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10900000002

第2章 剪纸探源(2)

随着市民阶层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有许多小工艺应运而生,工艺诸物已相当齐备。民间剪纸也得到蓬勃发展。周密《武林旧事》中记有:“都下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袋新历……金彩镂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平时杭州小经济中还有剪子、剪镞花样、镞影戏、闹蛾儿等,“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籍以为食之地。”除有剪纸行业外,还首次记述了专业剪纸艺人的出现。周密在他另一本著作《志雅堂杂钞》中记载汴梁的剪纸艺人时说:“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心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

其后,忽有少年能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宋代剪纸已经比前朝应用范围广泛得多。皇帝于立春日赐彩胜的制度,仍沿袭唐朝而未废除,且更加华贵。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立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邸。”宋室南迁后,此制未废,皇帝赐臣的幡胜,分作“执宰、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文思院是宋代官署名,掌造金银犀玉等贵重材料的工巧之物的场所。)可知这类幡胜制作之精,用料之贵,非同一般剪纸艺术。然而也有一种较普及的幡胜,到了南宋,开始把春幡胜于元旦日悬挂门口,吴自牧《梦粱录》云:“岁旦在迩……街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又陈元靓《岁时广记》“剪年幡”条云:“皇朝岁时杂记: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戴之,或贴于门楣。”这种普及的春幡胜、年幡当是最早的门笺。

在民间剪纸艺术中,《唐宋遗记》载:“江淮南北,五月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绡剪制艾叶,或攒绣仙佛、禽鸟、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壳麟凤,茧虎绒蛇,排草蜥蜴,又螳螂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名曰‘豆娘’。”《东京梦华录》载:“凡孕妇入月,于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绫或彩画盆盛秫秸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覆盖之,上插花朵及通草贴罗五男二女花样,用盆盒装送馒头。”这种随礼品剪制的通草花样,可谓剪纸艺术中的“喜花”、“礼花”之创始。上书还记载了九月重阳“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即后来的“重阳旗”。据记载还出现了贴在窗上的窗花,有巫师师用剪纸“龙虎旗”以驱邪等等。宋代剪纸广泛用于其他工艺装饰和范畴。如宋代以后普遍使用了油纸镂花印版与粉剂刮浆防染的印花布,文献称“药斑布”或“浇花布”,即现代称的蓝印花布。中国传统的印在织物上的花样,很多就是剪纸的花样。

人们对瓷器进行装饰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剪纸。最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江西吉州窑,作为其代表的花釉碗中常常贴烧着三三两两的剪纸花样,有梅花、翠竹、蝴蝶、鸳鸯、鸾凤、吉祥文字等。据研究,早期是把剪纸直接贴于瓷胎,然后施釉,揭起剪纸图案,就露出瓷胎和釉色相对的清晰效果。后期是先在器物上施酱黑色釉,然后贴上剪纸,再上一道蛋黄色釉,当剪纸揭去时,就显出深色花纹。而其蛋黄色釉经焙烧窑变,釉出现兔毫等形的各种细纹,在色彩上也呈现微妙的变化,更加丰富了剪纸的装饰效果。元代起兵北方沙漠,建都大都(今北京)后,带来了游牧的生活习惯和作风,形成了元代工艺美术的粗犷豪放、刚劲爽朗的艺术风格,给民间美术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留下的有关剪纸发展的资料不多。唐宋立春日皇帝赐宰臣彩胜的制度废除了,只有造春牛、春花进御前。据赵翼《陔余丛考》:“大雨后,闺阁中有剪纸为人形,手持一帚,悬檐下以祈晴,谓之扫晴娘。”

农家若于久雨不晴有碍农事,始有巫术剪纸扫晴娘的出现,后成为一项民俗活动。另有余姚岑安卿《题张彦明藏剪纸“惜花春起早图”》,诗中咏道:谁将妙意寄工巧,溪藤雪莹金刀小;丹青退舍杠煤枯,剪出天真瓠分抄。诗中既反映了元代已有珍惜剪纸的收藏家,同时又评价了民间艺人不用丹青墨色,亦可创造出美妙的剪纸画幅来。

