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27000000014

第14章

得苏息处第二得涅槃究竟。离分段死。故名为苏。六道之中不得往来。称之为息也。有人言。观察者。依杂心。尽无生二智境界在四门。尽无生二智开之。即成四智。境界在四门者。通观四谛为境界。故言观察。言尽无生二智境界在四门者。开尽无生智成四智如上释。境界在四门者。如言苦我已知。是尽智。不复更知。是无生智。余三亦尔。故云境界在四门解脱者。无学解脱位也。以得四智故。所以解脱四智究竟也。就释而言。二乘四智究竟得到彼岸也。有人言。此总结夺有余无余二果也。观察者。即是有余果。解脱者。即是无余果。四智者。只以有观察故。四智有解脱故。便得苏息。苏息处者。灰身灭智永寂之处也。且是如来方便者。第二会教。同上五对。故称为且。以方便者对实也。实录不得。言得故称方便。望法华即是两种方便。未得四智谓四智。皆是三车方便。未得究竟苏息处。自谓已得。皆是化城方便。又初句是法华前二周说。后是法华第三周说。但彼广故开三周。此略故但云一方便。有余者。明义不尽。对尽理之说。不了义者。对于了义也。何以故有二种死下。上总明二乘不得四智。今第二别明不得也。又上来明不得四智。今释不得所以。就文有二。初何以故者问也。问意云。如来昔说二乘有四智究竟。今何故言不究竟。有二种死者。第二答也。答中有二。一别释不得四智所以。二阿罗汉辟支佛后身菩萨为无明所覆下。通释不得四智所以。且初是明二乘不得四智。次明二乘不得四智功德。即成四别。前辨我生已尽智是方便。得有余下。就梵行已立是方便。凡夫人下。就所作已办明方便。所断烦恼更不能下。就不受后有明方便。今前明我生已尽中。正以有二种生死者就断一生死尽。权言究竟。余有一生死在。故不究竟。是故今昔教不相违。余三智且尔。我生已尽中。前明二死。次辨方便。初文有三。一举数。二列名。三分段者谓虚伪众生下。约人显别。有二种死者。此举二数也。且有二生。但死是可厌之法。故偏说耳。二死别有义章。今略以四门解释。第一释名门。言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短长也。言变易者。无复色形区别寿期短长。但以心神念念相传前变后易也。如地持云。生灭坏苦。名变易苦。此微细生灭变易。通于凡圣。次三乘所得法身。神化自在能变易。故名变易。此变易性是死法。名变易死。此之一义。圣有凡无。三证得真实法身。隐显自在。名为变易。变易非死。但此变易。犹为无常死法所随。名变易死。此之一义。大有小无。今所论者。正据第二门说。圣人无漏法身为生死。不就神道变化为变易。以其虽是无漏。犹是有为。故名变易。问。云何名生死。答。初受名生命断为死。诸受根起。名生。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名死。后当释之。不思议者。三种人虽受彼生。不能测度。名不思议。又三界分段显然易了。变易取其微细改易。难可了知。名不思议。又此生死至佛方尽。故不可能测度也。第二出体门。有人言。分段有二种。一者系业分段。下二界用五阴为体。上界则用四阴为体。若不系业分段。用苦乐等受为体。变易亦有二种。一自报变易。用无漏五阴为体。若为物变易依身起化。用色阴为体。此唯据佛一人也。有人言。变易无色。直是心识冥传。念念生灭。相续不断。其中无有分限隔绝。劫数近远。乃至菩提。此生死方尽。故但用心法为体。第三明因缘门者。系业分段。用罪福不动业为因。四取为缘。不系分段。用微业为因。慈悲愿等缘。自报变易。用无漏业为因。无明为缘。为物变易。悲愿为因。众生根欲为缘。第四大意门者。诸法实言亡虑绝。未曾生死。未尝涅槃。但于颠倒众生。故成生死。对彼生死。故强名涅槃。但虚妄有其重轻。虚妄重者。说为分段。虚妄轻者。称为变易。盖是圣人善巧方便随虚妄颠倒。故立二死之名。此知分别空华。谈道阳炎。勿作实二妄解。此兴皇师大意也。何等为三下。第二列二死名也。分段者谓虚伪众生。第三约人显别。虚伪众生者。以取相为因。相心虚妄也。又未得无漏实解。随惑受生。回转五趣。或堕或升。无有定实。故为虚伪。此就凡夫为释。不论圣人。以三界本是凡夫惑故也。若通取小乘法。凡夫人及三果四向。乃至二乘未入无余之前。所受报身。名虚伪众生也。有人言。大乘法中。外凡善趣菩萨。皆于三界地中。妄爱受生。故言虚伪。若依旧明。从凡夫地迳大乘。未受初地已来。悉受分段死。此用法华论意释摄论及仁王经云。若如三藏云。十行第六心断惑。与二乘齐。未与二乘齐已来。并受分段身也。不思议变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者。谓二乘入无余之后。未回小入大之前。取此罗汉辟支佛。回小入大二乘有二人。一在界内回小心。犹属分段所摄。二界外回心。为变易所摄。此二人回心入大。并是大力菩萨。大力菩萨且有二种。一直往大力。二回小入大名为大力。言大力者。以不为业系。自在受生。故言大力。问。云何故大力菩萨位耶。答。有人言。所谓种姓菩萨。所以然者。二障烦恼。都未断除。而不为烦恼所牵。又于三界受生自在。故名大力。此师虽云种姓受变易。而未判是何种姓。有人言。地前菩萨。能作五生。称为大力。地前位通。且未分判是地前何位。依三藏释摄大乘及仁王经并云。十行菩萨断惑。与二乘齐。即十行之人。为大力菩萨也。此大意同前二师。而判位在于十行。有人言。六地犹属分段。六地终心。三界报尽。便受变易。正取此经证。有人言。有四种生死。一流来生死。谓初托空。起一念识。二分段。三中间生死。二乘无学。四变易。七地所受余习为因。不生三界。未至法有。故中间生死。二乘无学。三界报尽。同生中间。闻法华等经。转为菩萨。习行满于七地终心。入八地法流。乃名变易。故以六地分段。七地受中间。八地受变易。有人言。不立四种生死。但立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六地为分段。七地已去为变易也。今谓位义难知。忆生罪过。不可定判也。若依法华论数处分明。又明地前是凡夫受分段身。舍分段身方入初地。则知初地已去是变易生死大力菩萨也。言意生身者。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萨。彼人受生。无碍自在。如心如意。名意受生。意有三义。一遍到。二速疾。三无碍。故云意生身。此等皆是变易生死差别也。有人言。从变易已去。无复形方分段。直是心识受生。故云意生身。馥师云。变易是借喻之名。杳深难测。如识代谢。故云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者。叙此生死分齐。至佛时乃尽耳。又此举不受位处。