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1400000080

第80章 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2)

这是充满浪漫精神的理想,从这种热切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到蔡元培这一代知识者与康有为梁启超那一代知识者心态的共同性。他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为想象中的过渡时代期待和祝祷,而又眼巴巴地看着船只在急浪中打游。中国总是在两头不到岸的境界中等待着和失望着。

可以把新文学运动看成是又一次的争取和等待。这是百年中国梦想的又一个组成部分。尽管文学在国人和当局者心目中是微小的,但文学家却把它视为匡时济世的伟大事业。几代知识者为此投入了毕生的精力,而且以非常投人的精神在此后数十年中参与并与中国文学共同经历了举世震惊的文艺劫难。

五四文学运动是五四社会运动的派生物,也可以说,新文学运动是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具体化的结果。由社会性的救亡思想而深人到救亡必须启蒙民众而要启蒙民众必须改革文学使之能为普通民众所接受,这想法在当时的先进文学家中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庶几可以得出这样结论:文学革命的初因不是、至少不主要是文学,而首先是反抗封建桎梏和封建统治的社会反抗的功利行为。

胡适说到新文学的白话文运动时曾提到人们罕知的王照其人。这人的思想行为证实了戊戌维新和五四运动,政治斗争、思想革命与文学改造这些现象之间具有内在精神一致性。王照参加了戊戌变法,也是当时的一位领袖人物。变法失败后他是被通缉的要犯之一,被迫亡命日本。庚子乱后改装潜回并隐居于天津。他归国后思想有了大的转变,从妄冀富强之效出于策略之转移中觉悟过来,要从教育芸芸亿兆下手。认为富国治理的根本在最大多数的细民,不在少数英俊之士。他于是悉心创造官话字母,以求使文字语言能够切近民众。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先行。胡适说:当时也有一班远见的人,眼见国家危亡,必须唤起那最大多数的民众来共同担负这个救国的责任。他们知道民众不能不教育,而中国的古文古字是不能做教育民众的利器的。

许多新文学运动的推动者,早时也热衷于科学救国,后来发现社会落后,民众愚钝,于是转而求以文学启发民心。这是救亡的一个选择,也是救亡与启蒙进而结合互相渗透的一个明证。从上引王照的例子可以看到当日维新主义者选择白话,与新文学运动参加者为新文学寻求适当工具其思考是同向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而在同一个社会现实的基础上终于获得共识。

基于上述,我们认只到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学革命的基因是觉世维新和振兴国运,是由社会政治、思想变革的需要转向文学讨取药方。这构成新文学运动救亡、启蒙与艺术自立的创新之间的潜在矛盾,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自从五四最初十年结束之后,中国文学运动长时间动荡与不可挽回的倾斜,其原因在最初的文学梦想中即已种下。这是宿命,是不可逃避的。因为这是、也只能是属于中国的文学追求。

四、作为基本触媒的世纪末忧患

五四新文学运动继承了它的前身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基本思想,即有感于国势艰危,思以文学之力而起到强国新民的作用。康有为在1897年《日本书目志识语》中把文学的教化作用提到最高度: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谕,当以小说谕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上一个世纪末兴起的小说界革命,是从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人手。梁启超同样重视小说在这方面的作用。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他认为不论从改良宗教、政治、风俗、学艺以及改造人的角度讲,小说的改革具有先行的决定作用,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那时的小说界革命或诗界革命除了注意到内容的革新有助于启发民智,同时也都注意到了白话的普及与运用,对于文学教化作用的价值。1901年《无锡白话报》刊登未署名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文章,明确举扬反对文言、提倡白话的旗帜,把白话的作用提到极重要的位置,愚天下之具,莫文言;智天下之具,莫白话;认为白话是振兴国运的必要工具,文言兴而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实学不兴是谓无民。意思是讲没有白话必将无国无民。

新文学的推动者在上述那些基本方面,完全认同于他们的前辈。他们对于文学社会改造功能的重视,以及对白话提倡的热情几乎与近代先行者如出一辙。蔡元培指出近代以来人们由思想改革推进到文学改革,是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钱玄同等人更是对旧文学充满了怀疑精神,进而对之实行尖锐的批判。他在1918年致陈独秀书中说:旧文章内容,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文章,觉其句调银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将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五四新文学运动直接从近代先行者那里承继了百年梦想的理想精神。尽管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经历了至少两次幻灭的痛苦:百日维新之后的复仇性反扑和残酷镇压;辛亥革命之后的军阀混战,封建势力的卷土重来。两次悲剧性经历使人们重新体验到思想上的幻灭和旧事物的顽强生命力一它可以借任何机会显示自己的韧性。但作为文学救国的另一轮尝试,五四新文学运动以似乎从未经受挫折的纯真热情开始了又一次投入。

