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1400000004

第4章 唐朝、吐蕃在洱海地区的博弈

(一)唐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

就在洱海诸部展开激烈兼并斗争的同时,唐朝的政治势力也开始逐步向西南推进。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之后,随即改隋蜀郡为益州,置益州总管府(驻今成都),以段纶为益州刺史、总管。以益州总管府为依托,在隋朝时期一度失去控制的南宁州地区,置南宁州(今曲靖地区)、昆州(今滇中地区)、恭州、协州(今昭通地区至黔西一带),隶益州总管府。《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唐纪四》说:“帝(唐高祖李渊)即位,以翫子宏达为昆州刺史,令持其父尸归葬。益州刺史段纶因遣使招谕,其部落皆来降。”唐王朝把爨氏贵族视为经营南宁州的一把钥匙。大姓爨氏自东晋始据地自雄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至公元7世纪初,爨氏仍是西南最大的政治势力。滇池上下周围地带(包括今曲靖地区至楚雄州东部)仍是爨氏的势力中心,对此唐朝不能不加以重视。爨宏达归附之后,诸爨及部分部落首领也纷纷接受唐朝官秩,与唐朝建立了臣属关系。唐朝的经营获得初步成效。

为使经营力度向纵深推进,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朝置南宁州总管府,治味县(今曲靖市),辖境为今曲靖地区、昭通地区、昆明市和楚雄州一带。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南宁州总管府为都督府。尽管政区形式如此更迭,但在爨氏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情况下,唐朝统治并不能深入其内部,唐朝的官吏没有进驻南宁等州,只能寄治越巂(巂州都督府,府治今四川西昌),然后每年至南宁州巡视抚慰。这种管理是非常松散的,到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朝干脆撤销了南宁州都督府,以其所统辖的州、县隶之于戎州都督府(驻今四川宜宾)。南宁州即此作为戎州都督府所属的羁縻州之一,与滇中地区的昆州,滇东北至黔西一带的曲州、靖州、协州,滇西的览州(在今楚雄、牟定一带)、匡州(今祥云、弥渡)、褒州(今姚安北部)等共六十四个羁縻州,皆由戎州都督府统辖。

在经营东方爨区的同时,唐朝加强了对滇西北地区的经营,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汉云南县地置姚州云南郡(在今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部的姚安、大姚一带),管辖范围到达了今大理、洱源、鹤庆一带,但尚未深入至今巍山、漾濞、永平等地。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高祖以仁寿素有能名,令检校南宁州都督,寄听政于越巂(今西昌),使每岁一至其地,以慰抚之,仁寿将兵五百人,至西洱河(今洱海),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旧唐书·韦仁寿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韦仁寿之行,是唐朝对洱海地区政治招徕的一次成功。洱海诸部人心悦服,羁縻而治的方式对唐朝赢得人心归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唐朝政治意图的推行也并非一帆风顺。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松外蛮”(今四川盐源及其西南、云南华坪、永胜一带)反,梁建方率巴蜀十三州兵讨之,“蛮酋双舍帅众拒战,建方击败之,杀获千余人。群蛮震慑,亡窜山谷。建方分遣使者谕以利害,皆来归附。”梁建方属蒙和等大酋为县令,统帅其部,又派一支军队,从巂州出发进入到了西洱河地区,招降了西洱河白蛮大首领杨盛,给洱海诸部极大的震动。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东部昆州的乌蛮反叛,唐朝派兵讨平之后,随后征服了青蛉蛮、弄栋蛮(皆白蛮苗裔)部落,开青蛉(在今云南永仁、大姚北部)、弄栋(在今云南姚安一带)为县。但弄栋之西的小勃弄、大勃弄二川(在今祥云、弥渡一带),“恒扇诱弄栋,欲使之反”,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四月,左领军将军赵孝祖“大破西南蛮,斩小勃弄酋长殁盛,擒大勃弄酋长杨承颠。自余皆屯聚保险,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人,孝祖皆破降之,西南蛮遂定”。

