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98200000027

第27章 斯威夫特的箴言

“远见是一种艺术,能发现那些不能看见的事物。”

这是18世纪中叶,一个名叫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的不得意的英国神职人员说的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未来的思虑,其实也就是远见。一个鼠目寸光、鸡零狗碎的作家,大概是写不出大作品的。倘无高瞻远瞩的气概,出乎眼前功利的考虑,迎合什么人的需要,也许能写出一些应景的、凑热闹的、纯粹为了邀好的作品。但历史却像一面无情的筛子,凡缺乏太久远意义的文学作品,很快会从筛孔里跌落下去。因为文学史本是一艘承载重量有限的船只,它不可能无止境地把那些车载斗量的三等品、等外品都留存着的。

斯威夫特所说的这种作为一种艺术,能够发现那些看不见事物的“远见”,既是作家对于客观世界的外部观察,恐怕更是作家对于主观世界的内在认识。有的人,善于他见,而不善于自见,议人时喙长,道己时嘴短。因此,对待别人的事情还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番,对待自己的问题就难免懵懂,感情用事起来。于是,不免要纠缠于身边的是非,眼前的得失,瞬刻的长短,而莫衷一是,或陷入于狗屁不顶的褒贬扬抑,吃饱了撑的说三道四,纯系小儿科的喜怒哀乐、无聊透顶的争嘴斗气之中而无法自拔。

真是应该铭记牧师先生这句有关远见的箴言,犯不着把艺术生命消耗在无用功上,实在是不划算的。因为,斯威夫特还说过一句醍醐灌顶的话:“为真理而发的火热心,十之八九可能出自盛烈的火气,或强暴的野心,或满盈的骄傲。”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干正经事是多么迫切和只争朝夕了。

这大约在17、18世纪说的话,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还挺有针对性的,正好说明这个斯威夫特的“远见”。他就是写过一部如今大家都知晓的《格列佛游记》的英国作家,这部小说1726年出版以后,受到英国人民的欢迎,两个多世纪以来,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世界,深入人心。《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为“英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和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讽刺大师之一”。

而在稍后一些时期的东方,中国有位叫李汝珍(1763—1830)的穷酸文人,在书斋中忽发奇想,写出一部《镜花缘》,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富于幻想力的小说,不算过分。在人类文明史中,常常发现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系统中的不约而同的文学现象,遂产生所谓比较文学的研究,成为一门学科。两个地区,哪怕隔着大洋,一个在地球的这面,一个在地球的那面,即使在毫无沟通的古代社会里,也会在各自的文学传统中,找到令人惊奇的彼此呼应之处。虽然那时中国的茶输入英国,英国的钟表也成为皇朝的贡品,但英国人对于中国文学,或中国人对于英国文学,所知道的情况基本上是零状态。

《格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小人国,与《镜花缘》里的君子国、女儿国,两位作家的艺术构思,竟是如此吻合,真叫人拍案叫绝。而且这两个绝对隔膜的作家,所写出同属海外奇谈的作品,都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说明随着时代的进展、视野的扩大,人类已经不再满足视野所及的疆域,触角开始向海外延伸,也就是“远见”在作家的头脑里发生作用。于是,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为文学史掀开新的一页。

那时候,世居北京郊区大兴县的李汝珍,断没有办法和那位住在都柏林的斯威夫特取得联系,从他那儿得到借鉴或者启示什么的。而且那时的中国文人,自恃天朝人氏,不屑与夷人打交道。不像时下某些出息不大的作家,一见洋人,马上立正,不敢稍息,脸上五官挪位,两肩胁起谄笑,面开莲花,拼命巴结,对外国人放的每一个屁,都如聆纶音地引为圣旨;然后转过脸来,像上海租界里的红头阿三一样,狐假虎威,用那些洋名词轰炸中国文坛,作假洋鬼子状。李汝珍一没本钱雇几个评论家给自己鼓吹,二没资本组织一帮加里森敢死队,为自己冲锋陷阵,荡平天下。所以,斯威夫特也就无法知悉中国的北京郊区,有他一位同道。不可能向他发邀请函,或者签发一张绿卡,请这位穷儒生到英伦三岛一逛,尝一尝烟火腿,喝一喝下午茶。然而,他们这种文学家的远见,在探索的领域里,却于无意中碰撞到了一个题目上。

但是,细细品玩,《格列佛游记》是毫无疑义的世界级作品,而《镜花缘》即使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也不可能与《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并肩媲美,这其中颇有耐人思索和令人丧气的地方。

