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5900000035

第35章 陇右末寒流宫闺

三月天气,江南已是绿柳拂风繁花遍野,春水融融酥心醉骨,陕西关中却仍有着料峭的春寒与不甘退却的肃杀朔风。皇宫各个庭院中种植的槐桐枝叶初绽,参天树冠由一冬的枯褐渐渐晕染上鹅黄嫩绿,桃李杏梨树枝上也挂了重重粉白花苞,急不可待地一天天饱满起来,准备在万物回春的大地上喧笑斗妍——但毕竟还差一点点,时候还未到,刚刚过去的严冬余威仍然化身为一股股轻寒,在飞檐高墙构成的院落厅堂中暗暗游走,让人看不见踪影,却时不时被侵入彻骨的冷。

唐王李渊的嫡女“平阳县主”李慕兰这晚在武德殿陪着父亲用罢晚餐,又说笑逗趣了会儿,辞出来回到自己暂居的偏殿——她夫婿柴绍在京时,夫妇俩通常是住在怀贞坊的柴家祖宅,但此刻柴绍跟随李家兄弟前去“救援”东都,李渊因儿子们都走了,时常叫女儿入宫陪自己聊天解闷,慕兰索性留宿宫中,日常还更方便一点,也能帮父亲料理些家务。

这天她回进便殿前庭时,天已经黑了,两边抄手游廊上红纱灯笼高挂,烛光映在院中一树白杏花上,微微泛出粉红颜色,比白天看上去格外朦胧娇羞。慕兰不禁停步玩赏,拈一枝在手中,凝视这尚未完全绽开的雪肌嫩蕊,一时看得出了神。

院中忽然有动静人声,一个宫女有点慌张地跑进来,禀报:

“三娘,归……归善大长公主求见。”

“归善大长公主?”慕兰一愣,心思快速转动——哦,是了,杨广的第七女,留在宫中没有跟着父母去巡幸江都的小姑娘,原封号“归善郡公主”,李家尊杨广之孙杨侑为帝后,这小姑娘因为是皇帝的姑姑,也随之长了辈份,上尊号“归善大长公主”。

李家的女眷大多仍未到京,宫中事务目前是由慕兰安排照料的,所以她知道这个公主的来龙去脉,不敢怠慢,松开杏花枝迎出门去,只见两盏宫灯左右映照下,十五六岁的杨家公主身着素色百褶高腰束胸长裙,窄袖短襦并未披帛,双鬟上也没戴什么华丽饰物,纯然一副邻家少女的日常装束,怯生生地立在院门外。

慕兰刚要上前行礼,杨家公主却抢先一步万福下去,莺莺呖呖地道:

“杨映见过姐姐。簧夜求见,扰了姐姐休憩,请姐姐恕罪。”

“公主如此折节纡贵,慕兰怎么敢当?”李家三小姐回礼。她性子直爽不拘小节,此刻见这小姑娘温柔恭谨,心下大起好感,礼毕过去挽住她的手,让进自己住室内,分宾主坐于长榻上献茶。

室内气氛尴尬微妙。这两个女子,从血缘上来说,是关系较亲近的表姐妹,表面身份上,慕兰只是以外姓王之女勉强封的“县主”,比正牌的杨家“公主”要足足低了两等,但以现下情势而论,李渊代隋只是迟早的事,慕兰以嫡出女封公主毫无悬念,而杨家小姑娘到时候作为“前朝余孽”,其命运……

静默片刻,名叫“杨映”的归善公主再度开口,目光盯住墙边书案上放置着的一柄雕鞘长刀:

“几年前,杨映还在垂髫之年时,有一次母后过寿,内外命妇大集朝拜,杨映就见过姐姐……姐姐英姿飒爽,迥非寻常女子,杨映当时就对姐姐敬慕非凡了,只是一直无缘相再见……杨映长于深宫,从未出过大兴门,但近来也听下人们述说了姐姐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

她话还没说完,慕兰失笑,俯身过去,在榻桌上亲昵地拍拍她的小手:

“好啦,你我本是至亲,你既然叫我一声姐姐,我也就不顾朝廷礼法的僭居了——跟姐姐说话,还用得着这么苦心逢迎吗?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不会推辞!”

杨映自幼生长深宫,从未听过如此亲切坦白的话语,又当国难家破之际,眼圈一红,险些落下泪来。忙举帕子拭了,反手握紧慕兰,勉强笑道:

“那我也不跟姐姐客气了。杨映此来,是想……问问江都父皇……哦,‘太上皇’那边近况如何?”

