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9500000026

第26章 崇高与真、假、善、恶、丑合成的艺术

1.崇高—真式艺术

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身体特别肥胖的人,全身像一堆棉花松松垮垮,他们的粗大是由脂肪堆积造成的,是臃肿的病态。健美运动员的身材粗大却是由躯体肌肉隆起造成的,因而有身体粗而头小脚小手小的特点。不过如照片这样,肌肉鼓胀得这么高大却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是一个肌肉激增症候群病患者,从小他的肌肉便狂速增长,2岁能举80公斤,是常人的10倍。此病又叫返祖症,患此病的人退化得像猿人,猩猩一样能长到200公斤,一拳能打死一头大象,是阿里拳力的10倍。由于他身体的粗壮形貌达到了人类的极端状态,即使是亲眼看到这个人,也都不敢相信其真。因而,他就成为人世间的罕有对象。

这位男子全身涂了棕榈油而呈现出古铜色,肌肉隆起的程度犹如一座山包、一尊石雕,壮硕高大结实得让人惊骇敬畏,是画中崇高。白色人种健美运动员身上的大块肌肉隆起时到底能鼓起多高多大,这件摄影作品客观准确地记录了下来,使无数观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为画中真。

他的血管粗暴,像一条条虫子趴在身上,遍身肌肉大块隆起,与均衡、匀称、和谐的人体优美正好相反,形式上是一种丑。他全身只有躯体隆起了肉团,而脑袋、手、脚却无肌可隆,与笨拙粗大的躯体相比,显得小硬而顽劣,有一种好笑可怕的怪异之态,是画中的滑稽加怪诞。这件作品构成元素崇高、真、丑、滑稽、怪诞带来的丰多快感体验,使读者产生浓厚兴趣。

三国故事中知名度最高的草船借箭也是这种崇高—真式优秀艺术。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在20只小船上插满稻草人,乘着拂晓前的茫茫大雾靠近曹操水军大营鼓噪呐喊,曹操看不清虚实,以为敌军攻营,就下令放箭相拒,结果箭都插入稻草束。等曹操明白过来时,20只小船已经载满箭支返航。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人敬畏,是故事中的崇高。大雾中看不清船只多少,绝不能让敌船靠近,只能放箭拒敌。诸葛亮的布置合乎战术规则和心理规律,因而能获得成功,是故事中的真。这一合乎规律的计谋,一般人想不出来,在《三国演义》一书出现前,中国史话中也只出现过一次。据传,安史之乱时,令狐潮率叛军4万围雍丘,唐将张巡领2500人守城。守军无箭,夜里从城上放下草人500,叛军乱箭射之,收回草人得箭数十万支。又反复放下假人,趁敌军嘲笑不管不顾之际,放下真人进攻,大获全胜。因此,草船借箭就以极端罕有的神机妙算而让人惊异震撼。

2.崇高—假式艺术

“戈尔孔达”是印度一座富裕城市的名字,马格里特的《戈尔孔达》一画与这个城市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神秘。画面下方是灰墙红顶的楼房,上方是淡蓝色天空,楼房的上方和前面,站着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但都穿着黑色大衣,戴着黑色礼帽,身体笔挺,面无表情。他们有着完全相同的身材相貌,是同一个人的无穷重复。

人与物质万物都被地球引力紧紧地吸附在它的表面,脱离其引力在空中静立,既像小说中探险家在地心游玩一样,又像现实生活中精神病人将婴儿扔进洗衣机去洗一样,都是将人放到他最不可能出现的地方。所谓“最不可能出现”,就是对人的正常环境绝对背反的不合规律、不合情理、极为罕有、极为陌生的地方。因而一旦出现,必然引起惊异、震撼。让人静立在最不可能静立的地方,使本作成为极端陌生对象。

画中的房子、天空以及人的衣装等等,都以现实状态出现。当这种情景预设诱发读者对画面产生了现实感时,千百个人静立高空而不跌落的神秘景象就会成为崇高。物质的东西都会回到地面上来,这是现代人普遍的科学理念,当读者从片刻间的艺术迷幻中醒悟过来时,就会意识到半空静止的人体是画家异想天开虚拟的假。

