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53500000044

第44章

周伊波每天早上打扫完宿舍和楼道的卫生,就和二班团支部书记岳青山蹬着装满暖水瓶的三轮车,到各教学楼的小教室,给社教队员送开水。小教室里的课桌并在一起,社教队员在上面打通铺,多数人学习讨论也围坐在被窝里,只有少数抽烟者坐在条凳上,房内整日间烟雾缭绕。周伊波在一个个神秘会场里不停留,放下暖水瓶即离开,很少能近距离地看清队员们的面孔,更听不到他们的谈话。只见到过一本学习资料——《梨园大队‘四清’运动经验》。而在去饭厅吃饭时,却能清楚地看到他们从相反方向排着长队走过来,尽管老少不一,却大都穿着粗布对门襟布纽扣棉袄,浑身烟草味,满脸风尘,双目疲倦,和农民没有两样。只有极少数人,披着老旧的列宁服短外套。他们偶尔也在大饭厅召开大会,开会前学校即通知留校学生布置会场、打扫卫生。大会进行中,只有个别女生可以到主席台上给领导倒茶添水;而其他服务生,如有兴趣,也允许随意站在窗边或饭厅后位旁听;非服务生,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只要知道大饭厅在开大会,都会远远避开,绕道而行,注意避嫌。

有一次开大会前,从大门口走来几位身披黑色呢子大衣的领导,因随从和保卫人员较多,连学院颜飞书记也只能远远地跟在后边。服务的学生打扫完卫生后,按指示都站在路道边拍手迎接,周伊波判断来人是上面的大领导。

就是在这次大会上,周伊波在窗边第一次听到了比自己学院书记职位更高的领导讲话,也第一次令他震惊地知道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农村有三分之一的政权不在共产党手里。他特别注意到一位高大魁梧、满头白发的领导用坚定的口气说,“毛主席、刘主席向农村派工作队,解决干部‘四不清’问题,遇到的阻力相当大。那些问题严重的人和他们上面的保护伞,用各种办法拼命抵抗,不愿意失去他们的天堂,在三个‘四清’试点县上,就有三四百人自绝于人民。今后,我们在农村中依靠贫下中农决不动摇,抓阶级斗争决不手软。现在这三个‘四清’试点县,初步清理出的一万七千多名干部,预计退赔现款总数有八百一十多万元,一定要落到实处。农村里那些多吃多占的‘四不清’干部,要让他吐干净;吃公家粮的,要开除他的公职;该抓的一定要抓,该关的一定要关。阶级斗争一抓就灵,通过这场斗争巩固我们在农村的政权。”(注:参阅满妹著《思念依然无尽》141P)

在这次大会不久,社教工作团又在大饭厅里召开了第二次大会。和上次大会一样,服务学生打扫完卫生后,按指示又都站在路道边的冬青树前,拍手迎接上面来的领导。周伊波注意到这次从身边走过的领导阵容基本和上次的一样。只是在那位高大魁梧、满头白发的领导旁边,多了一位瘦小而年轻得多的领导。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他们都穿着和工作队员基本相似的列宁服短外套,都没有再披呢子大衣。他们谈笑风生地走进大饭厅,蹬上主席台。大会主持人,首先邀请那位高大魁梧、满头白发的领导讲话。满头白发的领导,动了动桌上的麦克风,客气地推让说“我要讲的上次已经讲过了,今天我们主要是聆听直接来自北京的声音,来自主席身边的指示。姚浜同志派来我省工作,从中央机关来到地方后,做了不少调查研究,还是请他先给大家做报告,大家欢迎!”白头发领导起身鼓掌。

姚浜的名字对年轻一代是非常熟悉而又亲切的。但周伊波从未敢奢望能在自己的校园中,这么近距离地见到姚浜同志的尊容。他庆幸,他激动,没有理会别的同学在做什么,急忙在饭厅后边找凳子坐下,俨然像是一名社教队员。