“长安和江都远隔千里,中间又有瓦岗寨李密、河北窦建德、孟海公、徐圆朗等大大小小无数盗贼阻碍道路,消息传递往来极为困难,眼下还没听说江都有什么变故,” 慕兰蹙眉摇头,转眼见到杨映脸上表情,又安慰地捏捏她手,“妹妹跟太上皇父女连心,担忧也是人之常情。”

杨映凄然一笑:

“姐姐是爽快人,我不想瞒骗你。说什么父女连心,我只是一个下等宫婢所生,母亲难产死了,父皇见是个女孩,也就抛到脑后从来不顾,我长这么大,每年能见父皇一面就算不错,他一定根本记不起我长什么样子……”

眸光飘移,十六五岁的小姑娘低垂下睫毛,自言自语:

“其实,就算受宠受爱重又能怎么样呢,生在我们这样人家的女子……我的大姑姑,曾经是北周皇后、皇太后,祖父就是因为她才能以国丈身份摄政,取代北周建立了大隋,然后已是皇太后的大姑姑又成了公主,被封为‘乐平公主’……她不甘心,可又能怎么样?她没有亲生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北周公主、我的表姐宇文娥英,她能做的,唯有给女儿挑个好女婿。她选中了李敏,半强迫地逼着祖父封他为上柱国,她临死之前,又哭着求托我父皇照顾李敏,以为这样就能保娥英姐一世平安富贵……”

慕兰知道这故事的结局,不禁叹息,刚刚张口要劝,杨映又续道:

“可是李敏小名‘洪儿’,犯了我父皇梦到洪水淹城的忌讳,父皇就让宇文述去捏造名目定他的罪。宇文述找到娥英姐,对她说,你是乐平公主的女儿,圣上的亲外甥女,难道还愁找不到好丈夫?现下李敏已经深受主上嫌恶,一定要置之于死地,如果你不及时告发他,跟他家撇清关联,会一起受连累的……娥英姐是个老实的女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听了宇文述的话,按他的口述写告发状,诬告自己丈夫一家谋反……最后,李敏一家满门抄斩,娥英姐也被毒死在掖庭宫……死之前,我偷偷去看她,她拉着我的手痛哭,叫我跟她一起发誓,此后生生世世,再也不要生在帝王家……”

两汪泪水在杨映眼眶中滚来滚去,终于如断线珠子般掉落,她以帕掩面,低声啜泣:

“亡国公主……在自己亲人眼中,都只是命如草木……我又会怎么样呢?无声无息地老死在掖庭……或者被指婚嫁人,再因身份给夫家带来祸事?……”

木榻两侧的灯烛被穿入窗棂的清风吹动得摇摇晃晃,将立地长烛台投在暗红地毯上的阴影也搅扰得明灭不定。慕兰看着这个娇小的素衣少女,心头一点点泛上怜惜与自伤——说到底,她们都是一样的……

“你不必这么惧怕,将来我会一直照顾你……”慕兰刚刚说了一句,转念想起除夕家宴上父亲禁止自己干预政务时坚定的脸容,怜惜化为苦笑,补充,“……只要我力所能及。”

杨映拭干眼泪,再抬头时,苍白的少女脸庞上渐渐泛起火烧一样的霞云,牙齿紧紧咬住下唇,咬得几乎出了血,松开后,小巧的樱唇上现出深深一道勒痕:

“姐姐……我想求你帮我一个忙——有关我的终身之事。”

***

唐王世子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带领十余万大军东进洛阳,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城战役,而只是不断派人进城,申明唐王李渊的尊隋态度,洛阳的越王杨侗属下一干人完全置之不理。

收兵退到金墉城坐山观虎斗的魏公李密,也曾经派小股军队与唐王军作试探性接触,双方都是一交战即行撤兵,都不打算在这种时候斗个你死我活,让城里的杨侗、王世充等人拣现成便宜。

三方成鼎足之势,各有顾忌,竟在洛阳城下胶着了两个多月,其间没有发生过一次比较激烈的战斗,各自心下都懈了。李世民这一天带人出营去打猎,傍晚满载而归,命将猎物送去炊厨,自己兴冲冲到中军帐里,一见李建成就笑:

“大哥,你猜我今天打猎的时候看见谁了?”

