生产发展了,官府粮储也就随之增加了,这和杜元颖在蜀时,形成了鲜明对照,大得民心。同时,他又令各处驻军维修加固堡鄣、关隘,加强防守,蜀中渐显兴旺景象。

此时,吐蕃渐衰,方国内纷争再起,已无力发兵东进。自唐与嵯颠约和之后,李德裕严格约束边境将士,不许滋事轻启边衅,违令者斩,西南边境一时安静无事。闲暇时,他常集将士研讨军事,也告诉将士们说:“诸葛丞相治蜀时常言道:‘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吾尝读《孙子兵法》,得其旨,孙子于春秋时,就认识到:争战必消耗人口,破坏经济。自古以来未尝有一朝一代,靠永无休止的战争,而永保常盛不衰败的。我等用兵不可不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用兵;用兵也是贵胜,不贵久。”李德裕其于唐、吐蕃、回鹘等现实的这种认识,可以说是对战争规律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又基于这种认识,在他主政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以这种认识去责嵯颠,下书中大意是说: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谁只靠武力而永葆不衰者。前杜元颖在蜀,驭下无方,轻启边衅,罪责在主政者,不在将士,百姓更是无辜。将军领兵来攻,不应伤及无辜百姓,尤为无义是掳掠无辜百姓南去。今既两国盟好,必当约束将士不可无端生事,我当信守前约,而将军掳我蜀中百姓也必当令其归蜀,以示和好诚意。

本来嵯颠对李德裕入蜀后,采用的于百姓休养生息、加强边备等措施,就在心中暗暗佩服。心想:大唐若得此能人治理,没有不能中兴的道理。今得李德裕来信,他摊开双手对左右说:“李德裕倒责咱无理。”左右不敢作声,他又说:“咱应给他点面子,以后有事也好见面。”蜀中百工进入南诏,带去了各种技术,对南诏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嵯颠肯定是舍不得放回的,他只在原蜀百姓中挑选那些没有技能擅长、只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及他们的家人,共得四千口,派将士解送至边境,交由蜀军送往蜀中。这些百姓回到家乡,到处称颂李德裕之功德。监军王践言就将这事的经过,详细上奏朝廷。

唐文宗得王践言所奏,心中大喜,就萌生了调李德裕回朝的心思。但他又知道,李德裕长期与王守澄、仇士良、李宗闵、牛僧孺等分庭抗礼,若让他回朝,这些人必共同反对。想到这四人,唐文宗却以为李宗闵、牛僧孺入朝以来,百官并不依服他们,他们自认为在朝中根基尚浅,不得不倚仗王守澄、仇士良等。想到王守澄、仇士良,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宫中大、小太监还有两千多人,都归他二人统管,王、仇在宫中争权,就各自所掌事的太监而论,双方势均力敌。平日有纷争,两方各不相让。如果总是这样,就好办了,文宗可利用仇士良一派,先除掉王守澄一党,控制了仇士良,然后再从长远考虑,有机会再除去仇士良,文宗自身的危机感则可解除。可奇怪的是,一涉及跟朝官对抗,这两派就不谋而合,行动惊人的一致。上次自己命题,贤良对策时,他们两方面竟然抱成一团,非要刘下第。文宗左右一看,所有太监都对刘咬牙切齿,视为仇敌。他这才意识到,难怪自穆宗以来加上他本身的三位皇帝的废立,都由宫中出,朝官不得闻。时间一长,似乎已成定制,对这样废立皇帝的天下大事,朝官们也已习以为常,逆来顺受。对这一切,唐文宗不寒而栗,为怕危及自身,只好听之任之。对于刘下第,朝内外汹汹,尤其是新贵们,他们哪里知道文宗的苦衷,自己何尝不想取刘为第一,作为自己剪除宦官的左膀右臂。还是裴度老练,他也怕王守澄、仇士良等危及朕的安全,因此出面调停,算是帮自己渡过了一道难关。

