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22400000042

第42章 诗与生命的凋落

陈应松

“就像雪片落在江上,/一刹那的白——随即永远消失!”

苏格兰诗人彭斯的这两句诗,是在叹惋美丽生命的易逝。

十年前,我们都在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事业而奔波着,精力充沛,热情洋溢,几乎没有见到也没有想过死亡。但是十年后,那些与我们曾亲密一团、谈笑风生的友人,那些我们同时代、同辈的人,却时有传来他们消逝的噩耗。他们永远地消失了,至少是他们的形体、音容和能创造诗书字句的那些东西永远地消失了,一去不返了。这使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不堪一击。生命的容易逝去,就简直像风一样,吹过来迅猛,吹走急速。

雁北

雁北就是薛景泽。他的死是在南野的文章里知道的。这使我无比痛苦。后来更听说他是因为欠债而自杀,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接受。

记忆中的雁北是白白净净的内蒙大汉,可说是一表人材。那时候我在读武大,他在内蒙编《诗选刊》。当时的《诗选刊》以它的先锋性成为全国的权威选本,深得诗歌读者的喜爱。

《诗选刊》相当衷情于我,总是选我的诗,而且是组诗,还要我写“我之诗观”之类的文章,放在前面。责任编辑就是诗人雁北。

有一天,雁北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这位蒙古大汉是到海南去的,中途专程来看我。于是,他用他的高级相机为我和朋友们在珞珈山美丽的春天里照下了许多镜头。那天晚上我们在武大门口一家湖南餐馆里豪饮,四人喝掉了三瓶老窖还加一些啤酒。喝到痛快处,雁北竟与一个本地人闹起来,非要揍人家不可。他对我们说,他想打一架。那个本地人怎么都想不明白,问我们他是不是神经病,干嘛非得揍他。我们对那个本地青年说,雁北是蒙古人,蒙古人都是这个脾性,你没在电视上见过蒙古草原上的摔跤手吗?他就是。不管我们怎么劝说,雁北还是动了手。结果当地人就要我们等着,他去叫人了。我们感到大事不好,拽起烂醉如泥的雁北就跑,跑进学校大门僻静处喘气。雁北突然说,他照相机上面的镜头打掉了,那个镜头值一千多块钱。等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分头去找,但都空手而回。

他回内蒙后来信告诉我:“照片一事惭愧得很,待我离汉去海南时发现相机内胶卷不知何时被强力扯断,大约也是那天酒场上的事,因此胶片未能退回暗盒内,打开相机后全跑光了,试印了几张,面目全非,只有待下次专门去补过……真是酒事误人呀!”

海南建省,他想去海南图发展,我毕业后因为分到省某机关不适应循规蹈矩的八小时工作制,也停薪留职去了海南。雁北当时来信力邀我与他一起去海南办《诗选刊》。但是,当我在海南的时候他又有事回了内蒙。我当时在海南心情沮丧,觉得就是办成《诗选刊》也未必有读者。因为商品大潮在中国已不可遏止,诗人们只能陶醉在自己的净土中,而在社会角色方面却处于十分尴尬和暧昧的境地。我那时对诗的热情已经骤退,迫于生计,也改行写了小说。写小说对我来说无异于是逼良为娼,迫不得已。我一直都活在诗歌的情绪里,对小说中那些世俗生活的描绘厌恶至极。

记得我从海南回来之前给他去过一封信,表明我不想呆在海南。回汉后,我跟随一个承包船队漂泊在长江沿岸,后来又是调动工作,从此与雁北失去了联系。现在,听说他死了,翻看我们之间的通信,说什么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生龙活虎,血气方刚,动不动就想寻衅闹事的内蒙汉子、一个诗人会从这个地球上消失,无影无踪。一种年轻的东西(无论是人或物)成为历史,这将是多么可悲。而且,他是为何欠人巨债,为何走上一条弃诗从商之路,从而被逼上绝路的?

饶庆年

庆年写着他多雨的江南,在他的诗中总弥漫着潮湿温润的气息和绿茶的芬芳。

“多雨的江南的雨/是无声的极细极细的雨/多雨的江南的雨/是不知不觉便湿了窗棂和花裙的雨……多雨的江南有泥泞的小路/有叼鱼郎掠过的滚动着水珠的团荷/有散发着温热气息的水牛粗糙的皮肤/有湿润的故作愁态的紫丁香和野百合/有带点儿哑声的小花狗亲昵的嗓音/有不肯上升而四处弥漫的柴草淡蓝色的烟气”。这些诗是如此的美妙,纤尘不染。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玛拉美说过:“世界被创造出来,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一本美的书的境界。”庆年心中的世界,就是他的诗。

我们几乎是同时步入诗坛的。他的江南诗比较早获得诗坛承认并影响了一大批人。我的诗风与他不大一样,偏向于朦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友谊。