对显受处位别也。二种死中下。以无分段生死。故言我生已尽。此显二死中。但尽分段。未尽变易。此会释今昔二教义也。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者。依涅槃经有二种。一所修梵行已毕竟故。说已立。二又舍学道。且名为立。今文明梵行已立。是证灭智。若就有余无余论者。分段尽处名曰有余。变易尽处说为无余。二乘但得分段尽处。名为有余证。如来就此。说其梵行已立。故是方便也。凡夫人天者。此明所作已办是方便。涅槃经曰有二。一如本所求。今日已得。说言已办。二修道得果。且说已办。所作已办是修道智。道有二种。一分段对治。二变易对治。二乘但修分段对治。如来就此。说其所作已办。故是方便。文中两句。第一对人彰释方便。第二对障显释方便。凡夫不办。七学未作。是对人也。凡夫于彼无学圣道。未能成办。二乘对彼。故说已办。学人亦尔。问。但云凡夫便足。何故复云人天耶。答。凡夫者。内凡夫人也。人天者。外凡夫也。三果四向。此为七学人。问。所作已办何异。答。所作已办差别者。如智度论说有其多种。今略显要者。断属爱烦恼名所作。断属见烦恼名已办。暖等四心名所作。苦法忍等无漏名已办。见谛名所作。思惟名已办。心解脱名所作。慧解脱名已办。今此二乘上果人所作已办者。应是心解脱名所作。慧解脱名已办也。随言义次第应言凡夫作。学人未办。而今此文不然者。非凡夫力所能办。故言未办。学人未作者。但作学地之行。未作无学之行。故言未作。又若言学人未办。功滥上果所作。所以然者。如心解脱人。望慧解人。亦是未办故也。若对凡夫及七种学人。说言所作已办。若对诸佛菩萨。则所作未办。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者。第二句对障显也。一切烦恼无非虚伪。于中分别妄爱受生。虚妄中极。故偏名虚伪。如来以其所修正道。能断如是虚伪烦恼。是故说言所作已办。望于无明。故是方便。又显虚伪粗烦恼断。未能断细。阿罗汉下。此第四明不受后有智以为方便。不受后有智是断集智。集有二种。一分段因。二变易因。二乘但断分段。余因未断。如来偏就断分段因。说不受后有。故是方便。文中初言所断烦恼障。昔日是方便也。非尽已下明。今有余不了之义。明今有余不了义中。前略开二门。次广释之。言二门者。非尽一切烦恼。是第一门。谓不断集体。集体即是烦恼体。亦尽一切受生者。是第二门。谓不断集能。谓烦恼招生用。又非尽一切烦恼。谓无尽智。非尽一切受生。谓无无生智。以此二智。为不受后有智体。何以故下。第二广释。何以故者问也。二乘两轮惑亡。三界生尽。今何故言非尽烦恼。非尽受生。有烦恼下。第二解释。释二章门即二。前明非尽一切烦恼。又如取下。广明非尽一切受生。前明非尽一切烦恼中又二。言有烦恼是罗汉辟支所不断者。略明非尽一切烦恼也。烦恼有二种下。广明非尽一切烦恼。初明有烦恼。是烦恼章门。从阿罗汉辟支佛所不断下。彰其不尽。是不尽章门。而云有烦恼罗汉不尽者。正取无明住地二乘不能尽。烦恼有二种下。第二解释。然但应释无明。其二乘不能断。而今释四住者。以举四住之粗。对无明之细故也。就文为二。前释烦恼章门。次释不断章门。此中应有五住地义。今略以八门释。第一释名门。见一处住地者。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住。心迷不解名惑。八忍七智推求谛理名见。缘一理总断烦恼。故名一处。故云见一处住地也。有人言。初一是见谛惑。系在三涂。一处具有五见。示其尤重以见谛为标。余三住地。即是三界思惟。受为系缚。故以受为名。又解。五利烦恼推求名见。入见道一处并断。名见一处。言住地者。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目之为地。今言四住地唯有二种。一见。二受。合三界见。总为一处。故云见一处住地。以对离爱为三处。故云见一处也。爱地者。欲界地中一切烦恼。除无明及见。说为欲爱。以此地中。著外五欲。故名欲爱。然欲界亦爱自身。但著欲情多。故偏言之。又简上界所爱色身。偏说欲爱也。色爱者。****地中一切烦恼。除无明见。说为色爱。以此界中。舍外五欲。著己色身。故名色爱。然****且爱己心。以此界中著色情多。偏说色爱。又简无色爱著心。故遍说色爱。有爱者。无色界中一切烦恼。除无明见。说为有爱。若就简下说之。应名无色爱。若随所取。应名心爱。但今为破患。故名有爱。外道多取无色界中以为涅槃。今为破之。故名有耳。有者。谓生死三有之法。故名为有。又总论五钝使。以爱为主。能感欲界果报者。名为欲爱。以爱为主能感****果报者。名为色爱。以爱为主。能感无色界果报者。名为有爱。润业润生。爱结最强。故偏说爱。无有明解。染污如此。目无明。第二得名门。若依初解。见于一理。名见一处。此从能治得名。若依后意。五利烦恼名见。见道时一切并断。名见一处住地。此从能治所治合解名也。若四住地为二位。谓见与爱。离爱为三。以见为一。故名见一处住地。此则当体从处得名。余三住地当体立名。后一以过患为目。三释之中。以后意为正。所以然者。今释四住烦恼。且应从惑立名。岂得就解及惑合释也。璎珞经下卷释五住地。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名为惑。以此二为住地。故名生得善。生得惑。因此善惑为本。起一切善及惑。从一切法。缘生善惑名作。以得善作。以得惑作。而心非善惑。从二缘名。故名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住地。起心惑。名无色住地。以此四住地起一切烦恼。故为始起四住地。其四住前。便无法起故。故为无始无明住地。金刚智。知此始起一想有终。而不知其始前有法无法。生得一住。作得三住。唯佛知始知终。此经文难解。今略释之。一切众生识起一想。此是无明住地也。住于缘。起一念善恶。此是见一处住地。以初地也。一念生得善恶。故名见一处住地。以其顺谛起恶。当应见谛断之。故名为见。从一念生得。起三界惑。三界惑。即名三住地。三界惑从前生得惑起。故名为作。从四住地。更生四住地烦恼。亦名为起。此以前念四住。生后念四住。亦得以性成四住。起现行四住。金刚心。但见初起一念识有终灭之义。而不知其一念识前为有为无。佛则具知始终。此与涅槃经同。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具见始终。第三明体门。八十八使。为见一处住地体。贪嗔慢无明四使。为欲爱住地体。爱慢无明三使。为色有二住地体。若以爱见二法为体者。三界见。为见一处住地体。三界爱。为三住地体。所以合见而离爱者。正欲彰爱过患。润业润生皆由于爱。故今此经正明受生义。故广彰爱也。