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3400000039

第39章 党锢之祸(2)

在官僚士大夫以行动打击外戚、宦官势力的同时,太学生则以“清议”作为手段,制造舆论,抨击腐朽统治。太学生们的“清议”多以谣谚的方式出现。梁冀专权后,对直言极谏的太尉李固以“妖言”罪处死,并暴尸街头。为抨击梁冀的这一专横残暴行为,就有了“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谣谚。桓帝时,选官混乱,依靠裙带关系,请托权门成风,恰好桓帝即位前曾受学于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经学大师周福,即位后即擢周福为尚书。而甘陵还有一位经学大师叫房植,官任河南尹,颇有盛名,因此就有谣谚说:“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对于那些敢与和外戚、宦官作斗争的人们则评价甚高。如对李膺和陈蕃,就有“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之语。由于太学生们的“清议”,特别是对人物的褒贬往往能够左右乡里的舆论。因而也就能够影响到一个人官运前程,所以“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造门谒见。

当然,太学生们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清议”上,为反对宦官的专权,他们先后举行了两次学潮,从而由政治抨击发展到政治行动。

第一次学潮爆发于公元153年(桓帝永兴元年)。这一年,连续发生蝗灾和水灾,波及32个郡国,出现流民数十万户。就在这样的多事之秋,朱穆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到达冀州后,就听说宦官赵忠在他父亲去世后,葬礼奢侈且逾制,竟用只有皇帝和王侯才能使用的金缕玉衣。朱穆听后十分气愤,当即下令掘墓开棺检查。桓帝听后,在左右宦官的唆使下,把朱穆召致廷尉问罪,判处到左校营罚做苦役。这件事一传出,就引起了太学生们的强烈反响。数千太学生在刘陶的带领下,拥到宫门请愿,上书为朱穆鸣不平。这篇上书是历史上有名的痛斥权宦的檄文。上书说:“我们认为,身负枷锁的刑徒朱穆,秉公办事,尽忠报国,从他被任命为冀州刺史的那一天起,就立志铲除奸佞和邪恶。的确是因为那些宦官们居位尊贵,又受到皇帝的宠信,他们父兄散布在各州郡,也依势竟为虎狼,残害百姓。所以朱穆才伸张国法,修补法网,惩处恶人,以合天意。由此才结怨于宦官。在宦官们的谗言之下,朱穆被罚做苦役。天下有识之士都认为,朱穆勤于王事,如同大禹和后稷,却受到共工和鲧一样的惩罚,若死者有知,尧将发怒于崇山,舜将忿恨于苍梧。当今的宦官等皇帝的左右亲信,窃据和把持国家的权力,手中握着生死予夺大权,他们的话,就是皇上的旨意。行赏时可使行将饿死的奴隶富比王侯,发怒时可将伊尹、颜回化为桀的盗跖。然而朱穆却昂然而出,奋不顾身,并不是因为他赠恶荣耀而喜爱羞辱,憎恶生命而希望死亡。而是因为他深感朝纲不振,惧天网之久失,所以才竭忠尽心,为皇上深谋远虑。我们愿接受在脸上刺字,脚戴铁镣,代朱穆去服苦役。”整篇上书慷慨激昂,其中的“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成为后代形容权宦专权的名句。由于太学生们的请愿,使桓帝不得不下令赦免朱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潮以太学生的胜利而告结束。

第二次学潮爆发于公元162年(桓帝延熹五年)。前一年,59岁的泰山太守皇甫规自愿要求去平定并、凉二州的羌人暴动,桓帝因此任命他为中郎将。皇甫规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以其清平的政治,规劝、安抚了数万羌民,使并、凉恢复了平静。平羌有功,皇甫规理当受封,可宦官徐璜、左倌却企图从中索要财物,被皇甫规所拒绝。徐璜等人恼羞成怒,就以皇甫规没有肃清羌人的这一莫须有之罪,把皇甫规打进监狱,判处到左校营服苦役的刑罚。皇甫规平羌不受封反受刑的冤狱,再一次激怒了太学生。太学生张凤率领三百名太学生,并联络了一部分正直的官僚士大夫,到皇宫前请愿,为皇甫规鸣不平,正好遇到朝廷颁布大赦令,皇甫规才得以释放回家。

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们的行为,激怒了宦官,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政治迫害活动。

