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5200000034

第34章 昆德拉的《玩笑》(15)

伦理无疑是萨米亚特哲学的出发点,在这些作家、学者看来,哲学最初代表的就是爱的智慧和对智慧的爱。但此后的发展中,哲学的重点从何谓善转为何谓是,变成了一门分门别类的科学。哲学家们皓首穷经,成为某种知识而不是某种智慧的寻求者。萨米亚特思想者重新界定了哲学的意义,如纳丁·帕洛西说:“哲学的起源在于人与自身之上的超验的关系。无论是赫拉克利特的忘我的整一,还是苏格拉底的关怀灵魂追求至善,又或是柏拉图的善论即有关产生美德的整一,他们所关注的都是人类在沉溺于自我中心的日常生活之外应当追求的东西,它告诉人‘应当’怎样去行动,应当为什么而奋斗。”在这个意义上,萨米亚特思想者回归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志业:既是公民,又是公民权利的评估者。

他们的著述常常提到胡塞尔去世前的讲话。在那篇著名演讲中,这位哲学家警告说,科学的客观世界观正在君临一切,把整体的人的世界分割成单子,这种以科学方法证明自身的世界与“生命的世界”(worldoflife)的颠倒,乃是即将来临的人类危机的预兆。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这一预言果然在世界许多地方实现,正如马丁·帕鲁斯所说:“现代科学及其成果、技术和人类历史的现代概念这些客观知识证明了自身的客观存在,并且为那些致力于使现代国家的‘根基’合理化的意识形态教条提供了支持。”实践证明,科学并不必然与人道主义联系在一起,相反它倒是常常与一种非人格化的进程联系在一起,将人类降为仅仅是历史利益的执行者。

有意思的是,面对世界范围这一非人格化现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冲突,东西方思想者采取了不同的反应。西方存在主义者在资本主义语境下,进一步强调个人主体性,指出世界的荒诞和自由选择,声称“存在先于本质”,即人有选择成为自己的权利,人的主体创造自我,也创造意义。而在捷克,萨米亚特思想者们采取了一条相反的进路,其方法类似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即直接面对事实本身,同时以此为起点,去寻求本土思想资源,梳理出从胡斯到马萨里克的一条现代化进路。这个现代化不同于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中心的西方主流观念,而是保留了信仰传统的宇宙图景,即在一个整体的世界中,寻求自由和真实存在的超验根据,以对抗“生活在谎言中”的功利现实。

这就是萨米亚特知识人宣称的“生活在真实中”,也可以译成“生活在真理中”。什么是真理?现代存在着两种主流理论:一是真理的符合理论,认为凡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就是真理;一是真理即有用的理论,认为凡是符合我们需要的就是真理。这两种理论都隐含着这样的决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到此已经结束,接下来只需要实践这些理论即可。

对于符合理论,我们自然最为熟悉,今天也几乎没有人质疑它。但是,在萨米亚特作者看来,一个理论不能判断其指导下的实践对自己的真确性检验。人们看到的恰恰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都有着符合各自观念的真确性认识。所以在极权国家,上述两种真理观看似对立,实际上却常常交互使用。客观实际及其本质被随心所欲地加以解释,正如米兰·塞梅切卡所说:“政府和意识形态尽力强加于我一个我并不认同的现实,并且声称我的现实是歪曲的,错误的,虚假的,而唯独他们的才是客观的,是经由全部历史以及政府机构官员决议所核准的。”所有极权理论都会呈现出这样的特征:被宣称为绝对正确,却又经常变化。正是在这些国家,今天盛行的相对主义思潮其实早已经出现。

对此,哈耶达内克重申了斯宾诺莎的观点: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真理本身。科学主义的客观思想将实在划分为零碎、分离的现象,但世界呈现于我们面前,实际上已经过了主观思维的过滤和客体化;尤其重要的是,这种思维模式过滤了非客体的实在,而真理就是这样一个非客体的实在。失去了这个实在,也就失去了终极真实的标准,人们因此才生活在谎言构造的现实中而恬然自安,而在某些重要的历史时刻,这样的情形更加明显,正如哈维尔所指出,“布拉格之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参与者没有能力将自己从表象的世界中彻底解救出来。

