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41500000025

第25章 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1927—1949)(1)

上海“手势”:好莱坞全球市场输出与“扭曲”的中国形象

里克·屈尔

一战结束后,无处不在的好莱坞商业电影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尽管大制片公司时代的发行商们认为欧洲是他们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但他们也并未放弃世界其他国家的主要城市。20世纪20年代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好莱坞电影在上海这座远东城市的众多首轮影院占据了支配地位。

美国电影和电影明星受到了上海与其他内陆城市剧院观众的欢迎,也对中国电影人和电影演员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反对美国电影的呼声也很高。一些中国评论家认为,本土电影人在毫无独创地模仿好莱坞电影,而好莱坞电影在本土影院中的特权地位也阻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风格的发展。另一些人则对内在于美国电影中的意识形态成分颇为警觉,认为好莱坞影片轻浮堕落,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与信仰格格不入。不过,好莱坞电影最具争议性的一面还是在表现中国人和中国故事时所暴露的简单化和程式化倾向。

好莱坞制片机构很擅长在洛杉矶摄影棚和摄影场惟妙惟肖地再现外国的风土地貌。不过,好莱坞的作家和导演们在用这些异国电影景观表现丰富的人性方面却差强人意。他们在叙事上依赖的仅仅是美国公众对外国文化和国民性的狭隘的成见。

这种懒惰而缺乏文化敏感性的做法令那些出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美国新移民感到既难堪又愤懑。而当好莱坞制片公司天真地试图将这些表现外国生活的电影出口到恰好是电影所表现的那个国家时,其反应常常激烈无比。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好莱坞大制片厂时代导致中美两国之间不信任感的四部影片,并以另一部电影为例讨论美国电影业与中国政府官员之间建立的敏感的合作关系。

好莱坞对中国的偏见式描述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它们是复杂历史文化过程的汇聚,并体现在美国电影最早表现中国人方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身为美国移民,他们在影片中通常都是刁滑、邪恶、没有感情的危险人物。美国一些早期电影如《红灯笼》(RedLantern,1919)、《曲折的街道》(CrookedStreets,1920)、《飞行玩具》(WingToy,1921)、《紫色黎明》(PurpleDawn,1923)和《异教徒的激情》(PaganPassions,1924)等均属此类。的确,除了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等少数例子外,绝大多数美国电影在涉及中国时,都将中国人的事情表现得神秘而奇怪,从他们吃与穿的习惯到他们的家庭礼节和不可理喻的语言。到20世纪20年代末,任何一部表现中国人的美国影片都可能是以下这些类型的混合ThislistislooselyadaptedfromDorothyB.Jones,ThePortrayalofChinaandIndiaontheAmericanScreen,1896-1955.(Cambridge,MA.:CenterforInternationalStudies,1955),pp.30-36.:

1)极端狡猾和善骗的官员形象:这类人拥有邪恶的玄奥知识和非凡法力。最著名的官员形象是英国编剧沙克斯·罗姆(SaxRohmer)笔下的凶残复仇恶魔:傅满洲先生。

2)“龙女”形象:具有异国风味、但却同样危险的中国蛊惑女。这类女人精通情爱术,善于利用催眠般的魔力来达到往往令所征服的男人身败名裂的目的。这类角色通常由唯一一位在好莱坞达到明星地位的华裔女演员黄柳霜扮演。

3)聪明狡猾的中国侦探形象:矜持、稳重但却拥有过人的才智。与傅满洲不同,他是破案的而非罪犯。陈查理就是这种形象的原型。由于他是一个英雄,所以该角色过去常常被视为是对中国人负面形象的反拨。不过,在之后的许多年里,一些评论家转而认为,陈查理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形象,他对那个时代统治美国银幕的白人侦探不构成任何威胁。剧作家、小说家弗兰克·金认为,陈查理是“无性的”,他“过分屈从”,完全是“白人种族主义的象征”。SominiSengupta,“CharlieChan,ActionHero?”NewYorkTimes,1/12/1997.