想到裴度,唐文宗也心中酸楚,作为五朝元老,他也怕宦官在宫中为乱,到头来连朕想把他留在朝中都不可得,不得不远撺出京。想到此,唐文宗又大恨李宗闵,也后悔自己不该听从王守澄的建议,而以李宗闵为相,继而又听从李宗闵的引荐,再以庸才牛僧孺为相。今在朝中、宫中,人称“王、李、仇、牛”为“四魁”。更可怕的是王守澄,身兼禁军中尉,手中掌握着守卫六宫的禁军,对自己威胁更大。每想到这些,唐文宗就禁不住打冷战。实际上,唐文宗并不了解,宫中大、小太监之所以在对付朝官方面的行动惊人的一致,是王守澄、仇士良长期给他们洗脑的结果。王、仇经常向他们灌输说:“这些秀才们进身的朝官,一个个视宫中太监为仇敌,他们主张要彻底诛灭宫中太监。你们要眼睛睁大一些,鼻子放灵一些,如有一日朝官们控制了天子,我们个个都得死!”前已提及,为防止太监们接受“忠、义、礼、智”教育的影响,便于控制,王守澄、仇士良就不让宫中太监们识字,禁止他们和朝官及读书人来往,一旦发现,便乱棍打死。太监们为保住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和性命,就盲目地跟着他们的首领。久而久之,都养成了唯王守澄、仇士良之命是从的习惯。王、仇又命他们处处打探皇帝和朝官们来往的消息,及时向他们汇报。正因如此,皇宫上下都布满了他们的奸细。一旦发现皇帝对他们不利,就群起为乱,废旧立新,这正是唐文宗害怕王守澄、仇士良等的原因。

当然,世上的事顺人心者总不可能是十分十足。王守澄、仇士良更想借皇权来控制方镇的军队,他们就依旧制派自己的心腹到方镇去为监军。而要让他们做监军,不识字肯定是不行的,王、仇等经过长期观察和认真挑选,择那些可为自己心腹者,教他们读自己为他们选择的书,也认真习字,思想控制自然更严。可一旦出到方镇,是不是绝对不接受“忠义礼智”等教育,王、仇等就鞭长莫及了。因在各镇监军,也有宦官以国事为重的,对这一矛盾,王守澄、仇士良等也无法解决。

近来,王守澄、仇士良等通过李宗闵、牛僧孺排挤李德裕、裴度及和他们亲近的人出朝,仕进者几乎全由李、仇门下出,朝官们一片噤声,没有敢出来说话的,朝中似乎出现了一面倒的局势,王守澄、仇士良等好不得意。他们面见唐文宗时,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但凡要求任某人以某官,派谁去哪个军镇为监军,如唐文宗不答应,他们就不走,两眼死死盯住文宗,看得他毛骨悚然,直到答应为止。实际上皇帝的权力大都不由唐文宗出,而由王守澄、仇士良出。唐文宗对他们恨得牙根痒,下决心要诛灭他们,但又后悔这种决心下得晚了。他遍观左右,似只有宋申锡对自己忠心,这才不顾一切地任宋申锡为相,想依靠他铲除王守澄、仇士良等宦官,实现自己振朝纲的夙愿。

同类推荐
  • 天下美文成长卷: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天下美文成长卷: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这是一本温情的暖心读本,以清新恬淡的文字,通过一段段温暖的故事,记叙了关于青春、关于生活、关于苦难的往事与感悟。让你学会善待回忆,学会转换角度品读生活,获得心灵的成长。能于回忆中多一分从容,在生活中多一分诗意,面对困难时多一分乐观。
  •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

    作者利用赴新加坡访学之机,以普通学生般求知若渴的心态,以中学校长独有的教育目光,以访问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对新加坡的教育以及社会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观察与分析。
  • 英格兰乡村生活

    英格兰乡村生活

    理查德·杰弗里斯著的《英格兰乡村生活》是一本关于英格兰乡村生活的散文,作者为英国自然文学大师理查德·杰弗里斯。书中生动而详细的描述了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乡村生活,农业雇工的生存状况以及优美动人的田园风光,在杰弗里斯笔下,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乡村生活淳朴粗犷,乡野间的动物和植物充满活力和欢乐,他用精妙的文字和广博的知识将这种欢乐呈现给读者,让人在阅读时尽享自然的宁静、生机、包容。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为了心中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

