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5900000012

第12章 泰岳送嫁昭君曲

阴山山脉下,翠绿横波的平展大草原上,竖着白狼大纛的突厥御营牙帐前,刚刚连珠射下七雁的中原少年手抚雕弓,抽出了第八枝黑羽狼牙箭。

始毕可汗面色微变,他身边的突厥卫士也有意无意地往中间凑,想用自己身躯遮挡住可汗,周围卫队更是精神高度紧张,把满弓刀,眼睛一霎不霎地注视这中原少年动作。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精悍勇士,一眼就能看出,以方才这少年射雁的速度、精准度和射程远度,就算突厥人此刻万箭齐发把他射成刺猬,他也能够在失去行动能力前,向始毕可汗射出至少一箭。至于可汗能不能及时躲过,那就得看天意了。

李世民抽出第八枝箭,却没有拉弓上弦,迎着万千道警惕目光,向始毕可汗笑了笑,双手一分,将长箭箭杆从中折断,投掷在可汗马前:

“够了吗,大汗?”

扑一声断箭入土,欢呼再起——在突厥风俗里,折箭投在别人身前,是一种表示极大敬意的礼节。如果两个部族交战时,一方首领向另一方首领折箭而掷,那就是在不失尊严地求和了。突厥人刚刚被这少年的惊世箭法折服,又见他彬彬有礼地向自己首领致敬,不由得再度为他大声喝彩。就连围住三十六突骑的牙帐卫士们都长出一口气,虽然不得号令不能放下武器,但刚刚绷紧的弓弦却是松得多了。

下属再无战意,始毕可汗怎会感觉不出来?但他却也不愿就此服输,双眼凝视着面前这中原少年身上的雕弓劲矢,长声叹息:

“连珠七雁,果然是好箭法!我原以为长孙晟将军的一箭双雕已经是绝响,没想到长孙将军逝世后,中原武人中仍然有这等人材……”

他语气中对长孙晟非常尊重,全不象阿史那大奈等人提起这个名字时那种爱恨交加的感觉。李世民转念一想,明白了:长孙晟虽然是导致整个突厥民族自相残杀分崩离析的罪魁祸首,但对于启民可汗、始毕可汗这一支突厥王族来说,他却是绝对的恩人。

当年启民可汗在国内与兄弟叔侄争夺汗位失败,正是长孙晟带着他全家逃入中原,又劝说文帝杨坚嫁公主给启民可汗,由此一步步扶持他上台,最终大隋击破*汗国,立启民为大可汗,才有了始毕现在“*大可汗”的地位,而他父亲启民终生都是长孙晟的好友,和大隋王朝忠心不贰的外藩。想必始毕青少年时,对长孙晟也是崇拜仰慕过很久的吧……

想通了这一点,李世民不再犹豫,脸不红心不跳地向始毕可汗供认:

“长孙将军,我妻子的父亲,我小时候的箭法师父。”

爹爹,恕儿子不孝——十七岁少年在心中默念。从两三岁起就手把着手教他拉弓瞄靶的,哪里是他那素昧平生的老泰山?明明是生身父亲李渊嘛!

北朝贵族子弟从小学习弓马乃是惯例,因为长大后上战场打仗的机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头脑清楚的父母,都不会在这方面娇惯纵容孩子偷懒(那等于变相鼓励他自杀)。李渊本人就是当世有名的神射手,对几个儿子的箭法也要求很高,指点既精,训练又十分严格。

即使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也是天赋有异,人各不同。李家兄弟中,除了三郎玄霸从小体弱多病,父母不苛求外,大郎建成的箭法、马术、赤手搏击、长短兵器都练得十分均衡,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短处;二郎世民却是个天生的好箭手,眼力、腰力、臂力、腕力、指力俱都出类拔萃,几乎是一操起弓箭就得心应手熟极而流,十五岁上,普通的弓箭已远远不能让他满足了,李渊这才请人专门为他打造了式样惊人的长弓巨箭,但相比之下,他的近身砍杀武艺就只是一般的“还不错”;而李家四郎元吉,小小年纪力大无穷,近身搏击力敌兼人,特别善于马上使长槊,他才十四岁,近年来两个哥哥就渐渐有打不过他的趋势了。

“你娶了长孙将军的女儿为妻?”始毕可汗一惊之下,竟改颜相向,转怒为喜,仰天长笑,“怪不得年纪轻轻的就能练成这样高明的箭法,原来是因为有个好师父!说起来,也算是老朋友的半子了!”