姚浜讲起话来,仍然和走在校道时一样轻松愉快。周伊波很快被他的幽默、亲切、谈笑风生所吸引。当他甩掉披在身上的短外套,挥动着手臂洪滔大论时,周伊波又觉得他的话是那么符合实际,那么令人信服。他的魅力是颜飞书记,甚至那位高大魁梧、满头白发的领导根本无法相比的。在周伊波心里的那种因寒假中不能与老同学、老朋友聚会而产生的遗憾,对身不由己而心生的郁闷,转而变成一种快感和幸运。他觉得这个寒假,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周伊激动地和岳青山、傅安深议论了几次姚浜的讲话。但是,他没有料到,他们的反应都很平淡,没有发生共鸣。

在开学前,周伊波抽空去了一趟史纪钦的家,和这个对政治有着特殊敏感性和浓厚兴趣的高中同学聊天。俩人一见面,周伊波就把记得的姚浜讲话向老团支书转达,“姚浜同志说,社教运动是普遍的马列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重点是对广大干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能搞人人过关、让人人自危。更不能抓住干部中存在的某些错误缺点不放,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他还提出了‘四个不反,六个不查’,其中包括不反学生,不反一般干部;不查阶级出身,不查一般工作作风。要团结广大干部,广大群众,下大力气,把生产搞上去,迅速扭转农业歉收的局面。”

史纪钦在听周伊波转达姚浜同志讲话时面孔冷峻,没有出现周伊波脸上那种激动和兴奋,只是在周伊波停顿下来后,他才故作深沉地问道:“姚浜还说不要查一般男女关系问题,小偷小摸问题。对吗?”

“对呀!”周伊波奇怪地望望史纪钦。

“他第二天又到交大给全省高校师生代表做了一场报告。我们学校派人去参加,我也去了。他在交大的会上还说,‘男女之间就是有关系吗,只要不是道德败坏,是正常恋爱、正常交往,组织上就不要去管。’又说,‘现在高校里经常在辩论红专关系,有什么好辩论的?红就是红,专就是专。战士要战、干部要干;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田;学生拿好笔杆,教师拿稳教鞭;知识分子用知识为国服务,就是又红又专。”史纪钦接着周伊波的话题,又补充了一大串姚浜同志针对高校社教问题的讲话。

周伊波对史纪钦补充的姚浜同志交大讲话很感兴趣,又激动地感叹道:“这话说得多好哇!你说解放军不练兵,咋打仗?农民不种田咋吃饭?倒是知识分子坐在机关学校,有吃有喝、凭空论道,辩论‘白与专’、‘红与专’闲扯淡,倒影响不大。”

“你这人政治上咋还是这么不成熟,咋还爱激动?知识分子谈‘红与专’咋能是闲扯淡?工、农、兵对这个问题可以不谈,但是知识分子有个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红与专咋能不谈?”史纪钦不但没有激动,反以一种政治成熟人物的神态,反驳和教育这个小兄弟样的老同学。

“那天会议的气氛热烈不热烈?”周伊波没有太在意史纪钦的话,仍然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绪,面带笑容地问道。

“会场上倒是掌声不断。可是,我哥听到在省委工作的一个亲戚讲,省上领导对他的讲话持批评态度。”史纪钦神秘兮兮地向小兄弟透露了一个小道消息,“人家说他反对阶级斗争,否定省上的工作成绩,特别是社教工作成绩。”

周伊波之所以这么兴奋,是觉得姚浜同志的讲话,从风格到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和白发领导死死板板的讲话很不相同,更是超越了颜飞书记的老一套。他并没有听出来,姚浜同志的讲话,有哪些地方是有意反对阶级斗争,否定社教工作成绩的。他知道史纪钦以前在班上喜欢故弄玄虚,但也知道史纪钦有亲戚在省上工作,小道消息未必没有来头。他收敛了笑容,问道:

“他咋能是反对阶级斗争,否定省上工作和社教成绩?我记得他在会上说,去年咱省上粮食总产量比1956年还少二十多亿斤。这次社教中死的人、抓的人也太多了。他说,‘不要搞人人过关,要把生产搞上去。’这难道不对?”

