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99900000017

第17章 有心插柳柳成荫——访新浪网首席执行官茅道林

第一次见茅道林,记得是在新浪网上市之前,当时他刚从美国回到北京。我与一些同行就新浪网上市的问题与他进行了短时间的座谈。他带着一个大包,非常忙碌的样子,但是精力充沛,有问必答,姿态很开放。同他熟悉起来,则是我们在一位共同的朋友的饭桌上。在我的印象里,茅道林经常的表情都是一幅微微的笑脸,穿着非常随意但是很得体。

新浪网的发展是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是我国ICP中最成功者,但是也经历了互联网从“夏天”到“冬天”的变故。而茅道林也在这些变故中从后台走到了前台。我有一位朋友曾经也在美国做过成功的投融资业务,曾经也在互联网的狂潮中“半下海”式的弄潮,虽然后来没有成功,这位朋友却对国内一些ICP的高层人员很不屑一顾,但是对新浪的团队却佩服有佳,其中对茅道林的评价尤高。

我想,对于茅道林这样一个经历丰富,又长期关注IT业发展的人来讲,做网络业是有必然性的。虽然他说:“所做的职业事先都没有做过规划,只能说是敬业工作、随意人生吧”,但是,他从上海的一个理工科大学生到美国硅谷的高科技风险投资人,已经使他有了赶上互联网浪潮的知识和经验的储备。再加之他的聪明才智和果断选择,使他成为了新浪网一位重要人物,同时也使他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在大家印象中从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又变成了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从他的履历表上看,我想茅道林应该是一个灵活的人、一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一个敢于迎接挑战的人。

当整理完这篇访谈之后,我的脑子里突然跑出一句“有心插柳柳成荫”,便随手写下,当作了标题。

李:我们知道,新浪网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中文门户网站。那么在您的眼中,新浪网的发展大体分为几个阶段?

茅:新浪网的发展应该从1997年算起。1997年在微软要推出有中文功能的软件之后,四通利方需要从一个中文软件公司进行转型。当时作为一个风险投资人来讲,我看到一个很大的机会点,也是一个不确定点,就是互联网的发展,于是在1997年上半年的融资讨论当中,我就提出了把中文平台与互联网结合起来。

李:您对互联网的认识是从美国来的吗?

茅:我开始对互联网的认识应该是在1994到1995年的斯坦福大学,因为斯坦福大学也是互联网的摇篮。在那里,从1993年开始,已经有一些浏览器技术开始产生。然后,在1995年的时候,我有机会深入地了解了YAHOO的运作模式,包括EXCITE,因为这两个公司都是从斯坦福诞生的。我从一个互联网的旁观者逐步变为使用者,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因此,我觉得把中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机会的。当时有两句话对我投资四通利方很有触动,第一句话是“把互联网带到使用者的面前”,第二句话是“把网民带到互联网面前”。第一句话的代表是以YAHOO为代表的网站技术,包括搜索引擎、黄页指南等等;第二句话的代表是网景公司的浏览器技术。

我当时感觉互联网就像一个汪洋大海一样,网民就像面对这么大的大海要出海,感到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我们看到在中文互联网上有一个巨大的商机,但是又感到像“黑洞”一样,到底真正要干什么,心里没底。

但是,我还是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入股四通利方。

李:那么,是什么开始使你们对互联网开始有真正的认识的呢?

茅:1997年以后,四通利方就开始推出RichWin for WindowsNT等一些中文化的互联网软件工具。但这还是原来中文软件的一种扩展,没有发生质变。

而对四通利方在下一步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是发生质变的事情,应该算是1998年四通利方的利方在线对世界杯的报道。我们第一次真正从实战方面开始发挥互联网的功效,因为在之前互联网还是停止在BBS等方面。在世界杯中,利方在线的浏览量达到了每天几千万。这么巨大流量的产生,使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发生了质变,互联网就像从几个人之间打电话而变成了一个群体性的效应,对于技术的需要、对于服务的概念都应当相应地发生变化。

我们认为,这种变化立于三个“性”。第一个是无名性——nameless,第二个是“无脸性”——faceless,第三个是“无国界性”——borderless。也就是说门户网站在这片汪洋大海之中,要划出自己的名字、平台,要有自己的形象,要有自己的区域。这是我们从1998年世界杯报道中感受到的最关键的一点。

于是在1998年的8月到9月间,我们对四通利方下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就是四通利方变成两摊业务:一个软件公司、一个互联网公司?还是把它变成一个整体?最后的讨论是变成一个一体化的公司,而且不仅是一体化的,还要在互联网的无国界方面进行超越,要到海外进行一些兼并等事。

这样1998年下半年,新浪网迎来了第三步发展阶段,就是与美国的华渊资讯做了正面的讨论,包括姜丰年、王志东、段永基等人对两个公司的合并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样1998年的12月1日正式向社会推出新浪网。我们的品牌是新浪网。1999年10月我们正式推出了两岸三地的新浪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呈现在了网民面前。

李:那么第四个阶段是不是新浪网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呢?