应该说,李汝珍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第一,他具有高深的文化修养,绝非那些墙上芦苇、山间竹笋、卖狗皮膏药和大力丸者可比,鲁迅称他“于学无所不窥”,我想我们当代作家能当此评价者,几乎是凤毛麟角。他所洞悉的那些学问,有的已经失传,连他同时代人都未必了了,何况我们这些浅薄的后辈。第二,更令人赞叹的,是他能在那样一个闭塞禁锢、礼教束缚、文网罗织、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封建社会里,居然臆造出君子国、女儿国等等充满无比想象力的,对冬烘先生、道学之徒来说,纯系无稽之谈的神话故事,实在称得上是一种启蒙意义的行为。值得钦佩的倒不是他善于幻想的能力,而是他的勇敢精神。对由盛世而走向衰败的满清政权来说,虚弱到已经经受不住任何离经叛道的思想,恨不能将老百姓束缚得像僵蚕一样,除了官方规定的一种声音外,任何浮想联翩的文字,都被视为异类。不但非礼勿听,还要非礼勿想,既不许有错误的思想,也不许有正确的思想,要不然,就很难理解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如此被深信不疑。所以,李汝珍能跨出这一步,告诉他的读者,天外有天,世外有世,有皇帝力量达不到的所在,有誓不回头愿终老于域外的先行者……这种鼓吹开放、走向世界的精神,在闭关锁国的时代,着实是难能可贵的。

但他终究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成长的知识分子,难免有其先天的不足,和依附于强力阶层的软弱。“知识分子”这个词汇是五四运动时期,从英文Intellectual翻译过来的,在古汉语中只有相类似的“士”这个单字。而一代一代的“士”,虽是中国文化血脉薪火相传的主力,但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于称之为“士”的这些人,从来十分敏感。像烫手山芋一样,扔也不是,拿也不是。尤其忌畏那些启迪民智的作家与诗人,是须臾也不敢放松警惕的。皇帝通常采取的办法,倒也简单,和对待地里的萝卜白菜差不多,要是你按我的意思长,成为御用文人,给你吃香的喝辣的;要是你不按我的意思长,对不起,倘在地头边角,不怎么碍事,也许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成势连片,形成气候,有可能给统治者带来麻烦时,好则薅掉枝叶,孬则连根铲掉。那些不大肯驯服的“士”,要是不想成为文字狱的对象,就必须懂得谨言慎行的必要性。

于是,我们也就知道李汝珍的脚步,到底能走得多远了!

大清王朝这块土壤,和提供给那个都柏林人的英国早期工业革命的社会基础不同,资产阶级革命冲破中世纪的黑暗,使斯威夫特拥有的思想自由度和对社会的批判权利,要比李汝珍不知大多少倍。这部《镜花缘》才跨出去不太坚实的一步,刚刚开始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甚至还没有拓展开来,那灵魂中的宪兵就站出来,叫他止步,很快就一脸正经地收兵了,又回到三纲五常的正统中来。首鼠两端,虎头蛇尾,写到最后,也就只有莫明其妙,而不知所云了。

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责备他,也没有理由要求他和斯威夫特一样,不是他没有远见,而是不敢有远见,这也是文网如磐下所有中国文人的悲剧。要命是第一位的,成为钦犯,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如果查一查梁山泊忠义堂前的那块碣石,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罡中间,称得上为“士”的好汉,在众英雄中是少数。因此,回想自己少不经事读《红楼梦》时,很难理解曹雪芹为什么老是念叨皇恩浩荡,老是表态不敢犯上作乱?而如今当我年逾花甲,也经历了一番人间沉浮以后,才悟到这正是旧时文人之可怜可悲之处。之所以具有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精神状态,就因为怀着弄不好要杀头的恐惧呀!如果曹雪芹没有这种时代的局限,没有心理上的障碍,能够汪洋恣肆地写去,那么我们现在读到的,将不知是一部怎样辉煌的《红楼梦》。李汝珍的《镜花缘》虽然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空白,但非常遗憾的是,它的二等品的文学评价,是无法与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相比拟的。不是李汝珍的错,而是这块文学土壤太过于板结的缘故。

斯威夫特始终是一个具有锋芒的批判者,他把握住文学的这支最主要的武器,虽然“他是教会的圣职人员,但对宗教的伪善、横蛮、贪婪、腐败及其负面影响却攻击不遗余力。他也不放过政治圈内和社会里头人、事、物的不义与丑恶”。因此,他在非故事性的论著中,更有许多“下笔明快之外有时更不乏犀利”,“幽默讽刺意味相当浓厚”的文字。他说过他的《格列佛游记》在于:“使世人烦恼,而不是供他们消遣”,他主张文学家应像蜜蜂一样博采古今精华,制成蜜和蜡,为人类带来“甜蜜和光亮”,而不是一面自吃自吐、肮脏无益的蜘蛛网。所以《格列佛游记》的生命力至今不衰,一方面是他创造力的迸发,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赐予。

