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89900000031

第31章 方法无处不在(5)

文明社会的学习者最倚重可用的“纪念碑和纪念物”,能尽可能减轻神经系统的压力。井井有条的归档系统便是这样一个纪念碑,笔记本也是。随着大量重要事实不断涌现,也就越来越迫切需要减轻人的“纯记忆”容量。的确,我们有时候能发现天才:他们根本不用借助这些“纪念物”,因为他们天生就有无与伦比的视力和听力。比如西奥多.罗斯福,他只要匆匆扫一眼书页,便不仅能够逐字背诵出来,而且还能在相当长的时间牢记中心思想。多数伟大的统计学家都属于这种罕见类型:如雷蒙德.波因凯尔,他的记忆力甚至让罗斯福黯然失色。有些非凡的商人也是如此,不妨看看查尔斯.施瓦布。根据施瓦布几年前自称,他几乎能记住遇到的每个人的名字,而且还能在几分钟内有规律地牢记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每周资产负债表。不过,我们这些人都只是肉体凡胎,比不上罗斯福和施瓦布,只能借助客观世界的帮助,否则便会忘得一干二净。

适当的物质能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但我不能过分强调这一点,而我们的学校也从来没有充分强调过这一事实。事实上,许多老师都错误地怂恿学生尽可能多地记东西。如果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锻炼记忆力,那当然很好。但是,这样做恰恰破坏了分类记忆的优点。

“物质辅助法”有双重意义。首先,它迫使你更多承担起将词汇和现实联系起来的责任。其次,学习者通过对词汇的简单运用,就能越来越好地掌握词汇代表的内容。也许听起来有些奇怪:只需以”H”为头写出一张记忆卡片,在上面画出一头河马,便能起到在脑海里记住这种庞然大物。以“H”开头做上100张卡片并合理归档,再随便拉一张出来看——我的天!

——所有卡片不仅在你的头脑里,也在你的档案中,从而可以证明:客观现实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是多么容易啊!

概述的艺术

怎样才能练习概述的能力?怎样将这种广阔的视野应用于文学、历史、科学和其他无法用现实眼光去看见的学科?比如,当巴黎市从巴黎圣母院钟楼的角度展现在你面前时,怎样描述它?

最好按照以下三步走。

首先,尽可能快地浏览全部内容,而且只关注大的方案、规则和事实排列顺序。

其次,关注那些引人注目的事实而忽视所有其他事实,看看这些事实彼此间有哪些关联。

最后,思考这些事实的相对重要性,如果有时间,不妨将那些重要性较低的事实纳入其中一并考虑。思考每一事实时,可以直截了当地问自己:“它的重要性与我看到的最后一个事实相比,更大还是更小?”最后,以整齐有序的概述形式,将所做的判断综合起来。

让我们看看这种方法在读书时是怎样应用的。

找出要点

几年来,我一直采用一种简单方法,叫做“找出要点法”。每句话都会按照其总体重要性分门别类;有时候,我会用各种颜色的钢笔在段落下面(有时还会写上几句话)画线。读完一两章左右时,我会再次回头复习,但只关注我一开始认为最有意义的话。如果学习的书本证明这种程序没有错,我还会采取同样的做法,阅读每句重要性稍低一些的句子。

这种方法最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你运用它的过程,而不在于结果的准确性。在学习艺术的中间阶段,评价句子重要性的努力,要比你能作出的任何评价都更富有成效。因为这种努力一旦反复进行,便会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最终又会增加评价的正确性。

在某本内容严谨的书籍或期刊中选上一章,运用这一方法去学习。它也许不符合你的阅读习惯。但是,只要照着做,你就会很快发现其中的好处。不遗余力地应用它,会有帮助的。比如说,设法找出作者最初的主张,将它做上标记,找出他不正确之处,标上“错误”的记号。用上一系列问号,并分为大小两种。将小问号用于对稍有怀疑的话提出质疑,用较大的问号用于值得高度怀疑的句子。

书本就是用于标记的

这种方法多年前就成为我不可缺少的习惯。我曾经不止一次在借来的书本上涂鸦,从而使书主勃然大怒。当然,向书主道歉无济于事。我发现,最好的报复行为就是用粗鲁的备注,攻击那些无知到认为好书不过是“尸体”,应该埋在密不透风的棺材或骨灰盒中的盛怒的书主。我还要加上一句:原封不动的书本透露了书主的无知,而有学问的书主其书籍往往会起皱。如果这样说还无法让他闭嘴,不妨拿书中的内容考考他。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许多人买书时都暴露在周围人的众目睽睽之下,以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暴露癖的愚蠢方式有很多,但是我并不了解。用书应该像用车那样,当它变得伤痕累累、破旧不堪,而你又很好地领会了其中内容时,你就可以将它交给“破烂王”,并为书作者说上一句好话。