茅:是的。走出这一步最关键的是主管部门的支持,就是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制定了包括新浪网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上市的规定。因为按照之前做出的电信管理法规,外资是不允许介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增值电信业的。

主管部门看得很准,把握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其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就是互联网公司的经营许可一定是在国内,但是外资可以参与经营。在这之前的互联网公司的引进外资的行为都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我们作为经营者非常感激主管部门做出的开拓性的决策。

上市也使得新浪网把经营放到了显微镜下,对自己的投入产出开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所以2000年4月,新浪网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也使我们开始冲出“泡沫”。

李:那时候你们就意识到互联网“泡沫”的存在吗?

茅:我在担任新浪网COO时,对外界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挤泡沫”。当然,当时的理解是从融资、成本的角度来认识的,还没有上升到产业层面上。主要是指互联网公司不应该无限度地去租用带宽、去雇人、去打广告。

李:那么还有第五步的发展吗?

茅:第五步就是2001年8月到9月间,新浪网推出了多营业收入、媒体性、技术性强的服务。这使得新浪网进入了更加扎实的发展阶段。

李:新浪网在发展的过程中,新浪的管理团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您能介绍一下这个团队的成长吗?

茅:新浪网的管理团队,经历了一个由小公司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大公司的变化。我认为,在其中,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有很好的结合,虽然团队中有个别人不适发展的需要,但是总体还是往前走的。我们有一个6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其中4位是中国大陆背景,1位是北美背景,1位是台湾背景,齐心协力专注在新浪的日常经营管理与发展上。

李:新浪网不是我国第一个门户网站,在发展的初期也正是。COM公司“烧钱”很利害的时候,新浪网在其中能够脱颖而出是为什么呢?是自己融资能力更强、资金实力更为雄厚吗?

茅:我想,这首先是新浪网的区域性定位在两岸三地的优势。我们在四站四地的总经理都进行了非常扎实的运作。1999年北美网站的营业收入占到新浪网总收入的40%到50%,有力地带动了国内网站业务,到2000年年底,中国大陆网站的收入就占到了50%到60%。

另外,我们与一些网站不同,不是只做广告不做销售,我们对市场的认识更深入一些。比如我们在做广告的时候非常讲究实效,我们在成本很高的电视广告上投入很少,而大量地投入在路牌广告等成本比较低、效果比较好的广告媒体上。并且,我们不仅用广告打新浪网的品牌,还用广告打服务,也就是使品牌行销和产品行销结合起来,比如新浪新闻、新浪财经等等,使这些频道也有了自己的知名度。

李:那么纳斯达克网络股爆跌之后,互联网从原来的狂热变向理性,互联网的“冬天”来了,在这之后新浪网做了哪些工作呢?

茅:我在2001年6月任首席执行官之后,首先进行了裁员,海外员工裁减了60%,国内员工裁减了10%到15%,全体员工总数从660名减到了450名。

分析新浪网在那时做出的调整,除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环境外,也有自身的一些原因。从小的方面看,2000年三季度奥运会报道中,广告收入比较理想,但是没有充分估计到企业的广告投入有着短期性、时效性,到了四季度的广告收入锐减,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从大的方面看,从2001年1月开始,国内市场开始下滑,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没钱了,但是志东没有看到这一趋势,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没有认识到新浪网应该更加贴近客户。在1999年到2000年前,都是客户主动找我们做广告,没有主动面对客户的需求。另外,对广告收入是否足以支持门户网站的发展、让门户网站赢利认识不清,事实证明是不足够的。

李:在互联网创业者中,很多人与您一样,都有曾经在美国等国家从事金融工作的经历,但是他们大多在互联网的大浪淘沙中折戟沉沙,您可以算其中的佼佼者,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您认为这与您的个人经历有关吗?

