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47000000003

第3章 艺文一

贤良策一        汉董仲舒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

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之统犹

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郡国诸侯公选贤良

修絜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

夫然为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

垂听而问焉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

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

盛于勺圣王已没锺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

缺陵夷至呼桀纣之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

间守文之君当途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

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

岂其所持操或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可

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呼凡所为屑屑

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

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

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

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饰而膏

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

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呼方外延及

群生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

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谕朕科别其条勿猥

勿并取之于术慎其所出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

极枉于执事书之不泄兴于朕躬毋悼后害子大

夫其尽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

对曰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

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

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

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

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

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赐闻见博而

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

至而立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

强勉之谓也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

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

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

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

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

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民也着故声发于

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藏于骨髓故王道虽微缺而

管弦之声未衰也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

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夫人君莫

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

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

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

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

诗人美之而作上天佑之为生贤佐后世称颂至今

不绝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

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

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书

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

之符也周公曰复哉复哉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皆

积善累德之效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

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

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

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

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

之所生故不齐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

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仁寿桀纣行

暴****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

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镕唯冶者之所铸绥之斯囗

动之斯和此之谓也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

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

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

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

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

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

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

刑也天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于下

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终阳以

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

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

岁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今

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

之意与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虐政用于下而欲

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

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元

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

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

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

不一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

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熟而草木茂天地之间

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囗臣诸福

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孔子曰凤鸟

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贱

不得致也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

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

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

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

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

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

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

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

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

俗美也圣王之继乱世也埽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

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

六百岁尚未败也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

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

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圣之道而颛为

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岁而国破亡矣自

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

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嚚顽抵冒

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雕

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

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

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窃譬之琴瑟不

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

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

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

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

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

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

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

来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

受禄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

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祜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

外延及群生也

贤良策二          前人

制曰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廊之上垂拱无为而

天下太平周文王至于日昃不暇食而宇内亦治

夫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与何逸劳之殊也盖

俭者不造元黄旌旗之饰及至周室设两观乘大

路朱干玉戚八佾陈于庭而颂声兴夫帝王之道

岂异指哉或曰良玉不瑑又云非文亡以辅德二

端异焉殷人执五刑以督奸伤肌肤以惩恶成康

不式四十余年天下不犯囹圄空虚秦国用之死

者甚众刑者相望耗矣哀哉呜呼朕夙寤晨兴惟

前帝王之宪永思所以奉至尊章洪业皆在力本

任贤今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

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

未始云获也今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

民未济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未得其真故详延

特起之士意庶几乎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或

道世务而未济稽诸上古而不同考之于今而难

行毋乃牵于文系而不得骋与将所由异术所闻

殊方与各悉对着于篇毋讳有司明其指略切磋

究之以称朕意

对曰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

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舜禹稷咎繇众圣辅

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谊

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故孔子曰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此之谓也尧在位七十载乃逊于位以

禅虞舜尧崩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舜舜知不可

辟乃即天子之位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

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

也此之谓也至于殷纣逆天暴物杀戮贤知残贼百

姓伯夷太公皆当世贤者隐处而不为臣守职之人

皆奔走逃亡入于河海天下耗乱万民不安故天下

去殷而从周文王顺天理物师用贤圣是以闳夭太

颠散宜生等亦聚于朝廷爱施兆民天下归之故太

公起海滨而即三公也当此之时纣尚在上尊卑昏

乱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是以日昃而不

暇食也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万事见素王之文

焉由此观之帝王之条贯同然而劳逸异者所遇之

时异也孔子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此之谓也臣闻

制度文采元黄之饰所以明尊卑异贵贱而劝有德

也故春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应天

也然则宫室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故孔子曰奢

则不逊俭则固俭非圣人之中制也臣闻良玉不瑑

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

知也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

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

其上成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

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

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

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

以教训于下也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

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

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趣利无耻又好

用憯酷之吏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从

耕织之业群盗并起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

不息俗化使然也故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免而无耻此之谓也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

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

于方外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

也然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曾子曰尊

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

在于他在乎加之意而已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

内而致行之则三王何异哉陛下亲耕藉田以为农

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惟往古而务以求贤此亦

尧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夫不素

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瑑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