嗯……李世民暗自盘算:我岳父大人长孙晟当年可是跟你父亲启民可汗平辈论交的,说起来你老兄跟我是同辈,明明应该兄弟相称,说“半子”,简直就是仗势欺人……不过,鉴于目前这形势,还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吧……

不管怎么说,攀亲附旧这条路子果然有效,于是唐公李渊的二公子又动起脑筋,开始打始毕可汗身边那位可贺敦(王后)的主意。

“公主殿下,”英俊少年向********绽出天真的笑脸,“家父姓李讳渊,袭封大隋唐国公,小侄的亲祖母和先帝独孤皇后是同胞姐妹,您又曾被独孤皇后认为义女,说起来,小侄也该叫您一声‘表姑’才对。”

这弯子绕的……义成公主忍俊不禁,扭头对始毕可汗用突厥语翻译了这段话,又回眸笑道:

“有这么个箭法通神的侄儿,我这表姑当得也不丢人啊!——亲戚相见,还动刀动枪的干什么?儿郎们收起兵器!”

突厥风俗,可贺敦权柄极大。见她下令,可汗又不反对,卫士们应喏一声刀枪回鞘,漫天肃杀云开雾散。

**

一弯新月高挂在深蓝色天幕边。

*帝国宏伟的牙帐前,燃起上千堆篝火,烤羊肉的浓郁香气和葡萄酒的醉人味道在大草原上随风送出,和着欢快的音乐、歌声、笑语,传扬得很远很远。

最大的一堆篝火边,*王族成员和由仇敌一跃变成座上贵宾的三十六“突骑”,团团围坐在一起,正在欣赏西域龟兹(音“丘瓷”)王国进贡给始毕可汗的“乐舞”。

十几个半裸的胡女,只在胸前束窄帛、胯间饰流苏,一袭披锦自肩至腿盘旋环绕,合着乐师们演奏的琵琶、三弦琴、羯鼓、觱篥之声,扭腰摆臀,腾身急旋,本来就不多的轻薄衣料飞扬而起,时时展露出雪肤玉肌、****长腿,惹得人心旌摇动目不暇接。突厥王族和出身士族的几个突骑首领还能自持,底下的粗豪汉子们就看得呆若木鸡血脉贲张,眼睛里都快冒出火来。

“龟兹王进贡给我的女奴乐舞,还不错吧?”转顾身边这些汉人的“乡巴佬进城”状,始毕可汗没办法抑制住得意,“其实,龟兹远在西域,算是西突厥那边的属地,但他们的王敬慕我*国威,遣使献好主动进贡——冲破西突厥阻挠送来这十几个女奴,可是不容易啊!”

众人自然应声而答,大赞特赞我大汗英明神武、威勇盖世、美名远扬、四海宾服……其中刘文静、温彦博等汉人禀承深厚的中原文明传统,在这方面特别有独到心得,“草原的主人当然该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牧场”等几句话轻描淡写,却恰好搔到了始毕可汗的痒处,大喜之下,突厥之王向这些中原男人倾过身去,故作神秘地低声:

“说实话,这些女奴不但舞跳得好,在‘别的方面’也有特殊功夫……”

一阵男人间会意的哈哈大笑,搅得篝火边更是热闹非凡。十七岁的李世民有一点不自在,但心头涌起更多的兴奋,笑声一点都不比别人小,而且眼角余光一直瞥着那些半祼舞女……她们还会上演“更精彩”的节目吗……

好不容易,目光焦点恋恋不舍地从舞女们身上收回来,在夜色中一扫,正看到——

可贺敦义成公主和颉利亲王隔火对视,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目光却胶粘在一起,好一阵子才分开。