萨米亚特作者重新审视了人类进入现代以来的哲学理论。在他们看来,当现代的黎明到来之时,欧洲其实处在两种重要思维的分叉路口。一种思维模式始于15世纪的唯名论,确信概念只是名称,现实本身没有内在的意义,这条思路后来被笛卡尔称为“我思故我在”,即心灵赋予世界以意义,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性便是由此发轫。

笛卡尔的基础是一个分歧的现实世界,一方面是可感知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现实,没有价值和意义,只有可测的质量和数量;另一方面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心灵,它们属于纯粹主观的领域。后来的康德同样将面对科学的现象界与蕴含终极道德的本体界加以区分,费希特则进一步声称,人是两个世界的成员,一个是因果律统治的物质世界,一个是主体的人的精神世界。在那里,“我完全是自己的创造物”。

另一种思维模式则始于15世纪捷克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胡斯。他的思想被捷克哲学家厄纳兹姆·科哈克称为“中世纪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是对非笛卡尔世界的认知,它保留了中世纪的宇宙图景,仍然把存在看作一个和谐的整体,承认世界由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所组成。价值与意义的根源既不是主观内心,也不是外在客体,而是一种非客体的超验的实在。

胡塞尔现象学在笛卡尔“我思”的基础上,试图将生命世界还原为纯粹意识世界。按照他的先验现象学,个人主体性才是最高的仲裁法官,生命以其目的构成了现实,所以现实是自我导向的有目的的主体的世界。为了将这个单子自我转化为普遍自我,胡塞尔提出交互主体性的概念,认为超验自我能通过与第二自我(他人)接触,建立起共同世界的自我。但这个超验的交互主体性并没有失去“我”所赋予的具体性,无论其理论多么圆融自洽,最终它仍然是“从自身的资源构造出整个世界”(马丁·帕鲁斯语)。

对于主观思维的危害,以赛亚·伯林曾作过深刻的思想史描述。他认为,在古典的客观世界图景里,存在着某种不变的客观真理和权威,人们不是赋予外界以意义,而是去发现其中的意义。18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摧毁了这一根基,康德虽然强调理性是客观的、永恒的、普遍的,但他已经提出个人责任的概念,即自由选择的观念。也就是说,价值是自己加之于自己的,如果价值的资源外在于我,我就不是自由的,没有能力做出理性选择。康德的浪漫主义继承者费希特、席勒、施莱格尔兄弟、谢林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价值是被创造出来的,不是被发现的。费希特进一步以自我为出发点,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行动意志,他说:“我从来不因为必须接受而接受某些东西。”这种将自我等同于上帝,然后又等同于民族的思维,最终导致否定个人的存在。

就这样,人的主体性确立本来是为了追求自由,结果却导致极权主义。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的真理,并且认为这就是全体人类的真理,于是乎,只有权力的话语才能成为真理的声音,甚至有人还为此发明了大规模集中营,使得20世纪因思想观念而死亡的人远超过任何一个世纪。这成为现代人所倡导的解放主题的最大悖论。

由于伯林采取的是多元价值的立场,并且不赞同对真理的超验直觉,所以他最后只能认为,今天的欧洲人继承了客观的发现与主观的创造这两种对立的传统,并以一种不可避免的模式在二者之间摇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今天西方的主流思想尚不知道出路何在,就像海德格尔所说,他们只能“准备各种期待”。

等待戈多!

