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10000000030

第30章 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的思想

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社会从私有制出现以后,相继有过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这三个时期的社会文明都曾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古代中国的文明,对人类历史曾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文明,又是一个整体范畴,它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是社会各方面进步的总和。表现在社会生产领域,创造着物质财富的,称之为物质文明;表现在精神文化领域,创造着精神财富和文化科学的,称之为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创造出比以往私有制社会更高、更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正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转变社会风气和端正党风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同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这是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同时,提出了两个文明都要搞好的任务,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同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进一步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说明,两个文明同时抓的思想,已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题目中的一部分。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不但强调了两个文明都搞好的方针,而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括为两个基本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目标、内容及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两手抓的方针都提出来了。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此外,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广大干部群众也迫切要求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改善人际关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此,一些地方和单位根据党中央的要求,顺应群众的愿望,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文联等9个人民团体于1981年2月联合发出倡议,提出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活动。后来,又增加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内容,并连续三年开展了“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为此,不少地方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叫“五四三”办公室,是当时人来人往最为热闹和繁忙的办公室之一。

198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争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的通知》充分肯定了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肯定了“五讲四美”活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学雷锋、义务劳动、整顿交通秩序、卫生运动、青年服务队、军队的“四有三讲两不怕”(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三讲:讲军容、讲礼貌、讲纪律;两不怕: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工矿企业的《职工守则》、服务行业的服务公约、农村的乡规民约、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等,“都是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创造的具体活动方法和方式”,要长期坚持下去。这个文件的突出理论贡献,是提出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一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不仅表明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表明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放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个大目标中讨论的。十二大报告指出,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这些重要观点被载入这次大会通过的党章,从而用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突出地提到了全党面前。此后,邓小平又一再强调,要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他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要求广东在20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时更加明确提出:“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培育“四有”新人,造就一代英才

“四有”,指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

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同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198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争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的通知》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使我们的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

同年7月,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将“守纪律”改为“有纪律”,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培育“四有”新人就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

对此,邓小平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时候都曾反复指出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组成部分,思想和文化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上,即必须以全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归宿,通过长期不断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地进行改造,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地造就“四有”新人。

有理想,就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信念。邓小平根据自己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提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反复告诫人们尤其是青年,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积极的人生观是一个民族和个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象征,是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驱动力,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它就是一盘散沙,会陷于停滞、涣散和无所作为的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缺乏高尚的精神修养,而只沉溺于物欲,那他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弱变强,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

有道德,是指按照人们思想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人们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具有同社会主义相对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主人翁精神。邓小平认为,教育全国人民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人民内部形成平等、团结、互利、友爱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文化,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科学文化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只有当我们拥有一支政治、思想、文化及技术、业务素质都较好的干部队伍,拥有一支掌握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劳动者队伍时,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纪律,就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工作纪律、军事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等各种纪律的约束。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历史的成功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制度建设,使每一个公民都做到遵守纪律,是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迈向四个现代化的可靠保证。

“四有”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是围绕这一目标蓬勃展开的。培育“四有”新人,和毛泽东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理论渊源上是一脉相承的。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学说。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还提出:“今后,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择优录用。这也就是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做,对于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满足不同工种、职业的特殊要求,对于在青少年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的革命风气,都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1985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要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并且指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讲话还批评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全党没有认真重视”,“至今效果还不够理想”。

陈云也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批评了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作用和权威的错误,批评“有些人,包括一些共产党员,忘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把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要求“在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同月接着召开的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陈云发表了《必须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的书面讲话。陈云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绝不是个小问题,全党同志务必高度重视。”“在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好的党风;在社会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风气。”