大者莫大呼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

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

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

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有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

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

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

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

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

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夫长吏多出于郎中

中郎吏二十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且

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所谓积日累久也

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

佐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

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

浑殽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

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

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

侯吏二十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

也囗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

可及也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

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陛下加惠

宽臣之罪令勿牵制于文使得切磋究之臣敢不尽

贤良策三          前人

制曰盖闻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

验于今故朕垂问呼天人之应上嘉唐虞下悼桀

纣寖微寖灭寖明寖昌之道虚心以改今子大夫

明于阴阳所以造化习于先圣之道业然而文采

未极岂惑呼当世之务哉条贯靡竟统纪未终意

朕之不明与听若眩与夫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

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今子大

夫既已着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

孰之复之诗不云呼嗟尔君子毋常安息神之听

之介尔景福朕将亲览焉子大夫其茂明之

对曰臣闻论语曰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呼今陛下

幸加惠留听于承学之臣复下明册以切其意而究

尽圣德非愚臣之所能具也前所上对条贯靡竟统

纪不终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册曰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臣闻

天者群物之祖也故囗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

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

亦溥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

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刑者君之所以罚也繇此言之天人之征古今之道

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

考之于今故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

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

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

此亦言天之一端也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

民民已大化之后天下常亡一人之狱矣今世废而

不修亡以化民民以故弃行谊而死财利是以犯法

而罪多一岁之狱以万千数以此见古之不可不用

也故春秋变古则讥之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

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

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

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

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

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

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

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

之六畜以养之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

贵于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

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知仁谊然后重

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

理然后谓之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亡以为君子此

之谓也册曰上嘉唐虞下悼桀纣寖微寖灭寖明寖

昌之道虚心以改臣闻聚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

莫不以晻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呼

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

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

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着诗曰惟此文

王小心翼翼故尧兢兢日行其道而舜业业日致其

孝善积而名显德章而身尊此其寖明寖昌之道也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

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呼情性察呼流俗者孰能知

之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

夫善恶之相从如景响之应形声也故桀纣暴谩谗

贼并进贤知隐伏恶日显国日乱晏然自以如日在

天终陵夷而大坏夫暴逆不仁者非一日而亡也亦

以渐至故桀纣虽亡道然犹享国十余年此其寖微

寖灭之道也册曰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

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臣闻夫乐而不乱复

而不厌者谓之道道者万世亡弊弊者道之失也先

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

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

反将以救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故孔子曰无为而

治者其舜呼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

循尧道何更为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

然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孔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此言百王之

用以此三者矣夏因于虞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

如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

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

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繇是观之继治世者其

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

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陛下有明德嘉道愍世俗之

靡薄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论议考问

将欲兴仁谊之休德明帝王之法制建太平之道也

臣愚不肖述所闻诵所学道师之言囗能勿失耳若

乃论政事之得失察天下之息耗此大臣辅佐之职

三公九卿之任非臣仲舒所能及也然而臣窃有怪

者夫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共是天下古亦大治上下和睦习俗美盛不令而行

不禁而止吏亡奸邪民亡贼盗囹圄空虚德润草木

泽被四海凤皇来集麒麟来游以古准今一何不相

逮之远也安所缪盭而陵夷若是意者有所失于古

之道与有所诡于天之理与试迹之古返之于天党

可得见乎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之

翼者两其足是以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

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

同意者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此

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

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

之哉是故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

畜其积委务此而亡已以迫蹴民民日削月朘寖以

大穷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穷急愁苦而上

不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此

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故受禄之家食

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

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

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故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