4)残忍、贪婪的军阀形象:这类形象麻木不仁、毫无怜悯之心,完全沉迷于霸省而治的权力欲中,其蓝本明显出自美国黑帮形象。这些军阀通常被描写成是不关心百姓疾苦的恶魔,与贪婪、自负、权欲为伍。

5)强盗、土匪或黑帮成员:此系军阀形象的另一版本,不过他们往往更加愚蠢、粗俗、暴戾,贪图钱财、偷盗物品,也很好色,尤其对白人女性如是。

6)农民工形象:这一人物有时也富有尊严,比如在《土地》(TheGoodEarth)中。但更多时候,他/她只是仆人、厨子、铁道工或洗衣女。这些人物常常因怪异的行为和一口面目全非的英语或其他事而被嘲笑。

中国人的形象通常出现在那些以阴暗、险毒的黑道世界为背景的影片中。这一环境充满了鸦片烟馆、赌场、妓院、私刑室以及众多帮派和黑道分子为争夺当地地盘而两败俱伤的混战。

尽管这些充满偏见的人物和场景常常受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中文报纸的谴责,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政府官员才开始提出异议。当意识到世界各国对南京政府的态度及其统一民心的努力可能会因电影的负面描写而有所损毁时,蒋介石政府才开始关注电影。他们通过驻华盛顿和洛杉矶的领事官员来游说好莱坞,希望其以更正面、积极的态度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他们也仿效上海租界和其他城市的先例,建立了电影审查机制,这样至少可以使一些容易引起中国人反感的影片不能在国内电影院上映。

民国政府的新举措不应令好莱坞工业巨头们惊讶。在1922年担任美国电影制片与发行人协会(MPPDA)主席后不久,威尔·H·海斯(WillH.Hays)创建了对外部来管理与美国电影出口有关的事宜。陆军上校弗瑞德里克·L·海诺(FrederickL.Herron)被任命来管理这个部门。几年间他处理了很多因美国电影中表现他国人形象而引起的争议。在中国政府开始抗议之前的数年间,海诺一直警告各制片厂称,他们塑造的外国人形象,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其他国家,都常常是令人反感的。

海诺的工作并不轻松。很多大制片厂的创作人员对其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估计严重不足。他们不仅对自己在银幕上表现的外国人的历史、风俗、传统和制度所知甚少,还自大地认为外国人应该为他们的生活在美国电影中得到表现而自豪。无知加自大是一杯效力浓烈的鸡尾酒。外国观众通常很喜欢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人和美国生活的多彩表现。不过,美国电影对其母国生活的歪曲表现却令他们既震惊又气愤。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这样的建议也许并不过分,即好莱坞制片厂的老板们本应明智地将故事背景限制在美国境内。

比如,在格斯·李(GusLee)关于其父母二战前以及二战期间在上海生活的回忆录中,他解释了美国电影、尤其是那些由凯瑟琳·赫本主演的电影是如何使他们着迷并深受启迪和鼓励的。GusLee,ChasingHepburn:AMemoirofShanghai,Hollywood,andaChineseFamily’sFightforFreedom.NewYork:HarmonyBooks,2002.这些电影在格斯·李全家对美国及美国人的好感认识中起了重要作用。或许是因为审查制度,格斯·李的父母并没有看到几部可能会让他们改变这种好感的影片。

这些影片包括《尹将军的苦茶》(TheBitterTeaofGeneralYen)和《上海快车》(ShanghaiExpress),两片均于1932年上映。在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图书馆查阅有关电影审查制度的卷宗时,我颇为震惊地发现,甚至连审查机构的专家们也没有预料到中国政府官员会对影片产生不悦。在看完《苦茶》后,制片厂公关委员会的詹姆斯·费什(JamesFisher)写到:“中国视点的处理很得当,应该不会产生任何麻烦”。JamesB.M.Fisher,“Resume–TheBitterTeaofGeneralYen,”11/4/1932.MPPDACensorshipFiles,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Library,BeverlyHills,CA.Subsequentlycitedas“AMPAS.”《苦茶》讲述的是一个凶残贪腐的中国军阀(由瑞典出生的尼尔斯·阿瑟扮演)把一个白人女传教士(芭芭拉·斯坦维科扮演)软禁起来、希望她会钟情于自己的故事。影片含有许多费什先生本该意识到的令中国人不悦的因素。

事实亦是如此。费什先生讲那番话的两个月后,一名驻华盛顿中国领事馆的官员看了这部影片,旋即与海诺联系。他要求删除军阀枪杀靠墙列队的囚犯的可怕场景,还要求删除影片中令人反感的对白,如“在中国,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黄种猪”和“[中国人]都是诡计多端,不忠不义,道德低下的人”等。LetterfromFrederickHerrontoWillHays,1/17/1933.AMPAS.

