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3200000010

第10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流派(4)

维果茨基主张从考察游戏活动的诱因与动机开始分析游戏。游戏的发生与个体儿童活动的诱因与动机的变化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有关。他认为,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超出儿童实际能力的、不能立即实现的愿望的时候,就发生了游戏。3岁前孩子的典型的行为方式是想要一件东西就必须立即得到它,延迟满足对他来说是困难的事。一件东西如果不能立即得到,他们就会立即发脾气、躺在地上耍赖。3岁以后,在儿童身上出现了不能立即满足的需要与愿望,如想跟一个驾驶员一样,去驾驶汽车,这些愿望在儿童身上持续的时间很长,不会像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稍纵即逝。同时,3岁前的那种立即满足愿望的倾向仍然存在。于是,游戏就发生了。因此,游戏的实质就是愿望的满足。

(二)游戏活动的属性:想象性情景和游戏的规则

孩子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境,这种情境是把游戏从其他活动形式中区分开来的标志,表现在把一个东西迁移到另一个东西上,或者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它与导致游戏发生的情感诱因有关。游戏的情感诱惑中已经自然地包含了想象情境的某些因素,不能立即得到满足的愿望只能以一种想象的、虚幻的方式实现。

儿童在游戏中创造了想象的情境,也同时创造了规则。维果茨基认为,当游戏的想象部分逐渐消失以后,规则占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最主要部分。如果没有规则和儿童对规则的特殊态度,就不会有游戏。例如,当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为医生,就得服从医生这一职业的行为规则。在游戏中,只有符合实际生活规则的行为才能被接受。可见,在游戏的想象性情境中仍然留有现实生活的经验要素,并表现为游戏规则。所以,哪里有想象的情境,哪里就有规则,规则来自于想象的情境。游戏是处于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想象情境的内隐规则反映出游戏的纪律性,它是由孩子自己制定的,并且乐于执行的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是游戏乐趣的来源之一。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的发展,就是由明显的想象情境与隐蔽的规则所构成的游戏,发展到由明显的规则和隐蔽的想象情境所构成的游戏。

(三)游戏的价值: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的巨大作用就是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游戏正如放大镜的焦点一样,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在游戏中,儿童总是在试图超越他现有的行为水平。

1.游戏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逐步内化的一个过渡阶段

游戏使孩子学会了不仅按照对物体和情境的直接知觉和当时影响去行动,而且根据情境的意义去行动。3岁前的孩子思维受具体的知觉情境的束缚。进入学前期后,孩子还不能立即使思维脱离具体事物,他必须有一些其他东西作为支柱,来帮助他使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游戏提供了这种支柱。儿童在游戏中的以物代物,正是将意义同直接经验分离,当双腿跨在竹竿上玩骑马的游戏时,儿童已懂得了“符号的间接作用”,即理解竹竿可以表示马的意义,物与物的意义开始分离。这时,动作(骑)来自于观念而不是来自于物体。当然,分离是逐步发展的,早期的替代物类似于他们所要替代的物体,随着发展,不太典型的物体替代品就日益成为可能,替代物与被替代物越不相似,则越“符号化”,也即意味着思维的抽象化。正是游戏使儿童的思维逐步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心理机能就是这样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2.游戏有助于意志行为的发展

在游戏中,儿童把自己的愿望和一个想象中的自己联系起来,既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该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则联系起来,心甘情愿地服从于来自现实生活的规则,并放弃直接的冲动,从而有助于意志行动的发展。儿童最大的自制力产生于游戏之中,因此,游戏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所以,维果茨基认为,游戏不是在幼儿生活中占优势的活动形式,而是占主导地位的活动形式。游戏与发展的关系可以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相提并论,但是游戏为性质更为广阔的需要和意识的变化提供了背景。游戏是发展的源泉。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出现在游戏中,并达到了学前期发展的最高水平。

四、列昂节夫的游戏学说

列昂节夫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儿童游戏的原因,论证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的理由,从而揭示了游戏的特点和游戏发展的规律。

(一)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列昂节夫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面临的实物世界将越来越广阔,儿童的心理发展就表现为对这个广阔的实物世界的认识和掌握。由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还没有抽象的理性思维,不能进行抽象的静观活动。他们的认识就通过用手操作物体(及行为)表现出来,当及物行动的动机不在于结果,而只在于行为过程时,即为游戏。

在幼儿期,儿童及物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强烈,想做大人们正在做的事,但又限于自身的能力不能实现这样的行动,就只能在想象的活动形式中解决。只有在游戏里,才可以用其他操作代替真实活动所要求的操作,用其他实物条件代替真实的实物条件,而且行为的内容保持不变。这时,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更高阶段上成为了主导活动。所谓主导活动是与儿童心理发生最重要的变化有关的活动,是不是主导活动与所用时间多少有关。