心念一动,李世民想到了刚刚听突利和阿史那社尔悄悄告诉他的话:这次颉利把两个小侄儿丢下、自己逃回来,始毕可汗本来是很生气的,他二弟处罗亲王因为痛失爱子阿史那社尔,更是暴跳如雷,极力催促长兄始毕治三弟颉利的罪。但义成公主就一直为颉利说好话,反复强调敌人的强大和“咄苾已经尽力了”,再加上颉利统领的部落实力很雄厚,考虑到有可能发生内乱,始毕最终决定不追究三弟颉利的责任,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不动声色地观察篝火旁的始毕可汗三兄弟:始毕威猛豪壮、极富王者气概,处罗则显得瘦弱矮小得多,虽然一双眼睛也颇有智慧,但总让人感觉他天年不永的样子……而最年轻的颉利,身高体健,满头褐发编成小辫,一笑起来满口白牙森森,就象头精力充沛无处发泄的野兽一样……

去年李世民到雁门关勤王救驾时,曾经听杨广属下的大臣说过,“雁门关之围”的直接起因,就是大隋看中了始毕可汗的弟弟颉利亲王,想扶持他当小可汗,在*内部再次制造分裂。不料颉利对大哥始毕非常“忠诚”,隋朝使者一走,他就把中原的阴谋向始毕和盘端出。始毕可汗大怒之下,才有发兵数十万围攻皇帝杨广的举动。

从那以后,颉利逐渐受到大哥重用,始毕先后赏赐他牛羊人口数以万计,客观上导致颉利势力坐大。现在始毕就算醒悟过来打算重新压制他,只怕也不那么容易了……

在看到两个侄儿无恙返回、三十六突骑升为贵宾后,颉利压住满腔怒火,没再对王兄的决定提出什么质疑,但也绝不给这些汉人好脸色就是了。此刻他转了下头,正看到李世民瞪视着自己,浓眉一皱,不由得怒色满面,刚刚要发作,忽然又向火堆对面的义成公主看了一眼,轻哼一声住嘴,起身离开。

义成公主也由此注意到了李世民的眼神,解嘲地一笑,拿起金杯来呷了口红酒,向李世民招招手,手上的红宝石戒指在火光映衬下闪耀。

十七岁的少年呆了一下,起身走过去:

“公主?”

“我有点喝多了,”********果然薄晕上脸,桃腮泛红娇媚无比,“陪你表姑散散步吧?”

嗯……为什么我忽然觉得“人身安全”有点问题……

心中忐忑不安的李世民,依言跟在义成公主身后离开火堆。回头瞄一眼,见有几个侍女武士不远不近地跟随着,才松了口气。又转念一想——反正吃亏的也不会是我,我怕个什么……

义成公主当然猜不到他心里的挣扎斗争,悠然踱步,离得火堆、人群和音乐都远了些,让草原静夜的凉风取代热闹的喧哗,深深呼吸一会儿,开口问:

“皇上近况如何?”

早就想到她迟早会有这么一问,李世民斟酌着字句回答:

“圣上龙体安康,目前应该还在江都安享仙福。有我大隋的精锐骁果将士随驾护卫,皇上又十分爱护军队,君臣必能同心协力,垂拱治国。”

这全都是实情,我可没撒谎——十七岁少年无辜地想。皇帝杨广自从带着皇后嫔妃宫女上千人、乘华丽龙舟、沿着他声称为后世子孙开凿的大运河南下到江都(今扬州)后,每天就是在各院美人之间流连饮宴,有大臣谒见,他陛下什么都不问,只看此人呈献了多少金珠宝物而定其升黜,其余政务一概让身边近臣宇文化及、王世充等处理,至于天下大乱盗贼蜂起之类的话头,他是听都不要听,谁说谁就死定了。

