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7600000200

第200章 200 《文姬归汉》及其他

昔王瑶卿先生曾对程砚秋有一字评语,曰“唱”。这个评语极有概括性。四大名旦都是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而瑶老独许程先生以“唱”字当头,足见程派的唱工确有独到之处;不仅其唱腔唱法本身有明显特色,即就程先生个人的艺术修养言之,他的“唱”也比“念”、“做”、“打”更为突出。而在程先生的唱工戏中,窃以为前期当推《文姬归汉》为代表作,后期唱腔唱法的特点,则集中于《锁麟囊》一剧之中。程先生本人固然对这两出戏都十分珍视,但我以为在他的心目中,《文姬归汉》所占的比重可能更大些。

我自1932年秋回到北京后,除1934年在天津住了半年外,直至1936年暑假,我一直在北京读书,并经常看戏。程先生从法国归来,长期在北京中和戏院演出,我也屡为座上客。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至40年代初程先生为抵制敌伪息影歌坛以前,每逢他到天津演出,我也从不放过莅场观摩的机会。就我的印象所及,程先生每次贴演《文姬归汉》,总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照例加价;二、强调“年只一演”,即不论在北京或外地,每年在一地只演一次;三、如在北京,大抵在年底唱封箱戏时才演出;如在外地,则于临别纪念时(往往是最末一场)演出。及《锁麟囊》上演后,虽亦加价,但每一期却不止演一场,而且也不一定到“临别纪念”时才贴演。可见程先生认为《文姬归汉》的“规格”确比《锁麟囊》要高得多。

有人说,程先生本人已感到《文姬归汉》内容上有问题,所以建国后便不再上演,选印剧本时也没有把它编入。这话并不可信。程先生的本戏建国后未上演者很多,远不止此一戏;选印剧本时也不免沧海遗珠。但《文姬归汉》却是确曾上演过的。抗美援朝时,程先生在北京曾义演过两场戏,票价高达每张四元人民币,其中有一场就是《文姬归汉》(另一场是《锁麟囊》)。1954年,程先生还把“整归鞭”一段导板慢板录了音,制成唱片,至今仍在播放。另外,程先生的弟子赵荣琛同志也演出过此戏,虽略有删减,基本上照原样演出,未做大改动。这足以说明《文姬归汉》即使有较大的局限性,也还是可以演出的。

程先生留下的《文姬归汉》的音响资料虽不算少,却非全豹。1929年他在高亭公司录下了“祭昭君墓”一场全部反调唱段;1931年在长城公司又录了前面的快板和原板;加上解放后的一段录音,所缺者还不算少。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就没有录制唱片。此戏的艺术特点即在于从头唱到尾,唱段多而长,唱腔又复杂多变化,至为繁重。尤其是“祭坟”一场,是程先生在歌唱方面艺术修养最见功力的地方。因为别的演员在唱了那么多的唱段以后,还要再唱一大段反调,肯定是无法胜任的;而程先生在台上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观众在听戏时,仿佛感到前面那些唱段都是为了给这段反调作铺垫而设计的。因此,人们每称这一大段反调是全剧的“戏核”或“戏胆”,即今所谓之主要核心唱段。删掉“祭坟”的反调,无异于抽掉一个人的脊梁骨。至于剧本的主题思想,则渊源于保留在《后汉书·董祀妻传》中的《悲愤诗》和传说为蔡文姬所制作的《胡笳十八拍》。如果说这出戏中存在着某些不利于今天民族政策的词句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其严重之程度往远里说不及《悲愤诗》本身,往近里说更不及岳飞的《满江红》。甚至还可以说,只要郭老的话剧剧本《蔡文姬》可以演出,则程派的京剧《文姬归汉》旧本也完全可以公演。为了慎重起见,约略调整一下场次,修改个别词句,当然是可以的。但如果说这出戏的主题思想已达到不改动就无法上演、一上演就会影响当前的民族政策的程度,我看未免近于危言耸听。尤其是“祭坟”一场反调的唱词,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当前的民族政策并无违碍字样。我认为,绝对不因删去了这段反调便加强或突出了全剧的思想性,或者说也绝对不会因为保留了这段反调便削弱了全剧的思想性,或给我们的民族政策带来了恶劣影响。而删掉反调便削弱了全剧的艺术性,甚至说降低了此戏的艺术水平或取消了此戏的高潮,却并不为过。当然,原剧本场次结构颇有散漫拖沓之处,这是无可讳言的;但其症结却完全不在于这一主要唱段的增减上。而且这同剧本的主题思想的高低好坏也完全是两码事。