又众生多起于爱。少起于见。是故合见而离爱也。虽举爱见为端。其中有属爱属见烦恼者。皆摄入爱见中也。无明住地体者。谓不了生法二空及如来藏。为无明住地体。第四地起门有二种。一同类分别。五住种子能生为地。上心所生为起。二异类分别。四住地中。见一处为地。三住地。从见一处住地起。名起。故杂心云。见谛所断。是一切染污法因。又无明住地。无始能生是地。恒沙烦恼从无明生为起。次约粗细分别地起。无明是地。四住烦恼为起。又人言。起有四种。一****分别。彼事识中。取性烦恼。名为性或。说之为地。余见爱等。缘境别生。说为事惑。通名为起。彼取性者。马鸣论中名执取相。亦名执相应染。余见爱等。马鸣论中名计名字相。寻名计我。及生诸结。名计名字。成实论师大意。且同此解。以通取相为根本。名住地。别相烦恼为枝条。故名为起。二本末分别。于前事中。十使为地。余缠垢等。以之为起。三成起分别。一切烦恼。宿习性成。同名地。对缘现生。斯名为起。四前能生后。通名为地。后起依前。同名为起。第五相应不相应门者。一就作缘念法辨相应不相应。不作缘念法不相应。即五住种子是也。上说心相应。故此文云起者刹那心相应。无始无明不相应。恒沙烦恼是相应。二粗细分。四住地是相应。以其粗故。无明不相应。以其细故。故起信论云。粗惑名相应。细惑不相应。第六依止门。见一处住地。及有爱住地。此二依意识生。欲爱依六识生。色爱依身眼耳意识生。无明不了性空及如来藏。依意识生。五住种子。并依本识生。第七门断惑位门。断惑义别有大章。若依三藏。十信伏见谛。十解断见谛。十解伏思惟。十行断思惟。从十行第七心去。伏无明及四住习。从初地已去。断无明四住习。今此大意。四住二乘所断。无明佛地断尽。若依前文。罗汉辟支及大力菩萨。此三人同受变易生死。若尔。则二乘与初地菩萨同断四住尽。从初地至佛地断于无明。其不尽者。地持法华疏中已释也。第八大意门。然凡夫随名著名。随相取相。闻说有五住烦恼。则言有惑可断。二乘未除。唯佛能尽。则言有人能断。有五住可断。则成断见。惑断而证涅槃。则成常见。法华中。以此喻穷子。是除粪之人。以有惑可断。有人能除。故名除粪。今大乘学。还作此解。是大除粪人也。金光明云。无明体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是故我说名曰无明。无明既尔。四住且尔。岂可言有五住可断。但今约空。谓众生故。强名五住。知此五住本来无生。故名为断耳。大品云。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过罪。此经云。非坏法灭。本性清净。故名为灭。须留此门也。就释烦恼又为三。一别明四住。二心不相应无始已下。别彰无明。三此四住地力下。四住无明相对辨异。就释四住中有三。烦恼有二种。谓标数也。何等为二下。第二列名也。住地有四种下。第三广释。释上二门即二。一释住地章门。次释起章门。释住地章门中前列四数。此四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者。总释住地之名。此之四种。性成在已。故名为住。地者。能生现起。故说为地。今言此四住生一切起烦恼者。对所生显能生为地。亦是能生起烦恼为地。起烦恼依之得立名住。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次释起章门也。外国称刹那。此云念也。王一念缘境。烦恼法数随心而起。同时不相离。故言刹那相应。故马鸣言。心异念异。而同知同缘。名相应染。若非起烦恼。心自缘境。烦恼不起。不与心应。彼名爱结为念也。有人用成实论释。欲明从地起烦恼转粗。便有识想受行四心之异。前后想受。同缘一境。故言相应。此释意。唯是一境。识得此境上实法。想得境上假名。次想后起受。领境上好恶。次行于境起善恶。四心前后。缘一境。故名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下。第二辨无明住地也。心不相应者。简上刹那心相应。无始者。简心刹那刹那起。若是起烦恼。与心别体。共心相应。此无明住地。即指妄想心体以为无明。不别心外有数法。共心相应。是故说为心不相应。故马鸣言。即心不觉。常无别异。故名相应。此无明住地。久来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现生。故言无始无明。暗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为住。能生恒沙。故称为地。有人言。心不相应无始无明者。无明住地惑。即于一切有漏三性心中。以三性心。皆取相不悟理实。悉名无明。与心无别体。无可说相应。故名不相应。一切时恒有。不同余烦恼或有或无。故说无始。良以无明与一切有漏三性心无别体。故不可说相应。复以义异。故三性诸心或有或无。无明常有。故说无始也。体非慧明。故名无明。在一切心中成就。不同现起。故名为住。以此无明住。生一切烦恼。故说为地。问。四住中有住有起。无明中何故但说住不说起。答。以无明住地。更无别起。故不别说起。只以前所列见受等。通说为无明所起也。有人言。此无明是生死本因。故云无始是始。是以摄论云。无始者。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有人言。无始无明者。始背明入暗时。烦恼微细。唯同是一无明。无有四心次第起。故言心不相应。此师云。所以明相应不相应者。为欲简惑粗细。惑粗者有四心。故相应。惑细者无四心。故不相应也。无始者有二释。一云。无明无有始。故众生无头。波若无底。二云。无明最在初。实录有始。但无有一法在此前者。故言无始也。世尊此四住地力下。此第三辨四住与无明优劣。为彰二乘有断不断。所以须辨也。又虽举五住。意在无明。就中前彰四住之力不及无明。后说无明胜过此四住力者。总以标举。四住能生现起。故名为力。一切上烦恼依种者。显其力相。此举所生。显前能生是力义。四住所起烦恼。粗强名上。故云一切上烦恼。四住。与上烦恼作依作种。已起烦恼依之得立。故名依也。未起烦恼。四住能生。因之为种。以作依作种。故称为力。比无明住地下。对胜显劣也。世尊如是无明住地下。此第二辨无明胜四住。如是无明住地者。总以标举也。于有爱下。对劣显胜。初法。次喻。后合。于有爱数四住地者。牒举前劣。有爱是其第四住地。前三皆是有爱品数。举后括前。名有爱数四住地也。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者。辨胜过劣也。问。云何名算数譬喻。答。算数者。依振旦法。从一乃至载。数之极也。依外国。且从一数起。十万为一罗刃。十罗刃为一阿知罗刃。十阿知罗刃为一居致。十居致为一摩陀。