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61100000017

第17章 至德之世

历来若干哲人和思想家,在其沉思静虑之余,常将中心理论,有关人生的部分,化为理想社会,加意描绘。或求引起共鸣,期望实现于当世或未来。或以寄托情怀,意在表示其希冀与不满。在西方,早如柏拉图( Plato,427-347,B。C。)之共和国( The Republic)。莫尔( Thomas More,1478-1535)之乌托邦( Utopia)。培根( Francis Becon,1561-1626)之新西国( New Atlomtis)。安德里亚( Johamn Aadrea,1586-1654)之基督城。康帕内拉( Thomasso Campanella,1598-1639)之太阳城( Civitas Solis Poetica)及哈林顿( James Harrington,1611-1677)之大洋国( Oceana)可以为例。其中,柏拉图之共和国,为兼政治、教育、伦理、宗教、社会诸理论于一的全面讨论。莫尔及康帕内拉偏重社会及经济制度。安德里亚与培根重视科学之发展。哈林顿则集中注意政治原则及制度。近如卢梭之《爱弥儿》(Emile),则着眼当日之宗教及学校。余如圣西门( Saint-Simon,1760-1825)之实业主义( Industrialism)社会,傅里叶( Charles Fourier,1772-1837)之法朗吉( phalanstere)都在求生产方式的改善。而在我国,较著者,前有老子之“小国寡民”、庄子之“至德之世”,后有陶渊明之桃花源,均为道家梦想中淳朴生活的小天地。无论从柏拉图到卢梭,或从老庄到陶渊明,其构想内容,容有差异;但求产生一个和谐幸福的世界,也就是一种最美最善的群己关系,大体相近。可谓东西哲人,心同理同。这些理想,虽或得部分实现,或全流为空谈;但从中所显露出的诚挚之意,悲悯之情,岂容轻加掩没。

前在第一章曾予道及,庄子生当沉浊之世,其时世道方面的情况是“世与道交相丧也”,思想方面的情况是“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风习方面的情况是“日出多伪”,而且其程度殆已不可救药。本章所提出的是非之齐,便在图补救“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的缺失;相忘之道便在图补救“日出多伪”的缺失;自然之治便在图补救“世与道交相丧也”之缺失。但这补救之方,仅系一时治标性质。庄子的最终愿望,则盼能出现一个有如前述的理想社会——至德之世。

这种理想社会,在《庄子》内篇中,如“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齐物论》),“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大宗师》),“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应帝王》),略见影响而已。直到外杂篇,才形成具体的内容,名之曰“至德之世”,或“建德之国”。由“至德”及“建德”两词看来,足知这个理想社会,是以德的观念,作为其成立之要件。不过庄子所讲的自然之德与传统之德,含义完全不同。可以想象得到,其理想社会中,自然主义的色彩必甚浓厚。

先就至德之世一般情况看,完全保持原始的自然状态,不见任何人为痕迹。以是物有自得之乐,人无等差之别。如说: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竝,恶乎知君子小人哉。(《马蹄》)次就其间个人生活看,所要求的在乎愚而朴。愚,谓内心不受智识作用,而保持天真。朴,指外表不为物质影响,而一本自然。换句话说,也就是知欲物欲的归于平淡。正由愚而朴的关系,生活各自容易获得快乐和满足,如说:

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山木》)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胠箧》)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马蹄》)再就其间彼此的关系看,连自然之治的虚静无为,已觉多余,并对一切付诸“不知”,即不受外在的撄乱,俾能各得性命之正。如说: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天地》)引文中有所谓“建德之国”,亦即至德之世的换一种说法。

果真实现这种原始自然的社会,本章开始所述群与己相处,而发生的三种矛盾,均将由之永远获得解决。因为能够“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竝,恶乎知君子小人”,则尚何是非之不同,而须争辩。同时,能够“少私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则尚何情欲伸张,而致牵连纠结。再复能够“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则又尚有何政治束缚而须怀私。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任何群与己的关系,均可顺乎自然而行。