事情是由一个叫张成的人引起的。张成是一个方士,精通占候之术,并和宦官交往甚密。有一次,他从宦官处听说朝廷即将颁布大赦令,便谎称推算出朝廷即将大赦,叫他儿子去杀人。司隶校尉李膺便督促部下,逮捕了张成父子。当了解到缘由后,李膺十分气愤,但不久朝廷果然颁了赦令。李膺心中更加愤怒,竟置赦令于不顾,把张成父子处斩。于是宦官指使张成的弟子上书,控告李膺目无朝廷,并指控李膺等人专门蓄养太学的游士,结交各郡派到京都求学的生徒,互相标榜,结成朋党,诽谤朝廷,迷惑和扰乱风俗。奏章呈上后,桓帝盛怒之下,下诏各郡国逮捕党人,先后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宦官更是推波助澜,大肆制造冤狱,使朝野上下,一片恐怖,时在公元166年(桓帝延熹九年)。第二年,在外戚窦武的力谏之下,桓帝迫于舆论的压力,再加之这年5月发生了一次日食,不得不在6月初八下诏大赦天下。但把李膺等人遣送还乡“禁锢终身”,也就是把他们的名册,分送太尉、司徒、司空三府,使他们终身不许再出来做官。这是第一次党铟之祸。

宦官集团的残酷迫害,并没有吓倒正直的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反而使他们公开地站在一起,互相标榜。太学生把那些敢同宦官集团作斗争的知名人物,冠以“三君”。君者,言其为一代宗师也。窦武、刘淑、陈蕃是也;“八俊”。俊者,言其为一代俊杰,为李膺等人;“八顾”。顾者,言其能以德引人,为一代德行表率;“八及”。及者,言其为一代导师;“八厨”。厨者,言其能以财救人,为一代侠士。这些举动,无疑是对宦官集团的蔑视和挑战。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外戚窦武以太将军辅政,陈蕃、李膺等党人均被一一起用。但当窦武、陈蕃因密谋尽诛宦官事泄而被杀后,党人再度被废黜。

完全控制政权的宦官们生怕党人们东山再起,每次灵帝下诏,都要让灵帝重申对党人的禁令。但宦官们还不满足,必置之死地而后快。公元169年(灵帝建宁二年),山阳郡东部督邮张俭,因宦官侯览在家乡残暴百姓,上书举告侯览及其母罪行,请求诛杀侯览及其母,这一上书落到了侯览手中。侯览马上指使人上书诬告张俭与同郡24人结为同党,企图危害国家,灵帝下诏逮捕张俭等人。这年10月,大长秋曹节暗示有关方面奏报说:“互相牵连结党的还有李膺等人,请交付郡州官府审问。”当时,灵帝只有14岁,对有些东西还搞不明白,就问曹节:“什么叫互相牵连结党?”曹节说:“就是党人。”灵帝又问:“党人有什么罪恶,一定要诛杀?”曹节又回答说:“他们互相推举,结成朋党,图谋不轨。”灵帝再问:“图谋不轨?他们想干什么?”曹节回答说:“打算推翻朝廷。”听说党人要推翻朝廷,灵帝就批准了。面对宦官的这次迫害,党人们表现得很悲壮,当有人把官府将抓人的消息告诉李膺并让他快逃时,李膺说:“侍奉君王不辞艰难,犯罪不避刑罚,这是为人臣的节操,我已年届六十,生死有命,逃向何方呢?”说完便主动到诏狱报到,被酷刑拷打而死。党人范滂在临行前和他母亲诀别,告诉母亲说:“弟弟孝顺恭敬,足可以供养您,我则追随父亲去九泉之下。这样,生者和死者,都各得其所。求您不必悲伤。”范母说:“你今天得以和李膺他们齐名,死有何恨!既已享有美名,又要盼望长寿,岂能双全?”范滂是跪在母亲身边,聆听母亲的这段临终教海,听完后,再拜而别。临行前,范母对回头依依不舍的范滂说:“我想教你作恶,但恶不可作;教你行善,即我不作恶!”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潸然泪下。

这一次因党人案被处死的共有一百余人,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部被放逐到边郡。天下豪杰,以及有良好品行和道德的儒生,大都被宦官指控为党人;平时和宦官有怨的人也被指控为党人,先后被处死、放逐、废黜、禁锢的,又有六七百人之多。这一次党锢一直延续到黄巾大起义爆发。

司马光在评论党锢事件时曾说过:“天下政治清明,正人君子在朝廷上扬眉吐气,依法惩治小人的罪过无人不服。天下黑暗,正人君子缄口不言,以躲避小人的陷害,尚不能自保。而党人生在昏乱时代,又不担任朝廷的高官显位,面对天下民怨沸腾,却用舆论去挽救,评论人物的善恶,斥恶奖善,这就犹如用手去动毒蛇的头,用脚去踩老虎的尾巴。以致不仅自身遭受酷刑,灾祸也连及朋友。读书人大量被害,王朝也跟着灭亡了,岂不可悲!”应当说,司马光的评论是片面的。党人们的斗争,是中国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一次最直接的、最突出的体现。他们那种“杀身以求仁”的气节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激励着后人在国家危难,社会危机的关头,忧国忧民,愤而忘私。

两次党锢之祸,标志着宦官专权的东汉王朝已腐朽到了极点,时人郭泰在听到党人相继惨死的消息时,暗中悲恸地说:“《诗经》说过:‘人才丧失,国家危亡’。汉王朝行将灭亡,但未知‘瞻马爰止,于谁之屋’耳。”是啊,汉王朝是气数将尽,“乌鸦飞翔,停在谁家”呢?