唐朝前后几次军事行动,对唐朝经营滇西北产生了微妙的作用。羁縻而治,体现了唐朝对西南各民族首领政治利益的承认,对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而武力征服,则体现了唐朝政治权力的威严和统治西南的意志和决心。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8年),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东洱河大首领杨敛、松外蛮首领蒙羽朝贡长安,并领得唐朝的官秩。

并且,对处于政治上升势头的洱海诸部来说,利用强大政权的支持与认可,来巩固和扩展自身的政治利益,应当是明智的选择。唐朝经营西南的初期,南诏正在细奴逻的领导下日趋强盛。公元653年,南诏细奴逻遣使朝贡,唐高宗赐锦袍。这是南诏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主动与唐朝政治交往的开始。公元654年,细奴逻派出长子逻盛朝长安,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并赐予锦袍。为答谢唐朝,在随后的一年南诏又遣逻盛再朝长安。在朝贡与觐见中,蒙氏王族拓展了政治眼界、增长了政治才能。在南诏的带动下,公元656年西洱河蛮酋长杨栋附显也入朝贡方物。

唐朝的统治也日益深入。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姚州都督府(驻今姚安)置,管辖的范围,东与戎州都督府辖地相接,西至今保山地区,北面曾达今维西,南部抵今云南元江。《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载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州十三个,即:于州(在今姚安县境内),异州、五陵州、袖州和往州、舍利州(在今大理县境内),范邓州、野共州(在今鹤庆县境内),洪郎州、日南州、眉邓州、备州(今洱源县邓川),洛诺州。这十三个羁縻州实际上应当是姚州初建之时设置的。至武后神功年间(公元697年),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州已扩张达五十七州。据《蛮书》记载,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以前,还先后设置了如下一些羁縻州:浪穹州(在今洱源县北部)、越析州(在今宾川县境内)、沙壶州、杨瓜州、蒙舍州(在今巍山、南涧一带)、双祝州、江东州(在今弥渡),等等。至此,整个洱海地区基本置于唐朝的管理之下了。

应该说,唐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新唐书·南蛮传》载:爨蛮“岁入朝”,昆明蛮也“岁与牂牁使偕来”,牂牁蛮更是“数遣使,或朝正月,讫开成不绝”。滇西乌蛮六诏与白蛮各部也纷纷归附唐朝,领得唐朝官秩。南诏主先后被授予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刺史的职衔,越析诏的磨些贵族则充当越析州刺史,邓赕诏主、浪穹诏主分别充当邓备州刺史、浪穹州刺史。

羁縻府州制的推行使唐朝在西南地区的经营维持了一百余年。这种政策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发展。但这种政策由于自身局限性所在,并不能真正深入民族社会内部解决民族问题,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竞争和矛盾纷争依然存在。

例如,戎州都督府、安南都护府、姚州都督府管辖下的诸爨首领和各少数民族豪酋虽然归附了唐王朝,但仍然“各有部落”,拥有自己的地盘和武装,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为扩张势力相互之间“朋仇相嫌,经营损害”,以至安南都护府、姚州都督府、戎州都督府都无法调停,开元初(公元713年),南宁州都督所辖诸爨首领内讧,分投姚州、戎州都督府和安南都护府,引起了骚动,唐朝不得不降赦书命其合好,并派使节前来调解。由此可见,李唐王朝煞费苦心的经营,虽取得了西南一隅表面的和平与宁静,但并未真正解决西南社会的根本问题。

姚州都督府经营下的西部洱海地区的情况也同东方爨区类似。自南北朝以来,这里的乌蛮、白蛮便处在“兵将不能相君”的状态中,政治发展的要求强烈。虽然姚州都督府以军兼政,实行了对滇西地区的管理,但是,对洱海各白蛮、乌蛮贵族,“朋仇相嫌”、“兵戈相防”的情况,姚州都督府显然也难以控制。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阳瓜州刺史蒙俭、和舍率众叛乱蒙俭身份难考,疑与蒙巂诏有关。被唐朝讨平。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永昌蛮又叛,唐军战败,郎将刘会基战死,致姚州府废置,直到武后时期,公元688年姚州府又重置。

