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5900000041

第41章 附注

1.窦夫人死亡的确切时间史书不载,只记为:“崩於涿郡,年四十五。”(《新唐书•后妃传一》),又有“帝(李渊)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窦氏)见曰:‘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不听,顷里坐谴。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因泣谓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帝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及祔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旧唐书•本纪一》又有:“十二年,(李渊)迁右骁卫将军”的记载,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窦夫人传中所载的“擢位将军”一事……如果是的话,那么窦夫人应死于大业十二年前。

又,友人提醒:《册府元龟》里有一句:“(贞观)十四年五月丁酉,帝追感高祖先后同忌此月,不御酒肉。”那么历史上窦夫人应该是在五月份去世的……@_@

2. 关于李世民是否为李渊及窦夫人最宠子,史书上的当事人自述:

《新唐书•本纪一》: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

《全唐文•(李渊)答太宗陈让表手诰》:汝夙怀忠孝,吾爱汝亦过於诸子。

《魏郑公谏录•权贵疾公》:太宗曰:“朕少不学问,唯好弓马,至于起义,即有大功;既封为王,偏蒙偏爱。”

史书上的定性描述:

《新唐书•列传一》:始,太宗生,有二龙之符,后於诸子中爱视最笃。后即位,过庆善宫,览观梗欷,顾侍臣曰:“朕生於此,今母后永违,育我之德不可报。”因号恸,左右皆流涕。乃享后於正寝。它日幸九成宫,梦后若平生,既悟,潸然不自胜。明日,诏有司大发仓赈贫瘠,以为后报焉。

《册府元龟•卷十八•帝德》:太宗始自襁褓,视瞻举措,有异於常,尤为高祖穆太后之所锺爱,每将随从,不离左右。

史书上的细节推论: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诸子皆在河东老家,唯李世民跟在父亲身边,除了偏心之外……当然还有别的可能,就是这孩子太淘气了,看家的大哥建成根本镇不住他,为防这淘气鬼闯祸惹事,当爹的李渊只好赤膊上阵……^_^

《新唐书•列传四》:初,帝令秦王居西宫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与上台、东宫昼夜往来,皆携弓刀,相遇如家人礼。

---这种明显违反封建礼教的做法,可以肯定,始作俑者是李世民-_-|||。因唐朝初立时,李元吉在太原当留守,武德二年九月才逃回长安入住皇宫,之前近三年时间,那个以成年皇子身份住在皇宫里、不管白天黑夜只要一高兴就骑马带刀在皇帝寝宫和太子东宫之间跑来跑去、遇见皇帝不叫“父皇”而叫“爹”的同志,只有李世民一人而已-_-|||。李元吉从太原跑回来后,只可能是比着二哥有样学样,不可能是独出心裁打破人家已经习惯了的规矩,更何况他当时是丢城溃逃而回,李渊就算不罚他,也绝不会高兴得让他随心所欲。

3. 关于李世民的口才、任性和幽默感:

史书上对小李口才的记载:

《资治通鉴•贞观十八年》:上好文学而辩敏,群臣言事者,上引古今以折之,多不能对。(《新唐书》的描述是:太宗好持论,与公卿言古今事,必往复难诘、究臧否)刘洎上书谏曰:“……陛下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其言,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天辩,饰辞以折其理,引古以排其议,欲令凡庶何阶应答!”

《旧唐书•列传十一》:彦博幼聪悟,有口辩……善于宣吐,每奉使入朝,诏问四方风俗,承受纶言,有若成诵。声韵高朗,响溢殿庭,进止雍容,观者拭目。……高祖常宴朝臣,诏太宗谕旨,既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

----虽说这个“其”是指温彦博,在当时人看来,李渊把李世民同温彦博类比,当然是抬高身为臣下的温了,但现在抛开身位阶级不谈,在史书上记载了温彦博这么多口才、风度、仪表方面的事迹后,突然冒出来一个李渊美滋滋地问身边人“我儿子不比温彦博差吧?”则至少在这个老爸心目中,他的宝贝儿子也是“承受纶言,有若成诵。声韵高朗,响溢殿庭,进止雍容,观者拭目”滴= =

《魏郑公谏录•谏魏王不得折辱贵臣》:魏王,文德皇后所生,太宗特所宠异。贵要言:三品以上多轻蔑王者。意欲诬毁公等以激怒太宗。太宗大怒,御齐政殿,引三品以上入,作色而言曰:“我有一口语,欲向卿等道: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时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儿是天子儿,今天子儿即非天子儿邪?我见隋家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踬顿,我自不许儿子纵横,卿等何为蔑我儿邪?我若教之,岂不能折辱卿等?”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拜谢。

——“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时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儿是天子儿,今天子儿即非天子儿邪?”——估计小李打仗时在军中没少看参军戏(相声的祖宗),这绕口令说得这个熟练阿……= =

盛怒之下口齿还清楚伶俐到这种程度,可见这小子要跟人打起嘴仗来,就算完全去除身份地位因素,估计能辩得过他的人也不多……

史书上小李那些歪门斜道淘气调蛋的事:

《旧唐书•列传二十四》:太宗工王羲之书,尤善飞白,尝宴三品已上于玄武门,帝操笔作飞白字赐群臣,或乘酒争取于帝手,洎登御座引手得之。皆奏曰:“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付法。”帝笑而言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今见常侍登床”……登床登床登床登床登床登床登床……偶啥也没联想到~~~>_<~~~

《魏郑公谏录•文德后载诞侍宴》:文德皇后诞公主,月满,宴群臣于丹霄殿。太宗命公(魏征)围棋赌,公再拜曰:“臣无可赌之物,不敢烦劳圣躬。”太宗曰:“朕知君有物,不须致辞。”公固言无物堪供进者,太宗曰:“朕知君大有忠正,君若胜,朕与君物;君若不如,莫亏今日。”遂与公棋,才下数十子,太宗曰:“君已胜矣!”赐尚乘马一匹,并金装鞍辔勒,仍赐绢千匹。

——不知道这个被皇帝逼赌又承让胜之不武的魏老头,此刻是何心情……^o^应该不会象轩辕三光面前那人那样,仰天长啸:自古只有强奸的,哪有逼赌的!

《隋唐佳话》:薛万彻尚丹阳公主,太宗尝谓人曰:‘薛驸马村气。‘主羞之,不与同席数月。帝闻而大笑,置酒召对,握槊,赌所佩刀子,佯为不胜,解刀以佩之。罢酒,主悦甚,薛未及就马,遽召同载而还,重之逾于旧。(两唐书《公主传》也均载入此事,不及佳话详细)

——谁叫你看不起农民!瞧瞧,自己犯下的口孽还得自己解不是,方法是最拿手的喝酒赌钱……小李这家伙好赌成性,而且,史书上记载的,全是他的输钱记录!十八岁就输给裴寂数万钱,交换条件是让对方陷害自己老爸跟宫妃上chuang……这个的真实性当然有待考证^^|。

《唐会要》:(贞观)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诞皇太孙,太子宴宮僚于宏教殿。太宗幸东宮,自殿北门入,謂宫臣曰:“顷来生业稍可,非乏酒食而唐突公等宴会。朕有甲馆之庆,故就公为乐耳。”

——偶悄悄地进庄,打枪地不要。老子在宫里下馆子都不付钱,不是为吃你几个烂西瓜来的。偶抱孙子啦,来跟老兄弟们一起乐呵乐呵。

《隋唐佳话》:梁公(房玄龄)夫人至妒,太宗将赐公美人,屡辞不受。帝乃令皇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常制,且司空年暮,帝欲有所优诏之意。夫人执心不回。帝乃令谓之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曰:‘妾宁妒而死。‘乃遣酌卮酒与之,曰:‘若然,可饮此鸩。‘一举便尽,无所留难。帝曰:‘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

——又有一说那酒杯里不是毒,也不是酒,而是醋啦,这就是“吃醋”的来历^0^

4.于李元吉出生时事,《新唐书》: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恶其貌,不举,侍媪陈善意私乳之。——如果这史料是真的,想想这孩子一出生能丑成什么样,连他妈都不愿意养活?如果是脸型不对称、兔唇等缺陷,那或多或少应该会影响到后来的智力发育或生活习惯,但史书上的李元吉好象还没有这方面的毛病……所以这里设定他长了难看的胎记,不影响生理发育,但严重影响到了心理健康= =。

5.“舞象之年”是指男子的十五到二十岁,李世民即位后的诏书里也说过“朕拂衣于舞象之年”云云。

6。那个长得象猴子似的欧阳询,木错,就是“欧体”书法的创始人,初唐四大家之首啦。《旧唐书儒学传上》有载:“欧阳询,潭州临湘人,陈大司空頠之孙也……虽貌甚寝陋,而聪悟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仕隋为太常博士。高祖微时,引为宾客。”——也就是说,在老李当隋朝大臣时,欧阳询就素上他家混饭吃滴帮闲,给写写囍字奠字,算是尽最基本的义务了^_^

同类推荐
  • 我家九爷要疯魔

    我家九爷要疯魔

    我是个出身青楼的王府侍卫,文能俘获少女芳心,武能拔刀气势断金——但我却有个无良的主子。妖孽祸水的外貌,地痞无赖的灵魂,身为威严尊贵的九王爷,他从来不知道“自重”二字怎么写。
  • 蛇蝎嫡女

    蛇蝎嫡女

    她是容郡王府的嫡长女,身份尊荣无比,却因痴心错付,被人当做踏上高位的垫脚石,曾经深爱的男子在功成名就后,将她如敝屣弃之,一把烈火尸骨无存,极地重生,携毒十年前,江山不改,她却翻云覆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秘王爷病王妃

