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9300000053

第53章 忧柔的月光——贾平凹散文的阅读笔记.代序(2)

与历史感或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的,是贾平凹涧观与揣摸生活的目光。无论是历史感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作品的一种阅读效果,而目光则是作家的一种主观状态。贾平凹说过:“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是站不起的文学,没有相通于世界的思想意识的文学,同样是站不起的文学。”(《静虚村散叶.读书杂记摘抄》)要使自己的文学站起来,那作家所应该拥有的“相通于世界的思想意识”,也就构成了重要的前提之一。所以贾平凹在谈到“寻根”问题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中国的文化悠久,它的哲学渗透于文化之中,文化培养了民族性格,性格又进一步发展、丰富了这种文化,这其中有相当好的东西,也有许多落后的东西,赋予现代的精神,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学,这是‘寻根’的目的。”(同上,《答(文学家)编辑部问》)贾平凹是“山里人”,但他又不仅仅是“山里人”;他那区别于“山里人”的富有新色彩的目光,则是他冲破陈旧套路而区别于五六十年代散文家的审美前提。正因为如此,他方可能从山水胜景中发现生存的悲哀,从蛮荒贫困的村野生活中感悟到某些精神或情感的高贵,甚至从常开的笑口中倾听到悲凉的哭泣,从轰轰烈烈的对弈中察觉到社会政治生活的苍白无力,从病人的意象中顿悟到病人的沮丧慨叹,从闲人的景况中领略到生存心态的微妙而又司空见惯的沉重变迁……无疑,现代目光之于对象及背景的投射,便使那些古老的平常的琐碎的世俗生活产生了鲜亮耀眼的光斑与色泽。“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温庭筠《亭中早行》的诗句,贾平凹把其中的“人迹”作了一九九〇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的书名:此中不仅又一次见到贾平凹之于故土月色氛围的喜好,而且也可以感受到贾平凹的那种基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现代意识的生长,即冬印丰亨攀尽成了一种终极性的审美观念的醒悟对象。贾平凹在《人迹》的《自序》中说:“人的一生怎不是在行走一个后是苍崖前是黑林上有夹峰下有深渊霜在滑风在扯战战兢兢移移挪挪裹脚难迈的独板之桥呢?”然而他还说:“在有霜的板桥上走着,走着是美丽的,美丽的走着就是人迹。”不难悟到,贾平凹的这种完全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家的洞察观念,这种体现了人的永远的生存状态的现代目光,一旦与作为情调或氛围或气象的——“忧柔的月光”联系起来,传达这个世界的真实,那审美的魅力无疑是迷人而无尽的,其艺术生命所可能穿越的岁月也可能是相当久远了。

“忧柔的月光”——作为贾平凹及其散文作品的“人文”之“象”,自然有着它的来龙去脉。其中最主要的缘由,不能不是“散文家贾平凹”赖以成长的时代环境,或者说,是生活的现实才可能使贾平凹的作品蒙上了如此浓厚的忧柔之情。然而,这也只是最主要的“缘由”:除此之外,还应该追溯贾平凹,以及这种情性与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某种不谋而合。

贾平凹是一位于细雨蒙蒙之中只身劳作的孤独农夫。作为作家是如此,作为生活中的凡人亦是如此。他善良而又喜好凝思冥想;他生性优柔内向,但决不排斥寂寞中的神游与自我激动一这种情性似乎又不是天生的(至少不仅仅是天生的,尽管贾平凹也承认天才的说法),而是与他的生存环境及那种“由山里走到山外”的阅历相关。可以印证这种观点的,是《自选集.文迹》中的那些自我剖析精微独到的生动文字。而他之所以执着地爱着东山魁夷的《冬花》,那是因为这画显现了一种诗的境界:朦胧而又安静,虚空而又平和,月亮欲明未明(又是月亮,而且在画中占去了二分之一的空间),神奇微妙的情调,恬淡,清澈,忧郁,寒冷,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以致贾平凹见了就想哭!读者倘能见到这幅日本现代名画,那也就见到了贾平凹之所以是贾平凹的那种独特的情性世界,或得到了一把打开贾平凹散文艺术大门的钥匙。当然,贾平凹面对《冬花》而产生这样的心境,其发生的年月只是在一九八一年,但他的这种世俗的或艺术的或带一点儿“禅”的色彩的“平常心”,却一直延续至今,所不同的是,如今的境界更富有“人迹”的内涵,或包含了更博大的人世真谛与宇宙气象一虽则依然洒满了“忧柔的月光”。

