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75100000003

第3章 童年的风景

人,不知不觉就来到这个世上了,就长大了,就老了。老了,往往喜欢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在一种温馨、恬静的心境里,向着过往的时空含情睇视。于是,人生的首尾两头便接连起来了。

我的回忆是在一种苍凉的感觉中展开的。这种感觉,常常同梦境搅和在一起,在夜深人静之时悄然而至——

这时候,仿佛回到了辽河冲积平原上故家的茅屋里。推开后门,扑入眼帘的是笼罩在斜晖脉脉中的苍茫的旷野。岁月匆匆,几十载倏忽飞逝,而望中的流云霞彩、绿野平畴却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我把视线扫向那几分熟悉、几分亲切而又充满陌生感的村落,想从中辨识出哪怕是一点点的当年陈迹。谁知,一个不留神,血红的夕阳便已滚到群山的背后,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晚归的群鸦从头顶上掠过,“呱、呱、呱”地叫个不停,白杨林幽幽地矗立在沉沉的暮霭里。

荒草离离的仄径上,一大一小的两头黄牛慢条斯理地走过来,后面尾随着憨态可掬的小牧童,一支跑了调的村歌趁着晚风弥散在色彩斑驳的田野里。惝恍迷离中,忽然觉得,那个小牧童原来是我自己,此刻,正悠闲地骑在牛背上,晃晃摇摇地往前走啊,走啊,居然又像是躺在儿时的摇篮里。“摇啊摇,摇过了小板桥……”伴随着母亲哼唱的古老的催眠曲,悠然跌入了梦乡……

蓝天,远树,黄金色的谷浪,故乡绚丽的秋天。少年时代。我骑在一匹四蹄雪白的大红马上,蹄声嘚嘚,飞驰在禾黍丰盈的原野上。忽而又踏上了黄沙古道,上岗下坡,颠颠簸簸,有几次险些从马背上跌落下来。不知是为了搔痒,还是蓄意要把我甩掉,大红马突然从一棵歪脖子柳树底下钻过去。亏得我眼疾手快,弯起双臂抱住了大树杈桠,才没有被刮落下去,马却已经逃逸得没有了踪影。“啊——”,随着一声刺耳的惊叫,我醒转了过来。

这时,似乎依然身在茅屋里。北风“呜呜”地嘶吼着,寒潮席卷着大地。置身其间,有一种怒涛奔涌,舟浮海上的感觉。窗外银灰色的空间,飘舞着丝丝片片的雪花,院落里霎时便铺上了一层净洁无瑕的琼英玉屑。寒风吹打着路旁老树的枝条,发出“刷拉、刷拉”的声响。这种感觉十分真切,分明就在眼前,就在耳边,却又有些扑朔迷离,让人无从捉摸、玩索。

渐渐地,我明白了,也许这就是童年,或者说,是童年的风景,童年的某种感觉。它像一阵淡淡的轻风,掀开记忆的帘帷,吹起了沉积在岁月烟尘中的重重絮片。

旧时月色,如晤前生。窃幸“忘却的救主”还没有降临,纵使征程迢递,万转千折,最后,也还能找回到自家的门口。

于是,我的意绪的游丝便缠绕在那座风雪中的茅屋上了。

茅屋是我的家,我在这里度过了完整的童年。茅屋,坐落在医巫闾山脚下的一个荒僻的村落里。说是村落,其实也不过是一条街,五六十户人家,像“一”字长蛇阵那样排列在一起,前面是一带连山般的长满了茂密的丛林的大沙岗子。

入冬之后的头一场雪刚刚停下来,满视野里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太阳爷把那淡黄色的光芒随处喷射,顷刻间,这列新旧不一的茅草房、土平房便涂上了一层炫目的金色。

家家户户的屋顶上,袅动着缕缕升腾的乳白色的炊烟。圈了一夜的大公鸡,从笼子里放出,扑棱棱飞到土墙上,抻长着脖子,甩动着血红的冠子,一声高过一声地啼叫着。谁家的小毛驴也跟着凑热闹,像是应和着阵阵鸡鸣,重重地喷打了一个响鼻儿,然后,就“咕—嘎,咕—嘎”地叫唤起来没完。荒村的宁寂被打破了,一天的序幕也就此正式拉开。对小孩子来说,新的游戏又从头开始了。