茅:有关。我在IT行业有着20多年的经历,虽然曾经作为风险投资人,但是我还是没有离开IT行业,所以我对IT行业有着自己的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IT行业是一个包容性的行业,我在上海交大读书的时候,还只知道IT行业就是计算机等硬件,后来,软件、数据、互联网等等行业都加入到了IT的领域,这可能给予了我更多开拓性的思维。另外,我在美国的许多年时间内也经历了许多大起大落。比如1987年我刚到美国时就经历了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我也看到了IT行业中很多的潮起潮落,心理上有承受能力。

从1982年我在上海交大读大学二年级时就创立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开始,1985、1986年又在上海海关做了软件研究人员,后来又在美国成为了学生,之后又从事了咨询顾问、风险投资人的工作,再后来就是在新浪网从COO到了CEO。我感觉到整个IT行业真正“好玩”的就是有很多新人辈出。包括现在在新浪网的中层管理人员和许多员工,在新浪网的各个组成部门中都发挥得非常出色。

李:如果时间再倒回20年,您是否还会选择IT业呢?您未来是否还会在IT业呢?

茅:如果让我选择我还会呆在IT业的。不过人生有阶段性,在我2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所做的职业事先都没有做过规划,只能说是敬业工作、随意人生吧。

李:您对在担任新浪网COO期间的功过有什么评价呢?有人说您是新浪网上市的功臣,您自己怎么看?

茅:融资对新浪网的发展的确非常重要,但从某种角度来看,上市对我的挑战不大,对于新浪网这么一个好公司,上市是应当的。我在担任COO期间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市场和销售上。

如果要说最大的功劳我想是在业务团队的建设上,也就是“选领导、搭班子、带队伍”。而最大的教训我想作为一个网站公司在经营上需要更多的思考,应当把握更多实际的东西,进行实际的策划。当时在做上规模的时候有点跳跃性,如果重新再来会更加贴近客户需求,那时候还在云里雾里。比如免费邮箱一推出就超过50兆、100兆,在那个时候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后来看看很好笑。

李:我们现在再来看新浪网的上市,您对上市有什么样的认识和评价?

茅:上市本身有挑战,但这刚好能发挥我的专长。回头来看看,新浪上市的时候虽然是在纳斯达克开始下跌的大环境下,但是新浪的上市是比较成功的。2000年4月,我们的股价从发行时的17元升到58元,当然后来就下跌了。但是后来几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从发行之日就开始下跌。我们上市成功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新浪美国公司收益比较大,而且离美国的投资者距离也近。本来我们想在香港创业板同步发行股票,但是由于法律上的原因没有同步上市。

当时上市印象比较深的是投资人对中国互联网、IT业不了解,不像现在世界IT业只有中国一支独秀,大家都跑到中国来。

另外,由于我们是在海外上市,使得我们的网民与投资人重叠性比较小,这一点比较可惜。

李:您能谈谈曾经被媒体强烈关注的新浪与阳光的合作吗?

茅:在新浪与阳光的合作上大家期望太高。我们与阳光互相学习,互相支持。通过换股行为,杨澜个人持有新浪10%的股份,新浪持有阳光20%多的股份。在运作方面,大家各自独立,对相关业务进行支持。

首先,这一合作使得我们的业务有所发展,我们对宽频媒体也有了认识;其次,新浪全力支持阳光跨媒体的收购,这对于新浪了解图书出版、卫星电视、电视剧制作等等都有很好的帮助;第三,我们之间的合作是以市场为导向,我们的主要市场是在宽频流媒体市场上,现在还没有到产出阶段,我们都在为此拓宽产品线,正在打基础。

李:目前新浪网主要收入在哪几个业务呢?

茅:我们现在的收入70%来自广告,30%来自信息收费。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实现收支平衡,其中广告收入占60%到65%,信息收费占25%到30%,对企业的服务收入占到10%左右。

我们还希望明年能够盈利,实现高速发展年。把扭亏为盈变成“V”字型的产业回升,而不是“U”字型的长时间回升。

李:对新浪未来的发展,您有怎样的设想?

茅:互联网会变成像水、电一样基本的公共设施。但是水能产生出咖啡、果汁之类的增值产品,我们将与电信运营商配合,利用他们提供的管道,将加工、深加工中文信息,成为一个增值电信服务商。

我们要将中文信息深度化,比如提供大量的、专业的市场分析;我们要将中文信息全球化,把中国的信息向全球发布。我们将深入研究客户需求,提供从衣食住行到工作需要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我们还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客户,使他们利用网络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李:我想请您再评价一下王志东被辞退事件。

茅:志东被辞退是董事会根据市场变化,业绩表现,公司发展策略和管理水平作出的一致意见。这一事件对当事人本事是一件不高兴的事,但在处理方式不是很好。新浪网在上市后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资源过多化在包装宣传上。