李建成正跟柴绍、温家兄弟等人围在帐中书案旁边商议什么事,见他如此好兴致,笑问:

“谁?”

“李密帐下三大猛将,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

说者眉飞色舞洋洋得意,听者却无不大吃一惊。李建成和柴绍连忙过来上下打量李世民,问:“你没事吧?”——被敌方这名满天下的三大勇将同时瞧见了,还能活着回来?简直是奇迹!

李世民笑着摇头,述说他骑马追赶一只獐子,在茂密山林间转来转去,不小心竟到了离金墉城不远的地方。那是瓦岗寨李密的大本营,他一时性起,想亲眼观测金墉城附近地形,没料到竟在山中遇到了好象也是结伴出来打猎的秦、程、罗三将……

“我没打旗子,估计他们不认识我,但是王保把他们认得清清楚楚!只隔着一条山沟,我如果放枝箭,不用费多大劲就能射到他们!他们都没穿重甲,秦叔宝是个黄脸汉子,比较沉稳,程咬金果真象传说中一般,面如锅底须发如猬,看着就吓人,倒是罗士信算个翩翩美少年,好象比我还小几岁……我跟他们对望了好一阵子,谁也没打招呼,没说话,最后我就拨马回来了……那只已经射中了的獐子也没打着。”

历险故事讲完,帐中人松一口气之余,纷纷埋怨右元帅李世民不该冒险轻出,将自己置于危境。李世民左耳进右耳出,找个机会引开话题,询问在他进帐之前,大家在商量什么?

“哦,刚刚得知的消息,”李建成压抑一下口气,平静地告诉他,“江都宇文化及叛乱,弑杀了太上皇。”

李世民长睫毛一抖,顿时沉默下来,低头暗暗思量。别人也不打扰他的思路,都无言地望着他,直到他心下计议已定,抬头笑道:

“大哥,照爹爹出兵前的吩咐,我们围攻洛阳不下,该准备撤兵了吧?”

“是啊,春耕时节,让兵士们回家去种地比较重要,”李建成也心照不宣地笑,“——大好时机,可不能再耽误了。”

两兄弟达成一致,即刻发下军令,责成各营部将收拾兵马,准备拔营回长安。众人一一领命而出后,李世民想起一事,又转向李建成:

“我们就这么一走了之吗?不给东都留个念想?”

“什么意思?”李建成不解。

“洛阳守军见我们撤走,一定会出城象模象样地追赶一下,”李世民笑道,“否则,他们怎么向越王杨侗表现对大隋的忠心、对我李家的切齿痛恨不共戴天……”

在李建成的笑声中,李世民传进史大奈、段志玄二将,面授机宜。四月四日,西京的唐王军正式撤除对洛阳城的包围,十几万大军拔营卷旗匆匆而去,东都守军在城上看得清楚,果真派上万兵马出城追杀。

追到洛阳城西南的三王陵,战鼓突起,风云变色,无数唐王军兵将从隐身处掩杀而出,突厥骑兵铁蹄如雷,段志玄率领的陌刀队奋勇争先人人以一当十,打得东都军大败溃逃——就在逃回东都的一路上,又有两队唐王军仿佛神兵天降般先后阻截住他们的去路,最终,李世民亲自率军反击,直杀到洛阳城下,出城的一万多人死伤四千余众,其余脱散溃逃,带兵的将军段达竟是孤身拍马逃进了吊桥城门。

以这场胜仗结尾,李家兄弟总算没白出关一趟。李建成援引父亲授给自己的“使持节”权柄,在潼关以东到洛阳间设置了新安、宜阳二郡,留曾经帮助十三叔李神通逃亡起兵的“长安大侠”史万宝率军镇守,兄弟俩率主力大军西返长安。

回京之前,他们先行派探马入城,向父亲禀报从江都得来的消息及围洛阳之战的结果。等到兄弟俩入城后,只见西都京师漫天白幡,为“太上皇”杨广发丧的殡葬仪节已经规规矩矩地装扮上,几天后,唐王李渊更亲率百官披麻戴孝,在皇宫正殿大兴殿为杨广哭灵。

十三岁的小皇帝杨侑伏在祖父的灵位之前哀恸欲绝,身穿白麻孝衣的李渊跪在他身后、百官之前,也是大放悲声老泪滚滚而下,其余官员无不伏地掩泣,看上去真是一片忠烈哀戚景象,美中不足的只是——殿中弥漫着一股胡椒气味,不知是从哪个人衣袖上散发出来的,不少官员受了感染,不住的“哈啾哈啾”打喷嚏,为这庄重场景增添了几分滑稽。

举哀礼毕,李渊回到武德殿,一边脱丧服一边吩咐把李世民叫来。等次子进门,劈头就问:

“涂胡椒来哭灵的是不是你?”