    神秘王爷病王妃

    意外穿越,她不仅是病秧子,居然还奇丑无比,难怪爹不疼娘不爱。不过那又如何,这些都是她自己的事,何时轮到他这个男人指手画脚?说她无才无德,她一手琴技天下谁人能及!惹毛本小姐,小心一不小心毒死你!
  • 君若怜我

    君若怜我

    我是霍家最不起眼的女儿。要不是一场姐姐们都避若瘟疫的联姻,我想爹可能都已经忘记他还有我这个女儿的存在。嫁就嫁吧,在这个家中还有什么叫我留恋的那就是我的娘,若是我的出嫁能换回爹对娘的些许怜惜,那我嫁的也算值得了。于是在姐姐们异样的目光中,我有了一场不算风光的婚礼。直到入了洞房,我才知道为什么姐姐们都不肯嫁给庄家的四公子。因为他身有残疾,还不止一处。。。。
  • 一两王妃

    一两王妃

    他出价一两买下了绝艳无双的她,并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占有了她!“都说白家千金知书达礼,居然比青楼里的婊子还要放荡下贱!”他用尽种种方法让她的身心饱受摧残折磨,她这个男人的痛恨达到了极点。“轩辕昊天,终有一日,我会将所受之辱双倍奉还!”
热门推荐
  • 极品修仙:医术

    极品修仙:医术

    《极品修仙:医术》简介:他,从仙界下来。他,医术超群。他,众多美女青睐。他,为报仇提升实力。他,为泡妞提升医术!
  • 浅黑色

    浅黑色

    其实我更喜欢一枪结束,这样简单明了。要别人问我,明明那么多好的手枪,怎么还用左轮?因为左轮不卡壳。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一)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一)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守望夏至的距离

    守望夏至的距离

    他缓缓地,缓缓地对我说,小夕,如果我不在了,去他那里,去秦悯哲那里。然后他的手,轻轻地,轻轻地从我的脸上垂了下去。就那样,无力地,垂落了下去。有眼泪,在我的瞳孔里被放大了。我的哀伤,在整个夏季变成了很厚地灰。但我知道,我们还得走下去,走那些未知的路,还有那些未知的人生。我抬起头的时候,夜色就沉了下去。沉在了我们身后的过往里。
  • 别惹狠人

    别惹狠人

    一个凡人误入魔道,又入正道做卧底开始的修仙故事…
  •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与理论的书。
  • 这个王妃太可爱

    这个王妃太可爱

    【古典架空,与历史无关】十岁的摄政王有这一岁的小王妃,对于这位小王妃,某王爷无可奈何,只能宠宠宠,“又哭,,本王累了你知不知道!”苏辰逸抱怨的喊着……小奶娃看着苏辰逸开始凶巴巴的哭的更厉害……苏辰逸甩了甩酸痛的双手,看着眼前哭嚎的奶娃毫无办法……“你哭,,你就哭吧,,你哭,我也哭……”苏辰逸委屈的说完,便也跟着奶娃一起哭了起来……双声哭嚎响彻王府……奶娘推开房门,看着房中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二人……
  • 失去过的拥有

    失去过的拥有

    面对自己曾经极度暗恋的人,和自己约定在一起的人,叶颜该如何选择
  • 嘲笑歌

    嘲笑歌

    当出生就被判处死刑,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勇敢抗争?当成长之路遍布奚落与嘲笑,是消极堕落还是证明自己?在难耐的孤独和喧闹的人群中作出抉择,是选择泯于喧闹还是在独处中活出自我?主人公栖泊和姐姐同时降临在云彼界威岭城北区一个藏满秘密的破败古屋,她的与众不同,注定了她的成长之路险象环生。为了让她平安长大,母亲忍痛作出决定,这个决定让女孩的童年都活在嘲笑和孤独中……然而纸终包不住火,她还是长到了无法隐藏的年纪,为了让女儿躲过残忍的献祭,多一份生的希望,母亲绝望地狠心送别女儿,在险象环生、无人生还的死亡禁地,没有人知道她是生是死,也没有人知道,一个母亲痛苦的决定,竟会在多年后颠覆世界……这是一个根据作者真实经历改编的故事,故事中的人和事在现实中都有所对应,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死而后生、历尽艰险、在历险中一步步找到自我和改变命运的浩瀚历程。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帆风顺的一生,更多人的一生,是布满坎坷、挫败和不公的。你是在挫败和否定中沉沦?还是过上不一样的人生?当你决定要作出抗争,并且持之以恒地为之付出的时候,改写人生的铅笔和橡皮擦,或许就握在你手中。这是栖泊和我的故事,也可能是你的故事。
  • 微信红包群

    微信红包群

    穿越异界,手持IPhone10S加入玄幻世界顶级聊天群!九阳神王:我这有一本至阳功法,修行一日千里!金鹏妖王:来来来,你们都没宠物吧,发紫金御兽法决,大家抢红包了!合欢神童:我这有几个女弟子要双修了,装红包发给你们,注意接收……绝世丹君:升级神丹,抢到手软,六味地黄丸专门双修!让我来摇一摇?九天神女: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