五四新文学运动作为漫长的结束恶梦的求索途中又一次新的亢奋,至今还留给我们以青春奔放的印象。巴黎和会的丧权辱国,不过是民族积愤的干柴之上一点火星的引燃。作为一个契机,由受损害的民族自尊而激起了对于中国漫长封建历史的反思,以打倒孔家店为标志的对于封建主义的批判,以引进科学民主为标志的向着现代文明的认同感,都是基于唤醒国民的心智,重新铸造民魂的救亡与启蒙融为一体的文学实现。

新文学的设计和创立成为反抗全部旧秩序的手段的试验地和突破口。它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批判精神是这一运动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庞大旧秩序的彻底怀疑和反叛精神是新的思想家园的精髓。后来的坚信不疑以及坂依经典、迷信个人是国民性格的软化和退化。因为是上一个世纪末悲剧心态的延伸,它成了世纪忧患的新文学的灵魂。救亡的焦躁与启蒙的崇高感交汇而为新文学总体精神的悲凉气氛。深刻的怀疑,严峻的思考,悲愤的吶喊,决然的反抗,综合构成了五四新文学的先天的悲怆风格。

因为它深受西方个性解放和民主思想的启悟,因此在它的展开中又糅之以自由奔放的情调。最初的新文学的成熟作品,大抵都充满了反抗精神,而当这一精神附着具体的形象,则往往表现为颠狂性的。《狂人日记》中疯子语言体现了现实的真实性;郭沫若的《凤凰涅樂》和《天狗》的语言也是狂放不羁的。它们在非常规的疯狂状态中,传达出特殊时代的基本精神。整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几乎都不是轻松明丽的。

即使如湖畔那一伙年轻的专做爱情诗的诗人,在他们那些纯情的歌唱中,那种青春追求始终为反抗、牺牲、争取的悲凉氛围所笼罩。爱情在当时的中国不是一种青春的权利和享受,而是抗争中的使命。它是情感的,甚至要以情感的牺牲为代价。巴金的《家》并没有那种对于青春的陶醉与追恋的轻松甜美,也是无所不在地充斥着反抗、憎恶,甚至愤怒和死亡。即使是朱自清的抒情散文《背影》,父亲跨过铁轨那一刹那的印象,是中国儿女对中国父辈的苦难悲凉所摄取的永恒的镜头。《背影》中有重大的人性因素,但中国社会赋予一代人衰老的背影的凭吊至少是同样的浓重。

中国新文学历史的第一页就是在这样严肃而充满使命的气氛中掀开的。1919年《新青年》发表宣言,首先高扬的就是怀疑和反抗的精神,认为要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要抛弃旧观念而创造新思想以树立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针对中国社会的久远苦难,《新青年》为未来中国画出了一幅多彩的理想蓝图: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劳动的、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希望那虚伪的、保守的、消极的、束缚的……渐渐减少,至于消灭。它几乎把能够想到的美好词语堆积起来,用来表达我们的未来。想象力有多么丰富,这些描绘未来的词汇就有多么丰富。这一切,后来就化为中国文学长久追求的目标。

《新青年》以浪漫派的情调向世人宣示它对旧势力的反抗精神,它在关于罪案的答辩之中说: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本志同仁当然直言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志同仁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那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那国粹和旧文学。

这一番话画出了当时弄潮人的另一种心态,即他们对一切旧物的批判和反对的基本态度。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新文学的浪漫精神。对于他们,一切新的都要召唤,一切旧的都要推倒。他们不在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争取到这些,以及他们是否有可能摒弃悠久历史中形成的那些生命力持久而顽强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

这从一个崭新的层面表达了中国知识者面对的选择的困境:他们既无力在一个运动中推倒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统治,他们对自己所呼唤和争取的一切甚至也来不及弄清楚。但由于社会苦难和民族衰落的积郁,他们没有充分准备便投人了一场壮烈而且是力量悬殊的抗争。他们普遍具有急于求成的紧迫焦灼的心境,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赶上世界的潮流,以缩短中国和外部世界的距离。于是他们希望速效和速胜。