对物与我的关系,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德充符》)可谓为“大一主义”者。人是物之一类,故群与己的关系,当然包含在其“大一主义”之内。至于“大一主义”的表现,并非要求大同或统一;反之,而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齐物论》)观念的发挥。也就是说,维护全体生存,固须各司其职。但不要彼此影响,各当保持行动之自由独立。因而为了意见方面保持自由独立,主张各是其是。为了心理方面保持自由独立,主张各适其适。为了生活方面保持自由独立,主张各安其安。合而言之,各是其所是,各适其所适,各安其所安,即是要求群与己之间,横的关系尽量相忘(从忘是非到忘我),纵的关系力求冲淡(从游心于淡到游于无有),彼此各在独立之小天地中,互不相涉,也互不相碍,而一体共存。此较近代西方个人主义之理论,尤为个人化。庄子由对当时现实的否定,转向如此极端,则其心境之苍凉孤独,千秋之下,犹足一慨。

神与形

有关庄子思想中,所论外界宇宙及人生究竟,与乎一己面对此若干莫测之义谛和现象,所应取之看法和态度,暂由以上各章探索既毕。现在,回归到自我,试看其对于一己之切身问题,作何考虑。

人反求诸身,可显而易知者,首为一己之形体,再即不易得见而却支配形体之精神。两者相较,形为外,神为内,形有生有死,神有存有灭。形生则神存,形死则神灭,相互关系密不可分。故《太史谈论六家要指》有云:“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此为一般共有之认识。

惟先必须附加说明,在庄子想象中,神乃由心流露而出。故心为神之体,神为心之用。所以论及形与两者的关系,常将心与神混用而不加区别。在内篇中,原多见为 “心与形 ”相对。如“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齐物论》)“其形化,其心与之然 ”(同上),“容将形之,心且成之”(《人间世》),“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同上),“无形而心成者邪 ”(《德充符》),“其心志,其容寂 ”(《大宗师》),“有骇形而无损心 ”(同上)皆是。虽然这七篇中,也有单独谈神,或单独谈形之处,都并未将两者合论。偶尔有之,亦仅提到神与部分形体,如“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 ”(均见《养生主》),而非指与全体之关系而言。但这当中,有一种微妙的观念出现,即“游心 ”一词是。如“乘物以游心 ”(《人间世》之类。庄子所要求心之本体,当为 “如死灰 ”(《齐物论》),“守其宗 ”(《德充符》),何以能游?故能游者,显然为心之作用,即神之游。从这微妙观念,可以看出两种意义:一是心与神的体用关系,借得证明,二是从重心转变为重神,亦即从静态的人生观,转变为动态的人生观,过渡的关键在此。如此一来,直到外杂篇,才有神与形的兼提并举。如“抱神以静,形将自),

“游心乎德之和 ”(《德充符》),“游心于淡 ”(《应帝王》))。

地》)偶或也有将心与形对比之处。如“南荣趎曰 ……心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狂者不能自得 ”(《庚桑楚》)。又如 “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谓 ”(《则阳》)。但远不如内篇之常见。从这些用语的前后更动,也略可看出庄子(或与其后学之间)思想上一种变迁的痕迹来。

在神与形二者中,形指肢体,所含意义比较单纯;庄子对正”(《在宥》

“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天此,亦从常识方面着眼,故不赘论;而于神则否,包涵内容较多。且以称谓来说,除神之外,或曰精神,或曰神明。三者不同之处,应是神为心之用,这在前面讲过;而“精”则为神之内敛,如《天地篇》云:“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而“明”则为神之外露,如《列御寇篇》云:“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可以概见。唯神、精神、神明,名虽各有不同,实则一体的三种变化,彼此相互涵摄。故本章所讲之神,即已同时包括精神与神明的意义在内。复欲在此附带说明,其中神明一词,在《庄子》书中,又有两种用法:一为 “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 ”(《天道》)。“配神明,醇天地。”“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均见《天下》)属于自然之神明。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另即本章主要所讲,乃在 “神何由降?明何由出 ”,“澹然独与神明居 ”,“天地并与,神明往与 ”(均见《天下》)这种内心所具之神明。前谓 “明者神之散 ”,神散后外露之明,当为 “纯白不备,则神生(性)不定 ”(《天地》)的纯白之象。或为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 ”(《刻意》)的纯素之理。由纯白之象与纯素之理所表现出来的明,汇成与神关联的一种自然而纯朴之内心状态。这在道家精神修养的理论上,极具重要性。既以唯神是守及神性(生)之定,为自然而纯朴之内心状态的实现要件;则随心知外倾之 “劳神明为一”(《齐物论》)及“外乎子之神 ”(《德充符》)均非所宜。

