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36100000017

第17章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按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固属风湿相搏之候。然风湿相搏。有属湿温。有属寒湿。

于何辨之。盖以证言。则呕而渴者属温。不呕不渴者属寒。以脉言。则实而数者属温。虚浮而涩者属寒。谛实此证此脉。便可主以桂枝附子汤而无疑也。

徐灵胎曰。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三两。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证。此桂枝加一两。附子加二枚。以治风湿相搏身疼脉浮涩之证。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异。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后人何得以古方轻于加减也。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白术(四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三枚炮)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

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按前证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小便自利。无取桂枝开膀胱而化气。恐渗泄太过。重虚津液也。大便硬反用白术者。以白术能益脾而输精也。当察二便以与前方相出入。

附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之。先其人身如痹。继复如冒状。亦险绝矣。险而稳。此其立方之所以圣也。藉非胸有把握。安能任用附子至三枚之多。而履险如夷哉。

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四逆者。手足厥冷也。方以四逆名。用治三阴经吐利厥逆之寒证也。干姜温中散寒。生附驱阴复阳。二味合用。乃能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而挽垂绝之阳。复以甘草者。正取其甘缓留中。制雄锐之师。迅奏肤功。迎阳复辟。此三阴经中之第一方也。

经云。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盖下利清谷。里证已急。急当救里。若复瞻顾表热。恐阳随下利而亡矣。此表里缓急先后之界。失治即驷马难追。急当着眼。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夫自利不皆属寒。自利不渴。则寒证可知。虽未至手足厥逆。而温中散寒。当防于未然矣。此太阴用四逆之大法。

少阴病脉沉者。沉为在里。急当救里。若欲吐而膈上有寒饮干呕者。益属阴邪上逆之象。尤当从事于此汤之急温。此少阴用四逆之大法。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有寒有热。凡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则属虚寒可知。皆主是汤。此厥阴宜四逆之大法。

又经云。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按此二条。乃寒邪直中三阴而成霍乱之证。汗出恶寒。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若不急温。瞬有转筋入腹之变。

此三阴通用四逆之大法。

四逆证具。若无脉沉微恶寒等阴象。虽下利而并非清谷。反下重者。既属转经之热邪。

不可误用。贻祸难挽。当须细辨。

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汤原方。加人参一两。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按亡血即亡津液之谓。故加人参补虚以生津液也。

通脉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强人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

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四逆汤为驱阴复阴之主药。此因阴盛格阳。故加葱以通其格。经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面色赤加葱九茎。按下利清谷。

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而里寒者。阴盛于内也。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而外热者。格阳于外也。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此通脉四逆之正法也。或腹中痛者。去葱之辛散。加芍药敛脾阴而止痛。或呕者。加生姜以止呕。或咽痛者。去芍药之酸敛。加桔梗以清咽。四逆主治其本。诸加减法兼治其标。若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即与四逆加人参汤同义。至四逆证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此阳有立亡之象。亦宜此方主治。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于通脉四逆原方。加猪胆汁半合。余如前法煎成。纳猪胆汁。温服。其脉即出。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按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皆四逆及通脉四逆固有之证。何取乎胆汁之加。要其着眼全在吐已下断四字。盖吐已下断。津液内竭。投通脉四逆纯阳之剂。正恐格不相入。故藉胆汁导引之力。以和阴而复阳也。

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干姜附子汤主之。按下后则阴气盛而阳已虚。复发汗以散其阳。则虚阳扰乱。故昼日烦躁不得眠也。夜而安静。非吉兆也。止以入夜纯阴用事。而衰阳欲躁扰不能也。此法不用甘草。

较四逆汤尤峻。取其直破阴霾。复还阳气。必审无呕渴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则烦躁的为虚阳扰乱之烦躁。乃可主以此方而不至误用也。

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故用姜附助阳以配阴。

白通汤

干姜附子汤原方。加葱白四茎。煎服法照前。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按少阴下利。肾中真阳。将随下利而亡。故以姜附温肾。而加葱白以升举下陷之真阳也。

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原方。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猪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按少阴下利。治用白通。药本不误。正以阴气太甚。与辛热之药格不相入。故加人尿猪胆汁以为向导。与通脉四逆加猪胆汁同义。服汤脉暴出者。乃为药力所迫。而阳气将泄露无余。仍主死也。微续乃正气渐复。故可生也。

茯苓四逆汤

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按未经汗下而烦躁属阳盛。既经汗下后而烦躁属阳虚。且汗下之后。津液告竭。故于四逆汤中。加茯苓以安下。人参以补虚也。

四逆散

柴胡 枳实(炙) 甘草(炙) 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汤主之。沉为在里。只宜温里。此全以脉沉为辨。又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此汤主之。此又以口中和为辨。口中和而背恶寒。则非阳邪怫郁之恶寒。乃可主以此汤而无疑。

此少阴病温经散寒正治之法。主附子之雄烈。下消肾中之水寒。上资君主之热化。人参助阳。芍药和阴。茯苓利窍以逐水。白术燥湿以燠土。并力温托。绝不加入一毫升散之药。但使元阳得振而病自解。

柯韵伯曰。此与真武汤似同而实异。倍术附。去生姜。加人参。是温补以壮元阳。真武汤还是温散而利胃水也。此辨明真武附子。界限却清。

甘草附子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经云。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按此段形容风湿相搏之病状最着。湿壅于经。故身肿痛剧而小便不利。风淫于卫。故汗出短气而恶风不欲去衣。附子白术。宣太阴以驱湿。甘草桂枝。通太阳以散风。凡风湿证大发其汗。病必不解。此方亦是不欲发汗之意。当取微汗为佳。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