制作这部影片的哥伦比亚公司的一名高管却认为,这些因素被反对方断章取义了。在给海斯的信中,威尔逊(Mr.Wilson)声称:“事实上,每一段看似贬低中国人的话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反驳。整个故事其实是一篇对中国哲学、公正、美德和雅致的颂歌。”他继续写道,“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令人信服地驳斥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偏颇看法。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影片第一部分那些看似贬低中国人的言论是必需的。”LetterfromJ.VWilsontoWillHays,1/21/1933.AMPAS.

然而,不用威尔逊先生来帮助他们“理解”电影的意图,中国人所看到的是另一个故事,它强化了以往所有的偏见,还在军阀这个人物上增添了注定会令中国人不悦的逆转:尹将军虽是一个非凡、果断、且具世界眼光的领袖人物,但他却会为一个西方女子而魂不守舍,甚至因为这种炽热的爱而抛弃了他的全部。影片结尾时,从军阀变为爱情俘虏的尹将军以自杀了断了一生。

由《上海快车》引发的争议与《苦茶》相似。《上海快车》由玛琳·狄尔特(MarleneDietrich)主演,她的良师冯·史登堡(vonSternberg)导演。作为行业监察人,制片厂公关委员会成员詹森·乔埃(JasonJoy)虽然对剧中的几处不雅对话颇有微词,但他同时认为,“我们很希望中国人会喜欢这部影片,因为在我们看来,你们在全片中都尊重了他们的观点。电影公映时,你们可以去请华盛顿的中国公使们一起来看。”LetterfromJasonJoytoB.P.Schulberg,1/21/1932.AMPAS.

派拉蒙公司是否发出过类似邀请无从查考,但有记录显示很多中国人与乔埃的看法迥然不同。一篇刊登在中国杂志《图画周刊》上的文章讨论了影片中很多时代错乱的习俗(如“早被抛弃”了的满清长辫和靴子),认为影片展示了“中国政治的最黑暗面”,而其对各式中国人的表现、尤其是黄柳霜扮演的慧飞更令人反感,她是“一个可鄙的中国妓女”。这篇文章总结认为,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们总是迎合了“蔑视所有中国事物”的偏见。ParamountUtilizesAnnaMayWongtoProducePicturetoDisgraceChina,PictorialWeekly,12/5/1931.AMPAS.

中国政府官员们显然也是这样看的。在一场流产的上海放映之后,他们禁演了影片,并警告派拉蒙公司,如果不停止该片在世界各地的放映,他们就将禁止派拉蒙在中国发行影片。尽管派拉蒙依然故我地在世界上发行狄尔特和史登堡版《快车》,美国大使馆还是出面平息了这场争端,派拉蒙的影片也得以继续在中国影院里上映。LetterfromFrederickHerrontoJosephBreen,4/16/37.AMPAS.

派拉蒙作为好莱坞最罔顾文化敏感性的制片公司的声名四年之后又一次浮现。正当派拉蒙盘算开拍一部名为《将军死在黎明时》(TheGeneralDiedatDawn)的影片时,在制片厂公关委员会积累了经验、任职制作法典机构的约瑟夫·布林(JosephBreen)写信给派拉蒙高管约翰·汉姆(JohnHammell)称:“我们强烈建议你们在投拍之前,一定要找权威人士来咨询,就中国政府可能会有的反应提供指导。在我们看来,把王某写成中国军队的将军是危险的。我们也认为,中国人会很痛恨这样一种指涉,即外国利益在欺骗、虐待中国劳工。因为这一点和其他细节,我们希望,为了贵公司起见,在开拍前应先听取关于中国方面的意见。”LetterfromJosephBreentoJohnHammell,4/18/1936.AMPAS.

