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54800000015

第15章 行住坐卧勤施功(8)

惜福就是珍惜一粥一饭

“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已胜求人”是弘一法师经常书写给善信的格言。惜福之于法师,并不仅仅挂在口头上,而是生活中的身体力行。读过弘一法师传记的人,都会对法师的惜福记忆深刻。弘一法师会如此惜福,与他受印光大师的感染是分不开的。弘一法师在世时非常尊重印光大师,经常用印光大师的事迹来教育信众。

印光法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

1924年,弘一法师到普陀山住了七天,得以每天从早到晚观察印光大师的作为。大师每天早晨只吃一大碗粥,连菜都没有。印光大师自己说:“我刚到普陀时,每天早饭都有咸菜,因为我是北方人,吃不习惯,所以就改成只吃白粥,已经三十年了。”大师吃完饭,还用舌头舐碗,添到非常干净为止。然后,还往碗里倒入开水涮涮,涤荡汤汁,用这汤水漱口,随即咽下,唯恐浪费一颗饭粒。

吃午饭时,有白饭、大众菜各一碗。大师把饭、菜都吃干净,又用开水涮碗,与早饭一样。

印光大师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也极严。有来寺庙拜访的客人一起吃饭,饭后碗内剩了米粒,大师一定会大声叱责说:“你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如果客人把冷掉的茶倒掉,大师也会严肃地劝诫。

西方哲学家梭罗说:“大多数所谓豪华和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此,有识之士更愿选择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单和粗陋的生活有利于消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隔阂。为了获得圆满无悔的一生,我们必须认清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所处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可我们能感受到的幸福却越来越少。拥有的东西太多了,反而不知道珍惜,浪费成了下意识的恶行。当代僧侣也着力教化大家要惜福,宣化上人就是其中典范:

有三个台湾青年比丘到万佛城挂单,因为万佛城大斋堂吃的菜多半都是超市清理出去已开始变质的菜,在食用时只要不烂的菜叶子、菜帮子都不会扔掉。宣化上人说万佛城的宗旨是:人取我予,人弃我取。

有一天中午,用斋后大众准备离去,三位台湾比丘忽见宣化上人来到面前,急忙合十施礼。上人满面含笑,用眼光看着他们用过的餐盘中有嚼过吐出来的几口莱,问道:“菜不好吃吗?”其中一位比丘回答:“菜叶硬了些,嚼不烂。”上人听后笑眯眯地用手捏起嚼过的菜放进自己的口中,嚼了嚼咽了下去,笑着说:“我还可以。”三位比丘和周围的弟子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看上人,上人又把另两个盘中嚼过的菜全放进口中嚼着咽了下去,然后说了句:“能吃的就不要浪费。”当宣公上人走出斋堂时,身后跪下了一片徒众。

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有人食不下咽、睡不安稳,有人却感觉食物美味,睡眠香甜。学佛就是为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谓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欲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在这种精神世界里,滴水都是甘露,粒米即是珍珠。珍惜一粥一饭,一是尊重农夫的劳动,一是珍爱了你今生在这红尘世界的幸福。

滴水佛音

1、印光法师印光法师(1861~1940),陕西郃阳县赤城东村人,俗家姓赵名丹桂,号常惭愧僧,又名圣量。法师幼时聪慧,随兄熟读儒书。十五岁后,数年之间因病所困,偶读佛经,受感召,一心向佛。二十一岁时,法师至终南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度为僧。次年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印光法师一生自奉俭约,乐善好施,更勤于著述,弘法不遗余力。1940年法师圆寂,被尊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

2、宣化上人宣化上人(1918.4.26~1995.6.7),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吉林省双城人氏,俗姓白。宣化上人于1962年赴美并成立了中美佛教总会,在美国成立了四座道场,包括旧金山的金山禅寺、洛杉矶的金轮寺、万佛城的如来寺和西雅图的菩提达摩中心。为培养弘法人才,宣化上人在万佛城内成立了法界大学、培德中学和育良小学。为了促进佛经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宣化上人还成立了国际译经学院。