十摩陀为一阿由陀。如是乃百二十转。至阿僧祇。名为算数。过算数道。名算数不能及。恒沙微尘。是譬喻辞。譬如恶魔下。第二譬说。恶魔喻无明地。魔名杀者。波旬此云极恶。智度论说恶有三种。一名恶。所谓有恶而加报也。二名大恶。无事横加。三恶中之恶。所谓于有恩处。反加毁损。今波旬者。前世于三宝中殖因。得此天报。不念报恩。返欲加损。故名极恶。然佛出世。都有一百二十部耶正。更相影向。得弘道利人。经言。住不思议解脱菩萨。多作魔王。即百二十部中之一部也。既言多有。必有非菩萨者。林公云。外国法。佛在世及灭后。共魔语。皆悉笑之为彼卑面。此云恶者。且恶物。此天有六种胜。一色胜。色中有二。一资貌等色。彼云槃泥。二青等色。彼留乌。此云[荁-旦+欺]。此方色字。翻彼二色。三力胜。四眷属胜。五众具胜。六自在胜。应有寿命胜。人中千六百年。是彼天一日一夜。彼三十日以为一月。于人中四万八千年。彼十二月以为一岁。于人中五十七万六千年。彼天寿命万六千年。于人中则有九百二十一居致。居致此方云千万。汉径常以亿字翻之。故千万为一亿。王民皆尔。多减少出。问。涅槃云。兜率中有三事胜。谓寿命胜等。今兜率天不及他化。云何言寿命。答。此取命能值佛。故言胜。不云命长胜。且可上天寿命不定。而兜率寿命定也。此魔居在第六天上。邻近他化。且领于他化。而胜他化。色力寿命者。正报胜也。眷属众具者。依报胜也。喻前文中于有爱等其力大也。合中云。如是无明力者。合前恶魔。于有爱下。合于他化自在胜也。恒沙等下。显其力也。于恒沙等数上烦恼依者。此辨无明能生恒沙力也。无明所起众多。喻同恒沙。所起增强。故名为上。且覆于诸佛上法。故名为上也。恒沙等惑。依无明得立。故称为依。且令四种烦恼久住者。前明四住烦恼。但能与四住所起为依为种。其义则劣。无明住地。能生恒沙。故能持四住。故名为胜。总论以四义为胜。一为众惑所依。二令见思久住。三二乘不能除。四唯佛能断。阿罗汉下。上广明烦恼。从此下去。彰其不尽。即是释不断章门。就文为三。初明二乘不断无明。二唯如来下。明佛能断。三结无明其力最大。但应明二乘不断。今为欲举佛能。显二乘不断也。又明二乘不断唯佛能断者。此显上无明力最大故也。后结云。如是世尊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故云大力也。问。佛是无学之人。菩提无学之智。云何以无学人。秉无学智。更断烦恼耶。答。佛智断与不断。自古及今。凡有两释。一云。金刚心为无碍断。佛果起证。则金刚心断。佛果不断。大品云。菩萨在无碍道中行。佛在解脱道中行也。二云。金刚心无碍伏。佛果起则断。用此文也。今所明者。检众经论。以金刚心断。而此文云佛果断者。诸佛果解脱道起证。故名断耳。又无明常相续。金刚心断其前念。佛果起。镇惑无处。而遮后念。种类不生。故名为断。又佛性论云。二乘住安立谛。故不能断。佛住非安立谛。故能断。安立是二谛观。无安立谛是中道观。又云。安立者名有所得。无安立者名无所得。故涅槃云。有所得者名为二乘。无所得者名为菩萨。世尊又如取缘下。广明非尽受生。即是释上节二章门。就文为二。一从又如取缘明受生差别。二从无明住地异离四下。明断惑不同。前中还三。一四住受生。二无明受生。三四住无明相对辨异。与前一切烦恼相似。举粗。正显细者不能断也。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是第一段。前已广明不尽烦恼。今此更明不尽受生。是故言又。前明惑体。今明惑用。故言又也。又如者。是指示之辞。指彼分段因之与果。是故言如也。取者。是其爱之别称。爱心取著。故名为取。助业牵生。因之为缘。理实诸结。皆名为缘。爱力增强。故偏说也。古疏多云。取支之取。起有漏业。如十二缘中取缘有也。馥师注且尔。斯则通说诸使助业取果。非止四取也。中论云。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又言。取者谓四取。欲取。戒取。见取。我语取。欲界一切烦恼。除戒见。名欲取。上二界一切烦恼。除戒见。名我语取。三界见名见取。三界戒名戒取。执受境界名之为取。炽然发业亦名。又佛性论云。取有二。一受资粮。受取者。如因受生爱。受资粮者。贪此受故。取四种资粮。四种资粮者。即四取也。一欲取者。贪欲界六尘。二见取者。于欲界中。唯除戒取。所余四见。名之为见。贪著此见。名为见取。三戒取者。于三界取世间邪正二道。为离苦得乐。是名为戒。贪著此戒。故名为戒取。四我语取者。缘内身故。一切内法。名为我语。贪著内法。名我语取。言缘内法者。色无色界定。缘内法成。故名我语。贪著此定。名之为取。此四。前二属断见。但执现在。谓无未来。后二属常见。执有未来故。又前二是在家人起。后二出家人起。又前出家在家斗诤因。后二是在家出家人修行因。又前二欲取为所成。见取为能成。后二我语为能成。戒取为所成。缘谓缘助。业为正主。牵生苦乐二受。故名有漏业因。问。何故名有漏业。答。烦恼是漏。善恶之业。从于漏生。与漏相随。名有漏业。问。今明四住受生。何须论业。答。由业受生。方得为缘。是以论云。烦恼为缘。有漏业为因。因缘具足。故得受生。如是无明住地缘下。第二辨无明受生。就文为二。一彰无明能生变易。二此三地下。彰彼变易同依无明。初中言无明缘者其两义。一润业牵生缘。用此无明瞙。润前生无漏。令因牵生果报。二发业缘。发业有二。一前为后缘。以前无明覆障真法。修起后治。故名为缘。故地持云。以有无明乐求净法。净法得生。故十因中。名已有因。二同时缘。无明住地。是妄识心。依此心体。修起得治。如依睡心。起梦中解。故名为缘。无漏业者。三乘圣人无漏之解。正能感于变易。故说为因。成论师云。有二种润。一膜润。二入体润。入体润有二说。一云。其解之体。带无明惑得变易报。二云。三十心中相似之解。及七地之前观外无漏体。带无明惑。得变易之果也。问。今正明无明受生何须论业。答。业牵生。方得为缘。故须辨也。问。无明为缘。斯事不疑。既称无漏。云何是感生因也。答。此无漏是有漏耳。但对三界内之有漏。故三界外者名无漏耳。问。云何对界内名为无漏。答。诸胜鬘师多不寻经首尾。好疑此事。下文云。生死有二种。一有为生死。二无为生死。分段是有为生死。变易无为生死。变易对界内名无为。实是有为。今且尔。感有为生死业。名为有漏。对此有漏故。感界外生死者。为无漏而体实是有漏。若体实是有漏。此即是入体润。非瞙润。以此释之。映如明镜。问。若对界内有漏业。詺界外为无漏业者。且应对界内。四住之暗。詺界外之惑名明。答。通义悉例。界外生死果。是无为因。是无漏缘。亦得是明。今文分四住受生。无明受生。是故不得说之为明也。佛性论明九种烦恼。释第五无明住地烦恼。在罗汉心中。为无漏业生家因。流有三义。一流入三界。二退失。如退失****。生下界等。三流脱功德善根。