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2300000029

第29章 管理优秀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老子在本章又大讲对立统一的规律,讲事物有两个方面互为依存。认为知道互相依存又互相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的矛盾的某一方面,并守住其柔弱的另一方面,就能处于深通辩证法与“道”同在的境界。管理人就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并应用对立统一规律于管理工作中。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①

为天下谿②。

为天下谿,常③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

为天下式④。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⑤,

复归于无极⑥。

知其荣,守其辱,

为天下谷⑦。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复归于朴⑧。

朴散则为器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

大制不割。⑩

“注释”

①知其雄,守其雌。这两个“其”均为代词。前一个“其”,那个;后一个“其”,这个。

②谿。何新注:“谿”读“澥”,指海。说渤海古又称渤澥。其他学者多注为“沟溪”。可从何说。引申为江海。

③常。马王堆甲、乙本作“恒”。何新注读为“尚”,守也。从帛书本为“恒”来看,“常”即恒常。

④式。即模式的意思。王弼注作“模则”。

⑤忒。王弼注作“差也”。

⑥极。王弼注:“不可穷也。”

⑦谷。山谷的意思。

⑧朴。任继愈解释为素材,说老子有时用朴表示“道”的境界和品格,这是对的。何新注:朴,应作“璞”。《说玉篇》引老子“璞散则为器”。并引《文选》“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即今之所谓子玉,并且合乎下文。这也只是一种比喻。朴,其实就是原始自然的质朴之“道”。

⑨朴散则为器。散为解剖,朴散即如散解子玉以雕琢之,具体是指用原始自然的质朴之“道”去与管理岗位工作结合。器,不是指器物,而是指工具,这里指思想工具,包括原则、方法等。

⑩大制不割。王弼注:“大制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大制,即统一的最高理论。

“译文”

知道刚强,就应守着柔弱,甘当天下江海。成为天下的江海,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开自己,从而回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知道洁白,就应守着暗黑,乃是天下的法式,永恒的“德”就不会变异,从而回到虚无之终极。知道荣耀,就应守住卑辱,甘当天下的虚谷。成了天下的虚谷,那永恒的“德”就非常真实,从而回到质朴的境界,即回到天下原始的自然之“道”。(原始之状的)自然之道与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结合,散化为管理天下万事万物的原则和方法,圣人便能提纲挈领地运用和掌控它们,担任长官,以管理万事万物。所以,要有统一的最高的宏观管理理论(道),而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加以割裂。

“解说”

在雄与雌的矛盾中,雌是柔弱的一面;在白与黑的矛盾中,黑属于阴柔的一面;在荣与辱的矛盾中,辱属于卑弱的一面。老子认为,在此类对立统一的矛盾中,有“道”的管理人应守住或自居于阴柔、卑弱的一面,而不要显露阳刚、明亮的一面。为什么要这样呢?老子认为,这样才能与“常德”相处永不分离。他用了三个“常德”,一是“常德不离”,二是“常德不忒”,三是“常德乃足”。这些都是指与立足“常德”相伴。“常德”是接近“道”的,从而使管理者可以接近“常道”。所谓“常德”,也就是领导者应具有的基本德性。

因此,他接下来讲了三个“复归于”,一是“复归于婴儿”,二是“复归于无极”,三是“复归于朴”。前者“复归于婴儿”,是说回归婴儿即自然人的状态。自然人状态的婴儿不知道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只知道自由自在、生动活泼地存在着。人在懂事以后会脱离自然人状态而进入社会人的状态,有乖巧、老实等,千差万别。老子认为很多社会人就会因利益追求而变得虚假,远离“道”,这是管理人不应居处的情境,而应天真得像孩子一样。“复归于无极”,是说可以回复到与对立统一规律同处的境地。老子认为,对立面(上下、前后、阴阳等)经常互相转化,“孰知其极”?“无极”即两极相逢的如太极图的整体状态,即虚静、虚空、无为无极端的状态。“复归于无极”,即回返到虚静、虚空、无为无极端的状态和境地,这样才可以冷静地观察事物和社会现状的走向,才便于随时施控管理。可惜,人们常处于误区,未能纯真地与真理在一起。这样也就是离“道”,是从事管理的人们不应居处的。“复归于朴”,即复归于淳朴的原始自然之“道”。老子认为,追求荣华富贵不是自然人的境界而是社会人的作为,特别是锐意追求个人利益和荣华富贵会与“道”背道而驰,愈走愈远,是管理人绝对搞不好管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只有宁要卑辱不求荣耀,这样才能回到自然人那样淳朴的状态和品质,回到原始的自然之“道”。

这里要特别指出两点:

第一是老子说的“复归于朴”,不是指回到万物的原始状态,而是指回到自然之“道”。老子在三十二章就说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就是说“道”有时候用“朴”这个字来表示。“复归于朴”就是回到“道”。

《吕氏春秋》则说得很详细:“主道约,君主近。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何谓反诸己也?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而游意乎无穷之次,事心乎自然之涂,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则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故知知一,则应物变化,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德行昭美,比于日月,不可息也。豪士识之,不可塞也。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牧)也。故知知一,复归于朴。”即智者知“一”,知对立统一规律,回到“道”。