1980年冬,李世济同志以发展程派为己任,把《文姬归汉》改编后公演了。从思想内容看,剧本强调了民族间的团结和亲政策,但有不少情节却处理得违反历史事实。而在艺术处理方面,我以为毋宁说是比较失败的。因为她新添进去的几个唱段,根本不像程腔,且与程砚秋原来设计的唱腔唱法在风格上很不统一;更令人失望的是,删去了“祭坟”一场,因而全部反调被取消。这一点在观众中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对。我在1980年10月,曾撰小文对此表态,并倡议新旧两本不妨同时演出,以资比较。而且我还提出,如果在新本中恢复反调,而原有词句如与新本有相枘凿处,不妨做些改动。在此之后,有的同志(包括世济同志本人)在舞台上或清唱中已重新恢复了这段反调,这一事实足可证明我的意见并非无人附议;退一步说,我的倡议至少有一部分已被采纳。可见我原先的倡议是谈不上什么“极端保守”的。不料范钧宏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言,竟不指名地对提这样建议的人(当然包括我本人在内了)给扣上了一顶“极端保守”的大帽子(钧宏同志本人也是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应该知道这句话的涵义意味着什么,有多重的分量)。这篇发言载于1983年第一期《戏剧报》,我虽看到却并未反驳,因为客观存在的事实足可代我说话了。但《文姬归汉》剧本的原作者金仲荪先生的公子永祁同志,却对钧宏同志提出了强烈抗议和一系列的质询(见1984年第四期《戏剧报》)。这就迫使钧宏同志不得不对此表态,说他并未全盘否定《文姬归汉》的原本,只是反对那种主张新旧本同时并演的意见,认为这是“只顾欣赏艺术,不管政治影响”的一种“极端保守观点的反映”(见1983年第五期《戏剧报》)。于是矛头就一转而指向包括我本人在内的某些倡议者了。我以为这样一种文风,真不像是钧宏同志这样修养有素的老作家所应有的。钧宏同志还说,主张《文姬归汉》新旧两本同时演出的意见“并不能和红线女同志既演《王昭君》又演《昭君出塞》同日而语,因为后者只是艺术上的竞赛,并不存在什么政治问题”,我看也纯属强词夺理。因为谁都知道,《王昭君》和旧本《出塞》所反映的是两种截然相反、互不相容的主题思想。

钧宏同志前后两篇文章中自相矛盾的观点是不一而足的,我这里不想多谈。我只想说,百家争鸣不宜于一上来先给别人扣帽子,这种开帽子老店的办法早已过时,未免太不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精神了。这不仅是讨论《文姬归汉》新旧本孰为优劣的问题,而是对我们当前的文艺政策如何领会和执行的问题。所以本文即使写得不像回忆录,还是要诚恳地多说几句,也算“立此存照”吧。

1983年6月

〔附记〕程先生《文姬归汉》演出实况有全部录音,今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当1983年写此文时,我还不知道这一情况。合亟补正。1989年1月校后记。

同类推荐
  • 水浒人物品评录

    水浒人物品评录

    本书选取了《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最具特色的二十七个主要人物,以现代视角予以解读。
  • 立

    著名作家池莉历时5年最新长篇叙事散文,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一部饱含母女深情的大爱之作,继《目送》后,又一部跨两代人共读的成长之书。池莉的笔端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人生根本没有一条整齐划一的起跑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时时刻刻,营造一种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 至真清吟

    至真清吟

    王喜平编著的《至真清吟(上中下)/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讲述了两个美丽而又命运多舛的残花少女扬子与李安,有缘相识于古城西安。杨子为报答救命恩人郭三而寻职时,险落青春职场,蹂躏在即,幸被李安急智救出。二人因此屡遭追杀,一生九死,性命难保。二人辗转别乡,以求活命。于是向西而来,然而为摆脱歹徒追踪,却是急不择路,这才来到虚构城市定宁,权且避难。因为命运坎坷,二人无度以救助残花少女为目的,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旅。无数风雨,无数磨砺,终在备受人家关爱之后,二人事业大成,心遂所愿,尘埃落定。其中,无不透视着人间的善恶,无不折射着社会的现象,进而感化人们抑恶扬善,择善而从。
  •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才子故事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才子故事

