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0400000018

第18章 出访海外,万国来朝(2)

近年来,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研究又有新的观点,有的学者提出,频繁地派遣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招徕海外诸国朝贡,用“派出去,招进来”的办法,迅速改变国内面临的财政危机。

他们指出:如果是为了“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已遍历东南亚及印度洋各国,第二次下西洋也是统领舟师遍历东南亚及印度洋各国。这样足以显示中国的富强,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显耀”达七次之多呢?

当时的形势是,持续三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使社会经济残破不堪,财政耗费极其浩大。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亏损,明成祖除了加紧对人民的剥削以及派人到全国各地开采银矿外,就是对海外朝贡国家实行开放政策,鼓励他们来华朝贡,以求输入大量的海外物品。这些海外物品在当时的赢利是非常可观的。故明成祖才会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招徕海外诸国来华朝贡,甚至于不惜耗巨资,派遣郑和下西洋,携带敕书及精致手工业品,遍赐海外诸国,这才是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郑和每次下西洋时间之紧迫,几乎是首尾相衔,中间没有多少间隔,可以看出明成祖急于营利,力求弥补财政上重大亏损的迫切心情。而郑和每次下西洋返航时,海外诸国总是遣使随船朝贡,进行交易的宝物、香料数以千万计。如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回返时,遣使随行朝贡的有苏门答剌、古里等国;永乐二十年(1422年)六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返时,有暹罗、苏门答刺、哈丹等国遣使随行来贡方物;翌年九月,又有西洋、古里、忽鲁谟斯、锡兰山、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苏门答剌、满剌加等16国遣使1200人至京朝贡方物。明成祖在接待贡使时指出:“其以土物来市者,官给钞酬其值。”意思是说,土物由官府给价收购。可见郑和下西洋不光是为了“耀兵异域”,还具有浓厚的经济目的。明成祖这种办法,不仅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财政危机,而且使百姓从转贩土物中得以营生。

各国贡使大量载运进来的香料,对抑制明初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朝自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发行大明宝钞,当时规定每钞1000贯折银1000两、折金250两。不久之后开始贬值,永乐时代,每钞1000贯仅值银12两、值金2.5两;至弘治时,每钞3000贯只相当于银4两多,宝钞已形同废纸。为了抑制宝钞的贬值,避免滥印宝钞造成通货膨胀,明朝政府尽量减少以宝钞支付官员的俸禄,而以郑和下西洋大量进口的香料取而代之。自永乐二十年(1422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文武官员的俸禄,均以胡椒和苏木折支,规定春夏折钞,秋冬支苏木、胡椒,五品以上的官员折支占70%,五品以下折支占60%。到宣德九年(1434年)又具体规定,京师文武官员的俸禄以胡椒(每斤100贯)、苏木(每斤50贯)折钞,正统元年(1436年),扩大到包括北直隶卫所官军。这种现象到成化七年(1471年),因库存胡椒、苏木不足才宣告停止。

当时海外使者带来的贡物有方物、国王附进物和使臣自进、附进物三种。进贡方物的数量与进贡物品总数比较只占极小一部分。至于国王附进物和使臣自进、附进物的情况大不一样,它们在进贡物品中占绝大多数,据《明鉴》记载,往往超过进贡方物的数十倍。明朝政府对如此巨大数量的附进物是采取官府收购的办法,从中还征收50%的货物税,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可获得巨额利润。这些情况说明,海外国家朝贡的次数越多,朝贡使者带进来的货物也就越多,明朝政府则可从中获得更加高额的利润。因此,频繁地派遣郑和下西洋,招徕海外诸国朝贡,用“派出去,招进来”的办法,迅速改变国内面临的财政危机,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动因。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明史》)这一句话,说出了朱棣的出身,有点贬低朱棣的意思;但是,朱棣“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明史》)。由此可见,永乐盛世的出现,朱棣贡献不小。

可见,永乐朝之所以被后世推崇为永乐盛世,是因为朱棣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最令朱棣感到自豪的是,他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美梦。

当然,朱棣还是一位手腕极其灵活的政治家。为使周边的其他国家诚心归附,他施展了灵活的外交手段。郑和几次南下,耗费国家大量钱财,全因朱棣一人支持。郑和所到之处,无论是大国小国,都以大明朝的名誉,赠送大量珍宝。作为交换,那些国家纷纷表示,承认朱棣,归附大明。

郑和率领的船队,绕过东南亚,一直航行到非洲。在这期间,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使臣,一共有三百多人次来华朝拜,平均每年有十次左右。这些国家所派遣的使臣,不是三个两个,而是一大群,而且来的使臣一次比一次多。永乐年间,在大明首都的大街上,随处都可以见到外国使臣。

更令后世皇帝感到望尘莫及的是,在朱棣的慷慨关照下,满剌加、文莱、苏禄等国家的国王,亲自率领使团,前往中国拜见朱棣。大明太有吸引力了,好多使臣来了就不想走,甚至赶都赶不走。据统计,外国使臣来华,平均居留时间是两三个月。