    作者高文瑞用心灵感受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用神经觉触及社会,体察纷繁的生活;用身心走出家门,接受大千世界的雨露阳光。笔者深入到社会的各层面,《为了心中的梦想》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真情中体会社会,品味艺术人生。《为了心中的梦想》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之一。
热门推荐
  • 炫爷家的小宝贝

    炫爷家的小宝贝

    一边是异能者的对决,一边是甜甜的恋爱,明明智商高的赛过爱因斯坦,为什么一恋爱就智商变低了呢?
  • 无敌大道主

    无敌大道主

    大道三千,莫向外求。既然天地不仁,万物皆为刍狗,那便再造天地!我,为道主!!
  • 蝶衣梦

    蝶衣梦

    “老巫婆,又来欺负我娘亲,等会要你好看。”五岁的蝶衣瞪着远处气势汹汹的三公主小声的说道。“啊……好痛,是谁?不知道本公主是谁吗居然敢打我,小心我告诉父皇灭你九族”刚刚还气势汹汹的红衣女子,眨眼间摔倒在地上,一手捂着屁股,一手揉着头,惨叫起来。“轩辕明,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一定会找到你的,一定……”看着天空中风云变换的场景,蝶衣暗暗发誓。
  • 朱正廷之你好我的阳光

    朱正廷之你好我的阳光

    他灿若朝阳,她性格孤僻,不近人情,还有点心理扭曲,不过在他闯入她的世界,带她逃离深渊的时候,这些早已不是问题
  • 幻刃传说

    幻刃传说

    书萧,万天阁杀手,年轻有为,是个百年不遇的超级天才。——至少在他落魄前是如此。那天,书萧莫名其妙被阁主列入黑名单,惨遭万天阁不死不灭的追杀,一身修为尽毁,险些丧命深林。走投无路之时,他意外获得了将美女变成专属兵器的能力!为了揭开事情的真相,也为了和最爱的师傅重逢,他踏上了一条满是花朵与鲜血的传奇之路。“滚开,别碰我!”妹子抹了抹湿润的嘴唇,愤怒地骂道。“敌人就要来了,快给我亲一口,这样我才有武器啊!”说罢,书萧朝妹子扑了过去。
  • 无上大能

    无上大能

    水火风雷,四灾十二劫;一劫渡过,还有一劫;修行之路,磨难重重;且看平凡少年,如何消灾渡劫,一步步踏上无上之路!
  • 创造未来的一千种可能

    创造未来的一千种可能

    本书共分五章,介绍了60余位名人的生平事迹。其中包括:“投笔从戎觅封侯”,“卖报歌”和“仁者无敌”等。
  • 最终幻想天命

    最终幻想天命

    无尽的恐惧,无限的希望。无限流主神小说,经典原创。
  • 朕的江山要挂了

    朕的江山要挂了

    穿成女扮男装的小皇帝,还得时刻防备摄政王觊觎朝权!米乐不干了!“江山给你,放朕走!”某狐狸却在此时勾起惊心动魄的笑,步步逼近:“既然江山都是本王的,皇上你,自然也是本王的。”*世人都言,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想要做的是谋权篡位。侍卫冷笑一声——屁!他家王爷虎视眈眈的明明是坐在皇位之上的小皇帝好吧!*不是女尊文!!!不要乱混淆
  • 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商业发达,物质丰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孩子们从小就有很多向往,他们想拥有钢琴,想拥有画板,想报特长班,想出去旅游……然而,生活是很实际的。这些向往的实现都离不开钱。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想尽办法,甚至省吃俭用满足孩子的愿望。那么,等孩子大了呢?他能靠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欲望吗?给孩子金钱,不如培养孩子赚钱的思维和能力。培养孩子的金钱思维并不是教给孩子具体的赚钱技能,而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学习能力、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和理财能力等等。本书揭示了华尔街精英的成功秘诀,帮父母共同打造高财商、了不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