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62700000053

第53章 免死铁券不免死

时间:1354年~1390年

人物:明太祖VS李善长

核心提示:明太祖在给李善长的授封制词中,将李善长比作萧何,可见褒奖之意已登峰造极。李善长头脑若清楚,就不应忘了当年汉高祖功成名就之后对萧何的猜忌,更不应忘了萧何为保性命自毁名节的无奈。恰恰相反,后来的历史事实说明,李善长并没有从萧何身上吸取教训。

李善长的眼光

朱元璋,原名重八,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朱元璋只读了几天私塾,家中就没钱供养,只得叫他给地主家放牛,后来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徐达、汤和等人就是朱元璋放牛时的同伴。至正四年(1344),淮北大旱,不久又发生蝗灾,闹起瘟疫,百姓死伤无数,朱元璋的父母、哥哥也在半个月时间相继死去。朱元璋走投无路,只得到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在皇觉寺,朱元璋其实就是个杂役,整天辛苦不说,还常常受到责骂。朱元璋窝着一肚忽必烈创立元朝,不过短短90多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就激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全国上下虎狼当道,法纪败坏,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纷纷举起抗争的大旗。浙江一带农民在义旗上书写这样的口号:“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寥寥数语,尽现元王朝衰亡的迹象。就在这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有个叫朱元璋的人,不安心清净法门,毅然脱去袈裟投奔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子火,整天还得赔着笑脸。不几年,主持打发朱元璋云游化缘,朱元璋得以接触各地的贫苦农民,起义造反的思想渐渐融入他的头脑。后来,红巾军大起义爆发,还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不断打听外面起义军的情况。不久,朱元璋接到汤和写给他的一封信,鼓动他参加红巾军。就这样,朱元璋投奔了濠州郭子兴部红巾军,不久升任为军官。

至元十三年(1353),朱元璋率领红巾军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州)。在这里,朱元璋遇到了对他后半生影响极大的李善长。李善长,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少时头脑聪慧,喜欢研读法家学说,史书记载他推断时事“多有所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身处乱世的知识分子,要想实现心中抱负,就得像当年萧何投靠刘邦、诸葛亮投靠刘备那样,追随一位志高远大的风流人物。这时,朱元璋出现了,消息很快传开,李善长跑到朱元璋的军营求见。朱元璋见李善长神采飞扬、谈吐不凡,就请他到幕府做掌书记。李善长听后,大喜过望,收拾好行装跟随朱元璋上路。

随着交往的深入,李善长发现,朱元璋和其他武夫一样,走到哪打到哪,心中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所幸朱元璋从善如流,又和他谈得很投机。于是,李善长在闲谈中给朱元璋灌输远大的政治理想,要他树立打天下、做皇帝的信念。李善长说:“秦末大乱,刘邦也是穷苦百姓出身,可他历经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其成功的秘诀无外乎三条: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现在元朝已土崩瓦解,您只要能做到这三点,天下就非您莫属!”朱元璋听了,当然高兴,遂请他为参谋,主管后勤,十分亲信。郭子兴恐朱元璋权势过大,稍夺了他部分兵权,又想把李善长留下作为自己的辅助,李善长推托不去。由此,朱元璋对李善长愈加地信任。

位列六公之首

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攻下和州(今安徽和县)不久,郭子兴称滁阳王,命朱元璋总制诸将。三月,郭子兴病死,其子亦战死沙场,朱元璋遂接管了郭子兴的所有部队。六月初,朱元璋渡江攻取了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当时军中已缺粮多日,将士们想抢掠百姓的粮食牲畜。李善长见情况紧急,立即找到朱元璋商议。不多时,朱元璋让人传话出来:“乘胜攻取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那里有更多的财物,攻城的将士可以随意掠取!”将士们一听,以为发财的机会来了,争先恐后地投入战斗。可是,待将士们攻破城门,正要大肆抢掠之时,却发现四处贴满了李善长书写的告示:“不许掳掠,违令者斩!”将士们慑于军法,只好悻悻然缩回已伸出去的手。城内百姓长期以来遭遇的都是如狼似虎的军队,见朱元璋的军队秋毫无犯,如此的军纪严明,不由得拍手称快。许多百姓主动拿出粮食,慰劳将士,并鼓励自己的亲人投军。朱元璋亲眼目睹李善长所献计谋取得的成效,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朱元璋遂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不久,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以李善长为参议。一天,朱元璋问李善长:你常常把我比作汉高祖,把你比作侯,可留侯张良在哪里呢?李善长答道: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宋濂博闻强记,又兼通象纬,可担当此任。朱元璋说:据我所知,通象纬者莫如青田(今浙江文成县)刘基。其后,朱元璋将刘基、宋濂收入帐下。