1986年是“七五”时期的头一年。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改革的铺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上述邓小平、陈云批评的问题,精神文明建设有许多方面同改革开放的形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在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督促指导下,1986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该《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根本任务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过不一贯的情况。对这种“不一贯”的情况,邓小平曾多次指出其根源在于:“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由此可见,放松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行,“一手硬,一手软”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历史已经从正反两方面使我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严重性、紧迫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改革开放的决策有一个基本理论依据,就是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观点。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说:“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他还说:“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认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200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因此,“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在对待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时,是采取两手政策的。既大胆学习、吸收借鉴,又批判扬弃,不盲目接收、全盘照搬,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纠正“左”的错误倾向,反对闭关自守,排斥一切外来文化错误倾向的同时,又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十几年来,邓小平对此观点有过反复的表述,他说:“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为什么在文化范围的交流,反倒可以让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害的东西畅行无阻呢?”也就是说,在经济、文化方面都要采取两手政策,吸收是批判地吸收,借鉴是有目的地借鉴。

总之,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而对外开放的目的就是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其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连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实践证明,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不仅促进了物质文明建设,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同类推荐
  •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包括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道路与中国梦、中国精神与中国梦、中国力量与中国梦、中国发展与中国梦。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如何推动中国政治发展,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大难题,能否解决好这一课题关乎改革成败。实践中的不断推进始终伴随着认识上的不断突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发展上的思想创新独树一帜,对这一思想的总结和阐释既是理论建构的需要,亦是未来政治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作者姜志强不揣浅陋,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从形成背景、发展轨迹、内容架构和地位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从整体上展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理论的发展没有止境,对理论的思考也未有穷尽,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持续探索必将推动人们不懈的深入思考。
  • 社会思潮怎么看(2)

    社会思潮怎么看(2)

    为持续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深入研究和辨析,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鉴别力,提升免疫力,江苏省委宣传部在2014年组织编撰的通俗理论读物《社会思潮怎么看》的基础上,再次组织编写《社会思潮怎么看2》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和成功实践,跟踪分析社会思潮的新变化,透过其表象,把握其本质,研判其趋势,评析其影响,辨析的思潮包括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新闻观、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消费主义、生态主义、泛娱乐主义等。本书坚持政治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统一,文风清新、说理透彻、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明辨理论是非、提高思想水平的重要辅助读物。
  • 论利益与政治

    论利益与政治

    本书运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利益与政治这一人们时刻关注和敏感的问题。本书以利益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价值,政治是特定社会中各权力主体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条件下围绕着对利益的权威性调控而结成的一定关系和所展开的活动等基本观点,研究了中西方关于利益与政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益和政治的本质及其形式,实现利益的活动规律和进行政治的活动规律,利益与政治的基本关系,利益关系与政治格局,利益效用与政治效应,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政治控制中的权威与服从、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

    该书以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为统领,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核安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当今中国的国家安全状况,以期引起国人对当下国家安全的全面关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国家安全保障。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初恋养成系统

    快穿之初恋养成系统

    少女晴光被来自天外的系统在大火中救下,为报答救命之恩,踏上了帮系统完成任务——实际上是谈了一场又一场“初恋”的旅程。【暴君篇】废弃皇子为报仇一条路走到黑,杀父杀兄背亲叛友,直到她在他的怀里魂飞魄散,他才猛然惊觉,最后一缕光明也在他手中逝去了……【教授篇】帝国大学古地球文化研究专业的教授为人古雅正直,他不谈情、不说爱,醉心于研究事业,可近来一个女子频频在星网上打脸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他的注意……【龙王篇】据说火焰海下镇压着一条大火龙,此龙生性凶猛霸道,搅得周边祸事频繁,人类遵循古法,给大火龙献祭了一名美貌少女,大龙果然安静了…………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
  • 历劫成仙

    历劫成仙

    穿越到异世后,赵飞羽踏上了修仙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在修仙之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影响了历史发展进程。
  • 天才娇妻是大佬