说皇帝“爱护军队”,也不是谬赞。据称,护驾的禁军士兵多是关陇一带人,见皇帝乐不思返,于是纷纷逃离军队回家乡。杨广对此很是忧虑,问计于臣,就有大臣出了个“绝妙”的主意:“士兵们纷纷逃亡,是因为年轻力壮,耐不住寂寞,让他们在江都当地娶亲纳妾,军心就稳住了。”圣明天子深以为然——也是的,他自己天天在温柔乡里打转,随驾士兵也是男人,怎么会没有共同需要呢?——于是乐吾乐以及人之乐,御笔一挥,下旨让江都境内所有寡妇闺女都来“自愿慰安”,由着护驾将士们随便挑选。还别说,这“天恩”一出,禁军的士气倒真是提高多了。

义成公主回头,扑哧一笑:

“你这孩子,还是真会说话!这两年中原人为逃避战火,成千上万的向草原涌来投奔突厥人,你当我什么都不知道?”

整整神色,她又踱两步,叹息:

“皇上是我堂兄,从小,兄弟姐妹们都是一起长大的,我还不了解他吗……独孤皇后的心尖子,兄弟中最突出的一个,文武双全又聪明英俊,军功诗才都卓绝出众,想什么来什么,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他也就一直认为自己很强很强,任何人都比不上他……结果呢……祖宗父母留给你的先天厚赐固然重要,但也只是能让你进了那道门槛而已。进门以后,选择哪条路,怎么走,就全看自己了……是强是弱,是羊是狼,只有在真正的艰难博杀中,才能见分晓……”

李世民跟着这位先后嫁给父子两任可汗、在大漠风沙中挺立了二十年的杨家公主,看她被磨得粗糙但仍英丽非凡的面庞,心头一阵感触,脱口而出:

“公主,大隋能有您舍身戌边,那真是社稷宗庙的福份。”

义成公主笑着摇摇头,伸手想去拧一把这少年的小甜嘴,却中途止住了,只是笑道:

“我一个弱女子,能做些什么呢?还不是只能凭着娘家势力风光一时,到头来,一身化为草原上的青冢白骨,随火消散,不留痕迹……只怕是有生之年,再也见不到家乡的男耕女织、陌桑处处、麦浪千里……”

她虽脸带笑容,说得轻松,眼角却隐隐泛起莹然泪光。李世民连忙安慰:

“公主怎么只记得昭君出塞,却忘了还有解忧归国?再过几年,等到……时局变化,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皇上会下令接回公主,也未可知呢。”

这安慰实在太空泛,义成公主笑笑,也不愿反驳他,举步而行,半晌,眼望天边弦月,幽幽地问:

“你听说过前朝北周的千金公主么?”

“是,小侄听过。”李世民不敢乱发挥了。

“千金公主由你岳父长孙晟护送,北上草原、嫁给突厥可汗的时候,正是我大隋文帝代周建国之际,”义成公主口气平淡,似乎只是在茶余饭后谈论着邻家逸事,“公主离家不到一个月,她的父亲就被我大隋文皇帝所杀,北周朝也被大隋取代。后来,大隋强盛,突厥内乱,不得已,可汗和公主都向隋称臣,这位宇文公主(宇文是北周朝的国姓)还认文皇帝为义父,请求改姓为‘杨’。文皇帝照准,又派遣长孙晟将军为使者前来突厥,重新册封这位义女,让她从北周宇文家的公主,摇身一变成了大隋杨家的公主。”

只要一谈到突厥,我岳父他老人家的身影还真是无处不在——李世民苦笑着想。

“身负国仇家恨,可就是无力与大隋抗衡,这位千金公主又能怎么办呢?”义成公主笑得飘忽,“后来,大隋南下灭陈,一统华夏,文皇帝把陈后主皇宫里的一座屏风赏赐给了千金公主,公主睹物思乡,无以自遣,提笔在屏风上写了一首诗……我初到草原时,还曾经在牙帐中亲眼见过,你想听听么?”