姚州府的动荡,体现了洱海地区形势的动荡。武后神功二年(公元698年),蜀州刺史张柬之曾向武则天上疏说:“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意割剥,贪功劫掠,积以为常。扇动酋渠,遣成朋党,折支(肢)谄笑,取媚蛮夷,拜跪趋迎,无复惭耻。提挈子弟,啸引凶顽,聚会蒲博,一掷累万。剑南逋逃,中原亡命,有二千余户,现散在彼州,专以掠夺为业。且姚府总管五十七州,巨滑游客,不可胜数。并深见道路劫杀,不可禁止。”《旧唐书·张柬之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张柬之描绘了洱海周围地带的真实情况:酋首渠帅在各自政治利益的牵引下投靠唐吏,而唐吏则为一己之私利与酋首渠帅结成朋党劫掠百姓,游滑亡命之徒以掠夺为业,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破坏。洱海地区已是波涛暗涌、山雨欲来,处于社会突变的前夕。

(二)吐蕃南下与洱海地区政治形势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吐蕃势力的介入,又使得洱海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

公元6世纪后半期至7世纪前半期,在唐朝着手经营西南地区的初期,北部的青藏高原崛起了强大的吐蕃王国。吐蕃的直接统治区域,西自帕克的叶瓦纳,东至工域的哲纳,大约包括现今西起帕里,东至太昭的西藏地方的主要部分。四邻各民族群体如吐谷浑、党项、白兰等,对吐蕃称臣纳贡,和吐蕃建立了政治关系。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位后,统一了西藏高原各部,之后吐蕃展开了向四周的扩张。

公元656年,吐蕃开始与唐朝争夺吐谷浑,公元670年夺取了吐谷浑的领地,唐朝失去了西部屏障,吐蕃则获得了在北向西域、东向黄河中上游、东南向川康滇边区进行拓展所必需的出口及回旋空间,以及优厚的农牧资源。与此同期,唐朝剑南道诸羁縻州频频遭到了吐蕃的攻打,“尽破有诸羌羁縻十二州”(皆在今四川阿坝州西部),《旧唐书》说:“自是吐蕃连岁寇边,当(州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黑水县)、悉(州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西北)等州诸羌尽降之。”《旧唐书·吐蕃传》称其“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巂等州相接”。有鉴于此,唐朝决定加强对剑南西川的防御力量。《资治通鉴》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七月条载:“先是,剑南募兵于茂州西南筑安戎城,以断吐蕃通蛮之路。吐蕃以生羌为乡导,攻陷其城,以兵据之,由是西洱河诸蛮皆降于吐蕃。”安戎城的失陷,使吐蕃势力迅速南下进入到了云南洱海地区。磨些蛮、施蛮、顺蛮,西洱河蛮,以及洱海乌蛮六诏中的施浪、浪穹、邓赕几诏,皆臣服于吐蕃。

吐蕃势力南下,对李唐王朝形成了巨大威胁和挑战。综观唐之西南,巴蜀可称关中外府、长安拱卫,巴蜀起事则关中可危;滇西之地尤巴蜀藩篱,如果洱海地区为吐蕃所得,唐朝西南边境将面临极大的威胁。洱海地区的局势变化,引起了长安唐朝中央的忧虑,唐朝不得不把经营西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滇西洱海地区,并以姚州都督府为据点展开与吐蕃的争夺。

在吐蕃势力的影响下,唐朝在洱海地区的政治经营受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两种政治势力的争锋相对、此长彼消,促使各部族不得不寻求保全之道。各部落贵族利用唐朝与吐蕃的矛盾,朝秦暮楚地依违于唐朝与吐蕃之间。这是夹缝中求生存的需要使然。例如,浪穹渠帅傍时昔等二十五部,先降附于吐蕃,武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因不愿受吐蕃的控制而转向唐朝。唐朝则授傍时昔为浪穹州(在今洱源县境)刺史进行拉拢。洱海地区的部落贵族们,就这样“彼不得所即叛来,此不得所即叛去”,“或叛或附,恍忽无常”,唐朝很难把他们控制住。