“冤枉啊爹爹!”也仍穿着白麻长袍的李世民摊开双臂以示清白,笑得无辜天真,“儿子伏地举哀,哭得浑身发颤,旁边大哥三姐夫他们都能作证啊……”

“你是笑得浑身发颤吧!”李渊哼了一声,脱靴在金漆围榻上盘膝坐下。李世民从身边内侍手中接过九龙衔珠曲柄茶壶,上前为父亲斟茶——唐王的双眼仍然红肿着,声音也有些嘶哑,方才着实流泪不少,急需补充水份。

“我实在是佩服爹爹,”十九岁的青年边倒茶边笑,“不知道爹爹这一副痛泪是从哪里来的……儿子只怕当真一辈子都学不会呢!”

李渊瞪他一眼,端起注满了茶的越窑青瓷杯呷着,半晌才道:

“那有什么难的……我想起了你娘……还有先——杨广,唉,这个人终于去了,果然是这个死法……很多往事哪……”

见父亲双目微闭,似是沉浸于回忆之中,李世民有点不耐烦。他本来也有心事,此刻想一想,仗着向来受宠,打断父亲思路问出来:

“爹爹,太上——杨广这暴君总算是去了,杨家再没有人能号令天下,我家的大事——也该择期办了吧?”

“哦?”李渊睁开双眼,看着年轻的儿子直笑,“这么心急?也难怪,不急就不是你了!”

说到“我家的大事”,李渊又想起另外一桩悬心案子,沉吟片刻,招手示意儿子坐在自己对面,斟酌着辞句,慢慢道:

“世民,自太原起事以来,你一直都是爹爹最得力的襄助,立功也最多最大……现下有件事,爹爹拿不定主意,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什么事啊?”李世民笑问。旁边内侍也将他面前茶杯斟满,在大殿里干哭(或干笑)半天,他也早就口干舌燥,端起来就喝。

加了乳酪的咸茶水刚刚入口,只听对面父亲淡淡的道:

“日前诸将入见时,请我立你为储。”

“噗”一声,李世民口中茶水喷了满身满地,旁边内侍忙上前收拾。

清澈的黑眸子转向父亲,里面盛满惊色:

“立我为储?可是……自古立嫡以长,大哥……先为唐公世子,现在又是唐王世子,将来……”

将来被立为皇太子,那是顺理成章的啊——然而这句话到了唇边,不知怎地,似是被什么堵住了,绕了几圈,就是吐不出来……

“若按礼法来说,自是如此,”李渊叹道,“或许是因为你在军中威望甚高,太原元从又大多与你交好,才有此呼声吧……”

李世民低了头,暗中猜测谁是那个“太原元从”,刚刚动念,眼前就闪过挚友刘文静的身影……却又听父亲问道:“——这么说来,你自己是不愿僭越你大哥而居储位了?”

“……是。”——除了这一声,他还有可能给出别的回答吗?

年过半百的唐王脸上大见欣慰,伸手拍拍儿子肩膀,温言道:

“这才是好孩子,知礼守法、不计私利、一心报国!爹爹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兄弟能和睦合作,天下事有何不能为?嗯……等到‘我家的大事’办成之后,这朝廷百官职位自然也是要梳理了,我打算命你任‘尚书令’一职,你看如何?”

李世民目光一闪——隋制以 “三省六部”治理天下,这“三省”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六部”则是尚书省统领的吏部、礼部、兵部等,所以三省中以尚书省权位最重,人称“事无不总”,而其长官“尚书令”,则是朝廷中实权最大的官员,向来不轻易授人。隋有天下三十七年,生前曾任尚书令者,只有一个越国公杨素——再勉强算一个,就是眼前的唐王李渊了。

“尚书令……但爹爹不是曾经说过,命孩儿总领戎机在外征战?”李世民疑问,“尚书令是要在京辅政的,恐怕……”

李渊失笑,再拍拍稚嫩的儿子:

“你当然还是以征战为主,加你为尚书令,不过为了遇事方便调度各地罢了。京中有你大哥留守辅佐就足够,没有又叫你打仗又要你辅政的道理——难道你真有三头六臂不成?……”

…………

这天李世民直到退出武德殿,回了自己住所,心中仍是迷雾重重。自己排解不开积郁,便命人去请挚友刘文静入宫,一见面,也是坦白直率地劈头就问:

“文静兄,你曾经进言,请家父立我为储吗?”