(二)游戏的特点

列昂节夫揭示了游戏的几个特点:第一,游戏行为的动机在活动过程,不在活动结果。比如儿童玩积木,是用各种方法去摆弄积木的过程,不在于要建成什么。当内在动机不是要玩,而是要玩出点什么来时,游戏就不再是游戏。第二,游戏过程的操作与行动,是真实的行动,它不是伪造的、幻想的,因为儿童在游戏中想象的只是情境。儿童不是在想象的情境下产生游戏行为,而是操作与行动不相符合时,才产生出想象的情境。所以,游戏行动的条件造成了产生想象的必要,不是想象规定游戏行动。第三,游戏行为是概括的行为。儿童在游戏中不表现特殊事件,而是表现那些典型的、一般的事件,所以游戏才能够在假象情景中实现。

五、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

艾里康宁是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游戏学说,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和体现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艾里康宁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的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

(一)角色游戏的起源

从社会起源上来看,艾里康宁认为儿童的角色游戏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儿童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处于原始的水平,劳动工具非常简单,儿童不经过专门训练就可直接参加成人的劳动,所以没有掌握工具的练习,更没有角色游戏。在生产力发展的稍高级阶段,儿童需要专门准备,以掌握最简单的劳动工具。训练从很小就开始,用小工具进行。儿童和成人都非常严肃地对待练习,因为这种练习与真正的劳动活动有直接联系。这种练习严格地说,还不是游戏。生产力在进一步复杂化,出现了新的劳动分工,儿童参加生产劳动的可能性更小,用小工具练习已无意义,必须到一定年龄才能掌握工具。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了儿童的角色游戏。但儿童的角色游戏不是自发地出现的,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因此,游戏就其起源和本质来说,是社会性的,是与儿童生活的一定社会条件有关的,而不是本能。

从个体起源上来看,角色游戏产生同样是由于儿童与成人间的关系的改变而导致的结果。在婴儿末期,由于儿童掌握运用实物的动作技能和独立性的提高,使婴儿期所特有的那种儿童与成人的协同活动关系解体,儿童产生了一种参加还不能胜任的成人活动的愿望与倾向。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儿童与成人间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关系,这就是角色游戏。儿童通过游戏,实现对成人活动的模仿,愿望得到了满足。可见,角色游戏体现的是儿童与成人的一种新型关系,其内容是成人活动的反映。

(二)游戏中角色的发展

艾里康宁认为,应当把角色的形成和出现作为研究儿童的角色游戏的重点。角色是在成人与儿童的协同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角色出现的前提孕育于第二、第三年的实物活动中,成人的教育影响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实物活动,是掌握和操作物体的社会所规定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的活动。儿童在实物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最初只注意到社会所规定的物的使用方法,而且动作与具体的、特殊的物品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对具体物品的使用方法的掌握、动作的概括化形成,儿童开始注意到作为动作主体的人。于是,开始模仿成人的活动,也就出现了角色。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掌握物品的习惯用法。这是一种与成人的协同活动。儿童随着双手动作的发展,开始摆弄实物,在摆弄中受到成人的直接影响。物品的用法就是由成人教给儿童的。

第二阶段,最初动作的概括化。成人把物品的用法教给孩子以后,孩子看到模拟碗等物品的玩具,就会再现这些动作。例如,他用杯子给娃娃喝水,是因为成人正是用这个杯子或与这个杯子相同的杯子来给娃娃喝水的。孩子在游戏中,只是再现他在与成人的协同活动中所掌握的具体物品的使用方法,他的动作不能脱离与它形成联系的具体物品。

第三阶段,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表现为动作与物体分离,角色萌芽的出现。在这一阶段,儿童能用空的碗或没有碗来做出喂养动作,还能够用积木、小石子等半机能性的游戏材料代替真实的物品。在最初的代替阶段,孩子是在成人的影响下给予游戏材料的游戏名称的。如孩子把一根棍子叫做温度计,是因为老师在不久前这样叫过,而且叫过好几次。逐渐地,孩子学会独立地给代替物命名。3岁以后,可用作代替物的物体的范围扩大了。在这种连续扩大的迁移过程中,动作与它所依赖的物体逐渐分离,动作越来越概括,为动作从以物为定向朝着以人为定向转变创造了条件,使孩子能够看到物体后面的动作主体。从摆弄和操作物品的动作转向模仿人的活动,角色开始萌芽。

总之,从以上角色发生发展的过程可反映出,游戏的内容变化的规律是:从再造成人的实物活动到再造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之间的关系。

六、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评价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很有特色,对于前苏联以及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注重把游戏的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实际联系起来,注意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这与他们长期以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为指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分不开。

第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强调用游戏组织幼儿的在园一日生活活动,通过游戏把教育、劳动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使得社会环境因素对游戏影响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第四,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把游戏提到了儿童主导活动的高度来认识,从而赋予游戏以更为重要的认知价值。因为有自己的特色,在20世纪60~70年代,维果茨基的观点就曾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对70年代游戏研究高潮的兴起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他们认为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示范、指导下,才能改变物品的名称,才能用角色称呼自己等观点过于偏激。这种过于强调教师作用的观点,曾在我国幼教界产生了严重影响,使教师“导演”儿童游戏的现象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占据了较长的时间,削弱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第四节】游戏的觉醒理论与元交际理论