唐朝曾借助于武力驱逐吐蕃。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唐朝任命监察御史唐九征率兵征伐,吐蕃筑城固守,并于漾水、濞水上架设铁索桥扼守西洱河地区。唐九征夷其城堡,焚毁铁桥,俘虏三千余人,并豪迈地铸铁柱以标记战功。这次战争以唐朝的胜利而告终,但并未把吐蕃势力驱逐出去,一俟唐军远去,吐蕃复又卷土重来。三年之后,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朝命摄监察御使李知古击洱河蛮,李知古急于把这一带地区控制住,乃修筑城垒加强防御,同时又对各部落加重赋敛,并掠部落子女为奴婢,为防止三浪诏复叛归吐蕃,李知古设计杀死了邓赕诏主丰咩,这种粗暴的作为,引起诸部落极大的愤恨,甚至相率以叛,浪穹诏主傍时昔引吐蕃兵杀了李知古。这一事件影响甚大,洱海诸部由是多投向吐蕃,甚至于公元713年发兵攻击姚州,姚州都督战死,姚州与巂州之间的交通由此阻断。

在唐蕃较量的初期,唐朝虽有局部的胜利,但唐吏的处置失当,又使形势愈加恶化。吐蕃南下使唐朝在西南地区多年的苦心经营面临颠覆之虞,政治的招徕已不能统一洱海的人心归向,军队的远征又劳师动众,且不能保证长久的稳定,这种情况促使唐朝试图从洱海诸部中寻找一个帮手,借助其力量来遏制吐蕃。就这一意义而言,这个帮手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分担和降低唐与吐蕃的对抗成本,是唐王朝的一个战略同盟。这实际上是封建统治者“以夷治夷”思想的一种体现,但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南诏开始走上西南历史舞台的中心。

同类推荐
  • 大明好皇帝

    大明好皇帝

    他是大明朝第十位皇帝,十五岁登基,在位46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打仗。在他二十岁时,他和他的全火器大军开始了席卷整个世界的征程!他在位期间发动自上而下的改革,打击土地兼并,终结了文官集团对国家的统治,夺回了国家的经济大权。他开放海禁,加入大航海时代,引进高产作物,扩大对外出口,鼓励海外移民。同时将文艺复兴引入国内,为大明的文化繁荣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他鼓励工商业,关爱百姓,不仅减免赋税,同时还和他们分享战争的红利!大明朝的百姓在他的统治之下,真正的吃饱了饭。他是文官眼里的强势君主,百姓心中的仁慈君王。他就是朱厚照,年号正德!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明末枭雄

    明末枭雄

    明朝末年,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农民起义暴发了,一个枭雄辈出的时代来临!面对力图振兴的末代帝王朱由检,狡黠多智的后金元帅多尔滚,甚至骁勇善战的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马守应......是谁激起了他的雄心壮志?是谁令他野心勃勃?又是谁与他在争强斗胜?他将会如何去改变原有的历史,继承古人之志,重建大楚,一统天下?
  • 三祖争王

    三祖争王

    远古时期,氏族众多,各氏族间纷争不断,炎帝、黄帝、蚩尤经过不断征伐,建立了神农、轩辕、九黎三大部落,他们又为了争夺天下共主,在远古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场神、人、兽之间的气势恢弘、情景惨烈、战术诡谲的战争……
  • 我真不想当灯神

    我真不想当灯神

    一句话:本书是被颜值狗系统绑架的主角,撒泼打滚,混日子,穿越在历史人物之间,不干正事的故事。水字数简介:许愿不,我帮你实现啊!武大郎:小人想当大宋的快餐之王。陈世美:我想做个好人。杨玉环:看在我美的份上,救救我,伦家不想死。宋徽宗:仙人仙人你快告诉我,我的字是不是最美的!康熙:鳌拜欺朕太甚,有没有仙人帮我除掉此獠,朕封他一字并肩王。朱明,什么我帮你杀了鳌拜,你竟然说我名字犯忌,你给我死去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娱乐风暴

