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2300000068

第68章 慈俭让是政治军事三大法宝

本章讲管理更加具体一些了。老子在这里提出治国用兵的三件法宝:慈爱、节俭、谦让而不为天下先。这是他的“道”在治国用兵方面的又一体现。毛泽东同志说《老子》也是一部兵书,这是正确的。《老子》不仅多章直接讲到军事(如六十章、六十九章以及本章),而且其他许多章的内容亦可用于治军对敌,有重要的战略思想价值。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①。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②,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③。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④,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

①不肖。不似。《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说文》:“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②我有三宝。马王堆甲、乙本作“我恒有三葆”。

③故能成器长。《韩非子·解老》作“故能为成事长”。长,长官,领袖。

④慈。慈爱。

“译文”

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广大,不与具体事物相似。正因为它大(大得无形),才不与任何具体事物相似。如果与具体事物相似,那么早就很渺小了。我有三件宝,经常运用并保持之: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谦让——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慈爱,因此能够勇敢;节俭,所以能够宽广;谦让,所以能够做人民及其事业的管理人。现在,人们舍弃慈爱而求勇敢,舍弃节俭而求宽广,舍弃谦让、居后而求抢先,这就必然败死。慈爱,用于战争就能取胜,用于守业就能巩固,天要拯救谁,也以其慈爱来保全之。

“解说”

老子在本章先讲“道”大,然后讲治国用兵的“三宝”。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看似无关,其实内在联系密切。

“道”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不像任何琐碎的东西,因为它是包容一切事物的,也是寓于一切事物之中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果它等同于一般事物,它不是太渺小了吗?“道”就是这么的“大”。

接下来他讲“三宝”,为什么要以讲“道大”开头呢?显然,他讲哲学一如既往地是为讲管理服务的。他讲的“三宝”是从属于“道”的。“道”是规律,用“道”即用规律治国用兵,就是要把“道”(规律)与治国用兵的实践相结合,并总结归纳出治国用兵方面的某些具体的规律以更方便地治国用兵。

老子讲的三件宝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件宝不是具体的宝物,而是抽象的思想精神,即慈爱、节俭、谦让——不抢先。之所以说这三件东西是宝,是因为“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就是说,因为慈爱,所以能使之勇敢;因为节俭,所以能使之广容;因为谦让不抢先,所以能使之统领一切。老子说,现在有的人舍弃这三件法宝,而想分别达到同样的目标,那不死定了吗?

老子对此三宝十分看重,其中尤以慈爱为重。慈爱的作用有三大方面:

其一,用于攻战能取得胜利。老子说“夫慈,以战则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战争是杀敌夺地的事,平白无故怎能取胜?老子认为战争是不得已的事,没有慈爱人民之心怎能对付人民之敌?没有慈爱战士之心怎能带兵迎敌?没有为敌所害而生哀恸之心怎能舍身杀敌?后来的所有战前动员多有此意。

其二,用于防守能够坚固。老子说“以守则固”,即以慈爱防守就能坚不可摧。人心是可以凝聚的,人心需要慈爱、理想才能凝聚。俗话说众志成城,怎样才能有一致的众志?就要靠慈爱、靠理想,而理想也体现着慈爱。管理人爱人民,人民就会听管理人指挥;军爱民,民拥军。慈爱能使军民在心中筑起万里长城。“军民团结一条心,试看天下谁能敌”。

其三,用于挽救能够得到天助。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意即老天爷要挽救人,也是因为这个人自身的慈爱之心。这个老天爷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如有慈爱之心,自然而然地会得到人们的救助。如果没有慈爱,遇到危险就真的会很危险。

因此,慈爱这个法宝更为重要。这充分反映了老子认为的“道”在这里应体现为德的思想,而治国就要在重“道”的基础上进行德治。不过,若用于战争,则还有一宝,即“智”。《国语·吴语》记载楚国申包胥对越王勾践说过:“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则不知民之极,无以铨度天下之众寡;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饥劳之殃;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越王勾践听后很赞同。

至于“不敢为天下先”,即谦让的美德是成就优秀领导人的必备条件。例如,周恩来总理年轻时就具有了这种高贵的品德。他在致友人的一首诗中曾写道:“群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这就是退让为怀、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虚怀胸襟,是周恩来成为优秀领袖人物的基础之一。