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是近二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心理学领域新兴起的两种新的游戏理论。它们体现了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在游戏研究中的延伸和影响。

一、游戏的觉醒理论

(一)理论基础:内驱力说

游戏的觉醒理论也可称为内驱力理论,或激活理论。它建立在内驱力学说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性理论,理论的实质就是阐明游戏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

同类推荐
  •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螺壳里的月亮

    奇妙小百科(插图拼音读物)螺壳里的月亮

    “奇妙小百科”是一套结合了科普认知与小故事的加拼音图谱百科丛书。它特别为2-6岁细节敏感期孩子设计。丛书目前包括地球的肚脐眼、蝴蝶仙子与飞蛾、螺壳里的月亮、尖顶瓶与贝壳、天上星星哪里来、突破世界的尽头、消失的夏天、会冒烟的树、月亮上的外星人城堡、古代的冰激凌、古代的冰激凌、小脚丫游世界十二本书。
  • 奥比岛历险记4:天极爷爷的秘密

    奥比岛历险记4:天极爷爷的秘密

    《奥比岛历险记4:天极爷爷的秘密》主要内容:“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的一生中,书籍的教育和引导意义至关重要。所以,家长应当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书籍是连接孩子和家长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家长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与成长。
  •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本书按照动物界由低等到高道的排列顺序,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一千余种动物。动物学家对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引人入胜。本书将会带你快捷地进入动物的世界、与鹰翱翔于天空,与鱼嬉戏于大海,与豹驰聘于草原,感受它们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一个蔚为大观的动物世界。
  • 猎狗布尔卡·托尔斯泰童话精选

    猎狗布尔卡·托尔斯泰童话精选

    托尔斯泰一生创作浩如烟海,除了三篇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外,他还创造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而本书从这些短篇小说中,选取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童话、寓言,集合成册,向青少年读者展示了泰戈尔不一样的文学世界。托尔斯泰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着怎么使人间冲忙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他的这种伟大人格,贯穿在他每一步作品之中。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去爱,去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人生。
  • 走进科学·飞碟追踪

    走进科学·飞碟追踪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在各年间,武汉、甘肃、新疆等地出现各种形状的UFO飞碟。
热门推荐
  • 娱乐之神级全能小鲜肉

    娱乐之神级全能小鲜肉

    林天重生平行世界,获得全能小鲜肉培养系统,成为杨蜜公司的一名小鲜肉练习生。面对人们只靠脸没实力的质疑,林天用一首首顶级歌曲,一部部经典大片来回应!音乐!舞蹈!影视!写作!他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势不可挡,一往无前,林天在横扫国内娱乐圈,拿到一切奖项后,更是进军国外,强势进行文化输出。多年后人们回头看,一个庞大的娱乐帝国已然诞生,而坐在王位上的,只有林天一人。
  • 大圣教教我

    大圣教教我

    一场大战,灵气开始复苏。一道缺口,未知敌人入侵。一声大圣,伏地扣首为师。一声少年,冒险就此开始。“少年郎,别哭。”“大圣,教教我”传说中,你与唐玄奘的羁绊,让人羡慕。现实里,你又会成为什么样的师傅?再来一世,我愿与你共同说出。“呔,吃俺老孙一棒”“呔,吃俺老张一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神联萌上学记

    战神联萌上学记

    不是你记忆中的战神联盟。是战神联萌~书呆小子不良男。冰雪仙子宅腐女。美人萝莉二货妹。正太草痴冰山脸。嗯好的这是拟人文,存在部分私设,非布尤慎入。
  • 彼岸无花是归墟

    彼岸无花是归墟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烦扰尽归尘。相遇时柳暗花明,等待是山重水复。
  • 我真的该娶她吗

    我真的该娶她吗

    自己要想清楚了,这是人生的大事,想什么:她配吗?她配吗?她配吗!她配吗。
  • 超级无敌的穿越系统

    超级无敌的穿越系统

    某地宅男秦语吃饭被劈,穿越异界成为傻子少主。穿越到斗罗,成为唐舞麟兄弟。穿越斗破成为萧炎的好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关东山复仇记

    关东山复仇记

    一场惨绝人寰的灭门之灾。两个青年,一段艰险的复仇之路。《关东山复仇记(看黑土地上的铁血抗战传奇)》中土匪的残暴,关东军的阻杀,善良与邪恶的殊死较量。那个残暴却又有怜悯之心,自称九尾的日本人究竟是什么来历?行军之路为何如此坎坷,这里面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阴谋?面对爱情、亲情、友情、国之大情,谁能作出如此分明的抉择?谁是整个事件的背后操纵者?谁又能解开这迷雾般的身世之谜?
  • 媚娘艳史

    媚娘艳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