其实,李汝珍的内心世界,并不比斯威夫特差池到哪里去,但时代对于他的局限却远胜于斯威夫特。作为道光年间的一个皓首穷经的儒生,一个治黄衙门的小官,一个不能不循规蹈矩、甚至还要道貌岸然的中国人,即使这些微的突破,也是件艰难的事情。李汝珍在书中展开那一点点非正统的想象,敢于说出一句或者半句决不是圣上提倡的话,也就难能可贵。譬如他主张男女平等;譬如他反对迷信;譬如他对八股文、科举制度的歧议;譬如他希望真诚,对假道学、伪君子深恶痛绝等等,都是与大众径庭,甚至是犯忌的见解。平心而论,你我要是生在大清道光年代,说不定连个屁也不敢放的。这也是我们无法向曹雪芹,向施耐庵,向李汝珍,向所有的前人要求更多的隐衷所在。

在文学领域里,能够具有远见卓识的作家,也许并不少,但是有勇气突破时代局限的作家,终究是不多的。而能够在压力和限制下写出极致的顶尖作家,那样的天才和大师,在一部文学史上也是数得过来的。因此,联想到时下一些动辄指责前人软弱、窝囊、怯懦、卑劣的“英雄好汉”们,大可不必求全责备,恐怕这是最起码的唯物史观了。

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事后张目,不算英雄。要不然,你单兵出列,做一个示范的样子,让大家瞅瞅。

不过,上帝给了风华正茂的人一张说大话的嘴,也就只好听他们信口雌黄了。稼轩词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透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道天凉好个秋。”斯威夫特也说过:“如果从年轻之日开始,把自己对爱情、政治、宗教、学问等意见全部登记下来,到老年的时候,人眼的会是一大堆何等样的前后抵牾和自相矛盾。”然后,必定如他所说的那样:“智者用他一生的后半段治疗他前半期所养成的愚昧、偏执和错见。”

20世纪即将过去,斯威夫特所说的这些话,如“远见是一种艺术,能发现那些不能看见的事物”,也还值得玩味。恐怕与毛主席诗云“风物长宜放眼量”,大致精神是相通的。若是从鼻子底下一亩三分地解放出来,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对物,都能够把目光放远一点,时代给我们多少,我们就充分用够多少,不斤斤计较于过去,不锱铢必算于现在,肯定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肯定会写出自己的极致。若鸡毛蒜皮,没完没了的话,恐怕就要陷入画地为牢的怪圈之中。但光阴似箭,时不我待,艺术生命不是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一天到晚,如东坡先生所形容的那样,“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那才是对不起自己的极大浪费呢!

同类推荐
  •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梦》跟世界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巨著一般,有着丰富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份多义性,给后来的说解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宝、钗、黛悲剧的审美价值;势利、贪婪、耍强逞能的王熙凤;娖娖廉谨、备员而已的贾政;持家的探春;红楼笑星刘姥姥;甄士隐其人其事;“护官符”下的罪恶;荣国府的收支账;以及曹雪芹的身世之谜,《石头记》的由来……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进了红楼,出不来了”。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作为这场灾难的亲历者、见证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作品以重灾区湖南为叙事重点,并向周边省区辐射,扩展到整个中国南方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雪中所承受沉重灾难的严峻现实,而这场灾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无疑凝聚了一个时代的诸多信息与症候,这一切都应该得到正视,这是作品所要体现的核心价值之一。作者试图通过一场灾难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多启示。本书入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选的“21世纪报告文学排行榜”。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因为我感到,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也许,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
  • 陶行知讲国民教育

    陶行知讲国民教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热门推荐
  • 医林志1:双龙记

    医林志1:双龙记

    以明朝历史为背景,展现当时的中医药之神奇及医家济世救人的种种传奇,颇具神秘性和趣味性。小说文笔优美,情节跌宕,直追金庸、古龙,对于医理、医德的表述,活泼而意味悠长。读此书,可以在娱乐之中,学到几分修心养性的医者之意。
  • 宫中情缘之她倾城

    宫中情缘之她倾城

    她,叶倾城,叶家嫡女,人如其名,倾国倾城。他,慕容辰,天玄国皇帝,天之骄子,冷血无情,唯独对她动了情……他俩是天注定的缘分,他们注定此生纠缠,不死不休……
  • 大海和尚