记下要点

看完一本书并对书中内容作标注之后,接下来需要把基本要点分离出来。要点应该比你在书中用下划线标出的句子或短语简练得多。此外,应该赋予其类似于下面例子的逻辑结构:

1.第一条主要观点。

(1)第一条具体论据。对此论据的论证。

(2)对该论据反方意见的回应。

2.第二条主要观点。

与某个类似的论据有何区别。引用的其他论据。

如此等等。无论整个逻辑结构的内容是什么,都要尽可能沿袭上述套路写下去。一般而论,你能发现某种我在这里用得很好的方法。如果读一本描述新学科的书,或者讨论某个老问题的、晦涩难懂的书,我会在章节后面的空白页上草草记下其基本要点,并附以页面索引,然后再加上全文的所有观点。这样做能节省大量时间。

对概述的练习

你从事过网球或棒球运动吗?如果从事过,你可以完全凭记忆概述其运动规则,然后试着概述打出高水平的主要方法。

对你所在市政府进行同样的概述——如果你此刻住在城市的话。准备一张正式表格,在上面写出市政当局领导与市政府所属各重要部门之间的关系。

准备一个观点摘要:其内容是支持或反对国会某项法案。法案的目的在于赋予联邦政府控制美国所有汽车交通的权利,从而剥夺城市和各州颁布本地交通法的权利。

不看目录列表,将你到目前为止在本书中读到的所有内容要点写出来。

准备总结

在掌握对所学学科进行概述的技能之后,现在进入下一级更高层次。

将总结写出来。这里有个很有用的技巧。实际上,几乎没有几个老师认识到它的潜力所在。如果不首先领悟所总结的材料的思想和结构,就根本无法写出一份好总结。因此,必须学习有关总结者的许多知识。

从某种意义讲,总结不过是扩展的概述。但是,这句话不足以准确描述总结这种东西。因为尽管概述仅仅是一套标题和小标题,每个标题都压缩成单个的简短命题或短语,但总结必须读起来像一篇散文一样。简言之,总结是一份保留某种原汁原味内容的摘要。

有几个简单练习,可以带你踏上总结撰写的学习之路。从流行杂志上找几篇让你感兴趣的庄重的文章。估计一下其篇幅长度。然后,在经过认真的精读之后,为每篇文章写个总结,长度刚好是原文长度的1/10,也就是说,如果原文为6000字,就写一篇600字的总结;如此等等。

进行几次这样的练习之后,将总结的相对长度翻一番。为同一文章写出长度为原文1/5的总结,这样做,你能发现文章中事实和观点的分级重要性,即重要性按程度分为各种级别。我的意思是说,你向总结中增加新素材时,必须从所有条目中仔细挑选未能放到第一次较短总结中去的事实和观点。

接下来便是译义

现在你将要学习一种难得多的学习方式——译义。这种技能在学校同样受到忽视(可悲啊)。报业人士迟早必须掌握它;而在学习它时,他们必须用上许多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译义时要保留原文、原教程的要旨,但要摒弃原文中的所有文学形式或措词法。为学会这一技能,你应该坐下来,将原文完全翻译成自己的词汇和语句。这是该“游戏”的首要规则。因此,你必须深入到现实当中,因为正如我在讨论词汇时所述,只有将所有词汇变成对你有某种含义的词汇,你才能真正懂得别人在说什么。而译义的最可贵价值正在于此。

让我现在就举个例子说明吧。我拿起一本非常优秀的杂志《科学》,随手将它打开。以下是映入我眼帘的第一段:防止细菌侵入的组织的抗性,通常可以解释为有机体产生了特殊的杀菌和抗毒物质,或者是受到感染的寄主身上某些游离细胞的活性增强。

而出现在高等动物身上、对抗某些毒素和化学毒质的抗性,则无法用以上提到的任何一种机制来解释。

这段话也许对你毫无意义。不用说,普通人会惊惶失措地对这样一些文字逃之夭夭。这些复杂联系在一起的62个单词,所起的作用只能让普通人莫名其妙。然而,可以用以下文字对其进行译义:动物通过两种方式杀死有害细菌:通过潜在的能杀死侵入细菌的特技,或者通过血液中上下游离的细胞来杀死后者。但是,这两种方法并不能保护高等物种免受某些毒素和化学毒质的侵害。

