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61100000018

第18章 形之生死观

形体由生而少而壮、而老、而病、而死,古今贤愚,均所不免。庄子一生表现,虽然言行旷达,意境超越;关于人生生死之大变,且与穷达、富贵、饥渴、寒暑同视,认为皆“事之变,命之行”,不可入于灵府。但对此一生死问题之讨论,仍最热烈。书中提到有关生死的话,随处可见。这是因为最高的哲学智慧,必得包含死之智慧在内,才算完全,庄子当然不会对之置而不问。

万物之出入变化,在宇宙间为习见之现象,在人而言,出则为生,入则为死,生生死死,前后波随,彭祖殇子,同归虚寂。庄子面对此有涯之生,深觉人生之短暂无常,亦有感喟之时,如说:

生者喑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同前)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邪。(《田子方》)人生或如“喑醷物”,或如“白驹过隙”,或如“交一臂而失之”,这与朝菌、蟪蛄,不知晦朔、春秋何异。同样均可谓之“此小年也”。随此有如“小年”的短暂之生而来,迳为不可知之死。死诚为一未解之谜,超越人之经验。生生死死相续,又无何方法,可加禁阻;而且每一个人,随时随地,可能罹此遭遇。这随时随地可能遭遇之死,其内在之理,又不可由推演而得,遂致人生终结,神秘难知。庄子在一种无可奈何之心情下,试把由生到死之大变,作了几层解释。

(一)由生到死,乃属一项自然界的必然演化。对于这项自然界的演化过程,有如昼夜的推移不息,非人事所能为力,予以改变或避免。如说: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

死生存亡 ……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也。(《德充符》)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达生》)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死生非远也,理不可睹。

(《则阳》)

(二)由生到死,可能系人生之一种解脱方式。在未曾(或将永远)明了死之真象前,生死无法作实际比较,则不能遽尔判定,生一定较好,死一定较坏。也许情形恰正相反,亦未可逆料。如说: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齐物论》)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大宗师》)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大宗师》)(三)由生到死,应认为生命之大流转。今日由生而死,焉知他日不复由死而生。唯能经此周而复始之流转不息,始能确立生命之完整性。如说:

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 ……反覆终始,不可端倪。(《大宗师》)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秋水》)

(按,郭象云:死生者,日新之正道也。)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至乐》)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知北游》)

(四)由生到死,当为造化的一种安排,吾人唯有加以绝对信任。这较前面之自然演化说法,似乎并无不同。但能如此主观地肯定,完全委心任命地旁观,意思又进了一层。如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阴阳于人,不翅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大宗师》)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至乐》)经以上四种分析后,庄子对于生死之大变,已经有了把握。死是人生内在属性,既然必将发生,而无可回避,较佳应付之道,唯有无动于衷。所云无动于衷,即是对于死之来临,既不表示欢迎,也不断然反对,完全采取消极的态度,听其自然而不放在心上,可谓之为一种哲学式的冷漠感,并将之发挥到了极致。如说:

至人神矣 ……死生无变已。(《齐物论》)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 ……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大宗师》)(按,马其昶曰:郭训“若”为“顺”。)

阮籍《达庄论》所云:“至人者,恬于生而静于死。生恬则情不惑,死静则神不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从天地变而不移。生究其寿,死循其宜。心气平治,不消不亏。”陶靖节《形影神诗》亦有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均可谓深得庄学生死观之神髓。

同类推荐
  • 空间启示录

    空间启示录

    本书所立足的“空间思维”,受到了亨利·列斐伏1974年所著的《空间的生产》一书的启发,并受到对“空间思维”有论述的思想家的观点影响。虽然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批判主义是“做永远的捣蛋鬼”,但作者更愿意有建设性地提出“空间思维”和“公平与效率”的空间变化原则、“现实与梦想”的空间创造原则、“空间的折叠”和“空间相对论”等一系列自主的观点,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树立应有的启蒙价值。在这一价值的启发下,至少让更多人重新用哲学的头脑,去思考和理解什么是“时间”与“空间”,什么是“关系空间”的定义。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 罗素谈人的理性

    罗素谈人的理性

    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拔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热门推荐
  • 我嫁了只狐仙

    我嫁了只狐仙

    本小说讲述女主角从荆国再到仙力九州生存的两个地方。女主武莉雪从稚嫩任性逐渐蜕变为独当一面的人物,以及她与狐仙的爱情故事。
  • 影门情戮

    影门情戮

    “王朝覆灭了”当一个历经万载风雨的王朝倒下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吗?当一个种族面临灭绝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站出来?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这天下,是否还有正义?是否还有善恶?
  • 兽夫的绝色专属

    兽夫的绝色专属

    南侨死了,死得惨不忍睹,享年,26岁。可南侨又没死,因为她活了,在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活了。呃,以一只美人鱼的身份,活了。没错,就是比人类更加稀有,更加罕见,甚至一度认为早已灭绝的美人鱼。于是,南侨几乎被迫享受着国宝级的待遇。在这里,她不仅要提防那些嫉妒她绝世容颜的雌兽,还要周旋与众多桃花当中。南侨表示,心有丢丢累啊。
  • 奋斗在饥荒年代

    奋斗在饥荒年代

    二乔看着自己的微信界面,黑山羊:“我是水蓝星人士,我们这里刚刚经历了末世,你呢?”二乔心里默默吐槽道:我在华夏国1969,我正在经历时代变迁。她叫二乔,却不是三国里的倾城美人二乔,而是白水沟村的庄二乔,村里人称庄家黑三妮,当然她也不是正真的黑三妮儿,而是个有着外星人血统的九零后,既然来到了这个年代,二乔就打算利用微信好好过日子,可是有一天她突然看到了那个杀死自己的人也出现在了这个时空,顿时就慌了神。
  • 武尊奶爸

    武尊奶爸

    重生到以武为尊的世界,竟然成为专职宠女奶爸,于是,整个武林的画风都变得不正经起来……
  • 旅途的少女

    旅途的少女

    天生绿瞳的海瑟薇,不喜欢被圈养的生活人最喜欢什么呢,自由freedom吧
  • 奇迹始于欺骗

    奇迹始于欺骗

    沉寂五年,只为等一个答案,结果却等到一个长达十七年的欺骗。既然你们这么对,那就分道扬镳吧,那五年里,我不是什么都没做,不管你们是否后悔,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了……
  • 带小丑鸡纵横天下

    带小丑鸡纵横天下

    穿越变成炮灰该怎么办?求解!! 前世作瞎子妖女被信任的人暗算,醒来却能看到东西了。不过阴差阳错成为了废物嫡女?算了,既然能活着,又有什么不好呢?走一步是一步才是我的风格~
  • 我的老公是大势IDOL

    我的老公是大势IDOL

    温婉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像K这样的大明星,为什么会和她这样默默无闻的人隐婚三年之久,但是温婉更想不到最后是她先受不了提出离婚,并且还是单方面的签署离婚协议书后狼狈逃窜至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只是没有想到这还没有结束。其实这就是一出小虐却处处洋溢着浪漫的爱情剧,平凡女生温婉和当代大势偶像的婚后生活。
  • 三十二君圣

    三十二君圣

    不想求长生的修真者不是好男朋友,只想求长生的公主殿下更不是好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