    大海和尚

    这个世界,不在五行中,不在三界内,只知有个中原帝国和西域,中间隔着难以跨越的青龙山脉。大海,他是一个和尚,一个特别的和尚。他有一本独一无二的佛经,里面装着一个现代的世界。他以为这是佛的指引,他为此要改变一伙山贼,寻找真佛的踪迹,远走被封闭的西域。
  • 重生修真之巨星天后

    重生修真之巨星天后

    倾墨涵,墨灵国的女皇,一朝被枕边人下毒害死,死后重生到二十一世纪的一个被抛弃在树林里的女婴身上,被一位隐世老者捡回家收养。墨梓宸,人前他是当今最受欢迎的明星,人后他是墨氏帝国少主。她,性格冷酷,十八岁时被师父的一句话骗出来,然后遇到了他。他,冷酷腹黑,看到她第一眼后便把心丢到她身上,再次遇到她后便开始对她死缠烂打。她因为上一世的事情不再相信爱情,于是某人正奔跑在漫长的追妻之路上。
  • 公子,奴家知错了

    公子,奴家知错了

    “怎么,你把我吃干抹净了就这么走了本公子还有何颜面?”他将她压在树干上,邪魅而又带着威胁地逼视着她,问道。所谓人情债肉来还,那肉债该怎么还,公子答曰:“继续肉还。”于是河边小树林,某地密室,甚至是某人的洞房花烛夜都会留下某两人叠罗汉的小身影。
  • 有效沟通的艺术

    有效沟通的艺术

    本书包括: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有效沟通的三大要素;不同场合的沟通方式;与人沟通的艺术等内容。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演讲与口才训练教程,不是着重介绍一些如何讲话的技巧和法则。卡耐基强调要让自己获得一种自信、勇气和能力,以便在你当众发表谈话时能够冷静面清晰地思考。本书传授了让你获得勇气和自信的方法及与人有效沟通的技巧。
  • 绝世妖王千年之缘

    绝世妖王千年之缘

    “本王千幻灵,千年前杀无数神兵,想取代本王者,打赢本王,或,取古紫倾与楚墨殇首级,其二选一,成功之际,本王退贤。若败,生死不论。”妖王千幻灵,懵懂之时爱过一个人,他是神,神与妖,注定不能相守。一千年之前,古紫倾与楚墨殇一起封印妖王,一人为战神之名,一人为爱。殊不知妖王自己沉睡,已败之名,沉睡千年。“一千年了,灵儿是否已醒?”楚墨殇失去后才知道千幻灵的重要,古紫倾如愿嫁给楚墨殇,一千年,未有一儿半女,只因“一千年,如果千幻灵没有苏醒,我们便放心生活如若千幻灵苏醒,我们便因为儿女有了软肋,便无心而战。”“千幻灵,我古紫倾与你,不死不休!”慕羽茶,鬼界掌握者,鬼王。“不知末哥哥是否安好……”冷钰涵,魔界之王,自称冷王,“不惜一切代价,给本王护住灵儿和阿茶!”
  • 超级传承器

    超级传承器

    一个宅男2020年得到了破灭外星文明的传承后,被逼迫将外星文明传承下去。宅男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转变?难道就仅仅只是泡妞争风吃醋加ZHUANG13吗?因为工作的原因,本书的更新时间改为如下,不为别的,只为不断更~~~其他神马都是浮云~~~更新时间10:00和22:00,每更3K保底,稳定更新,大家放宽了心阅读!!!
  • 天神之罚

    天神之罚

    神之罚,谁能逃?手中剑,何所向?站上巅峰,饮血,品泪,问心归何处,谁又在风中轻轻吟唱?在那久远的年代,这片大陆曾经出现一个对抗天神的奇人,愤怒的天神禁锢和诅咒这片大陆,而数万年之后,主人公不知不觉中传承了他的衣钵,逐渐发现了各种隐藏的古老线索,在复杂危险的修真界中穿行成长,陷入各种正魔争斗,在名与利,爱与恨的交织中,寻找生命的真谛。当神罚降临大陆,主人公在好友和挚爱帮助下,一同抗衡天神带给这片大陆的不公命运。与天斗,其乐无穷!我的承诺:完本,不写打怪升级,不写无关紧要的剧情和人物。关于作品,可以查看作者相关部分里的写作计划。
  • 为了优秀不择手段

    为了优秀不择手段

    一个学生先虐后甜的感情经历,因为爱情他他他他他真xx牛掰,虐不知道有多虐,甜应该有够甜,轻松,日常,单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