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3700000118

第118章 探索新路,开发西南

“原文”

(一)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出莋,出徙、邛,出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莋,南方闭巂、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馀里,有乘象国,名滇越,而蜀贾间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复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及复事西南夷。

(二)

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曰:“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翎侯抱亡置草中,为求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及壮,以其父民众与昆莫,使将兵,数有功。时,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复西走,徙大夏地。昆莫略其众,因留居,兵稍强,会单于死,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蛮夷恋故地,又贪汉物,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其势宜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钜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既至乌孙,致赐谕指,未能得其决。语在《西域传》。骞即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乌孙发道译送骞,与乌孙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译文”

(一)

张骞说:“我在大夏时,见到邛崃山出产的竹杖和蜀地出产的布。我问他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东西的,大夏人说:‘我们的商人去身毒国买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大约几千里的地方。他们的习俗是定土而居,和大夏一样;但地势低湿暑热,他们的百姓骑着大象作战。他们的国土靠近恒河呢。’以我推测地理方位看,大夏离汉朝一万二千里,在西南边。现在身毒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有蜀地的东西,这就表明身毒大概离蜀地不远了。现在出使大夏,要经过羌人居住的地方,路不好走,羌人讨厌我们;稍微往北,就会被匈奴抓获;从蜀地去,该会是直路,又没有干扰。”皇帝知道了大宛及大夏、安息等国都是大国,有很多珍奇宝物,又是定土而居,差不多和汉朝的习俗相同,而且兵力弱小,又看重汉朝的财物;他们的北面就是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强大,可以用赠送财物、施之以利的办法让他们来朝拜汉朝。假如能够不用武力而施用恩谊使他们归附汉朝的话,那就可以扩展很多领土,一直到达要经过多次辗转翻译才能听懂话的远方,招来不同习俗的人,在四海之内遍布威望和恩德。皇帝非常高兴,认为张骞的话很对。于是命令由蜀郡、犍为郡派出秘密使者,四条路线一同出发:从冉,从莋都,从徙和邛都,从僰,各路都走了一二千里。往北路去的使者被氐、莋阻拦住了,南去的使者又被嶲、昆明阻拦住了。昆明的少数民族没有君王,喜欢抢劫偷盗,总是杀害和抢劫汉朝使者,始终没有人能够通过。但听说昆明的西边大约一千多里路有一个骑象的国家,名叫滇越,而蜀郡商贾私自贩运货物的有人到过那里。于是汉朝由于探求通往大夏的道路才和滇越国有了往来。当初,汉朝想和西南各民族往来,但麻烦很多,就停止了。直到张骞说可以由此通往大夏,才又开始从事和西南各民族建立关系。

(二)

皇帝多次问张骞有关大夏等国的情况。张骞已经失去爵位,就回答说:“我居住在匈奴时,听说乌孙王叫昆莫。昆莫的父亲难兜靡本来与大月氏都在祁连和敦煌之间,是个小国。大月氏攻击并杀掉了难兜靡,夺取了他的土地,乌孙百姓逃亡到匈奴。当时他的儿子昆莫刚刚出生,傅父布就翎侯抱着昆莫逃跑,把他藏在草里面。傅父给昆莫去寻找食品,回来时看见狼在给他奶吃,还有乌鸦叼着肉在他旁边飞翔,以为他有神助。于是,带着他归附了匈奴。单于很喜爱他,就收养下来了。等他长大后,把他父亲原来的百姓交给了他,叫他带兵,结果屡建功劳。当时,月氏已被匈奴所攻破,月氏便往西攻打塞王,塞王向南逃跑迁徙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月氏就占据了塞王原来的地方。昆莫成人后,自己向单于请求报杀父之仇,使出兵西边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再往西逃跑,迁徙到大夏的地方。昆莫夺得了大月氏的百姓,就留居在大月氏的领土上,兵力渐渐强大起来。这时正碰上单于死了,他不肯再朝拜侍奉于匈奴。匈奴派军队攻打他,不能取胜,更认为他有神助而远远地避开他。现在单于刚被我们所困,而且乌孙故地又是空着的。乌孙这个民族的人留恋故乡,又贪图汉朝的物产。如果在这时以大量的财物赠给乌孙,用他们在东边居住过的老地方来招引他们,汉朝还可派遣公主给昆莫做夫人,与他结为兄弟,根据现在的情势看,乌孙该会听从我们。那么这就好像截断了匈奴的右臂。联合了乌孙之后,那么在乌孙以西的大夏等国就都可以招引来成为我们境外的臣民。”皇帝认为他的话有道理,授予他中郎将的官职,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牛羊数以万计,带的金银、礼品价值几千亿,还带了许多持节副使,如果道路可以通行,就灵活派遣这些副使到附近的国家去。张骞到乌孙国以后,把汉帝的赏赐送给了乌孙王并传达了汉帝的旨意,但没能得到乌孙王确定的回复。这些话都记载在《西域传》中。张骞及时分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乌孙王派遣翻译和向导送张骞回汉朝,同时还派了乌孙使者几十人,马几十匹,来答谢汉帝,乘机让他们窥伺汉朝,了解到汉朝地域广大。