至于让我担任CEO,是我一生中唯一一个不是按我兴趣接受的工作,同事们都要我来做,我不得不做好。我在新浪网用六个字来进行管理“鼓励、责任、团队”——鼓励员工进行创新,但是同时要求全体员工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大家必需讲究团队精神。我还提倡民主与集中的原则,在决策之前谁都可以发表意见,但是决策做出之后一定要有效的执行。

同类推荐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本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视野,在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北开发的具体实践,就“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战略意义、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农村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金融安全内涵及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中国金融安全运行原理与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安全运行的总体分析与评价、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实证研究等。
  • 创业案例集

    创业案例集

    本书收集了23个案例,其中包括江苏诚信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创业纪实、红宝丽集团创业之路、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厂创业之路等。
热门推荐
  • 魔道斗罗之变

    魔道斗罗之变

    突然来到斗罗大陆,魏无羡的神秘身份,蓝忘机的劫数,双杰的情意,蓝曦臣的改变,晓星尘和薛洋的感情,聂怀桑的算无遗漏…...
  • 宿主她总是想开挂

    宿主她总是想开挂

    虚无空间内系统:【小姐姐,欢迎你加入我们闪吧闪吧快穿公司。】祁苑:“我神马时候加入你们公司了?”系统无视了祁苑的问题继续道:【小姐姐,恭喜你已经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了。】祁苑一脸懵逼:Σ┗(@ロ@;)┛系统:【小姐姐,我们全公司上上下下全部听候你的差遣。】祁苑挑眉:“你们公司一共多少人?”系统支支吾吾道:【就……就咱们两个。】祁苑:艹,不行,我要退出,这活劳资不干了。系统:【小姐姐,别生气,哪个公司不是从一个人干起的。你要往好处想,我们至少还有两个人。祁苑:(ー_ー)!!系统:【小姐姐,你别这样看着我,好渗人啊。】祁苑:(ー_ー)!!*每一个强大的宿主背后总有那么一个傻系统。就连祁苑也不例外。
  • 我有超级安保系统

    我有超级安保系统

    我是一个保安,上班为了下班,工资只够三餐,女朋友与我无关!自从有了超级安保系统,从此人生开挂,美女校花,富婆大妈,商界大佬,明星富豪全都由我保护!
  • 网游群雄逐鹿

    网游群雄逐鹿

    在2200年,游戏已经进入全息时代,不再是依靠AR模拟,不是在手机网上,让玩家真正的身临其境。种田,召唤,群雄争霸,文臣武将。项羽八千子弟兵,蒙古铁骑再现往日辉煌
  • 大妖能时代

    大妖能时代

    一万年后的地球,面积在银河系中膨胀了千万倍,吞噬掉了太阳系,各类奇异生物诞生地球,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此时,人类经过上万年的摸索,修行已经步入更高的一步。而千小机,只想安安静静生活,但是他的实力,说不允许!
  • 凤临天下逆天狂妃七小姐

    凤临天下逆天狂妃七小姐

    寒舒言,一代稀有幻剑师,当悲人的爱情与第一帝皇幻剑师只能选一个时,她,选择爱人还是名利?眉星点缀,朱红丹唇一起,幻出世间悲欢离愁,一手遮天,爱的抉择将永生永世。
  • 我有一个混沌领域

    我有一个混沌领域

    风尘穿越到第水蓝星,花了三年时间,终于激活了他的金手指……他摊牌了。遇到班主任张德帅。“张德帅,你有什么豪横的?瞅瞅你那五官,谁也不服谁,各长个的,我要是你我都不好意思出门。”遇到教导主任宇文树学。“语文数学,你不去当厨子实在太可惜了,甩锅甩的那么厉害。”……
  • 六界之校园王者

    六界之校园王者

    王者?社会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范翔翼感觉到自己被逐渐的埋没,直到有一天,六界闯入了他的生活...考试,作业什么的都是浮云,考个第一吓死你!美女,兄弟身边一大排,有多少是真的?战争,斗智谁能笑到最后?努力,承受,那才是王道!细致入微的格斗描写,场面华丽的六界技能,惊心动魄的校园斗智,场面宏大的万人战争,各种特色的极品美女...谁是强者?谁是王者?敬请期待《六界之校园王者》
  • 那人离我一百年

    那人离我一百年

    她本是三十三层天上一朵莲花,爱上那人,百转千回,求而不得。世事轮转,一朝殒命。那人却回头。以血供养元神,每百年历劫,以求她重生。为一朵莲,爱他,为神仙,爱他。为男人,爱他。为山为水,平生难断向君心。
  • 神裔奇谭录

    神裔奇谭录

    一剑风云荡五洲,醉酒当歌死便埋。既见东方天际白,身在琼楼恨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