在每个人的生命途程中,都曾有过一个抛却任何掩饰、显现自我本真的阶段,那就是童年。在这段时间里,游戏是至尊至上的天职,在天真无邪的游戏中,孩子们充分地享受生命,显露性灵。原本苦涩、枯燥、沉重、琐屑的日常生活,通过游戏,一变而为轻松、甜美、活泼、有趣。无论是摆家家、娶媳妇、搭房子、建城堡,还是上房、爬树、荡秋千、捉迷藏,乃至种种恶作剧、“讨人嫌”,孩子们都玩得意兴盎然,煞有介事,都以最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认真,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异想天开地进行种种创造性的、甚至破坏性的实验,而不必像成年人那样承担现实活动中由于行为失误所导致的后果,并且可以保留随时随地放弃它的权利,而不必像成年人那样瞻前顾后,疑虑重重,从而创造一个绝无强制行为和矫饰色彩的完全自由、从心所欲的特殊领域。

孩子们的头脑中,不像成年人那样存在着种种利害的斟酌,实用的打算,也没有形形色色的心理负担。想说就说,想闹就闹,不顾虑哪些行为会惹起人们气恼,也不戒备什么举动有可能遭人忌恨,被人耻笑。小孩子没有欣赏自己“杰作”的习惯,也不懂得眷恋已有的辉煌。一切全都听凭兴趣的支配,兴发而作,兴尽而息。

有一次,我耗费了整个的下午,晚饭都忘记吃了,用秫秸内穰和蒿子秆扎制出一辆小马车,到末了只是觉得车轱辘没有弄好,就把它一脚踏烂了,没有丝毫的顾惜;睡了一个通宵的甜觉,第二天兴趣重新点燃起来,便又从头扎起。有些在成年人看来极端琐屑、枯燥无味的事,却会引发孩子们的无穷兴味。小时候,我曾蹲在院里的大柳树旁边,一连几个钟头,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蚂蚁搬家、天牛爬树。好像根本没有想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价值?一切都是纯任自然,没有丝毫功利的考虑。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游戏是“过家家”。几个小伙伴认认真真地扮演着各自的丈夫、妻子、儿女、外婆的角色,学着大人的样子,盖房,娶亲,抱孩子,喂奶,拾柴禾,做饭,担负起“家庭”的各种义务和责任。而一旦小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不如意、不快活的事情,也并不觉得怎样的忌恨与懊恼,只须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我不跟你好了”,就可以轻松、自在地结束各种关系,没有依恋,没有愧悔,无须考虑什么影响和后果,更不会妨碍下次的聚合,下次的游玩,下次的欢好。

人有记忆,但也有善忘的癖性。本来,任何人都是从童年过来的,游戏本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贪玩,淘气,任性,顽皮,原属儿童的天性,也是日后成才、立业的起脚点。可是,一当走出了童话世界,步入了成人行列,许多人便往往把自己当年的情事忘记得一干二净,习惯于以功利的目光衡量一切,而再也不肯容忍那些所谓无益且又无聊的儿时玩意。

我是早已做了父兄的人,曾经不止一次地做过鲁迅先生在散文《风筝》中所自责的对于儿童“精神的虐杀”之类的蠢事。但是,过去总是心安理得,以为那是出于好意;直到读过了先生的美文,才觉得“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其实,即使单就功利而言,成年人需要借鉴孩子们的东西也是不少的。比如,无论大人小孩,原本生活在同一空间里,可是,感觉却大不一样。成年人由于顾忌重重,遮蔽太多,时时有一种“出门常有碍,谁云天地宽”的局促之感,而孩子们却无惧无虑,无私无我,又兼借助于无穷的想象力,他们的空间却是云海苍茫,绵邈无际的。

记得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坐在下面的几类人群回答:它像什么?幼儿园的孩子答案最多,成绩最好,竟然说出了几十种;小学生次之,讲出了十几种;中学生就差一些了,但也讲出了八九样;大学生只举出了两三样,没有及格;而成年人,有的还是局级干部,竟连一种也回答不出来,最后吃了个大零蛋,原因在于他们思虑太多,有的即使想到了也不肯讲。这实在是颇为发人深省的。

小时候,我经常去的地方,是大沙岗子前面那片沼泽地。清明一过,芦苇、水草和香蒲都冒出了绿锥锥儿。蜻蜓在草上飞,青蛙往水里跳,鸬鹚悠然站在水边剔着洁白的羽毛,或者像老翁那样一步一步地闲踱着,冷不防把脑袋扎进水里,叼出来一只筷子长的白鱼。五六月间,蒲草棵子一人多高,水鸟在上面结巢、孵卵,“嘎嘎叽”,“嘎嘎叽”,里里外外叫个不停。秋风吹过,芦花像雪片一般飘飞着,于黄叶凋零之外又点缀出一片银妆世界。