“没有啊!”刘文静大吃一惊,“这是何等大事,文静岂能不与二郎商量就擅自行动?”

两人面面相觑,都弄不懂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世民请刘文静坐了,将今天父子俩的对话一句句转述出来,还没说完,刘文静已经全然明白,不禁笑出声:

“二郎,恕我直言,你太老实了……丞相说是有人请立你为储,你就真的相信吗?”

见李世民扬眉质询,他又道:

“大郎年长十岁,为人忠厚,虽说军功才力都远远不及二郎你,但也没什么过失,废立乃是天大要事,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凶险莫测,眼下来看,就算军中将士们拥戴二郎为储,也还不到公然提议的时机……再说,如果有人有此心,那为什么不在唐王册立大郎为世子的时候提出来,而要一直拖延至今?这没道理嘛!”

“文静兄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人向家父进言立我为储?他老人家是骗我的?”李世民剑眉紧蹙。

刘文静边笑边摇头:

“我不敢说这话,或许真有失心疯……哦,不,一心狂热崇仰二郎的将士向唐王贸然提议……”

“但为什么?”李世民盯着刘文静问,没理他的打岔逗趣,“既然册立大哥为储如此理直气壮,家父又为什么要编造出这个进言的无名氏来?”

见他认了真,刘文静也不敢再嬉笑,肃容想了片刻,答道:

“文静能想到的,或许有两个原因。其一,二郎乃是唐王爱子,从太原起就侍奉在他老人家身边,须臾不离,又在太原举义中立有大功,而大郎那时身在河东,并未直接参与举义之事,此后军功也不如二郎,两相形较,唐王立大郎为储,或许因此对二郎抱有些许内疚之意,更怕二郎你怨愤不平。这样找个借口先行试探你,就成了你自愿辞让储位、推举兄长为先,传出去也是佳话,唐王立长子更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了。”

李世民听得默默点头,追问:

“其二呢?”

“这……”刘文静犹豫了一下,看到小友期待的目光,还是讲出来,“这就是文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二郎自起兵以来,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打西河、攻霍邑、进关中、围长安、破薛秦、援东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尽显天才名将风范,唐王也对你深为器重,一心仰仗你带兵一统山河扫平天下,在这里先留个‘立储’的暗示,或许,将来二郎提兵征战时会更加用命……”

李世民霍然起身,转过头去,一掌拍在木榻围屏上,紧紧捏住那雕刻精美流畅起伏的屏缘,自己的双肩也起伏律动起来。

刘文静亦随之起立,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呆呆地立在当地,心下隐约泛起悔意。

窗外射入的阳光是越来越黯淡了,西边的天空上弥漫开绯色晚霞,飞鸟归巢的嘎嘎叫声也传入静默的室内,四月的晚风依旧带有凉意,侍立在棂窗下的宫人面目渐渐模糊不清——该上灯火了。

“二郎……”看着这个十九岁的大孩子挺拔的背影,刘文静搜肠刮肚,好容易找出循词,“丞相命文静派人前往太原,去接王府和元从们的家眷……文静先告辞了。”

一揖到地,不再听李世民回答些什么,匆匆出宫。

回到自己下处后,刘文静心头仍反复萦绕这件事,喝茶进餐时都是怔怔的。他进长安后新纳的侍妾翠香见他如此失魂落魄,不禁好奇,缠着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刘文静对这新宠很是晏爱,加之生性倜傥不拘,也就把李家父子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她,末了笑道:

“自古天家骨肉最难成全,李家本来算是好的了,父子亲情深厚,大郎二郎都是人杰,谁知道还没登基当皇帝,自家人之间就先有了嫌隙——也可怜二郎,胸怀大志才绝千古,偏偏是个次子的命,就算将来打下了江山,还不是为他人作嫁?”