“你知道中央派人在河北抓的《梨园经验》吗?”史纪钦觉得应该给这个小兄弟进行点社教运动知识启蒙。

周伊波迷茫地说:“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知道。”

“我哥最近从社教团回家,我在家里见到过他带回的学习资料。其中的《梨园经验》,我读了两遍。咱们在中学都学过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章第一句话就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还说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农村三分之一的政权不在共产党手里。城市的问题也很严重。如果让地、富、反、坏、牛鬼蛇神都跑出来,中国不是就要变修?不是就要出现反革命复辟?所以,中央决定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城乡搞社教运动。《梨园经验》就是农村社教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中央抓的典型。文件里说,当前在农村搞社教运动,就要象当年搞土改那样,通过扎根串联,访贫问苦,重新确定阶级成份、建立阶级队伍,重新夺权。推广‘梨园经验’是经过中央批准的,是中央的意见。但姚浜同志好像不太赞成这样做,他的讲话,很多内容和‘梨园经验’不符,他不赞同省上领导以往的做法。这怎么可以呢?”史纪钦把从哥哥那里听到的和自己读到的一些情况,绘声绘色地向老同学宣讲。

史纪钦一套革命色彩浓厚的理论和小道消息,让周伊波又茫然起来,初见老同学时的兴奋已经消失。他看着史纪钦变得冷峻麻木的脸,觉得他所崇尚的道理,让他不近人情。自己与这个经常自诩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老同学,越来越不能亲近,甚至开始感到陌生。自己跟着平民百姓的父母长大,母亲大字不识糊里糊涂,父亲自认为是读书人,却也如“孔乙己”那样没有心机。父母无论脾气好坏,却都是善良人。周伊波想到这里,忽然产生一种已经离家很久的感觉,他急于想回家看看,见见父母和弟妹。

一夜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带来生机。春风吹散了浮云,抹蓝了天空,裁剪了柳叶,吹绿了大地。路边的枝条上、草丛间冷不丁地冒出几朵碎花,隐伏着的鲜艳色彩只有留心的人才能瞧见,古城灰暗的房舍和干黄的土地似乎有了些许韵味。星期日早上,周伊波走出校门,三三两两的小黄蜂引导他经过一大片散发出清香味的油菜花地。

他坐上公共汽车,很快到了火车站。沿着城河岸的路道上,在路人的脚边,随意开着各色的芬豆花。那喇叭形的花冠不大,相互拥簇在一起并不优雅,扶持它的枝叶带着尘土。但是他知道,这些花耐风、耐晒、易活;俯下身子闻闻,朵朵都有香气。

一路上,周伊波见到认识的婶子大娘,老远就开始喊叫着打招呼。他想起来这些婶子大娘以前和母亲一样都没有正式的工作,有的摆小摊,有的到火车站去卖吃喝。自己的母亲也和她们一样,到火车站里卖茶鸡蛋,到西闸口扫煤灰。小时候自己跟着母亲走在这条路上,想吃根油条都没有钱买,见到卖变蛋(松花蛋)的还以为是把“驴粪蛋”拿出来卖呢!如今,这些婶子大娘和母亲都走出了家门,顶起了半边天,每家每户的生活都在往好处走。回到家里,两个妹妹和小弟弟亲热地围到哥哥跟前;母亲还像是在困难时期一样,先把好吃的菜角子、炸麻叶端到他面前。母亲只说他是胖了瘦了,问有没有对象,不问他在学校里学什么、干什么,更不懂红与专、阶级斗争。母亲平时除过上班外,在家里就是干家务,拖着妹妹、弟弟过生活,不让父亲太操心。父亲一天到晚泡在饭店的保管室里,经常是半夜才回家。可母亲从来不诉苦说累,她既像一棵树,像她的名字那样,只要有窄窄的一小块地,有水有空气,插下去就生根,发芽、长叶;也像一台拖拉机,拖着家里几口人使劲往前奔。不仅自己的母亲是这样,四邻的女人和回老家时见到的两个姑姑都是这样。伊波看她们,如同路边那些芬豆花,虽没有园林、厅堂里那些名贵花木那么雍容华贵,却能够抗风、抗旱,装点了另一番风景。周伊波从水缸里舀了一瓢凉水端到门外,倒进开着芬豆花的砖池子里,又摘了几个黑蕾子,进屋放在桌子上。他坐在桌边,静静地想着什么,连妹妹拿着作业本问他问题,一开始都没有醒过来神。