画中的楼房,从狭长的窗户,到错杂高低的房顶,都是对法国和比利时民居的写实。而人体间的大小深浅比例,也都遵守着焦点透视及空气透视近大远小、近全远遮、近清远昏的原则,这是画中的真。空中人垂直挺立、身体修长,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远远近近布满天空,很像是被拉长的雨珠。就像王小波看到满天星斗有“一场冰结了的大雨”之叹一样,也会使人有一种天空雨人的美丽联想。这是画中优美。画中的崇高、假、真、优美带来了诸多快感体验。

3.崇高—善式艺术

布尔德尔的雕刻《拉大弓的赫拉克利斯》,展现的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与凡女所生之子赫拉克利斯射杀恶鸟的情景。这位“西北望,射天狼”式的英雄左手举弓,右手拉弦,一膝跪地,一腿前举蹬岩,竖直的大弓与横展的臂腿成垂直交叉。

赫拉克利斯的倾力形象,由两臂左右展开达到最大限度和两腿左右展开达到最大跨度共同构成。为了使两手之间的臂展与两脚之间的跨度看起来更远,作者在对其臂其腿高度写实的前提下,悄悄地放大了它们的长度,一只手臂有一个半躯干那么长,一条腿有两个躯干那么长。臂与腿这么长的人体,臂展与腿跨这么大的动作,现实世界中没有,艺术造型中也难见到,是一种空前威猛神勇的拉弓放箭的倾力身态。写实人物局部比例的悄然放大,使这个形象成为极端罕有陌生的新异变化。

这位英雄的肌肉块块隆起如铁,握弓拉弦的双手紧扣如钳,锁定恶鸟的双目如电,其威猛豪迈的伟大气势,不禁使人想起草根皇帝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与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一类的豪言壮语,是画中崇高。这位上帝之子并不像现实中的权贵之胄那样以势欺人、为害百姓,而是以自己的勇敢与力量做着对人民有益的事,奏响一曲除暴安良之歌,是画中的善。人物拉弓欲射的身态、动作、表情,以及大弓、岩石等都得到了客观再现,是作品的真。他的四肢之长非人类所有,是艺术虚构的假。雕塑构成元素崇高、善、真、假,是读者快感体验之源。

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描写快要饿死的淘金人与快要饿死的狼之间用牙齿进行的一场战斗:

狼牙先是轻轻地咬住了他的手,然后就咬紧了。这只狼终于拿出了它生命中留存的最后一点力气,咬进了它跟踪已久的猎物里。然而,人也走过了漫长持久的等待之途,对这最后的较量有所准备。他聚集起全身的力量,用那只被咬伤的手卡住了狼的下巴。狼已经没有挣扎的力量了,而人也无法再卡紧一些。它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抽出另一只手,死死地将狼抓住。五分钟之后,狼被压在人的下面。由于没有足够的力量把狼掐死,他把牙齿咬进了狼的脖子,狼毛沾了满嘴。半个钟头之后,这个人感到自己嗓子里有一小股热乎乎的东西,血腥,难咽。最终,这铅液般的东西,还是流进了他的胃里。对生存的渴望使他饮下了狼的血。

人的生命活动本来有植物的、动物的、灵智的三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人都是使用武器和灵智方式与狼斗争,当快要饿死的人赤手空拳与快要饿死的狼相遇时,人无法使用武器而只能以牙齿与狼进行战斗,并像狼一样生吞活剥猎物时,他实际上已降格为野兽,是以自己的动物生命与狼进行搏杀。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和艺术中都极为罕见,是对最常见、最熟悉的人狼战法的绝对背反,因而成为极端陌生对象产生震撼吸引功能。当然,这也印证了坊间流行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并非只是黑色幽默式的调侃。把人的灵智战法与狼的野蛮战法进行互换,是这个描写产生强迫性吸引的原因。

淘金人为了保住神圣生命与狼进行惨烈斗争是崇高。他只是以劳动致富,并没有图财害命的行为,他的生命对于家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为了活命咬狼吃狼是他的善。将要饿死的人与将要饿死的狼以牙齿相拼尽管含有艺术虚构成分,但主干却是客观的、确实的,是作品的真。一个人爬着用牙齿与狼进行咬肉吮血战斗,既是反常好笑的滑稽,又是可怕好笑的怪诞。小说情节的这些构成元素带来了大量的快感体验。