无论学到什么,都试着运用译义的方法。要重复用、尽早用、经常用。

请放心:它定能让你受益。

你还可以逐章逐节对本书进行译义。将每项练习压缩成原文长度1/10的概述,但必须用自己的词汇和句子来写。

为确保你在传递原文的思想观点,可以请某位朋友先读读你的译义,然后再读原文。看他是否领会了你的报告中体现出的原文精华。

如果他忽视了某些你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不妨与他共同讨论一下。

为自己写书评

每读完一本重要的书,马上为该书写一篇评论,就像作者给你50美元请你来写一样。将所写的书评进行归档。过一段时间,再次匆匆浏览该书时,在不看第一篇书评的前提下,再写一篇“第二书评”。现在将两篇书评做一对比。

写书评时要自由表达思想,不要把书评变成一篇简短的总结。无论你怀疑或讨厌什么,都要用文字批驳它。任何使你中意的观点,都应该提出赞扬,而且还要充分阐明你喜欢的理由。通过这种方式,你对所学的内容作出全面反应,而且针对它树立了一个明确态度——而这正是一切学习行为的主要目的之一。

大约有6年时间,我就这样写书评,几乎为自己学习的每本书籍发表了评论。有时候我一次就会写上3000字甚至更多。我的书评没有一个字提供给出版商,一切行为都只是作为学习的一种手段而已。而我觉得自己实在是获益多多。如果你随之仿效,肯定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学到的一切必归档

除非你的脾性不适于经历这一毕生的人生旅程,否则,无论学什么,都应该整理归档。我知道,做到这一点虽然完美,却不切实际。每10万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有时间和毅力进行此项工作,尤其当他学的东西很多很杂时。尽管如此,它仍然是透彻学习的学习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即便永远也达不到这一目标。因为不经整理的知识不过是一知半解的知识而已。而需要时用不上的知识,其用处和全然不知差不多。

怎样整理?怎样归档?这些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法,而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又因人而异。如果你正好在学习具体物体如矿石、鸟蛋、邮票、花朵或排印,对它们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应该集中于标本收集。即便收集的东西不完善或不多,也比一点不收集强得多,因为它为你的信息库添加了可靠的客观现实性。每个标本都是个稳当当的吊钩,上面可以悬挂无数价值不可估量的物品。

有时我不禁想:如果我打算研究矿石,而且有钱安装任何想安装的设备的话(无论多高价),需要怎样进行学习筹划呢?首先,我应该在一间大房子四面的墙上都做上搁板。然后,再根据矿石最广为人知的种类,对这些搁板进行再分类。每个子类都要以大大的字母清晰地作为标签,字母大到在房间任何位置都能不费力地认出来。每一矿石类目都应该放在应该放的隔板上(而且要认真标记);在旁边放上用于描述该矿石的书本或小册子,还要加上我对它以及有关矿石的所有注释。无疑,收集的标本一多,许多标本旁边就不用再加上此类描述了。我自己的注释应该包括对手头以及别处能找到的书籍的索引,还要有我的评论和观察报告。

如果学习一门新语言,就算花的钱再多我也要租一套录音设备(比如有声电影工作室用于排练的那种);还要聘请一位本土老师来,听他用该语言说话,将他比较重要的交谈内容录制到光盘上,然后试着模仿,并以同样方式录制我自己的成果。随后,我会听两张光盘,将他的发音与我自己的逐项对比;随后不断重复这样做,直到确信已经找出在发音和措辞方面错在何处。所有这些光盘都要按时间序列进行归类,以便能听出自己有没有取得进步。同时,我会学习该语言写成的故事、诗歌、争论以及不需要记忆的其他内容,大声朗读它们,并录制到没有用的光盘上。我会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分类,将包含同样错误的档案放到一起。完成这些之后,一切都取决于进步如何了。

同类推荐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精典教育-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

    精典教育-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

    本书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为基础,参阅了近年来自然教育法的多种国内译本,介绍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书中介绍了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并对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众多领域做了介绍,描述了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游戏学习方法,对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维动力、动手能力、品德素质的培养都提供了训练方法及操作原则。
  •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班主任服务,进一步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促进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总结、宣传新时期班主任杰出代表的先进经验、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规律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对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国际经济法作业集