“点评”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获得的关于中原外部世界的丰富知识,在以后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对匈奴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以前,汉代的君臣还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个身毒国的存在。张骞在大夏时,忽然看到了四川的土产——邛竹杖和蜀布。他感到十分诧异,追问它们的来源。大夏人告诉他,是大夏的商人从身毒买来的。而身毒国位于大夏的东南方。回国后,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这一情况,并推断,大夏位居中国的西南,距长安一万二千里,身毒在大夏东南数千里,从身毒到长安的距离不会比大夏到长安的距离远。而四川在长安西南,身毒有蜀的产物,这证明身毒离蜀不会太远。据此,张骞向汉武帝建议,遣使南下,从蜀往西南行,另辟一条直通身毒和中亚诸国的路线,以避开通过羌人和匈奴地区的危险。张骞的推断,从大的方位来看是正确的,但距离远近的估计则与实际情况不符。当然,在近两千年前张骞能达到这样的认识水平,是难能可贵的。汉武帝基于沟通同大宛、康居、月氏、印度和安息的直接交往,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彻底孤立匈奴的目的,欣然采纳了张骞的建议,并命张骞去犍为郡(今四川宜宾)亲自主持其事。

自远古以来,中国西南部,包括现在四川西南、青海南部、西藏东部、云南和贵州等地,为众多的少数民族所聚居,统称为“西南夷”。战国末年楚将军庄乔入滇立国,但不久即与汉家重新阻隔。汉武帝初年,曾先后遣唐蒙、司马相如“开发”“西南夷”,置犍为郡,并使邛都(今西昌一带)、榨(今汉源一带)、冉琥(今茂县)诸部内附。后因全力对付匈奴,停止了对西南的经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同中原王朝基本上仍处于隔绝状态,通道西南当时是十分艰难的。

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派出四支探索队伍,分别从四川的成都和宜宾出发,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最后的目的地都是身毒。四路使者各行一二千里,分别受阻于氐、榨(四川西南)和禹、昆明(云南大理一带)少数民族地区,未能继续前进,先后返回。

张骞所领导的由西南探辟新路线的活动,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对西南的开发是有很大贡献的。张骞派出的使者,已深入到当年庄乔所建的滇国。滇国又名滇越,因遇将士们坐在大象上作战,故又叫“乘象国”。使臣们了解到,在此以前,蜀的商人常带着货物去滇越贸易。同时还知道住在昆明一带的少数民族“无君长”,“善寇盗”。正是由于昆明人的坚决阻挠,汉朝的使臣不得不停止前进。在此以前,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对汉朝的情况几乎都不了解。难怪汉使者会见滇王时,滇王竟然好奇地问:“汉朝同我们滇国比较,是哪一国大呢?”使者到夜郎时,夜郎侯同样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成为后世“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通过汉使者的解释和介绍,他们才了解到汉朝的强大。汉王朝从此也更注意加强同滇国、夜郎及其他部落的联系。至元鼎元年(前116年),汉王朝正式设置牂柯、越巂、沈黎、文山、武都等五郡,以后又置益州、交趾等郡,基本上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文献记载中可以得到证明。汉武帝在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开始“复事西南夷”。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汉后,向汉武帝报告了自己出使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泽,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此载说明汉武帝是在张骞介绍了道可通大夏后才开始命张骞四道并出,向西南方向发展的。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汉开始与西域诸国友好往来。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回汉,带来了乌孙国的使者,“因令窥汉,知其广大”后,乌孙国使者归国后“其国乃益重汉”,两国才开始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交往。

在以后的一年时间内,张骞在乌孙国所遣持节副使也与西域诸国使者相继归汉,此时,汉才与西域诸国有了正式的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友好的交往。

张骞死后,匈奴闻乌孙国通汉,欲击乌孙,乌孙国君恐惧,才希望与汉联合,于是才“使使献马,愿得尚汉翁主,为昆弟”。汉要求乌孙国纳聘后再与乌孙国联姻,从此,两国关系才开始日益密切。

为加强与西域诸国的联系,汉开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而“益发使抵安息、奄蔡、犛靬(今罗马共和国)、条支(今伊拉克)、身毒国。”其后,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汉代与西域诸国的外交活动的第一个高潮才开始到来。