同类推荐
  • 中国治水史诗(下)

    中国治水史诗(下)

    近代考古发现:太行山东麓,曾是远古时期渤海西岸的海岸线。由于冰川期的影响,地面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海进和海退,在距今五六千年时发生的海退之后,天津一带地面上升,渐渐成陆。
  • 读陶丛稿

    读陶丛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陶渊明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出发,对陶诗艺术魅力的探讨,第二辑是陶渊明与阮籍及陶渊明与苏轼的比较。第三辑是关于陶渊明生平、享年、题署以及作品流传和品评的考述。
  • 大抵心安即是家

    大抵心安即是家

    我怀念儿时夜晚火车呼啸的时光。小镇河边收集的鹅卵石;老院后墙留下的涂鸦;一个个默默远去的背影。年少青春流逝,没有留下一点棱角。而今,夜晚灯红酒绿,白天浮躁喧嚣。重视故里,道路扩建、小河填埋、老院拆除……岁月的味道留在了记忆里。
  • 乡村词典

    乡村词典

    这是一本写给乡村的书。写给生活在祖国乡村的高天厚土间,为我们创造着土豆、玉米和小麦的人们,写给那些一直对乡村保持着热爱的人们。读者在这里可以找到乡村的一切,包括灵魂样吹过乡村的风、土炕一样温热的土地、血浓于水的乡情、汗一样在土地里潜行的水,以及乡村的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事儿,这是一本融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好看的书。这是一本让你震撼,也使你得到抚慰的书。因而,这也是一本可看成《乡村史记》的书。读《乡村词典》,就是用乡村的雨水给灵魂作一次洗礼。
  • 谁醉美酒,谁醉唐诗

    谁醉美酒,谁醉唐诗

    本书用一种独特风格、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通过一首首唐诗,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的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唐诗为经,诗人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文笔浪漫,写作视角独特,语言则更加洗练柔美。《谁醉美酒,谁醉唐诗》从唐诗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纵马江湖,快意恩仇;有小桥流水,大漠孤烟;有孤舟蓑笠,斜风细雨……以灵动的笔触、细致的解读,带你穿行在诗里词间,听金戈铁马,看江山如画。无论何种情境之下,你都可以找到与心灵碰撞的诗句,你会发现,在那个诗意纵横的朝代,有人与自己相知,虽未曾谋面,却早已是故人。
热门推荐
  • 王府娇娘

    王府娇娘

    她是朗月王国天生落红泪的公主,背负着不详“盛名”的她被远送落日帝国联姻。他是落日帝国异姓王爷宫天绝。十年前的宫天绝怎么也想不到,当初傻傻跟着身后要当自己王妃的小尾巴,十年后居然变化那么大……都说将军赫赫威名,百战百胜,令敌军闻风丧胆……但是只有她蓝兮知道,小时候的他傻乎乎的,看得她手痒痒,总想欺负两下。蓝兮生而逢时,遇到大将军年幼天真,他未婚她未嫁,两情相悦,若是谁敢阻扰,来人,放大将军!
  • 双漓殇

    双漓殇

    她,回来了!以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身份,而她好不容易活起的心,在南风漓死的那一刻彻底的碎了,无法在活起来了!“南风,你说我们都是爱而不得的人,不如余生就一起过吧!”“好啊!”只是啊很久以后她才知道,他喜欢的人只有一个她,而他愿意为她放弃生命!
  • 洪荒之紫莲传奇

    洪荒之紫莲传奇

    不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传奇,一样的精彩。我为逍遥真人,名紫玄。入洪荒,参天道,逍遥天地。
  • 花心煞男

    花心煞男

    他是杀手界传说中的夜,一次大战之后身中剧毒的他,销声匿迹,隐姓埋名。三年后却现身校园,展开一场别样的艰巨任务……进入校园的他化身网络契约男遭遇契约女演绎一段笑中带泪的悲情之恋……现实世界拥有猎血守护者身份的他却遭遇暗灵、狼人、不死联盟等邪恶组织演绎别样的传奇人生……
  • 魔神他靠痴情出圈啦