浡泥王和苏禄王,来到大明就不想走了。他们在中国居住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在中国病故。他们留下的唯一遗嘱是,能够安葬在中国。朱棣也不介意为他们举办隆重的葬礼,特浡泥王葬在南京,葬苏禄王在德州。

作为国君,浡泥王和苏禄王竟然渴望被安葬在中国,可见中国对他们的吸引力之大。

那个时候,琉球群岛上有三个小国家,分别是中山、山南和山北。为拉拢明朝,中山国派出大批使臣,风风光光地来朝拜。山南国和山北国听说后,不甘落后,派出更多的使臣,朝拜的规模比中山国还大。这些小国家在互相竞争,看哪国对中国的朝拜最热烈,以此得到政治和军事上的援助。

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印度洋、阿拉伯、东非各国,航程十万余里,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麦加,最西到非洲东海岸。航行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场面十分壮观。

郑和带着他的百艘战舰以及万名官兵,航行在茫茫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来往于马六甲海峡,此庞然大物,足可称霸沿海各国,但是郑和下西洋的宗旨却是和平外交。有明成祖的昭示为证:“今遣郑和赉敕普谕朕意,尔等只顺天道,恪守朕言,顺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虏诚来朝,咸锡皆赏。”皇上下旨,谁敢不从,更何况中国人天生爱好和平,怎可起恃强凌弱的坏心。因此,这七次航行被后人以和平的名义称颂着。北大前副校长、史学家何芳川曾经评价:“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文明之间就有交流、交汇。在整个文明的交流与交汇史上,唯有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对外交往最文明。因为,它最和平。”

确实,郑和的航行一直谨遵皇上的旨意,要和平,不要侵略,不要战争。但是,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总有挨欺负的时候,郑和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第一次航行,到旧港(今苏门答腊巨港)时,遭到了陈祖义为首的一伙海盗的拦截,这一伙人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结果被郑和率兵击溃,捉了他们的头目。第三次航行,路过小国锡兰,国王贪婪,欲抢郑和的财物,于是让王子缠住郑和,并派兵五万劫掠船队,情况十分危急,郑和却艺高人胆大,仅以两千人的力量攻占了王宫,活捉了锡兰国王,送回中国,结果他并没有被杀,反而被送回锡兰,从此这个小国成了明朝的忠实拥趸。第四次出海,郑和又率队击败了苏门答腊数万人的袭击。总之,这几次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战役。

当然郑和下西洋不是只和这些冒犯天国之威的人争斗,船队所到之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读赏赐”——宣读大明皇帝的敕谕,是为“宣教化”,包括“颁中华正朔,宣敷文教”。老实说,大航海对外传播了中华文明,输出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真的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郑和远航,“宝船”带往各国的,都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无论丝绸、瓷器、药材,还是工艺品、金属器物等,都十分精良,堪称极品。这些朝廷的赍赐品带给沿途的国家,就换来了朝贡的繁荣,当时各国来明使臣络绎不绝,以求得到明朝的庇护,同时还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据统计,明成祖在位的22年中,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最多的一次有十几个国家的朝贡使团同时来华,出现了“诸番臣充斥于廷”的盛况。

可以说,郑和下西洋施行睦邻友好、互利双赢的和平交往政策,不仅推动了当时中国海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而且促成了马六甲及东南亚长达一百年的兴盛和繁荣。

同类推荐
  • 大唐狄光嗣争霸二十六史

    大唐狄光嗣争霸二十六史

    乱世大唐,我为王!这个乱世,春秋战国看了会沉默,五代十国见了会流泪,甚至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都难以望其项背······这个乱世,突破了时间,也破碎了空间,关公战秦琼诸葛亮战刘伯温,朱元璋战刘裕,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狄光嗣:欲王乱世,横推天下。
  • 那时汉朝3

    那时汉朝3

    第三部从汉武大帝刘彻登基写起,到张骞第二次通西域回国为止。有人说刘彻是一个“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的皇帝,这位乳名“小猪”,靠联姻登基的皇帝,为我们树立了强汉风骨,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 十二国

    十二国

    这是一个宅男一统异世界大陆十二国的血泪史
  • 大唐军火商

    大唐军火商

    原本是设计好的一场阴谋,没有想到最后的结局把自己给坑了,且看一位超级天才如何在古代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创造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 大明皇后之权倾天下

    大明皇后之权倾天下

    他在700年前的大明朝重生,偶然的机会,搭救了未来大明皇后的性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朝夕相处,怎能不情愫暗生?他们能否打破命运的禁锢,在一起?在一起?且看他如何从一个小铁匠,成长为叱咤风云权倾大明的权宦!
热门推荐
  • 重生纨绔开出租