失戒定慧。今无三流。故名无漏。业者。作意为义。能生四种生死。今文但作一变易生死。问。无漏云何是业。答。即此无漏作意之义。故名为业。生罗汉业。是变易果。生相云何。如智度论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是阿罗汉当生彼中。所言三种意生身者。如楞伽说。一三昧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初地至五地。禅度增强。是故说为三昧意生身。六七地。知法无性。故名觉法自性身。八地已上。无功用行。任运续起。名种类俱生无行作身。此之三种是其因行。用此三种因行。随意受生。故皆名意生身。今谓文云意生身者。非谓三种意为因而受生。三种意乃是所生之果。此三种果。由无明缘无漏业因所生。故文云。三种意生身生。皆由无明。又圣谛章云。灭意生身阴。名为苦灭谛。若以意为因受生者。意是集谛。不得云灭意生身阴苦名苦灭谛。有人言。三种意生身者。三界外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谓三也。此中唯是意。念念冥传。相续不断。故名意生身。今谓楞伽三种。约十地分之。乃是明菩萨有此三种生。今文乃明罗汉辟支大力菩萨三乘人意生身。不应以楞伽为释。后见林公疏同吾此释。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者。第二明彼变易因之与果同依无明。就中前辨。后结。辨中。初言此三地者。此世间中三乘地。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是三乘地。故宝性论云。此三乘地。彼三种者。彼三乘变易三种果。复言生者。总显上三地及三种身起。名之为生。有人言。上来明别润。谓无明别润无漏业生三界外。从此三地去。辨无明通润三界内外。此三地。谓分段三界地也。彼三种意生身者。牒变易三种生也。复言生者。是分段及无漏业生者。谓无漏业能得变易之生。简异昔教。无漏不招生。故别称之。此二生及无漏业。悉依无明。故有是远相。由是通润义也。今谓不同此释。如前解也。有人言。此三地者。即是三界也。彼三种意生身者。如上解。谓三界外罗汉辟支大力菩萨。此三人以是意生。及无漏业生者。上三种意生身也。依无明住地者。明因果皆由无明也。有缘非无缘者。重显依之分齐。显无明与彼作缘。故有能生。非无缘而有也。是故三种意生身者。此第二自结也。是故者。能生所生无明。故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缘无明住地。略不结彼三地也。世尊如是有爱住地下。第三明四住无明相对辨异。为彰二乘有尽。故须辨之。如是有爱住地数四住地者。牒前四住。不与无明住地业同。对后辨异。此乃烦恼作果。名之为业。非是行业。四住之业。唯作分段。无明之业。能作变易。故曰不同也。上明四住不与无明同。今辨离无明不与四住同。上明惑不同。今明断惑不同。无明四住不同者。谓障弊不同。治道不同。为润不同。粗细不同。本末不同。一释云。四住未断。则不起无明。若起无明。则四住已断。又释云。四住惑中。带无明住地分起。无明住地异离下。上来广明一切受生差别。以下明断惑不同。就文有三。一总标离粗细有异。二举佛能尽于细。何以故。第三问答。辨释二乘。但能离粗。不能离细。无明住地异离四住地者。略以标举。无明受生。离在如来。四住受生。离在二乘。故云异离。即是离无明住地。异于离四住。故云无明住地异离四住也。佛地所断下。第二举佛能尽。显其异相。佛地所断。就位论也。对二乘不能断。故佛位能断。菩提智断。就行论之。又佛地所断者。明能离位异也。佛菩提智。明能治智异也。实是金刚断。而言佛菩提智断者。毗婆沙第三十六卷。明双道断惑。具有此释。谓忍能断。忍属于智。故言智断。如属王之人。其所作。皆言王作。今且应尔。实是金刚尽。故云佛断。何以故者。征前起后。何故无明唯是佛断。余人不断。下对释之。就文有二。一显二乘但能断粗。无漏不尽下。第二明不能断细。于中有三。一无漏不尽者。总显不断。以二乘无漏不能尽无明。故云无漏不尽。又解云。五住烦恼通名为漏。二乘但断四住之惑。谓所无之漏不都尽也。林公云。二乘无漏。犹是无明。无漏不尽。即无明不尽。故云无漏不尽。二不得自在已下。显不尽相。不得自在力者。显不得无碍道正断自在力也。亦不作证者。且不作解脱道证除也。有人言。由不断无明。故灭道不圆。不得自在力者。道谛不圆。且不作证。灭谛不圆也。三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下。指出所未断者体也。此中有二句。无漏不尽者。牒上二乘无漏不能尽也。即是无明住地者。出所不尽者之体性也。世尊阿罗汉下。上来别明罗汉辟支不得四智。此下总明其不得所以。又上来别明罗汉不得四智。今明不得四种功德。所以然者。恐物但言罗汉不得四智。得诸功德。是故今明非但不得四智。亦不得四智之外四种功德。故有此章来也。就明不得四智功德中有四。言其四者。一断过有余。二以不断下。明三事有余。三以成就下。知谛有余。四名得少分下。得涅槃有余。此四次第者。初接上无漏不尽即是无明住地。故前明断过有余。以不断无明故。但得有余解脱。故次明三事有余。以三事有余。但知有余四谛。故明知谛有余。四谛为归涅槃。故明涅槃有余。又四中。初一明二乘人有余过不净。第二不成一切功德。第三不成无量功德。以不能观无量谛故。第四不成不思议功德。不能即寂而常用故。具此四义。故二乘人不得四智。与涅槃中四义相似。初中有二。一彰二乘及后身菩萨。为无明覆故。不能证见诸法。二不知见下。显不能证见。故不能除障。罗汉辟支后身菩萨。为无明所覆。是障也。罗汉辟支后身菩萨者。举被覆人也。菩萨之人。于最后生未成佛前。名最后。此等皆为无明所覆。最后既覆。余不待言也。问。正应言二乘不得四智。为无明覆。何故举菩萨也。答。举菩萨显二乘被覆深重。宗师通以变易望分段为最后身。馥师且尔。此意不局补处为最后身也。于彼彼法不知不觉。是无治也。如来藏中。恒沙佛法。是彼彼法。是无明覆。故不知不觉。罗汉辟支。全不断故。一向不解。名为不知。后身菩萨。虽断未尽。不得同佛圆觉。故云不觉。以不知见故者。以不证见。故不能除障。亦是无治有障。以不知见。是无治也。不见由是前之不觉。所应断者不断不究竟者。是有障也。二乘不知。是故不能分断。后身不见。显后身虽断不尽。故不究竟。以不断下。第二明三事有余。以不断故者。牒前起后也。以不断故者。谓不断无明。名有余解脱者。离四住之因分段之果也。非离一切解脱者。未离无明之因变易之果。故法华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也。