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已

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古之贤人君子在列位者

皆如是是故下高其行而从其教民化其廉而不贪

鄙及至周室之衰其卿大夫缓于谊而急于利亡推

让之风而有争田之讼故诗人疾而刺之曰节彼南

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尔好谊****乡仁

而俗善尔好利****好邪而俗败由是观之天子大

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近者

视而放之远者望而效之岂可以居贤人之位而为

庶人行哉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庶人之意也

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易曰负

且乘致寇至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

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其祸患必至

也若居君子之位当君子之行则舍公仪休之相鲁

亡可为者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

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

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

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

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应诏陈言疏        晋傅咸

陛下处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亲览万机劳心日

昃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踰陛下也然

泰始开元以暨于今十有五年矣而军国未丰百姓

不赡一岁不登便有菜色者诚由官众事殷复除猥

滥蚕食者多而亲农者少也臣以顽囗谬近职每

见圣诏以百姓饥馑为虑无能云补伏用囗恧敢不

自竭以对天问旧都督有四今并监军乃盈于十夏

禹敷土分为九州今之刺史几向一倍户口比汉十

分之一而置郡县更多空校才门无益宿卫而虚立

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诸所宠给皆

生于百姓一夫不农有受其饥今之不农不可胜计

纵使五稼普收仅足相接暂有灾患便不继赡以为

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

务也

申饬刑政令        梁武帝

永元之季干维落纽政实多门有殊卫文之代权移

于下事等曹恭之时遂使阉尹有翁媪之称高安有

法尧之旨鬻狱贩官锢山护泽开塞之机奏成小丑

直道正义拥抑弥年怀冤抱理莫知谁诉奸吏因之

笔削自已岂直贾生流涕许伯哭时而已哉今理运

惟新政刑得所矫革流弊实在兹日可通检尚书众

曹东昏时诸诤讼失理及主者淹停不时施行者精

加讯辨依事议奏

垂衣治天下赋

以圣理无为

道光前古为韵

唐白行简

天眷唐帝恭承永命守无事为至德彰不言为大令

当宁而百蛮自宾垂衣而八极居正当书轨以混合

系祖宗而作圣治契无外人羞有为戴北极以定位

比南山而不移皇皇焉俨六服以御烛烛焉虚四

聪而听卑备其文火龙回带以如动藏乎用天地成

功而不知与区夏再造俾古今同道静以虚襟固其

大宝储精而云郁冠盖恭已而耀生黼藻故能追轩

皇蹑陶唐文物周卫邦家有光飒祥云乎五彩蟠瑞

气于六章岂徒具饰乎领袖亦以权量乎圆方是知

垂拱者古之难委裘者圣之旨盖与神合宁将智使

不然何以酌天心安地纪一家之大无烦车马以巡

游九重虽深尽见山川之疆理所尚者形神不拘清

静为徒体安以一袭道洽于三无俟时不在于颠倒

致美何伤乎曳娄于时天净泰阶城开外户应星精

以列将动岳神而生辅楚制者分阃而守封缝掖者

坐帷而论古纩未周而如挟衮有阙而咸补德既昌

焉不亦宜然蔩出岂劳于问历山呼无待于卜年凝

旒而惠泽潜布敛衽而皇风靡前与三五争步骤微

臣亦迷其后先

决壅蔽策         白居易

臣闻国家之患患在于臣之壅蔽也壅蔽之由由生

于君之好欲也盖欲见于此则壅生于彼壅生于彼

