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韶光叶程鹏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报业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的迅猛发展,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不足的新矛盾显得十分突出。面对报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地市报人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培养自己所需的紧缺人才,已成为报业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3月25日的新兴地市报传媒集团,现拥有《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和中国台州网等主流媒体。近几年来,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台州日报社)在加强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概括起来主要采取了十项措施。
一、搞好规划,目标培养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一个单位的人才培养与其事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需要制订人才培养规划,有目标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台州日报社党委出台了“双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从2010年起,通过3年的努力,实施以推选“双百”为载体的人才工程,培养100名优秀采编人才和100名经营管理技术人才。100名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主要包括广告经营人才、印刷经营管理与技术人才(指优秀班组长以上及具有较强管理与技术能力人员)、发行管理人才(指具有较强的报纸发行组织与管理能力人员)以及网络、财务等管理技术人才(指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或管理能力人员)。以实施“双百双千”工程为平台,加强新闻业务和报业经营两支队伍建设,办报育人,努力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和业务骨干,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梯次清晰、门类较为齐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市委提出的实施“四大战略”提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为报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精神动力。自实施“双百”工程以来,报社在人才选拔上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公开公平、好中选优、动态培养的原则,至今已推荐、评选、表彰了40名优秀采编与经营管理技术人才。
二、落实政策,感情培养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竞争是第一竞争”。2011年3月25日,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随着事业的发展与壮大,更显人才的不足和短缺。为深化文化体制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适应报业集团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按照按岗定酬、激励先进、奖勤罚懒的原则,根据上级劳动用工等有关人事政策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经集团党委会研究,出台了《关于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招聘员工岗位工资奖金及福利发放的规定》,凡与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签订劳动合同的用工人员,其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根据岗位定薪,由岗位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组成。基础工资每月保持不变,即根据岗位的知识含量、技术要素等进行定薪,岗位不同基础工资不同。绩效工资分月度考核奖与年度考核奖两部分,即月度与年终奖金,单位根据每人所在岗位所做出的工作业绩考核结果进行发放。为留住人才,激励员工敬业爱岗,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单位还为员工发放工龄津贴与技术职务津贴。
现在,凡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当地政策标准缴纳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险和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这种用事业留人、用发展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机制留人的亲情化管理举措,让员工干得有信心、有奔头、有劲头,有发展。通过制定落实人才待遇的激励政策,千方百计留住优秀员工尤其是采编骨干,保证了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
三、培训教育,素质培养
在职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思想与业务素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做法。为不断提高单位干部职工的政治与业务素质,更好地落实党委提出的“创业兴社、创新强社”的战略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自2009年起,集团每年制订员工培训计划,每年投入30万元资金,用于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与奖励等,为加强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在职员工学习教育培训坚持分级教育,分层培训。学习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结合,普遍培训与重点培训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层骨干和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各级各类培训班保证人数、课时和质量。参训人员要有学习笔记或学习档案。培训结束时,经考试合格结业者方可报销参加培训学习的相关费用。
几年来员工培训率达90%以上,集团先后组织了新闻业务培训班、产业经营培训、上岗资格培训、社长总编辑岗位培训班,以及各类高级研修班等培训教育活动和业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完成上级党委交给的新闻宣传任务,加快推进报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轮岗交流,能力培养
随着文化体制的深入改革,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新闻媒体内部企业化运作的机制,不光需要有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人才,更需要一批既懂新闻业务又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让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让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中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为培养多元化的人才,集团除通过内部人员岗位调整、选拔经营人才外,运用轮岗的方式,以“短平快”的手段,积极培养发现经营与管理人才。近两年来,采编部门骨干通过选拔到广告、发行等经营部门轮岗的有40人,从而克服了集团刚成立、媒体从事业转换企业管理机制后,带来的对市场经营生疏、各专业职能部门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
五、名师帮带,结对培养
为加大新闻人才培养的力度,重点培养一批在市内乃至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编辑、记者,集团制订出台了《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建立名编辑名记者工作室的实施意见》,以名编辑、名记者为引领,以新闻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指导,搭建促进中青年编辑、记者成长以及“名编辑、名记者”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以本集团实施“双百双千”人才建设工程为基础,充分发挥“名编辑、名记者”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探索并建立优秀编辑、优秀记者的培养机制,打造一支在市内、全省乃至全国新闻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编辑、记者团队。名编辑、名记者工作室是集新闻编辑、采访、研究、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编辑、记者合作共同体。目前,《台州日报》首个名记者工作室“洪记者工作室”已于2013年1月4日成立,工作室由一名首席记者引领,两名年轻记者加盟,取得了明显的传帮带效果。