春、夏、秋三个季节,各种水禽野雀转换着栖迟,任是再博学的人也叫不全它们的名字。这里本是孩子们的乐园,可是,我在小时候却从来不敢下到水里去洗澡。听大人说,泡子里面有锅底形的深坑,一脚踏进去,“出溜”一下就没了脖儿。还有一种大蚂蟥,见着小孩儿的细皮嫩肉就猛劲儿往里叮,扯也扯不出来,直到把血吸干为止。

游玩之外,就是盼望着叫卖烧饼、花生、糖球的上门了。只是,平素这些小摊贩来的很少,因为没有几家能够拿出钱来购买。来得比较勤的要数那个卖豆腐脑的了,个头不高,担着两只木桶,桶底几乎擦着了路面;嗓门却很大,“豆腐脑热乎啦——”,直震得窗户纸嘣嘣响,可是,好像也没有几个搭茬儿的。

倒是货郎担子很招人。随着拨浪鼓的“拨浪浪、拨浪浪”的声响,一副货郎担子已经摊在了门前,花布彩绸、针头线脑、发网、钮扣、毛巾、火柴,可说是应有尽有。大姑娘、小媳妇、老妈妈,围得水泄不通,只是没有小孩子。大人们说,那货郎里说不定有“拍花的”,袄袖子一甩,就给你拍上迷魂药,你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走,最后,五块大洋卖给“人贩子”。

小伙伴们听了,怕还是怕,但总觉得货郎担好玩;不敢近前,怕袖子甩到脑袋上,就骑在墙头上看热闹,远远地望着新奇的货色发呆。待到货郎哥一边向这面眨眼睛一边招手时,我们便飞快地溜下墙头,一溜烟似的跑掉了。耳边却还响着“拨浪浪、拨浪浪”的鼓声,心里总觉得痒丝丝的。

说来,大人们对付小孩儿的道眼实在是多,可是,许多时候也并不能收到实效。因为小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逆反心理和好奇心要强得多,——禁果总是分外甜的。其根源,从小处说是求知欲望作祟;从大处说,人类本身具有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意向,就这方面来说,成年人也不例外。

普希金在长诗《叶甫根尼·奥涅金》中曾经写道:

在现实生活中,也往往是如此。如果你要想使某件事情为公众所周知,只须郑而重之地申明一句:“某某件事,千万不要去打听。”就足够了。

后来,小朋友们渐渐地知道了,那“拍花的”说法其实并没有多少根据,多半是家长们为着对付小孩子的纠缠编造出来的。待到货郎担下次再来时,我们便一窝蜂似的拥了过去。

有一次,可真是大开眼界啦,货郎哥带来了各种彩绘的泥玩具,木头做的刀枪剑戟,黄绸子缝制的布老虎,泥塑木雕的彩人、彩马,脑袋会动的大公鸡,能发出“咕、咕、咕”叫声的鹁鸽,还有一套十二只的猴娃,有坐有立,或哭或笑,能跳能跑,一个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神情动态却各不相同。我们没有钱买,便紧紧地跟在货郎担后面,从东街转到西街,饭都不想吃了。

说起猴娃之类的玩具,使我想起那回看猴戏的事。好像是从山东那面过来的,两口子搭成了一个小戏班。领班的一手敲着堂锣,大声吆喝着,一手牵着戴有假面具、穿着红绿袍褂的猴子,有的后面还跟个小山羊。另一个人在后面挑着担子,随时出售一些江湖野药和新奇的玩具。

如果猢狲的面具是黑漆漆的,领班的就唱着:“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昼断阳来夜断阴。”这时,猴子就围着圆场走台步,翻筋斗,还不时地抠抠耳朵,搔搔皮肤,出着各种洋相;有时还会从胳肢窝里抓出几个虱子,放进嘴里“嘎嘣、嘎嘣”地嚼起来,逗得满场的观众哄堂大笑。

过了一会儿,领班的又给猢狲换上了花脸的面具,于是,“猴哥儿”就伴随着“窦尔敦在绿林谁不尊仰……”的唱词,摇着帽翅,装腔作势、狐假虎威地走起“四方步”来。为了鼓励猢狲的乖巧听话,领班的这时就会从口袋里摸出几个花生角,放进它的嘴里。