尽管派拉蒙的确雇佣了一名顾问,中国政府仍然觉得完成后的影片极度辱华,随即禁映该片,并再次威胁要禁止派拉蒙生产的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受此反应的激发,海诺于1937年4月给布林写了一封长达四页的信,深感好莱坞电影人“每次拍片时似乎都会在表现中国人形象和任何有关中国的事方面出错”。他继续写道:“我觉得,我们的制片厂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本应该有丰富的经验和才智在表现中国情境时不再经常发生对中国人、中国机构和习俗如此愚蠢而固执的描述。”

海诺在《将军死在黎明时》的剧本和一部假想的、将当代美国人生活等同于禁酒时期地下酒吧生活的影片之间做了比较。他认为,《将军》一片虽然聚焦在10到15年前的中国土匪军阀身上,但却给人以“这就是中国目前的面貌的错误印象”。再加上故事中的其他元素,全片“在阐释中国人生活方面毫无说服力。”在提到美国大使馆不得不再次代表派拉蒙与中国政府斡旋时,海诺告诉布林,“我们不可能永远逍遥于此类谋杀行为之外。”HerrontoBreen,4/16/37.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摄影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摄影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热门推荐
  • 凯爷,我们一起走一生

    凯爷,我们一起走一生

    “凯哥哥,以后小沫要做你的新娘,和你永远在一起”夏沫“好啊,凯哥哥会让小沫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新娘”王俊凯长大后,“凯哥哥,我们终于在一起了”夏沫“是啊,沫沫终于是我一个人的了”王俊凯[男女身心健康,绝宠文]
  • 我的穿越妃

    我的穿越妃

    我叫李雯熙是一个活波开朗的大学生,再一次不知不觉的旅途中竟然来到了古代,我去,还遇到了个傻子王爷,哈哈看我如何玩转王府。。。。
  • 重生娇妻总裁大人请轻抱

    重生娇妻总裁大人请轻抱

    重生前,蓝羽汐放着爱自己的老公不要,听信“闺蜜”和渣男的话,天天想离婚,想和渣男私奔,结果害死了自己,害死了真心爱自己的人。重生后,终于智商上线,斗渣男和“好闺蜜”,和总裁老公甜甜蜜蜜。傅墨琛:“汐儿,老婆,我们要个孩子好不好。”蓝羽汐:“好啊好啊”傅墨琛:“……你同意了”蓝羽汐:“你不想和我要个孩子吗?说,你要和哪个女人要,哼,不理你了。”傅墨琛:“汐儿宝贝,别生气,我错了。”……
  • 存活之后

    存活之后

    只不过是三个普通的学生,两个伪宅和一个死宅在恐怖片、游戏、动漫中挣扎生存罢了。
  • 临水寻盟

    临水寻盟

    黑梁山九岭寨二当家金川在两国边界处一念之差救了个故人,生起诸多风波;京中太子首傅之子曾翯因父命不可拜官,只好读书、修典,做一介无用布衣;边关守将之女冯沆本该回京成亲,不料未婚夫婿吃饭噎死,被要求守丧三载;大顺光禄大夫送公主和亲,却横生诸多事端,漠南边境情势诡谲、剑拔弩张。然而以上种种罗列出来也无甚用处,不过是让诸君更猜不到本文其实是一个吃回头草的故事——纵恩怨难割、爱恨莫辨,愿再起纠葛。
  • 大佬又要崩坏了

    大佬又要崩坏了

    (新书已开,《穿到男频爽文里艰难求生》)南姌被放出地牢,告诉她要历经三千小世界,重新做人。薄凉的学长靠在她耳边轻言,“喊我的名字。”强大的首领眼皮低垂,一下一下拨弄着她肿胀的手。“听说你是头能吃的鲛人?”傲娇权主抿抿唇,一边抱着她一边懊恼“你这个女人,肯定很早就想嫁给我了。”南姌盯着这个男人直勾勾的看。嗯,这个人真是符合她的心意。想找个大点的笼子,关起来,只是她一个人的。某个男人耳朵红了红,面色冷冰冰。果然这个女人就是惦记上他,想要把他据为己有。这么想着,抱住眼前这个女人,亲了上去。《1V1》
  • 我家主角不是主角

    我家主角不是主角

    啦啦啦,我们要穿越。。。。。。。。。。。。。。。。。。。。
  • 冷血剑

    冷血剑

    悲剧的开始悲剧的结束
  • 醉三生

    醉三生

    什么是情人?什么是恋人?世界都是虚幻的,何来真实?当用疯子的眼光看生活,当喝醉着体验青春,当睡着幻想未来,这一生究竟是什么?我愿求佛,我愿入魔,只愿得到一个真实的我和你。
  • 魔法驱动

    魔法驱动

    在以魔晶为货币的魔法世界,拥有“领域”这种进入暗世界能力的连简,和暗世界生物“暗礁”打赌之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