“诗赞”

慈俭且不敢为天下先

领袖三宝藏身边

慈是战守之宝

俭是广大之源

不敢为天下先

是为首长之条件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

    本书选编了我国古典最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尚书》和《周易》。内容涉及原文、注释、译文,是一本帮助读者理解这四部儒家经典的很好的工具书。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本书详细阐释了包容这一人生大智慧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为人处世、婚姻家庭、成就事业、面对成败、化解苦难等方面的广泛运用。阅读本书,你将明白:包容是灵活处世的哲学,是审时度势的大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自我完善。
  •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本书作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学说,从一个小“误解”开始,发掘历史真相,作者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引导读者独立思考。
  • 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本书所谓文字明了简洁,灵气十足,这些经典故事具有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的独特魅力,每个故事犹如一股股清泉悄然渗入读者的父母,读来令人茅塞顿开,心智敞亮。
热门推荐
  • 紫雁

    紫雁

    [花雨授权]他应该杀了她的!这女子视人命如草芥,一切单凭心性行事,没有半点的顾忌!可是,他却下不了手。从相遇到现在,他刚刚才发现,原来自己喜欢她,喜欢上一个从第一次相见,就处心积虑要置他于死地的人……
  • 再世改命

    再世改命

    上一世,错认救命恩人,错付一身,甚至连累真心对自己的所有人,重回当年,是否能逆天改命,还是一切终究悲惨收尾?
  • 怪谈之八

    怪谈之八

    【地缚少年花子君】同人文海鸥学园的怪谈之八——花圃旁的人鱼小姐。据说只要得到她的鳞片,便可以免费向厕所里的花子同学许愿哦~
  • 钓鱼青年的快乐生活

    钓鱼青年的快乐生活

    广告公司总监陈昌宇,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找到一项最能放松自己的运动——钓鱼。因为钓鱼,他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寻找到了很多新的乐趣,甚至收获了自己新的感情和人生伴侣。人生之精彩,只在于你拿起一根鱼竿开始。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三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三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谜一样的世界

    谜一样的世界

    一个世家的纨绔少年,经历了国破家亡他为了生存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事。大战魔人,纵横无尽的黑暗。可天意不可违。
  • 对面二楼的男人

    对面二楼的男人

    对面二楼的男人,透过双层玻璃和十几米的距离,身在五楼的我第一次较为清晰的看清对面二楼的他的背影!其实,最初吸引我的不是对面二楼的男人,而是那里精致的、复古的、颇具艺术气息的室内装潢!!!
  • 他不说她知道

    他不说她知道

    姜氏集团破产,姜氏夫妇在车祸中去世,姜沫新逼迫姜沫离离开三年之久的男友江宇,江宇伤心欲绝,伶仃大醉后误把沫新当作沫离,最终酿成大错。姜沫新用正在等待肾源的外祖母做胁迫,要沫离离开洛城直到沫新与江宇大婚之后。沫离在重重打击下,在国外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三年过后,外祖母身体康复,沫离重新回到洛城,为了重新活一次,为了追寻父母期盼她能成为顶尖设计师的梦想,她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帝王设计部,遇上了一个叫楚湘城的男人,从此她和他的人生就交织在了一起····
  • 幻梦一场之唯爱独尊

    幻梦一场之唯爱独尊

    六界,轮回,真爱,错恋,虐心?人,妖,魔,仙,灵,冥,孰能无爱?爱情,友情,亲情,谁能割舍?何时天荒地老?何是海枯石烂?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红尘脚下,三千缘法,皆是《幻梦一场》。可既然爱了,便要爱到骨髓里,即便幻梦一场,也要唯爱至尊!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克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克隆

    克隆是科学界的“历史性事件”,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创举”,对人类来说克隆是把双刃剑,是悲是喜?是祸是福?但剑柄掌握在人类手中,或许造福人类,或许带来灾难?我们希望克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是福音。本书主要介绍克隆的发明、特征、应用(医学和人类)以及各国在这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科学价值等,这是一本关于克隆的科技小百科,是为了满足青少年了解克隆知识的需要而编写的,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了解和掌握克隆的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