当知法华与胜鬘无异。而昔执五时四宗之流。谓法华未了。斯经了义。其言误矣。有余净非一切。此明法身有余也。二乘所得五分法身。名有余净。未得真如法身。非一切清净。问。清净与解脱何异。答。解脱从离过受名。清净是当体为因。故法华论云。法身者。是自性清净。若三德各分。解脱离业障。法身离报障。故云清净。此如上释。有余德非一功德。此明般若有余也。若福智分别。般若非功德。若通论之。则般若亦是功德。慧有断障照法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慧家之德。故云功德也。二乘但得戒定慧功德。名有余功德。第三知谛中。牒前三事以起后。知有余苦乃至修有余道。正明二乘知谛有余。但知有量。不知无量。故曰有余。第四涅槃有余之中。名得少分。是小涅槃。涅槃云灭。但灭分段因果。故名少分。又少分者。三德不备。故言少分。得身智时。未有解时。无复身智。向涅槃者。向大涅槃。良以二乘不成此等。故四智不究竟。若知一切苦下。上来第一明小乘不得四智。此下明佛得四智。就中为二。第一前明得之所以。由佛成就一切功德故。从如来应等正觉师子吼下。正明佛得。前涅槃中。初明如来得般涅槃。后明如来得之所以。今此前明得之所以。后方明得者。文互现意。又对二乘不得四智所以。是故今明佛得四智所以。且是钩锁相生。又上明二乘不得四智所以。次明二乘不得四种功德。今前明佛得四种功德。后明得四智者。对二乘不得四种功德。即明佛得四种功德。此是钩锁相生。四种功德者。翻前二乘四种有余。明佛得四种无余。一明如来知谛无余。二于无常坏世间下。明涅槃无余。三无优劣下。明三事无余。四若无明地不断已下。明断过无余。此四无余次第者。谛是根本。故前明知谛无余。虽有四体。为归涅槃。故次明涅槃无余。举三事无优劣。释成涅槃。故次明三事无余。所以得三事一味者。由断无明。故次明断过无余。又四中。初二明佛成就无量世间。为物依故。第三明成一切功德。三事等故。第四明佛无过清净。灭无明故。具此四义。故得四智。初谛中。知一切苦者。分段变易二种因果及对治。皆悉知也。第二涅槃无余之中有二。一显自利德。二无覆护世间。明利他德。自德中又二。于无常坏世间。明其所离。得常住涅槃。明其所得。分段世间名无常坏。变易世间名无常病。分段以五阴离散为死。变易犹有生灭之患为病。通称生死以为世间。馥师以苦集是世间。苦是无常坏。集为无常病。此则通论因果亡。故得涅槃。又释。变易圣人。皆有法身。死法随故。说为病苦。乃形上望下为名。若唯望下。但是法身。不得言病。若唯望上。一向是死。且不得论无病。又坏者死也。义则重。故是分段生死。病义则轻。如变易生死又病者苦也。故变易生死有苦。又变易与功德身作病。如来于此二种世间。断之毕竟。故得涅槃。于无覆下。是利他德。虽住涅槃。无缘大悲。不舍世间。故名化他德。答以三德论之。于无常坏世间谓断德。常住涅槃谓智德。今明恩德。就化他德亦二。一举无护无依。二为护为依者。显涅槃德作护作依。无覆护世间者。分段世间也。离佛更无余人覆护。无依是变易出世间。离佛更无余人可依。以变易人觉生死过。求归依处。故就彼人说其无依。言为护者。如来为彼无覆护世。作覆护也。言为依者。为无依世间作归依也。使外恶不侵为护。令物始终凭附为依。馥师云。以道化物为护。以灭化人为依。此是对前苦义为死。集义为病也。第三三事无余之中。初何以故。征前起后。何故如来独得涅槃。法无优劣故者。第二释也。就文为三。初总标无优劣。从智慧等故下。第二明别释三事无优劣。是故涅槃一味等味下。第三结无优劣。法无优劣者。举后显前。正以如来三事等成。故得涅槃也。法无优劣者。总明如来三事平等也。于一心中随义互分。故无优劣。如无累边名解脱。照义边名波若。又复同是究竟穷满。故无优劣。如世伊字无优劣。故得涅槃。答上何以故问佛何故独得常住涅槃。今释此因。以佛得三法无优劣故得涅槃。下别显之。智慧等者。名般若无优劣。解脱等。明解脱无优劣。清净等者。名法身无优劣。三事平等。故名为等。问。何故前明般若。次解脱。后法身。答。生死法。前烦恼。次业。后报。今对烦恼。故前明般若。对业故。次明解脱。对报故。后明法身也。是故下。结也。是故涅槃一味等味。就总结别。是前所说。法无优劣。三事平等得涅槃。故涅槃之法一味等味。一味结前法无优劣。等味结前三事平等。所言味者。从喻为名。如彼大海。虽复广大。同一醎味。涅槃如是。三德虽广体同一味。是故言味。涅槃经文字功德品。分四德为八味。今对于异。故正为一味。于三德中。对昔涅槃。以解脱为要。故独云谓解脱味也。又出世法中有三种味。一者法味。二禅悦味。三解脱味。今言味者。是何等味。故下说言。谓解脱味。此乃是共通名解脱。一切诸德。出离垢障。故名解脱。如地论云。法身所解脱及般若等。通皆名为净相解脱。又有人言。法无优劣故得涅槃者。道理之中。无有下中上三种涅槃之优劣。诸佛同涅槃。故言法无优劣也。智慧等故得涅槃者。诸佛同一平等大慧。无有声闻下慧。缘觉中慧。菩萨上慧也。解脱等故。明无有三乘优劣解脱。一切诸佛同一解脱。清净等故。且无三乘优劣清净。一切诸佛同一清净。是故涅槃一味者。谓同一涅槃味也。等味谓解脱味者。如法华云。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前释就三德无优劣。故云等。后释无有三乘之优劣故。故云无优劣。以理言之。应如后说。世尊若无明住地不断下。第四明断过无余。前略明三无余。今广明断过无余。互其文也。又欲广彰无明过患。故广彰断过无余。第四断过无余之中。前反后。从初乃至缘无明地。反明如来不断之失。世尊于此起烦恼下。顺明如来断之为得。何故须反。为欲举失彰其得义故。如羝羊斗。将前更却。二章各两。初章者。一明由不断无明故。不得一切佛法。二从是故无明住地下。显无明生一切烦恼。障一切佛法。初又二一略明不断无明。不得三事。二广明不断无明。不得一切佛法。初段中。若无明地不断不究竟。返明不断。不断无明地体。一向未除。名为不断。断犹未穷。名不究竟。不得一味等味。返明不得三事功德。显果解脱离无明。名为明解脱味。又对二乘灰断。故以圆觉湛然。体无众累。谓明解脱。摄论云。一味。谓一真如来。一味就其得。解脱明其离。又诸佛说法。意在解脱。故偏明之。第二段中。初何以故。征前起后。何故不断无明住地。即便不得三事功德。无明住地不断已下。用后释前。由不断无明住地。故不得恒沙一切佛法。是故不得三事功德。就文为二。一明不断无明住地。故恒沙不断。烦恼多于恒沙边沙。名过恒沙。烦恼是虚空法。圣所应断。名为断法。问。何者是恒沙惑。答。略明二种。一就心粗细分别。住性无知。是无明地。于诸法中缘而不了。是恒沙惑。二痴妄分别。痴暗之心。是无明地。妄取分别。是恒沙惑。谓八妄等。不断不究竟。义同前解。二过恒沙不断故下。明由不断恒沙惑。