不等少年回答,她柔声曼吟: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恆无乐,弦歌讵有声!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唯有昭君曲,偏伤远嫁情……”

两行清泪涔涔而下,在********的脸颊上反射出凄冷的月光。这一霎,身后那鼓乐喧天的世界忽然离得很远很远,数十年前远嫁大漠的另一个灵魂悄然回归,附到处于同样独孤无助境地的女子身上。

李世民不知该如何回答,而义成公主似乎也根本忘了他的存在,只是自顾说下去:

“可是她忘了,一个已经亡国的公主,是连抒怀诉苦的权利也没有的。这首诗传入中原,文皇帝勃然大怒,找了个借口,派长孙晟来传旨,要突厥人杀了公主。长孙将军也是铁汉,自然处处以国事为重,他护送这个女子来到草原、传命让她改姓归国,最后,也是由他来出面,结束了这个苦命女子的一生……这还不算完,宇文家的公主死了,可突厥人仍然需要汉人的公主来做可贺敦,于是,长孙将军再次上路,这一回,他送来和亲的公主,换成了杨家的女儿,换成了我……”

一个轻盈的转身,似乎是由龟兹乐舞中学来的舞步,义成公主肩上雉尾在暗夜中画出光弧,有点恍惚地,对着中原少年笑:

“明白了吗,孩子?什么天潢贵胄,什么天命在身,都是假的。突厥人只看重实力,假如我大隋衰落孱弱,那我这个和亲公主恐怕连给可汗当女奴他都不要。回去吧,回去告诉你父亲——想当年,我也叫过他一声‘表兄’呢——既然是他来带兵抵御突厥人了,就给我狠狠的打,打得突厥人越痛越好!这帮狼崽子,只有把他们打服了,他们才会尊敬你、真正把你当回事!”

“小侄记住了!”李世民欣然从命。心想:怪不得她会护着我们这几十突骑,原来根本不是同族乡谊的缘故……北朝的贵族女子,往往见识胆略都不在须眉之下呢……

一团亮光从牙帐篝火那边跑来,近了,才看清是个满头金发的突厥小王子,跑的时候还蹦蹦跳跳的,直奔到义成公主和李世民“姑侄俩”身前,一个急刹站住,仰头望上去,蓝眼睛在夜色里也变成深黑的了。

“有什么事,社尔?”义成公主问。

十一岁的“拓设(亲王)”阿史那社尔看看自己名义上的伯母王后,背在身后的右手伸出,指指李世民。

“你有话跟我说?”中原少年笑问。这孩子一路上都不怎么爱说话,当时还以为是他身处险地害怕的缘故,没想到回到亲人怀抱中后,他依然是这么少言寡语——都不象个直爽外向的突厥族孩子呢!

阿史那社尔点头,义成公主无奈地摇摇头,自己返身,先走开了。

“好啦,”等她走远,李世民半跪下身子,跟十一岁小男孩的视线齐平,“你要跟我说什么?”

阿史那社尔右手张开,掌心里攥着一枝箭头——正是白天李世民从自己彀中抽出,又折射投在始毕可汗马前的那枝,箭杆的金属部分上刻着他的名字。

“你来还我这个?”李世民惊笑,刚要伸手去接,转念一想,又缩回来,“假如你想要,就留着吧。”

与两个只会说本族话的突厥王子一路同行下来,李世民的突厥话已经进步多了,虽然发音仍不准,简单句子总算能表达清楚。阿史那社尔显然也听懂了他的话,点点头,握住右手收回,背在身后的左手又往前一送,摊开——掌心放着另一枝箭头。

——从什么时候起,突厥王子们以贩卖箭头为副业了?

李世民暗自好笑,拿起这一枝金属箭头细看,见它不但比自己那枝细小得多,甚至给正常弓箭手使用都不够尺寸,倒象是小孩子训练箭法时用的……

小孩子?

转过金属侧面,眯起眼细看,借着天上微弱的月光打量,勉强能看到箭杆上也刻着字,象是一只只蚯蚓乱爬……他知道这是突厥人使用的文字,但是什么意思,就完全看不懂了——他还没厉害到入草原几个月就精通突厥语读写的程度。

“这是你的箭?”李世民问。

阿史那社尔点头。

“你留下我的箭,把这个送给我?”