僧侣为什么只穿布做的鞋

生活在十方丛林里的僧尼的服饰,与世人不同。出家人的常见装束就是颜色平淡的布衣僧鞋。细心的信众会发现,常见的僧鞋有三种:芒鞋(草鞋),罗汉鞋和僧鞋。罗汉鞋其实就是用布条按照芒鞋的样式制成,鞋尖部分用几层布缝成,鞋帮留有方孔。僧鞋与老式圆口布鞋相仿,多为黄褐色,鞋尖部分布一根竖的硬梁。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出家人穿皮鞋。世人多穿皮鞋,皮鞋光鲜、漂亮,穿着舒适,为什么独独师父们不穿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师父们知道,皮鞋的原料是皮革,是杀生而取得的,有慈悲心师父们是不穿的。

有人说,现在已经不全用天然皮做皮鞋了,已经有了人造皮革,是用化学树脂合成的,例如尼龙之类。但是,那类材质多半只是用来做运动鞋、拖鞋、涉水长靴,很少用来做日常的皮鞋。超市商场卖的皮鞋,大部分仍然是天然皮的。

剥取皮革,要在牲畜刚刚被杀死时下手。要赶牲畜尚有体温时,用刀开口,用手活剥其皮,血淋淋,惨不忍睹!牲畜虽已被杀死,其实还没死透,仍有知觉,只是已无力嘶喊惨叫,无力挣扎。

皮工把兽皮剥下以后,洗干净血迹,剔除脂肪,用硝盐溶液来浸皮,然后烘干,再涂上化学油,染色,才成为漂亮的皮革。制鞋厂买走这些皮革,割成许多块,再做成鞋子。

这血淋淋的製作过程,一般人是见不到的。衣着笔挺的男士,打扮时髦的女性,都为自己穿在脚下的精美皮鞋感到骄傲,谁也不会想到,为了这光鲜的鞋子,有多少可怜的动物被用最残忍的方式杀死。

万物有灵,岂能随意屠戮?本着生灵的慈悲心,弘一法师和友人们做过一件大功德——制作出版《护生画集》。

1928年,弘一法师乘船途中,见一老鸭关在笼里,十分可怜,便出资将鸭赎出,带回去养在庙中。后来他请丰子恺居士为老鸭画像,收入《护生画集》第一册。在《护生画集》第一册中,弘一法师在所附回向偈里指明了护生画的原则,即“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豆粒大的微光亦足以照千年之暗室,法师希望这些作品能唤醒人们心中的良善,使人性苏醒。《护生画集》有幅画作名《刽子手》: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

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

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

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剥掉动物的皮毛包裹自己的身躯和双脚,割掉动物的血肉填满自己的胃肠。仅仅为了自己能活得更好,就剥夺别的生命生存的机会,无疑是自私又残忍的。

不管是否出于宗教信仰,都要少杀生或是使用、使用动物制品。要学习寺庙中的师父们,时刻悲悯地面对这个世界,从小事做起,即使是区区一双僧鞋,也不忘记爱生命、护生命,让慈悲的光辉照耀红尘,温暖世间。

滴水佛音

1、护生画集《护生画集》是一部倡导爱生敬养思想的绘本,全套六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为世人所称道。该书由丰子恺作画,文字由弘一法师(第一、二集)、叶恭绰(第三集)、朱幼兰(第四、六集)、虞愚(第五集)书写,其创作时间从1927年延续到1975年,历时46载,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名家心血的结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2、慈悲慈与悲在梵语中是两个词。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3、回向偈“回向”有归拢和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去。

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的,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弘一法师的遗偈,充满了神秘性:“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剧作家赵大民把偈子译成如山岚般沉郁流淌的诗句:“不要问我去向何方,我的去处云海苍茫;只要春天的鲜花在枝头绽放,那天空的明月就永放光芒。”在李叔同眼中,欢喜悲忧都不是流连于世间的理由。缘在何处,就流落至宇宙何方;只要有皎月春花相伴,就是安放心灵的地方。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44:放光

    星云日记44:放光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心地功夫”、“第二个春天”、“观念就是财富”、“放光”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星云日记18:把心找回来