1984年春天,庆年与梁必文(另一位蒲圻籍的江南诗人)两人应邀到我公安的家中去玩。我发现他对我的六弯床发生了极大的兴趣。那种床有镶画玻璃。几块玻璃画的是江南山水(请我当时文化馆的同事画家画的)。他说这种床我们蒲圻没有。当然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这些风俗有浓郁的诗意。庆年曾说他一定要写一首关于这种床的诗,后来似乎没写(我没见到)。

第二年我来到武汉读书,省诗歌学会在他的操作下成立了,他成为会长,我是副会长之一(还有熊召政、王家新、刘益善等)。省诗歌学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许许多多的青年走向了诗(而不是金钱、犯罪和游手好闲)。当然,庆年在工作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两年后学会实际上就名存实亡了。而庆年也开始涉足商海,并且很幸运地赚到一笔在我们看来是天文数字般的钱。

1993年我们还一起吃过饭、聊过天,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人也越来越忙,脸色也越来越糟。他患重病之后,据必文说,一天要打一万元一瓶的针药。庆年感慨道:赚的钱全打了针。

他的文化生意做得比较臭,在北京让中央电视台曝了光。不过事后庆年说,一点事都没有,没谁来找他的麻烦。原因是他没触犯法律。

他死时不足五十岁,家庭也出现了危机。知内情的人说,他是累死的。北京武汉来来去去奔波,都是为了成为更厚实的商人。有人说,像他这种病,只要静心休养,总可以多活个十年八年乃至二十年。其实他赚的钱够他花了。我现在要问的是,是谁把他推向了凶险劳碌的商海?是他自己还是恶魔的诱惑(想到雁北的死,这个疑问越来越强烈)?他一点也不像商人,穿得朴素,背着乡下人出差用的人造革旅行包,他很可能没有潇洒过。那他赚这么多钱干什么呢?这个像江南一样多情的诗人,这个当年的中学教师,他为什么放弃了诗呢?诗的意境像江南的烟雨,忧伤地笼罩在我们心头。谁把他从多雨的江南过早地驱赶到永恒的寒冷世界中去了?

顾城

“我听见/鸟和树叶的赞美/木锯的拍节/橹的歌/兰叶和拱桥弧形的旋律/风,在大地的边缘/低低地询问……/没有脚印/没有足音……/我知道了/我有两次生命/一次还没有结束/一次刚刚开始。”(顾城:《水乡》)

顾城的诗总是像童话,舒婷说他是童话诗人,总是活在童话里。

我没有见过顾城,与他只有过书信的往来。

1983年,我与王家新准备编一本朦胧诗选。家新负责组稿,由我编稿。组稿信发出后,陆续收到了一些人的诗稿,比如杨炼、徐敬亚、梁小斌、王小妮,等等。顾城不仅给我寄来了他的诗稿,还来信推荐了当时还是他女友的谢烨的两首诗。顾城的字写得比较糟糕,而谢烨的字却写得很漂亮,甚至有股男儿气。那两首诗家新看了也觉得不错,说可以收录。我去信告诉了顾城我们的意见,并要求他为此书写个序。没几天他就把序寄来了,说不知道像不像序。这篇序不足五百字,但异常精彩:“最后,他们真的醒来了,他们看到生命中那个巨大的事实——不能重复的活,要发现、创造、收获,要用双手捧着泥土和宝石,要有牺牲的血液,在指间流淌,要在海天和冥冥万物之上,解开一束束阳光……”序中有多处改动,增加。这本书几经周折,未能出版。

数年里,这本书的原稿都保存在我手里,但近几年频繁的搬家,却有不少散失。在我听到顾城杀妻自缢的消息后,我赶紧找与他们夫妇有关的东西,发现谢烨手抄的那两首诗不见了,只剩下顾城字迹朴拙的“序”。

从写“序”人的心态和他的几乎纤秀的字迹看,他一点也不像个杀人魔王,也不像一个精神病患者。然而,正是这个人,却操起斧头砸向了爱妻——当年曾极力推荐其出道的女友。爱,变成疯狂的仇恨。既然将他所爱的女人带到那个岛上,为何又并将其劈死?诗,诗的世界和天国还在他的心中存在吗?就像他诗中说的,他的生命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那么,从哪儿开始?那个异国的野鬼。

以上的三位年轻的亡者都与诗有关。这十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否只是一种象征,一种残酷的象征:诗和诗人都已经死亡,不复存在?“诗人就是说话的人,命名的人,他代表美。”(爱默生)但是他们已经永远地缄默了,他们的声音飞进星空,美,变成了残暴、杀戮、赚钱和逃债。

有人认为,新时期文学走得最远的是诗歌,她已经遥遥超前于其它文学式样,达到了高不可攀的境界。因而,她显得像一个游魂,混迹于尘世,但是她依然卓尔不群。

诗歌是孤独的,她也可能迷失。那些迷失的诗魂们,愿你们的在天之灵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之外安息。