随着朱元璋势力日益壮大,李善长建议他自立为王。朱元璋听过李善长的分析,深以为是,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旦自称吴王,并拜李善长为右相国。此后,朱元璋领兵出战,都要让李善长留守后方,宛如当年萧何的角色,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李善长等人的拥立下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为明,朱元璋即是明太祖。明王朝建立,李善长虽然没有像武将那样血染杀场、出生入死,但明太祖心里清楚,李善长心中的谋略远远胜过千军万马,而且他善解圣意,有拥立大功,又是同乡,今后依然是自己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为此,明太祖诏命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等诸多官位。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又加授李善长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等职,并进封他为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准许子孙世袭,同时赐铁券,本人犯法免死二次,子孙犯法免死一次。当时得到国公爵位的一共六人,李善长位居第一,因此被称为“六公之首”。

翘了尾巴

明太祖在给李善长的授封制词中,将李善长比作萧何,可见褒奖之意已登峰造极。李善长头脑若清楚,就不应忘了当年汉高祖功成名就之后对萧何的猜忌,更不应忘了萧何为保性命自毁名节的无奈。恰恰相反,后来的历史事实说明,李善长并没有从萧何身上汲取教训。

明王朝建立后,李善长出任中书左丞相,徐达出任右丞相。只是国家初建,徐达是统帅还要不断地出征打仗,所以朝政大权实际操纵在李善长手中。当然。明太祖让李善长掌控大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明太祖出生在淮西(今安徽凤阳县一带),跟随他左右、最让他信任的这一群将士幕僚也基本是淮西人,他们在明王朝建立后,大多占据重要官职,形成声名显赫的淮西集团,而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表面上看,李善长性格宽和、大度;可与之交往深入的人,都会发现他内心极其刻薄,打击异己分子毫不手软。毕竟明太祖建立的是全国性政权,朝中除了淮西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僚,其中与李善长功劳不相上下的刘基(刘伯温),也是明太祖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他身边也围拢了一群官僚,形成浙东集团。两者相比,浙东集团显然处于下风。这从明太祖给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待遇上,就能看出端倪,李善长受封韩国公,位居六公之首,岁禄四千石;刘伯温只得了诚意伯的爵位,岁禄区区二百四十石。

别看明太祖出身放牛娃,困窘中还出家当过和尚,可他的头脑不糊涂,深知治理国家单靠淮西人远远不够。为此,明太祖开始平衡各方力量,重用宋濂推行文化教育;重用杨宪协助处理政务;典章制度方面,明太祖考虑重用刘基,甚至有任命刘基为宰相的念头。明太祖把这些想法说与李善长,李善长脸色微变,没有像往常那样畅所欲言。明太祖心里“咯噔”一下:眼前的李善长,已非昔日那个公而忘私的臣下!

随着权位的巩固,李善长越发骄横专擅起来,颐指气使,将自己凌驾于百官之上。凡是淮西集团的成员,即使犯法,李善长也要想尽办法庇护;反之,李善长就会使出秋风扫落叶的手段,排挤出朝。那些反对他、被明太祖器重的异己分子,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当然,他认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刘基。刘基,浙江青田人,元朝末年进士,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后来在朱元璋的盛情邀请下出山,成为朱元璋的军师。洪武元年(1368)李善长的亲信李彬犯了贪赃枉法的案子,落入时任御史中丞的刘基之手。李善长救人心切,三番五次向刘基求情,谁知刘基铁面无私,硬是将李彬就地正法。李善长心中恼怒,立即向明太祖告状:刘基专断独行,竟在祭坛下杀人,对上天不敬!淮西集团的成员也纷纷上书,要求明太祖严惩刘基。明太祖无奈,打发刘基回了老家。虽然李善长在与刘基的斗争中取得表面上的胜利,却引起明太祖的疑虑。