则乱作其间历代有之可略言耳昔秦二世好佞赵

高饰谀之言以壅之周厉好利荣夷公陈聚敛之

计以壅之殷辛好音师涓作靡靡之乐以壅之周幽

好色褒人纳艳妻以壅之齐桓好味易牙蒸首子以

壅之虽所好不同同归于壅也所壅不同同归于乱

也故曰人君无见其意将为下饵盖谓此矣然则明

王非无欲也非无壅也盖有欲则节之有壅则决之

节之又节之以至于无欲也决之又决之以至于无

壅也其所然者将在乎静思其故动防其微故闻甘

言则虑赵高之谀进于侧矣见厚利则虑荣夷公之

计陈于前矣听新声则虑师涓之音诱于耳矣顾艳

色则虑褒氏之女感于目矣尝异味则虑易牙之子

入于口矣夫如是安得不昼夜虑之寤寐思之立则

见其参于前行则想其随于后自然兢兢业业日慎

一日使左不知其所欲右不知其所好虽欲壅蔽其

可得乎此明王节欲决壅之要道也

不劳而理策         前人

问方今勤恤忧劳夙夜不怠而政教犹缺惩劝未

行何则上古之君无为而理令不严而肃教不劳

而成何施何为得至于此

臣闻三王之为君也无常心以天下之心为心五帝

之为君也无常欲以百姓之欲为欲顺其心以出令

则不严而理因其欲以设教则不劳而成故风号无

闻而人从刑赏不施而人服三五所以无为而天下

理者由此道也后代反是故不及者远焉臣请以三

代已后之事言之臣闻后代之天下三五之天下也

后代之人三五之人也后代之位三五之位也居其

位得其人有其天下而不三五者何哉臣窃惊怪之

然亦粗知其由矣岂不以己心为心抑天下以奉一

人之心也以己欲为欲咈百姓以从一人之欲也苟

或心与道未合政与欲并行得失交争利害相半如

此则虽宵衣旰食劳体厉精纔可以致小康不足以

弘大道故出令而吏或犯设教而人敢违刑虽明而

寡惩赏虽厚而鲜劝此由舍人而从己劝何畏乎是

以勤多而功少也伏惟陛下去彼而取此执古御今

以三五之心为心则政教何忧乎不洽以亿兆之欲

为欲则惩劝何畏乎不行政教洽则不殷忧而四海

宁惩劝行则不勤劳而万人化此由舍己而从众是

以事半而功倍也臣又闻太宗文皇帝尝曰朕虽不

及古然以百姓心为心臣以为致贞观之理者由斯

一言始也伏愿陛下从而鉴之嗣而行之则天下幸

致平和复雍熙策       前人

问今欲感人心于和平致王化于朴厚何思何念

得至于斯

臣闻政不念今则人心不能交感道不思古则王化

不能流行将欲感人心于和平则在乎念今而已伏

惟陛下知人安之至难也则念去烦扰之吏爱人命

之至重也则念黜苛酷之官恤人力之易罢也则念

省修葺之劳忧人财之易匮也则念减服御之费惧

人之有馁也则念薄麦禾之税畏人之有寒也则念

轻布帛之征虑人之有愁苦也则念节声乐之娱恐

人之有怨旷也则念损嫔嫱之数故念之又念之则

人心交感矣感之又感之则天下和平矣将欲致王

化于雍熙则在乎思古而已伏惟陛下仰羲轩之道

也则思兴利而除害侔唐虞之圣也则思明目而达

聪师夏禹之德也则思泣罪而恤人法殷汤之仁也

则思祝网而爱物鉴汉之盛也则思罢露台而海内

流化观周之兴也则思葬枯骨而天下归心弘贞观

之理则思闻房魏之谠议以致升平嗣开元之政也

则思得姚宋之嘉谋而臻富寿故思之又思之则王

化流行矣行之又行之则天下雍熙矣

政必成化必至策       前人

问先王之教布在方册事虽易举政则难成岂文

之空垂将行之未至思臻其极伫质所疑

夫欲使政必成化必至者无他焉在陛下敬始慎终

之所致耳臣闻先王之训不徒言也先王之教不虚

行也浅行之则小理深行之则大和浅深大小之应

其犹影响矣然则天下至广王化至大增减损益难

见其形是以政之损者虽不见其日损必有时而乱

也教之益者虽不见其日益必有时而理也陛下但

推其诚勤其政敬其始慎其终日用而不知自臻其

极此先王终日所务者也终日所存者也不可月会

其教化之浅深岁计其风俗之厚薄焉臣又闻易曰

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

终此言王者之教待久而成也王者之化待终而至

也陛下诚而久之敬而终之则何虑政不成而化不

至乎

论保天下之志       李德裕

有天下者必有保天下之志然后王业可兴有一国

者必有保一国之志然后霸道可立盖志者气之帅

而事功之所基也有志主于中然后见于外者必求

所以保之之人而贤材于此乎进用必图所以保之

之具而政事于此乎修举人民在所拊循之而害民

者必除土地在所固守之而侵地者必却随其所保

之大小而大以王小以霸则其志之不同也至于懦

而无立志窃窃然惟以保身为计贤材政事土地人

民皆莫之恤则岂独不能保天下及一国虽欲保身

亦不可得矣昔日武王助上帝以宠绥四方有罪无

罪不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故能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岂非有保天下之志哉由武王