翠香听得并不认真,笑回了一句“别人家的事,郎君你关心那么多做什么”,两条玉臂就蛇一般缠了上去……

隋义宁二年四月到五月中旬,长安城内万木葱茏,内苑庭园繁花次第绽放,当最后一点为“太上皇”服丧的殡仪也撤除后,整座都城内都呈现一种新鲜绚丽而激动人心的映像,仿佛是在暗暗地准备迎接某种大事的到来——金吾卫和巡街坊吏们斥令沿街屋宇清扫涂饰,又派集人手整修各条宽阔大道、补植道旁树木,皇宫内外更是修整一新,比过年时还要热闹经心。

参与太原起兵及新朝建功的大臣元老们,在宫府内外出入大多都脚下生风,谈笑间也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更有人成天往李家父子、裴寂、刘文静、温家兄弟等权臣贵人家中钻营打探,一心想借着除旧立新之际为自家谋份官禄,其活跃之态正象春天里蓬勃生发的万物——不过,向来活泼爱笑的李家次子不在这些人当中。

身边比较亲近的人都觉察出来了,李世民这段时间心事明显比以前重得多,当父亲的李渊问了两次,都被他用话岔了开去。而这时李世民也搬离距武德殿较近的千秋殿,依照父亲的指令,住入了“承乾宫”——在皇宫正殿大兴宫西边的一座宫室,规制颇为壮丽,与大兴宫东边的太子东宫遥遥相对,隐然成犄角之势。这座宫殿离皇宫西南角的永安门也较近,刘文静、房玄龄等外臣入见李世民倒是比从前方便多了。

搬运家什器具自然不用秦国公李世民自己动手,然而设计居室、指示安放等事务也颇为麻烦,他一向懒得理这种家务琐事,都叫贴身小仆王保去办,但房屋收拾出来不合他的意思起居不便,他又忍不住要发脾气动怒。种种纷扰一直到五月中旬,一辆青帷缨络双辕车在侍卫护送下驶入承乾宫,停在书房外,方才告一段落——年轻的秦国公喜上眉梢,抛下手中书卷和心头矜持,抢步迎了出去。

车帷掀开,长孙无瑕清丽的俏脸展露出来。

同类推荐
  • 首席的危险情人

    首席的危险情人

    “SHIT,该死的丫头,竟敢调戏我?”他恼火地咆哮。“我就调戏了,又怎样?”她翻了他一个白眼,坏笑着说:“如果不满,那么你就反调戏咯!”“该死丫头,你死定了!”他伸出强壮的手臂,用力把她箍住,低头啄向她那依然扬起坏笑的唇角……她,刚出道的坏坏小女贼一枚,初次行动,摸入的却是耸人听闻的黑道总裁家,看见绝品帅哥那美好的身材,一激动,丫丫的,竟然从楼上掉了下来,从而开始了一生的纠结…他,黑道总裁,冷酷无情,对女人更加无情,阅女无数,却不由自主被一脸坏笑的她所诱惑……
  • 非爱词

    非爱词

    她,无绝色的姿容,但一颗七窍玲珑心,惊世的才情!牵住了帝都三个男人的心,唯独入不了他的眼!他的名字占据了她半生的依恋,十年前的相逢是上天给予的缘分,却不料到在彼此的生命中。匆匆的只是个过客!停留在她的记忆中的是那个男子的温柔,当他的温柔变成冷漠,她的爱一点一滴的被磨尽。当她的爱情在忽视中慢慢的死去,放开了手,他的心才真正让她入住。痛过后她依旧是淡然处之的凤倾若!那个稚嫩的孩子,一双温暖人的手,在她最伤心和寂寞的时候伸了过来。陪她一起度过了那无比心酸的日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楼如此多娇

    青楼如此多娇

    这是一个21世纪隐世宗门的天才杀手穿越到古代一家败落青楼后的故事……想看美男一箩筐、美女万人抢?请进入正文!想看废柴崛起享受万人敬仰?想看狠辣决绝的宅斗宫斗国斗?想看心跳加速的宠溺?想看唯我独尊的霸气?请果断进入正文!想看腹黑帅锅、傲娇正太、暴戾美男、御姐弟控、美艳娇娘等~~~请果断进入正文并收藏!————青楼如此多娇!!
  • 将军桃花朵朵开

    将军桃花朵朵开

    她,本是一国公主,却不得不披上战袍,征战沙场。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不得已她颠龙倒凤,使出美人计。她使劲浑身解数,只为了保她家国安宁,却一不小心成了六国宠妃!且看她小小将军统一六国,倾尽天下,把六国玩转出血雨腥风!
  • 重生之盛世医女