第二是老子说的“朴散则为器”,不是指万物的原始状态化为具体的万事万物,而是指自然之“道”分散开来与具体管理工作分别结合会表现为多种真朴爱民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即“道”与具体管理相结合,事事均会有利和谐至治的好的管理办法,从而才会有管理的好结果和好现象。他认为,管理人如此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并常处阴柔的一面,就能成为好的官长、进行好的管理。就是说,要用好“道”(规律),才能搞好管理,当好长官(干部)。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不能只知某些小系统的小道理。换句话说,不能只知大道理的某个部分而不知其整体。一定要用好这个对立统一规律“一”,一定要首先从宏观上去把握社会的发展和各种关系,同时利用这些规律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搞好管理,使社会科学发展。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老子对管理人、对领导干部暗示了一个重要要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道”与具体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这是多么重要的要求!这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也是重要的启示。马克思说过:“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重视学以致用,理论用于实践,用于改造世界。后来,毛泽东提出学习理论要有的放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矢”来射中国革命之“的”,就是要应用马克思主义,甚至提出干部要来一个比赛,看谁应用得好些、应用得多些。他特别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样形成的,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我们的干部如果能经常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常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的管理工作相结合,就能有所创新,就能当好领导、搞好管理。当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还要把传统文化之精华现代化,即变为现在能用的东西,亦即思想文化创新。我们党的领导人也经常做着这项工作,这就是党的理论创新层出不穷的原因。而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种见地,无疑是中华文化的光荣所在,无疑是一个有趣的管理理论奇迹。

虚怀为什么过去的研究者没有看到老子这一深层的思想?就因为没有把《老子》这部著作当做管理学和领导哲学著作来研究,因而被忽略了。

“诗赞”

对立统一是个宝

圣人老子极称道

抱住负面得正面

“无极”环子最牢靠

领导若能应用“道”

管理工作步步高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本书内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篇。各篇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社会历史观。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三篇最能集中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
  • 犹太人智慧全书

    犹太人智慧全书

    本书对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财箴》和《诺未门》中浩若烟海的智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将其分为三个类别:经商智慧、处世智慧和教育智慧,全面揭示了犹太人的思维方式、致富策略、处世哲学以及教育方法。让读者在读智慧的同时增长智慧。《犹太人智慧全书》是一本经历了数百年社会发展的举世经典,一本塑造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巨著,西方每一个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成功人士推荐的传世典籍,读后,您也可以成为一名睿智而智慧的人,无论是在商海中还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在当代英美哲学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哈维、卡利尼科斯、施韦卡特、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弗洛姆、柯亨、威廉斯、罗默、吉登斯、福斯特、詹姆逊等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比较系统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伦理思想维度在当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极大拓展。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述中吸取伦理思想智慧,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伦理审视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垄断资本主义下的道德生活状况,并就如何消解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当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状况建言立论,从而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英美哲学园地里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热门推荐
  • 追梦要不要

    追梦要不要

    家境一般的追梦少女郜筱柔终于走进了自己梦想中的象牙塔蒙卡尔艺术学院。在这里,她结识了自己的室友兼好友叶琳,并且因为一系列巧合与误会和蒙卡尔的两大校草余明磊、苏浩洋纠缠在了一起。郜筱柔因此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但她执着于梦想的心对此毫不理会。机缘巧合下,她又结识了新生代超人气巨星张辰浩,并且通过张辰浩的关系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欧阳瑾。与余明磊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让郜筱柔伤透了心,与苏浩洋暧昧的友情又让她不知所以,在稀里糊涂跟着张辰浩闯进娱乐圈的过程中,她该如何处理自己和他的关系?面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偶像,她追求文学梦想的初心是否还在?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接连不断的挫折中,她又会如何一步步向梦想靠近?
  • 红楼第一公

    红楼第一公

    穿越成茗烟怎么办?秦可卿想要嫁给我…错了,下面才是:小巧红楼,也有轩峻壮丽。此身为‘狗仗人势’的小豪奴,却不愿趋炎附势,只想头戴簪缨,自建豪门!秦鹿当破府而去,做那红楼第一公。是国公,也是恩公。……PS:本文适合红楼迷,非红楼迷也会读得快活。红楼大文,青蛙蹦跶回来。
  • 他的私有宝贝

    他的私有宝贝

    他宋子琛人帅多金,宋氏集团总裁,21世纪商业天才,唯独对她算计不来。简伊伊单纯洒脱,华清大学高材生,一反常人对宋子琛毫无兴趣。简单的偶遇,开始的怨恨纠缠都变成了最美好的回忆,但美好,怀疑,猜测,也不断包围着他们……
  • 我的网络老婆

    我的网络老婆

    伊风本是一个平凡人,一场意外让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变成了都市修仙界的噩梦,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仙挡斩仙,只为保护自己所在意的人。
  • 修世记

    修世记

    “我们可以不要荣誉,但不能没有尊严!”为了兄弟最后的尊严,只身入死局。死而复生将如何回归?又将给世间带来怎样的震撼?!但看战神归来!“吾本将心与山野,奈何心平世不平。今朝一剑随风起,不问名利只问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冯前忆

    冯前忆

    目前我已22,九八生人,一些小时候深刻的记忆每每想起,心中五味杂陈,有欢喜,有遗憾,有悲伤……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为了以后不会忘记,只能现在开始,用文字记录下我的回忆,深刻的记忆,到头来,供我观看,讲给后代们听,在他们眼中,也许只是一个故事,但,是我的人生……
  • 为什么剧情都不按剧本来呢

    为什么剧情都不按剧本来呢

    柳江觉得自己真是杯催,明明都是按剧本来的为什么套路不了呢。
  • 法夫尼尔的无限之旅

    法夫尼尔的无限之旅

    邓越睡了一觉醒来发现穿越了?穿越成了一条绿龙的法夫尼尔发现自己好像大概似乎、还能主动的穿越去别的世界?一只绿龙在别的世界搅风搅雨的故事。***********伪无限,非系统流,部分设定借鉴dnd以及魔兽非爽文,有点一点点虐主
  • 穿行诸天纪

    穿行诸天纪

    无意间得宝拥有穿梭其他世界的能力,他陈超凡真的超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