明太祖碍于李善长的劳苦功高,不便当面发作,就暗示他主动引退。李善长不傻,次日就上书托病请辞。明太祖连慰留的话都没说就准了奏,并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回到故里的李善长虽然失落,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就这样大约过了一年时间,明太祖突然下诏,命李善长督建临濠宫殿。李善长知道明太祖猜忌心极重,如果有半点怠慢都可能惹下灭族大祸,于是兢兢业业地履行诏命。

果然,明太祖是以此试探李善长,当听到暗探回报的消息:李善长尽心尽力地督建宫殿,对皇上没有半点怨言。明太祖听后,反而过意不去,于是把李善长召回朝中。为安抚李善长,明太祖不仅把李善长的胞弟李存义擢升为太仆寺丞,还把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琪。这样,李善长不仅咸鱼翻身,还与明太祖结为亲家,声名更加显赫。

为声名丧命

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多久,李善长恃宠而骄的老毛病又犯了,连带着儿子李琪遭受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的弹劾:李善长恃宠自恣,皇上都生病不上朝10天了,他也不来探视;驸马都尉李琪接连六天不上朝,宣至殿前也不谢罪,犯大不敬之罪,请皇上处置!为此,明太祖遂削减李善长岁禄一千八百石。李善长很是郁闷,却又无处发泄。

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暴发,推荐胡惟庸为官的李善长受到冲击。甚至有传言称,胡惟庸用二百两黄金贿赂这位同乡,才谋得在朝为官的机会。此前受到李善长排挤打击的官员落井下石,齐声说李善长是胡惟庸的死党,纵容胡惟庸谋反。

没有掌握确凿罪证之前,明太祖并不想触动李善长。那些视李善长为政敌的人,岂肯善罢甘休,挖空心里罗织李善长的罪证。洪武二十三年(1390),他们揪出李善长的家奴卢仲廉等人,污蔑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勾结、串通谋反。明太祖得知怒不可遏,以“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将李善长处决,其妻女弟侄家口70多人无一幸免。

今人看来,李善长之死,并非因为他有多大罪恶,而是取决于明太祖的好恶;明太祖的好恶,则取决于何种作为能维护他大明王朝的万世江山。基于此,明太祖对功臣大开杀戒,以致民间有火烧庆功楼的传说,就不难理解了。

免死铁券

铁券是皇帝分封功臣时颁发的凭据,最早始于汉朝,《汉书》就有汉高祖刘邦与开国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的记载。因为铁券上的字是用丹砂书写的,因此汉时有“丹书铁券”的叫法。可能是为了防止有人伪造,铁券还被一分为二,皇帝和功臣各持一半。明朝建立后,有所谓的免死铁券,由皇帝颁发给功臣。但并非犯了什么罪都能免死,而是有条件的,如果触犯了谋反大逆罪,就不能免死。因此,功名显赫的李善长即使手持免死铁券,到头来还是被明太祖以“大逆不道”罪赐死。

同类推荐
  • 1610年美利坚之血族

    1610年美利坚之血族

    穿越英国之后流浪到美利坚成为靠着吸食鲜血为生的生物我到底是什么,吸血鬼吗?拥有悠久的生命,让我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我的一生就是一步美利坚成长史只是不知道美利坚消亡之时我是否可以死去永享安宁
  • 将军冢之路星寒

    将军冢之路星寒

    美人关,英雄冢。从底层一步步向上爬的路星寒,见过残肢断垣,见过马革裹尸,也曾见过皇家宴会的奢靡,贵族小姐的娇柔,可不曾见远山。
  • 战斗在大唐

    战斗在大唐

    意外回到古代的现代少年,是否能改变历史的车轮。
  • 汉末风云录

    汉末风云录

    这个时期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灾难最为深重的时期;但也是人才辈出,武勇与智慧并重光耀的时期。所谓“乱世出英雄”,天下即将大乱,“神器”失居,万民涂炭。一方面人心思安思治;另一方面,一些野心家和乱臣贼子,趁机而起,或与乱中窃国,称王称霸,或者鼠窃狗偷,狗苟蝇营;还有一些所谓的仁人志士,则应人顺时,以天下为己任,投入到治乱统一的大业中。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动机,要争取帝位,成就霸业,却是同一的目标。
  • 玩世三国

    玩世三国

    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小混混,却偏偏又是九五至尊的命。一个游戏风尘,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藐视苍生、桀骜不驯的揶揄客。穿越到三国时代,群雄争霸,众美竞艳,看他之后如何揽美女戏江山。
热门推荐
  • 紫姻缘