同类推荐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庄子品读

    庄子品读

    庄子的哲学让人们追思_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_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道家之老庄,实在是能够关照人的本真、使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精神家园。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成就了多少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幸福的哲学

    幸福的哲学

    "这本书是周国平1996-2012年,数十载间,慢慢沉淀下来,对世界的智慧思考。一本全新的力作,哲学入门的桥梁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一本让你从平时过的具体日子和做的具体事情里面跳出来。放下社会的身份,回到人这个原点,去思考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热门推荐
  • 南宋悍将

    南宋悍将

    张良臣这个成天只知道打架闹事无所事事的家伙终于受到了老天的惩罚,成为了众多穿越大军中的一员。而且很不幸,当张良臣来到南宋的时候,蒙古大军正席卷天下,他没能如众多穿越前辈那样纵意花丛指点江山。没奈何只好从头做起,一点点积攒实力,一点点扩大地盘,最后与蒙古大军争锋天下逐鹿中原。人多力量大,种田最伟大,张良臣用他的现代知识种出了一个大大的帝国来!
  • 孤燕徘徊

    孤燕徘徊

    这是几个小短篇,用来练笔的,不不不,是我用来找存在感的,长篇实在让我太难过了!φ(..;)
  • 虚拟游戏真仙侠

    虚拟游戏真仙侠

    赵磊在自家老宅翻出了一颗拳头大小的钻石,不会是假的吧?
  • 天神攻略

    天神攻略

    沈延,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便利店员,在某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平凡的他,遇上一位绝对不平凡的女神,命运的车轮开始转动……这是一篇辉煌的史诗!这是一首激情的颂歌!天神与恶魔!神圣与邪恶!正法与非法!信任与背叛!热血将如沸油般燃烧,祭火洁净大地一切罪恶,万物生灵的挣扎,生命与死亡的徘徊,荣誉与鲜花的奉献……沈延:呸!谁在拿水泼我!迦梨:小样儿,打个游戏还能说梦话!又皮痒啦?沈延:……
  • 代天行走

    代天行走

    代天行走,行天之权。为了宇宙和平,每一位代天行走,都在努力的维护诸天世界的安危。可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些觊觎鸿蒙宇宙的敌人,不但在暗中威胁着诸天安全,还到处散播谣言,说我们是第四天灾。对于这种污蔑,我们只能用物理说服法,让对方永远闭嘴。 万赏=加一更,盟主加=十二更!
  • 重生在宋元

    重生在宋元

    公元1211年,一群现代人经历风暴穿越到了宋代,此时正是蒙古帝国最为强盛之时,此时南宋正被金国压的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你想怎么办,你能怎么办,如果不想被历史按在地上摩擦,那就奋起反抗吧。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这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如果不想化作历史的尘埃,就努力反抗吧,我的骚年们!
  • 武缈仙歌

    武缈仙歌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亡,百姓苦;兴,百姓亦苦。青天碧血,作我丹心。此生:我愿做帆,渡尽众生苦难;道下求佛,问尽前路坎坷。如果,没有这所谓的成仙做祖,这片大地,能否重回安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楼之绛珠本是仙

    红楼之绛珠本是仙

    黛玉本是仙界的绛珠公主,她的人生原本该尊贵至极,却因一场仙界阴谋被迫转世历劫,且看仙魂被凝结归体的林妹妹,将如何颠覆原著的灰暗生活,演绎惊采绝艳的一生!希望大家喜欢小洛笔下的真命仙女林妹妹!
  • 变身女混混

    变身女混混

    死后重生,男儿抱负亦消失。只道天命不可违,成为丽佳人。散打高手,能文能武能泡妞。只道命运很悲哀,重生女混混。校园情长,儿女情难断,只道我乃男儿魂。都市豁然,九州遍天下,无所不在是天辰!招手来,挥手去,坐看苍穹尘世难。异能再现!重生者怎堪驾驭?平行世界!前世情仇化干戈。天辰会、光头党、古墓派、雷神队……黑与黑的较量,黑与白的规避。一只手的重现,只愿追逐那古老的传说,不管邪与正,错,只在这个世界。PS:变身女混混读者交流群:3088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