此外,元代诗人谢宗可咏《走马灯》的诗又有详细的描写:“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成阳城,吴炬宵驰赤壁兵;更忆雕鞍耳少日,幸台踏碎月华明。”全诗不仅描绘了走马灯中剪纸人物的疾飞情景,还反映了灯影人物有“火烧赤壁”和“楚汉相争”项羽焚毁咸阳宫的故事。再是,浙江乐清以细纹刻纸而闻名,据元代《大德乐清县志》载:“星社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与众共赏,为民同乐。”也反映一般城镇的剪纸情况。

(第五节)多姿多彩的剪纸艺术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时代,明代的工艺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工艺的主要特征。剪纸趋于繁荣,剪纸的种类增多,应用范围更广。《苏州府志》载:赵萼,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人,擅制夹纱灯,用剡(今浙江嵊县)纸刻成花竹禽兽的形状,晕上浓淡的颜色,再涂一层蜡在上面,夹在薄纱里面,在日光中可以映出光明莹澈的花纹,好像从轻烟中看到的美丽的景象。之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友人有夏耳金者,剪彩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以上两人是我国剪纸艺术中,以剪“灯花”而初露声名的。

1965年江苏省江阴市出土了一把明代的折扇,扇面由双层绵纸裱成。表面涂以柿汁,呈棕色,并有洒金。如若迎着阳光照看,便会在简素的两层绵纸中间夹有一幅“梅鹊报春图”的美丽剪纸,这一剪纸的利用很是巧妙,即使在现代看来也觉得颇有新意。广东佛山是我国手工业异常发达的城市,在明代至清代中叶为鼎盛期,有300多个手工业自然行业;人口达到50多万。民间艺术群芳荟萃,剪纸精湛,名扬四海,佛山剪纸自明代始便大量远销南洋各地。至清代佛山剪纸作为手工业生产,全镇有30多户,从业者达300多人,而且还有独立的剪纸行会。

佛山剪纸,品类繁多,市场广阔,除本镇外,国内销往华北、华东,也有销到东北地区的。清代剪纸据潘荣阶《帝京岁时纪胜》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端午和岁暮,门窗贴红纸吉祥葫芦。除夕贴挂千也极为普遍,“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日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清代摹古人字画以剪纸形式表现者较多,首推江舟。“江舟全椒人,善书画,尤工剪贴,喜勾摹古人真迹,剪成后着色,与书画无异。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高宗(弘历)南巡,舟献册页,赐缎二匹。舟尝著有勾、砑、剪、揭、荡、贴六字诀,曰《艺圃碎金录》。今所传惟《醉翁亭记》《前赤壁赋》《天马赋》及《枯木寒鸦》《兰竹》《九狮》等图,藏诸赏鉴家;而今江浙各地所行之堆绢人物、山水、花鸟,实亦舟之遗法。”(柴萼《梵天庐从录》)。又有包钧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江苏扬州人,最工剪纸书画,称为奇技,所剪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入妙。陈文述有诗咏云:“剪画聪明胜剪花,飞翔花鸟泳苹鱼。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方莲舫《蔗余偶笔》)。

再有张石女,张蔡公的女儿,河北保定人,有巧思,她能和人接谈时在衣袖中剪出春花、秋菊、细草、垂杨等,无不入神,她所剪制的香奁,巧艳夺目,得到她作品的人,都把它珍视收藏(《保定府志》)。再有剪字者林文耀,字炯斋,浙江建德人。幼年工书法,中年他的眼睛失明了,却能剪纸为字,体势飞动如龙蛇,点画不差毫发。他的妻子把他剪的字装潢成轴后,出售易米,人称他的作品为“林剪”(《建德县志》)。清朝离近代不远,剪纸实物现在还能见到不少。较有代表性的,是清朝皇帝结婚的花烛洞房——北京紫禁城里的坤宁宫,宫室的顶棚和东西两壁及壁间的两个过道,均用白纸衬贴着黑色龙凤剪纸图案。从剪纸的图案、用料、用色来看,与普通农家的顶棚花、墙花相比,除因宫室宽大而剪纸图案相应略大外,没有什么两样。这是明清后北方结婚居室装饰的普遍要求,宫室也受其影响,张贴上了剪纸图案,在紫禁城内也是极个别的特殊例子。有人以此为据说明清代民间剪纸“已经登上大雅之堂”,是不怎么确切的。因为登上大雅之堂是要看剪纸艺术的总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普遍受重视的程度。其他民俗剪纸,据《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2载:清代剪纸多有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浙江浦江之窗花,广东佛山、安徽、浙江兰溪之礼花,河北、贵州、安徽芜湖之刺绣花样,山东、北京、河北、黑龙江海伦、广东佛山之挂门笺,云南之佛教剪纸等。以上剪纸如说纹样是清代的尚可说的过去,如是清代实物,有的还不足凭据,唯有清代留下的剪纸画稿较为确凿。如:1987年湖南秦石蛟从望城县莲花乡天龙村民间剪纸老艺人叶春埃处,收集到两本《剪纸谱》。据叶春埃说这两本书是她外祖母传下来的,按推算最迟也在清末,距今也有一百多年。两本书均为毛边纸线装手摹本,长26.5cm,宽24cm,一本残缺严重,一本较完好。较完好的残存74页260图,封皮曾用桐油涂过,呈现暗褐色,无书名,仅书“夏杨氏”三个楷书字。两书的图样为白描,图形大小,编排的体例,绘画风格都不一致,似为摹绘者从各种不同的资料上搜集所得汇编成册的。图样的大部分完全是按剪纸稿设计,单线双勾,线线相连,便于剪纸。