    天才娇妻是大佬

    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人物,在一天之内,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是怎么回事?身份曝光之后,遭到全天下人的嘲讽。路人甲:“切,长的这么丑还这么胖,真不知道云总怎么想的,能看上你这个丑八怪。”第二天,某某人曝光了她的真实面目和身材,完全是天仙下凡一般。路人乙:“好看有什么用,关键还是要看家庭背景。她就是一普通人能有什么背景。”而后曝光出她乃是世界第二首富的亲生女儿!……在各种马甲的碾压下,路人们开始觉得云总好像配不上她了。云总:“……”但还是会有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她他说:“哼,他早晚会后悔的,会把你给抛弃的。他只能是我的!”第二天,云爸爸召开记者发布会,对他儿子说:“你要是敢把我儿媳妇儿弄丢了,你也别回来了,不要你了。哼!”云总:“我是亲生儿子吗?”终于天下人都不在惹她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人惹不起啊!
  • 适撩而止

    适撩而止

    初入大学生活的她,跟随着内心错误的判断进入了计算机系,这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上天的捉弄...她,不出众不出色,感情迟钝,识人不清;他,相貌出众,智慧过人,偏偏感情泛滥,撩人无数......究竟这样的他们是经历社会杂事后,互相信任依赖,还是敌不过时间的蹉跎各自安好.....
  • 梦回唐朝追女记

    梦回唐朝追女记

    主人在演习中苦逼的穿越到唐朝,变成女主的奴隶。然后追女记从此开始了。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倾世天下:国师求放过

    倾世天下:国师求放过

    原本想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谁知踩到一块肥皂。“砰”!。。。。。。穿越了!由废材变为天才、炼药师、炼器师......什么都不在话。“你到底怎样才能离开!!!!”幽然怒吼着。“娘子我舍不得你嘛!不要赶我走好不好!~”某殇撒娇道。谁来救救我,呜呜呜呜~~~~(>_<)~~~~
  • 重生后我成了慕爷的小甜心

    重生后我成了慕爷的小甜心

    【双洁1V1宠文呆萌怼人系女主VS霸道禁欲系总裁】两年前,家族一朝落败,程甜甜嫁给了只有一面之缘的以阴狠毒辣著称的霸道总裁慕瑾泽;他霸道阴冷,生性凉薄,她也冷漠,拒绝俩人的一切交集;在外人面前,她是慕家最尊贵的长媳,是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在家里,她受尽了慕瑾泽的冷言冷语,过着一秒天堂一刻地狱的生活。偶然一次重生,让她重新回到了两年前……但是,似乎一切都与之前不同,所有的事情都在悄然变化。面对大学的初恋,她竟然发现了当初分手的真相。为了避免之前的悲剧,她选择与学校里的篮球男神假装恋爱。在面对“新欢”与“旧爱”的抉择,她依旧选择了嫁给慕瑾泽;他还如以前那般偏执霸道,她却每天活的风生水起,拿着慕瑾泽的钱吃喝玩乐!毕竟慕瑾泽他帅气多金,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过,还是有一件事脱离了她的掌控;一向偏执霸道的慕瑾泽,竟然爱上了她……可是她只想当一个与世无争,每天沉迷享受的咸鱼小富婆啊!
  • 忘忆时光

    忘忆时光

    “沥彦,对不起,可能我再也陪不了你了”然烟痛苦的抱着沥彦喃喃道,眼里的最后一点希望也消失的荡然无存。随后对着眼前杀气腾腾的男人说道:“如你们所愿,将他带回去医好,也希望不要告诉他我去哪了”说完便不顾身上带来的伤痛,冲向大海,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 不负情深只为你

    不负情深只为你

    一次意外,他救了她,缘分从此刻便开始了,洛锦染为了复仇,出国两年,回国之时她从未想过她此生还会终其一生的爱一人,顾陌寒亦是如此,两人携手并肩,寻找真相 “我爱你,从世界开始一直到银河打烊从未停止” “我爱你,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个你,在我内心最深处陪伴我” 婚后: “顾少,少夫人被玉小姐打了”“你知道该怎么做”“顾少,少夫人说要把公司买了……”“还不快去准备股权转让书” “卖了养……养小白脸……”“什么!不行,我得去阻止”“顾少!少夫人……她……”“她怎么了”“少夫人带着小少爷和小小姐……跑了……”话落,某人已经出去找媳妇了“染染,要走也带上为夫啊!”……某瀚一个人站在风中凌乱:我不配拥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