    重生纨绔开出租

    时间,谁也无法抗拒的魔法,它永远都是单箭头的前行。然而如果时间倒转呢?当他从噩梦之中醒来,一个神秘的声音,却在心头响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功法,似乎指引着他走向强者之路,改变命运的抉择。这是魔鬼的诱惑?还是天使的声音?他无法分辨。只是为了继续活下去,他只有选择……
  • 量子末日

    量子末日

    各种奇形怪状的量子怪物,融合量子怪物的非人类,吞噬进化之道,这里是——量子末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这无处安放的魅力

    我这无处安放的魅力

    变成植物人的卿少被他的兽医老婆唤醒后,忠犬人设再也藏不住了。卿少端着饭碗严肃脸:乖乖吃饭!伊言:否则?卿少:剃光你养的猫身上所有的毛!伊言:…拜托你做个人!!卿少语录:我永远是家中最有地位的男人,除非我老婆生气。老婆开门放我进去!我再也不跟猫狗争宠了!直到某天,卿少发现他老婆不止是个兽医那么简单...还好,他也不是。妞妞蜜第十本书,坑品有保证。书友群:346251814
  • 伐元

    伐元

    厓山海战后,南宋流亡小朝廷覆灭,宋亡。蒙古铁骑已经席卷天下,大好河山之上只剩余几支殊死抵抗的义军。现代大学生宅男人陈大举,意外穿越为义师统领陈吊眼。是破釜沉舟同百万蒙古铁骑一战,还是漂洋过海,退守台湾保存汉家衣冠呢?无边的黑暗即将降临神州大陆,大汉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之危。难道让神州沦陷百年?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看现代宅男陈大举如何破晓?
  • 尊者想家了

    尊者想家了

    被暗魔侵蚀的天元大陆、正直修炼盛世的地球、不尽人意的穿越、失而复得的亲情、两个世界的诡异连接,这些是自然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三次穿越后的方竹只为寻找最后的真理。
  • 花开半夏你笑正甜

    花开半夏你笑正甜

    遇见南思辰之前,韩念初立志做一个温柔美丽大方善良玛丽苏七彩光环黑金限量圣母玛利亚傻逼吕孩儿。遇见南思辰之后……门是用来踹的,书是用来撕的,黑板擦是用来打人的。班主任老许:“………………”恭喜250号选手韩念初,从精致的猪猪女孩堕落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南思辰:“怪我喽………”
  • 女相之锦绣人生

    女相之锦绣人生

    她,沈冉,东璃国沈家庄沈寒之女,惊才绝艳,一场大火,沈家庄化成灰烬,一切都是毁灭。灭我全家,痛骨之恨,誓要查出背后之人!女扮男装化身安阳城太傅之子沈陌青,进去兵权中心,贬渣男、拉同盟、斗倭臣、杀仇敌、打外敌,步步高升!只是谁能告诉她,她的古怪上司霸道大将军,为何频繁出现,坏她好事,又为何时而古怪温柔细语,说好的冷酷残忍呢!谁说女子不能为官,且看沈陌青从一介女子,步入朝堂,成为一代女相,权倾朝野。人人都道左相狼子野心,,却不知她不过是一介普通女子,这是权利的时代,这是女性掌权的时代!陌青:“从我来到安阳城的那一刻,带着父母的牌位回到家乡就是我的使命!我要的不过是安稳一世,奈何在这样一个地方,那注定是奢望!”他:霸道将军,冷酷残忍,粗狂霸道,暴虐无道。可是最近,谁能告诉他为何频繁对一个男人心心念念,牵肠挂肚?初见时,他是镇国大将军,她是状元郎,他对步步试探,冷酷残忍,她死里逃生,巧妙化解。再见时,他是摄政王,而她是左相,他与她棋逢对手,朝堂相对。再后来她是他的摄政王妃,他与她携手天下,此生只愿一人心。片段一:某男一身蓝衣咬牙切齿看向某女:“左相大人今日似乎很开心?某女笑魇如花:“能看到裴将军吃瘪,为什么不开心?”某男眯了眯眼睛靠近某女:“沈陌青…哦或者我应该叫你沈冉?”某女镇定:“你想怎么样?”某男笑的风华绝代:“嫁我为妻!”某女凌乱:“…”世事多变,究竟谁能打动她那早已千仓百孔的心,又有谁能许她白头?当过尽千帆,你可还会在原地?
  • 契丹秘藏

    契丹秘藏

    千万不要佩戴陌生面具,有时候你佩戴的面具不是面具,而是一张血淋淋的人皮。从老舅手中得到了一个面具,本以为可以发大财,没有想到,面具却让我陷入了凶杀,诡异,灵事,甚至还牵扯到了千年宝藏,可最没想到的是宝藏下却隐藏了一个惊天之谜……(面具下有鬼,小鬼藏面具)这本书为你揭开你所不为人知的诡异灵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