闹哄过一阵之后,猴子就会托出一个小竹盘,转着圈儿收取零钱。给与不给都是自愿的。我们这些小孩子,“一文不名”,从来都是白看的,有时还要跟着戏班转上个五里三村,耍猴戏的也不作兴往回撵,乐得借助我们的声势招人聚众。

但是,有一次,不知为了什么缘由,领班人忽然从扎着腰带的背后扯出了一把皮鞭,照着猴子的脊梁“啪啪啪”地抽打起来。只见“猴哥儿”痛得哀哀地嗥叫,还顺着眼角“滴滴、答答”地流出了泪水。这给了我很深的刺激,从此,就再也不想看猴戏了。

小时候,我感到天地特别广阔,身边有无限的空间,有享用不尽的活动余地。长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倒反而觉得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了,活动起来窒碍也越来越多了。当听到人们谈论地球正在变成“地球村”时,便在惊悚之余,平添了几分压抑感。这里反映了儿童与成年人心性的差异。

我常常想,今天的儿童实在幸运,他们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读物和花样翻新的玩具,又有设备齐全的儿童乐园、少年活动中心。电视看腻味了,随手打开VCD;收音机听够了,又换上了“随身听”。但是,他们也有很大的缺憾,就是离大自然太远,也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城里的孩子,整天生活在楼群中、围墙里。高层公寓使邻居之间的物理距离紧缩到一两米之内,完全丧失了属于个人的保护性空间。可是,尽管彼此的咳嗽、私语都依稀可闻,见面却形同陌路,心灵世界得不到沟通。有时,碰上了强梁破锁撬门,邻人也视若无睹;相反地,如果哪家遇到了小小的麻烦,或者因种种传闻出现了“不虞之毁”,便会有一群人扯起耳朵来“包打听”,直到把苍蝇渲染成大象。这种环境,对于正处在心理学称之为开始建立“自我意识”阶段的孩子,显然是不利的。

活泼贪玩,天真烂漫,原本是生命初期的一种个性的袒露。任何形式、任何动因的限制与禁锢,都会扭曲孩子的心灵,妨害他们健康地成长。如今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从登龙门、上虎榜,直到具备音乐、美术、外语、计算机等各方面的才能。可是,由于路子不对头,方法不得当,到头来常常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这些方面的才华,至今我无一具备,也许和当年父母没有那样苛刻的要求有关。不过,也有一点好处,童稚时的心灵倒是无拘无束的。尽管其时缺乏优裕的物质条件,一年到头难得穿上一套新装,也吃不着几次糖果,但是,由于没有背负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殷殷企望,基本上还能做到自己扮演自己。如今,让孩子长大了当这个“家”,做那个“师”,成为什么什么“长”,已经成为时尚,都不能说没有道理。只是,这些梦做得再美满,再高级,无非都是家长的;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做他们自己的梦。

现在,城里的儿童过早地懂得了许多,却也过早地失去了许多。他们几乎认得出每一个台湾、香港的著名歌星,唱得出许多首流行歌曲,张口闭口离不开金属怪兽,可是,却往往认不出鸽子、麻雀之外的其他禽鸟,分不清月季和玫瑰、麦苗和韭菜,听不到雨后庄稼的拔节声,接触不到松风林籁,涛吼溪鸣。——这是一种巨大的缺憾。

人类是自然之子。婴儿脱离了母体,有如人类从树上走向平地,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与自然隔绝,相反,倒是时时刻刻都在保持着、强化着这种血肉的联系。博大精深的大自然是吸引童心的强力磁场。在那里,孩子们的生命张力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能够培育出乐观向上的内在基因,激发起探索未来世界的强烈愿望。实在应该创造条件,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带他们更多地接触自然,贴近田野,体验山林,以便长大成人以后,心胸能够像大地一样宽广,具有健康的心灵,鲜活的情趣。

记忆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初”镶嵌在大自然里,没有亲近过泥土的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童年”。忘记了是谁说的,但它体现了真理性的认识。

同类推荐
  •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本书中的故事具有深刻的生活内涵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有助于青少年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同时也能极大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只是小草般渺小,但我们仍然要用顽强的生命力努力地歌唱,做人生的主角。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一地落叶

    一地落叶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的一个散文随笔结集。其中一部分为得胜路记忆,叙述的是一条老街的沧桑,一个人的徘徊。另一部分为人类遗存素描,呈现的是一个人在万年光阴里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最后一部分为应急而写的文字,只有短短五篇,是作文背后的作文。可以说,这是一本安静的书,一本疼痛的书,一本温暖的书,一本没有重复别人也没有重复自己的书。
  • 故纸堆里忆平生