同类推荐
  • 汉末新政

    汉末新政

    穿越者一定要做皇位?收悍将揽精兵?要谋定天下?网罗天下美女?汉灵帝赞道:一片赤胆平北地,手中铜棍定江山。”陈战手握血铜平天棍,身佩邪剑胜邪,征北地,合董战草原。
  • 这位公子有点狂

    这位公子有点狂

    天武二十二年,一白衣男子自天监城出,翻过武安山,穿过血殇谷,渡过北茫江。白衣男子终于站定,抬头望向一扇大门,只见门上牌匾书“风歌镖局”四个大字。“罢了罢了,就从这里开始,覆了你白家天下吧。”天武二十三春,天正惊蛰,南平省,慕子清入风歌镖局。风起南平。
  • 大盗窃清

    大盗窃清

    曾剃头想拉他入伙,慈溪,慈恩求他别造反,女匪要抓他压寨子。富千金自掏私房钱给他做聘礼。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晚清末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上演。华夏能否在大船掉头?他的爱人、朋友仇人是如何评价他的?伍浩官家的掌上明珠是这样评价他的,“他脾气不好,总是动手打人..嘤嘤嘤...”清流领袖李鸿藻是这样评价他的,“他脾气不好,总是动手打人..呜呜呜...”和东瀛人去谈判的伍廷芳是这样评价他的,“他脾气不好,总是动手打人...嘶...”同治皇帝是这样评价他的,“他脾气不好,总拉着我一起动手打人...”曾国荃是这样评价他的,“这小子都不错,就是胃浅,总吐...”
  • 世界五千年历史之谜(全集)

    世界五千年历史之谜(全集)

    本书涵盖了世界五千年的风雨兴衰。世界文明的长河源远流长,可以记载着创造历史的辉煌,同时也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本书的特点贵在“未解”二字上,很多历史谜团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经过我们的研究,有的谜案日渐明朗化,有的谜案有了新的发现,有的谜案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给历史一个公平的解释。在编撰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采用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资料,力求让读者能更深刻地了解谜案背后的真相,当然也有一些谜团就像一去不复返的岁月,永远都无法揭开它们的面纱,也许正因为它神秘的吸引,使我们无法停止追寻的脚步。
  • 极品大官人

    极品大官人

    一只烂笔写尽天下浮尘;一张破嘴辱尽朝堂人伦;我便是我,明朝的大君子,极品的大官人!来自后世的灵魂,憋屈的顶起了京城第一人渣的头衔,看他如何借用七斗庸才,四车废学,蒙混在大明贤才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娶娇妻,追表妹,不是很黄,却很牛叉。当昏官,斗才子,不是很屌,却很暴力。————————————————————【二组签约,新书求推荐票,谢谢】
热门推荐
  • 道悟本源

    道悟本源

    诸天万物,天道轮回追本溯源诛阻路之敌,携志同之人情立万世不殇,事存千年不悔何为本源本源之道,亘古长存
  • 孔子趣味问答

    孔子趣味问答

    《孔子趣味问答》:孔姓最初的发源地之一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孔子的祖先原是殷商后裔。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辞雪赋

    辞雪赋

    北域第一势力傲雪城发生政变,傲雪城城主雪天凌身亡。就在众人都在争夺城主之位时,一位少年,带着一颗神奇的珠子,逃离了北城。
  • 帝兰玉

    帝兰玉

    自从楚帝兰重生以来,她都活的谨慎谨慎再谨慎。当一次次真情撼动她冰封的内心,她势要将那个惹火的男人紧紧握在手里。她将他抵在墙角,狠狠威胁道:“大人,若你敢负我,这辈子,本郡主即便是死也会拉你下地狱!”男人反客为主,说道:“什么本郡主,夫人又调皮了。”觊觎他的女人来了,没关系;青梅竹马来了,没关系,她照单全收。直到有一天,准婆婆来了。最后,她终于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时门玉!你给我过来解释解释!”问世间情为何物?吾要你的朝朝暮暮。一生一世一双人,莫想逃离,前方无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给的自由》

    《你给的自由》

    当一个忘记了一个人,当一个人为一个人选择了一种生活。他为了她,帮她选择了未来。她为了他,对他横眉冷对。她不知道自己的记忆为什么这么模糊,他舍不得看她黯然神伤。爱TA,只希望他能得到最好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罪族

    罪族

    我在黑夜里追逐你的身影,却换不来你的停留。我原本平凡,只是不想让自己孤独,踏上摆脱孤独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有太多阻挡我前进的人,或者是那原本是人的怪物。双手举起冷冽的太刀,让罪之炎附着在上面,雕刻出古老繁杂的花纹,在黑夜中照亮一切。每一次的挥刀,必定伴随了一个生命的结束——林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