回到学校,周伊波拿着书包进了大教室,可他怎么也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书。他回想了一天的见闻,想着想着,一个女子的形象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她给他裢破棉袄,她对他说“我小时候在农村,跟着爷爷种过苞谷、高粱,跟着奶奶养鸡、剜菜,还跟着姑姑到集镇上卖过瓜果。”他抬头在教室里四下望望,没有见到她的身影。他觉得她更像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更像是和母亲、妹妹、婶子大娘一样质朴无华的人。但是周伊波不敢去想其它事,特别是男女之间的事。只是觉得她是一个对脾气的同学,他的看法与一些人有很大不同。他拿出日记本,酝酿了片刻,写出了一首小诗:

芬豆花

不登雅堂冠虚空,有柔有香亦有情。

庭院内外育黑籽,路道两旁留踪影。

紫红黄白躲春风,缺华少贵无纷争。

骄阳冷月映枝叶,河溪上下皆葱茏。

同类推荐
  • 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这本《有关部门》收录的就是微型小说,由刘殿学所写,共收小说77篇,包括:《穆罕默德大叔》、《会飞的小花帽》、《墓碑取款机》等。
  • 月光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本书收录的二十余篇小说,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出当代青年的精神现状,揭示了社会公共问题在人的生存中折射出来的真相,并具有探索和追问意义。
  • 白纸门

    白纸门

    这是河北文坛的“三驾马车”之一关仁山长篇巨著,是作者又一部以雪莲湾为背景长篇典范作品。作品围绕有上百年剪纸传统的麦氏家族和远近闻名的造船世家黄氏家族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作品的写作真实入微地反映农村生活,以文学作品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起伏,并能引发人们对当代农民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关仁山以冷峻客观的笔触描写现实生活,努力关注当下生活,大胆直面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表现出一种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勇气。
  • 长生

    长生

    人生苦短。人类在追寻长生的道路上已艰难求索了数千年。2029年,遗传学家古德在偶然中发现了一种能延缓衰老的神奇物质——“上帝分子”。人类预期平均寿命将至少超过两百岁。世界人民欢欣鼓舞,歌咏光明伟大的长生不老正在变为现实。而少数冷静者开始思考,人类的长生甚至是永生的背后可能存在的资源枯竭、阶级固化、人权平等等一系列问题。神秘的科学组织“滤镜”通过极其严谨的计算,得出了一个冰冷的答案:“上帝分子”,这个人类伟大的福音背后蕴藏着可怕的危机,延续了数十万年的人类文明将有六分之一的可能因此走向灭亡!
  • 无泪之城

    无泪之城

    林兰芷因意外事故失聪,依靠唇语读懂别人的话,一直隐瞒着自己听不到的秘密。而偶像明星慕楚惟为躲避粉丝和记者来到天台,误以为她要自杀,出手相救,没想到无意中的话却刺伤了她的心,此后两人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
热门推荐
  • 被渣后我死了

    被渣后我死了

    沈卿被那个男人带回了家。起初,大家都羡慕这个飞上枝头的麻雀。后来,听说沈卿死了,被喻家太子爷折磨死的,死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墓碑都没有。高亮:前期第一人称,开虐后第三人称。喜欢女强的可以看作者的另外一本,《重生之宠夫成瘾》,女主超强!
  • 硅时代

    硅时代

    思维是什么?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知是什么?是记忆,是记忆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是什么,是人脑对事物主观认知的相同点,换句话说是搜索记忆,并建立联系。而记忆是以生物电震荡的形势存储与脑域之中的,大脑是什么?碳氢化合物,既然碳氢化合物可以存储生物电,那么硅基芯片为什么不能呢?!
  • 金枢