十一岁的金发小男孩点头,大眼睛里充满期待。

我是不是该去问问文静兄,依突厥风俗,“交换箭头”是不是有什么说道……为什么我觉得象是聘礼一样……虽然无瑕大概不会反对我纳妾,但一个突厥王子?男的?未免太夸张了吧……

压下满肚子胡思乱想,李世民毕竟找不到理由拒绝人家,只好欣然收下。见状,突厥小王子脸泛喜色,很大人样地拍拍中原少年的臂膀,俨然以兄弟般自居了。

“二郎——”

帐幕那边又传过叫唤声,不过,这次是汉语。

是刘文静在找他,见李世民和阿史那社尔并肩回来,礼貌地向突厥王子点点头,一把拉过李世民,拽到一边压低声音说话:

“我们派回去送信的人遇到了唐公大人派过来的信使,刚刚折返回来,叫我们赶紧回太原!”

“怎么?出什么事了?”李世民吃了一惊,又心虚——他未承父命,擅自跑到突厥牙帐来“勾结”可汗王子什么的,父亲不会治他的罪吧?

“听说是——”刘文静脸色沉重,“令尊唐公被皇上降罪下狱了。”

同类推荐
  • 王的爱妃要出逃

    王的爱妃要出逃

    蒋沉醉的声音不争气的打着颤!黎千年仍然没有因为她的话、她的恐惧而停下,一直走到她身边,将她拦腰抱起,往卧室走去。“要干什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因为他强烈的占有欲,不惜逼得她跳楼。后悔为时已晚,那个他深爱的女子已经穿越了千年,只是在那千年之前的悠冷王朝,青楼是她的魂归之处。
  • 卷帘绣宫深

    卷帘绣宫深

    若用两个字来形容他,她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昏君”。不学无术,不修边幅,不知廉耻,不理朝政……更重要的是——他不近女色,只宠男妾!那后宫三千,皆是如他般漂亮的玉面少年!而书卷浩瀚,藏经无数,他竟从来只挑禁书看!从前,她轻蔑地瞥他一眼,居高临下地道一声:孺子不可教也。可如今,相见不过是换了身份,为何看着这双极长极媚的眼睛,却已让她再也无法道出一声不屑原来……他,并不昏。
  • 冥王溺宠小王妃

    冥王溺宠小王妃

    一朝穿越,本想报完父母之仇安安稳稳过日子,养养花,种种草,开开商铺,调。戏。调。戏美女帅哥,可是这突如其来的赐婚圣旨是要闹哪样?!算了,这也就忍了!只是谁能告诉她,这个没事卖个萌,撒个娇,吃个醋,想尽办法占她便宜的人真的是外界传闻的冷酷无情,邪魅冷血,惊为天人的南冥王?!一段大腹黑与小腹黑的故事由此开始!宠文
  • 月雨指环记

    月雨指环记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错误,使得他们南北背向分离.十年后,纷纷乱世,他们却反目成仇。苍茫人海,究竟是怎么样的深仇恩怨,就算是江湖之高远,庙宇之圣洁,依然无可回避.月圆,大雨,初春,芬芳——原来,也不过是命中注定的劫数.原来,"情"就如落花成星,开败常事……
  • 我想和你一起老

    我想和你一起老

    一对都市美女在偶然的际遇下穿越到康熙年间,经历九子夺嫡,看尽人情冷暖,有争吵、有猜忌,仍然不改当初的情谊。看红尘,花开花落;笑人间,痴儿怨女;幸福……不过就是你简单的陪伴和温暖的拥抱!
热门推荐
  • 虹之境

    虹之境

    在这个充满魔法的异世界里,慕莎这么一个完全不懂魔法的素人却被选定成为世界的拯救者。一出生便遭遇暗杀,为了保护她将她流放至一个孤岛,在那里陪伴她的是璀璨如星的少年璨影。她是公主,他充其量只是个小将帅,世俗与礼教将他们分离。十六岁成人礼之际,慕莎再次遭遇暗杀,邪魅的少年凛冽杀死她的同时却爱上了她,他要让她重生,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而在黑暗中蠢蠢欲动的邪神正企图毁灭世界,创造新的纪元。为了拯救世界,璨影遍寻慕莎的转世以寻求重生之法。而少年凛冽,为使她重生已与黑暗邪神签订了出卖灵魂的契约。他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中国最有钱途的男人——马云