    重生之盛世医女

    玉珠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别人穿越都混得风生水起。她到底也是个技术工种,怎么只能混个温饱?穿越后做医女的小日子:拉扯弟弟,挣点小钱,再找个合适的男人嫁了。这是玉珠这辈子最大的愿望。
热门推荐
  • 穿越的死宅提督

    穿越的死宅提督

    某死宅穿越到舰娘的世界中,开局只有小学生初始舰的他,却有着系统作为穿越福利。“你叫列克星敦?被人们称作太太?来我的镇守府吧,包吃包住还包婚~”“你叫雪风?听说你喜欢吸人的幸运值?来来来,本提督的幸运值高的超乎你想象,不怕你吸光。”本镇守府欢迎一切有梦想的吃货,不怕你吃不饱,就怕你吃撑!我的口号是:舰娘都是我老婆,没本子谢谢!
  • 万能直播系统

    万能直播系统

    天道轮回,三十三重天隔离。万灵夺舍,混元再起。十首,百祸,千杀,万陨,亿万劫,诸天伐……一个得到万能直播系统的少年,风骚中凭借肉体之身开创地界……仙域二纪劫末期,圣灵称霸,仙灵与厄难之灵的结合体,应运而生。
  • 忆合欢

    忆合欢

    殿下,三年前,你怨我,伤我,弃我!三年后,又何必寻我?我若说三年前,我不怨你,却无心伤了你,也不想弃你,是你自己执意离开。你走后我才发现,我心里早已有你!这三年我一直在寻你,你信否?不太信!!那你便下毒试我一次,像当年那样······
  • 世仁

    世仁

    一家人幸福过日子的我,因为一场阴谋遍布的大战成为了孤家寡人。我只能保持善良仁义道德地活在梦里,冷血无情处处算计地活在当下。
  • 谁知辉煌之下

    谁知辉煌之下

    2021年,由美国暴风公司开发的mmorpg竞技网游「朝天」横空出世,一经登录,便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电竞狂热风暴。随着游戏不断发展,内容也增加了如战场PK般的PVP对战,一时间世界各大游戏俱乐部纷纷加入其中,各个以国家为分界线的庞大联盟帝国逐渐建立,无数天才明星选手纷纷横空出世,上演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战斗名场面,这些精彩操作给这些职业选手带来了荣耀和人们的推崇,可又会有谁知道,在这辉煌荣耀下,又隐藏了多少不甘和努力?
  • 废土天骄

    废土天骄

    末日核战之后,人类开始了废土新纪元,等级阶级重新划分。一个来自难民营的少年,凭借着一分运气,三两好友,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 林黛玉传奇

    林黛玉传奇

    黛玉丧母,悲戚过度而亡;异世魂魄徐子乔,取而代之。既然我为林黛玉,便会活出我的色彩。贾府?小心算计不成反被算计。前世种种已是云烟,今生要随心而走。修仙,行商,你纠结,我快乐。香魂一缕,逍遥异世!
  • 老人与海(壹力文库中英双语珍藏版)

    老人与海(壹力文库中英双语珍藏版)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为海明威夺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本书讲述了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大鱼搏斗的故事,塑造了文学史上典型的硬汉形象,宣扬了不畏艰难、不屈服于命运的斗争精神。
  • 那个充满温暖的九月

    那个充满温暖的九月

    女主棠慕染是一个活泼可爱女孩子,文科也是杠杠的学霸,这篇小说记录着棠慕染与罗羽轩的甜蜜邂逅;在一个寒冷的9月,也没有那么寒冷,尽还有一丝温暖~
  • 我心匪石兮

    我心匪石兮

    他是她的竹马,她是他的青梅,明明是两小无猜,却因为两岁时她被人抱走,从此再无音讯。某一日酒会,他误打误撞认识了她,却不知当时明明两小无猜,而现在却形同陌路。他只顾家人叮嘱,寻寻觅觅找了她多年,却不知她被人救走,和他同在一座城中呼吸同一片空气。后来的他,遭遇家庭巨变,从军人变成了一个商人,从此和她多有照面。而她总是不知道,原来,她就在父母身边,靠的这样近,却忘记了自己的身世。席攸之寻找顾夕颜很多年,心中只盼望见从小和他订亲的那个女孩,只盼望能够退亲,从此再无瓜葛。两年过去。再见面时,只见她一脸嘲讽,“吸油纸,你怎么还忘不了你的青梅?”席攸之微微一笑,“用不着了,她一直都在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