六、大胆提拔,新人培养
确保人尽其才、人才辈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体制和用人机制的创新。为不断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适应新闻宣传和报业发展需要,集团党委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订了《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中层干部岗位竞聘实施办法》,明确了中层干部竞聘的基本原则、竞聘职位、条件资格、程序步骤、日程安排、组织纪律、政策规定等,为集团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提供了基础。
在2012年2月组织的集团中层干部竞聘中,对新人提拔任用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放宽了参加竞聘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即报名竞聘者除具备履行职务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竞聘岗位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与文化水平等基本条件,只要具备在本单位工作三周年以上资格的同志,都可参加此次竞聘。在党委召开员工大会,对集团成立之后首次举行的中层干部竞聘工作进行总动员后,人力资源部门及时张贴公布中层干部竞聘实施方案与岗位职数。紧接着,各部室(公司)也及时进行了组织与发动,个人要求申报参加竞聘的同志积极性与热情空前高涨,仅一天多时间里,共有70位同志报名参加竞聘,其中男同志52名,女同志18人,《台州晚报》副总编辑这一职位报名人数最多,有8人参加竞聘,足以说明员工参与集团(报社)事业发展的热情与集团事业发展良好的态势。
参加中层干部竞聘的70位同志,都在大会上做了5分钟的竞聘演讲,接受全体员工的民主测评,将群众民主测评达60%以上信任票,作为此次中层干部是否任用的基础标准。由于这次集团中层干部竞聘降低了工作年限“门槛”,激发了许多年轻同志参加竞聘的热情。在此次提拔任用的24位干部中,“60后”只有2位,“70后”17位,“80后”5位;从学历来看,大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的。现在集团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39.69岁。
新老交替的用人制度是保证干部队伍活力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集团党委注重大胆启用新人、年轻人,每次在中层干部竞聘实施方案中都设立任职岗位最高年限,凡达到上限者,给年轻干部“腾位子”,让其“退居二线”,当好参谋和顾问,以加速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此次中层干部竞聘,原科级干部中有10名同志因年龄到杠而退职,新老交替,调整幅度大,干部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干部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七、重岗任职,压担培养
交任务,压担子,增能力,提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集团党委在压担培养人才中,合理确定选派重点,量才选用,注重把他们放在关键岗位中培养锻炼,敢于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第一线和主战场上挑大梁、唱主角,通过实际工作增长才干,磨砺作风。在确定选派人选时,优先把政治素质较好、文化程度较高、责任感和进取心较强、有发展培养潜力,但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还欠缺、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的新提任干部作为选派的重点。
党委领导认为,年轻人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要想让年轻人健康成长,就必须给他们的肩上压担子,把他们放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接受磨炼,一压、二逼、三推,促其早日成才,要“多予支持,多给机会,多‘搭梯子’,多压担子”。在对青年人才压担子的时候,也要注意把握尺度,太轻了收不到磨炼意志、品格,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效果,太重了又会把年轻人压垮,失去信心。在压担子的时候,党委还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做到重要骨干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急需人才抓紧培养。近几年来,集团先后从《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中国台州网编辑部中挑选了30多名同志到采编、经营等重要岗位锻炼,放手让他们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
八、业绩考核,激励培养
考核激励是培养干部最常用的手法。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干部的考核工作,党委出台了《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以现岗位胜任度来测评,分优秀(A档)、称职(B档)、基本称职(C档)、不称职(D档)四个等级。
集团党委根据考核结果,结合履职情况和平时综合表现,研究决定等级并与年终奖金挂钩,考核进入A档的年终奖系数加0.1,进入B档的保持现有奖金系数,进入C档的年终奖系数减0.1;考核结果若是D档的,则要接受党委谈话,待岗学习。如待岗学习期满仍考核不合格的,将予以辞退、解聘。通过考核建立起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让有为者有位、平庸者无位、无能者让位,从而加大激励力度。考核制度的完善,将薪酬与岗位职责、本人业绩和单位效益直接挂钩,适当拉大分配差距,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九、定点联系,锻炼培养
建立记者联系点,是集团党委、编委会坚持的加强记者锻炼、促进记者成长的一贯做法。记者通过联系点,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各行业的工作动态,以及突发新闻事件发生的情况,更可以深入基层、写出更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鲜活新闻作品。2011年,集团以组织开展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各媒体在过去建立记者基层联系片、联系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定位,扩大服务对象与范围,分别选定一批公共服务部门、特色街镇、专业村、社区、合作社、企业、经营户和农户等为对象的采编联系点,广泛建立记者基层联系点。每个点分别指定分管领导、媒体负责人和骨干业务采编为联系人。据统计,《台州日报》编辑部确定联系点30个,《台州晚报》编辑部18个,《台州商报》编辑部11个,中国台州网5个,全社总数达到64个。联系点建立后,要求相关责任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求在报社所属“三报一网”媒体上发表来自联系点的新闻作品,媒体编委成员每人不少于2篇,部主任每人不少于3篇,副主任每人不少于5篇,记者每人不少于10篇,编辑每人不少于2篇。集团集中开展“走转改”采访活动后,采编人员深入联系点和基层一线,报道群众生活,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传播群众经验,刊出了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
十、挂职锻炼,重点培养
挂职锻炼是干部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干部挂职锻炼时间根据工作需要、个人成长经历等情况而定,时间一般为一年,短的几个月,长的两至三年。通过干部挂职锻炼,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和才干。几年来,集团先后选送7名干部分期分批到各有关单位与部门挂职锻炼,锻炼岗位有乡镇副书记、宣传委员、农村指导员,也有到上级宣传管理部门任职的。挂职锻炼干部中有业务骨干,有科级中层干部,也有处级领导干部。到农村一线挂职锻炼的,增强基层工作经历,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也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做出自己的贡献。到上级管理部门锻炼的干部,能更多地得到学习的机会,拓展视野,掌握党对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