故不得过恒沙一切佛法。佛法多于恒河边沙。名过恒沙。应得不得。明无始解。缘观相应。名之为得。谓以实相智。观实相理。故言缘观相应。应证不证者。明无终证。灭缘观相应。目之为证。此则内外并冥。缘观俱寂。又解。不得菩提。不证涅槃。故言应得不得。应证不证。又释。应得不得失智。应证不证失断。今不以断德为涅槃。为对二乘智断不具。故作此说。第二段中。前彰无明能生恒沙。次明恒沙依于无明。前中合有十二句文。初句是总。余句是别。是故无明积聚生一切修断烦恼上烦恼者。是初总也。是故之言。承前显后。是前不断无明住地。过恒沙等且不断故。无明住地积聚生于一切烦恼。积聚者。谓从轻之重。品数无极。故云积聚。所生烦恼。应为道治。是故名为修断烦恼。一切对治道。名修道。覆诸德上。名上烦恼。又起增强。且名为上。又起自根本之上。故名为上。彼生心上烦恼。是其别也。别中前七。能覆因上。后之四句。能覆果上。彼生心上烦恼者。覆菩提心。彼无明地。生于菩提心上烦恼。于大菩提。不知愿求。是其相也。举此能治之心。别所治烦恼。故名生心上烦恼。言上者。显心所治者是增强烦恼。故名为上。又通言上者。上是诸德之处名也。如物在瓶上住。上第故名为上。有人言。心为万行之体。覆行则覆心。故云心上烦恼。此句是总。不只局菩提心也。下有六句。覆菩提行。止是定初。观是慧初。故睿师注净名云。止观。定慧之根也。禅与正受。是定行成也。世俗八禅。名之为禅。合理之静。说为正受。杂心云。谓灭尽定名正受。馥师以四禅为禅。无色为正受。瑶师以诸禅为禅。三三昧为正受。一释云。以静为禅。以散为障。一释云。以静知为禅。散动无知为障。方便与智。是慧行成。功用之慧。名为方便。实慧名智。菩萨行中。略明定慧。止观是定慧之因。禅与正受是定果。方便与智是慧果。二智障者。或以无知为障。或以偏执为障。下覆果中。果上是总。后三是别。得是功德。力与无畏。是佛智慧。又果是涅槃。得是菩提。力无畏等。是菩提别义。又菩提涅槃。智断不同。力无畏。内外有异。有人言。十住论云。菩萨成就堪受等七法。以菩提为德。七法为果。若就小乘。八贤圣为得。智断为果。此则人法相对。故有果得不同。此果得等。虽不正断。且有证断之义故举以别烦恼也。又此中直举能障之惑。以彰诸德。不即明诸德即断此惑也。于此等行。不知修习。名为烦恼。上来无明能生恒沙。次显恒沙依于无明。过恒沙一切皆依无明住地所建立起者。以恒沙依无明地得存立也。无明望恒沙有三义。一者无明生恒沙。故是因义。二者有四住种子。藉无明而生。故是缘义。三由无明方生恒沙。令恒沙迷境障牵生。故名建立。上来第一反明不断。从世尊已下。第二顺佛断。断中对前文还有二。一明如来断无明。故恒沙随断。翻上第二。二如是一切上烦恼断过恒沙等如来得下。明由断恒沙惑。故得恒沙佛法。翻前第一。所以第一翻第二者。由上第二无明生一切惑。是故今明断无明故一切惑断。第二翻第一者。上明由不断无明不得一切佛法。是故断无明故得一切佛法。初中有三。谓法。譬。合。三文各二。法中二者。一双牒粗细。二明粗依于细。前中初言。于此起烦恼刹那相应。彰恒沙惑粗于无明。于此无明起恒沙惑。名于此起。作念而起。名刹那心。作念所起。与心别体。共心相应。名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下。彰无明地细于恒沙。心不相应。翻前相应。无始翻前刹那心也。久来性成。非作念起。故曰无始无明住地。对前于此起烦恼也。问。前明二种烦恼粗细之相。今何故辨。答。今为欲结如来能断。故复举也。又欲明烦恼若粗若细。皆是无明住地所持也。世尊若复过于恒沙下。第二粗依于细。过恒河沙如来菩提智应断者。彼恒沙惑佛应断也。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立者。彰彼恒沙依无明也。所持者能生。所立者能增长。然四住望无明。悉是无明家起。但就起中。复分住地性成在已者。名四住地。现行于缘。说之为起。然此四种住地性成者。现行缘时。且得说四种现起。即此恒沙起者。性成不行缘时。且得说恒沙住地也。若此四住起正使者。若治断时。无明不必断。论其习气。要断无明尽。习气方尽。如地持说。十地断习气。佛地断无明。又四住望恒沙。四住粗。恒沙细。故四住是界内惑。恒沙是界外惑。若通论之。四住恒沙。并是恒沙烦恼。何以得知。如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等。岂当是恒沙烦恼。非四住烦恼。譬如一切种子下。第二譬说亦二。一明种子依地。二明地坏彼且随坏。所以作二譬者。欲显无明是众惑根本义。以一切惑皆依无明。无明若断。一切惑断。如是过恒沙下。第三合譬亦二。初合种子依地譬。若无明下。合第二地坏故种子坏也。如是一切上烦恼者。自上已来。明断无明。故一切惑断。今第二断无明。故一切惑断。得恒沙功德。翻前第一不断无明。故不得一切佛法。上有二。一不断无明。故不得三事。二不断无明。故不得一切佛法。今翻二即二。初翻第二断无明。故得恒沙功德。次翻第一断无明。故得三事功德。所以不次第者。由上明断无明。故一切惑断。以一切惑断。故得一切佛法。文势相接故也。次翻第一得三事者。欲显三事犹属恒沙功德所摄故也。今前第一明恒沙功德。一切知见下。第二明得三事。一切知见。得般若也。离一切恶。得一切功德法身也。法王已下。得解脱也。法王法主。得解脱人。于法自在。故名法王。佛得诸法。故名法主。而得自在。是解脱德。于二障中智心无碍。名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是解脱位。解脱山顶名自在。自上已来。明佛得智所以也。如来下。正明佛得四智。详文钩锁相生。由属恒沙德摄。若就曲分。上明四智所以。今正明得四智。就文为二。前辨后结。如来等觉。是得智人。正师子吼。正明得智。内德难彰。寄言以显。师子吼。喻说也。所言不怯。名师子吼。我生已尽。法说言也。是故下结。是佛具前四种功德。得四智故。正师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是故世尊。结得智人。以师子吼。结师子吼。依于了下。结我生等。如来四智。究竟穷极。名为了义。于此了义。一向记说我生尽等。彼二乘人。望下言得。望上不得。名两向说。如来唯有望下说得。名一向记说。林公云。外国或名说。或名记。此方翻之不悉。故记说两存。众师并云。佛得四智中有二。一者明佛得四智所以。第二正明佛得四智。作此判者。于文不足。若二段皆明四智者。于四无余中。但得知谛无余耳。以知四谛。故名四智。若尔。便失三无余意。今详文大意者。以不断无明。故不得一切佛法。由断无明。故得一切佛法。一切佛法。难可具叙。上来略明四种无余。乃至最后明得恒沙佛法及四智等也。略寄四智一条。如上所判文也。