    国际经济法作业集

    为更好地配合《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际经济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结合《国际经济法》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我们编写了本作业集。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在把握国际经济法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事务,将学术性与应用性融为一体,以满足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
热门推荐
  • 圣清剑帝

    圣清剑帝

    一代剑神,即将成就至尊,却意外陨落在炎圣谷,究竟是天道不容还是一场阴谋,且看千年后叶凡重生在朱雀大陆一砍柴少年身上,揭开层层迷雾,成就至尊。
  • 秦时明月之御剑天下

    秦时明月之御剑天下

    姜辰穿越到大秦一统七国之前,诸子百家欣荣一片是何缘故突然直接消失?大秦为何能一股作气一统天下?商周仙神为何突然消失?
  • 快穿之虐死那群渣渣

    快穿之虐死那群渣渣

    看了那么多电视剧小说,对于那些原来的三观尽毁的女主,我终于还是忍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出来代表月亮消灭你们了,什么白莲绿茶通通给我死一边去!老娘誓要掰正俊朗男主的世界观。
  • 我成为了光明神

    我成为了光明神

    苏云发现自己穿了,好像还成为了光明神?看着在举行祭祀的零星原始人,他慌了……强大的敌人入侵?在对方轻蔑的眼神下,我堂堂的现代人要被碾死?等等,好像可以穿回地球,获取信仰变强!↓作为一个新生神灵,苏云该如何一边洗脑异界原始人,靠着现代知识使得部落变强。又该如何隐藏自己的大能,在一群现代普通人中活下去?PS:异界现代双穿,幕后黑手
  • 宿命里有你,是喜是悲

    宿命里有你,是喜是悲

    一纸契约,两次签!为了妹妹她甘愿屈身,为了儿子她放弃生命。在最美的青春遇见最残酷的他,一时天堂,一时地狱,她被折磨的体无完肤......他,为了一个人的生命,牺牲她的健康,面对危险时又残忍的放弃她,只是,他心中的纠结与疼,霸道的爱,她却不懂......斗转千回,她和他再次被红线相牵,上天给了他们太多的考验,最后,还能在一起吗?一个半真半假,一半发生过一半没发生过,一半正在上演的故事,雷同吗?老套吗?庸俗吗?生活不就是这样,随时都在撞衫,又各不相同。宿命啊,如何抗衡呢......非喜勿喷!
  • 帝皇校探

    帝皇校探

    父母的突然失踪,妹妹的异常反态,一夕之间,陈家面临支离破碎,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父母究竟为了这个秘密惹了什么人所以被灭口?妹妹又究竟瞒着我们一家人做了什么交易?陈圆媛不得而知,当一切的线索指向帝皇学院的时候,故事的序幕就此拉开……
  • 故里回头无长安

    故里回头无长安

    有个人,原来想着从家里面逃了,就能不受控制了,很开心。也想着躲了一个人,更开心了。最后呢,虽然没有自己心里想的那么开心,但是总感觉遇到了一个所谓一生的人。什么都让着她,什么都不想让她承担,一个人独自扛了很多,但是还是没有让她能理解吧。不过,一直都挺好的呀,见了她爸妈,也和自己最亲的人讲了呀。但是吧,最后的最后,就是有人占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然后再也扔不下她,也容不下任何人。缩的更紧了其实我存过你的照片你喜欢听的歌我也有去听过所有你感兴趣的一切我都去尝试过我远比你想象的更喜欢你只是我没说我们的故事以我的打扰开始那么就以我的多余结束吧所谓的念念不忘,其实就是自作多情,慢慢的我也懂了日久真的能生情吗,还是说对方只是权衡利弊,觉得你是好的选择而已或许吧,在一起生活久了哪怕没有感情也会有的,但是我却不知道这种感情究竟是什么,爱情?亲情?还是友情?抑或者只是两个可怜虫之间的惜惜相依?
  • 散南北

    散南北

    人活一辈子,会遭遇很多事情,事情的重要与否都与时间紧紧挂钩,错过了某个时间点,她就是再美丽也与你无缘。
  • 就等你

    就等你

    2014年夏,由于当年省重点清北中学扩招,故事主人公行梓很幸运能够踩线进入,而另一位主人公苓溪却是一位学霸,彻底改变了行梓的人生。
  • 幸好我回头幸好你还在

    幸好我回头幸好你还在

    一个学生党,一个月也许才能更,没办法要上初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