推之则后之创业中兴凡能兴帝王之业于天下者

皆其志足以保天下者也昔者齐小白曰先公优笑

在前贤材在后国家不日引不月长吾恐宗庙之不

扫除而社稷之不血食故相管仲而授之以政岂非

有保一国之志哉由齐小白推之则后之裂土分民

凡能立霸道于其国者皆其志足以保一国者也至

隋陈之主则不然炀帝继体守成荒淫失度偷取目

前之逸盗贼满天下而不知也尝引镜自照曰此好

头项谁将斩之其后卒有江都之祸陈叔宝据有江

左不恤政事隋师伐之国危矣乃曰吾自有计遂与

妃嫔同入于井其志如此身且不保而况能保天下

及其国哉由是推之则古之亡天下与失国者概可

见矣夫志小者不可以语大志近者不可与谋远志

锥刀之利者不足与论万全之储志藜藿之食者不

足与议太牢之味而况于天下国家安危存亡之至

计哉书曰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又曰功崇惟志

射无志则不能以中的士无志则不能以崇功有天

下国家者无志则不足以保民呜呼君人者尚志取

其所先务也

金镜赋

以圣人握之

以临天下为韵

韦模当

大哉唐之为盛授宝历兮握金镜御干符兮秉坤政

顺四时以立法侔上帝而作圣其德惟新其照惟均

金也者取刚克以成质镜也者取清明之在身染之

无污磨而不磷守清净以自立形大小而各陈是故

傅咸拟之于良史庄氏比之于至人懿夫不鼓不铸

匪雕匪斫坚贞为义同匪石以居心溥博其功异明

珠之在握见而后信动必先觉细察毫芒远包海岳

处明难疲居昏不浊含清辉于寂默体元化以希夷

有以取象无得可持虽每分于动息终不浑于妍媸

斯实百王之道也可以三光而揭之原夫司契之君

端拱而理北辰定位南面恭己微其道之有孚必心

镜之为始何强名于此意帝试言其所以岂非体合

冲漠功优照临苟遇物而必览信缘情之可任皎皎

团月既昏晓而常洁沉沉精彩岂尘垢之能侵作此

镜焉生于化权无形象以流赏有光华而克全清明

象水广大配天讨之不穷随五行而往复韬之无际

假六气以周旋则知守宝者持之罔舍于以宣化源

统天下如是三皇之与五帝较我德之殊寡

握金镜赋

以圣人执持

照临寰宇为韵

王棨

至明者莫尚乎金镜可类者莫先于圣心既施之于

日用如握此以君临有象必昭含万灵于睿圣无幽

不烛若百炼于宸襟稽夫囗气于无形成功于至妙

苟取喻于在掌讵有疲于屡照外发皇明中凝德耀

克符磨莹之体允囗提携之要故能洞达千里高临

兆人寻元而光彩盈手考理而贞明在身虽跂行喙

息之微形容无隐信率土普天之士肝胆俱陈莫不

深贮乾坤大极区宇诚非出匣以斯举讵谓临台而

下取洁澈在心深沈似古笑飞鹊以将绕鄙芳菱而

欲吐懿夫皎皎斯在兢兢自持异枢衡之是秉见藻

鉴之无私所以辨愚知洞华夷岂惟分大小别妍媸

尘垢不染英明在兹魑魅于焉而远矣奸邪无所以

藏之是知县魏宫者难侔挂秦台者莫及讵端拱而

见舍谅临朝而尽执孕玉烛以光动写珠庭而影入

盖以持察群品非窥圣颜迥出声身之表如存指掌

之间事异轩皇得元珠于物外功逾羲叔御白日于

人寰宜乎永保清平长称明圣当宣室以洁朗逗皇

图而辉映臣知六五帝而四三皇实由握乎斯镜

人镜赋

以主圣臣忠

道光贞观为韵

阙名

金为镜兮其鉴则明人为镜兮其象则精彼有取其

昭烛我方致乎和平广霁而磨砻既至酌献而邦家

以贞悬于心则四听常朗置于握而万方不倾惟贤

任贤自圣传圣守之则通幽洞冥执之乃穷理尽性

致和乐功逾止水之平征古今道光仁寿之境比璇

枢以潜运挂灵台而韬映是委照以无疲每含光而

不竞无鉴于水自视于人曷容华之自饰惟道德之

所亲功匪勤于镕范义将协于君臣斯乃至宝载光

皇道辨物数之纷纷洞晦冥之杲杲放之可包乎海

岳卷之可盈乎怀抱焕乎发蒙皎若晴空光甚鉴兮

尘不能翳德若容兮物莫能充以是为臣则献可替

否以是为镜则进思尽忠斯为理兮化洽斯为镜兮

照穷惟贤圣之光赞含英华而不散执一法而不回

仰十龄而殊观贞明而翘楚角逐皎洁而群邪冰泮

兹镜也克念则正罔念则荒播无疆以垂范披六幽

而散光烛明明而洞洞历久久而煌煌圣作物睹镜

清寰宇验成败之原知荣辱之主我镜在德会无盘

龙之雕我镜在心自有山鸡之舞若然则皇唐迈德