    故纸堆里忆平生

    从小我就喜欢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胡诌出一些五花八门的句子来。那时候父母在外打工,家里还没有电脑,所以写作的时候只需要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就够了。每到夜晚将息未息之时,我就会把屋子里所有的灯光都灭掉,然后走进卧室,扭开台灯。于是,一盏小小的灯笼就在我的面前点亮了。我仿佛穿过了一片茂盛的时光森林,来到了古代,变成了一个结发束带的小书童,毕恭毕敬地坐在书桌前,认真而又努力地书写着每一个句子。圆珠笔在白色的纸张上静静地蜿蜒开来,发出绵密的沙沙声,犹如一场温润的细雨。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热门推荐
  • 帅凤天下

    帅凤天下

    =======【本文简介】============================本来是最有前途的暗杀者,却因执行任务时被搭档摆了一道,再次睁开眼居然跑到了唐朝,最惨的是,莫名其妙的当上了宫主,这么多美男也就算了,还是随时可以将自己像蚂蚁一样捏死的变态美男,虽然各个身怀绝技,但性格却是烂的要死。什么什么?为了掩饰身份,还必须每日与变态美男朝夕共处?!老天啊!还是用雷劈死我吧!!!PS:女主并不小白,理智冷静,唯一的缺点就是爱情大条。=========【兔子的公告栏】========================月下的神兔交流群:100873540=========【V读者群华丽出场】====================【V读者群:84199767(此群只限红袖或言情小说吧的VIP交费读者,敲门砖:红袖或者小说吧ID,未写ID,一律拒绝,验证后,可入。此群里有文中没有的未公开档案哦~)支持兔子的亲,加入吧!】
  • 英雄联盟之王者妖怪

    英雄联盟之王者妖怪

    你们没有看错,就是妖怪,一个没有梦想而又腹黑的妖怪。喜欢游戏,超意识、操作流、手速流聚于一身,演绎着王者传奇。什么?你跟我比青春?老子年年二十岁,刻刻黄金期。虐你,小菜一碟。对了,他还喜欢浪!
  • 假屠

    假屠

    人从何来,去向何处?一棵芝草,机缘巧合下成了人。他的修为会莫名其妙地提升,又和师傅长得很像,所以有人说他是师傅的身外化身,本体修为提高,化身跟着水涨船高也不出奇。但真的是这样吗?马芝自己都很困惑,且他也不知道师傅去了哪里?他追寻着师傅,想帮着他杀向无量山………本作品交流群:741036948。
  • 旧人

    旧人

    黎念今年的新年愿望有三个。第一,和安铭臣离婚。第二,和安铭臣离婚。第三,和安铭臣离婚。安铭臣今年的新年安排也有三个。第一,等黎念离开。第二,等黎念爱上他。第三,等黎念回来
  • 收到命令,指挥官

    收到命令,指挥官

    “能者多得才是市场的规律!”“弱者需要受到平等的对待!”“女王殿下万岁!”“住嘴你这个萝莉控!”*2自由还是平等的冲突,意识形态造成的矛盾。帝国,盟军,苏联在异世界的又一次冲突。三主角带红警三基地车穿越,哄哄闹闹的战争史诗就此展开。
  • 魔道当立

    魔道当立

    成魔成圣,皆看造化,我欲改天,魔道当立。
  • 名剑谱

    名剑谱

    天上有日月,世间无二书。一本名剑谱,道尽江湖事。
  • 痞子小皇妃

    痞子小皇妃

    大街小巷都被她贴满了,‘皇上是我爹,我是皇上儿。’一个现代的小乞丐,几个英俊男人,怎样演绎他们的故事,痞女在古代会掀起什么轩然大波?她最终会上了谁的床,做了谁的皇妃?被定了的亲事是谁私自给她退了亲?又是谁代替她出嫁?谁关她入了牢房,看现代的小太妹怎么扰乱后宫,成就这段异时空的爱恋,故事会怎么收尾。她最后会回上了谁的床,暖了谁的小被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笑看沧海欲成尘

    笑看沧海欲成尘

    役使造化,驱遣幽明,唐代的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诗句中的密码,它经历了千年的时光,依然沉默在《全唐诗》的暗黄书页中。天后、金母、玉女、仙姬,写不尽那碧落黄尘间的缱绻情丝。灯魅、花精、獭怪、狐妖,吟不完那荒烟蔓草中的冷隽诡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