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0500000010

第10章 从民俗看妈祖

如果你到过渔村,就绝对不难窥知渔民对妈祖的崇敬之意,尤其是华北到两广一带的沿海重镇,更是如此。

那么妈祖到底是何来历呢?根据文献记载,宋太宗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在福建省兴北府莆田县贤良港,有一名叫林惟懿的人家,生了一个女儿。这女儿生下一个月还不会啼哭,因此给她取名叫林默。

林默从小就聪明颖悟,与常儿大不相同。8岁时在家塾就读,可以闻一知十,好似神童一样。到10岁的时候,她便朝夕焚香,颂经礼佛,一点也不像小孩。在她窈窕的仪容之中,更有一种令人不敢冒犯的严肃。当她13岁的时候,有一老道士来到林家,一见到林默,便看出她的禀赋特殊,而主动传授她一些玄妙的真理。林默得到老道士指点后,便顿悟出一切经典的真义。

传说的世界

在她16岁时,偶然在附近的井边,得到神仙的铜符一双,可用以驱邪治病,屡试不爽。其后又过了13年,也即她28岁那年的重阳,她在焚香诵经之后,与家人告别,独自渡海到贤良港外的湄州屿上,登上了那岛上的最高峰,在空中传着天乐妙音之中,竟忽然升天了,这时是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九月九日。

地方上的人后来便在湄州屿上她成佛处,为她建了一座庙宇,这便是妈祖的起源。那座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千余年来,香火不绝。

林默升天之后,常常显灵,莆田县的人对她极其信仰,称为通灵显女。到宋徽宗宣和四年,竟名闻朝廷,而受皇帝的赐号。

以心理学的眼光来说,所谓“羽化登仙”、“升天成佛”当然不足为信。料想她当时信佛入迷,登临绝顶之后,当然有点精神恍惚,仿佛听到有钧天的音乐来迎接她,一时失足坠海,自然身体也不见了。不管她是升天还是入海,她都是与渡海有关的,我们在闽、台的居民,既然长日与海为伍,当然不免会在海上遇到危险。人到了危险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求神保佑,如果得以脱险,便要归功于神。在闽、台海上来往的人,时常都要祈求通灵显女保佑,因为大家都认为她是海上的救星。这样一来,沿海的妈祖庙,自然争相林立了。

显灵建奇功

在宋徽宗宣和四年的时候,出使高丽的路允迪,在海上遇险,而获得通灵显女的救助,事后奏闻皇上,朝廷便赐下“顺济”一块庙额,这是妈祖的最初赐号。到高宗绍兴二十五年,瘟疫流行,因在御用泉水所在地,获得妈祖的启示,瘟疫因而终止,于是朝廷封她为“崇福夫人”,这便是妈祖最初的受封。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又封之为“灵惠夫人”,30年又加封“灵惠照应夫人”。光宗绍熙元年,因其救旱有大功,又褒进封为“灵惠妃”。宁宗庆元四年,因使霪雨得晴,加封“助顺。”

到了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因其庇护漕运,封为“护国明著天妃。”二十六年,因其保佑海运,加封“显佑”。成宗大德三年,因庇护漕运,加封“辅圣庇民”四字。仁宗延佑元年,因救海上暴风之难,加封“广济”。文宗天庞二年,有护漕大功,封为“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列明著天妃”,下诏官府在浙江福建一带建立十八座庙宇,以供祭祀。

明、清两代,对天妃继有册封。到了清圣祖康熙十九年,提督万正色征讨厦门,因神助得胜;二十三年救使汪楫出使琉球,因神助得渡;施琅征台在澎湖奏捷亦有神助。他们都奏闻朝廷,于是又得进封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由天妃而天后,是于此时开始。以一弱女子能得到这样大的荣誉,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时至今日,中国全国沿海、沿江必定有天后宫、天妃宫,南洋华侨也祭祀她,就是在琉球那霸市和日本的茨城县,也有明末清初建立的天妃宫。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各地必有神舆游行,沿海伍民争相在门前祭拜。以民俗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种祭祀海神的事,事实上是前代生活的实录,亦是今日沿海风俗的前身。

同类推荐
  •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感受红色格言

    感受红色格言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故此,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英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英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是一部史论文集。朱东安先生毕生研究晚清政治以及与曾国藩相关的历史事件,对历史资料的占有和研究方法都有独到之处。这部论文集主要关注晚清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与之相关的人物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影响,分为八个专题:太平天国的性质与作用、天津教案的起因与性质、义和团运动的主导思想与历史作用、袁世凯与辛亥革命、晚清政府与曾国藩集团、曾国藩集团的社会基础与特点、曾国藩集团的社会基础与特点、曾国藩集团与传统文化、曾国藩的学术思想与造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如不遇,倾城色

    不如不遇,倾城色

    她本绝色倾城,荣宠无双,却因少时的一段错爱情缘,变得狠辣无情,不计一切代价誓要登上那权力的巅峰。冷倾羽:本宫不沾情爱,唯爱这高堂之上的王座。慕修寒:本是绝情之人,当第一眼见到她时,那个清冷如华的女子,他便明白,有些人一眼便是万年。当真相接开,是那么的残酷,才明白天机子的那句话: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不如不遇倾城色。
  • 彼时我们都还青春年少

    彼时我们都还青春年少

    时光永不停息的穿梭着,渐行渐远的青春年华,总有一种怀念却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 我真不是老天师

    我真不是老天师

    人言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鬼……真的存在吗?或许,它会在屋内的某个角落、泛光的窗台边,以及你的房门外不断徘徊。甚至,你的床下!莫慌,且看顾晓云如何吊锤猛鬼,拳打阎罗,碾压多派,横扫天师府,成就一代大天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错的爱情

    小错的爱情

    因为无聊彭泽远,李小错好像就一直倒霉,工作被炒,还不断因为他受了大大小小得伤!原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女孩竟然是国际最隐秘家族的继承人,原本是平平凡凡得邻居,竟然是黑帮头目得接班人,原本是自己大学时期最喜欢得一个老师,竟然是个gay!而且还暗恋自己喜欢的人!再加上两个小包子,一个帅气可爱,一个聪明漂亮。到底谁才是最幸福的人,看看李小错得一生,从平淡到风起云涌。只与那一人执手,走遍天涯路,相爱永久!
  • 在他的世界独得恩宠

    在他的世界独得恩宠

    传闻G市陆家二爷陆晟毅孤傲冷僻,不近女色。正在开会的陆晟毅接通视频:“毅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悦悦想你了!”正在开会的陆晟毅立马吩咐身旁的助理:“订最快回G市的飞机!”从此陆家二爷过上了宠妻无下限的生活!
  • 科学伴你行——杏林春秋

    科学伴你行——杏林春秋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我不想超神

    我不想超神

    目前人类已知最强的生物莫过于……神……了……吧,只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海,都是小菜一碟,而我却是超神的存在!
  • 睡狮怒醒

    睡狮怒醒

    卢沟桥上的石狮一共是485只。可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只有484只。那一只石狮呢?卢沟桥绝不是一处风景地,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端处。日寇在这里向中国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国民党二十九军抵抗日军的铿锵枪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斗志。事变是围绕着“七七之夜”日军走失了一名士兵展开的。谈判,无休止的谈判。当日军从拖延的谈判中获得了侵略中国的充分准备后,便大兵压境,侵吞华北、北平、天津失守……本书是第一本描写卢沟桥事变的纪实文学,它详尽而生动地记述了这次事变的过程。书中刻画的二十九军一批上至军长,师长下至普通士兵的形象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并且如实描写了数名日军指挥官的残忍、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