还有一部分图样用虚线描有童帽、飘带、围嘴、枕档等物的轮廓线,个别还有设色的文字标记,这一部分当是绣花样稿。《剪纸谱》的内容大部分是富寿桃、连(莲)生贵子、麒麟送子、喜庆有余、蝴蝶戏金瓜等吉祥图案。

另一例是山东省莱州市张国铨发现了两本清代剪纸的墨线稿样。一本封面写有“光绪拾捌年(公元1893年)松筠人物本清画”,共108页(有残缺)。内容有罗汉、四妃十六子、上八仙、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青蛇白蛇、虾兵蟹将、排云谱、昭妃出塞、唐僧取经、车马夫、送灯、琴棋书画、八宝,以及其他动物,花卉等,另一本是毛唐氏(90多岁)的外祖母流传下来的剪纸样本,共92页。

内容有书体图案福禄寿喜、富贵荣华,满窗是花,新年气象,葫芦形十二生肖图,史千(时迁)偷鸡,百禄是荷,排云谱(千祥云集、五云迎日、云驾六龙、驾云腾空、五色祥云、实应太平、瑞气千里、一片祥光),站八仙,云上八仙,骑兽八仙,共乐太平,连中三元,独占鳌头,蟾宫折桂,三娘教子,送灯,知府赏农,牧童,种地,采桑,五子登科,耍孩子,打鱼,捕虾,八角鹿,六合同春,刘海戏金钱,天宫,寿星,长生不老,耍货郎鼓,耍别天(蝙蝠),麒麟送子,莲生桂子,青龙,白虎,果盒,盆景等。前一本线条纤细而有功力,后一本线条粗放活泼,许多稿样都能与我们搜集到的剪纸对照相符合。以此为标本可对掖县(今莱州市)和胶东其他地方的一些剪纸古老纹样作明确年限的鉴定。从许多纹样中我们了解到清代人民的文化状况和审美情趣,以及当时当地剪纸的时代风格;同时又从剪纸样本中看出当时文人也参与剪纸稿样的创作,据说清代掖县画家张士保,曾给他妻子画过《八仙》《放爆竹》《四君子》等窗花稿样,他的学生刘鸿宾也曾整理修改过剪纸《老鼠娶亲》。民间剪纸受到文人画的影响,风格越发细致,以致能在乡镇市井中广泛流传,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程度。

(第六节)剪纸与妇女生活

民间剪纸是中国农民的艺术,更是中国妇女的艺术,不只因为剪纸的作者是以女性为主,而且其反映的内容也多是妇女生活和妇女关心的事物。剪纸是中国妇女生活史的画卷。

中国长期以农业为本的农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社会,妇女主内在家负责烧火做饭、纺纱织布、缝衣绣花、养儿育女、喂猪笼鸡、种菜点豆、采桑养蚕……这就是中国农村妇女劳作的一生。