张骞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敏锐,在进入匈奴人的控制范围之后,他就开始留心每一处水源、每一块草地,并详细记录下来。他还告诉汉武帝,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他曾经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它们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汗血宝马。据说它们快速奔跑之后,流汗似血色,这后来被证实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症状。张骞称赏它们为汉王朝骑兵最好的坐骑。汉武帝本人非常喜欢马,听说有这样的宝马,自然想得到。汉武帝此时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认为虽然结盟不成,但通商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尽管此前武帝派出的许多使节商旅都被游牧部落洗劫一空。

不久,张骞加入大将军卫青的军队,官职为校尉。因为收集情报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张骞主要负责刺探情报和沿途的给养。在北方,卫青率领军队与匈奴人展开激烈的厮杀,正是张骞先前收集的水源和牧草分布资料帮助了汉朝军队,他们赢得了一系列胜利,张骞也因此被封为博望侯。

汉武帝并不急于求成,他决定分别实施两步策略,以此来赢得这些国家的归附。首先,他又发动了一次对匈奴的战争,并取得了大胜,杀伤匈奴士兵九万人。然后,在公元前101年,他又攻占了中亚的大宛国,就是汗血宝马的故乡。但其实,夺取这些名马只是汉武帝的一个借口。汉武帝曾经数次派使者沿当年张骞的足迹来到大宛,不惜用重金交换汗血马,但大宛国王一次次地拒绝了他的请求。最后一次,汉武帝派遣使者韩不害带着一匹用黄金铸造的金马和许多贵重礼物交换汗血马,大宛国王虽然仍不想交出宝马,但又非常想要汉武帝送来的宝物,他杀死了使者,夺取了宝物。

汉武帝终于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他派出的先遣部队全由国内的刑犯和恶少组成,他们没有携带充足的给养,沿途向别国索要,如果不交出粮食,就被视为大宛的同谋。毫不出人意料,这支部队失败了,但也麻痹了大宛国。汉武帝怎能接受这样的失败?他随后调集近二十万大军在敦煌集结。听说大宛国的饮水全取自城外,汉武帝特意派遣几位水利专家随军同行,汉军切断了大宛都城隐蔽的引水系统,很快征服了整个部落。

取得大胜的汉朝军队凯旋而归,沿途中亚各国听说汉军征服了大宛国,无不大受震动。各国王公贵族纷纷派遣子侄跟随汉军回到中原,他们为汉武帝呈上贡品,并留在汉朝作为人质,表示对汉武帝的效忠。至此,张骞定下的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来扩张汉王朝在中亚影响力的策略取得了成功。

这个外交策略最伟大的实施者无疑是汉武帝,但张骞作为提出者和实践者,更值得人们尊重。可惜的是,张骞没有等到他的宏愿实现的一天,从乌孙国返回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第四十章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同类推荐
  • 拿破仑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

    拿破仑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

    十七个,或许远远不止十七个。自耀眼的拿破仑一世起,波拿巴家族就在崛起与流亡中反复。是谁参与书写了拿破仑的史诗,又是谁延续了他的伟大?波拿巴家族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荣耀与哀伤,在三百年的欧洲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中有两个皇帝、三个国王、一个王后、两个反叛的亲王、一个美丽的“艺术女王”和身世坎坷的“雏鹰”。此外,他们中还有倒在战场上的勇士、大诗人们的挚友、弗洛伊德的恩人、美国FBI创始人、“二战”抵抗英雄和旧制度下的议员。他们是法国人,也是意大利人、德国人、美国人。他们不仅仅是贵族,也是让巴尔扎克和大仲马青睐的历史传奇主角。这些非凡的家族成员,把大革命思想和《拿破仑法典》带到了世界各地,让拿破仑精神在现代开枝散叶,绵延不绝。为了让他们从三百年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皮埃尔·布朗达收集了最新的史料和最近的研究成果,打破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看法和流传已久的传说。在历史资料的助推下,本书向我们讲述了波拿巴家族不可思议的命运。
  • 悠唐

    悠唐

    天下之势,唯我掌控。穿越到唐朝一个相师身上的陈小天,本想悠闲的过好他的小日子,奈何被卷入血玉传传说......这个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同样的大唐,不一样的故事,欢迎大家品读。
  • 千山丛云

    千山丛云

    千山之中,龙虎相争。丛云之间,智贤竞谋。乱世开幕,受难出逃的年轻帝王,志存天下的败将遗子,威震海内的骁勇战将,运筹帷幄的王佐之才,无数英杰豪士竞相登场,这壮绝的舞台何人折冠?意江山,意美人,意名望,意富贵,谁能得意?又或是天妒英才,英雄枉命,香消玉殒。
  • 晋乱风云