同类推荐
  • 玉堂闲话

    玉堂闲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虚篇

    福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两汉开国中兴传志

    两汉开国中兴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作邑自箴

    作邑自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华经义疏

    法华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万界通灵录

    万界通灵录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修行,通万灵而成仙神。何谓通灵师,人类通过修炼获取灵气,沟通万物灵机获取神通,山岭巨人的拔山之力,南明朱雀的焚天之火,东荒应龙的呼风唤雨,强大的通灵师移山倒海,摘星揽月,以人身具备堪比神魔的威能。
  • 毒倾天下唯御倾心

    毒倾天下唯御倾心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本是仙界唯一一个生而为毒草修炼成仙的,奈何不懂何为情,何为痴,自荐入世堪破八苦!小小傲骨,谁与争锋!剧目一:“御哥哥,今天的事做完了,明天干什么”某人邪魅一笑“明天的事后天就知道了,不过晚上的事马上就知道”剧目二“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御哥哥你怎么变得。。。变得如此禽兽!”“呵,你还是一如既往的高看我,对于某些事天底下不是禽兽又有几个,在这,你算一个我算一个,不过你是羊,而我是狼!”说完抱起某人落幕归去!“三世离殇,可否堪破这世间八苦!
  • 微信穿越供货商

    微信穿越供货商

    穿越到古代却记不住唐诗宋词无法装逼?请来找我。穿越到武侠小说却忘记了剧情走向不能左右剧情发展?请来找我。穿越到仙侠世界发现对方说的都是古文听不懂?请来找我。“我叫刘乐,我有一堆宝贝,唐诗三百首?你得拿功法来换。海子的诗?你得拿古董字画来换。”“什么?你说你穿越到了未来?好了好了我用我手里的木牛流马换你的爱疯17。”我叫刘乐,外号刘有钱,我给穿越者供货,要什么您说。
  • 冥殇之雪

    冥殇之雪

    生恒爱之,生恒敬之。宿命若此,必催之。。。。
  • 昨日星辰,恰似你

    昨日星辰,恰似你

    一段暗潮涌动的复仇,一次未知世界的探寻,一段千年之前的爱恋,一番时间的轮回,究竟是对,还是错?当一代黑客女王遇上杀手之王,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当真相揭开,他搂着她的腰,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宝贝,你不能始乱终弃。”她疑惑抬眸:“什么始乱终弃?”他咬着她的耳垂说道:“把婚姻做实。”
  • 另类的古代人生

    另类的古代人生

    本文励志,文笔幽默风趣,女主有着自由的灵魂。本文崇尚自由为主,立志为辅,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且看女主如何从低谷一步步的成长到万人瞩目的焦点。本文:[1v1]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幻炎珀

    幻炎珀

    (纯召唤文,会有其他的战斗方式,以及不同的世界体系,敬请期待!)剑蛰,金光鹏,远古木精,混沌雷冠精灵,可焚烧灵魂的幻炎.....植物、妖兽、元素、亡灵,这是一个光怪陆离、奇玄璀璨的幻兽世界,也有千奇百怪的奇观迷境,深深的吸引人类在幻兽面前难以生存,当第一代先祖跟幻兽签订了契约,签订的人被人们称为幻兽使,至此新的时代来临,被称为幻兽开端,但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战争摧残,导致出现了另类幻兽,让大陆出现了新恐慌。我们的主角,一位年轻的幻兽使,拥有独一无二的属性,他带着他的初始幻兽,带着他的幻兽不断经历战斗,击败自己的敌人,找寻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秘密,探索大陆秘境的奥秘,也找寻魔灾的秘密。能否找寻能够提高自己幻兽的潜力?也能否到达心目中的顶峰?请大家拭目以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尊路

    无尊路

    温文儒雅,神功盖世,大陆共尊叶贤王!丹塔宗师之死,他被阴谋缠身!声讨之声不再,他却灰心而没,隐退世间......高层大陆圈养之谜,让他再度出世!至尊所图,那我就让这天下再无至尊!他毅然而然踏上那无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