4.崇高—恶式艺术

2000年11月27日晚,在纽约时代广场上,美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只穿戴一条长裤一双靴子和一顶帽子,走进一块6吨重的巨冰中。冰中的空洞只比布莱恩的身体大几英寸,他共在冰中呆了61小时40分15秒,创造出世界抗寒新纪录。成千上万的人到广场观看他的挑战,发出阵阵欢呼鼓励他坚持下去。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过被冻成冰柱的雪山边防站岗战士,在现实中,我们见到过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光身冬泳的老人孩子,在书中我们读到过卧冰求鱼的孝子故事。但一个人光着上身待在冰块中60多个小时的事,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生过,是一种极为罕有的对象。站岗者虽在冰雪之中却穿着棉衣,冬泳者虽是光身但水温却在零度以上,求鱼者虽光身贴在冰上却时间较短,唯有这位挑战者,不仅光着身子呆在零度以下的冰牢中,而且受寒时间超过了人类的所有经验,达到了极端。

抗击冰雪寒冷是人类必须学会的生存技能,学习模仿他人的抗冻经验,是人们普遍的本能需求。这位26岁的青年在冰块中进行抗冻的尝试达到了最大极限,提供的耐寒经验也最宝贵,所以,不仅它的形貌的罕有达到了极端化,而且它引发的实用快感的功能也达到了极端化,成为极端罕有陌生的新异变化。

无论是作为挑战寒冷的实验,还是作为生命冒险的表演,布莱恩的行为都是对抗艰险、让人敬畏的崇高。在寒冷的冰块中呆上两天多,对人的生命会造成严重伤害,是恶。中国曾有过抗饥饿的时间纪录产生,但饥饿极限挑战容易作假,因为观众分不清他们喝的水里是否掺进了营养物质。而抗冻挑战的冰块一旦输入热能很快就会化开,冰的透明性还会帮助观众发现这一假作,因而观众眼睛所看到的抗冻挑战过程都是真。冰块的清亮纯净与魔术师的俊朗身体是优美。挑战结束后他软踏踏地被人抬出是病态的丑。抗冻表演的崇高、恶、真、优美、丑使观众得到许多快感体验。

5.崇高—丑式艺术

作品中的两棵树一前一后重叠着出现在焦点透视中,前面的一株细小低矮枯干,后面的一棵粗壮高大繁茂。由于树干比照着树干,树冠比照着树冠,两棵树就形成了小与大、低与高、枯与荣的强烈对比。就像左拉的小说《陪衬人》中所描写的美女高价雇佣丑女陪自己逛街以衬托自己的美一样,小者使大者显得更高大、更繁茂,而大者使小者显得更瘦细、更枯萎。形貌的反差达到极端时,视觉冲击就会更加强烈,这个双树形象体现的高大繁荣之生与瘦细枯败之死两级形貌的极端反差,使它成为极端罕见对象。

远处的巨树枝繁叶茂,躯干高大挺拔,与蓝天白云衔接,其苍劲恢宏之势让人敬仰。近处的这棵虽已干枯,但身板仍然坚挺傲然,不朽之气更是让人敬畏。这都是画中崇高。从树干枝叶的形态看,这是两棵柏树。在天地一片枯黄的北方,冬天柏树也不落叶,因四季常青而被孔子赞扬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柏树尽管生命旺盛,不向严酷环境屈服,但它的树干开裂得千条万杠,色彩灰暗枯黑,与春夏里植物的生机盎然、嫩弱鲜艳之态完全相反。老小树虽然诤诤傲骨依旧,但其死亡的躯干中空虚无,树枝也断裂腐朽。这都是它们的丑。

摄影在赞扬柏树的傲挺时,虽然重点是仰视与衬托,但还是客观地再现了树干、树枝、树叶生死枯荣的各种形态,是作品的真。两棵树根脉相连,一棵高大挺拔繁茂,一棵枯干腐朽断裂。

面对这种死者走衰、生者挺盛的自然景象,会使人联想到一盛一衰的两代人,一生一死的两重天。

乐观者会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悲观者则曰,我注定成为英杰,我死后将埋在拉雪兹公墓……但即使最乐观的时候,我也看不到自己。摄影的崇高、恶、丑、真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快感体验。