    晋乱风云

    公元266年,司马炎登基,建立了西晋。当时,内政昏暗,各地战乱纷飞,百姓苦而不言。各路英雄豪杰不忍看到朝廷如此昏暗,都决意推翻朝廷,建立新的政权。一场大混战,即将爆发……
  • 三国龙傲传

    三国龙傲传

    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的大汉就要迎来“新的篇章”幽州辽东郡的一个海滨小村里,有一个年青人,慢慢的走上了历史舞台,从公孙瓒帐下的一个部将到与袁绍抗衡,在到与曹操的对决,他带着他忠心耿耿的部下们还能走多远,就让我们一起见证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热门推荐
  • 洛家那位六小姐

    洛家那位六小姐

    (1v1爽文双纯)小片场①:自从到了娱乐圈,没想到自己被五位帅哥找上门认妹妹。“哎哎哎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妹妹”洛小六凶凶的说道。一个和洛小六一样有小虎牙的阳光帅哥站了出来,甩出了五张血缘鉴定“还不是?”…这小片场②:夜幕降临,“你是L?”俊美的男人摁住了洛小六的手。“怎样?还不放开。”“来,喝了这杯酒我就告诉你”某女看着他深邃的眼睛就喝了下去…表面甜美实则御姐vs表面温文儒雅实则心狠手辣but对女主就是一个小狼狗
  • 农门贵女:拐个王爷来种田

    农门贵女:拐个王爷来种田

    一朝穿越,大伯母一家欺人太甚,阿奶阿爷偏袒,可她却不是个包子,看她斗小姑,虐渣渣,如何在这个时代混的风生水起……
  • 重生之渡劫女仙在现代

    重生之渡劫女仙在现代

    (此乃大坑,勿进)她林倾儿在修真界是一介散修,在那里独来独往好不容易修练到了度劫期,却被一声使命把灵魂给打到了现代。她将掀起在这里怎样的风云,建立了属于她的王朝呢?
  • 破晓时分活下去

    破晓时分活下去

    末世天灾,每个人都想活下去,在这里人性被发挥到了极致,在扭曲的末世中,谁才是存活到最后的那一个?
  • 不朽邪王

    不朽邪王

    古往今来,相传天有九重,九重混沌天、八重太玄天、七重清虚天……而少年叶问天的传奇之路,则起始于第一重天泰阳天。古老的神魔复苏后,神州世界风云涌动,且看少年叶问天携不朽神器与逆天神诀,一路战天骄、诛神魔,横九天十地、扫八荒六合,书写一段第一重天的不朽史诗。
  • 黑夜如斯月如水

    黑夜如斯月如水

    本来独立(划掉)自主(划掉)的隐藏黑客网站第一黑客:月,可以安安静静地生活,玩游戏,赚大钱(假的),向“一”挑战(假的),继续隐藏,但是某一天,一个神秘的人要求她向着骇客这条路走下去,还给以高额的报酬……不管是职业道德还是良心,咱们就算是吃土穷死!也绝不做骇客!!!加上新来的boss,突如其来的变故,她是继续坚定的走下去,还是默默地坠入黑暗?
  • 孤身从南走到北

    孤身从南走到北

    沈伊心说:“夏子沫那么幸福,南有顾南城,北有季北宸,还有一个疼她的哥哥夏子凛,可她凭什么一出生就是高贵的,幸福的,就是我沈伊心这一辈子怎么样都比不了的人,凭什么?”
  • 逆闯无限道

    逆闯无限道

    “剧情世界”的末流武者少年,邂逅“轮回者”中的新人少女,命运的作弄让他们彼此扶持,斩棘前行,渐行渐高。且看主角冷不丁如何以“主神空间”为跳板,战牛鬼蛇神,斗外星异种,一次次突破武道之巅峰,征战无尽位面!
  • 俢元记

    俢元记

    这是元气磅礴的世界,修元大陆原本天赋异禀的修元天才,实力却突然停滞不前。一次赌上性命的挑战,让他天赋重现。几个少年男女命运交织,在逆境中成长,爱情,友情,亲情……看少年如何历经磨难,登顶修元之巅。
  • 玉楼春深

    玉楼春深

    玉楼春晏几道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尾生抱柱,至死方休。璇玑为了寻那年宫墙边,朝她折柳一笑的温润君子,甘心被岁月的洪流吞噬。明知不该,却还是一腔孤勇,再未回头。可倾尽半生,璇玑才恍然大悟,原是银汉清浅,迢迢相去不复。惟有相看两相厌,方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