    魔神他靠痴情出圈啦

    凌音尊上是九重天上唯一的主神,那漫天的神佛怕她,惧她,却不得不依附她而活。因为她执掌着六界众生的命运,可她终是逃不过天罚——被诸天神佛献祭给那所谓天道!凌音不信命,不屑一笑,随手捏造了另一个自己——顾辞!但谁能想到这个小玩意儿掀起了不小的风浪,甚至入了神哄里那位最是清心寡欲,俊美不凡的上神浅凉眼里!“阿辞,我喜欢你,从来不需要你知道!”可最终顾辞还是被打入了轮回月镜,魂魄七分五散,这天地间在没有了她的一丝痕迹。从此,一朝仙风道骨的上神堕入魔道,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魔神,“阿辞,不论付出多少的代价,我一定会找到你!”纵然剝皮削骨,永世被囚我都愿意,只求换她一世轮回——以神之名,赐你七世炼狱!去吧,地狱十八层,七世炼狱之苦,三世流离跌宕,换她一世轮回。从此,以我之名冠你之姓,吾乃顾……浅凉!从此,我便成了你,一样的放荡不羁,一样的漫不经心,一样的肆意潇洒……!从此,踏遍万水千山,走过来时去路,只为找到你……那怕你不记得我,我也忘了你!总而言之,这就是一篇围绕着淡淡爱情的拘灵遣将,诡异莫常的玄幻轻灵异(完全一点都不害怕)伪言情小说!
  • 没想到你是酱紫的人

    没想到你是酱紫的人

    “我以为作为一个海王、一个黑社会老大应该是一个四肢发达、秀色可餐、霸道且粗鲁的”温琴说到粗鲁的时候加重了一下声音“……”秀色可餐?温琴继续说道“但显然你是具备了但是没想到你还腹黑还厚脸皮还挺中……”温琴发现江隶的脸越来越黑温琴有慌点了急忙说道“还挺重……情重义”温琴说完笑了笑江隶向前走了一步直接伸手搂住温琴的腰,然后头向她前倾把两个人的距离拉进了温琴一下就脸红了两手扶着他的手臂一时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气氛江隶在她耳朵旁说道“我以为像你这种三好公民一样的小白鼠没想到是个会打架会喝酒会抽烟的小黄鼠”“你才黄,你全家都黄”温琴直接急了“哦,是吗?那我们现在这样的姿势你觉得我是想干嘛呢?”温琴一愣脑子突然全是一些不堪入目的画面后面脸更红了江隶看着她笑了笑“我只是想吻你一下,你不要乱想,小黄鼠”“谁谁乱想了,我也只是觉得你可能只是想吻我一下而已”说完温琴脸更红了“可是我乱想了”“……”“我还想做点什么”“……”
  • 主神是我夫君

    主神是我夫君

    上古界最强大危险的三位主神是所有仙魔不敢招惹的存在;一位自魔血中诞生一把弯月刀杀遍三界片甲不留名唤无忧,一位从混沌而生历劫万世修成无上真身名唤寂梵,剩下一位……吃喝玩乐样样都会,琴棋书画样样不行。当三位主神碰撞出爱的火花,是张扬肆意的无邪还是内敛隐忍的寂梵?后世传闻主神上邪,尊贵、优雅、强大、魅惑、碧波似水,以身殉世;万神之巅,朝圣殿内,那人只一个人静静地雕刻着小像,身侧的微风都似在与他一同叹息,于她,虽千万人吾往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丝

    如丝

    如丝游历世界的小故事,想看的就看看她会发生什么吧。
  • 你与我的温柔时光

    你与我的温柔时光

    初为同桌时,他们相看两厌。然而却在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中互生情愫。高三两个优生班重新分班,他分到了特优班,而她因一分之差去到了次优班,而后他为了她主动申请去到了次优班,只为了她说过的一句话“顾昱璠,要不我们一直做同桌直到毕业好不好?”高考完那天晚上,同班同学在学校操场上玩游戏,有人问她,“叶芊瑶,你是不是喜欢顾昱璠?”她却说,“我不喜欢他”报志愿时,他报的大学的城市无一不靠近F市,因为她曾说过那是她最喜欢的城市,她想在那里读大学然后在那里定居。她说她不喜欢他,他便真的信了。她以为他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温柔,殊不知她才是他心底最深的温柔。你进我退,互相试探,兜兜转转,不过是因为太珍惜对方。他们的时光浸透了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