女娃从孩提时代起就要跟着母亲和姑嫂学习剪纸和绣花,使之成为巧姑娘,即所谓“生女子要巧的”。这样才能嫁得出去,为婆家看得起。旧时女红成为妇女的必修课,剪纸成了某些地区妇女的主要文化活动。她们不辞路遥到处搜集剪纸稿样、或者自己创作剪纸,来布置和美化自己的生活,活跃节日的气氛。

她们的剪纸也无代价地供给别人,谁要谁拿,毫不吝啬,为自己能成为村里的剪纸能手而感到荣耀。过去中国妇女在封建制度“三从四德”的桎梏下不得解放,然而剪纸为她们开出一扇自由的窗户,她们憧憬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都尽情地表露在无声的作品中。

剪纸从此陪伴她们终生,尤其生活遇到穷困与不幸,剪纸则成为她们心灵抚慰的春风,生活希冀的阳光。剪纸化为她们的生命,有的老年艺人在临终前也要多剪些剪纸,把剪纸样子传给儿媳或闺女。

同类推荐
  •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本书通过以物讲史的模式,围绕一些传世绘画作品而展开,用大众化的视角追忆它们流传的历史,体味它们蕴含的文化,评述与它们相关的传说与典故,同读者聊一聊文玩字画的收藏及背后的那些事儿。
  •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是一个不断地、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本书是对百年来中国戏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具体些说是对我国话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其中既有对史实的比较系统、详尽的梳理,也有对某些带规律性的史识的比较深入的阐释。
  • 那年那月那日

    那年那月那日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无声的符号语言系统”,千百年来无数的前人后人用自己的躯体或文字“复制”着这一古老的符号。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从学生、演员、舞蹈教师的人生各个层面,用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表达对人类最早创造的无声语言的理解和热爱。以一个舞者的那年那月那日的学舞、从舞、编舞的心历路程做为“活教材”,循循善诱自己的学生,舞蹈并不只是舒展肢体这么简单。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清代精神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清代精神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我之神途

    我之神途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希望在这本书里大家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有些许希望。
  • 守护甜心:帝阳纤情

    守护甜心:帝阳纤情

    【守护甜心脑洞续文】婚前她的朋友背叛,亲人被杀,她无依无靠,最终还是恢复了身份。“哟,你就是阎帝啊,身材不错~”她潜入虎穴,却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他。“立刻从我身上滚下来!”某帝脸黑成了一块碳。婚后,“汐儿,快来呀~”臭不要脸的主动凑过来。某汐瞥了瞥眼前人“哥屋恩!”(请原谅作者脑洞比较大哈哈哈)
  • 简单地说喜

    简单地说喜

    他们曾经一起笑过哭过闹过,一开始的并肩而行,再回来,他们走着走着就散了,笑着笑着就哭了……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局的暗恋。或许,顾辰唏不是她叶微凉生命中的归宿,但他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过客……他给了少女时代的叶微凉方向,让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仅此而已。
  • 从诛仙开始无敌

    从诛仙开始无敌

    魂穿诛仙,系统上门。至尊天赋,猪脚表示无敌
  • 零落剑殇

    零落剑殇

    没有属性,没有天赋,因为龙血之晶。走上至强之路
  • 天地挽歌

    天地挽歌

    人族独霸“鸿”宇宙,四十九纪元,歌舞升平,纨绔横行;子民只知物欲,懈怠修身养性,金絮其表,败絮其中。天地不仁,降下重重浩劫,欲毁灭一切;人为刍狗,却有逆天之志,为天地拉响挽歌。
  • 枷锁天国

    枷锁天国

    心狠手辣的魔修邬连邑,在丛林里睡了一觉后,发觉自己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低阶修士,竟然可以随意的使唤高阶修士。这里的小孩子,竟然不让天天修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被带上了一个名为法律的枷锁。而这里,被他们称之为天国。看这么一个无法无天的魔修,在天国之中,最后会变成了个什么模样。已完本百万字作品《科技文明入侵者》,品质更新,完本保证!请大家放心收藏阅读。
  •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译作卷(一)收录了朱湘翻译的《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年,北新书局出版),《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年,北新书局出版)。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 迈开腿得健康

    迈开腿得健康

    通过运动我们的身体可以获得很多益处。跑步、登山固然可强健体魄,然而生活中有些小动作也是一种运动,而且多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这种低强度运动同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对身体来说,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万能补品,而是这本让你找回活力的白皮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