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按此段经文。本已自解明白。利在下焦。关闸尽撤。急当固下焦之脱。石脂余粮固涩之品。性皆重坠。直走下焦。拦截谷道。修其关闸。此以土胜水之法。若复利不止。则又当通支河水道。以杀其下奔之势。而关闸始得完固。

炙甘草汤

甘草(四两炙) 生姜(二两切) 桂枝(三两去皮) 麦冬(半斤去心) 麻子仁(半斤) 人参(二两) 阿胶(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地黄(一斤)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煎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销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按脉结代而心动悸。则心悸非水饮搏结之心悸。而为中气虚馁之心悸矣。经衣冠文物以结阴代阴。昭揭病因。证津液衰竭。阴气不交于阳。已可概见。君以炙甘草。坐镇中州。而生地麦冬麻仁大枣人参阿胶之属。一派甘寒之药。滋阴复液。但阴无阳则不能化气。故复以桂枝生姜。宣阳化阴。更以清酒通经隧。则脉复而悸自安矣。

甘草干姜汤

同类推荐
  • 理虚元鉴

    理虚元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rm Lisa

    Marm Lis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解厄学

    解厄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Legend of Montrose

    A Legend of Montro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etters from the Cape

    Letters from the Cap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清晨雨馨

    清晨雨馨

    在2016年,一个男生开始了他的高中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各种欢乐与痛苦,有重逢,有相遇,有亲情,有爱情,各种各样的事在短短的几年得到了成长。
  • 余音尽

    余音尽

    架空历史小说,非重生非穿越,废太子女儿的三朝坎坷求生之路。阿音叫唤半天,直觉得肋下生疼,草原的风对着她刮来,声音都散在空气里。枣芽和裴斐肯定是听不到了,只剩自己一人在这如海一样浩瀚的草原上。阿音直直倒下去,天空、大地和她,也挺好的,她是真的跑累,再也不想动了…
  • 冷宫毒妃

    冷宫毒妃

    前世的她,为了他,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我,甚至是牺牲了自己而保全了他;重生后的她,再次重逢,她却成了他众多妃子中的“毒妃”;面对同样的面孔,同样无情的人,她是否继续为他付出,还是从头再来?
  • 偷潜异界

    偷潜异界

    唐飞扬紧张的吞了一口口水,然后傻傻的就那么盯着前面,在他前面不远处离空中一米高地方,好像破了一个洞似的,一个诡异的漩涡漂浮在空中.....
  • 边缘

    边缘

    小说时间基点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要讲述一位来自社会生活最底层的青年,抱着追求财富以拯救家庭的并不高的梦想,在独自奋斗过程中的辛苦际遇。主人公不是思想高尚者,在一些灰色观念的影响下,他自觉不自觉地闯入一些灰色的格局和人生程序中,经历了众多的跌碰,最终艰难地从精神与现实的困局解脱出来,接受一个灰色但很现实的结果。书稿中涉及有不少各行各业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和主人公一样,大都不是生活中的弄潮儿,而是逐潮游动的虾蟹之流,或许,他们代表了社会人群中一个较大的份额。书稿大致以幽默轻松方式行文,基本遵从文不涉政的理念,只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略有针贬。
  • 降生恶魔花公子

    降生恶魔花公子

    他是个恶魔也是个公子,他是个混蛋也是个好蛋,他爱女人同时也不相信女人,他相信任何人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性格古怪,脾气异常。他就是新一代的黑道至尊——任刑天
  • 帝国的誓言(卷一):亚拉腊山的阴影

    帝国的誓言(卷一):亚拉腊山的阴影

    公元前323年,征服王亚历山大大帝在荡平波斯之后病倒,不久饮恨身亡,驰骋欧亚非的霸业随之消散。古老的罗马共和国因而逃过一劫。公元前60年,罗马帝国的奠基人,“神圣的尤里乌斯”恺撒被元老院成员暗杀。其养子成为开国君主,自此开启了属于罗马帝国的辉煌。公元600年,西罗马帝国覆灭,东罗马帝国则日渐衰微。这个曾经空前辽阔的帝国、古代文明的传播者终于走到了历史尽头……在某个遥远的时空当中,西罗马帝国并未如我们所知的一般灭亡,而是与东罗马帝国共同统治着广袤的领土。直至远古的诅咒乍起,波斯铁骑大举入侵,帝国再次被推上战争的风口浪尖。为破诅咒之源,西罗马亲王马克西安发动禁术,企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亚历山大,恺撒大帝带着前世未尽的遗憾相继从冥界归来。面对乱世兵燹,他们决意与亲王一道重返疆场,改写曾经功败垂成的宿命……
  • 混沌剑灵

    混沌剑灵

    混沌剑灵弑天,被诸天联合万族尘封数百万载,天地轮回之时破封出世,转世降临依附太古大世界的亿万小世界之一玄天界。太古大世界浩瀚无边,远古仙尊,道法无边,太古神魔,崩天裂地,亿万小世界上古真仙,教化蛮荒,远古天魔,威震天下。一代混沌剑灵,一剑灭天
  • 倒计七日

    倒计七日

    一个人发现自己还剩七天可活的时候该怎么安排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