贾平凹的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可以被称为“现代乡土散文”的。而在我的判断观念中,这一类文字大都拥有一种(现代乡土小说与现代乡土诗都是如此),即出于作者具备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生活阅历的缘故,作品的创造者们一般都处在两种情感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对于养育自己的乡土的热爱、眷恋与怀念,一方面又因了城市文明的熏陶与改造、或者因了某种现代生活参照系的了解而滋生出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现状的忧虑不安一前者往往呈现为对故土风貌中的纯朴洁净高贵的不断发现,后者则往往表现为对于乡村生活中落后保守陈旧的委婉批判。我想,贾平凹的乡土散文是具备这种处于二元状态的绵绵柔情的。但贾平凹的散文很少对他挚爱深恋着的乡土诉诸直接的批判(也许根本不忍心批判,不过,不诉诸直接的批判并不等于乡土的臻善臻美。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或经验的牵引,只是把耐人寻味的景观人事物理如实地记录下来,而结论往往潜伏在具象的背后或叙述的“言外”(其作品越到后来越是如此)。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贾平凹之于乡土的爱心及忧虑不安,大都是经由叙述的情调与氛围传达出来的,或者说,作为他的感受结晶一一作品的境界及气象之中,已经包含了他那复杂矛盾的处于二元状态的乡土情感。这样,我们又回到了“忧柔的月光”的判断上,并可以认定:“忧柔的月光”就是他的乡土情感的基调或传达“表情”的一种形态。

贾平凹的情性及乡土情感,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他对于日本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评价一一贾平凹认为:“川端康成的身世决定了他以后文学的情绪和基调。孤苦凄凉的生活使他性格内向;受尽了人世的歧视,却又不肯屈服,便只有孤独、虚无、颓废,官能的压制。但只有这种人,其内心才最龙腾虎跃,才最敏感,才最神经质,才善于有瞬间纤细的感觉和细致的微妙的心理活动。”他还说:“对于画家,当都有了技巧,有了功底,但到最后就要比各人的格调,人的格调决定了画的格调。文学亦是这样,气质的发现、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同上,《读书杂记摘抄》)贾平凹的这种可靠理解,同样适用于我们理解他的散文境界中所流露的情绪与基调,以及那“忧柔的月光”之所以成为他的“人文”之“象”的个性原因。

诚然,这种个性原因中还包含了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贾平凹对于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承接与发扬光大。贾平凹是十分推崇秦汉风采的,以至对霍去病墓前的“卧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心目中的“卧虎”,“重精神,重情感,重整体,重气韵,具体而单一,抽象而丰富”;“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又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深藏,它卧了个恰好,是东方的味,是我们民族的味。”(《自选集.卧虎说》)但我们通观贾平凹的全部散文,他从秦汉风采中所汲取的仅仅是“单纯,朴素,自然;真切”(同上),而不是他所概括的那种“国家英武,霸悍洇洇”的雄壮气概,也不是从秦汉文学中飞扬出来的那种大度大涵或犷悍豪迈或沉重有力的狂放性格。贾平凹读《史记》,最注重的是司马迁的抒写雄风,记事记人是那样胸有全貌、大气磅礴,于是他想象中的司马迁应该是一个长得壮实的魁梧男子。但正如贾平凹自己所承认的:他的气质与司马迁不一样,因而学《史记》不可能学到家,更何况,贾平凹的时代与秦汉时代相去甚远。当然,他可以学到某种驾驭对象的方式。所以亭与、序@事,贾平凹的散文更多地继承与发扬光大的,是中国古代的碑纟》两宁辛吟考芈—守:这不仅与他的情性相关,而且也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文学阅历与创造果实十分吻合。这种情状之于“散文家贾平凹”,是欣慰而绝不是悲剧,因为一个作家要真正寻找到自己,既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仅仅凭主观臆想而可能实现的。但贾平凹寻找到了自己,寻找到了那一片洒满了商州山河村野的“忧柔的月光”(当然还不仅仅是商州)。孙犁在为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所作的序中说:“对于文章,作家的情操,决定其高下。悲愤的也好,抑郁的也好,超脱的也好,闲适的也好。凡是好的散文,都会给人以高尚情操的陶冶。”贾平凹的散文,就是这样的文章。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即不管贾平凹自觉与否,他的散文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传统规律:那就是体两宁考。钱钟书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板。因此,我们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作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出来。”(《诗可以怨》,《文学评论》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当然,在这一“常谈”或“套板”之中,沉积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类生活经验(包括审美经验但它毕竟更艺术实践的一种精华,或一种辛勤创造的启示。不过,艺术并不是为写忧而写忧,艺术中的“忧”应该是一种陶冶精神与激发生存勇气的表现形态一一就如贾平凹的“忧柔的月光”那样,“忧”中有着美好、温柔、单纯、豁达、自然,有着寻求新的生活的情操与胸怀:他的散文是穿越了“忧”,并实现了自身的理想境界与艺术的真实气象;但作品中的“忧”,又以一种形态或一种意味或一种色彩而征服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因为艺术中的“忧”有着它特别的撼人力量。