前面引述过的蔡元培说的至少应以十年的工作抵欧洲各国的百年便是一例。无独有偶,郑伯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中也谈到,虽然落后国家产生了文学新潮,但先进国家所经历的文学进程,它还要反复一遍。不同的是,这个反复是快速的,这快速和落后的程度可以说是反比例的。越是落后的国度,这种进化中的反复来得越快,回顾这短短十年间中国文学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出西欧二百年中的历史在这里很快地反复了一番,西欧两个世纪所经历过了的文学上的种种动向,都在中国很匆促地而又很杂乱地出现过来。1932年刘半农在《新编白话诗稿序》中曾经感慨从五四到那时的短短十五年光景,他们那一辈人都被挤成三代以上的人,当年新鲜的东西也都不觉地变成了古董。

这种情景在五四过后半个多世纪的开放的文学十年中又重复了一遍。这十年政治上的相对宽松,社会从严重的教条约束中,得到一种改善性的准自由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面对这个社会因禁锢而生成的愚昧落后与周围世界形成的巨大反差,百年苦难滋长的文学忧患得到弥漫性发展,在高速竞技般展示的节日欢乐的背面,不难看出这一代中国人的失落感,那里施展了一种沉痛悲凉之感。

这乃是万事不如人的蒙羞垢耻心态借助文学的创新以求平衡的实践。最近十年社会文化现实中的诸多方面都有这种表现,但文学表现得最集中,最强烈。朦胧诗之后,有新生代乃至新新生代。所谓第三代或第四代诗人或批评家,所谓第五代导演或画家,文学艺术和诗人们都老得很快。不觉间原先的弄潮儿变成了保守的前辈,甚至成了打倒的对象。评论界更是不断推出新潮。人们惊呼被创新的狗追赶得连撒尿的时间都没有了。

这是由于文学蒙受的苦难最严重,而文学家也能最敏感地感到这种氛围。面对相距数十年在中国重复出现这种巨大的创造热情所包蕴的悲凉情怀,从而表现出近于疯狂的文学创新的旋舞,不难看出这是由于挣脱苦难而爆发的补偿快感的刺激,是由于长久的饥渴过后的失常欲求的驱使。中国文学在此种情态和环境中产生的追求新鲜刺激,浮躁喧嚣,不由自主地摹仿以及由于急功近利、求成心切所造成的粗糙和肤浅,都是这种心态下易于产生也不难理解的弊端。

五、从思想革命到工具革命

在充分宣扬的文学救亡的支配下,中国文学的变革呈现出饱满的热情投入精神。初生的文学一开始就进入了反抗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的大破坏和大建设的热潮中。作为文学运动的精神思想支柱,胡适从纷繁的现实情态中,将此归纳为人的文学和活的文学两大内容。这可以认为是对五四新文学精神的较为精赅的把握。

活的文学重点在文学的运载工具的改革上。即从以脱离民众口语和社会现实的文言作为工具,转变到以现代口语为基础的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作为工具上来。白话的提倡以及它对文言的战胜所具有的价值和功绩,是逐渐被认识到的。相当时间流传过的提倡白话文是形式主义的谬误,只是到了最近数年才得到辨析。

同类推荐
  • 诗美创造学

    诗美创造学

    本书探讨了诗的构思、诗之情、诗之思、诗之美、诗的意象、诗的意境、诗的语言、诗的形式、诗的风格等问题。
  • 江上抗倭

    江上抗倭

    这本绘图本《江上抗倭》(江上,江阴别称),描绘明朝江南(以江阴为主)抗倭的历史,着重描述嘉靖江阴知县钱錞率领兵民抗击倭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本书分主体和附属两部分内容,主体内容图文并茂,适合所有读者阅读;附属内容(褐色文字)是抗倭历史资料,和主体内容基本对应,适合爱好、研究明朝抗倭历史的读者阅读。这是一本老少咸宜、俗雅兼备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读物。
  • 桂花:阿多尼斯中国题材长诗