诗是存在的,她像星空一样存在于我们头顶,不可凋落。只要你注视并且寻找。她将永远照耀我们,温暖,高不可及。

同类推荐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雪花飘零时,爱情,曾与我擦肩而过。风景这边独好,梦到深处却成空,美丽的初恋在缘聚缘散之中变成往事……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 晚潮

    晚潮

    《晚潮》作者周应英先生,生于一九三六年,湖南岳阳人。世居汨罗楚塘,与屈子祠为邻,幼年就读于该祠湖南汨罗中学,后经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屈子祠中学任教多年。一九八〇年始调岳阳师范即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任高级讲师。因而他的为人、教学、诗词无不受到爱国诗人屈
  •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晨光,许多梦想正在生长,有阳光明媚,也有风雨起落。可是,有一些青春是我们所不了解的,那些如花的少年正经历着种种磨难,他们并没有因此辜负最美的年华,他们一直在努力,在成长。本书中没有单纯的说教,只是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把那份感动那份感悟直送入青少年的心底,从而使他们能鼓起铮铮的勇气,迎向人生的风雨。故事中有名人,也有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青春,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给成长中的青少年以启迪,给他们以温暖的力量和希望。
热门推荐
  • 智慧做人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做人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善做人者,就可以赢得世人最丰厚的回报。”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如果不懂得怎样去做人,最终还是会失败的。那些在社会上功德圆满、路路皆通的人,之所以能拥有完美的人生,就因为他们一生都在恪守一种既能善始亦能善终,又能韬晦亦能精进的做人智慧!
  • 刻印师

    刻印师

    他在异界获得了新的生命,并成为大陆唯一的刻印师。刻印诀渐渐成长的他会给大陆带来怎样的冲击?五十二印能否帮助他从无名小卒走到食物链的巅峰?当一切又被所谓的命运桎梏之后,他又该如何亲手打碎这一切?从独有五十二印到成为一代印法宗师,这个世界的印法之门被他打开。这个世界靠战力、靠技巧、靠运气,唯独不靠无聊的实力分级。剑圣和魔法师沦为配角,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修炼道路,且看他如何在强手如云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点击、收藏、推荐,谢谢朋友们帮忙了!----------------
  • 爆笑神探

    爆笑神探

    逗逼会武术,挡也挡不住。看少年韦遇如何演绎爆笑的破案之旅。
  • 孤独乌鸦

    孤独乌鸦

    乌鸦,预示死亡与恐惧,给人带来不详,传说他的叫声会给人带来厄运。乌鸦,报复心极强,被它盯上,终生报复对方。乌鸦,吉祥之鸟,终生一夫一妻,并知反哺。
  • 御气九霄

    御气九霄

    妖魔鬼怪,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词语。妖是真真正正存在的,有的妖性情暴虐,作恶多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的妖变化多端,魅惑众生,为的就是满足一己私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妖都是这样,也有的妖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希望能够与人和平相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仙剑侠传

    绝仙剑侠传

    一千六百年前,通天教主为助纣王,于辅助周武王的群仙面前布下天道第一杀阵——诛仙剑阵,后遭元始天尊联手老子齐齐破阵,通天教主阵破打败,阵中四剑——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均被阐教弟子所得。其中得到绝仙剑的道行天尊,用此剑于万仙阵屠戮截教众多门人,使此剑光是拔鞘而出,就有阵阵杀气浮现。其后,商周之战过后,元始天尊见众仙杀伐过重,乱了人间,便令姜子牙于封神台将各路神仙分封于天界,随后将天界与人界分离,立下仙人不得扰乱人间的规矩。得到神位的道行天尊飞升天界时,那绝仙剑竟刺破法宝袋,落在了人间,其本人却不知晓。那落在人间的绝仙剑,将会在一千六百年后的今天,于人间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 神医贵女:腹黑将军请留步

    神医贵女:腹黑将军请留步

    大陆天才神医炼药师云诗瑶,虽然头顶光环,身边却是杀机四伏。神秘铁血将军百里子谦,神秘莫测,冷血霸道。当云诗瑶一次又一次有意无意的对他出手相救之后。他霸道的说:“你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个贵人,所以,从此以后,你只能留在我的身边。”云诗瑶呵呵一笑:“要留住我,那也要你有那个本事才行。”可刚一离开,云诗瑶就后悔了。她回头追上百里子谦:“喂,那个什么将军,请留步!”
  • 聚妖魔道

    聚妖魔道

    神州大陆极北为洪荒太古野兽,偏南为南疆巫术奇人,西尽之地仙魔古迹,东渡入海可寻仙岛,其中分为道,佛,魔,妖四大门阀。这其中有一个少年,因缘巧合之下,兼具四大门阀的传承,在修炼道路上一举将四大门阀的正统挑战殆尽,当他以为自己已经站在武学顶端的时候,发现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无法倒流的时光

    无法倒流的时光

    一个穿越千年的计划,一个远古留下的巨型兵器,一群带着梦想的少年,走向了继承先祖遗志的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