    中国最有钱途的男人——马云

    这个男人当过老师,这个男人见义勇为,这个男人当过不受欢迎的推销员……就是这个男人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中小企业的命运和前途,改变着中国的商业生态。这个男人叫马云。大师带您品读亚洲的下一个“比尔·盖茨”——马云的成长历程与战略决策。全面揭示全球领先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成功历程与人格魄力。一本专为创业者与企业家所做的枕边书。
  • 我能够无限刷副本

    我能够无限刷副本

    陈立青重生了,来到了一个妖魔丛生,武者横行的世界之中。不过幸好,陈立青获得了绯红模拟器,将现实模拟成副本。击杀丫鬟获得体力×1。击杀恶犬获得敏捷×1。击杀镖师获得技能《铜像功》×1。击杀狐狸精获得元气×100。本书又名《我真不想加点啊》《我只想安静的刷属性》《刷完副本的我竟然无敌了?》……
  • 绝宠狂妃倾天下

    绝宠狂妃倾天下

    从上古流传着一个传说,四连血月,世间必乱。殊不知引起这奇象的是今人闻风丧胆的魔医——安宁。一场看似的巧合让她回到前世,为了保护她爱的人,她变的越来越强大,而他一直在她身边默默陪伴着她,看着她丰满自己的羽翼,他愿意以天下为聘,只为博她一笑。小片段:“来吧,把衣服脱了。”“娘子,我知道你急,但这光天化日之下的,为夫都不好意思了。”“少废话,你脱不脱。”“脱脱脱,那娘子你轻点。”“你快点,你胃不好,给你扎个针调养,哪那么多废话。”………并蒂花开,永结同心。
  • 圣皇四少:盛宠黑丫头

    圣皇四少:盛宠黑丫头

    他对她好,她以为他是她唯一的天使,直到他把她推上手术台,她才知道,他所有的温柔都只是为了别人。灰姑娘能够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那么黑姑娘呢?她的白马王子又在哪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后他们都想要我的爱

    重生后他们都想要我的爱

    沈虞穿进了一本无脑穿越言情雷文的网络小说。在这里,她不是万人迷女主,也不是权势逼人的恶毒女配。她只是一个男主跑腿的炮灰小杀手。
  • 宠妻无度之卿卿入我心

    宠妻无度之卿卿入我心

    天之骄女闻人玲合离后表示只想好好挣钱、游山玩水,逍遥度日,然而有一天,她忽然发现自己身边出现了诸多“妖魔鬼怪”! 穿书女?!重生女?!还有这个每天巴结她爹娘不怀好意的男人! 通通走开!莫挨老子! 陆晋:夫人!我不是妖魔鬼怪,我是你相公啊!闻人玲:滚! 后来两人成亲后,闻人玲惊悚的发展她的相公可能是个醋坛子转世,可是有人拿她前夫的事情刺激他时,他却意外的十分淡定,实在令人意外。陆晋:呵呵,你等着,老子十八米大砍刀已经在路上了! 小剧场: 崔先生:大人,按您的吩咐,丽人坊马上就要关门大吉了! 陆晋:!谁的吩咐?你这是凭空捏造!那是夫人的铺子,我能这么做吗? 崔先生:?大人您咋还两副面孔呢? 闻人玲:呵呵,你们继续装 此文也可以说是男主苦逼的追妻子史!本文女主不是穿书女哈,是古代土生土长的,文比较轻松,慢热,女主肤白貌美大长腿,嫁过人未圆房,有不为人知的金手指哦。男主腹黑书生,武力值爆表,出场有点晚????
  • 天地灵斗之叶灵传奇

    天地灵斗之叶灵传奇

    谁说穿越的一定是主角,谁说开局龙傲天的一定是主角,谁说身世悲惨的一定是主角,谁说长得帅的一定是主角我就是那个穿越的龙傲天,身世惨的一比的大帅比,坑爹的我的儿子才是主角......我曾愚蠢的以为自己能够拯救世界,到头来只教会了儿子如何做人,而现在我的儿子正磨刀霍霍向爹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