    重生之娱乐风暴

    一个三十五岁的中年编剧重生成了大学生,还外带超级无敌的外挂,要什么有什么,全世界的娱乐信息都可以手到擒来。他写文这文必火,他拍个电影电视必定是叫好连连,策划一个综艺节目更是收视爆表。穿梭在重生的华夏世界,他就是娱乐的领航者,他要掀起一场娱乐风暴,他就是风暴的中心。
  • 胭脂醉

    胭脂醉

    [花雨授权]顾安安温婉如水,沉静的女人,成为了风尘中的绝代。\r在他的眼里,\r只有自己想要或是不想要,\r哪里容得下别人的不愿意,不情愿?\r于她——顾安安,一朵碾入红尘的艳丽交际花,\r面对权贵军阀时,她有选择的权利吗?\r
  • 皇上:你家丞相被偷了

    皇上:你家丞相被偷了

    一朝穿越,十年惨案,前世所期望的幸福家庭,在一夜之间化为泡影。幸运存活,她励志,要报血海深仇,为这一世惨死的家人报仇。十年磨一剑,白衣羽扇,状元及第,一朝为相,素手乾坤。冥婚?!妈呀,你个狗皇帝能不能让人愉快的复仇升级打小怪兽了……
  • 末世重生之再爱我一次

    末世重生之再爱我一次

    那个人,那个最爱她的人,就站在那边光的前面,微笑的看着她,稳住惊慌失措的身体,幕虞夭笑了,哥哥既然你希望的,那夭夭就会好好活着,哪天夭夭没有办法自己活下去了,你不要再推开我了........幕虞夭双眼紧紧盯着那人,她知道或许此生最后一次再见他,她贪婪的看着那个人,她不要忘掉,最后的光强烈的刺眼,幕虞夭闭上双眼,哥哥等我.....
  • 妃比寻常

    妃比寻常

    太子妃,这个名号可不小,可是她却不屑。虽然身在后宫,绣绣花,种种菜,日子也算过得悠闲。可是,难免有些烦心的事,会时不时的破坏一下心情。也罢,就当平日里的一种消遣。都说强扭的瓜不甜,即便你有佳丽三千,我无心和你计较,你的江山社稷不要,也不关我的事。为妃非我所愿,谁愿做谁做去。
  • 非常王爷娇娇妻

    非常王爷娇娇妻

    她是颜府千金,皇上赐婚、爹爹以死相逼,她嫁给禹都国王爷。好在她温柔恬静,他俊美豪放,新婚生活恩爱缠绵。迷恋王爷的纳兰格格入住王府,机关算尽,又如何抵得过真情实意。本以为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料赐婚背后另有阴谋。他运筹帷幄,明争暗斗,护她周全。
  • 清幽蓝天:泪流如雨

    清幽蓝天:泪流如雨

    爱没有挽留下来,或许,我们有缘无份吧。清幽蓝天,情有栏天,泪流如雨……当洪水遇上树叶,谁也不妥协,终究是树叶随了洪水,洪水却已无情。
  • 天价前妻:总裁跪下唱征服

    天价前妻:总裁跪下唱征服

    在最美的年华里,萧湘遇见了寒少谟,而且还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那个清冷孤傲的男人。在她的死缠烂打下,她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寒少谟,原以为,她从此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直到亲眼看着寒少谟毁掉萧家,亲眼看着父母葬身火海,她才醒悟,寒少谟不是她的良缘而是她此生的劫,她已在劫难逃……雨夜。她手握锋利匕首抵着他的胸膛,红着眼眶逼问他:“你有没有爱过我?一点点……有没有?”他却沉眸冷笑:“你哪来的自信觉得我会爱你?”这绝情的回答让她的心彻底死亡,她颤声自嘲,笑着仰头把泪逼回去。“好!很好!”再低头时,她咬牙,手腕用力,白刃瞬间扎进他的心口,红色的血顺着刀刃滴落,他倒在血泊里,看着萧湘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捡垃圾能成宝

    我捡垃圾能成宝

    “这里好多垃圾。”见怀中的美人发牢骚,林鸿微微一笑:“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宝贝。”话落,他大手一划,面前垃圾尽数变为稀世珍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