同类推荐
  • 宁夏书画美术史纲

    宁夏书画美术史纲

    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宁夏书画人物志略、宁夏书画美术教育与学校书画美术活动、宁夏的书画美术团体及其它、宁夏的书画美术展览等。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对联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对联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课外雅致生活-德彪西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德彪西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

    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

    看了一辈子的电影,电影是怎么拍的?电影背后的故事有哪些?《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即将面世揭晓。本书浅显易懂,读者群体主要针对包括北漂大军在内的电影爱好者和初学者,可以作为电影艺术教育的内部培训教材或者专业人士的普及读物,读者群体主要包括高中电影评论及艺术特长培训班、全国各大城市艺术院校大学生读者群以及从事电影相关专业的各类人群等,即可作为专业类学习读物,也可作为艺术欣赏佳作,可以了解到更多你不知道的电影知识及电影故事。
热门推荐
  • 岁月流年终究是痛

    岁月流年终究是痛

    一个女孩子本应该有快快乐乐的童年!可她的童年被他父亲给抹杀了。她父亲外遇,害死了她母亲!
  • 天道寻迹

    天道寻迹

    这个世界有仙居于仙界!有神居于天界!而妖、人及万千生灵居于人界。有一群仙者,未到羽化境界,却能长生不老。他们奉天而行,尊天命,行世事。他们被称作“天道使”!天命允之便是可行,天命不允便是悖逆。悖逆天命者必被诛之。
  • 君妃赌约,妖孽殿下你输了

    君妃赌约,妖孽殿下你输了

    在白天她是白衣天使,在黑夜她是杀人不眨眼的杀手,掩饰,伪装是她的强项。他曾是曾是所有人眼中的战神,可为何变得如此痴傻,他最爱的女人背叛,最好的兄弟陷害,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性子冷淡的她,阴晴不定的他结局是如何,厮守到老,还是有缘无分。
  • 龙踏神荒

    龙踏神荒

    外铸不朽之躯,内养永生之魂,穿行三界,天虚、武德秘境、火之神幻殿,人妖仙魔群聚会,以一双铁拳威盖九州,诛仙、斩魔、灭妖、屠神、破鸿蒙,一切尽在龙踏神荒……
  • 尘世兽妃:殿下乖乖跟我走

    尘世兽妃:殿下乖乖跟我走

    在华夏让无数杀手都闻风丧胆的她,在准备金盆洗手的时候被第一杀手组织“暗月”以训练新人的理由召回。她回去了,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颠覆了这个在华夏最大最强的杀手组织。以一己之力,用一生来换取的颠覆。时空轮回。她被不知名的力量卷到异世,以兽族重生,强大的力量却又害死了身边亲近之人。有河……忘川。跳下去,你的痛苦就会消散。“如果,这就是天给我的命运,我将不择手段来翻了这天!”天道吗?呵呵,就让她以绝对的力量来告诉这个世界,什么是天道!一代王者就此崛起。
  • 妖妃不受霸道王爷束缚

    妖妃不受霸道王爷束缚

    一身黑衣抢花轿,不料被当今朝人人畏惧的冰块王爷遇见,官兵追捕身负重伤的她,在尸骨森林相遇,他将她带回府邸。却被她逃走,自那以后她被盯上了,而护妻狂魔也从此诞生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穿越后我在山寨当团宠

    穿越后我在山寨当团宠

    穿越当山匪?好吧,也算干回老本行。山寨穷的叮当响,只能开山占地奔小康。日子好过了,几个退休的老寨主还是愁的心慌慌,一心要给她抢个压寨夫郎。老槐树下,几个老头围坐在一起,面前堆着画像,讨论的热火朝天~“这个是一城之主,人称玉面郎,跟咱家侄女算是郎才女貌。”“我看这个也不错,凉京有名的书香公子,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还有这个,少年将军,能文善武,威震四方。”“好好好,都不错,咳~,我看这个什么世子也不错,一表人才······”
  •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 越曦

    越曦

    只需一眼便认定你是我此生的唯一,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代帝王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