    提到古代才子,我们能想到的便是含蓄儒雅、色墨浑然、潇洒清逸、风流倜傥等等这词语。他们文能吟诗答对,武能安邦治国,古代文学著作里是如何描绘他们的呢,那就让我们从这本书里去寻找答案。
  • 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

    她自己不但有文集问世,而且帮助女子文学社成员出书。一套八卷本的《红鬃马》文集记录了她与文学社成员追求文学之梦的艰辛和成果。斯世斯文,斯人斯魂,实堪敬哉!
热门推荐
  • 当你读懂人生的时候

    当你读懂人生的时候

    本书是一部生活感悟类散文,这是一部在细节中透露真情的书,犹如一曲天籁,荡涤心灵的污垢,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全书分六辑:生命的留声机、人生的菩提、母亲是守护屋角的檐、把爱串成一片星河、人生若只如孩童、梦想不会老。从人生体验到人生感悟,从挚爱亲情到人间大爱,从孩童之心到梦想之心,作者把人生人情人性的体悟用文字呈现出来,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对人生的热爱,读来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活中平凡琐事的乐趣和温情,怡情悦性,情真意切。
  • 嗨!你的仙丹

    嗨!你的仙丹

    渡劫成功,然后异界重生什么鬼?好吧既然重生了那么灵气稀薄什么鬼…………石上仙无奈了…………
  • 不正经玩家

    不正经玩家

    吃鸡是不可能吃鸡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吃鸡的,钢枪又钢不过,只能玩玩模拟跳伞,赛赛车,游游泳,攀个岩,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游戏里的乐趣…………
  • 花千骨之遇你不悔

    花千骨之遇你不悔

    自命不凡的花千骨回归长留,却因为一些阴差阳错与白子画擦身而过,白子画在拜师大典上没有选择她,而选择了易容成她样子的仇敌――霓漫天。花千骨悲痛欲绝,回到了神界,却又接到白子画要娶霓漫天为妻的消息。她落下了泪水,本想因此放弃,却又十分不甘心,她决心破坏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婚礼,她要让白子画后悔,后悔他所做的一切,最后才得知自己爱白子画已经爱到无法自拔的地步。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请神之法

    请神之法

    气一闭,眼一翻,看吾请得诸位神仙!孙悟空,如来佛,阿努比斯?克苏鲁?撒旦?东西方神仙大相聚,看少年李休如何降妖除魔,纵横都市,逍遥快活!
  • 斗罗大陆之龙吟斗罗

    斗罗大陆之龙吟斗罗

    我——落夜,本是21世纪的一名平凡的高中生。是个斗罗大陆粉丝,喜欢看《斗罗大陆Ⅱ绝世唐门》,幻想着自己也能穿越到斗罗大陆世界,还真美梦成真了!!!有系统、十万年魂环、超强武魂。加入史莱克学院、唐门和霍雨浩一起开始修炼之路。
  • 愿化鸳鸯不羡仙

    愿化鸳鸯不羡仙

    现代社会阳光青年,在即将踏出校园步入社会之际,遭遇世界大变,现代文明一夜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未知而凶险的世界。为寻女友,面对凶兽与危险从未放弃的他,却无意间落入补奴队手中,成为了一名暖床的奴隶。机缘巧合下进入封印之地释放出大魔,自此踏上武道之路。然而武道残缺,仙道昌盛,受烛龙之魂威胁的方逸,不得不续接武道镇压仙道,踏上一条万夫莫敌之路。“情之所在,心之随安,任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吾情之所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都小邪仙

    花都小邪仙

    从欠债百万的无业游民,到无尽财富的强者。从殉情的痴心浪子,到美女环绕的花花公子。一个被三阳大仙选中的凄惨男,用刻苦的修炼,用不懈的努力,用正义的信念,在一点一滴的演绎着他的精彩人生。希望给您带来欢乐轻快的体验。
  • 赠你一片薄荷叶

    赠你一片薄荷叶

    【甜文宠文放心入男女主1v1超甜】初见,她13岁,他15岁一个叶子形状的吊坠,维持了一个承诺。8年后,再次重逢,他们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小剧场1】A:她叶琉璃就是个土包子,还想拿影后?主持人:影后:叶琉璃【小剧场2】A:不就懂得点草药吗,还当自己是神医了?某知名中医张老:叶小姐,你看看…你缺不缺徒弟,你看…我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