于陶唐吾君齐圣于文祖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极致冰心

    极致冰心

    被变态杀手挖心死亡的韩冰却无意进入一个神秘的遗址!他得到了什么让他得以重生!偶然救下的少女又是什么身份,不管怎么样,韩冰的命运注定不再平凡!
  • 火之主宰

    火之主宰

    一场上位面的战争波及而来,作为下位面的世界,能够做的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可就算是牺牲了无数的英雄,得到的结果却是仅仅封印了那些异族的入侵。现在眼看封印之期就要到了,若是封印被解开,而没有人能阻止得了异族,这个世界就会被毁灭。子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在这个世界中,他能否成长起来,成为拯救这个世界的英雄?请看火之主宰。
  • 狂倾天下:鬼魅帝妃

    狂倾天下:鬼魅帝妃

    她本是丞相府的大小姐,然而经脉被封,容貌被毁,日日夜夜遭受唾弃,活的连下人都不如。她是杀手界的王,上天堂下地狱,能从阎王手里杀人,然而却被男友和妹妹背叛。当她穿越成"她",一手使针一手下毒,庶妹姨娘白莲婊什么的毁你容,破你相,让你下嫁痞子。他高贵冷艳,绝世妖娆,却唯独对她柔情似水,百依百顺。"倾儿,我把天下送给你可好?”
  • 王爷快到怀里来!

    王爷快到怀里来!

    柔小妖一夜穿越成林家小姐。穿越这种奇葩事都让她遇到了,还有什么是遇不到的?“扑通——”你们想的没错,某女走路出神,掉入河中!腹黑王爷见死不救,柔小妖亮出魔爪挠死你!一不小心,从墙上摔下来砸中腹黑王爷。世界性的大战即将爆发!
  • 回档

    回档

    作者是个90后95前的混沌青年,本文章也是根据本人的真实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动有感而写。纪念我们那些年的爱情。
  • 一路美丽更年期:40岁后女人的健康美丽全书

    一路美丽更年期:40岁后女人的健康美丽全书

    悉心调养捍卫身体健康,精心保养留住美丽风采,宁静心灵造就幸福人生。
  • 妖统三界

    妖统三界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现代人陈甲转世为妖,生于草莽,灵智初开,面对妖界弱肉强食,为求自保不得不偷奸耍滑,忍气吞声,同时勤修苦练,发愤图强,所幸天道损盈补缺,又有贵人相助,终于从妖界最底层崛起。恰逢三界大乱,一只灵猴搅动命运轮回,会与小妖产生怎样的巧合机缘?又一次五百年大劫来临,陈甲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说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但谁都没吃过,真的是这样吗?《妖统三界》为你讲述一代大妖颠倒乾坤的精彩传奇!
  • 风云落花忘流年

    风云落花忘流年

    他冷漠霸道,却只为她露出一笑;他装痴卖傻,却在不经意间为她痴迷;他一国之君,却追她到天涯海角;她是丞相之女,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彼岸”,却为情所伤,她究竟该何去何从?
  • 手机变异

    手机变异

    一道从天而降的雷霆,让屌丝少年夏宇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一台被雷霆洗礼的手机化身神秘武器,不仅还能正常使用,而且多出了很多神秘小程序,丹药库?武器城?美女合成器?且看身怀神秘武器的夏宇如何纵横异界,登临武道巅峰!
  • 独道剑尊

    独道剑尊

    傲剑苍穹,完魔退拜,前世因,今世缘,一切尽在灭世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