    桂花:阿多尼斯中国题材长诗

    《桂花》是著名诗人阿多尼斯中国题材的长诗,记述了诗人2018年九、十月间的中国之行,尤其是皖南和黄山之行的印象、感受和思考。整部长诗由50首相对独立的诗作构成,字里行间随处流露出他对中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友谊是长诗《桂花》的基调之一,阿多尼斯对中国自然、文化和友人的深情厚谊在诗中溢于言表。他眼里的中国,“不是线条的纵横,而是光的迸发”。他心中的中国女性,是“云翳的队列,被形式的雷霆环绕,由意义的闪电引导”。
  • 苔丝(英文版)

    苔丝(英文版)

    该书首印于1891年。现在已被公认为是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BBC有个大全英语世界19—20世纪最佳文学作品排行榜,该书名列第26位,足见此书的巨大魅力。另外,由于这本书在西方文学界影响巨大,因此,被几次搬上银幕,也数次被拍成电视连续剧。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就引进了由法国著名女演员金斯基主演的《苔丝》。最近,英国版的《苔丝》电视剧,也被介绍到了中国来。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所选诗作,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体裁和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热门推荐
  • 三生劫之桃花乱

    三生劫之桃花乱

    因千年前那白衣冉冉的仙人为他挡去灾难,一只千年桃花妖寻恩而来。哪怕她是命定孤星,妖乱世间,人人得而诛之的煞星,他也会护她一世周全。
  • 异界无敌逆天系统

    异界无敌逆天系统

    什么你说你有天阶法宝?这仙阶贯穿之剑是我家女仆用来切菜的。你说你有天阶丹药?看到那一堆仙阶的丹药了吗?那是我家宠物的零食。看宿主是如何装逼,如何打脸的。
  • 子临天下

    子临天下

    看繁世韶华,又诉谁如故风华。他举杯煮酒论天下,他放手为何而牵挂;他笑看存亡与厮杀,他乘奔为谁去争霸?看江山如画,子恣临天下。——《子临天下》题记
  • 冷清医女:妖孽王爷欺上瘾

    冷清医女:妖孽王爷欺上瘾

    白虎国宰相府欧阳情天生痴呆,受尽所有人的冷眼。最后一尸两命,带着腹中胎儿,命丧黄泉。再次睁眼,她腹黑高冷,敛尽一切天真善良。宫殿浮华背后,她巧笑嫣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她成了名动天下的无双医女,惹来无数羡慕妒忌恨,众人更是对她百般挑剔,万般刁难。她依然云淡如风,轻松以对。姨娘恶毒?不怕,她计谋百出,灵活周旋,且看她如何将其整的哭嚎连连。姐妹陷害?不怕,她反将一军,将计就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她好看。重活一世,她翻身做主,再也不被那些恶人所控!原本一切都在运算中,却没料到,她会遇上一只极度难缠的妖孽狼君。此妖孽狼君武功高强,腹黑邪魅,阴险狡诈:“乖乖跟为夫洞房吧……
  • 陆清献公莅嘉遗迹

    陆清献公莅嘉遗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的魅力来自口才

    你的魅力来自口才

    魅力的呈现,智慧的闪光。交际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社交口才、职场交流、谈判语言、商道交际、恋爱与婚姻、演讲能力的培养、好口才应注意的事项等诸多方面予以剖析,给读者实用的指导和策略性的应用。本书还插入了百余幅生动的插图,以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缘来是你之极品女一号

    缘来是你之极品女一号

    当我们有点逗比又有点萌的女主很悲催的偶然发现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女儿,出去聚会散心差点泡到自己心仪了很久的男神的时候,又很悲催的中邪被海水卷走了...再次醒来,她出现在一个完全架空的朝代,并且失去了一部分记忆
  • 逆宇记

    逆宇记

    一位乡村小子,因为遇见一头怪物,开始了自己的奇幻一生
  • 夺权野兽朱棣(套装1-3册)

    夺权野兽朱棣(套装1-3册)

    本书讲述中国历史上最高超、最曲折、也最常见的夺权大战!想当皇帝,却又被限死在边疆,燕王朱棣,在重演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夺权把戏之后,终于夺取了皇位:装疯卖傻麻痹对手,上交兵权表达忠心,背地里招兵买马,为取得对手的信任铤而走险,主动将自己置于任人宰割的境地,等待时机,制造借口,把事做绝,悍然出击不给自己和对手留退路……本书向您讲述这个传奇帝王的一生: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他出生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长到8岁父亲才想起来要给他取个名字,21岁开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遭猜忌,被排挤,父皇驾崩,侄儿登基,把他逼上绝境,也给了他夺权的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