一九九一年五月下旬

新疆乌鲁木齐

同类推荐
  • 潇洒的人生

    潇洒的人生

    本书辑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新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论及时代、人生、社会、理想等话题和谈个人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的散文31篇,日记及书信百余则,内容销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几种以体现作家思想脉胳和艺术特色为编辑宗旨的徐志摩散文选,就编选角度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当然,既然未脱离散文作品的编选范围,则同样也希望入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能体现徐志摩轻灵汉走,活泼如同“一汪跳着溅着的生命水”和色彩“浓得化不开”匠散文艺术风格。
  • 你最年轻的样子,是开始努力的时候

    你最年轻的样子,是开始努力的时候

    精选100余个励志小故事,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如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小人物的创业历程等。作者用智慧的文笔,以小故事诠释大道理,鼓励人们积极乐观,为正在彷徨期的人们提供动力来源,指明前进方向,让人们有重新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的勇气,为迎接更大挑战做准备。
  • 美丽的大脸

    美丽的大脸

    本书由29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构成,以古代民间传说故事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情为题材,表达了“感恩报恩”“扬善惩恶”“溢美讽丑”等体现社会发展进步正能量的主题。
  •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经典散文

    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那么散文则更加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最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本书是余华的散文作品集。分为“一个记忆回来了”“文学·音乐·旅行”“活着,为了讲述”三大章节,包含对往事的追忆与深思,对文学和音乐的独到见解,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省。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 缅因森林

    缅因森林

    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直至现在,仍然为大家所喜欢。本书记载了梭罗三度流连于缅因森林,他曾呼唤“要永远住在这里,永远活在这里,永远长眠在这里”。这几次惬意的缅因之旅也化为真挚而朴实的文字,记录在《缅因森林》一书中,让每个读者从中学会欣赏自然、尊重自然、融自然。本书融入了作者的真挚情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我的心跳

    TFBOYS之我的心跳

    这篇小说讲的是TFBOYS和三个女孩的一件爱情故事。(第一回写小说,写的不好,家人们不要怪我哈)
  • 死亡发言人

    死亡发言人

    这个世界分成了四个领域:神域、鬼府、妖魔界,还有人间。四大领域相互贯通,却各自为权,互不干扰。一个平凡少年拥有了不平凡的天赋,被命运逼迫着与人斗,与鬼斗,与妖魔斗,甚至与神斗…
  • 王牌校草限量爱

    王牌校草限量爱

    颜允儿作为B市的交换生来到A市莫斯顿学院读书。里面三大校草个个身份非凡。他们个个对她宠爱无比,不舍得她受半点儿委屈伤害。但是他们对她的爱是建立在一个女生的基础上。当真相揭开,他不再爱她宠她的时候。她绝望的逃掉。当他再次要回她的时候,她拒绝。“我不要跟你回去!”“你不要?既然我放掉你一次了我就不会放掉你第二次。”既然他找回了她他就再也不会让她逃掉。因为没有她在的日子简直过得很痛苦。
  • 你是我心动的预兆

    你是我心动的预兆

    只对你心动,每一次。易家有子,名为易黎,生长在万花丛中天之贵子,记性不好的鬼畜少爷总会说自己叫易黎,黎,老子向阳,去,离我远点。曾经立下誓言“老子不谈恋爱,心动是什么,不好意思,不知道”但是“你不是不喜欢人家,还这么臭屁的凑着人家”于是,有人看见那位校草拥着她在,打啵?—安知意,如她的名字一样,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好,学习好,不惹事。安知意也没想到自己16岁来安稳有序、从未改变的生活会因他的介入乱了方阵看到他总是矛盾又幼稚的面对自己,总忍不住念几句阿弥陀佛。安知意从没怕过什么,听说他要出国留学一年或两年,总有些害怕:他记性不好,肯定会忘了她。—他记性不好,却记得她的声音,味道,气息他本是向阳而生,遇到她,向知意生。
  • 寻龙物语

    寻龙物语

    这是一个关于希望与爱的故事,女主角的名字有着最美好的祝愿。花开岁岁,久久年年。这是个有关于一个龙巫寻找的故事,他或许永远都没结果。但你要去做,才会明白,成败与否,不在结果,在过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每一辈子都要在一起

    每一辈子都要在一起

    现代女子余雪莲一日路上接孩子放学时,竟被小正太强吻,更被喂了两颗不知名药物,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身处大唐贞观年间,更成为了柳家堡的少堡主的小姨子,与之经历了一场鲜为人知的生死相随爱情传说。“下辈子我们还会在一起的!”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舟行江湖

    舟行江湖

    小小年纪,身负绝学,一片赤心。庙堂江湖,是非难言。惟愿逍遥。
  • 永庆升平前传

    永庆升平前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上的街市——空间站

    天上的街市——空间站

    本书以历史为序介绍空间站的基本知识,真实描述空间站和宇航员们精彩、动听的故事。如果想了解太空冒险故事,如果想体会太空飞行的刺激,如果想从太空俯视地球,请做好心理准备,进入《天上的街市——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