    星云日记18:把心找回来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梦中说梦”、“逆增上缘”、“把心找回来”、“广结善缘”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圣经故事2

    圣经故事2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热门推荐
  • 冰山美男独宠我

    冰山美男独宠我

    纷纷扰扰烦心事,风风雨雨无绝期。江湖的恩怨情仇,无非是爱恨情仇。她身负身世之谜,千里迢迢苦追寻。血光刀影的日子,饱尝江湖之险恶。却深陷正邪斗争,落入凡尘间情网。柔情蜜意中失魂,是非明敌我难分。恩恩怨怨江湖中,道不尽缠绵之苦。更多的精彩内容,必言不尽道不清。欢迎各位书友们,前来书中阁一阅。注:本书原创,纯属虚构,禁止转载和抄袭!
  • 超能感知

    超能感知

    人如何感知世界?无非通过触,嗅,视,听,味罢了,但随着人类对大脑的研究逐渐深入,有部分人激活了第六种感官,他们被称为——超感者!
  • 众神部落

    众神部落

    有些人,生来身具神力,力拔泰山。有些人,生来手握雷火,雷霆万钧。有些人,生来掌控时间,瞬息万变。有些人,生来芊芊细弱,却妙手回春!他们,被艾尔特大陆统称为:人族魔斗士!
  • 转瞬浮华

    转瞬浮华

    他是京城上官家翩翩贵公子,进退知仪,气度不凡。他是江湖传说中的新贵,杀伐果断,脾气古怪。这两个人似敌似友,一念之差,竟颠覆一个国家。也许这是命罢。也许从一开始,便都是错的。
  • 龙宫仙境

    龙宫仙境

    大洋底床上地貌景观之雄伟远非陆地上任何地方能够与之媲美。远比陆地山脉广阔的海底山脉绵延于洋底。尽管深埋于洋底.大洋中脊系统显然可称得上是这个行星上最显著的地表特征。地幔中喷涌出的熔融岩浆在扩张的大洋持续地制造新生大洋底床,同时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不断消灭着老旧的大洋底床。世界上许多未开发的资源深埋于洋底,因此海底也就有理由成为人类探索能源和矿产的新的前沿阵地。本书主要讲述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包括海底地形、海底矿藏、海中河流、海底平顶山等等,带你走进一个你前所不知的海洋世界。
  • 寂寞花·玻璃城堡

    寂寞花·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遇见与温暖

    遇见与温暖

    “别做梦了,那个女人不会回来了,她的东西她都带走了。”“不会的,妈妈只是出去了,我要去找她。”温暖激动的对着醉醺醺的爸爸说。“别找了,我和你妈妈已经离婚了。”家里片刻沉默之后温暖哭着跑出家门。上学前和自己约定一起过生日的妈妈,转眼间不见踪影,难道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约定真的这么不值得重视吗。温暖是多么期待放学后的生日,没想到回家的礼物却是得知父母已经离婚的消息。温暖不知不觉坐……
  • 九天战诀

    九天战诀

    历经千难万险,多次命悬一线,甚至不惜堕落为魔;即使站在武道巅峰,这一切,为的,只是一个答案!
  • 神性原则

    神性原则

    记者希文遇到一位神级文明使者,对她进行了采访,揭示人类起源和宇宙规则。本文脑洞大,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如有与现实雷同实属巧合。如有对信仰的冒犯,作者就是在瞎扯,千万别当真。本书不定期更,没切。这是一篇访谈类的小说,作者要写到无解的时候才会完结。每一章基本都是独立的内容,不需要攒文随时都能看的那种。
  • 赴尘缘共千年

    赴尘缘共千年

    他和她隔着千年万世在乱世中相逢,千军万马等闲过,唯独她是不了忘却的红颜,可是为何他却视他为陌路。他一路孤独辛苦,唯有她成为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个角落。风华耀目,他与她并肩天下,他们各自庆幸,千年万世里他们能够相遇,即使经历万千苦难,依然双手紧握,这世上有你的地方就有我,穷途不忧伤,高处不觉寒。最重要的是他在,她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