    金枢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万里山河铸孤人,六境犹梦景楼深。楼景常以孤身犯险,闯过狭渊绝境,走过狼窝蛇地,曾在普天同庆之际满身鲜血的行走于街巷中而面不改色犹如一柄锋刃,更于子民唾骂中炼就了柔软且强大的内心,她甘于用荆棘包裹自身,在动乱迭荡的六境中寻到一丝天光活下去,遭遇阴谋诡计,识过万千面孔仍心念不改,可是她从未料到,这天光竟只在一人身上,这人于暗潮汹涌之下,带着满身疤痕和一腔孤勇将她揽进了怀里,这一抱便再未放手,期限至终。 —— 日更/长篇/古言/朝堂江湖/男女主双强,双向救赎(不虐) 谢谢大家支持!看书愉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真不是配音师

    我真不是配音师

    他是王者荣耀中李白的配音,洒脱不羁,飘逸豪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是英雄联盟中亚索的配音,追求永无止境:“吾虽浪迹天涯,却未迷失本心”他是《拆局》中双面间谍谭峰的配音,用低沉性感的声音告诉世人:“生而为人,我有我的信念和追求”但他也可以是妲己、是貂蝉、甚至是狼嚎羊叫鸟鸣豚啸,只因声音能变化,那么试试配音如何?
  • 没有英雄梦之平平无奇的我

    没有英雄梦之平平无奇的我

    主角就是就是在这大千世界里的一个平凡人,跟你我没有什么不同,是属于这世界的百分之80的人群,她也没什么大的志向,不想拯救世界,不想当一个超级英雄,她想要的生活不过是平平淡淡,快快乐乐的一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呢,在学校里也是按时上课,偶尔翘掉自己不喜欢的课,对于自己喜欢的作业也是尽力完成,不喜欢的就随意敷衍。从小到大倒也是没犯过什么错,在家长,老师眼里也是个好孩子,可是,没人知道,在外人的眼里乖巧的她却也有疯狂滋长的想要毁灭自己的念头。从小到大,行为规范律己,待人接物有礼,但是,她却忘记了真实的自己。家人老师也忘记了,压抑的越狠,未来也会反弹的越狠。她疯狂过,恨过,也爱过,最后却也明白了,并不是一定要活的惊心动魄才是活过,其实,平平淡淡也很好。下辈子,我只想平平淡淡的活着。
  • 贼明

    贼明

    历史讲师朱子明练自由搏击拳时无奈穿越了,成了明代最后一个肥子皇帝朱由崧。更无奈的是竟然混进农民义军当中,成了一个小小的山寨头。此时,正是崇祯五年,也是农民义军烽火连绵之时,朱子明顺应朝流做个山寨大王农民头头,还是安心等崇祯灭亡。且看窃国者如何成侯!
  • 乱世悲情,悲惨佳人

    乱世悲情,悲惨佳人

    民国时代,清政府毁败,日本人猖狂作乱,共产党间谍黎美香,冒名顶替走失五年的佟毓婉,这一切,只为了能让日本人侵略中国的计划付之东流,之后,嫁入杜家,把一切关于日本人和中国人竞争泾浜街码头的有关信息全部汇报给了共产党,黎美香知道,既然一开始就拥有不了的东西,那么,起初就不要拥有,杜家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杜允唐也是,可她没想到,原来,有些东西,就算是不属于自己还是属于自己,失去了,依旧是痛苦。
  • 剪到个男朋友

    剪到个男朋友

    想要换个造型、换个心情的她;遇上了假期在理发店兼职的他。且看他是如何手笨剪残她的刘海。好戏开始了……恭喜您,获得宇宙无敌丑刘海!且剪(捡)到个便宜男友!1.男女主感情线舒服且甜甜甜甜2.女主家庭并不简单,后面会讲3.女主对男主一见钟情,但她不说,她等男主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