    紫姻缘

    长诗取名为《紫姻缘》,是因了有百合花的满庭芬芳,也有彼岸花一丛一丛的经年绽放。有些甜蜜,明媚,有些酸苦,黯……这些暖意,或寒意,均来自于单薄日子在黯的氤氲气质里落下的斑斓美好。
  • 麻辣三国

    麻辣三国

    萝莉有三好:清音、柔体、易推倒;御姐有三好:啤酒、洗澡、吃嫩草;商院有三宝:孙权、刘备、悍曹操;若问三分商院何三分?美女三分:貂蝉、二乔、蔡文姬;帅哥三分:赵云、吕布、俏周郎;欲望三分:抢钱、抢粮、抢娇娘!友情提示:本书爆笑,请勿在上课、吃饭、上班或者与女朋友一起时阅读,以免引起被教授点名,吃饭噎着,被老板炒鱿鱼和被女朋友扁等诸多负面因素。尤其注意不要传阅给身体较弱者,以免引起如笑抽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伤亡。请千万记住我这个忠告。如果你确保你确实不属上述情况,那就跟随我一起,开始我们奇异的青春麻辣三国之旅。
  • 九幽凌天

    九幽凌天

    饮过孟婆汤,笑过三生石,天地之大,再也不见容身,再如何悲伤,也只能前行。终有一天破这九重天,自傲笑九幽,天缘地缘,情注定生死
  • 青春禁区

    青春禁区

    茶凉曾经说过“每个人即是教授又是学生,总是有意无意的在上与被上之间徘徊,每当你不经意间,就会被人跑到身边,先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然后给你甩了一个响亮的耳光,此时你脸上还堆满着傻笑,泪水却早已溜出了眼角,你捂着胸口呆在原地,看着那个上了自己的人高傲的离去,而你.......继续
  • 为人处世方与圆

    为人处世方与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越来越多样化了。朋友来往、同事相处、夫妻关系等等,每一个社交圈子都有其独特性,对于不善于处理这些关系的人来说,每一个圈子就是一道解不开的难题。只要懂得以方圆策略指导个人的社交行为,社交就会成为一件驾轻就熟的事情。为人处世知方圆,尽是人间四月天。
  • 旅游遇见你

    旅游遇见你

    看过世界美景,到过浪漫城市。在日本的北海道,相遇。看过北海道的雪景,看过墨尔本的星空,看过江南的梅雨,看过杭州的西湖。到过波拉波拉岛,到过威尼斯的水城,到过希腊圣托里尼岛,到过意大利道罗麦特山。却在法国的巴黎,离去。看过世界美景,到过浪漫城市,誓言却在因为一个谎言被打破,六年后,谁先打破沉寂,是还爱彼此,还是走完最后的旅行?"爱彼此,以不忘终生。如果,有一天我们走散了,你一定要等我回来找你,好吗?--邓晞然好,我会等你回来的。--沈韶华
  • 都市之巅峰杀手

    都市之巅峰杀手

    一个恐怖的地方出来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男人,在都市过着逍遥无比的保镖,却没想到,一场越狱风波让他重新成为一头凶猛残暴的野兽……
  • 再生营前夜

    再生营前夜

    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故事,成长,分离,再见,再见主题:反战,成长,人性,和平,友爱
  • 非凡生物在哪里

    非凡生物在哪里

    非凡生物统治的非凡世界,人类想要得到非凡力量,于是与非凡生物签订契约,获取它们的非凡之力,成为非凡者。迷雾缭绕的群山之间,阴阳圣熊的吼声悠扬清远,绝壁千刃的断崖之上,炽烈金雕展翅翱翔!斗战狂猿在森林中游荡,啸月天狼象征着草原上的辉煌!星藤花妖内孕育新的生命,怒风精灵展示魔法的力量!炎尾、蛰龙、翻海蛟,星冥妖猫、狂暴树人、饮血藤!幽蓝的大海内,独角鲸唱着歌,海妖在远方合唱!神奇的世界,神奇的非凡生物,绚丽多彩的幻界,传说中的天使,深渊中的恶魔,古老相传的吸血鬼,对月长啸的狼人。传教士、执法人、冒险家、堕落者、阴暗之人、绝命刺客、影子杀手…在这个世界,他们统称为——非凡者!
  • 救命书

    救命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