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80200000136

第136章 化作春泥泪始干

——谨以此文为倪维达先生九年祭

无子无女,无身外钱财,毫无私心点滴;有仁有德,有心中蜡炬,终有众口成碑。

倪维达先生仙逝已有9个年头了。在这9年间,每值清明时节,我都会来到位于九龙湖畔的先生坟头,献上一束他生前喜欢的百合花,焚烧一副寄托怀念的挽联,这是用他临终前送给我的那方老砚台磨制的浓墨写成的。

我是在当知青时认识倪维达先生的。1970年初,我被抽调到庄市公社土地测绘队参与全公社的土地测绘。一天,去测量后倪四队的地亩。中午休息辰光,我们坐在“敦厚堂”的石门槛上,说起下午测量还缺两根标杆。这时,站在旁边一直听我们讲话的一个瘦小老头说他去想想法子。我们听了也不在意,不料刚要出门工作时,他手里拿着两根缠有一环环红色布条的晾衣竹竿过来,递给我们,说是让我们试着用。

事后我得知,竿上缠着的红布条,竟是这位独居老人拆下被面子而制成的,心里不由得对这位伛偻着腰的老人产生敬意。

接下去的几天,每天中午休息,尽管有人说他成分有“问题”,我还是忍不住钻进他的那间小屋里去坐坐。

他房间的床上放着一本历书,里面印有农业“八字宪法”、“24节气与农事”,页面的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心得体会。那一手漂亮的小楷,直让我赞叹不已。床脚下叠放着一堆书籍,其中竟有《列宁选集》、《联共(布)党史》,这不免使我感到惊奇。他饭后总不闲着,坐在砖头搁起的床上,用针线补着生产队的破麻袋。

测绘工作结束后,我已成了这间小屋里的常客,经常与倪维达先生促膝相谈至深夜。后来得知,先生曾就读于中兴义庄学堂,与包玉刚、包玉书为同窗好友。他一生坎坷,终身未娶。然而,即便在艰难困窘的境遇里,他还是时时心念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家乡子弟的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环境日趋宽松。在教育重新复苏的春天里,倪维达先生竭尽全力利用海外关系为重建中兴校友会、中兴复校出谋划策,四处奔走,牵线搭桥,联系海内外中兴校友为家乡作贡献。但此时他的出门“行头”仍旧是一身打补丁的衣裤。

我想起,鲁迅先生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因“行头”问题,遭遇过管电梯的把他视作“下等人”的尴尬。说起来无独有偶,维达先生同样也因“行头”的不体面,在1987年中兴中学落成庆典时,被门卫拒之门外。幸好后来一位著名老校友见到他,握着他的手亲切地交谈,拉着他一起进校门,直让门卫瞠目结舌。

对自己生活十分“抠门”的维达先生,却舍得把钱用在刀口上。1988年,他把自家居住多年的小屋卖掉,所得7000元钱赠予中兴中学作智达奖学基金。当年庄市老街的那位弹棉花老师傅,总能记起有这样一位后倪村的老人,每年八九月份间,总是要来弹几条新被絮。先生再去买来新被面、被里,请人缝制成一条条新棉被,伛偻着背驮起上路。

村里人知道,他笑眯眯地送新棉被上门去的那家,准有孩子中了状元(考上大学)。熟人有时要跟他开个玩笑说:“丁九老倪(村人给他的绰号,源于他办事丁是丁卯是卯,从不含糊),你自己为何不弹一条?等做新郎官时好派用场。”先生遇到开心时,也会幽上一默:“省下做老婆钿吧,等我找到了像英格丽窑褒曼一样的意中人,也为时不晚。”

我与先生相交30多年,只见他掉过一次泪。这便是我向他讲述在余秋雨的讲座上听来的一则小故事:有一群作家,在长白山上潇洒地丢弃着果皮、包装袋,一个来自美国的少年,拎着个塑料袋一路捡过来。有位游客问:“干吗替别人收垃圾?”少年平静地回答:“就因为我爱这美丽的长白山。”又有人问:“长白山是中国的呀?”少年平静地回答:“美丽的地方,要全世界的人都来爱护。”这些作家听了,一路缄默至上车,片刻,车内有人又习惯性地将一香蕉皮从车窗扔将出来。这时,车内爆发出愤怒的吼声:“你还算是人吗?”

先生听到这里,嗫嚅着瘪瘪的嘴唇:“够了,这就够了。”随即,大滴的泪从他那饱经沧桑、布满皱纹的眼角涌了出来。开始我对他老泪纵横所想表达的感情有些困惑不解,直到他去世后,我在他的一本日记中看到他写的几行字,方才有点明白:我能力有限,学雷锋是适合我的,从点点滴滴,去做一些好事……

1987年,我得知他四处联系有关部门,决定身后要捐献自己遗体,很不理解。那时,捐献遗体的举动,在民间颇有些惊世骇俗的,甚至没有部门管这种事。后来他几经努力与一家医院签了捐献遗体的合同。他说:“我没有什么遗产,死后只有身体上的器官还可以做些贡献,比如我的眼睛很好,这么大年纪不近视也不老花,角膜可以移植给需要的人看书、学习。”

现在回想起来,先生的爱博大无私,山高水长。

在绵绵的春雨中,我久久地伫立在先生坟前,不尽的思念汇于心中,随着热泪一涌而出:

维系桑梓丝不尽,

达济学子蜡炬心,

化作春泥泪始干,

喜看中兴响钟声……

写于戊子清明后一日

同类推荐
  • 陈楚淮文集

    陈楚淮文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于三四十年代写作的现代话剧、散文、诗歌、学术论文等内容。
  •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作者分三部分探讨有关中国当代三种主要文学题材的现状,分别是小说探索、散文杂述和报告文学考察。其中小说探索部分以长篇小说,战争小说和军旅小说为例进行讨论;散文杂述部分则是以将当代的散文按照内容进行类型研究;报告文学考察部分是分析现状,以及讨论协作技巧。
  •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勃勃生机: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全面承包

    勃勃生机: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全面承包

    本书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

    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歌巨匠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全集。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俄语文学专家和翻译家顾蕴璞先生领衔,集合俄语文学翻译界力量耗时多年翻译而成。《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汇合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的诗歌佳作,总499首,按《早期》(1912—1914)、《越过壁垒》(1914—1916)、《我的姐妹——生活》(1917夏)、《主题与变奏》(1916—1922)、《不同年代的诗》(1916—1931)、《长诗》(1925—1930)、《第二次诞生》(1930—1931)、《在早班火车上》(1936—1944)、《尤拉·日瓦戈的诗作》(1946—1953)、《雨霁》(1956—1959)等分集收诗327首,并附录《云中的双子星座》(1913)、《越过壁垒》(1917)、《为孩子们写的诗》、《最初的试作》(1909—1913)、《诗作》(1914—1958)等小集172首,为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集中译本,是填补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与翻译空白的工程,也是对帕斯捷尔纳克创作艺术传承的一大推动,面对俄罗斯文学研究界、诗歌界、诗歌爱好者,奉上值得珍藏的经典。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过世纪门:中外报告文学论略

    走过世纪门:中外报告文学论略

    跨过新世纪门槛的报告文学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得以成长和成熟,并且业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新型的独立文学门类。本书主要探讨了20世纪中外报告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演进路线,较为深入地考辨了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人文蕴涵、美学品格和文化身份,在比较文化视野中审视了以埃德加·斯诺和海伦·福斯特·斯诺为代表的国际报告文学创作,并就跨世纪全球化趋势中的纪实理念与发展前景做出宏观描绘和乐观展望。
  • 锦官三少:小样,乖乖到碗里来

    锦官三少:小样,乖乖到碗里来

    这里,没有风花雪月,无病呻吟。这里,没有“小三”、“哥哥”。这里有的是...“这把枪,是我现在唯一能送你的礼物。”“我之所以拼命地赚钱,就是为了遇到你。”“你离开我了,以后谁保护你?”“我是一个执着如火的人,我说过你是我的男人,就缠定你了。”“你想要个温柔如水,娇小伊人的养在家里的女人。但是那样的我究竟要花费多少运气,才能让那个女人百分百是我?”我不想,有任何一丝可能,你的身边会站着别人。【注定he】【姐弟三个都是主角】【如有需要,请自行yy】
  • 法师离原

    法师离原

    世界由魔法时代向蒸汽时代过度,借助蒸汽工业的力量,安米王国掀起了向外扩张的潮流,但是却遇到了魔法怪物的阻碍,因此法师成为了辅助军事扩张的国家机器,离原由闲散法师变为国家的职业法师,开始了自己的故事
  • 牵玊

    牵玊

    简介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 人不狠站不稳

    人不狠站不稳

    仙与魔,与我何干;神与鬼,又有何怕;今生今世,倾尽天下,吾唯愿与君携手,共生,共死。
  • 万千山海

    万千山海

    吾崛起于山海之间,拔剑万次,可这条路到底还能再走多远。
  • 王爷是傻子

    王爷是傻子

    “儿臣不管,儿臣就是要纳侧妃。”青花国传说,青花国的不败战神三王爷如同五岁要糖的孩童一般在坤宁宫的地上打滚,闹得太后娘娘脑仁疼。行吧,既然三王爷要侧妃成全了便是。董言言,是董家不受宠的嫡小姐,不受宠就算了过的还不如个下人。当三王爷现在她面前时,她的第一反应表示,该不会是个傻子吧。她要报仇,她要逃离董家,所以她必须借住三王爷的权利,可是在一天天的相处中,言言发现自己的心好像变了。
  • 任他

    任他

    我曾经想象与你共度的时光,我们一起老去,一起死去,一起喝咖啡,一起等日出。身边人谁能陪你到最后?在你生命中美丽过的人都匆匆走过,他也如此,不必再留。故事并不是童话,童话中没有你我这号人物,如果回看过去,我一定在爱你的时候爱你,在遇见你时一见钟情,只是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我们努力改变却改变不了这预留的伏线。若不是你,我们在那年分开时,想着分开,想着未来。你说路上行人那么多,如何遇见我,他说任他人匆匆,我只希望遇见你,有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但请记得走失的人儿,请在时光中记得,她不会回来,却一直都在。
  • 消逝的十年

    消逝的十年

    《消逝的十年》抒写一帮年轻人从屌丝逐渐成长成一个个真正的男人的过程。他们从懵懂的对异性的好奇与交往中逐渐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全书生动活泼,幽默又充满哲理,在一段段小小的故事中,感悟时代与精神世界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